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

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

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
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治疗肺癌的关键。

除了CT 和PET-CT等检查手段外,肿瘤标志物也是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本文就探讨一下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身体内或体液中可以检测到的某种物质,其特异性基于其来源特异性,包括细胞结构、功能与代谢特性。

肿瘤标志物可以对癌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转移状态等进行监测。

常用的肺癌标志物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的肺癌患者预计都会检测常见的常规肺癌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蛋白19-9(Cyfra21-1)以及多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其中癌胚抗原(CEA)是最常被使用的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和肺癌诊断的关系
肺癌标志物在肺癌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它并不能作为肺癌诊断的唯一指标。

虽然肺癌标志物检查对确定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测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肺癌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受检结果常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脏器功能不全、併发症、特殊药物使用等。

肿瘤标志物对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与肺癌的诊断治疗不同,肺癌标志物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患者,通过监测特定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为恰当和协调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对于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肿瘤标志物是一个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虽然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它还是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指导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急性 感染 9 例, 痰 菌阴性肺 结核 8 例, 结 核性胸膜炎 1 3 例。 C E A、 C Y F R A 2 1 — 1 、 N S E阳性率 , 肺癌组分别为 1 5 . O %f 6 / 4 0 ) 、 两组 患者 的性 别 、年龄等一般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7 . 5 %%( 3 / 4 0 ) 、1 2 . 5 %%( 2 / 4 0 ) , 非肺 癌组 分 别 为 5 2 . 5 %( 2 1 / 4 0 ) 、
肺 癌 为一种 临床 常见 恶性 肿瘤疾 病 , 且 发病 率不 断增
加, 严 重影响患者 的生 命健康 。为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 , 早期
诊断并提供有效 的治疗 十分必要 , 其 中肺癌诊 断的主要辅助
( M M C + V D S + D D P ) 化疗 , 每 例 接受 2 个 周 期化 疗 , 1 个 周 期 2 8 d 。非肺癌组实施对症 、支持治疗。
< 0 . 0 1 ) 。见 表 1 。
两 查 、纤 维支气 管镜活 检等确诊 , 小 细胞肺癌 1 2 例, 鳞癌 1 5 组患者 的 3 项 标 志物 测 定 水 平 比较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平均 年龄 ( 4 2士6 . 6 ) 岁, 支气管 扩张合 并感染 1 O例 , 慢 性肺 2 . 1 。 2 两组 血清 C E A、C Y F R A 2 1 — 1 、N S E阳 性 率 比较
计数 资料 以率 ( % ) 表示 , 采用 检 验。P < 0 . 0 5 表示差 异具
随机抽调本院 2 0 1 3 年1 0月 一 2 0 1 4年 1 1 月
有统计学意义 。
1 . 1 一般资料
收治 的 8 0例住 院患 者 , 其 中肺 癌患者 作为肺 癌组 , 非 肺癌 2 结 果 患者作为非肺 癌组 , 各4 O 例 。肺癌组男 2 5例 , 女1 5例 , 年 2 . 1 肿瘤标 志物 与肺癌诊断之间的关系 龄3 7 — 6 7岁 , 平均 年 龄 f 5 0 4 - 5 . 7 ) 岁, 均经 痰脱 落 细 胞 学检 2 . 1 . 1 肺 癌组 与非 肺 癌组 3 项 标 志物 检 测结 果 比较 例, 腺癌 1 3例。非肺癌组男 2 8例 , 女1 2 例, 年龄 3 5 — 6 5岁 ,

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联检在肺癌诊断和手术前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联检在肺癌诊断和手术前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联检在肺癌诊断和手术前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研究生导师张为迪徐教瑜中文摘要I目的】研究外周血中的CEA、CYFRA21.1和NSE三种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及其对手术疗效、病程进展和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I方法l采用常规免疫标记法(RIMA法),于手术前、后联合检测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类型的72例肺癌患者及】7例肺部良性占位·陛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CEA、CYFRA21。

