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登记表

合集下载

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登记簿

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登记簿
山东省
县(市、区)
2 0 周 ~ 2 4 周 ~ 2 8 周 ~ 3 2 周 ~ 3 4 周 ~ 3 8 周 ~
孕产妇统管理情况登记簿 医院(妇幼保健院) 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危妊娠 分娩情况 产后访视情况 产 新生儿情况 接 后 阿 产 3 高 受 临 非 新 产 总 分 分 分 出 出 氏 访 患 褥 9 危 高 产 住 生 总 4 时 次 娩 孕 娩 娩 活 死 死 1 2 3 4 性 生 生 评 视 破 期 周 因 危 期 院 儿 次 2 数 时 周 地 方 产 胎 产 次 次 次 次 别 身 体 分 次 伤 ~ 素 管 治 未 治 未 治 未 分 死 数 ~ 间 点 式 高 重 1 数 风 5 理 愈 愈 愈 愈 愈 愈 娩 亡 6 分 天 钟 新 检 法 查 拉 生 回 册 备 时 注 间
建 孕 册 未 1 1 产 预 时 8 住 年 孕 产 次 2 6 妇 产 间 周 址 龄 次 次 月 周 周 姓 期 ( ~ 经 ~ ~ 名 孕 周 )
说明1、由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机构根据《孕产妇保健手册》填写并保存,根据本登记表和 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登记簿汇总、填报孕产妇保健调查表。 2、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栏检查后打√

农村孕产妇系统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农村孕产妇系统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年的 实践证明 , 票式监 督管理有效地地提 高了孕产 妇保健 管理 质量 ,0 7年我 县孕产 妇死 亡率为零 , 20 围产儿 死亡率 为
在 此基础上 总结 出一套 管理模式 , 乡、 县、 村三级网络 一孕产 妇 系统管理卡 一孕产妇保健 管理手册 一孕
产妇票式监督 管理卡三位一体管理模 式, 对基层保健 员管理 直观有效 , 有效地提 高了孕产妇保健质量 , 值得推广。

18 ・ 58
JunlfCii l n xeietl d ieV19 o2 O t2 1 ora l c dEpr na Mein o. ,N . 0 c 0 0 o naa m c .
农 村 孕产 妇 系统 监 督 管 理模 式探 讨
何 惠娟 王瑞琴 张 丽( 罗县妇 幼保健 所 宁夏 平 平 罗 7 30 ) 5 4 0
个保健员分布在全县 l 个 乡镇 , 6个行政村 , 3 1 4 每个保 然统计报表各种率都很高 , 但管理质量令人担忧。 健员分管至少两个行政村 , 全部实行票式监督管理。 32 在 孕产妇 系统 管理 中实行 票 式 监 督 管理 , 产 妇 . 孕 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要求服务 由于经济、 文化、 12 方法 对每位建卡的孕妇发 l . 2张票式孕产妇系
视 。保健员每检查一次收回监督卡一张, J 每月将收回 孕产妇 系统管理 中实行 票式监 督管 理 , 由于 给孕妇 发 放 的监督 卡交妇 幼 专干 管 理 。妇幼 专 干 每 月对 各 村保 健 的票卡 上有每个 孕 妇 的基 本 情 况及 前 次 检查 和 产 后访 员交回的监督卡, 进行监督 , 核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视 的时 间及具体 检查 和访视 内容 , 孕产妇 由被动接 受 检 卡所填写的检查次数 , 与交 回的监督卡 、 孕产妇系统保 查变为主动要求服务 ; 保健员可 以及时人户 , 发现问题 健管理手册三者是否相符合 。保健所每季度入村人户 对妇幼 专干收 回 的监督 卡 进 行核 对 , 层 监督 , 层 避免 保 健员伪填 造假 现象 的发生 。孕 产 妇 系 统保 健 管 理监 督 卡, 选用 了粉红 色底 片 , 达 了一 种妇 幼保 健 人员 为母 表 及时动员到县、 乡级医疗单位做系统检查 , 同时也可以 向县乡 级妇幼保 健 机 构及 时 反 馈 , 时跟 踪 重 点监 护 , 及 确 保孕产 妇 、 围产儿安全 度过 围生期 。 3 3 健全 的县 、 、 三级妇 幼保健 网络是 开展 妇幼保 . 乡 村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定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定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妇幼卫生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旳质量和水平,有效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旳死亡率,根据《母婴保健法》及穗府(94)51号文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状况,在原《*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实行细则》旳基础上,制定本修正案。

第二条驻区内省、市、部队、企业旳医院及区妇幼保健院、区属各医院均应执行本措施。

第三条孕产妇保健旳总体目旳是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旳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将我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如下;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13‰如下;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都市到达93%,农村到达85%以上;小朋友保健系统管理率都市到达85%以上,农村到达75%以上。

