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
关于环境描写和人物命运的作业布置
关于环境描写和人物命运的作业布置环境描写上个星期天是公共假期,吃过早餐后,爸爸带我和哥哥去登升旗山。
到达升旗山山脚时,只见升旗山上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如披上了轻纱,美丽极了!山脚下路旁,有许多小猴子在向我们探头探脑的,样子一分有趣。
我们迈开脚步向上前进。
走在小径,清新的空气中传来一股花堂的芬芳,令人心情舒畅。
这时,枝头上的鸟儿也大展歌喉。
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逗留了一会儿,我们踏着轻快的步划,继续往小顶攀登。
不一会儿,瀑布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那银色般的水直往下冲,发出的冲击声,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曲子。
微风迎面吹来,感觉好凉快。
站在山顶上,由高处往下望时,周围的景物一目了然,感觉好像征服了整个世界,心情十分舒畅。
人物命运她们的出现,也许注定是个悲剧;她们的出现,也许只是为故事的情节增添色彩;她们的出现,也许只是为新兰快青青梅竹马的感情做陪衬。
灰原哀,她的命运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充满着悲剧的色彩。
过早的父母双广,让她改变了许多。
当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宫野明美倒下去的那一刻起,她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崩溃了。
组织的冷血、无情将她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在组织的阴影下,她生活得,并不快乐。
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恐惧、害怕。
青山老师创造这个角色,或许注定不会给她一个好的归宿。
“灰色的悲哀”,这就是青山老师通过她的名字,告诉我们的结局灰原哀,以悲剧,收场。
红色,你会想到什么?血?玫瑰?还是红色,代表了神秘,同时,也代表了悲哀。
小泉红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神秘而又悲哀。
她的童年,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只有一点:她一定实在孤独与悲哀中度过那原本应该快乐的童年的。
在青山老师的笔下,她和哀一样,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正因为这样,也让我们为她们感到心痛,不是吗?《名侦探柯南》与《魔术快斗》都是青山老师的著作,而灰原哀与小泉红子又都是这两部作品中的悲剧女主角。
她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一样的神秘,一样的悲哀,一样的孤独,也一样的,令人心痛!。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考察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考察人物命运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描写人物的命运可以展现出作者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的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考察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表现,包括命运的塑造因素、命运的转折点以及人物命运的深层含义。
一、命运的塑造因素1. 社会背景与命运: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命运。
社会的等级制度、政治环境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会决定人物的命运走向。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命运受到贾府家族的衰落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发生巨大转变。
2. 个人选择与命运:人物的个人选择也是塑造命运的重要因素。
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抉择和决策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命运走向。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的个人选择和努力决定了他的命运,从贫困走向富裕,却也因此失去了纯真与幸福。
二、命运的转折点1. 机遇与命运: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常常会因为一次机遇而发生重大转折。
这种机遇可以是偶然的,也可以是有意为之的。
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埃斯梅拉达,因为一次意外的廉价婚姻而从贫穷与社会边缘走向了权力与荣耀。
2. 命运的抉择:人物的命运也往往会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抉择而改变。
这些抉择可能源于个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或者内心的挣扎。
比如,《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他的命运起因于他对骑士精神的追求,但最终却因为个人抉择而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三、人物命运的深层含义1. 命运与自由意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常常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探讨着人与命运以及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人物在面对命运时,究竟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抗争命运的束缚,反映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尊严和力量。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们选择爱情和自由,而不是顺从族规和命运的安排。
2. 命运与宿命论: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探索了命运与宿命论的关系。
人物是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否注定要受到命运的摆布,这都是作品中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红岩》中的环境描写
《红岩》中的环境描写
《红岩》中的环境描写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氛围和人物性格,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首先,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
作者通过对牢狱内外环境的刻画,展现了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活动场景。
在牢狱内部,狭窄的空间、冰冷的墙壁、铁链和高墙等元素,都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压抑、阴森的氛围。
而牢狱外部的环境则更加险恶,荒芜的戈壁、阴暗的牢房、暴雨和泥泞的道路等元素,都强调了人物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其次,作品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红岩》中,社会环境描写通过描绘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形势、文化氛围等,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例如,作者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进行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
同时,通过描绘人物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作者进一步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最后,作品中的情感环境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在《红岩》中,情感环境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变化。
