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9 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优选.)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 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 优质教案

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实验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彩图:小芳出去旅游时带上的几件衣服。

⑴引导学生观察:其中有几件上装和几件下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衣服排成两排,两件上装放在上一排,3件下装排在下面。

⑵提出问题①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着穿呢?(引导学生明白每一种穿法都必须是由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组成的。

)②一共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穿法来?学生分四人一组,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看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然后让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找到一条正确的搭配方法:即先用一件上装搭配3件不同的下装,再用另一件上装搭配这3件不同的下装。

④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不同的穿法,才可以保证搭配不重复不遗漏?引导学生用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

⑶引导实验。

(教师演示课件)第一种,先确定一件上装,用连线与不同的下装搭配,数一数,这样的搭配有3种不同的穿法。

再确定另一件上装,用连线与不同的下装搭配,数一数,这样的搭配也有3种不同的穿法。

第二种,将上面的两次搭配合并起来。

引导学生明确,同样也是有顺序的确定每一件上装与3件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然后在连线上标出数字,明确几种不同的穿法。

⑷动手操作为加强理解,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参照教师刚才实验的过程,自己动手再摆一摆,数一数。

(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方法来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6)鼓励学生阅读数学名著或论文,了解集合知识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明确:板书内容将紧扣集合知识的教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结构清晰:板书将分为几个部分,包括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包含关系、并集和交集等,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记忆集合知识。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集合内容,强调集合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集合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数学故事:讲解集合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集合理论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尽量保持了课堂的秩序和纪律,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管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总结: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技能方面,学生能够运用集合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题目:判断以下集合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C = {1, 2, 3},D = {2, 3, 4}
(2)E = {a, b, c},F = {b, c, d}
答案:
(1)C包含于D,因为C中的元素都是D的元素,但D中有C中没有的元素(如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2)(指定小组)分别在跳绳”和“踢毽子”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4)这个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2)学生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教学思路
(纠错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二十三1、3、4题。
必做题:
1、一组同学有5个人,有3个值日生,4个值勤生,3+4=7,这是为什么?
2、参加打扫卫生的有李丹、王丽、张红、李明、陈艺、林明、林小伟、叶芳;参加出黑板报的有:黄小丹,王敏、王一虎、李丹、张红、叶芳、王涛
1、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并让学生想办法说清楚。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结合集合图进行说明。
二、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和踢毽子比赛中,有的参加跳绳,有的参加踢毽子,有的两样都参加,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3)让学生列式求出跳绳和踢毽子比赛中,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九_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九_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设计
1.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1题。
2.完成教材107页5题。
1.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一填。
2.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集合问题。
5.三(1)班的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跑步比赛的有25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22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10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四、全课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集 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集合的意义,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认识“维恩图”,结合例题探究“维恩图”各部分的意义。
两边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
(2)完成“维恩图”,探究解题方法。
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题方法。
方法一 6+5+3=14(人)
方法二 9+8-3=14(人)
5.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1)只参加A活动的人数+只参加B活动的人数+A、B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
4.结合“维恩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明确解决集合问题的不同方法。
2.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进入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呢?
3.有几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5;从后往前数,小明排第4。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图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韦恩图的意义,能借助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板、练习题卡等。

急转弯,玩过吗?那好,都是聪明的孩子,听好了!对面走来了两个爸爸,两个儿子(竖起4只手指),一共几人?(4人、3人)可咱一数,1、2、3,哎?!只有3个人!怎么回事?(学生解释)孩子,其实用语言表达人们还是能听明白的!可是就觉得比较复杂。

那么梁老师就想请你们用你们的手指头,好吗?来!两个爸爸举起来,两个儿子举起来(分别举起两只手指)。

怎么变成了3个人,比个动作,用比的!我发现你们把这两个手指头(两只食指)叠在一起了,变3人了是吧?好!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V V)两个手指头,两个爸爸,两个儿子,然后你们把这两个手指头怎么样了呢?(合在一起了)这两个手指头表示的是几个人啊?(1个)这1个人怎么两个手指头?(身份重复了)我们用语言上一个关联词语,是既。

又。

(板书)这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

孩子们这样一比划,大家都清楚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表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师生相互问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集合。

(板书:集合)请大家看屏幕,动物王国将要进行一场森林运动会。

看,这是森林运动会上小动物们报名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

(课件出示动物表格)师:谁能告诉我参加篮球赛的有几种动物?参加足球赛的有几种动物?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一共有几种动物参加这两项比赛?(板书不同的答案)师:同学们看,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1、数一数师:刚刚有同学说有动物重复了,到底是哪几种动物重复了?(课件闪动记号猴子、牛、长颈鹿)那么重复的应该算几种?(1种)这样吧,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参加这两项比赛,当我们数到第一次的时候就照样数,数到重复时就跳过它,不数!准备好了吗?开始!(1种、2种……14种)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表格,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很乱)2、摆一摆师:(拿出一份示范)同学们,如果把这个表格交到你们的手上,在不改变参赛情况下,你们能不能调整一下小动物的位置,让人一眼就能看清一共有几种动物?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师:好,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学具板,待会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操作前老师跟大家提几点要求:(课件展示要求)按课件说要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2