第四条区卫生局是本区妇幼卫生工作是主管机关,负责本区妇幼保健旳管理工作,并负责本措施旳监督和实行。

区妇幼保健院是全区旳妇幼保健工作旳技术指导中心。

区成立旳由驻区省、市、部队、企业旳医院及区属各医院产、儿科专家构成旳围产协作组,在区卫生局领导下,负责区内围产保健旳协调和指导工作,以及孕产妇、围产儿旳死亡评审工作。

区产科急救组作为对市产科急救中心旳补充,重要用以提高我区产科急救能力。

第二章分级管理和职责第五条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施行医疗保健机构三级网络分工负责。

在统一旳管理下,充足发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旳作用,形成自下而上旳村、镇、区三级网。

村级为卫生站、妇幼保健员和女乡村医生,镇级为镇医院,区级为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级医院。

第六条村(居)委级职责:1、有专人分管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负责掌握本村(居)辖内(含流感人口,如下同)早孕人数,填写孕产妇登记本,掌握本村(居)辖区内出生人数,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人数及有关数据,发现死亡及时上报,并定期向镇(街)医院妇幼保健医生汇报本村辖区内孕产妇状况。

2、动员本村(居)辖区内早孕妇到镇(街)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并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手册》,使早孕建卡率>90%,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都市到达93%,农村到达85%以上。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目的分析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本市36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孕产妇从其妊娠开始,一直到分娩后的42天均进行系统化管理,分析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结果系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流动孕产妇管理力度均有待加强。

结论针对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临床上要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将其有效解决,以此充分保证母婴安全。

标签: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问题分析;解决对策孕产妇管理工作指从其妊娠开始,一直到产后42天内,将产妇与婴儿作为监护对象,严格按照各个孕期规定必检项目,对其进行系统化检查与监护,以此及时发现胎儿畸形情况与孕妇高危情况,并且对其进行转诊,帮助其住院分娩,有效保证母婴安全[1]。

系统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与孕产妇死亡率,研究显示,农村孕产妇系统化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为此,本研究对其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本市36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8.21±7.26)岁,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研究方法针对孕产妇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孕产妇管理情况本研究中3668例孕产妇建册率为96.1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56%,住院分娩率为99.95%,产前平均检查次数为4.36次,产后平均访视次数为2.25次。

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的操作指南

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的操作指南

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的操作指南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的操作指南引言: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是医院和卫生部门用来记录和管理孕产妇的一项重要工具。

通过登记表的填写,医务工作者可以了解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并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为您介绍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的操作指南,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登记表概述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是由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或卫生部门给予孕产妇的一项规范化处理措施。

登记表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孕产妇基本信息:包括尊称、芳龄、通信、唯一识别信息号码等;2. 孕产妇临床表现:包括孕妇自述的不适症状、体温、血压等;3. 孕产妇病史:包括妇科炎症史、手术史、慢性病史等;4. 处理结果:包括处理意见、处理情况、医嘱等。

二、操作指南为了正确填写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以下是一些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登记表的操作:1. 关注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在填写登记表时,首先需要关注孕产妇的基本信息。

确保尊称、芳龄、通信以及唯一识别信息号码等信息的准确性。

这些信息将作为识别孕产妇以及与其进行后续沟通的重要依据。

2. 详细记录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在孕产妇临床表现部分,需要详细记录孕妇自述的不适症状、测量的体温、血压等重要数据。

准确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医务工作者对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并据此决定后续的处理措施。

3. 细致了解孕产妇的病史填写登记表时需要细致了解孕产妇的病史。

包括妇科炎症史、手术史、慢性病史等。

对于有慢性疾病或手术史的孕产妇,医务工作者需要根据这些病史信息作出合理的处理决策,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医嘱。

4. 准确记录处理结果在登记表的处理结果部分,需要准确记录处理意见以及后续处理情况。

这一部分的记录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孕产妇的随访以及医务工作者间的交流与协作非常重要。

记录时要详细、准确,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给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异常孕产妇处理登记表在保障孕产妇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孕产妇健康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孕产妇健康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价(孕产妇健康管理)按照国家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随访与管理,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C-1】按照规范要求,具备开展服务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

配备妇科(妇保)门诊室。

具备孕产妇保健设备:包括检查床、血压计、体重计、软尺、产后访视包及相关辅助检查设备等。

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设施设备;人员名单及相关培训与执业资格资料。

【C-2】对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规范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和产后42 天健康检查服务。

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对孕产妇各进行 2 次随访,没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督促孕产妇前往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相关随访。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孕产妇健康管理资料。

【C-3】定期随访结果及时向孕产妇反馈。

对产前定期随访及产后定期访视的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向孕产妇反馈。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孕产妇健康管理资料。

