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的接种方法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71c0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9.png)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一、皮内接种法(一)合用疫苗:卡介苗。
(二)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处下缘皮内。
(三)操作方法:1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2、用iml-次性注射器或者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 号针头吸取1 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
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份,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 1 800 角后,拔出针头。
勿按摩注射部位。
二、皮下接种法(一)合用疫苗: A 群流脑疫苗、A+C 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麻风减毒活疫苗、麻腮减毒活疫苗(麻风腮)。
(二)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
(三)操作方法:1。
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座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接种人员用iml 注射器配上5,5 号针头,吸取1 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0-400 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三、肌内接种法(一)合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二)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三)操作方法:1、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座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者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
2、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 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0 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卡介苗及注意事项
![卡介苗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bf698535a8102d276a22ff5.png)
卡介苗及注意事项卡介苗什么时候打很多宝宝出生之后,都被要求打各种各样的疫苗,包括免费的和需要自费的。
而疫苗的接种也是较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所规定必须要打的疫苗为一类疫苗,费用是由国家提供,其中也包括卡介苗。
那么对于婴儿而言卡介苗需要什么时候接种呢?一般而言,卡介苗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可以进行接种了。
如果有的宝宝在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没有接种卡介苗,可以选择补种:1、未满3个月的宝宝,可以直接补种卡介苗。
2、宝宝的年龄在3个月到3岁的时间点时,如果结核菌素(PPD)试验呈阴性,就可以补种卡介苗。
3、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到了4岁或者4岁以上了,就不能进行补种了。
像类似于卡介苗接种等疫苗接种,在我国目前来说是十分安全的,原理是通过接种某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来对抗相应的病毒和细菌。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很多新生儿一出生就被要求接种卡介苗,那么妈妈们,你们知道被要求接种的卡介苗可以预防什么疾病吗?如果作为妈妈或者准妈妈的你们也不懂或一知半解,那就快来看看吧。
1、预防对象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儿童结核病,而且这种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方式之一,接种后的宝宝们会对结核病产生特异性抗体,具有特殊的抵抗力。
2、卡介苗命名的背景由于这一疫苗是由外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对发明者的纪念,所以这种疫苗就起名为卡介苗。
3、接种对象主要针对刚刚出生未满24小时的新生儿。
4、好处卡介苗的接种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预防结核病的方面,特别是会危机儿童生命健康的严重类型结核病,都起着很大的预防作用。
接种卡介苗注意事项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就需要被送去接种卡介苗。
很多妈妈就担心接种疫苗会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其实卡介苗的接种是安全和可靠的。
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接下来就来说一下关于接种卡介苗的几个注意事项吧。
1、早产、难产的宝宝不可以接种卡介苗。
2、具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宝宝不可以接种。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0d2424bb4cf7ec4bfed01a.png)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1)1mL:0.5mg (2)1mL:0.75mg (3)2mL:1.5mg。本品注射液为乳白色混悬液,pH 值6.8-7.6,放置后菌体下沉,经轻摇能均匀分散。
+ 卡介苗——人体——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致敏淋巴细胞
+ 结核菌——人体——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激活—— 释放因子
+ 释放淋巴因子是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一, 其中趋化因子(MCF)能吸引巨噬细胞及中性多 核白细胞,使其趋向抗原物质与致敏淋巴细胞 相互作用的部位移动。
+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能抑制进入炎症区的巨 噬细胞和中性多核白细胞的移动,使它们停留 在炎症或病原体聚集的部位,利于发挥作用。
卡介苗接种的手法固定
+ 为了避免新生儿惊醒后烦躁哭吵,不配合, 由接种人员固定婴儿
