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历史教育融入有趣的故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目标:通过教育叙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和分裂时期。
教学内容:古代中国的历史分为统一战争和分裂时期两个阶段。
正是在这两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不同的王朝更迭和战争。
统一战争时期故事:从前,中国是一个被分割成七个国家的地方。
七个国家经常互相争斗,人民生活都不安定。
有一天,一个名叫秦国的国家的国君终于打破了这个局面。
他叫秦始皇。
秦始皇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宰相,李斯。
秦始皇很聪明,他觉得只有统一国家,人民才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开始征战七个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征服它们。
他先攻下了嬴政所在的齐国,接着攻克了赵国、秦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韩国,最终统一了全中国!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秦始皇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推行法家政治,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万里长城等。
这些措施使中国的统一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
分裂时期故事:然而,统一时期过去了,分裂时期来临了。
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并不像他那样聪明。
加上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再次分裂成了一片纷争。
最著名的争斗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三国时期有三个国家在争夺统治权:魏国、蜀国和吴国。
这个时期的最著名人物就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他们带领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最终魏国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国一段时间。
然而,这段统一并不长久。
魏国的统治者并没有秦始皇那样的能力和智慧,加上内乱和外敌的侵略,中国再次陷入了混乱和动荡。
结尾:通过教育叙事,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
统一战争时期展示了中国统一国家的艰难历程,而分裂时期则揭示了统一的不易和保持统一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教训,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围绕“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初步的历史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生动形象的教育叙事方式,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教师将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历史教育叙事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背景的基本知识,如古代文明的兴起、重要革命的发生、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等。
(2)学会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3)提高历史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学会查找、筛选和整合历史资料,为研究历史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4)培养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历史事件和观点。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教育叙事的方法,让学生在倾听、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点争鸣等互动形式,深入探讨历史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4)结合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学习的实践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随笔(7篇)
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随笔(7篇)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老师们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吗让我们一起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随笔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历史老师教育教学随笔精选(篇1)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能够更好的工作,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特总结前一学期工作如下:首先,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问题。
许多学生开始在思想上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很多学生已经进入“反叛”时期,如齐天柱、孟祥宇等常常会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
作为一名老师,我适时地在学期伊始之际,召开班会,重新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体会遵守规范的重要,从思想上给学生以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抓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课上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与教师顶嘴的现象等行为,对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并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尤其是针对初二学生的思想复杂、偏激、情绪不稳定、多变的特点,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同学生进行谈心,而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将情绪正常的宣泄,尽可能的调整他们的心态,积极的投身于班级的各种活动中。
其次,积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会同各学科老师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针对中学生此阶段的心理状况,适时的抓住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或者跟部分学生谈心地方式,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及时的让学生在写出个人的短期、长期目标,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与此同时,在课堂提问、听写、单元测试等学习活动以及其他类型活动、竞赛中将学生的表现通过加减分的形式具体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初中历史教学叙事”展开,旨在通过叙事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历史文化的情感。
同时,借助叙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兴趣。
但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如历史事件、人物、时代背景等。
(2)通过学习历史故事,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复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3)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具备初步的史料解读和论证能力。
(4)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时间线索、地理背景、历史变迁等,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叙事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尊重历史事实,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5)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榜样意识。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篇一:初中历史教育叙事研究我的课堂我做主(记一节很好的引导课)初中历史教师不但要转播历史知识,还要善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人物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为社会服务,造褔人们。
最近我在讲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就很好地引导学生探讨本课中的两个著名人物——岳飞和秦桧,通过他们的行为来看他们的品德,然后再看他们的才华,最后再看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主题,就是人才定义论。
当然在我自己心中早已有答案了,但如何让学生自己明白什么是人才,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只有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我再总结。
就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轻轻地走到他们中去,参与他们的讨论,倾听他们的初衷与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突然生成问题值得我在此分析,一是王晴晴同学问我当时的岳飞是忠于某个人还是忠于某个国?这个问题我虽然有过接触,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
于是我就随口对他说岳飞是愚忠,他的忠是忠于宋高宗赵构。
但是课后我通过请教其他老师和查阅有关资料,加上自己的思考分析和总结。
我又对岳飞有了重新认识:当时的岳飞并不全是愚忠,他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爱民之心。
只不过在处理与上级<宋高宗>的关系时显得过于刻意和呆板了,但那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他个人之力虽有能力改变,但他不愿意也不想改变,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对他的思想行为影响很大。
所以后来我又向同学们纠正我原来的个人观点。
二是有一个小组在讨论秦桧时,他们把秦桧批的一无是处。
其实我需要做的是让他们充分讨论。
