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读书汇报概况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

浅谈风水理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影响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博大精深,与其他任何学科或理论发展一样,中国独特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无不受到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风水理论,就是中国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中国历代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均蕴涵风水理念;广阔的聚落及各地民居,皆可见风水之约定俗成。

正是风水理论的影响,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一、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

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所在。

2.依山傍水原则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依山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

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从山脚一起到山腰。

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

二、园林地形设计中的风水学园林地形设计,包括山地、斜坡、台地、平地的竖向设计等,主要内容是人工挖湖、堆山,其要旨是山势山形的营造。

无论是大地形的改造还是小地形的营造,都应在风水学理论指导下进行。

风水环境选择的方式方法虽然众多,然归纳起来其精髓为龙、穴、砂、水四大要素(有书将“向”加人,统称“地理五诀”),其原理是“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大准则。

风水术借用了民间有关龙的观念,称蜿蜒曲折的山为龙脉,或称山龙;称源远流长的江河为水龙。

龙,又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病龙、死龙、来龙、去龙、直龙、横龙、飞龙、潜龙之别。

浅谈园林风水

浅谈园林风水

浅谈园林风水中国风水术源远流长,后代丰富而庞杂的风水观念与思想之文化初始,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

上古自无所谓风水理论,然而有关风水的萌芽意识已经体现在原始营造活动之中。

从考古发掘看,仰韶建筑遗址一般都出土在地理环境比较良好的区域——一般都向阳、凭山借水。

满足了生产、生活的要求,同时也完全符合后人在风水理论基础上总结的最佳宅基地的要求。

在古人看来,风水直接影响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因而往往在建房之前先考虑“风水”问题。

按照“风水”理论,无论城市还是选址居室基址的选择应讲究“山水聚合,藏风得水”。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因此,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建筑选址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基本格局。

这种格局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别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宅址背面要求有座山“来龙”、“玄武”,北有连绵的高山峻岭作屏障,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左右是“青龙”和“白虎”环抱围护,其外还有低岭岗阜,称为“护山”;前有“朱雀”,前面要开阔或池塘或河流、水溪蜿蜒流过。

水前是远山近丘的“朝山”“案山”为对景,可望而不可及。

其二,后玄武即背面有座山,为靠山;前朱雀即前面是池塘或河流或开阔地;左青龙即左侧有蜿蜒的河流曲折流过;又白虎即右侧有顺畅的道路通过,方便交通。

这样,在最佳宅址、村址的基础上,不断向四面扩展、放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同时这种格局也与中国在北半球温带的地理条件相适应。

国有国运,城有城运。

中国六大风水城市分别为新疆八卦城、云南昆明、浙江温州、雁城衡阳、广东深圳、首都北京。

下面我将以北京的故宫为例,浅谈一下故宫的风水。

作为国都的选址,在中华先人的眼中,它关系到未来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关系到族人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而十分的慎重。

他们认为,国都要建在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上,背有大山,左右有河湖泉溪,要有可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来保障城内人口的衣食所需和发展经济。

有了这些地利,内筑城,外立廓,廓外挖城壕;高地修沟渠,低地筑堤防,这样的城可称之为“金城”。

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风水作为一种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文化,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不断的增加,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风水学从现代角度来理解,可以很大程度的体现出生态保护的理念,它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机统一,园林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风水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风水的概述风水文化在我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人”与“天”的统一,以现代的理解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中“天”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人”就是社会的发展个体,整体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机统一。

风水是一门涉及内容广,综合性较强的一们学科,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含义描述时不能只是简单的概括总结,从总体来看,它主要指的是一种建筑文化,是对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学问,是建筑在选址和规划建设时需要重点把握的部分。

它由两个派系构成,即形势派和理气派。

前者是针对于建筑的具体位置选址来说的,会对建筑的总体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后者主要看重的是一种福荫观念的深化,把阴阳、八卦等理念作为基础,采用“天人合一” 的方式来对建筑的方位和人居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作为建筑的选址规划依据。

2.风水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影响风水在我国古代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很多的领域都有涉及到,其中对于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用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古代的各种建筑活动,基本上都要用到风水,它的影响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位置的选址;一是位置的规划和布局。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风水宝地”是人们的追求目标,而这种模式讲的就是建筑的位置要有山有水,山水环保,内部有良田和山林,环境较为自然化,适合居住因此成为了古代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