课题:数学广角——集合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来思考问题。

过程与方法: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学情分析:我们前面学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础,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针对刚从二年级上升至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验集合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星期天老师去逛了两家超市,发现鑫帝超市卖葡萄、苹果、菠萝、樱桃、梨、西瓜六种水果,凯通超市卖香蕉、草莓、梨、苹果、桃、桔子、西瓜七种水果。

那么两个超市一共卖多少种水果?(学生说法不一)师: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老师先不告诉你,相信你学过今天的集合就能找到答案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集合。

(板书课题《集合》)二、探究新知师:接下来,我们看发生在三(1)班的问题1、课件出示例1:师问:这是三年级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跳绳的有9人,踢毽的有8人。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学生解答,教师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有些同学说:8+9=17(人)(教师板书学生算术后,在后面打个问号) 问:是这样计算的吗?对不对呢?2、出示比赛名单:跳绳的学生名单踢毽的学生名单师:你们再仔细观察比赛名单发现了什么?师:对,有的人两个项目都参加了,两项都参加的人数重复了。

师再问:有多少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呢?师生共同找出有重复名字的共三个。

师引导探究:因为有三个人重复了,那肯定不是17人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材料《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脑筋急转弯小明数手指,从左数起中指排第三,从右数起中指也排第三,你说小明一只手有六根手指头吗?为什么?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

这是为什么呢?互动探究:青蛙龙虾小狗章鱼瓢虫金鱼兔子蜗牛海马乌龟为了证明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小动物们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这些动物有些能在水里生活,有些能在陆地上生活,还有些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1、先和同桌说说这里表示什么?2、把动物放到合适的位置。

附赠材料怎样掌控你的课堂目标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定的位置。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置,这当然没错。

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不远的学生。

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赛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赛课导学案_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学习之星”和“劳动之星”的获奖奖励,“智慧星”和“守纪星”的获奖奖励,集合名称的磁板,获奖学生名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排队问题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评选出智慧星和守纪星。

想要获得智慧星,那你课上需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想要获得守纪星,那你课上就要课上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书写规范。

看谁这节课既能获得智慧星又能获得守纪星。

师: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会解决了,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谁能用洪亮的声音给大家读一下这道题。

师:谁来说着这一队一共有几人啊?(7人)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果的?生1: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

师:你来说说怎么列算式?师: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2: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那好,请你把图画到黑板上来。

生1列的算式:4+4-1=7(人)生2画的图形:○○○△○○○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帮他检查一下这个图画得对不对。

从前往后数。

第四个是小明,没问题。

从后往前数。

第4个还是小明,那他的图画对了吗?生:画对了。

师:下面我们换个眼光来看一下,把图和算式结合起来看一看,这个4在哪儿(师指算式中第一个4)?谁能在图中圈一圈?生:圈了前4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优质课导学案_4
难点
渗透集合的相关思想,利用直观图形的方式求出重复中的总人数。
学案
导案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播放校园大课间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有趣的课间活动。
2、老师调查了我们班参加课间活动的部分同学,有4人参加了跳绳,3人参加了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活动?
3、请参加这两项活动的同学站起来让同学们数数一共有多少人?你发现了什么?
区第五小学导学案
课题
数学广角(集合)
班级
二年级
学生
学习
目标
1、借助呼啦圈形象直观的经历集合图图形的产生过程,感知数学中的重复现象。
2、借助集合图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复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思考、观察的能力。
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自主构建集合思想,初步理解集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交流讨论、学习新知
先独立思再讨论得出怎样列式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在计算总数时一定要把重复的减去。
1、交流讨论: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列式解答?
(1)、自己先独立思考。(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3、总结规律:通过列式你发现
基础练习:
1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学校体操队有男生26人,女生28人,学校体操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李老师给三(6)班的同学出了两道思考题。批改后发现,全班每人至少做对一题,第一题对的有30人,第二题对的有25人,两题都对的有13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提升练习:有两种奖品盒,一个盒里有4种奖品,另一和盒里有3种奖品,这两个盒里可能有几种奖品?
初步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引发解决问题的冲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导学案_0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师:孩子们,今天闭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瞧,熊大来了,它知道咱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脑筋急转弯,也想考考大家。

准备好了吗?(出示录音: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到餐厅吃饭,服务员只给他们摆了3套餐具,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他们是一家祖孙三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重复现象师: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谁能再具体介绍他们的身份吗?(学生说)是的,中间这个爸爸有两个身份,他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