+ 新生儿手臂处皮下脂肪薄, + 注射范围小,使进针难度加大, + 应采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两指 + 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其余三 + 指及小鱼际肌压住新生儿手臂, + 同时用左手肘部轻轻压住新生
卡介苗接种的手法固定
+ 接种人员把握好穿刺的角度及针头斜面的 长度,即使接种过程中新生儿发生哭吵, 躁动,反抗也不会影响操作,不会使针头 斜面脱出
+ 将药液迅速推入,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白色 隆起皮丘,直径0.5mm左右,卡介苗接种 成功
卡介苗接种注射器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探讨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意义
![探讨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f3d4bb011ca300a7c39090.png)
探讨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意义发表时间:2014-04-18T10:35:18.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作者:于洋[导读]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有效菌苗,卡介苗接种,实际上是一次减毒活菌人工感染。
如接种成功,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过敏性。
于洋(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3000)【摘要】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有效菌苗,卡介苗是用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原用于加强对结核杆菌的特异性免疫,以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能激活和加强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激活巨噬细胞,加强T 细胞和B 细胞的功能。
还可以引起一些肿瘤细胞坏死,抑制肿瘤转移,清除机体对肿瘤的耐受性。
卡介苗可用于多种肿瘤包括肺癌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结核病方法意义【中图分类号】R1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73-02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有效菌苗,卡介苗接种,实际上是一次减毒活菌人工感染。
如接种成功,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过敏性。
虽然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武器不是卡介苗接种,而是发现并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但是卡介苗接种仍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1]。
卡介苗早期接种在结核感染危险性高的国家或地区,防止儿童结核病的发生,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病,减少结核病死亡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临床资料1.1 对象:2012 年6 月~ 2013 年3 月对40 例年龄3个月~ 10 岁,男25 例,女15 例进行卡介苗接种。
1.2 卡介苗接种方法:首先应当告诉家长该疫苗的接种目的、方法、接种前后生活注意事项、孩子身体状况等项目,才能确保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病情。
当前常用的卡介苗接种法是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法所用卡介苗每毫升含卡介苗0.5 ~ 1.0mg,每人注射0.1ml。
此菌苗只可做皮内注射用,严禁注入皮下。
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
注射时针尖稍向下压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每人注射0.1m l,注射后可见一个5m m 大小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课件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9ecb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8.png)
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
探索多元化疫苗接种服务模式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 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探索多元化 的疫苗接种服务模式,提高接种服务的可 及性和便利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推广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疫苗的种类和作用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的作用机制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更新。
疫苗接种工作的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和技术培训
推进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
提高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疫苗 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建立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疫苗 接种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01
观察接种对象有无发热、 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 以及局部红肿、硬结等 症状。
02
对于轻微不适,可适当 休息、多喝水;对于严 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03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避免抓挠和沾水,以免 引起感染。
04
定期复查,了解免疫效 果,如有需要可进行补 种。
03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组织宣传活动