例如,作者通过对许云峰、江雪琴等人物的内心描写,展现了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精神。
同时,通过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和情感变化,作者进一步突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总之,《红岩》中的环境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感人的历史画卷。
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背景,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氛围和情感,更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一个荒凉的沙漠中,主人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艰苦的环境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而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主人公可能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变得浮躁和自私。
因此,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突出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在某些情况下,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物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这些事件不仅会给人物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挣扎,从而加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环境描写还可以反映出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同时,环境描写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小说结构知识:如何在小说结构中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小说结构知识:如何在小说结构中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环境不仅仅是地理环境,还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
在小说结构中,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影响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物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性格上的转变,甚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比如在《红与黑》中,主人公朱利安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从一个贫穷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志士,并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在小说结构中,要写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就需要深入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影响,展现出人物在环境中的成长和变化。
2.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环境还可以作为情节发展的背景和推动力。
在小说中,环境可以通过给人物设定一系列挑战和障碍,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的紧张度和吸引力。
比如在《远大前程》中,主人公在淘金热潮中的经历,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动力。
在小说结构中,环境与情节的关系需要协调一致,使得环境与情节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环境与主题的关系环境也可以作为表现主题的载体。
在小说中,环境可以通过对社会状况、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的描写,来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
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说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描写,来探讨“美国梦”的虚幻与破灭。
在小说结构中,环境与主题的关系需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环境与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环境的变迁与人物命运的变化环境的变迁往往会导致人物命运的变化。
在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物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经历了命运的波折和转变。
比如在《飘》中,主人公斯嘉丽经历了南北战争、废奴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从一个纨绔女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生存者。
在小说结构中,环境的变迁与人物命运的变化需要通过情节的编排和人物的塑造来展现出来,使得人物的成长与环境的变化相互呼应。
在小说结构中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
如何运用环境和氛围展示人物命运
如何运用环境和氛围展示人物命运人物命运展示的环境和氛围的运用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巧妙的环境描写和氛围营造,作家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示人物的命运走向,使读者对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变化心生共鸣。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环境和氛围展示人物命运。
一、环境描写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环境作为人物命运展示的重要要素,对人物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环境描写,作家可以将人物置于不同的背景中,展示不同的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贫穷的农村环境中,人物的命运常常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被迫从事辛勤劳作,无法追求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艰辛与无奈的氛围,使人物的命运显得局限而不容乐观。
相反,在一个富饶繁华的城市环境中,人物的命运则可能因机遇而起变化。
城市的繁荣和活力为人物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改变过去的命运,追逐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希望和进取的氛围,使人物的命运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
二、氛围营造对人物命运的展示氛围是通过文字描写所创造的一种情绪和感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情感和理解。
通过巧妙的氛围营造,作家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命运起伏和命运转折。
在描述人物命运低谷的时候,作家可以通过描写灰暗的天空、阴郁的环境和沉重的气氛来营造一种悲伤和沮丧的氛围。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无望和绝望,深刻体会到人物命运陷入低谷的苦闷。