另外,理气派系讲究的阴阳理论,并把阴阳之间的调和以及平衡作为最佳的状态,其中所将讲到的阴阳分界线也就是风水学中的对称轴,纵观当期我国遗留下来的古代大型建筑,基本上都是按照对称方式来建造的,这也是对称轴线的一大体现,综合上述可知,在风水学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的村镇和建筑在进行选址和布局时,都呈现出了方直规整和中轴对称的特点。

古代风水林的简述

古代风水林的简述

古代风水林的简述:古代中国人对风水林的培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绿化思想,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对古代风水林论述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内容提要风水林就是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林木。

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

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风水林的产生就是古代人基于培护“龙脉”的目的,而进行人工栽植或保护天然生长的林木。

村落宅基风水林:此类型风水林是渊源于上古时代的社神崇拜。

坟园墓地风水林:该类型风水林是起源于我国早期殷周时期的“封树之制”。

寺院风水林是在宗教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存下来的寺院林木。

风水林培护体现的风水绿化思想:体现了古代人注重林木景观、推崇绿化环境的风水思想,体现了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体现了禁止�Я值姆缢�护林思想。

研究和保护风水林具有以下现代意义:风水林表明古代部分地区对林木培护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风水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风水林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文化价值,风水林具有旅游观光价值。

关键词风水林,绿化思想,产生,意义1.风水林的类型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1.1 村落宅基风水林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

福建闽西南客家人的山村后面,几乎都有一片古老的树木,少则几亩、多则几十、几百亩。

这些树木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树龄已有百年以上,经历数代人而至今仍郁郁葱葱、茁壮成长。

村落的主人称之为“风水林”。

安徽祁门县祁红乡松潭村有一片三百多年历史、面积达140余亩的风水林,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庇护着全村的世世代代。

又如福建南靖和溪乐土村黄氏家族在建村当时,将村周2000多亩山林定为风水林,现在黄氏祠堂后还有300多亩保存完好,成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景观,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风水林的生态文化意涵及价值探析

风水林的生态文化意涵及价值探析

风水林的生态文化意涵及价值探析作者:李韬关杨卓凡来源:《艺术科技》2021年第04期摘要:生态文化是我国在新时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根基,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

本文对风水林的生态文化进行探析,得出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隆礼重法的敬畏自然思想、以物比德的审美文化,具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建设生态旅游区的价值。

关键词:风水林;生态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02过去几十年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牺牲了生态环境[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绿色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理论基础的支撑,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和剖析生态文化的意涵。

中华文明史中蕴含着浩如烟海的生态文化,风水林的生态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4],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5]。

风水林是中国古人在风水文化熏陶下,认为影响社稷安定、家族兴旺、平安长寿、聚气凝财,通过人工栽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方式存在于村庄、墓地、寺庙等地的森林资源。

风水林的产生起源于古代人对林木的吉凶观念,最早记载于西周时期《周易·林卦》;此外还涉及古代的山林崇拜观念,先秦时期《礼记·祭法》中古人视山林川古丘陵为神,秦汉时期《续汉书·祭祀志上》中祭祀泰山已有“配林之祭”,后随风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演化成对风水林的崇拜和禁忌。

风水林不仅具有生态、景观和经济等自然价值,还具有审美、文物和旅游等社会价值。

掌握和理解风水林生态文化的意涵,使风水林的生态文化融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文化因素融入乡村的产业发展[6],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发挥其人文价值[7],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来,紧随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提高,中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景观设计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碰撞,逐渐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于是便衍生了新中式景观设计,它既顺应了当前时代的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文化得到结合。

而风水则是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的一种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以及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改变了在传统意义上对风水的认识,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结合的重要性。

新中式这一新兴的景观设计,在当下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文化融入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为新中式景观注入新的力量源泉,才能让新中式景观更好地立足于当代景观设计。

文章对风水文化在新中式景观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风水;庭院景观设计;应用1风水文化“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这是晋代郭璞的《葬经》一书中对中国风水的理解,由此衍生出如今的风水一词。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具备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以及对师法自然、诗情画意的人文环境的追求;进而创造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在人们不断地实践历练、研究探索、整合归纳和逐步完善中进行感悟与反思,随之形成现如今的中国风水理论。

