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捞铁牛》教学设计之四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捞铁牛》教学设计4

《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
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
“淤”读yū,不读yú;“潜”读qián,不读qiǎn。
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
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
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四、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一、引入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
学生评议。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1.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2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教学难点:2.1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2对捞铁牛过程中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捞铁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提问:你们知道捞铁牛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讲述了什么内容?2.自主学习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画出捞铁牛的过程。
2.3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铁牛的象征意义。
3.合作探究3.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3.2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3.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4.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5.课堂小结5.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6.作业布置6.1家庭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抄写生字词。
6.2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团结协作或勇敢面对困难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于生字词的教学,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四 智慧 捞铁牛》公开课教案_2

《捞铁牛》教学设计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教育其养成遇事善于思索的习惯。
2、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解文章记叙的顺序。
3、理解生字11个,会写生字;理解“潜水、划浆、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第二、三段。
了解怀丙为捞起铁牛所做的准备工作及捞起铁牛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怀丙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师:铁块掉入水中会怎样?(会沉入水底。
)如果是铁做的牛掉入水中又会怎样?(也会沉入水底。
)事实的确如此。
那么如何打捞沉入水底的大铁牛呢?你们想不想解开这道难题?好下面时光将会倒转千年,让我们一起回到宋朝,和怀丙和尚一起去打捞铁牛吧。
课件:课题(板书课题:捞铁牛)二、检测预习,学习字词师:同学们发现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生:捞师:东西掉到哪里会有“捞”这个动作呢?生:水里师:齐读课题。
1、拿出预习单。
看见《捞铁牛》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结合回答梳理:谁捞?为什么捞?怎么捞?结果怎样?)2、这些生词你会读吗?(课件:词语)生认读生词。
指导书写“跨”3、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谁来把课文读一遍?(生分段读课文,师生点评。
)4、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课件:怀丙和尚)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师:刚才检查预习的效果很不错,看得出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有了相当的了解。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陷进淤泥。
了解浮桥以及大铁牛)(一)学习“准备”部分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先来看看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
1、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
师:课文中哪一段绍了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第三自然段)2、自学、探究:师:现在自己轻声地再把这个节好好读一读,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呢?在课文里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简单的画出几个步骤,并用简短的词语在旁边标注概括。
3、展示、交流师:好,我们来看看准备工作有哪些,同桌交流,全班展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四 智慧 捞铁牛》公开课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色”等词语的意思。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并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
教学重点:读懂并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
教学难点:复述打捞过程,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
教学准备:ppt课件捞铁牛视频教学过程:一、图片、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铁牛的图片,这是什么?(板书铁牛),理解铁牛的“笨重”。
2. 指导书写“捞”,学生在课题下方写捞,老师补齐课题。
3.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铁牛是怎样被捞出来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查字典或问同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知课文。
1. 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 师生共学生字词。
(1)指导书写课文中的一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捞铁笨重性料搭跨程(2)检查学生对二类字的认读情况。
拴陷洪尚稳绑铲丙(3)注意易错字。
拴.住潜.到陷.在(4)多音字。
朝划(5)理解文中的生词。
笨重出色浮桥淤泥洪水议论纷纷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边听便画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复述一下。
(3)试着按照“铁牛陷泥——打捞过程——点明人物”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4)学生自学后,交流分段情况。
三、看视频,感知人物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1、你觉得怀丙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向他学习点什么?2、师生总结:本文通过写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和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五、课堂检测(一)、给加点字选择准确的读音,打“√”。
沉没(mò méi)拴住(shuāi shuān)宋朝(cháo zhāo)划船(huà huá)(二)、看拼音写词语。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捞铁牛 教案

第四单元:智慧捞铁牛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5、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1、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四 智慧 捞铁牛》公开课教案_1

《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体会怀丙的出色和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在文中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现在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听写字词。
2.对照课件同桌检查。
3. 围绕课题“捞”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学习课文1.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说一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汇报。
在课文的第几段找到答案的?不捞行不行,为什么?3.看到八只大铁牛被冲走时,人们都说了什么?人们议论纷纷,猜猜人们可能议论什么?4.这时候有个和尚挺身而出,他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从他的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人挺身而出,他说了什么?(评读)按照你的方式读一读,齐读,读出胸有成竹。
6.即时这样胸有成竹,人可能还是不相信,可能还会议论纷纷,会议论什么?7.老师读这句话,你们用什么眼神看我?(怀疑)三、赏读课文1.和尚到底有没有让水把铁牛送回来呢?在哪里?指读第三自然段。
2.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分几步?用序号画出捞的过程。
3.小组讨论:试着用四字小标题概括出准备工作。
4.小组汇报。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何捞的呢?同桌合作,继续用小标题概括打捞过程。
6.介绍详略得当。
7.这个和尚的确聪明,用这种方法成功捞出铁牛,人们的反应可能是?可能还会议论纷纷,会议论什么?8.人们都在持续猜测,他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视频演示。
9.功劳给谁?他是?夸夸他。
四、主题阅读1.默读《罗丹砍雕像》,小组合作完成:(1)罗丹为什么把雕像的双手砍掉?(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默读《林则徐智对对联》,同桌之间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课堂总结六、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铁牛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铁牛是怎么捞上来的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牛会沉入水底?捞铁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作业,解答疑问。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讲述捞铁牛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朗读能力,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练习。
3.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4智慧《捞铁牛》教案北师大版

捞铁牛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5、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1、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捞铁牛 4