1和NSE三种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水平。

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并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血标本均分别于术前一周和术后二周采集。

I结果】(1)在手术前肺癌的诊断中,血清CEA的阳性率以腺癌(96.15%)、腺鳞癌000%)及鳞癌(96.67)为最高;CY-FRA21.1的阳性率在鳞癌(93.33%)中最高;NSE在腺鳞癌(80%)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此三种标志物的单项检测在术前肺癌与肺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2)肺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由I期到IV期血清CEA、NSE、CYFRA21-1诊断阳性率均呈递增趋势,以IV期阳性率最高(分别为CEA:58.33%、1NSE:58.33%、CYFRA21—1:83.33%),其中早期肺癌(I.II)与晚期肺癌(III.IV)之间诊断阳性率差异均较显著(P<0.05)。

适时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跟踪监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从而帮助治疗。

(3)可以用N/C这一指标来协助判断病理类型,大于4.0,SCLC的可能性大,小于4.0则是鳞癌或腺癌的可能性大。

(4)有效的治疗由于减低了肿瘤的负荷和/或使瘤细胞的代谢能力降低,治疗前高水平的肿瘤标志物会出现明显下降,而治疗无效者下降幅度小或甚至有升高。

由此,临床上可以通过动态监测来评价治疗的效果。

(5)联合检测CEA、NSE、CYFRA21.1三种标志物,对肺癌的阳性指标数和阳性诊断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1),三指标联合应用对于肺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三指标串联应用若为阳性(阳性诊断率100%)N-,几乎完全可以确立肺癌的诊断厂【结论】本研究表明联合检测CEA、CYFRA21—1和NSE三种血清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有助于对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特别是三指标均为阳性时,几乎完全可以确立肺癌的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t u mo r ma r k e r s C EA,C A1 2 5 , CYFRA2 1 —1 a n d NS E l e v e l b e t w e e n t h e n o r ma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b e n i g n l u n g d i s e a s e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M e t ho ds 7 9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1 1 Ma y -2 0 1 3 Ma y ,4 3 c a s e s o f
Re s ul t s T h e s e r u m CE A, CA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5 ,C YF RA2 1 — 1 a n d NS Eo f l u n g c a n c e r g r o u p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b e n i g n
l u n g c a n c e r wh o we r e d i a g n o s e d b y o p e r a t i o n o r b i o p s y we r e a s l u n g c a n c e r g r o u p ,3 6 c a s e s wh o we r e d i a g n o s e d
C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J u y e Co u n t y Ho s p i t a l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u y e 2 7 4 9 0 0 , Ch i n a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李德仁;金炳文【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01(28)3【摘要】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 98例肺癌和 6 1例肺部非癌症疾病住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质蛋白 1 9片段 (Cy FRA2 1- 1)水平 ,然后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肺癌患者血清 CEA、NSE、Cy FRA2 1- 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非癌症患者组 ,其中腺癌患者血清 CEA水平最高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 NSE水平最高 ,鳞癌患者血清 Cy FRA2 1- 1水平最高。

结论测定肺癌患者血清 CEA、NSE、Cy FRA2 1- 1水平对肺癌的诊断。

【总页数】3页(P209-211)【关键词】肺癌;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肿瘤标志物;诊断;治疗;疗效;预后【作者】李德仁;金炳文【作者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J], 王利强2.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朱卫伟3.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J], 赵俊玲;夏天波4.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J], 彭雄文;沈乐园;宋仕聪5.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J], 彭雄文;沈乐园;宋仕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上第21卷第28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历:王海燕(1982.05—),女,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王海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32)【摘要】目的:评价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以及50例肺癌患者,均检测两种疾病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种患者的检测结果,并且对比不同分期、不同分型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

结果:肺癌患者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99、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 <0.05)。

不同分期患者的癌胚抗原阳性率、甲胎蛋白阳性率、糖类抗原CA199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

对于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阳性率,Ⅲ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Ⅳ期患者(P <0.05)。