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知 度和接受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卡介苗说明书
![卡介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7df5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b.png)
卡介苗说明书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的免疫接种计划中。
它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成年人预防结核病有一定的效果。
本说明书将对卡介苗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种疫苗。
一、卡介苗的历史背景卡介苗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法国菌种研究所的Calmette和Guerin合作开发出来的。
起初,卡介苗是基于牛结核病病原体的弱毒株制备的,但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良,已经发展出一种以人源结核病病原体为基础的活疫苗。
二、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卡介苗是通过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株,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生产和提取而得到的。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卡介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制备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疫苗交叉污染。
三、卡介苗的成分和性质卡介苗是一种活病毒疫苗,主要成分是活的减毒结核分枝杆菌。
虽然经过减毒处理,但仍保留一定的活性,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卡介苗的信息主要包括疫苗株系、制备方法、保存条件等。
四、卡介苗的接种时间和途径卡介苗通常在儿童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进行接种,以提前建立抗体和免疫记忆。
接种方法主要有皮内注射和皮划法,一般选择在上臂皮肤表面进行接种。
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以提高抵抗结核病的能力。
五、卡介苗的疫苗接种副反应卡介苗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副反应,如接种部位的红肿和轻微疼痛。
这些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几天内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处理。
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副反应,如接种部位感染或溃烂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六、卡介苗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卡介苗的保质期一般为2-8摄氏度下保存6个月,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外。
在保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对于过期或疫苗瓶封损坏的疫苗,应该予以销毁,以免对接种者造成危害。
七、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和注意事项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明显。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55ef122ed630b1c59eeb5c0.png)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一)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产生抗体,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冰盘、皮肤消毒剂、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干粉及溶媒、利器盒、手消液、卡介苗接种卡。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新生儿记录单信息,将接种日期、批号、接种单位、接种人、记录在接种证及入室大本上。
2.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准备治疗盘,冰盘,溶药,反复抽吸药液10次以上,抽取0.1ml 卡介苗放入治疗盘中备用。
4.备齐用物,推治疗车至新生儿床旁。
5.向产妇解释卡介苗的接种目的。
6.核对产妇腕带、新生儿腰牌及脚条相关信息无误(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时间)。
7.显露并固定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用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卡介苗。
8.处理用物,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种者签字,将卡介苗接种卡交给家属并签字。
9.向产妇宣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0.手消推车回治疗室,垃圾分类处理。
11.7步洗手法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
2.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溶药时反复抽吸10次以上。
3.配好的卡介苗应在30分钟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避免影响效果。
4.卡介苗为低毒性活结核杆菌,剩余菌苗应先用75%酒精灭活再送高压灭菌,不可随意丢弃。
(五)操作流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73bdef826fff705cc170a47.png)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通常都会接受卡介苗的接种,这是预防一些新生儿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不知道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会错过了接种的最佳时期,我们就介绍一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是什么?
(一)卡介苗接种时间卡介苗一般在你的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
