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疗效评价
sbrt治疗肺癌有效评价标准
sbrt治疗肺癌有效评价标准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是一种用于治
疗肺癌的放疗技术,其有效性可以通过多个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可以从临床疗效角度来评价SBRT的有效性。
临床疗
效评价标准包括肿瘤缩小程度、患者生存率、症状缓解情况等。
肿
瘤缩小程度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来评估,而
患者生存率则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来确定。
另外,患者在
接受SBRT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也是评价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其次,我们可以从放射学角度来评价SBRT的有效性。
这包括了
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标,如剂量分布、靶区覆盖率、器官剂量限制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放疗计划系统和治疗过程
监控系统来进行评估。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评价SBRT的有效性。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如呼吸困难、疼痛缓解、
体力恢复等,也是评价SBRT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安全性的角度来评价
SBRT的有效性。
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都是评价SBRT有效性的重要考量因素。
综上所述,评价SBRT治疗肺癌的有效性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疗效、放射学指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
全面、客观地评估其治疗效果。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一套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用于评价肿瘤治疗的疗效,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四个方面的评价。
完全缓解是指在治疗结束后,所有的肿瘤病灶都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
部分缓解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有明显缩小,但未达到完全消失的程度。
疾病稳定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新的病灶出现。
疾病进展则是指治疗结束后,肿瘤病灶有明显增大,或者出现了新的病灶。
根据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医生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结合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外,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还对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这一标准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方案的优劣,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总的来说,肿瘤WHO疗效评价标准是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对临床治疗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科研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一标准,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科研的进步做出贡献。
胸腔镜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 ywo d 】 al o — m l clln acr Vie— sie oaocpcsre ; u lyo f Ke r s E r n n s al elu gcne; d o as t t rcso i ug r Q a t fi y sd h y i le
全胸 腔 镜 手 术 ( A S 创 伤小 、 V T) 出血 少 、 后 疼 痛 轻 、 术 恢 复快 等特 点 已得 到公 认 , 目前 已广 泛应 用 于临 床早 期 肺癌 的 诊 断 和 根 治 切 除 。研 究 表 明 , A S治 疗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V T ( S L 的短 期效 果 较好¨ 】 有关 V T N C C) .。但 。 A S长期疗 效 的文献 报道 很 少 , 别 是 术 后 生 活质 量 的 长期 前 瞻 性评 价 , 特 以至 于 临床 医 生对 于 VA S手 术 的长期 疗 效存 在 疑虑 。为 此 , 院 T 我 选取了 20 0 9年 1月 ~ 0 1年 1 21 1月 的 临 床 早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 关键 词】 期 非 小细胞 肺癌 ; 早 全胸 腔镜手 术 ; 活质 量 生 【 中图 分类 号】 3 . R7 42 [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 6 3 7 1 2 1 0 b 一 0 4 0 文 1 7 — 2 0( 0 2)7( ) 0 4 — 3
Efe te a u to f vde -a sse ho a o c p c s r e y i he te t e f f c v l a i n o i o sit d t r c s o i u g r n t r a m nto
止血 、 缝合 等操 作 。 叶切 除 按传 统开 胸手 术原 则 , 肺 系统 淋 巴 结 清扫 按传 统开 胸 手术 范 围实 施 。 1 . 统开 胸 组 全 身 麻 醉 。 . 2传 3 双腔 气 管 插 管单 肺 通 气 , 侧 健 卧位 。按 常规 开胸 行肺 叶切除 术及 肺 门 、 纵隔 淋 巴结清 扫 。
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肿瘤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抑制或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化疗药物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和不同患者的疗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来对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体温、体重变化、贫血程度等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化疗的疗效。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评价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CT、MRI、PET-CT等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坏死情况等变化,从而评估化疗的疗效。
三、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对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四、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标本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方式,从而评估化疗的疗效。
病理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是评价化疗疗效的最终指标。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变化,可以全面评价化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肿瘤化疗的疗效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病理学检查以及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等多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评估。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才能准确评价化疗的疗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
实体瘤是指发生在固体组织中的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各种类型的肿瘤。
评价实体瘤疗效的标准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一套针对实体瘤疗效评价的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本文将介绍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 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WHO 标准将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病情和疾病进展。