不同分型患者的糖类抗原CA199阳性率、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

对于癌胚抗原阳性率、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肺腺癌患者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鳞癌患者(P <0.05)。

对于甲胎蛋白阳性率,小细胞肺癌患者高于肺腺癌患者、肺鳞癌患者(P <0.05)。

结论: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要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所以肿瘤标志物可辅助肺癌患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还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肺癌;临床诊断;肿瘤标志物;预后【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8-0183-03随医学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较为准确、可靠的癌症诊断方法,即肿瘤标志物检测法。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细胞特征性存在的,或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或宿主对肿瘤刺激产生的一些物质,在肿瘤患者的体液、组织、体液以及排泄物等存在,可通过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等检测出来[1]。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目前,化疗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化疗疗效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它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探讨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一、SCC的生物学特性SCC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它主要存在于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因此被称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SCC的含量可以通过血清检测得到,它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

研究表明,SCC与肿瘤的侵袭性和复发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肿瘤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二、SCC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1.预测化疗敏感性化疗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化疗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一些研究表明,SCC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高水平的SCC 表达可能意味着肿瘤对化疗药物更为敏感,相反低水平可能意味着化疗的效果不佳。

通过检测SCC的表达水平,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监测化疗疗效3.提示肿瘤进展和复发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肿瘤的进展和复发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而及时发现并干预肿瘤的进展和复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SC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进展和复发密切相关,当肿瘤进展或复发时,SCC的表达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通过检测SCC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进展和复发,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干预。

1.个体化治疗2.指导治疗方案选择3. 提高生存率通过及时有效地监测化疗的疗效和肿瘤的进展复发,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一些研究表明,对于SCC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其化疗的疗效较好,生存率也相对较高,因此SCC的检测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肿瘤。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肺癌。

肺癌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评估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一、SCC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关联性研究1. SCC与肺癌的关系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是一种蛋白质抗原,通常表达在鳞状细胞癌细胞中。

而鳞状细胞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

研究表明,SCC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肺部肿瘤负荷相关,并且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

SCC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临床价值。

2. SCC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表明,SCC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相关。

一项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SCC表达水平与化疗后的疾病控制率呈显著相关关系,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化疗后疾病控制率较低,表达水平低的患者化疗后疾病控制率较高。

这表明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1. SCC作为化疗疗效预测指标随着对SCC与化疗疗效关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将SCC作为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一些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监测化疗前后的SCC表达水平变化,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化疗疗效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化疗方案的调整和后续治疗的选择。

3. SCC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基于SCC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SCC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识别SCC高表达的患者,并根据其病情特点和SCC表达水平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支修益;姚舒洋【摘要】肺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因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表达水平异常往往早于临床影像学表现,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无创、操作简单、快速出结果、可动态监测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肺癌全过程管理中,表现出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就近年来常用TM在肺癌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Lung cancer has the highest world-wide cancer mortality.Tumor markers( TM) are very useful in screening tests that aim to detect cancer early, even before there is any imaging evidence.The screening methods using TMs are noninvasive and simple for operation.They are useful to dynamically screen the disease.Tumor marker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response of a tumor to treatment and for prognosis.Owing to these advantages, TM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W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M in the clinical field of lung cancer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Chines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Lung Cancer(2015 Version)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6页(P986-991)【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诊断;预后;治疗【作者】支修益;姚舒洋【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20%,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更差。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细胞产生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定物质,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疗效以及预后情况。

而凝血指标则可以反映肺癌患者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进而辅助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肿瘤标志物中,最常用于肺癌辅助诊断的有CEA(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ProGRP(酸化前胃泌素)等。

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ProGRP水平显著升高,与肺癌的恶性程度、疾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对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测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如miRNA、circRNA等也正在逐渐应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中。

凝血指标中,最常用于肺癌辅助诊断的有D-dimer(D二聚体)、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肺癌患者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晚期患者。