捞铁牛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捞铁牛的过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纲引路,自主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动手实验,了解捞铁牛的原理;抓关键词感情朗读,体会怀丙的出色。
3、激发学生对怀丙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做事周全的习惯。
学习重点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流程一、预习1、预习生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1、是()提出要捞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画出有关内容?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3、组词语宋()拴()陷()论()送()栓()滔()轮()绳()绑()铲()拖()蝇()梆()产()施()4、理解词义宋朝:()河中府:淤泥:浮桥:议论纷纷:熟悉:水性:潜水:水手:浮力:三、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四、互动探究、合作交流(一)初读讨论1、小声自读课文。
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3、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怀丙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5、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6、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二)交流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五、课堂达标A、指名填空,完成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潜水摸牛--()--()--()--()B、给下面的动词排序,说明捞铁牛的经过。
浮绷离开拔拖铲划C、分段,讲段意。
·学生检验达标情况课后反思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教学设计

2.制作一份关于《捞铁牛》的手抄报。学生可以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在手抄报上用文字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锻炼自己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5.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作业评价:
1.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创意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对于手抄报,教师要从审美、创意、文字表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3.家庭作业和深度思考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指导。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6.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生字词的学习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捞铁牛》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在以下方面遇到困难:
过程: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愚公身上体现的正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然后,教师展示《捞铁牛》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文章的结构与学困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思。
1.3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
1.3课文中的科学道理。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科学原理理解。
2.2学生对合作学习的适应。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2学生自学生字词,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理解课文4.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5.科学道理讲解5.1教师讲解浮力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
5.2学生举例说明浮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6.合作学习6.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浮力原理的实验。
6.2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向全班展示。
7.2学生反思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8.课后作业8.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在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合作学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掌握了浮力原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家校合作。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智慧 ②捞铁牛》优质课教案_4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并会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家。
2、懂得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读懂怀丙捞铁牛的办法难点:会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学习过程及内容:一、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1、为什么要捞铁牛?(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2、把铁牛捞上来容易吗?二、学习新课1.多媒体播放视频,认识怀丙。
(1)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项呢?请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2)多媒体视频展示怀丙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说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3)练习:连线第一步大船装沙第二步潜水摸牛第三步粗绳栓牛第四步并船搭架教师板书:准备捞牛潜水摸牛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栓牛2.学习捞牛的部分。
(1)(多媒体播放捞牛的过程)(2)用四字词语概括捞牛的过程教师板书铲沙拔牛划桨拖牛3.给下列词语排序,说明打捞铁牛的经过。
(浮绷离开拔拖铲划)4.现在一只铁牛被怀丙捞了出来,谁也想做怀丙捞第二只铁牛……第三只……第四只……(学生复述捞铁牛的经过)5.总结捞铁牛的方法。
(课件展示)6.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
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
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
生:分组讨论,举手发言。
三、讨论探究1.听见怀丙说:“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时,人们怎么想?说了些什么?2.八只大铁牛都被拖回来后,人们又会怎么想?说了些什么?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
四、拓展你有没有更高明的办法?请模仿第三、四自然段有条理的说明自己想的办法。
五、小结同学们,在将近一千年前,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就知道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困难。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怀丙出色的才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板书设计捞铁牛怀丙出色工程家准备摸牛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粗绳拴牛铲沙拔牛划桨拖牛铲浮绷拔离开划拖。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四 智慧 捞铁牛》公开课教案

《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准确区分本课中带前鼻音和后鼻音的词语,能准确、规范地书写“捞”和小标题,联系上下文和语境理解“出色笨重议论纷纷”的意思。
2. 通过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用问题梳理法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通过默读课文,理解捞铁牛的方法,体会方法之奇妙和怀丙和尚的出色;通过抓关键词、借助流程图和视频复述捞铁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水平,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教学重点:1. 理解打捞方法和方法之奇妙和怀丙和尚的出色。
2. 复述打捞过程,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教学难点:复述打捞过程,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
教学准备:ppt课件捞铁牛视频课时:1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铁牛的图片,理解“笨重”。
2. 指导书写“捞”,学生在课题下方写捞,老师补齐课题。
3. 质疑课题?课件出示整理的问题。
(谁?为什么?怎么?结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尝试自己解决质疑课题时的问题。
1. 生按要求自学。
2. 解决质疑,用问题梳理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 认读词语和句子。
拴住陷入潜水停稳铲沙绑紧洪水水性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是出色的工程师。
三、理清步骤复述方法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怀丙和尚出色的语句。
1. 生按要求自学。
2. 汇报交流:预设:设想出色:(借水送回)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A. 出色在什么地方?(板书:借水送回)这是他的:设想B. 听到怀丙和尚这样说,人们会怎样想?怎样说?预设2:(准备出色)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教学设计

4 才智·捞铁牛【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相识“拴、陷”等8个生字;会写“捞、铁”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笨重、争论纷纷”等词语。
2、阅读课文,抓住捞铁牛过程中的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的描述,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捞铁牛方法的奇异。
3、明白遇事要仔细分析,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阅读课文,抓住捞铁牛过程中的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的描述,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怀丙捞铁牛方法的奇异。
【教学打算】录像、试验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老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精彩、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索题,尝试分段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其次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思索;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二、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仔细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其次大段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沟通段意概括状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1、指名读,思索: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2、学习第一节: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其次、三节: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打算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沟通学习状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牢固”、“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依次。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沟通,明白“沙削减→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3.学生通过课堂交流和分享,培养互相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捞铁牛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捞铁牛》是一篇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的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捞铁牛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培养总结和归纳的习惯。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应的汉字书写和词语运用。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语言,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3.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捞铁牛》的教学,学生对于课文中涉及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等品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引导。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可能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课后阅读:推荐同学们阅读与《捞铁牛》类似的历史故事,如《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等,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阅读后,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5.拓展作业: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如四大发明、水利工程等,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发明或创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设想:采用问题驱动法,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捞铁牛》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
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
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
粗绳拴牛:保证牢固。
--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
--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
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