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二)卡介苗复查时间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你都应该带他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已经种上,这叫卡介苗复查。
以上就是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间,希望能为各位爸爸妈妈们提供一个借鉴,不要错过了卡介苗,接种的最佳时期,给宝宝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的发育。
浅谈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浅谈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d7b60c63186bceb19e8bbca.png)
浅谈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作者:华丽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3期【摘要】卡介苗是一种用经过特殊方法处理过的,活的无毒的结核菌制成的疫苗。
接种卡介苗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结核菌感染时在人体内发生血行播散,减少结核病的发病和粟粒性结核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发生。
因此,接种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尤其是预防儿童结核病非常有效。
不过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于其它预防注射一样,保护作用是相对的,持续时间也有限度,所以接种卡介苗后仍需注意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本文重点论述卡介苗接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卡介苗存放、接种对象分析、接种禁忌症、接种方法等内容,以期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率。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卡介苗(BCG)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作用是不能预防感染、可以减少儿童原发结核病的发生。
目前接种卡介苗仍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结核病高流行国家可以防止严重的儿童结脑、粟粒结核的发生,并提高人群结核病免疫水平。
现生产和使用的冻干剂型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其含量规定为0.5mg/ml。
每次剂量皮内注射0.1ml 即可。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要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因复种效果不理想,已于1999年取消卡介苗的复种。
1 卡介苗的存放卡介苗必须保存在避光、2~8℃条件下领发运送,不可直接接触冰和水,以免结冰或污染。
要有专用冰箱存放,不可与其他生物制品或药品混放。
如无专用冰箱,应做到“标志明显,定位存放”,防止拿错苗造成批量事故。
冰箱应有专人负责,卡介苗进出数量、批号、效期要有登记,每日测量记录温度,以保证卡介苗效价。
卡介苗每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废弃的卡介苗不得乱扔,应焚烧处理。
2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卡介苗接种是国家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主要工作之一,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重要方法。
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及三周岁以内补种的婴幼儿。
苏卫办疾控(2007)8号《江苏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卡介苗补种只对3岁以下初种漏种的入托幼儿进行。
接种卡介苗的方法
![接种卡介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87ec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7.png)
接种卡介苗的方法
接种卡介苗的方法如下:
1. 清洁皮肤:使用无菌酒精棉球或清水和肥皂清洁接种部位。
2. 准备接种器:选用无菌注射器,吸入适当剂量的卡介苗。
3. 选择接种部位:卡介苗的推荐接种部位是左上臂前方皮下注射。
4. 接种卡介苗:插入针头,将卡介苗缓缓注射到皮下(注意不要注射到深层组织)。
接种后抽出针头,用无菌棉球轻压接种部位,避免药液流出。
5. 记录接种信息:记录接种时间、剂量、部位、接种者和被接种者的姓名和年龄等信息。
6. 观察症状:接种卡介苗后要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肿胀、红肿、发热等不良反应,以及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
7. 处理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注意事项:
- 接种者和接种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消毒器具;- 接种前应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及过敏史等;
- 接种后应严格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有应及时处理。
医务人员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eef01c1b14e852458fb5757.png)
4、接种技术:接种卡介苗时,要充分将卡介苗摇均匀后再注射,以防卡介苗未能充分摇均匀,导致菌液太浓引起强反应;或菌液太淡未能引起反应,导致接种失败。
随着医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和发现,现在卡介苗只需要接种一次不需要复种了。卡介苗对于预防结核病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家长们一定重视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我们医务人员也要严格执行卡介苗的接种技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保护好每个宝宝的健康。
医务人员接种卡介苗时应注意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介苗能够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所以宝宝在出生后必须要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接种后会出现局部的反应,就是局部的红肿、浸润、化脓,和小溃疡面,溃疡面愈合后会形成疤痕,这是个自愈的过程。
医务人员在接种卡介苗时要注意:
1、注射深度:接种卡介苗时,要求准确无误地注射于皮内,越浅越好。注射越深,局部反应就越大。