完全缓解是指肿瘤完全消失,没有证据显示疾病存在。
部分缓解是指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
稳定病情是指肿瘤体积变化在正负25%之间。
疾病进展是指肿瘤体积增加超过25%,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除了肿瘤体积的变化,WHO 标准还考虑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
例如,疼痛的减轻、体重的增加、食欲的改善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肿瘤,还可以考虑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比如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这些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和研究人员做出科学的判断。
在实际临床中,评价实体瘤疗效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案的不同。
因此,WHO 标准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定制化评价的重要性。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型、分期、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评价疗效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总的来说,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 提供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这一标准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WHO 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
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1-0151-04[收稿日期] 2011-08-22[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资助课题(92226000)[作者简介] 孙金波(1983-),男,山东省潍坊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肺癌及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通信作者] 徐沛然(Tel:0431-88796562,E-mail:xpr5366@yahoo.com.cn)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孙金波,徐沛然,石东磊,曹 彬(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吉林长春130041)[摘 要] 目的:观察单纯GP方案和艾迪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阐明艾迪注射液对老年晚期NSCLC化疗的效果。
方法:将68例60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GP组(每组各34例)。
治疗组给予艾迪注射液+GP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GP方案,至少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NSCLC较单纯GP化疗在改善生活质量及减少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效果更好。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艾迪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志码] BEvaluation on clinical efficacy of Aidi injectioncombined with GP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elder patientsSUN Jin-bo,XU Pei-ran,SHI Dong-lei,CAO Bin(Department of Throcic Surgery,Second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4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ies of GP chemotherapy and GP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idi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n elder patients and clarify the essentiality ofAidi injection for treating elde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Methods 68patients beyond 60years old withadvanced NSCL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GP group.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group received both GP chemotherapy and Aidi injection,the patients in GP group received GP chemotherapy only.The efficacy was analyzed after at least two cycles.Results The short-term effec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elevated rate of Karnofsky score i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leucopenia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Pgroup(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the damage of liver and renal in combined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P group,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Aidi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GP chemotherap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reducing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in elde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Key words:carcinoma,non-small cell lung;drug therapy;Aidi injection;gemcitabine;cisplatin151第38卷 第1期2012年1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38No.1 Jan.2012 目前肺癌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
以放射治疗为主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
[ ywod ] l gc cr ba t tssrd tea y crt eef t Ke rs u a e;ri mea ae ;ai h rp ;uai f n n n s o v c e
r do h r p M e h d To e au t h r a m e te f t f a i t e a y. 9 p t n so r i t s a m r m n a c r a i t e a y. t o s v l a e t et e t n f so d o h r p 2 a i t f an me a t c e r e b s f o l gc n e u
tmef ralp te t r . n h .Th ain s r ev a it n wih ln —em uvv lh d n te i e t h i l ains we e 8 7 mo ts o e p t t e ie r da i t o g tr S r ia a o vd n l t e e c义 医学 院附属医 院 肿瘤 科 , 州 遵 义 遵 贵 530 ) 6 0 3
[ 摘
要 ] 目的
对肺 癌 脑转 移放 射治 疗后 疗效 进行 评 价 。方 法
2 9例肺 癌 脑 转 移 患者 采 用 以放 射 治疗 为 主 的
综合 治 疗 , 其 治疗 效果 进行 分析 。结果 就
5 30 6 0 3,Chn ) ia
[ src] Obet e B a t tssf m u gcn e r tde erset e o h f cie eso rna Abtat jci ri me sae r ln a crwees i rt pci l f teef t n fca il v n a o u d o vy r e v s
依托泊苷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进展性肺癌的疗效评价