凝血异常可能是由于肺癌细胞释放出的凝血活化物质的作用,导致凝血系统的失衡,进而引起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通过检测凝血指标可以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异常,进而辅助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一些新的凝血指标如血浆D-dimer/fibrinogen 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也被研究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提供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指导临床决策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一项指标的阳性结果并不能确定肺癌的确诊,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不同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诊断和监测。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用发光免疫法检查60例健康患者,30例肺癌患者,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153、CA125以及CEA含量,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肺癌组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组,达到(P<0.05)标准;不同种类的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的肺癌类型中有不一样的敏感性,CA125以及CEA在各类型中高表达,CA125以及CEA在肺癌的检测率中明显高于其他种类。

CA153的敏感稳定性较好,但三项测定敏感性远高于单项测定,试验价值显现(P<0.05)。

结论 CA153、CA125以及CEA的检测可以提高肺部肿瘤的检测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临床价值肺癌在临床上的定义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民众生活中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绝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健康,肺癌已经处于恶性肿瘤中的首位,其临床上的特征表现为无明显症状,临床死亡率较高[1]。

当前检测肺癌的方式方法存在着固有缺陷,且重复性差,检查效率不高,当前多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此本文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不良疾病患者30例和肺癌患者3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60例。

在良性疾病患者中,男性有18例,女性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10例,肺炎患者18,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4例,肺结核患者8例。

30例肺癌患者中,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例、肺腺癌患者9例、未分型癌3例、肺鳞癌12例。

以上所有鉴定结果均为病理学和临床试验证实。

60例健康病例均身体健康,无不健康表征。

1.2方法以上所有患者进行血清测量CA153、CA125以及CEA含量,超过标准值即为阳性。

待抽取后采用LUMO发光仪和其配套设备进行测定[2]。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肺癌是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的种类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类型的肺癌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

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有效的鉴别肺癌类型,并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实现动态监测,据此做出疗效预测和方案调整。

标签:肺癌;肿瘤标志物;诊断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由其分泌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可以反映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手段的丰富,临床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越来越高。

二、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治中的臨床意义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首。

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高排名第一。

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率是肿瘤患者的第一名。

在女性患者中,肺癌的发生率也仅低于乳腺癌排名第二。

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肺癌根据分子分型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又可以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癌和混合型肺癌。

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细胞学形态,在诊断时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类型也会有所差别,而针对它们的治疗手段也有很大不同,例如。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通常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作为初始治疗方案,而小细胞肺癌通常不具有这些基因突变,因此同样的靶向药物是无效的,主要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作为初始治疗[5]。

所以,肺癌的鉴别诊断对于肺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确定了肺癌的类型之后,还需要根据患者肿瘤发展的程度进行分期。

临床通常采用TNM分期法,可以把肿瘤标志物与肿瘤体积大小相结合,来为患者较为准确的进行分期。

通常早期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而晚期的患者只能选择药物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C Y F R A 2 1 — 1( 细胞 角蛋 白2 1 — 1 ); NS E( 神经烯醇化 酶) }C E A ( 癌胚 抗原 )}S C C A g( 鳞癌相 关抗原)。
1 . 4 统计学方法 对所 得数据进 行统计学 分析 ,运 用S P S S 1 3 . 0进 行统计 学处理 ,
其 中男性6 O 例 ,女性 3 O 例 ,平均年龄 ( 5 8 士 4 . 6 )岁 ,患者患有肺 炎及
醇化酶 ,是一 种较理 想 的小 细胞肺 癌标 志物 ,特 异性 8 0 %- 9 0 %,敏 感度 高达 8 0 %。但 目前 为止 ,对于 非小 细胞肺 癌诊 断没 有理 想 的标 志物 ,主要 是联合 应用 。C E A 正常 的范围是 <1 5 mg ,但 是一般健康 成人检测血 清浓度 均 <2 . 5 m g 。当检查值 >6 0 mg 时 ,患者 多是直肠 癌 、结 肠癌 、肺 癌及 胃癌 。当检查 C E A 值增 加 时 ,说 明患者 的病情 恶化 或者有 病变 残存 。 当C E A增加 明显 时 ,7 0 %的是转 移性 癌症 。 所 以患者 的血清 C E A 值 ,对肿 瘤疾 病有 判断意 义 】 。S C C A g 是一 种
提 取糖 蛋 白 ,对肺 鳞癌敏 感度 和特异 性强 。当S C C A g 值 增 加说 明肺
肺 良性肿瘤 ;选取9 0 例肺 癌患者 ( 肺癌 组) ,其 中男性 5 O 例 ,女性4 O 例 ,平均年龄 ( 6 1 土 4 . 5 )岁 ,患者经病理学 及细胞学确诊腺癌患者4 4 例 ,鳞 癌患者2 2 例 ,小细胞肺癌 患者2 1 例 ,其他 l 3 例。
可 为肺 癌的早 期 诊断提 供 重要 的 临床 价 值。
【 关键 词 】肿 瘤标 志物 ;肺 癌 ;诊 断 ;临床价 值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4 . 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2 7 - 0 1 2 7 - 0 2

