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合集下载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2)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讨论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书写;(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

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书写;(2)对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和感悟;(3)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节;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比较教学法:比较课文与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背景资料;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铁牛的重量和捞铁牛的困难;(2)讲述课文《捞铁牛》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2)学生通过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分析铁牛捞起的过程;(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书写,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

(3)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4. 细节描写(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感悟。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请学生课后复述课文故事,加强记忆。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捞铁牛》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培养民族自豪感。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的主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课文阅读笔记本、彩色笔、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a. 讲述一个关于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b. 提问:大家听说过捞铁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a. 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a. 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b.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

a. 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解析。

b. 学生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b.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6. 随堂练习: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词:捞、铁、牛、智慧、勤劳等。

3. 句子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展示。

4. 主题思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捞铁牛》。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过程和铁牛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细致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捞铁牛》。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过程和铁牛的用途。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应用。

(2)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捞铁牛》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4. 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捞铁牛》的内容。

(2)引导学生简要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学生朗读并翻译。

(2)教师举例说明生词和短语的用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4. 情景模拟(1)教师设置相关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

(2)学生通过模拟表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捞、铁、牛、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等。

2.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3. 阅读理解: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培养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析生字词,进行例句讲解。

b. 分析课文,讲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c.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2. 内容:a. 生字词:捞、铁、牛、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等。

b. 课文主要内容:捞铁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c. 选取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描述其形象特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答案:a. 抄写略。

c. 示例: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捞铁牛的男孩。

他勇敢、坚强、自信,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勇敢面对困难,自信迎接挑战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二)学习“打捞铁牛” 。
1.认真阅读第 4、5 自然段,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2.上文中提到的沙、船、绳、牛发生了什么变化?紧扣四组动词
沙 铲
船 浮
绳 绷
牛 拔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这四组动作间的内在联系。
4.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强调很大的船了吗?知道怀丙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了吗?对应着说一说每一步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动画演示。
课题
捞铁牛
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3.会认“捞、拴、陷、丙、潜、绳、绑、铲”短等字;会写“底、拖”等生字 ;掌握“笨重、水性、重修”等词语。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清条理
(一)指名学生读相应的段落,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1.大水冲走铁牛(①)
2.议论打捞铁牛(②)
3.准备打捞铁牛(③)
4.成功打捞起铁牛(④~⑥)
(二)解读据题质疑的问题。
1. 快速阅读课文, 说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理解“笨重” 。
2. 启发进一步思考,那么笨重的铁牛为什么会被大水冲走呢?交流。
5.为什么铁牛离开了河底,不把它拖上船,而要划到岸边再拖上岸?(让学生懂得:再一次利用水的浮力,怀丙的智慧得以充分体现。 )
6.理解句子: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自信,胸有成竹,聪明,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水有利的一面。 )把“还”与“要”比较,引导学生读中品味。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捞、牛”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故事的情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铁牛”造句。

2. 教学难点:(1)生字“捞、牛”等的认读和书写;(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2. 生词卡片;3. 相关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4. 分角色朗读记录表;5. 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生词学习(1)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2)分组进行生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1)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故事的情境。

4. 精讲细讲(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每个生词写3遍;2. 根据课文内容,用“铁牛”造句;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1教学内容分析:1、《捞铁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3、第五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而此项训练是继“给课文分段”之后的又五项提要训练内容。

凭借课文,要继续培养学生给课文分段的能力,开始指导学生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

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

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养: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导语】《捞铁牛》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产生的故事。

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污泥里。

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第一课时一、激发爱好,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爱好。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诵课文。

三、依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摸索练习2。

2、讨论摸索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知道课文内容。

1、为何要捞铁牛?“众说纷纭”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何事众说纷纭?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何会越绷越紧?为何能把铁牛从污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杰出的工程家”?为何说怀丙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五、练习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诵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何做那几项准备工作?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何说怀丙是当时杰出的工程家?(1、怀丙知道利用水的浮力;2、推敲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悉”“众说纷纭”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换造句,相互评议。