当他们把秦桧批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自己就突然发现:总是找秦桧的缺点也不对啊!难道秦桧就没有一点闪光点吗?如果没有宋高宗怎么会这么器重他?于是他们又开始查阅资料和讨论秦桧到底有没有优点。
通过重新查阅资料和讨论他们发现秦桧还有不少闪光点呢:曾经是北宋的新科进士南宋的宰相;秦体字的发明人(后来改为宋体字)。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中学历史教育叙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位老师都是艺术家,而学生就是艺术品,艺术品格调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这位艺术家的塑造。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总结了教学的一点浅薄见解。
一、从过程入手狭义的教学无外乎包括备课,授课,复习,作业几个环节。
在第一线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着一些小小的规律。
备课――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环节。
备课,就是老师来安排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处理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习,传授知识的准备阶段。
备课不仅仅是老师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处理教材和知识的过程,更是按照不同班级不同性格学生准备不同讲授方式的一个过程。
每个老师都教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级都有不同的学生。
所谓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班学生。
所以在备课阶段,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安排自己的教学环节。
从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平班的孩子更加的活跃,更喜欢一些故事性强的讲授方式,而重点班级的孩子,思维更加的紧凑,喜欢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
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方式。
授课――教学中最直接的一个环节。
授课,就是把备课阶段的准备直接的付诸于行动,把备课的准备安排到现实。
备课和授课是两个联系紧密的过程,但是又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备课充分会给授课一个好的基础,但是真正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其中影响授课的因素很多。
学生是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如果学生的积极性高,授课的效果就会明显,因为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这就是情绪的影响。
学生的积极性高,会感染老师,老师的讲授就会更加的开放,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附的。
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老师就要自身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分组对比也可以小组讨论。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课堂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习――是教学中最必要的环节。
复习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任何以往的经验来看,复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复习要如何做好?关键在于,复习提纲是否具有系统性,复习知识是否具有连贯性,复习形式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案例
中学历史教育叙事案例引言历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历史素养。
本案例旨在探讨一种生动、有趣的历史教育方法——叙事教学法,以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案例背景叙事教学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以故事形式讲述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本案例选取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英勇事迹,以叙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2. 叙事讲述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详细讲述 chosen event 的经过,强调英勇事迹中的关键人物、情节和意义。
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叙事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联系现实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英勇斗争精神。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得到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
结论叙事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和运用叙事教学法,为培养具有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短篇范文精选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短篇范文(精选7篇)历史是我们几千年来的过去,历史教学任重道远,要想教好历史,需要历史老师们不断努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初中历史教学随笔短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短篇范文精选精选篇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历程,真是感慨颇多。
这是一个繁忙的学期,我担任了初三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下个学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会考复习,这个学期即要及时完成五册的教学任务,又要增加六册的内容,工作量比较大,教学任务也挺重。
还好自己能够统筹安排,一切都比较顺利地结束了,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1、认真备课《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必须要打有准备的仗,所以认真备课是首要环节,每次备课,我都仔细研究教学大纲,根据重难点,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并结合要点,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力求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也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设置相应的问题抛给学生。
2、严肃课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往往都是在看着老师的眼色行事。
老师的松懈放纵,会使整个课堂处于无秩序状态,这样再好的课,效果也出不来。
所以我的教学风格首先是严谨的,我的眼睛会注视到每个学生,我会用的眼神告诉他什么是表扬、什么是提醒、什么是责备。
同时我也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观念的分歧是允许存在的,但必须言之有理,可是行为习惯上的散漫是绝对不可以被默认的。
无论工作有多忙,我都积极参加组里的各项教研活动。
阅读有关教学杂志,深钻教学资料,力求自己的教学艺术更精湛。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区里、市里的教研活动,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利用学校有限的条件,组织学生们利用多媒体教室观看历史题材短片,并进行观后感写作,培养了历史兴趣和综合素质能力。
以上就是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我将继续努力,勤恳工作,脚踏实地,争取让自己的工作更加的出色。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7篇教育叙事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拓宽他们的视野和世界观。
注重教学情境和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希望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的教育叙事(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2、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3、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
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一、地位分析: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着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二、重点分析: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
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
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精选篇1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
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
我做过两年语文教师,上了八年历史课,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
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甚至在考试中,我也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论述题改为“历史作文”。
考中国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毛爷爷的诗词《沁园春·雪》的读后感,考世界古代史,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由新航路的开辟所想到的……”的*,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
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
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爷爷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历史教学实践叙事(3篇)
第1篇一、背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过去,启迪未来。