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意义

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意义
c a lC o l l e ge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i 2 0 0 1 2 7,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c a n c e r e mb r y o n i c a n t i g e n ( C E A) ,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a n t i g e n
NS E 5种 肿 瘤 标 记 物 , 比 较 它们 之 间 的 差 异及 探 讨 其 与 不 同 病 理 类 型 的 晚 期 肺 癌 化 疗 疗 效 的 关 系。 结 果 综合 考
虑 疗效 与 病 理 类 型 两 方 面 影 响 因 素 , C E A、 C A5 0 、 C YF RA 2 1 — 1 、 S C C和 NS E的数值 变化差异 均有统计 学意 义( P c E A
原( S C C ) 和 神 经 烯 醇化 酶 ( NS E ) 对 晚期 肺 癌 化 疗 疗 效 及 进 展 评 估 的 意 义 。 方 法 分 别 采 取 2 0 0 8 ~2 0 1 2年 确诊 的 肺癌 ( 1 l I b ~I V 期) 患 者 的 化 疗前 、 缓 解及进 展 时的 血清 标本 , 检 测每份 血 清标本 C E A、 C A5 0 、 C Y F R A 2 1 — 1 、 S C C 和
叶 清 , 蒋捍 东△, 刘 斌( 上 海交通 大 学 医学 院 附属 仁 济 医院呼 吸科 , 上海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3月--同年12月期间来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良恶类别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32例。

比较两组患者体内各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包括鳞癌相关抗原、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21-1。

结果:研究组患者体内各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明确鉴别病情,该检测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肺癌;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调查数据表示,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已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构成严重威胁[1]。

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早中期肺癌患者发病时并不会出现明显或是典型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给诊断病情带来了困难,对此临床方面认为应提高肺癌诊断水平,以降低病死率。

近几年,随着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辅助诊断肺癌的方法备受临床认可,为了进一步探究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32例肺癌患者和32例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成果进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肺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成两组,良性病变者为对照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

肺癌患者所在的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组内最大年龄患者79岁,最小年龄患者46岁,平均年龄为(58.37±3.25)岁。