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途径,了解课文背景。

(3)学会运用想象力,生动形象地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学会感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的描绘。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 教学道具:铁牛模型、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5. 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培养优秀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2.2 生字词铁、牛、捞、努力、勤劳、智慧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铁牛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生字词,制作生字词卡片。

5.2 作业要求作业要整洁、规范,字迹清楚。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2 评估内容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等。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课文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6.3 评估方法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捞铁牛》教学设计(通用6篇)

《捞铁牛》教学设计(通用6篇)

《捞铁牛》教学设计(通用6篇)《捞铁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些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第一课时一、引入: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淤”读yū,不读yú;“潜”读qián,不读qiǎn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

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

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一、引入: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一)、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

学生评议。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捞铁牛》语文教案

《捞铁牛》语文教案

《捞铁牛》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文章。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捞铁牛》是一篇描写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精神的文章。

文章讲述了一个村庄的人们为了修筑堤坝,不畏艰险,捞起沉入水底的铁牛的故事。

2.2 生字词解析:(1)捞:从水中取物。

(2)铁牛:指古代的一种农具,用于耕田。

(3)堤坝:用来阻止水流,保护农田和村庄的建筑。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捞铁牛》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教师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2)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生字词听写作业。

(2)要求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课文复述作业。

第五章: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捞铁牛》,使学生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故事分享:教师分享与《捞铁牛》类似的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捞铁牛》,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述的捞铁牛的技术和方法。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展示捞铁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容,理解捞铁牛的技术和方法。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设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拓展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等。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对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作用和含义的把握。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捞铁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浮沉”、“艰巨”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和敬意。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动脑、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3.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技原理和历史背景。

2. 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学生分组,准备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捞铁牛》,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背景、经过和结果。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捞铁牛的科技原理”、“捞铁牛的历史背景”等。

(2)小组合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3)小组汇报,分享研究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参与捞铁牛的过程,感受其中的艰辛和喜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交流感受。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捞铁牛的故事的短文。

(2)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捞铁牛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9篇捞铁牛 1《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夫.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样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二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本课的教学学生的表现都很积极踊跃,《捞铁牛》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了《捞铁牛》一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捞铁牛》。

全文讲述了主人公小强在河边捞铁牛的过程中,通过智慧和努力,最终成功将铁牛捞上来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分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主人公小强的智慧和勇敢,培养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尝试、积极进取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体会文章的主题。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分析句子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智慧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查找字词意思。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句子结构,讲解生字词。

5.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6.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词:捞、铁、牛、智慧、勇敢等。

3. 句子分析:文章主题句、重点句子。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生字词造句。

(3)思考:小强捞铁牛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的哪些品质?2. 答案:(1)略。

(2)例:铁牛非常重,小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它捞上来。

(3)小强体现了智慧、勇敢、坚持不懈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捞铁牛》。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宋代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巧妙捞回沉入黄河的铁牛的故事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智慧和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成语,学会利用浮力原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智慧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成语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捞铁牛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生词、成语。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词、成语,如:怀丙、浮力、捞回等。

(2)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及原理。

4. 实践情景引入(1)请学生模拟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加深对浮力原理的理解。

(2)举例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主要内容:怀丙和尚、浮力原理、捞铁牛过程3. 生词、成语:怀丙、浮力、捞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2)运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答案:(1)示例:浮力。

意思: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示例: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捞铁牛》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智慧和科学原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深入了解浮力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捞铁牛的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2)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捞铁牛》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捞铁牛》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解答疑问。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

6.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课外阅读:教师推荐与《捞铁牛》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故事。

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kind of people who blindly look forward to but never act are a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plague.同学互助一
起进步(页眉可删)
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9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情感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能力提高: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

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2.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解决课后练习,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4.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