用 依 托 泊 苷 单 药 1服 , 量 2 mgm , 日两 次 , 服 2 2 剂 1 5 / 每 连 O天 , 3 每 0天 为 一 周 期 。 按 WH 实 体 瘤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及 毒 副 作 用 标 O 准 确 定 疗 效 及 毒 副作 用 。 结 果 病 人 接 受 三 周 期 化 疗 后 , 分 缓 解 占 1. % (/ 6 , 定 占 2 . % (0 3 ) 进 展 占 5 . % 部 67 6 3 ) 稳 78 1/6 , 56
诡
依 托 泊 苷 单 药 治 疗 老 年 晚期 进 展 性 肺 癌 的疗 效 评 价
王 允 , 霖 , 飞 , 小红 , 贾 高 况 韩建 军
( 阳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肿 瘤 科 , 川 绵 阳 绵 四 摘 要 : 目的 6 10 ) 2 0 0
评 价 依 托 泊 苷 单 药 治 疗 老 年 晚 期 进 展 性 肺 癌 的 疗 效 及 不 良反 应 。方 法 对 3 6例 老 年 晚 期 进 展 性 肺 癌 病 人 采
(0 3 ) 毒 副 作 用 轻 微 。结 论 依 托 泊 苷 单 药 持 续 口服 对 老 年 晚期 进展 性 肺 癌 病 人 获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副 作 用 轻 微 , 为 病 2/ 6 。 毒 易 人接受 。
关 键 词 :依 托 泊 苷 ; 年 晚 期 进 展 性 肺 癌 ; 效 评 价 老 疗
t o .R s l f r ea ycc s 6e s s c i e at l ersi P , 0c s s c ivd s bedsae( D)a d2 ae u r e ut A t t rp y l , a e a he d p r a rg s n( R) 1 ae a h e t l i s S m s e 3h e v i e o e a e n 0 c ss
肺癌实体肿瘤评估标准
肺癌实体肿瘤评估标准
肺癌实体肿瘤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和WHO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标准要求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病灶作为靶病灶,治疗前无放化疗史,年龄≥18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况评分为0-2分,治疗依从性好,肝肾功能及骨髓造血功能均正常,可耐受PET-CT等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而WHO制定的标准则将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进展四种标准。
其中完全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部分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进展是指可评价病灶增加25%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对于不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其疗效分为病灶完全消失、病灶无变化和出现新病灶三种标准。
请注意,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需了解肺癌患者的具体评估情况,请以医生的意见为准。
肺癌药物临床研究评价指标
肺癌药物临床研究评价指标(译文)作者: l3y(站内联系TA)发布: 2006-04-072美国FDA相关工作小组针对治疗肺癌的药物在获准上市时有关终点评价指标的讨论总结(二)――肺癌治疗的评价终点黄莹莹高晨燕一.客观有效率(ORR)客观有效率曾两次被作为治疗肺癌药物的批准根据,一次是作为“比较合理的”替代指标用于Gefitinib治疗难以控制的NSCLC的快速审批,另一次则作为替代指标用于Topotecan作为治疗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的常规审批。
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中,已经提供了被广泛接受的客观有效率测量方法。
尽管有些研究表明客观有效率的提高伴随着症状缓解率的增加,但是它并不能证明在NSCLC客观有效率的提高能可靠的预测其生存期的延长。
在终点指标中包括“稳定”在内的指标已被用于生存期改善的预测,但由于试验目的的不同,对此终点意义的评价还需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
二.疾病进展时间(TTP)对于TTP没有很好的定义和评估方法。
在大多数批准的治疗NSCLC的药物研究中证明了生存期的延长,观察指标中也提及了TTP。
然而到目前还没有证明从患者TTP受益情况可以肯定预测生存期也有受益。
在NSCLC的肿瘤工作协作组研究中显示中位生存期(OS)常为中位TTP的2倍。
现已提出对疾病进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如在某一特殊时间前的疾病进展发生率,回顾性分析协作组的数据库显示以此种疾病进展为终点可以预测生存期。
对于NSCLC替代终点(如TTP)和生存期的关系很难评价,因为这些肿瘤药物对于生存期的延长作用非常小。
随着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的产生,这些相关性需要再评价。
三.生存期正如上面讨论的,大多数肿瘤药物的批准都是以生存期有明显的改善为依据的。
因为生存期的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对生存期改善的评价也不存在问题,因此生存期成为一个最适宜的终点指标。
由于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人群中生存期有所差异,因而对生存期的评价必须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作者:任艳苓高鹏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学在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疗效中的意义。
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保留并分类患者行化疗方案治疗前的CT影像数据。
间隔2个化疗周期行1次CT影像检查,对比前次CT 影像结果分析化疗前后病灶的变化。
结果:70例患者化疗后疗效变化,其中15例CR,25例PR,18例SD,12例PD。
其中CR、PR、SD可视为治疗有效,故70例患者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6%;化疗治疗前,有3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表现肺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内呈现不规则的狭窄部分、支气管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0例患者伴随发生肺不张现象;另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发现肺内普遍存在软组织肿块影,其边界不规则或有突起,其中12例患者伴淋巴结肿大。
2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有49例患者肺内肿块较前片明显缩小,7例患者肺不张已打开,8例患者淋巴结肿大较前片减小。
结论:CT影像学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明确评估病情进展。
【关键词】肺癌化疗前后;CT影像;疗效评估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发病率的80%,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
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比小细胞癌慢,且扩散转移发生的相对较晚。
肺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后,临时疗效评价多观察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但长远效果要考虑是否发生病灶改变[1]。
本次课题研究CT影像学结果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前后疗效的临床操作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肺鳞癌24例,肺腺癌30例,大细胞癌16例。
顺铂培美曲塞对老年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i f v e T o e v l a u t e t h e e f i f c a c y o f e i s p l a t i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p e m e t r e x e d a s t h e i f r s t — l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随机分 为实验组 以及对照组 , 对照组采用顺铂一线进行治疗 , 实验组 采用顺铂 一线联合 培美 曲塞 进行治疗 , 对 两组患者 治疗 疗 效以及 毒副反 应进行 比较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2 7 . 8 7 %, 控制率 为 7 8 . 6 9 %, 而对照组 分别为 8 . 2 0 % 以及 3 9 . 3 4 2 0 % a n d 3 9 . 3 4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h e r r P wa s 1 6 6±1 3d a n d t h e me d i a n s u r v i v a l t i me w a s 2 8 7d i n t h e e x p e ime r n t l a g r o u p.