良性病变者所在的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组内最大年龄患者78岁,最小年龄患者47岁,平均年龄为(57.48±2.08)岁。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 键词 】 肺癌 ; 清 ; 关 血 肿瘤标 记物 ; 合检测 联 【 中图分类 号 】 7 42 R 3. 【 文献 标识码 】 B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指的是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
瘤。 癌 的发病 率随年龄 增长 而上升 , 岁 以前很少 见 ,0 以后 发病逐 渐 肺 3 0 4岁
2 结 果
患者的H A c b l 也有部分重叠, 说明单独依赖H Al b c 不能作为评估微血  ̄ 管病变发生和预后转归的标准。 因此 , 患者定期检查 Hb c并结合 DM Al
F G检查 , B 对于评估D M长、 短期病情控制情况和监测DM微血管病变的发 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 O 0 7 — 2 1 7 — 5 3 2 1 1- 3 4 0 1
3 ~7岁, 2 6 平均(8 .) 正常对照组6佣, 5 ±45岁。 o 为健康体检者, 男性3例 , 7 女 性2例 , 3 平均(6 .) 4 ±5 1岁。
增多, 5 在6岁左右死亡率达到最高 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 。 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检查取得细胞学和( 组织学依据来确诊肺癌, 或) 费用 较高且创伤较大。 为此我们通过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 以期探讨对肺癌患 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从上表可知, 啼癌患者组血清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
组和正常对照组(<Oo) P .5。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ekMei l n s T e ein 2 1 年第 9 dc A dA k h M dc e 0 1 a i 卷 第 l 期 0
35 7
3 讨论
近年来,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 为了提高诊治水平, 人们希 望找到一种可靠的肺癌标志物。 31 血清细胞角蛋白1 片段(YF 2 — ) C RA 2-1 . 9 C RA 1 1 YF 1 的抗原是从 ‘ 肺癌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水溶性角蛋白l片段。 K 9 9 C 1的免疫组研究表明, 覆 盖正 常支气管树的单层上皮 、 肺泡表面及 呼吸道上皮来源的肿瘤均有 C 9 Kl表达 , 但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癌细胞其C 9 Kl的表达强度不同, 小细胞 肺癌最弱; 鳞癌最强, 敏感性为5 %一7‰腺癌次之敏感陛为3%~5%。 O O O o 过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发表时间:2016-03-02T11:50:04.4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9期作者:王怀青[导读]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标志物检验可以作为肺癌诊断中的辅助检查手段,其临床价值显著。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同期选取于我院正常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评价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由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5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53、CA125、NSE、CEA、CYFRA21-1等五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高于50例健康体检者,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肿瘤标志物检验可以作为肺癌诊断中的辅助检查手段,其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临床价值肺癌,又称支气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主要发生在支气管粘膜上皮。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环境的不断恶化,肺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越来越高。

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刺激性咳嗽、血痰等,严重时会引发呼吸道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2]。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癌是治疗肺癌的关键,早期正确的诊断可大大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临床上用于诊断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CT及支气管镜等影像学方法、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手段[3],利用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新型手段,因此,我院特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同期选取于我院正常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

临床分析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分析

临床分析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分析

临床分析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分析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分析,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出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以临床分析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为题,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分类肿瘤标志物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的指标,通过对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特定标记物的检测,可以提供肿瘤的诊断、疾病分期、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效果监测等信息。

根据来源和性质的不同,肿瘤标志物可分为血清标志物、组织标志物、细胞标志物等多种类型。

二、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1. 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肺癌血清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蛋白片段(CYFRA 21-1)、糖类抗原(CA125、CA19-9)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等。

2. 组织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组织标志物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检测获得。

有效的组织标志物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PNMT)、癌胚抗原(CEA)、角蛋白片段(CYFRA 21-1)等。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检测,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3. 细胞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细胞标志物通常需要通过活检或脱落细胞的检测来获得。

常见的肺癌细胞标志物有CK19、CK7、TTF-1等。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是常用的细胞标志物检测方法。

三、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1. 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对血清、组织或细胞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是否患有肺癌,并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如结核病、肺炎等。

2. 监测疗效和预后判断:肿瘤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在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会发生变化。

肿瘤标志物CA125和NSE在晚期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CA125和NSE在晚期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CA125和NSE在晚期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摘要】肺癌患者发现时多属晚期,目前化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故化疗疗效的评价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肿瘤标志物在疗效预测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大。

我们监测了80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CA125和NSE的变化,以期为晚期肺癌的诊断、疗效监测、合理用药提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66-02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大收治并均经病理证实的有可测量病灶的肺癌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7岁,平均47.5岁,分期均为Ⅲ~Ⅳ期,腺癌53例,鳞癌22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3例。

PS评分1分的有13例,2分的有67例,没有0分的病例。

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晚期肺癌患者并一线接受化疗(TP或GP方案)至少2周期。