2、接种部位:接种卡介苗时,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卡介苗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因此,卡介苗注射部位一定要严格掌握好。
3、接种剂量:接种卡介苗时,卡介苗注射剂量一定要准确为0.1毫升,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生适当的局部反应。若卡介苗注射剂量加大于0.1毫升,就会引起局部强反应,也就延长了疤痕的形成。
卡介苗接种(1)
![卡介苗接种(1)](https://img.taocdn.com/s3/m/a4a85fa3172ded630b1cb6bd.png)
8.器械消毒:使用过的安瓿及空针全部收 集烧毁,残渣深埋。
9.观察反应:皮内接种后隆起6-8毫米小 凸包,约半小时后消失,2-3周后局部红 肿,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包,自行破溃后 结痂,1-2月后结痂脱落愈合,局部形成 一稍凹陷的疤痕。
10.补种:
10.1 1岁以下无卡介苗接种史、无卡 痕、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儿童应补种卡 介苗;
1.接种对象:新生儿。
2.卡介苗接种禁忌症
2.1 新生儿母亲患活动性肺结核病;
2.2 新生儿体重不足2500克;
2.3 早产儿、难产儿、先天畸形; 2.4分娩创伤、新生儿窒息、呼吸机能障碍、 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 2.5 病理性黄疸; 2.6 发热; 2.7患急性传染病及愈后不满1个月; 2.8 全身广泛皮肤病; 2.9 有免疫缺陷病、慢性全身性疾病及癫 痫、癔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2.10 有过敏史如哮喘、荨麻疹等; 2.11 顽固性呕吐及严重消化不良。
6.注射器械:注射器为一次性1毫升空
针
7.接种方法:
7.1 注射方式:皮内注射
7.2 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7.3 操作方法:
7.3.1 三对三查:对药名、对批号、对 浓度;查效期、查安瓿有无破损、查看 使用说明书。
7.3.2注射要求:做到冷、摇、紧、浅、准 冷:冷链运转 摇:稀释及每次注射前均需摇匀 紧:注射时绷紧上臂皮肤 浅:进针表浅皮内注射 准:注射剂量准确 7.3.3 皮肤消毒: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 皮肤。
1、专业培训 2、持证上岗 3、严格按《贵阳市卡介苗标准化接种》操作
(六)异常反应和差错事故
1、异常反应:正常接种后机体产生的不正常 反应:
(1)全身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 (2)并发症:疤痕疙瘩,银屑病,骨髓炎, 卡介苗症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8d28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8.png)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 消毒:将注射器、针头和接种部位彻底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或棉签擦拭注射器和针头,并用酒精擦拭接种部位。
2. 注射准备:将卡介苗瓶摇匀,用无菌注射器吸取适量的卡介苗液体,并把针头插入皮下几毫米的深度。
3. 注射技巧:在接种部位彻底消毒后,将针头快速插入皮肤下,并缓慢地推出注射剂。
4. 处理接种部位:完成接种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接种部位,确保注射剂均匀分布。
5. 观察和指导: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明显红肿或其他不良反应,告知接种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如不碰水、不用手摩擦接种部位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操作方法,请在接种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接种指南和要求,并遵循医生或注射专业人员的指导。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接种](https://img.taocdn.com/s3/m/65878f50ad51f01dc381f16e.png)
四、卡介苗制品种类
1.冻干皮内卡介苗:每安瓿含菌量0.5mg, 使用时按说明要求用稀释液稀释为1毫升。 每人注射剂量为0.1毫升(0.05mg )。
2.冻干皮上划痕用卡介苗:每安瓿含菌量 75mg。
五、卡介苗制品保存
1.运送、保存、使用做到冷链。 2.最适宜放在2~8℃暗处。 3.一般要求置于冰箱内,不能直接放在冰块
结核菌→T淋巴细胞致敏→增生、繁殖、释 放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聚集 到结核菌入侵部位→包围、杀灭、吞噬结核 菌→ T淋巴细胞转变为免疫记忆细胞
如结核菌再次入侵重复上述过程(快、强烈)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1、1927-1968年19个对照研究结果保护作 用0-80%。
2、在7个有生存报告中,免于死亡保护效果 为7-88%。
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
• 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
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
• 我国现有结核病患者499万,传染性患者72万
2010年流调不同类型肺结核患病率
病人分类
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 估算患者数及95%可信
(1/10万)
区间(万)
活动性肺结核 459(433,484)
499(471,527)
涂阳肺结核
66(53,79)
72(58,86)
涂阳患者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4.4%
卡介苗发明简介 1、1882年Koch发现结核杆菌,
Koch现象
初次感染结核菌——在局部繁殖引起 病变;——播散到全身脏器或系统
再次感染结核菌——仅在局部引起快而强烈 的组织反应。
说明机体经过初染产生了获得性免疫力,呈 现出能在入侵部位包围和消灭再次进入的结 核菌,使其不能发展成结核病。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db226c2b160b4e767fcfa3.png)
卡介苗接种产生免疫作用的机制
结核菌是细胞内寄生菌,因此人体抗结核的特异性免疫主 要是细胞免疫。 接种卡介苗是用无毒卡介菌(结核菌)人工接种进行初次感 染,经过巨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将其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 活性细胞,使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 当机体再遇到结核菌感染时,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迅 速被激活,执行免疫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信息部 86568052/8146