所以只有3个人,3套餐具就够用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重复问题。

(二)独立思考,质疑问题1.师:我们学校每天都会进行体育趣味活动的训练,瞧,同学们训练得可认真啦!今天,学校体育部发了一份参赛通知。

(出示课件)2.师:瞧,这是班上同学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报名情况3.师: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4.师:有的同学说17人,有的说14人, 还有的同学火眼金晴,发现了有同学是两项比赛都参加了,那到底参加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呢?5.师:老师的这个表能一眼就看出重复的同学吗?(不能)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哪些同学重复了吗?(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 (图片版)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 (图片版)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图片版)教学内容本单元数学广角聚焦于集合概念的学习,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合的基本特性,包括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以及无序性。

教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合问题,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并通过这些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集合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集合概念的内化:学生需要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以及集合的无序性。

2. 集合语言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3. 集合问题的解决:学生需要掌握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集合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集合,如水果篮、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集合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定义、元素的特点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如水果集合、文具集合等,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集合的特点和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集合2. 内容:集合的定义、元素的特点、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3.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突出重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集合概念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导学案_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导学案_3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集合思想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其实早就已经在体验和运用集合的思想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类时,学会将同一种物品圈在同一个圈里;在学习数数时,学会将5棵树、6枝笔、8只小鸟圈在一个封闭圈中,其实这些都蕴涵着集合思想的原型。

陌生,是因为学生此前对集合从没有主动、充分地感知过,教材中的集合图也仅仅是以单个圈(或框)的方式来呈现的,而本节课学习的却是含交集的集合图。

因此,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侧重亲自去感知、体验韦恩图的优势,进而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借助直观的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活动体验,体验快乐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游戏,看看游戏的名字是什么?(点击课件)会玩吗?请看游戏规则:(点击课件)摆两个凳子,请三个同学上来玩。

师:(叫六名同学)对不起,我太开心了,本来我们只需要三个人,没有想到被我一口气叫了这么多人,这样吧,我临时增加一个游戏,请你们四个用猜拳的方法决出一个人来参加抢板凳的游戏吧?(两两猜拳,决出一人)抢凳子游戏开始(淘汰一人后,抽出一个凳子,最终胜出一人。

)师:准备,开始!师:来来来,握握手,恭喜你胜利了。

师:没关系,参与就是胜利。

来掌声鼓励一下。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深度体验,得出集合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玩抢板凳游戏的一共有几个人啊?(3人)玩猜拳游戏的呢?(4人)一共有几个人参加了游戏?(4+3=7人)好的,感谢这7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有请这7位同学再次闪亮登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集合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3. 集合的分类4. 集合的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分类和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的内涵,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素材2. 实物道具(如水果、文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集合现象,如水果篮中的水果、文具盒中的文具等。

引出集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讲解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2)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图形法等。

(3)讲解集合的分类,如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等。

(4)讲解集合的运算,如交集、并集、补集等。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物道具,用所学的集合表示方法表示该实物道具的集合。

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集合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分类和运算。

让学生明确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集合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集合的概念: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知集合图形成的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超市:集合的思想就是归类的思想,在数据中找重复。

自主学习过程-独学、对学、群学)例一: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参加这项比赛的一共多少人?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8人)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7人)师:我把这些同学的名字都贴在黑板上了,现在我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两位同学一组,看谁能迅速的把本组的同学找准位置。

请四位不同小组的同学上来,给名字卡片找位置。

学生会发现少了三个同学的卡片,可能会出现争抢的情况。

师:为什么会少了三个同学的呢?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想一个好的办法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

请找到方法的小组到前面来进行调整。

(把三个重复同学的名字放在中间位置,并说一说各个组的名单。

)师:如果我们不用语言和动作,我们还是不知道哪些同学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哪些同学是参加踢毽比赛的。

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把两组同学很好的表示出来吗?学生想办法。

请同学到前面来圈一圈。

师:你真有创意,只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

这样的图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广角——集合。

二、大显身手:(展示)1、统计人数(1)、把数填在圈内。

(2)、只喜欢足球的有()人,只喜欢篮球的有()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3)、一共调查了多少人?达标测评:(看你能摘到几颗星)三年级(1)班的部分同学参加“名族运动会”,其中有22人参加跳绳比赛,参加跑步的有1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2、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赛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赛课导学案_0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教具】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

这是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在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1:下面是三(3)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方法一: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

下面是三(3)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都要从每个班级中选拔体育特长生,这样的活动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也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因此,学生非常愿意加入到这样的课堂中来。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地参与着、聆听着、思考着、辩论着、理解着并整合着。

“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人?”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也不是教师引导的学生去理解,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争论中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1)集合(1课时)
(2)练习课(1课时)
(3)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口、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