1.2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取患者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CA125、NSE。

CA125测定结果参考值0~5ng/ml;NSE测定结果参考值0~4ng/ml。

以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上限为阳性。

1.3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按2009年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实行疗效评估:在化疗2周期后,与化疗前根据影像学改变进行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

临床获益(CB)=CR+PR,治疗无效(NR)=PD+SD。

同时行腹部超声辅助评价疗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分析CA125、NSE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2.1不同类型肿瘤的标志物的表达不同腺癌组CA125阳性率高,为60.38%(32/53),与鳞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0.05);鳞癌组NSE阳性率高,为59.10%(13/22),与腺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36<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2.4%(52/63)。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孙长江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08(027)022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磁酶免疫法对79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部性疾病患者血清中NSE,CEA,CYFRA21-1分别进行检测评定.结果 3种标志物在肺癌及其对照组中差异具有显著性,联合检潮可以提供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论 3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意叉.【总页数】1页(P44-44)
【作者】孙长江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程磊;钦光跃;王国付;吴健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王杰; 李阔
3.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王杰; 李阔
4.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施洪波
5.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施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评价研究
本文通过对晚期LC患者73例患者的疗效分析,从统计学角度做出研究,指出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具体表现。

标签:动态肿瘤标志物;肺癌患者
肺癌(lung cancer,LC)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率和病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疾病,尽管近年来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因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确诊的LC患者近80%已属于晚期。

晚期LC包括转移和术后复发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其5年生存率低于15% 1,2。

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晚期LC患者疗效评价的基础。

临床上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评价,但RECIST评价亦存在不足之处:对转移患者病情变化反应欠佳;影像学改变出现较晚,早期难以做出疗效判断;影像学疗效等级与恶性肿瘤病情转归指标如无进展生存期的一致性较差,尤其是疗效评价为SD的患者预后差别较大;对于全身肿瘤的负荷的改变反应较差。

随着对LC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多种血清TMs检测模式已在临床上开展,并在L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血清TMs是恶性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或机体反应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亦可由宿主对肿瘤反应而异常升高的一类化学类物质。

TMs在正常组织含量较低,临床上TMs 异常表达或发生量变能够提示肿瘤的性质、肿瘤的组织发生、肿瘤细胞分化和功能,亦能够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监测复发、疗效评估以及生存预后判断。

因此血清学TMs的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有效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目前已知的LC TMs有数十种,可分为血清癌胚抗原、LC相关抗原、血清蛋白、酶和代谢产物共5大类。

本文主要探讨CEA、糖抗原125(CA125)和血清铁蛋白(SF)三种TMs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晚期LC患者各周期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s,TMs)变化情况与影像学疗效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收集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2008/1—2013/12)收治晚期LC 患者73例,均经病理确诊。

ELISA检测患者首次化疗前及各周期化疗后(第2、4、6周期)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125和血清铁蛋白并计算其变化情况,收集其他临床参数,电话对所有LC患者随访以确定生存期。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值600ng/ml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早期LC患者SF的表达水平与LC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并认为SF检测可作为LC的随访辅助实验诊断指标之一。

晚期LC患者因肿瘤过大或发生转移等原因丧失手术机会,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如何通过血清TMs的变化情况来预测经治疗的客观疗效评价,是广大肿瘤医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目前研究发现,检测血清TMs的水平对LC患者
的辅助诊断、客观疗效预测以及生存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但动态分析血清TMs 预测晚期LC患者客观疗效以及血清TMs对生存预后关系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病例,动态观察晚期LC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第2、4、6周期的近期疗效,并通过探讨患者基线特征与患者PFS的关系、探讨晚期LC 患者各周期化疗后血清TMs变化率与预测客观疗效和PFS的关系,旨在探索出血清TMs更加准确的反应近期疗效的模式,从而为血清TMs在预测临床晚期LC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中的提供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陶华林等,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M】,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2】黄窍铭,动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