“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这是《辞海》中对于风水在旧中国阶段最初步认识的记载。

而现如今,风水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早已被否定。

所谓风水,实则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

在现代风水研究中,人们逐渐强调的不再是讲封建迷信的风水,而是站在科学的层面去理解传统风水学。

传统风水学中所遵循的核心宗旨是首先要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详细勘察与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和改造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最终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并满足生活要求的良好环境,强调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最佳的环境状态。

风水林的生态景观探析

风水林的生态景观探析

垫脚林 主要是指种植在村落前面的河边或湖畔的风水林 [2] 宅基林 主要种植在庭院的周围
名称
表 2 风水林依据属性的分类 介绍
公林
是村民集体所有的林地, 具有符合村落信仰的传统风水 格局, 起到保护村落、 带来吉祥等作用, 是村民共同建 立和维护的林地
私林
是庭院内或庭院外的风水林、 风水树和风水盆栽, 调节 私人住宅环境的林地, 弥补居住环境的不足, 归住宅主 人所有, 由住户对私林进行修建和维护
片林
是与村落的地理环境结合的一种风水林, 像沿溪的风水 林、 道路岔口的风水林等
91
ENVIRONMENT&ECOLOGY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
图 1 挡风林 图 2 下垫林
图 3 龙座林
92
到的风力也很大,在此种植树木能抵挡暴雨、减小 风力。
有的学者按照风水林的属性将风水林分为三类: 公林、私林、片林 (表 2分类
一般坐落在村落的水口处, 村民通常认为在水口处种植 水口林 大片的风水林, 可以保护村庄的命脉, 在水口处还建有
亭子、 庙宇、 桥等建筑,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园林景观
一般是指坐落在山脚或山腰的村落旁的树林, 也包括村 落后山的风水林, 需要注意的是, 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 龙座林 称为龙脉, 把土称为龙肉, 把石称为龙骨, 把草木称为 龙的毛发, 因为树林形状犹如皇帝的座椅, 因此被称为 龙座林
2019·12
风水林的生态景观探析
◇张齐楠
摘 要: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 环境、 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单纯依靠自 然科学和技术方法远远不够。 近年来, 从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的角度综合展开研究的方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 重视。 中国千年历史积累了很多智慧文明, 其中道家思想是诸多智慧文明中的典范,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蕴含丰富的和谐 观念以及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 文章透过道家思想对风水林的生态智慧进行分析, 寻求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小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

小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

小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摘要】风水曾经一度被人们视为迷信活动,但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渐发现风水不仅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门科学。

风水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它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实际,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深入探讨了传统风水理论的科学思想,并且分析了其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探索其对促进现代园林景观更好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风水理论园林景观天人合一一、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概述若从字面理解“风水”,就把它分为了自然界中的两个事物,风和水,也可以说是气流和水流。

中国的先人自古以来就敬畏自然,然而他们想要了解自然就需要通过自身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

气流和水流是自然的反映、是人们生存不可欠缺的元素,可以说是自然与人类沟通的媒介,正是有了这种边缘性质,所以风水就自然成了人们仰望和迫切想要了解的对象。

风水理论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某种数术,特别注重实践,宗旨是审慎周密的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建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一种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

二、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1.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思想的作用中国传统思想的山水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深受风水思想的影响,这种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哲学渊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天人合一”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珍视自然,因此,人们向往自然、尊重自然是天性。

研究中国园林就能发现古代匠人和现代园林规划人员在造园思想和技术上都锲而不舍的追求“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生态规划目标,这都是受到风水理论“天人合一”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探索“天人合一”的生态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风水学习总结