而当人物命运逆境得以转变时,作家可以通过描写明朗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和愉悦的气氛,营造一种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氛围。
读者在此情境下会感受到一种激动和振奋,深刻体会到人物命运得以改变的喜悦。
三、环境与氛围的结合运用环境和氛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作用于人物命运的展示。
作家需要在创作中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地展示人物命运的效果。
在描述关键时刻的情节中,作家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使人物命运的走向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例如,在一个绝望的环境中,通过描写悲凉的景象和绝望的氛围,突显人物的苦闷和无奈,从而更好地展示其命运的坎坷。
【阅读专题2】环境:影响人物命运的人生舞台
环境:影响人物命运的人生舞台【专题解释】主要通过精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小说,分析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特点,从而体悟到环境与人物命运之间具有的相关性。
【预习任务】1.理清《祝福》中的诸多人物及其与祥林嫂的关系;找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雪”的描写片段。
2.课前阅读《水浒传》第六回到第八回,并以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
3.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两篇文章中社会环境的异同。
【学习任务】任务一领悟自然环境的作用导入:“人各有命”这句话,是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同一家庭、同一集体、同一社会,每个人的命运都各不相同。
所以,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环境决定命运”。
到底什么能够主宰命运,现在依然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环境与命运的关系。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自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由自然环境产生的社会传统心理必然呈现出持久性的特征。
但是对个人而言一些突然改变的自然环境,有时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比如,《祝福》中,雪后开春之际的狼无食可觅,叼走了阿毛,改变了祥林嫂的命运。
下面请大家说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对林冲的命运有何影响。
总结: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尤其是一些突然改变的自然环境,往往与事件的发展、情感和人物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暗示着人物命运的方向,是人物命运走向的潜在动力。
任务二探讨《祝福》中社会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是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空场所和围绕在主人公周围活动的次要人物等要素。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一)研读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作用1.《祝福》中的次要人物有何特点?他们的哪些思想、行为与祥林嫂的命运有关联?鲁四老爷: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思想迂腐,为人自私。
支持祥林嫂婆家的行为。
祥林嫂的婆婆:精明能干、冷酷无情的代表。
为给小儿子娶妻,逼迫祥林嫂改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物与环境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内涵和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既可以是人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变,也可以是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与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首先,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与影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环境的不同特点和条件会对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成长与命运与贾府这个特殊的环境密不可分。
贾府的奢华和荣华让贾宝玉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渐渐丧失了纯真和真实。
而在《老人与海》中,海洋环境对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海洋给予了他勇气和坚持,同时也给予了他艰难和孤独。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与影响。
其次,人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变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人物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和改变能力。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社会环境的压迫下,不断努力适应和改变自己,最终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
而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内特在面对社交环境的压力时,通过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真爱,成功地适应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与改变能力。
此外,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体现为人物对环境的探索与改造。
在文学作品中,有些人物不满足于环境的现状,他们积极地探索和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比如,在《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埃斯梅拉达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探索和改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而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通过对钢铁工业的改造和建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人物对环境的探索与改造的力量。
综上所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与影响,人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变,以及人物对环境的探索与改造,都是人物与环境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
浅论莫泊桑小说《一生》的自然学
浅论莫泊桑小说《一生》的自然学莫·蓝莫泊桑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往往描写普通人物在生活中的命运,尤其是贫苦人民的生存状态。
在《一生》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将自然环境与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连,彰显了自然对人类生命起到的深刻影响。
首先,自然环境的恶劣描写突出了文中主人公的困顿遭遇。
小说中两次描写的场景——冰雪和暴雨,都反映了自然环境在主人公的生存中所起到的毁灭性影响。
冰雪天气严寒刺骨,主人公被迫住在马厩里过夜,牛也因严寒而死亡。
而暴雨的场景更为严酷:农田被洪水淹没,主人公的家和家具也被水淹没,大量作物被毁,人们的家园和生活受到极大的破坏。