疫苗的储运和管理
疫苗储运
储运过程中按要求使用冷藏设备、监测温度, 使疫苗能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
疫苗管理
醒目标记,以免与其它疫苗相混淆 过期的或开启后超过30min的疫苗必须废弃,以 免产生无效接种或引起异常反应
信息部 86568直因子 MIF
信息部 86568052/8146
MIF可使巨噬细胞发生粘着,并使吞噬反应显著增 加。 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主要作用是增加巨噬细 胞的吞噬与消化能力,并加强巨噬细胞对抗原进 行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作用。 因此在结核菌侵犯的部位,出现巨噬细胞的凝聚 ,大量吞噬结核菌。 在分枝杆菌生长抑制因子的作用下,还能抑制细 胞内的结核菌生长,及至消化,最后消灭,形成 结核的特异性免疫。
信息部 86568052/8146
卡介苗接种的手法固定
为了避免新生儿惊醒后烦躁哭吵,不配合,由接种人员 固定婴儿 新生儿手臂处皮下脂肪薄, 注射范围小,使进针难度加大, 应采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两指 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其余三 指及小鱼际肌压住新生儿手臂, 同时用左手肘部轻轻压住新生 儿下肢,牢牢将新生儿固定住
信息部 86568052/8146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
![卡介苗的接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6b20cb90d6c85ec3ac6c0.png)
+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一般在早上沐浴之 后,转移至预防接种室卡介苗专用接种台 上进行注射
+ 接种人员把握好穿刺的角度及针头斜面的 长度,即使接种过程中新生儿发生哭吵, 躁动,反抗也不会影响操作,不会使针头 斜面脱出
+ 将药液迅速推入,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白色 隆起皮丘,直径0.5mm左右,卡介苗接种 成功
+ 使用0.1ml一次性无菌自毁式微量输入注 射器(卡介苗接种专用)
+ 针头斜面<2mm,容易穿刺成功,不致于 造成针头进得太深、太浅或针头进不全的 现象
+ 护士在进针前还要控制好角度,针头斜面 向上与皮肤10~15°角刺入皮内,角度不 能太大
+ 平稳进针,完成进针后再放平注射器,推 注药液0.1ml剂量一定要准确
+ 即使进针后新生儿发生烦躁,哭吵,躁动, 导致针头斜面移动现象,由于左手大拇指 与食指及肘部已经牢牢将新生儿皮肤固定 住了,接种人员只要再顺着原来进针的方 向稍微将针头斜面向上挑一下,针头斜面 又会进入皮内,这时迅速推入药液,局部 定会形成一圆形白色隆起皮丘,直径 0.5mm左右,卡介苗接种成功
+ 淋巴因子 MCF + 巨噬细胞一直因生粘着,并使吞噬反应显著增 加。
+ 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主要作用是增加巨噬细胞 的吞噬与消化能力,并加强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 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作用。
卡介苗接种部位及方法
![卡介苗接种部位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d8ee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d.png)
卡介苗接种部位及方法
卡介苗接种部位一般是在左上臂外侧肌肉组织。
具体方法如下:
1. 患者坐直或卧平,暴露左上臂外侧。
2. 护士或医生在接种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3.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将卡介苗注射入肌肉组织中。
4. 注射完成后,使用棉球进行轻轻按压在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5. 患者在注射后需要在接种部位进行观察,以确保没有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6. 注射后,用酒精棉球清洁接种部位。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为一般常规方法,具体接种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医疗机构或国家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的指引或咨询医生进行接种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
卡介苗是一种针对结核病的疫苗,它是一种活体疫苗,可以在人体内产生保护作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接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疫苗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 接种时间
卡介苗的接种时间应该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这样可以
最大程度地保证疫苗的效果。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点,也可以在婴儿出生后的4周内进行接种,但是接种的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
2. 接种部位
卡介苗的接种部位是上臂外侧的皮下组织,接种部位应该是清洁、干燥、无污染的皮肤。
在接种前,应该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接种部位,避免引入细菌。
3. 接种方法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皮内注射,注射的剂量是0.05毫升。
在接
种前,应该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疫苗,并将疫苗注射到上臂外侧的皮下组织中。
接种后,应该用棉签压迫接种部位,避免疫苗跑到皮肤表面。
4. 注意事项
在卡介苗接种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肿胀和红肿,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喉咙肿痛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接种前应该告知医生婴儿是否有过敏史或患有某些疾病,避免因疫苗引起不良反应。
(2)接种后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3)接种后应该避免婴儿接触病毒、细菌等可能引起感染的物品,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总之,卡介苗的接种方法非常重要,正确的接种方法可以保证疫苗的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