【B-1】早孕建册率、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90%以上。

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目标要求依据评审年度国家或地方的任务目标要求。

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3 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妇出院后28 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评价方式方法:现场查看孕产妇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评审年度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抽样核查资料。

【B-2】对发现有异常的孕产妇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转诊结果。

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对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 周内追踪随访转诊结果。

妇幼32种表格

妇幼32种表格

附件一xx省孕产妇分娩登记本单位名称:xx省孕产妇分娩登记本说明:分娩记录登记由开展接生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按年内分娩时间顺序填写并保存,根据本登记填报出生缺陷儿及围产儿儿童死亡报告卡,并按要求上报至县(区)妇幼保健机构。

附件二出生缺陷监测登记册附件三xx省产前筛查及诊断登记本单位名称:附件四xx省孕产妇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登记表附件五xx省孕产妇传染病登记表xx省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通渭县寺子乡(镇)窑坡村(社区)xx省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xx省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本通渭县寺子乡(镇)窑坡村(社区)2017年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附件八xx省高危妊娠管理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背面高危妊娠说明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附件九xx省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本单位名称:2、普查的妇女病必须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淋病、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七种疾病。

附件十xx省计划生育服务情况登记本单位名称:输卵管绝育术;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中期引产术);放置和取出皮下埋植术。

3、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感染、阴囊血肿、肠管损伤、膀胱损伤、人流不全、子宫破裂等附件十一xx省育龄妇女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xx省孕产妇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xx省孕产妇死亡登记2、入住时间:指外省户口孕产妇入住本省的具体年月。

3、死亡地点、分娩地点、确诊单位:填写具体名称。

4、其他填写说明同孕产妇死亡报告卡。

附件十三xx省儿童出生花名册县乡(镇)村(社区)附件十四xx省围产儿.儿童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说明:1、由村级、社区、乡级、县级卫生保健服务机构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填写保存,并按要求填写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到县妇幼保健站。

2、死胎、死产:不填死因分类、死前治疗和死亡日期;出生日期填分娩日期;死亡地点为分娩地点;死亡诊断注明死胎或死产。

附件十五xx省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本单位名称:xx省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附件十六xx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单位名称:附件十七xx省儿童保健管理登记卡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母亲姓名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电话)出生情况:正常、畸形、窒息、早产分娩方式:顺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出生体重: kg 身长: cm 6月内喂养:母乳、纯母乳、人工、混合辅食添加:月开始出生医学证明编号:新生儿疾病筛查:PKU(阴/阳/确诊);CH(阴/阳/确诊);听力筛查(通过/复查/确诊) 建卡日期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登记卡使用说明1、xx省内出生的每位儿童在生后42天内必须建立保健卡、册,保健卡留建卡单位,保健册由家长携带保管。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上线运行“河北省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上线运行“河北省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上线运行“河北省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河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9.05.11•【字号】冀卫妇[2009]8号•【施行日期】2009.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北省卫生厅关于上线运行“河北省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冀卫妇〔2009〕8号)各市卫生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卫生处、省妇幼保健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省卫生厅开发了“河北省妇幼保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包括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功能模块,今年将在各市完成系统上线运行。

为确保该系统顺利使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系统上线工作安排2009年9月底前,各市完成系统上线布署和试运行,10月底前,全省完成系统上线运行。

各市具体上线的内容和功能模块应用,由市卫生局结合本地情况确定,当前重点是出生医学证明使用与管理部分,而后逐步实现全系统的使用。

各市系统上线工作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系统布署由软件开发商根据省卫生厅信息资源规划要求,进行省、市两级的系统布署工作。

目前不具备布署硬件环境的设区市,系统先布署在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第二步:系统熟悉、练习由软件开发商向各市卫生局提供“在线帮助”文档和“视频教学”资料。

各市组织安排系统使用单位及个人登陆练习系统,结合教学资料进行练习(练习人员登陆情况说明见附件4)。

操作人员在熟悉练习过程中,应及时整理汇总本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和对该信息系统修改意见,由各市卫生局统一汇总、确认后,反馈给软件开发商(附:系统需求变更说明书)。

第三步:系统培训系统培训工作由各市卫生局配合软件开发商共同完成,培训有关事宜由各市卫生局与软件开发商商定。

第四步:系统试运行、运行及维护系统试运行、运行及维护由各市卫生局配合软件开发商完成,系统试运行、运行的具体时间由各市卫生局与软件开发商商定。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表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表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表》填写说明沙湾县三道河子镇卫生院吴云初检记录(妊娠12周内):1.详细询问既往史、孕产史、家族史:了解有无与妊娠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对死胎、死产、早产、畸形或有残疾儿病史者,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

若无特殊,记“无”。

2.全身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了解孕妇健康情况及是否可以承受妊娠,对有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指导。