从这些情节中可见,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
其次,在《一生》中,自然环境还表现出了对人类生物的巨大影响。
小说中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玉米生长的描写。
主人公把所有的希望投向了这一季的玉米收成,因为这对他的生计很重要。
他在田地里不辞辛苦地干活,但在种植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因素不断带来变数。
比如连日的暴雨导致秧苗浇不进田里,弄皱了苗子,显然会对今年的收成产生负面影响。
全文中,除了玉米,作者还描写了不同作物的生长状态,表现了自然环境在人类生物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此外,自然景物的描绘、自然界的律动,也给主人公带去了一丝人生的温暖和希望。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描写了一个春天,春雨和百花的绽放,让疲乏不堪的主人公感到了一份喜悦和舒适。
而彼时主人公的内心斗争和憧憬,也得到了自然界的呼应和安抚。
这种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生命的希望和东山再起的信心,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莫泊桑小说《一生》的自然学呈现了生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文字描写的方式,作者将自然环境描绘成了既有毁灭性、物欲无情的一面,又有秋收春种、生机勃勃的另一面。
自然界的律动和变化,共同塑造出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轨迹,同时也呈现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命与命运的巨大影响。
从环境描写探究祥林搜的悲剧命运
者的呼号 ”形成鲜明的对 比。祥林嫂
舞 的雪 花” ,借指顽 固的封建 势力和
猖狂 的恶势力 ; “ 拥抱 了全市镇”说 明充斥在鲁镇的封建势力和恶势力依
死了,是在鲁镇的人们准备 “ 祝福”
的时候死 的 , 她死在 了一个本不应该 死的时候 。 “ 祝福 ”是一项祈福消灾 的活动 ,人们通过焚香 、供献 、叩拜 等方式 , 祈求上天和神灵赐予人间幸 福 、平安 和吉 祥 。但这 所谓 的 “ 祝 福”并没 能给祥林嫂带来一丁点 的好 运 ,反而越 发加重 了她命运的悲剧色 彩 。当鲁镇 的所有人都沉静在欢乐和 歆享的热闹中时 , 她却孤独凄然地死 去了 。 祥林嫂 的死 , 更加生动地说 明 了, “ 祝福”只是有钱人 的事 ,也 只
中,倒毙在她辛劳了一生 的鲁镇街头。鲁迅先生将祥林搜的命运悲剧放置在 了鲁镇祝福 的典型环境中,从而塑造出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因此 ,在教学过 程 中教师应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典型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蕴 ,来深层体 会祥林嫂的悲剧和探究造成她疾苦生命被 “ 毁灭”的社会根源。
《 祝福》 中主要 的环 境描写有两个 :一个 是两次鲁镇祝福时 的环境 描
在 厄运 面前 她无 能为力 ,只能接 受 “ 雪”样命运对她无情的摆布。 ④ 我在 蒙胧 中,又 隐约 听到远处 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 乎合成一天音 响的浓云 ,夹着团团飞舞 的雪花 ,拥
抱了全 市镇。 这一处写雪是在小说的结尾 ,起 到 了深化了文章主题 的作用 。鲁迅先
综合天地 2 0 1 3 0 9
教 材 解
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四
是 暗示 了祥林搜的悲剧命运,在 这样 的一种环境氛 围中,预示着祥林搜 的 命运 注定 只能是一个悲剧 ;五是增 加 了悲剧色彩 ,深化 了文章主题。小说
毕业设计(论文)-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三)两种制度冲击下的女性生存困境…………………………………….26
结论…………………………………………………………………………….29
参考文献……………………………………………………………………….31
致谢…………………………………………………………………………….33
《德伯家的苔丝》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关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国内外不少学者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多年来,中国学者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关注度很高,分别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悲剧主题的体现和环境描写的影响两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1992年,聂珍钊先生出版了《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一书,对哈代的小说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中不乏对《德伯家的苔丝》从人物到命运的详细分析。
1)玫瑰花………………………………………………………………………11
2)白花儿………………………………………………………………………12
3)森林…………………………………………………………………………13
3.自然景观...........................................................................................................13
李佳静发表于2012年《文学评论》2012年4月中旬刊上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环境与性格的联系》一文中,通过分析《苔丝》中的具体自然意象,如星星、火、古猎苑等,来体现苔丝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并进一步得出“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战斗的悲观主义’”这一结论。
附录一………………………………………………………………………….35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人物命运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揭示了人的生命历程、经历和命运,以及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人物面对的挑战和困境。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精髓之一。
本文将从人物命运的定义、人物命运与情节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创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物命运的定义人物命运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人生历程和所遭遇的各种命运的遭遇。
人物命运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是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人生态度、人生哲学的集中表达。
人物命运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作家具备相应的文学技巧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
二、人物命运与情节的关系人物命运和情节是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元素,二者密切相关。
在文学作品中,情节可以是影响人物命运的原因之一,也可以是人物命运的结果之一。
人物命运通常是由情节推动而发生变化的。
因此,人物命运的塑造需要与情节的安排相对应,这样才能使人物命运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人物命运的创作方法1.生活细节:生活细节是人物命运创作的基础。
作家要通过对于人物生命中各种细节的描写,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揭示人物遭受的各种命运的转折和变化。
2.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是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各种命运时的态度和反应。