风水学习总结
6、北方壬癸称玄武,招得财源滚滚来。五谷满
风水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多少人的做事准则,人们相信善恶都有其规律,做好事也是一种修行,做坏事的恶人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
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风水。比如:房子的规划,园林的规划,建筑的选址,室内装修设计。
风水学习总结11408135吴金科
经过风水课的学习,我对风水的了解也更进一步。在没有上风水课之前,我只听说过风水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但是却对它一点也不了解,所以我对它也时常是不相信,但自从学习了风水课,我觉得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它。它是我国多年来文化的一种积淀,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值得我们去尊重甚至把它发扬光大。
墓中⊙⊙公妈尊魂,请与诸神驾一群。今朝俎豆儿孙仔,齐上墓堂同尊敬。
一奠请醪酒满卮,应将莹荫子孙儿。螽斯衍庆千丁旺,显达光明早读书。
二奠酒来喜满前,龙神同嚼人天。从今日实三宝贵,必出儿孙个个贤。
三奠馨芳酒满杯,欢呼共飨众坟台。龙社同酌祭筵过,大振家户福自来。
四奠诸薰酒满巡,佳城峻日祭先坟。龙神同鉴祖先德,好把儿孙跃禹门。[4]
五行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体现了太极的魅力。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关于风水的知识
下罗经口:精精灵灵,头截甲兵,左居南斗,右居七星,逆吾者死,顺吾者生,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4]
破土口诀:天上三奇日月星,通天透地鬼神惊。诸神咸见低头拜,恶煞逢之走不停。天灵灵,地灵灵,六甲六丁听吾号令,金童玉女首领天兵,何神不伏,何鬼不惊,钦吾符令扫除妖精,时到奉行,九天玄女急急如律令![4]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风水理论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要:风水术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风水理论的哲学内涵与理想的风水模式,重点论述了风水理论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运用。

分析了风水理论对回归景观设计的原则有指导意义,并有很大的必要性。

风水的理想模式对景观元素的完善利用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而风水理论对景观设计中一定区域内的轴线确定,景观格局的形成,均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水理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景观选址;景观元素;区域景观视线Abstract: The geomancy is one part o f China’s ancient cultur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ilosophy of geomancy theory and the ideal geomancy model, and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and use of geomancy theory on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also thinks that the geomancy theory has guidance significance to the retur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is of a great necessity. The geomancy ideal model has a good effect for the perfect util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 and also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determining the axis within a certain area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forming the landscape pattern.Key words: geomancy theor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landscape site; landscape elements; regional landscape view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风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工业时代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反省,人们对城市的作用与功能,形式与结构、景观与生态,展开了新的思考。

浅析风水学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风水学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风水学说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渴望为自己创造美好空间的愿望从没有中止过,尤其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里,人们更是应用各种科技手段努力的为自己创造理想的空间环境。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就跟跳高运动一样,先猫腰找到最初的起点,然后再跳跃才会跳得更高,飞得更远!在这始终如一的追求中,我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去寻找最初的追求和未来美好的理想。

在中国,周易和风水正是我们最初的造园思想,而如今人们似乎很少再以诸如“天人合一”、“还朴归真”的思想来创造自己理想的空间,更多的是相互效仿。

园林业发展到今天,是该“猫腰跳跃”的时候了。

引言万物负阴抱阳。

古人强调“阴阳相生”、“天人合一”,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即: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平则佳。

在诸多中国古代文献中,《易经》雄踞“六经之首”(《易》《诗》《书》《礼》《乐》《春秋》)、“三玄之冠”(《易经》《道德经》《南华经》),甚至被尊为“大道之源”、“宇宙图式”、“科学的灯塔”。

《周易》是世界上唯一由符号和文字组成的神秘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几千年来,它影响着气象、天文、地理、军事、农业、哲学等科学领域。

风水理论在现代看来不免有些迷信色彩。

可是,但凡事物如果我们以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必有其奥妙之处,若再加以应用,将可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新事物。

抛去风水中的迷信成分,以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奥妙与玄机,再去之糟粕,取之精华,便可做到“古为今用”受益无穷。

正是周易和风水的影响,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还朴归真”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但,自开放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并在国内形成了一股文化主流,人们过于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却忽略了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隐约的看到现代国内的许多园艺作品已“西化”,更甚者,有盲目模仿、生搬硬套之败笔。

我想,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一种产业,它所应体现的不仅是现代气息,它更应体现出民族的特色,作为中国的园林工作者,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并在创作中加以弘扬。

风水文化对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风水文化对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文章编号:1009-6825(2005)23-0023-02风水文化对水景观设计的启示收稿日期:2005-08-17作者简介:陈 倩(1978-),女,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 650093翟 辉(1967-),男,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陈倩 翟辉摘 要:对风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了阐释,进一步体会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希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水景观设计的文化根基,创造出既运用现代新型科学技术,又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理水艺术形式。