对 老 年 晚 期 非 鳞 状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采 用
验组患者 r r r P为 1 6 6 4 - 1 3 d , 中位生存时间为 2 8 7 d 。对照组 TI 1 P为 1 0 4 -1 4 2 d , 中位生存 时间为 1 7 4 d , 两组患者在中位生存时间
以及 r 丌P比较 中有 明 显 的差 异性 ; 实 验 组 患 者 发 生 不 良反 应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结 论 顺 铂 一 线联 合 培美 曲 塞进 行 治疗 , 可有 效 改 善 预 后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血清中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对局部中晚期肺癌疗效的评价
me nt .The r e l a t i ons hi p b e t we e n s e r u m t umor ma r ke r s a n d t he r ap e ut i c of pa t i e nt s b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we r e r e t r os pe c t i v e s t u d— i e d .Re s u l t s 1 86 pa t i e nt s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t , 1 0 pa t i e nt s wa s CR , 2 9 pa t i e nt s wa s PR , 1 26 pa t i e nt s wa s SD , 2 1 pa t i e nt s wa s PD. The s e r —
1 8 6 l o c a l l y a d v a n c e d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s t h e o b j e c t o f s t u d y, a l l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a n d c h e mo t h e r a p y t r e a t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肺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Vol.34No.32021文章编号:1004-4337(2021)03-0442-02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药学研究・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马福春(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焦作454191)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临床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院内2017年〜2019年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80例,采取区分治疗的方式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癌胚抗原值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药物临床价值。
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达到60%,对照组仅为30%,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值,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病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进行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快速降低癌胚抗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奈达铂;多西他赛;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doi:10.3969/j.issn.1004-4337.2021.03.055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物质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癌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其中,肺癌作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普遍低于15%。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主要的肺癌类型,占比超过80%以上。
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但是整体效果不佳,作用甚微[]。
临床上采用多西他赛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需要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本院自从推广使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抑制癌胚抗原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次研究选取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80例,其中,根据科学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SCLC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尤其是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疗效和生存率较低。
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顺铂(Cisplatin)是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其联合应用已在NSCLC 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吉西他滨主要通过干扰DNA 合成来抑制细胞增殖,而顺铂则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且较少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有关该治疗方案在晚期NSCLC的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生存分析以及不良反应分析的资料仍不够充分,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在晚期NSCLC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包括评估患者的疗效情况,包括肿瘤缩小程度、生存期延长、疾病控制率等方面的指标。
也将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长期生存情况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推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
1.3 研究对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传统的化疗对其疗效有限。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病情较重,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延长生存时间;由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研究对象的选择还考虑到了临床实践中容易观察到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等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节拍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