因此作家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致入微,才能让人物命运更加真实可信。
3.语言技巧:语言技巧是人物命运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家需要通过语言技巧来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产生心理共鸣,领略人物命运背后的深层含义。
4.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物命运创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家需要通过充分的想象力来构思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和情节走向,形成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总之,人物命运是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主题。
它揭示了人生的真实面貌和命运的无常,反映了人物的生命历程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物命运的创作需要作家具备一定的文学技巧和创作经验,需要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性的文学作品。
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命运的表现
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命运的表现(共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命运的表现环境是构成小说的要素之一。
从环境中,往往可以预见到人物的命运,窥见出人物的性格。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环境更是其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哈代并不仅仅把环境当做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是把环境作为与人物心态、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部分。
因此,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巧妙地运用象征的手法,把环境描写同女主人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肥沃的、绿意葱葱的田野”到“悬石神庙”,把悲剧一步一步推向了高潮。
《德伯家的苔丝》一书第一处主要环境描写出现在苔丝出场前。
作者不惜笔墨,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苔丝的家乡黑原谷,显然是为了给苔丝的出场做铺垫。
这里的田野“浅绿色”的,天空是“蔚蓝”的,连“大气也清澈透明”,分明是苔丝性格的写照-纯洁,未涉人世。
而当苔丝身穿白袍出场欢舞后回家看到的却是有“由一支蜡烛照耀着的幽暗愁苦的景象”,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与“白色袍子,花束,柳条”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也许是苔丝命运从此走向不幸的一个预兆。
哈代的象征手法在此也初露端倪。
川特里奇是苔丝人生旅途第一站。
苔丝在川特里奇的德伯威尔家的猎宛与亚力克相识,这可说是他一生不幸的起源,因此,哈代对德伯维尔家的描写也破费了一番苦心。
这座“纯粹为享乐而建造的乡间别墅”几乎全新。
“是那种长青树鲜明对比的大红”。
在西方文学中,红色经常被作为是血、暴力、情欲和罪恶的象征。
事实上,在德伯维尔大厦的经历也的确使苔丝“年轻生命的光谱中的一道血红色的光”[1]虽然这座大楼绿树掩映、玫瑰盛开,但是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有毒的野草总是跟名花缠绕;甜蜜的鸟儿歌唱处便有毒蛇的咝鸣。
”在这看似寂静的气氛中,苔丝的悲剧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序幕。
而在苔丝遭遇不幸的晚上,更是夜色深沉。
这不仅反映出苔丝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幕,也是对苔丝所处的那个残酷的、无情的世界的写照。
苔丝离开川特里奇,回家的途中,路上所见的狂热的教徒用朱红色的大字写的教义,这对受辱的苔丝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此之后,即她在家中修养的日子里,书中仅有一两处简单的景物描写,或是“雾气朦胧的破晓”,或是烦闷的田野,正如苔丝此刻的心灵、迷茫、无望,到了这里,景物的描写已经把人物的心情、命运巧妙地呈现了出来,表现出太死在社会习俗压力下,在自我鄙视的痛苦中挣扎的情形,悲剧的气氛强烈的地凸现出来。
《呼啸山庄》中的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意义
《呼啸山庄》中的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意义1. 引言1.1 概述《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
该小说以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方式展开情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
通过精细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勃朗特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氛围独特、情感丰富的故事世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呼啸山庄》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意义:自然环境的描写与氛围营造、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人物命运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接着,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展示这种交织关系,并分析其中的暗示和含义。
最后,我们将思考为何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成为该小说重要主题,并探讨这种交织对读者产生触动和启示之处。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呼啸山庄》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交织意义,通过对文本中描写和暗示的分析,展示作者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关系的独特见解。
同时,通过对读者心灵的触动和启示之处的思考,揭示《呼啸山庄》所传达的深刻主题,并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于该小说情感表达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并鉴赏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2. 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意义2.1 自然环境的描写与氛围营造在小说《呼啸山庄》中,自然环境的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详尽生动的描绘,烘托出了一种苍凉荒凉的氛围。
布陆夫人笔下山庄周围的景色常常是阴暗、荒凉、无边际的。
作者运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手法将这些特点传达给读者。
例如,“大雨连天倾盆而下,山谷弥漫着浓厚湿气,看上去似乎像是一个被遗忘已久的世界。
”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感受到了环境的压抑和孤寂。
2.2 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有着深刻而微妙的影响。
在《呼啸山庄》中,自然环境好像成为了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反映。
例如主人公Heathcliff长期生活在呼啸山庄这样一个阴郁恶劣且充满荒野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似乎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怨恨情绪。
《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悲惨命运之关系 罗佳
