医学影像物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物理学

1、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的穿透作用、X射线的荧光作用、X射线的电离作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2、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子能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

3、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射线的量。

4、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5、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2)正离子(丢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

6、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时,光子的

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7、(1)光蜕变:能量在10MeV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2)电子对效应:只有当入射X射线的光子能量大于 1.02MeV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

8、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X射线后,X射线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

9、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1)X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

(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X 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大致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

(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4 )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10、X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X射线作用在胶片上,由于X射

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射线的衰减不同,对

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射线影像。

11 、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溴化银

12、计算机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选择性加强图像中某些有用的信息,削弱或去除无用信息)、图像恢复(力求恢复图像的原来面貌)、图像兴趣区的定量估值与三维图像重建等等。13、图像增强:对比度增强(是图像增强技术中比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如灰度变换法、直方图调整法)、图象平滑、图象锐化、同态滤波、伪彩色与假彩色处理、代数运算、几何运算。

1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基本方法:时间减影、能量减影、混合减影。

21、能量减影条件:利用碘在33keV附近对X线衰减系数有明显的差异而进行。

15、影像板(IP板):(1)表面保护层:防止PSL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伤。它不能随外界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在非常薄的条件下能弯曲、耐磨损、透光率高。常用聚酯树脂类纤维制造这种保护层。

(2)PSL物质层:将PSL物质混于多聚体溶液中,涂在基板上,干燥而成。

(3)基板:基板的作用是保护PSL物质层免受外力的损伤。要求具有很好的平面性、适度的柔软性及机械强度,材料是聚酯树脂纤维胶膜,厚度在200〜350um。

(4)背面保护层:防止使用过程中成像板之间的摩擦损伤,其材料与表面保护层相同。

16、体素:指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断层表面上,按一定大小和一定坐标人为地划分的很小的

体积元。

17、像素:指在图像平面上划分的很小的小单元,它是构成一幅图像的最小点,是构成图像

的基本单元。

18、CT=k(u-u w)/u w

CT值: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X射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

19、窗口技术:指CT机放大或增强某段范围内灰度的技术。

窗宽=CT max - CT min 窗位=(CT max + CT min )/2

20、窄窗宽:适用于软组织部位,如脑和腹部。宽窗宽:适用于对比度较大的部位,如肺和骨骼。

21、螺旋CT的优势:一次屏息完成扫描、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无间隙、叠加影像任意重建无需额外投照、为3D重建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22、层厚选择【选择适当层厚是为达到边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和噪声的平衡,因为他们相互制约】对CT机的影响:(1)层厚厚:低噪声、更好的密度分辨率、边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较差、部分容积效应。(2)层厚薄:高噪声、密度分辨率差、更好的边缘锐利度(空间分辨率))、无部分容积效应。

23、磁共振成像(MRI)原理: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采集共振信号,经处理,按一定数学方法建立的数字图像。。

24、旋进也称进动:描述的是具有角动量的物体或体系在外力矩作用下,其角动量发生改变的现象。角动量的改变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小改变,二是方向改变。旋进是角动量方向发生连续改变的现象。

25、核磁共振现象中的共振吸收:用RF电磁波对样品照射,如果RF电磁波的能量刚好等于原子核能级劈裂的间距时,就会出现样品中的原子核强烈吸收电磁波能量,从劈裂后的低能级向相邻的高能级跃迁的现象。

26、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为表征磁场性质(即磁场强弱和方向)的两个物理量。

27、纵向驰豫时间(T i):纵向恢复时间是由于被激发的反平行于静磁场的质子恢复到平行状态,所以纵向磁化增大。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增规律,把从0 增大到最大值的63%的所需时间。

28、横向驰豫时间(T2):横向衰减是由于相位同步质子的又开始变得不同步,所以横向磁化减小。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减规律,把从最大下降到最大值的37%的时间定义为横向驰豫时间。

29、T i、T2的物理学意义及生物学意义(P108)。

30、驰豫过程的综合表示(三种运动的综合过程):磁化矢量的旋进、纵向磁化的逐渐增大过程、横向磁化的逐渐减小过程。(如图一所示)

31、K空间:抽象的频率空间,是一个以空间频率为坐标轴的空间坐标系所对应的空间。

32、K空间的空间频率分布是中心频率为零,距中心频率越远,频率越高。

33、K空间的性质:储存在K空间不同位置的MR信号对图像的贡献不同。中心部分对应的

MR言号空间频率低,幅度大,主要形成图像对比度。外围部分对应的MR信号空间频率高,幅度小,主要形成图像的分辨力。

34、磁场修正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可在磁场适当部位加入金属材料(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一次性安装,调试完成的)。其次可采用补偿线圈的方法来实现(比较灵活,可在MRI装置运行中由主控系统调试完成)。

35、放射性核素显像(RNI)本质:就是体内放射性活度分布的外部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

36、RNI不可替代性依据:RNI可以获取定性、定量、定位的生物体内物质动态变化规律。

37、核素:凡是具有一定原子序数、一定质量数和一定能量状态的各种原子,统称为核素。

38、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数。

39、同质异能素: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一类核素,它们彼此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