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高度侵袭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化疗手段的疗效十分有限。
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靶向治疗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
一、背景介绍肺癌是一种发生在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
其中NSCLC的发生率最高,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限制,且对晚期肺癌的疗效较差。
二、靶向治疗的原理和方法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治疗策略,通过选择性靶向特定肿瘤细胞的癌症相关分子进行治疗。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毒副作用。
常见的靶向治疗手段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靶向药物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特定的信号通路或靶标来起效的药物。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可以用于NSCLC患者中EGFR过度激活的治疗。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三、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为了评价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需要确定一些客观的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疗效评价指标:1. 肿瘤缩小程度:以肿瘤缩小的比例来评估治疗效果,通常使用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来进行评估。
该标准将肿瘤缩小程度分为完全缩小、部分缩小、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等四个等级。
2. 生存期延长:通过观察靶向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来评估疗效。
一般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评判指标,分别代表患者从治疗开始到死亡或疾病进展的时间。
3. 不良事件评估:由于靶向治疗药物的特殊性,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
因此,对患者的副作用进行评估,如恶心、呕吐、皮疹等,以判断治疗的可接受性和安全性。
肺癌疗效评价(建议收藏)
肺癌中医疗效评价
一、肺癌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中医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
(0)无症状
(1)轻度
(2)中度
(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少<1/3
二、通过对40名肺癌患者进行口服中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显效7名,有效23,无效10名,总体有效率75%。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RECIST1.1与WHO、RECIST1.0标准评价周边型肺癌疗效比较
治疗 后数据 采集 : 常规 化 疗后 6周 复查胸 部增 强
C ,测 量肿 瘤 的最长 径 和 其最 大 垂 直径 ,记 录 不 可 T 测量 病灶 ; 同时应用后 处理软件 半 自动测 量 目标病灶 ,
自动 生成化 疗前 与化疗后 的变化 值 ( 体积 测量 值与变 化值 ,最大肿瘤直径与变化值 ,横径与变化值 ) 。 疗效评估 : R, C 所有 已知病灶消失并最少保持 4周 。
H W O 标准 的 P R指肿瘤 双径乘积 之和减少 5%,并保 0 持 4周以上 : E IT 1 R CS . 0标准指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减少 3 %,并保 持 4周 以上 。WHO标 准 定义 P 0 D为 双径 乘 积之 和增 加 2 % 或 出现 新病灶 ,R C S .标 准指 最 5 E IT 1 0 大直 径之和 增加 2 %或 出现新病 灶。所有其他 病灶 归 0
测 量肿瘤 的最长径 和体积 ,计算最 大直径 和体 积 的变
附属第一 医院肿瘤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2例周边 型肺 癌患者 ,均经病 理
组织 学或细胞 学检 查确诊 为不 能切除或 非 小细胞肺 癌 患者 ,Ⅲ A期手术 之前 行新 辅助化 疗 ; 根据 R C S , E IT
化率 ,记录新 出现 的病灶 。 疗 效评 估 : R,所有 目标病灶 消失 ,任 何病理性 C
结果 和新 的判 定标 准 的结 果相 对应 ,但其 对 P 的判 D 定 更为严 格 。R C S . E IT 1 0不能解 决肿瘤 疗效评 估 的所
有 问题 ,2 0 0 9年 1月发表 了修订 指南 ( . 版 ) 1 1 ,对 原
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性手术的疗效评价
(/ 2 ) 平 均生 存期 2 . 月 。探查手 术 组 0 5 1 2 9 14 , 16个 . , , 年 的生存 率 分 别 为 9 . %( 7 7 ) 4 .%( 67 ) 1 .% 18 6/ 3 , 9 3 3 / 3 ,6 4 (2 7 ) 平 均生 存期 1 . 个 月 。两组 比较 差异 有 非常 显 1/ 3 , 45
用 以手 术 为 主的综 合 治疗 , 中相 当 一 部 分 患 者 经 姑 息 其 性 手 术结合 术 后综 合 治疗 获得 较好 的疗 效 …。本 组 病例
姑息 性切 除 的各 种原 因 中 以 Ⅲ期 的 T 4因 素 及 N 2因 素 为
例, 侵犯 气 管或 隆突 8 , 犯 食 管 9例 , 犯椎 体 6例 , 例 侵 侵
0.5 。 0 )
至 19 9 5年 1 外 科 手 术 、 理 证 实 的 6 7例 肺 癌 患 者 , 2月 病 2
对其 中 17例无 法根 治 性切 除 的鳞 癌 和腺 癌 病 例进 行 了 9
5年 以 上 随 访 。 根 据 术 式 分 为 姑 息 性 手 术 组 14例 , 2 男
【 关键词 】 癌 , 小细胞肺 非
姑 息性切 除
பைடு நூலகம்
预后 于 心 衰 , 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和 病 死 率 分 别 为 97 手 .%
中 晚 期 肺 癌 由 于 各 种 原 因 , 当 一 部 分 无 法 行 根 治 相
性切 除 , 中部分 患 者 放 弃 外 科 治 疗 , 后 差 , 合 理 的 其 预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中医疗效评价
一、肺癌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中医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
(0)无症状
(1)轻度
(2)中度
(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少<1/3
二、通过对40名肺癌患者进行口服中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显效7名,有效23,无效10名,总体有效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