《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悲惨命运之关系罗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悲剧小说的杰出代表,书中通过山谷,丘陵,草地,花,鸟等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纯洁与邪恶的对比氛围,映衬出了女主人公苔丝悲惨的命运。
关键词:苔丝环境纯洁悲惨美丽,纯洁,清新,不屈,如一朵绽放在淤泥中的荷花,她就是苔丝,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笔下那朵奇葩,她那富于抗争却悲惨的命运震撼了无数读者,《苔丝》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着无数前行的脚步。
苔丝拥有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好。
在哈代的笔下,她就是美的化身,勤劳,善良,无私,为了家庭勇于牺牲自我。
她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不屈不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命运,与封建世俗抗争,但不幸的是,最终封建门第,世俗偏见以及家庭,个人自身等多重因素使这位纯洁的女人慢慢走向了毁灭。
小说作为一种时间和空间艺术,环境是其至关重要的要素。
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亦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苔丝这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女主人公的性格及遭遇息息相关。
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性格;可以渲染烘托气氛;可以交代故事背景;可以推动情节发生;可以暗示人物命运。
1.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性格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作者借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反衬人物性格。
当苔丝的妹妹来找苔丝,告诉她母亲病重时,苔丝连夜赶回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这里原是一片森林,在这样的黑夜里,它好像故意要表现当年的特性,便弄得远近一片混沌,每一棵树和每一道高高的树篱都显得都显得阴森恐怖。
这里是当年猎人追逐麋鹿的地方,是女巫受到针刺与沉入水中的地方,这儿有满身绿斑的妖精对着行人咝咝直叫。
现在,人们依旧相信这一切的存在,把这个地方说成了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
”在这如此恶劣的坏境下,苔丝选择安顿好劳累的妹妹,连夜赶回家,毅然担起家里的重任。
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由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故事情节,而小说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特定的环境,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心血的地方之一。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 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②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③ 衬托人物心理。
④ 象征和暗示。
⑤ 交代人物活动场所。
⑥ 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在这里,就环境对人物的作用进行一点小小的探究。
小说的环境描写有烘托人物形象或特定情形下的特定心理,暗示人物命运,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同现实中的人物,总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与其所处的环境势必构成相依相存的关系,因此,从不同角度衬托人物表现人物暗示人物,便成了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
如克拉夫琴科的《冰雪消融的河面》一文的结尾:“她跑出小木屋,从这里可以清楚地望见那条小河,离河岸不远的河面上露出一个黑色的斑点,浓黑得像一团焦油。
而暴风雪在小河上空放声怒号……”文章三处写到暴风雪。
开头,中间,结尾,但是三处的作用却有所不同。
结尾处的“怒号”的暴风雪的描写,不能仅仅看作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小说的结尾,写的是男主人公在寻到女主人公与其情敌所生的儿子后自己遇险的情景,女主人公和儿子奔向河边,但是结局没有明确交代男主人公是生是死,虽然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的空间,但笔下的此时的环境描写又能给我们一些人物命运暗示。
情节上,男主人公掉落冰冷的河里,环境上我们看到的暴风雪确是在上空“怒号”,这是在暗示读者,男主人公的命运堪忧,男主人公凶多吉少。
虽然没有明示,但是我们可以推知此故事是悲剧结局。
试想,男人为爱自己心爱的女人,默默承受太多,有情敌对自己爱意的不屑一顾,女人对自己付出的不知情,男人于矛盾复杂心情下救孩的舍命。
微专题任务单: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
——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大单元微专题学习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
3.学会用小说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人生。
自学过程
◆问题导学
1.通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祥林嫂做一份年谱,内容包括年龄、事件,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并画出林冲、祥林嫂的命运曲线图。
2.观看视频《祝福》《风雪山神庙》,和小说原文进行比较,评析它们的差异点,并体会导演这样安排的意图,形成读书笔记。
3.阅读《水浒传》中的《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了解林冲的性格特点。
4.从祥林嫂、林冲中选取一个,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谈谈自己对这个人物以及对其悲剧命运的理解和感悟。
5.细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部分,想想它与社会环境描写
有什么不同的作用?二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6.结合鲁迅、施耐庵生平情况,以及《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写作背景,体会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参考助学资料:【文学常识】鲁迅简介、【文学常识】施耐庵简介、【拓展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祝福》的写作背景、【拓展阅读】祥林嫂的悲歌、【拓展阅读】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关于环境对命运影响大的名人事例
关于环境对命运影响大的名人事例环境影响人的典型例子11、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
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
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
”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2、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3、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沙士比亚,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沙翁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环境影响人的典型例子2环境影响人的故事《荀子·劝学》里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意思是说:“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