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单纯的知识传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我不断探索和实践,尝试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一次历史教学实践,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感悟。
二、教学案例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题是《鸦片战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2. 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我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鸦片战争时期鸦片贸易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景?”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接下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阅读教材,结合图片和视频,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讨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的主题包括:①鸦片战争的背景有哪些?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哪些影响?③鸦片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启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我鼓励他们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鸦片战争,我设计了以下拓展延伸活动:①观看纪录片《鸦片战争》。
②查阅资料,了解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
③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鸦片战争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4.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通用4篇)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通用4篇)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
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
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
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
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
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啊?”我诧异了!“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
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
留下纸条就难说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
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
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
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一石激起千层浪。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什么。
2. 掌握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及作用。
3. 能够运用辨析能力,理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造纸术的发明及作用
2. 指南针的发明及作用
3. 火药的发明及作用
4.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大发明的相关介绍,激发学生对古代科技的兴趣。
2. 讲授:简要介绍每项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者、作用等内容,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 辨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展示各自的观点。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古代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一些其他成就。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了解这些发明的历史和作用,加深了对古代科技发展的认识,也体会到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根据课堂内容,写一篇文章,总结四大发明的影响及其对古代中
国和世界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图像、讨论和总结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
历史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强实践性
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发明对生活的改变。
历史教学叙事
“老师我可以不作历史作业吗”?那是2011年秋季开学不久的一天,我走进七年级二班教教室,要求历史科代表将本周历史作业收交上来,我的话音未落,就有学生提出“我可以不完成历史作业吗”?我一时被学生的问话怔住了,我想了一下问道:“你能说出不做历史作业的理由吗”?他说:“课本历史作业太简单,一看就会没劲!”我说“那你喜欢怎样的历史作业”?他一时无语。
学生的要求引起我的深思,于是我认真阅读新课标、历史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练习题,发现历史练习题型的确存在繁、难、陈、旧等问题,题型单一,要求划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能否找到一种办法,在不降低教学要求,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满足每个学生需要的个性化的作业呢?。
2011.09“你们班怎么经常拖欠作业”?开学已经两周了历史作业收交的很不理想,各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拖欠作业现象,有的班还很严重,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极不规范,作业质量差。
对于历史作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第二天我上课时针对作业中的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了严厉批评。
短崭的沉寂之后,有学生提出来:“作业太多没有时间完成历史作业”,“历史作业并不多呀”我回答道。
“可我们有七科作业要完成呀”。
看来我只能给其他科目让路啦。
于是课后我询问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的作业情况以及如何完成作业的。
从他们口中得知学生的作业的确很多,加之有的学生书写速度太慢,智力方面也存在差异,为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相互抄袭,或者照抄答案。
这样的作业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反而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且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做为老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有效的作业才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作业的数量、题型、以及作业布置的方式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2011.10。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范文1《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叙事在教学本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浮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
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
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
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
这时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
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质疑,一面则以快速的思考应对,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
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
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
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
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是以故事性的方式,通过叙述教育经历、教育案例或个人成长的故事,以引发人们的共鸣、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实现教育和启发的一种叙述形式。
历史教师教育叙事(四篇)
历史教师教育叙事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
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
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
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
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
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
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印度的历史发展及崛起
教学目标:
1. 了解印度的古代文明和历史;
2. 了解近现代印度的崛起和发展;
3. 分析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印度古代文明和近现代崛起的历史;
难点:分析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印度历史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引出本课主题: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印度为例。
二、授课(35分钟)
1. 古代印度文明(10分钟)
教师介绍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包括印度教、佛教等文化。
2. 近现代印度的崛起(15分钟)
教师分析印度自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印度独立运动、经济改革等。