3.进行盆腔检查,了解内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妊娠、分娩的疾病并给于适当处理,如阴道横纵膈、宫颈、宫体有无畸形、肌瘤、旧裂、盆腔有无包块等。

注意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确定孕周,可为以后判断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过大提供预测。

4.化验室检查,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型、尿常规、尿糖、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白带滴虫及霉菌。

应进行性病(艾滋病)及梅毒(病毒)筛查。

5.进行初次高危筛查,按高危评分条件评分,属高危的建立《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表》转入高危管理,积极做好将高危向低危的转化工作;无条件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及早转送上一级医疗单位诊治,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及早终止妊娠。

6.了解怀孕早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情况:指导孕妇孕期合理用药、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触各种致畸物质,戒除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防止胎儿畸形的发生。

7.服用叶酸情况,了解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

8.HIV咨询与检测: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够对艾滋病检测做出明智选择过程,由医护人员应主动推荐求询者自己选择,过程完全是保密的。

自愿咨询检测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检测,有些人仅仅是咨询。

此项服务是针对所有人而非病人。

9. 进行卫生指导及健康教育,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衣着宽松,不宜束胸紧腰,不穿高跟鞋,避免过重体力活动,以免诱发流产,孕早期应避免过度性生活,以免诱发宫缩引起流产。

有流产、早产史者,则宜停止性生活。

向孕妇及其家人宣讲孕期母体生理变化及烟酒、射线、农药、药物、感染病毒对胎儿的危害,宣讲母乳喂养和定期产前检查的好处。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目的:回顾性探讨自实行农村孕产妇管理以来,我县根据《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村、乡、县三级医疗保健网,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达到减少孕产期合并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的相关举措。

并分析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县分娩的607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孕产妇予以妊娠开始直至分娩后42d的系统管理,针对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

结果:据统计有99.57%的农村孕产妇实行系统管理,其中2013年产检率99.32%,2014年产检率99.83%;其中产前检查≥5次者约为51.46%,围产保健手册回收率为99%,产前检查平均4.83次,产后访视平均2.77次;高危孕妇检出率5.41%,其中妊娠并发症或者妊娠合并疾病475(7.82%)例。

结论:针对妇幼保健工作中政府担负的责任予以强化,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以及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不断改善农村妇幼保健的服务条件,明确各级单位的职责以充分发挥医疗保健机构的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网。

标签: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问题;对策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指,从确诊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之内,以母子共同为监护对象,按照各孕期所规定的一些必检必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和监护,及时发现孕妇高危情况及胎儿残畸情况,及时转诊和住院分娩,残疾儿及时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安全。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死亡率,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导致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孕产妇缺乏妇幼保健知识,母子保健手册管理松弛,部分农村孕产妇妊娠后未建立母子保健手册等[1]。

本研究以我县农村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导致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出现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纠正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孕产妇系统管理1

孕产妇系统管理1

周时复查尿蛋白。

4.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28周起绘妊娠图(图1),
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5.有条件者,孕18~24周做超声产前诊断。

6.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纠正贫血,补铁补钙。

7.孕26周左右筛查血糖,无条件者可检查尿糖。

8.此期胎儿感觉神经细胞发育,用药不当可造成耳聋等,
应当注意避免听力损伤。

(二)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的主要标志为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
并逐渐增强,持续30秒以上,间隔5—6分钟。同时伴
有进行性的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四、产程观察与处理

(—)原则 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中心,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服务。

1.必须要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
管理程序

1、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
怀孕妇女,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
行早孕检查和宣传,并对妊娠妇女进行高危
筛查。

2、将《手册》交孕妇本人,告知在指
定的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
进行产前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结果。在产
前检查中发现有高危因素产妇,及时进行高
危评分,高危孕妇重点登记管理,并在《手
书》,能处理正常分娩,能识别异常情况的医生处理产程。

2.医务人员应热情、和蔼,友好服务每一位产妇。

3.在产程中产妇处在体力消耗、精神紧张状态,应给予精神、
体力及心理的全面支持。

4.产程中母婴处在应激状态,许多危险因素可加重或突然发生,
因此观察要仔细、严密,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恰当处理,避免医源性危

石家庄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石家庄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石家庄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行)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落实其《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所有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辖区育龄妇女情况,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督促和协助孕12周前孕妇到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母子保健卡》、《孕妇健康档案》,进行第1次孕早期随访,填写相关记录,信息录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

建议进行B 超检查确定妊娠及大小,进行血型、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血糖、抗体效价、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2.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进行高危因素的初筛及登记,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做好记录,2周内随访。

乙肝孕妇产前统一由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按照《石家庄市传染病孕妇管理方案》实施管理。

(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对孕16~20周、21~24周的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填写相关记录,信息录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对孕16-20+6周的孕妇建议进行产前筛查,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并做好记录,实施计划分娩,确保母儿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