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跟黑土一样黑了。
”古时候有个《方仲永》的故事: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
他长到五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
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
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很好。
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
因此,人们都叫他“神童”。
由于方仲永的诗文采和立意都很好,并且只要指定题目,他就能立即作诗。
“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教学设计—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以《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变形记》为例学习目标:1、从文本中提取能够体现社会环境的句子,概括社会环境特点。
2、将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建立联系,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3、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在读写结合中提升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同情他人、心怀善意的情感,培养时代责任感。
导入:学完小说单元之后,同学们纷纷感慨小说人物命运的不幸与悲剧。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环境决定命运”。
到底什么能够主宰命运?今天,我们就通过分析祥林嫂、林冲、格里高尔的人生来探讨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补充资料相关概念:环境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背景,是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因素。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周边的景物等。
社会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性格展现、情节展开的基础,包括故事发生的时代风貌、风土人情、社会关系等。
小说中常见的涉及社会环境的内容:(1)故事发生的时间、空间信息;(2)人物活动时所处场景的特点;(3)人物的生活情形或生活方式;(4)人物(有时是一群人)对某些事件的态度、价值判断;(5)小说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对某种生活情形(包括风土人情等) 的介绍、评论。
任务一:分组找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变形记》中能体现当时社会环境的语段(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思维习惯等),并概括其特点。
祥林嫂、林冲、格里高尔分别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各小组完成表格,在全班展示、交流。
任务二:小组同学根据祥林嫂、林冲、格里高尔三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最后的结局命运,思考讨论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发展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们的命运能否被改写?任务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经验通过想象描写出以下人物(任选其一)所处的社会环境,并设想人物的命运结局。
1、十五岁少年因一则短视频一夜之间爆红网络,此时有网红公司向他发出邀请……(社会环境)……半年之后……(他的命运、人生走向)……2、某知名高校20岁女生因染发被质疑高考成绩……(社会环境)一个月之后……(她的命运、人生走向)……3、出生于中国贫困山区的小明……(社会环境)多年以后……(他的命运、人生走向)……小结:人的命运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美纯洁的童年归依《边城》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的切合内容提要:《边城》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沈从文童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在1934年的桃花源式的追忆和理想化的提升,是一次悠美的纯洁的童年归依。
环境当然不能决定一切,但对人格、人物命运的影响是潜在而巨大的。
湘西幽美的环境给沈从文的童年一个极好的印象,甚至在他颠沛在外的一生中愈益明亮深刻。
作品中那一个远离大都市的世界和作者坎坷生世及遭遇的现实互为表里,在淳静中必然有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之雾笼罩着,这便与悲剧性的人物命运有着诗意般的吻合,这也是作品之所以诱人的深刻之处。
关键词:环境描写人物命运切合一、颠沛流离的人生境遇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1902年生于一个困顿的军阀官僚家庭。
因家境衰落,14岁进入军队,开始半流浪式的士兵生涯。
他跟随湘西地方军,走遍沅水流域,得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欢乐与悲哀,了解到各种“人生形”。
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有某种共通之处。
黑暗的现实和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萌发起他对现存秩序的怀疑与失望,然而又找不到改变它的良好的方法,苦闷与躲避与些微的抗争的心理交织在一起,这些对他日后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
1924年他以休芸芸笔名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一方面在颠沛流离中为了生活,另一方面更为了理想,为了以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影响人改造人,改造日渐堕落的社会。
真像是“临近日暮的悲哀了,还对着晨唱着欢乐的歌”(浩阳《晨鸟》)的一只鸟。
因此,他写作很勤,是当时作品数量最丰的作家之一。
他是《晨报》、《新月》刊物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可惜1949年停笔,他已出版了50多种集子。
作品以小说为主,计有短篇小说200余篇,中长篇10余部,还有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
沈从文曾经与丁玲、胡亦频合编过《中央日报》、天津《益世报》、北平《经世报》等的文艺副刊。
此外,他还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写到这些事实,主要说明沈从文总是过着不稳定的生活,时代使然。
如果政局稳定、国家强盛、工作舒心,那么沈从文是不会反复“跳槽”的。
二、环境描写与童年本真的归依童年归依是一件快乐、自由而走进心灵天堂的事,是心灵的净化。
沈从文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自由派作家,思想比较驳杂。
五四运动的余波(主要是个性解放思想)、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佛洛依德学说及中国传统的佛老思想对他都有不同的影响。
艺术上则受契诃夫、屠格涅夫、莫泊桑、狄更斯、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影响。
他认为文艺表现人性、表现人类爱、表现自然的真与美、表现生活本身。
他反对“文以载道”,反对作品的“政治化”、“商品化”;主张作家必须客观描述,一切要“从实生活里取证”,写时“彻底的独断”。
沈从文的小说多是描写平凡人物的平凡事情,魂绕梦萦的湘西小镇的环境是他小说创作的源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是抒情很强的作品。
《边城》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以家乡湘西为背景,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独特的思考,作品中作者勾勒了一幅生动而丰富的湘西社会风俗画,一幅优美而清新的湘西风景画。