3. 分析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包括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文化影响等方面。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讨论和总结印度的历史发展、崛起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印度历史发展和崛起的小论文,总结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印度的历史发展和崛起,引导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经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印度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教育叙事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 了解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
2. 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
3. 了解古代中国的贸易和货币制度
教学目标:
1. 掌握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3. 能够分析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
2. 分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
3. 理解古代中国的贸易和货币制度
教学准备:
1.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幻灯片或黑板报告等展示工具
3. 教学文具和课堂活动用品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教师介绍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并通过讲解和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3. 活动:分组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讨论并呈现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总结:教师总结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其重要性和影响。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小论文。
教学延伸:
1. 带领学生到博物馆或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理解。
2. 组织学生演绎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认知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案例初中历史教学叙事案例: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部分: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于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2. 科举制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进士科、明经科和明法科,通过这些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可以进入官场,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科举制度的具体实施3. 科举的考试科目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地举行的地方考试,主要考察文化知识。
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4. 科举考试的流程科举考试的流程一般包括报名、初试、复试和殿试。
首先,考生需要报名参加考试,然后进行初试,通过后进入复试,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士头衔。
第三部分:科举制度的影响5.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的人们都有了机会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官职。
这使得社会上的人们都重视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才。
6. 科举制度对文化的推动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为了通过考试,考生们都会努力学习,这推动了各种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发展,使得文学、历史、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第四部分:科举制度的变革与废除7. 科举制度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变化,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一些变革。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向实用性方面倾斜,强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8.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直到清朝才被废除。
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科举制度僵化、失去选拔真才实学的功能、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第五部分: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启示9. 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10. 科举制度的启示科举制度的废除并不意味着选拔人才的方式停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叙事
昨天在九(2)班,我感觉历史复习课上的特别扭,课堂上提的问题没人回答。
八年级的课程全部忘掉,一问三不知,我感到十分狐疑,本来这个班年级就是每个代课老师头疼的班级,学生上课的听课的同学很少,对这种情况我很恼火,并且扬言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坚决不客气。
课后我冷静下来,和九年级历史学科组的同事议论了这件事,他们也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写一下历史课的感受和对老师的建议,而且我觉得任何事只要动脑筋思考,就会不断完善。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二班的作业已摆在我的桌子上。
一个上午,我一直没出办公室。
在那里认认真真地阅读同学们写的内容。
做了下面的分析,之后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1.不会,懒得思考。
2.缺乏自信,觉得答案不够完善,不敢说,怕嘲笑。
3.没听讲,不知道老师的问题。
4.太简单的,不想回答;太难的又不会回答。
二.学生狐疑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上课思想不集中.
2.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整体上把握不好.
3.如何答好历史材料解析题.
4.选择题如何去做的问题
5.组合列举题如何做的又好又对,5.辨析改错题如何把握的问题
三.问题与解答:
1.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老师讲课要有吸引力,老师的讲课要有一定的滑稽度,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我是这样改变思路的,我告诉他们要想学好历史首先要喜欢这科的老师,每次上课不再以批评为主了,让学生关注我的课堂;关注我的课堂知识,不断
思考问题。
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
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
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
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2.我自信我能行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
有自信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有实力你会更自信。
3.面对中考的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做选择题的问题
我是这样给学生说的,首先基础知识要掌握烂熟,其次要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和突破口,再次要看清题目。
因为历史是开卷考试,不能让学生一味的找书,这样很耽误时间的,告诉学生选择题是不能看书的。
学生也很听话,通过鼓励增加自信,渐渐的我感觉做选择提的能力有所提升,每堂课就说:“有你们是我的骄慢”学生很喜欢,听课的状态也好了,慢慢地由原来的二三十分的孩子渐渐的能考试四五十分,因为历史的总分是七十,原来能考及格的同学现在能考试六十多分,上次的大联考全年级的历史的第一名竟然是九二班的同学,现在他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我慢一会去上班,竟然有同学找我,说想上我的课。
4.组合列举题问题
我给学生分析一下,最简易得分的是哪一项?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组合列举题”我又设下疑问,如果每一题都翻书找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学生说“最少也要十分钟”。
我再次说是翻书写的快还是记住写的快,学生又大声的说“背会写的快。
”我告诉大家答案,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熟记,学生也很听话,把我讲的知识点都能烂熟的掌握,渐渐的做题的速度快了,做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高了。
5.辨析改错题的问题:
辨析改错题一共四题,根据每年的中考题目,四道辨析改错,有一题是正确的,三题是错误的,但是如何把握正确和错误,首先一题只有一处是错误的,不能改动原意,还要前后呼应,这道题也要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明白了答案,渐渐的学生的错误率也低了,做起题来也得心应手,他们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排除他们的心中的狐疑和疑虑,渐渐的对历史感兴趣了。
6.怎样答好历史卷子的材料解析题
仔细审题,读懂题意.这是胜利解题的基础,它可以有用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弄清材料所反应的历史事件,确定中心。
其次,要读懂试题的设问,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回答什么问题等。
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
同学们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注重发散思维,全方位解答.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严重的思想武器。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小小感受。
自己摸索着和孩子当朋友,比起以前的天天批评更有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