它写的是湖南边陲一个叫茶峒的小城,那里的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的故事。
情节比较简单,但写得相当缠绵动人。
它歌颂了翠翠与傩送纯洁、真挚、带着诗意美的爱情;赞美边地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安宁、静谧的田园生活。
这是作者理想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艺术再现,这是个典型的“桃花源”,人与人充满了具有原始性的关爱,没有等级化分,平等互助,物物交换,金钱在生活中不占统治地位(请不要否认金钱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现实中的统治地位),它只不过是乡民们传递关爱的不起眼的媒介物而已。
难道湘西就真的那么美吗?民风就真的那么淳朴吗?这还需要回到作者写作此文的1934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呢?可以说是国家贫弱、日本强侵东三省,国内政治统治黑暗、民生凋蔽、哀鸿遍野,为了生计作者流落北方,面对满目疮痍,作者寻求出路又是多么地艰辛,只好回到真实的内心。
于是归依童年、回避现实似乎才是作者解脱内心痛苦的唯一出路的方法。
作者童年湘西的十多年的生活,对湘西留有深刻的印象,作者童年生活不一定美好,但“童年归衣体验体现了艺术家幻想通过归依过去,在过去的生活中重新发现存在意义,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异化”、“人的心理常常具有美化过去的倾向,过去因其与现实的时空、心理距离而脱离了与主体的功利性联系,它已经不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审美的对象”、“童年的世界在这里成为作者在浑浊的人世坚持自己人格追求的依托”(以上均引自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134-135),《边城》所描绘出的淳朴的人性、原始的自然、质朴的民风、宁静缓慢的生活节奏,均呈现出庆典似的牧歌形式,是童年的梦幻,是作者精神家园的湘西,美丽如天堂,与那时实际的湘西有一定的距离。
1934年的现实毕竟是黑暗的,所以《边城》在温柔中虽然跳动着坚韧的活力,但是牧歌般的情趣里至始至终贯注着如丝如缕淡淡而不断的哀愁,这哀愁呈现在景物描写和人物的悲剧命运中,也实际上是现实的残酷寓于作品中的作者痛苦心灵的呈现。
作者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又感到在社会面前,在不可知的“命运”面前,个人是渺小而无能为力的,“真正的天堂,正是人们已经失去的天堂”(普鲁斯特语),对湘西的风土人情的童年回归,歌颂真善美,折光的反射出他对当时社会的否定,这种折射完全得益于作品诗意般的流溢着忧伤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刻切合。
三、环境描写与人物命运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
在《边城》,由于作者强调茶峒的人们、社会没有被钢筋水泥为符号的现代文明所浸染,作者所建构的湘西世界里自然与社会合一,山水与人文胶溶,“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两者均引自陶渊明《桃花记》)的高度一致,自然与人文之景,难分彼此,小说一开始就展现茶峒清丽的山水、如飘逸不群的仙女,它淡淡写去,让感情的细流缓缓地、悄悄地拨动人们的心弦,使你的灵魂微微一颤,读者与作品成为一团无间隔的和谐,让你体悟到那真是一个干净无比的世界。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小溪流下去,绕山嘴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开头景物描写是非常客观的,作者的心态看似冷静,其实蕴含着无比眷恋之情,似如《桃花源记》的开头部分,也承传着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哀婉而清丽的笔调。
随着景物的进一步展开,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出场,情节也缓缓地隐现出来。
《边城》通过作者的童年归依,展现出属于梦幻中的湘西的美景,无论是细雨、薄雾、月色笼罩下的河面景色,还是秀丽的青山等,都呈现出一种神秘、缥缈、如烟似梦的氛围,每一画面的展现如同意境幽远的中国山水画,言已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这样,景物在作品中不露痕迹的出现,淡淡的凄婉的伤哀如丝如缕地贯穿全文始终,与人物的悲剧性相得益彰,两者在矛盾中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切合。
首先,文中的环境的美丽与人物的悲剧性形成矛盾。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着力强调环境美丽怡人,而人物的结局却是那样的糟糕,天保的溺水而死,老船夫在风雨中的辞世、翠翠与傩送团圆的无期,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哀,读后更能牵扯人的心怀。
其次,人物的活动与自然的力量的矛盾,也展现出作品的悲剧性。
天保失恋后,出走他乡,“天保大老坐下水船到茨滩出了事,闪不知这个人掉到滩下漩水里就淹坏了……”美丽的自然养育着人类,却也在不经意间吞食着人的生命。
无独有偶,老船夫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被大自然带走生命:翠翠看看屋前悬崖并不崩坍,故当时还不注意渡船的失去。
但再过一阵,她上下搜索不到这东西,无意中回头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见了。
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地摊在那儿。
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
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
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
翠翠的形象便是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她身上有一种神性之光。
自然是没有生命的,但经作者的点化而具有了灵性,这里描写自然的无情,而与人物的悲剧命运达到了高度一致。
环境描写也暗示和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再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人物的悲剧命运,这实际上是人文环境的真实展现促使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在作者笔下,元宵节的爆竹烟花、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赏月及月下对歌,以及孩子的取名、办丧事的绕棺、下葬等等风俗习惯,无不使人感到新奇、别致,而又符合二三十年代湘西的风俗,达到了环境的真实。
也只有在这真实的人文环境中,才有男女恋爱选择“走马路”,通过对歌传情,自己选择对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天保与傩送的矛盾、爷爷与翠翠的矛盾、天保、傩送兄弟和父亲船总顺顺之间的矛盾、老船夫与王团总的矛盾,“走车路”和“走马路”之间的矛盾,这些合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环境把人物推向了悲剧性的结局。
最后是自然环境的秀丽与人物洒脱豪放、勤劳、纯朴、善良、热情、纯真、健康、自主自为的性格特征高度一致。
湘西的自然美景如天堂一般,山水、星月无不明丽可爱,呈现出一种原始状态而没有被污染过的美丽。
而湘西的人们也如这大自然一样,有自由创造精神,不拘小节、无拘无束,能返朴归真,自生自灭,求得了人性的和谐。
天保与傩送兄弟俩互为情敌、顺顺在儿子死后对老船夫的态度等都描写得合情合理,相互谅解,具有自然状态的和谐美,使人真正体悟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既然是描写就不能不提到寓有诗意和极具张力的语言和总结小说的舒缓而白描的语言与作品透露的纯净、清丽、哀婉的风格相一致,尽可能地表现了湘西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原汁原味地凸现了古朴的湘西的景物及风俗,给人一种仅属于湘西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生自灭”状态的深刻印象。
小说点化地方语言方面,点石成金,合理而巧妙地安排,使小说所描写的世界更为真实而富于地方色彩。
如“悖时砍脑壳”,既合乎翠翠身份,又具地方特色;如文中大段对歌的引用,富有民族色彩。
小说在塑造人物上与人物所处的环境一致,相互照耀。
比如描写翠翠这一少女形象总是通过自然环境之物的比臂,深得贴近自然的民间文学的熏染:翠翠在风里日里长大,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大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