关键词:风水,文化,水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 U 985.13文献标识码:A很多人认为风水就是迷信的代名词。

然而事实却是风水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中国的整个社会及人们的生活当中,它已经成为中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看法。

直到今天,风水仍是活在中国民间的信仰。

应该抛开一切外在因素以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

首先来具体分析一下风水的定义。

/风0和/水0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风水0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内涵。

领会风水的深层内涵,对于认识中国文化和理解中国式景观及精神,改变和创造更具现代意义的中国风格景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地理人事须知6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后得出高度概括的结论:/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

顾名思义,风水之法无余蕴矣0[1]。

风水中,/水0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5风水辩6中曰:/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0乔项认为建筑要选择不易被水浸蚀的高地,如果水流能在此形成弯曲环抱的水势,那就更好了。

5管子#水地6中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0世间万物得水而生、而长、而丰茂。

荒芜的土地也会因为有甘露的滋润而变得生机勃勃。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应用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应用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风水应用一、风水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一)风水的概念风水属于建筑文化,它具有趋吉避凶的作用,主要用来建筑选址和布局。

从风水的定义着手,可以分为形势派和理气派两部分。

中国古代一致认为,一个区域是否吉祥安泰,主要是看该地区风水状况,这就是形势派的看法,他们注重“龙、穴、砂、水”的相互配合,建筑物的选址以良好的山水格局为主,也就是说,形势风水主要作用与建筑物的选址,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的具有生气的山水环境,该理念对建筑物布局也有重大影响。

理气派风水渗透出浓郁的福荫观念,其基础思想包括阴阳、八卦、四时、五行,该流派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对建筑物的选址、规划以及布局以判定人与天地、方位、四时及山川的关系为主。

(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园林景观设计高度重视环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的在保护环境、尊重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保护生态动植物为目的,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新环境。

环保、节约、共同发展等词语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思想,因此,园林景观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保护,而不是肆无忌惮地开采利用;第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多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第三,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包括生态景观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本理念以及重视园林设计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具人文情怀。

二、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依旧存在着“风水”就是封建迷信的观念。

无论是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还是广大观光者都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风水”观念的认识。

风水理论本身包含佛学和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对“风水”认识不是很明确的人们把它跟玄学或者是迷信武术等同起来,导致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难以开展。

(二)技术体系上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风水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很难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

浅谈园林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浅谈园林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浅谈园林与风水浅谈园林与风水摘要:信息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整体生态系统中各景观元素的主动设计和谐调过程,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追求理想环境成为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

而追求理想环境为目标的风水思想有着它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风水景观选址的沿革与意义,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的理想模式,并结合现代生态化设计从科学的角度对风水进行了解释,试图探讨理想景观的选址与风水的关系。

关键字:风水景观设计生态选址风水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复杂的风俗文化。

对于风水的性质,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尹弘基认为“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这种独特的选择地点的中国系统,具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迷信的成分。

”个人比较认同此种观点。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风水已经开始从传统的认识上升到科学的分析利用风水。

风水越来越受到使用人群的重视。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整体的设计与各个园区的功能与整体的关系,还要结合当地地形特点、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以创造出既有很高观赏价值和很强的实用功能,又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的较完美的环境空间。

这就与风水紧密联系在一起。

下面就风水在园林中的应用简要谈一下园林与风水间的关系。

一、园林选址与风水风水中四灵方位之说,即阳宅龙穴宝地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住宅后有靠山,前有草原,左边有稍高山冈,右边地势须低平,呈环抱状。

四灵之说,反映了中华古人对地质、地理、生态景观、建筑等的综合观念,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地理观,被西方科学家称为“东方文化生态”。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跟绘画一样,强调“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明末造园名著《园冶》中也提出“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远来往之通衙;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

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蒋子杰

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蒋子杰

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蒋子杰发表时间:2019-10-17T15:12:28.93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作者:蒋子杰[导读] 古人暴露于充满危险的自然界中,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积累了对抗和适应自然的实践经验。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1.引子王振俊高工做了题为《园林随想》的专题报告,王工是一个坦诚、和蔼以及对园林事业充满着专业精神的人,他以“天人合一”为理念,把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分为几个阶段,并且创造性地把风水理论结合为园林的基础理论来加以实践、来认识风水学。

2.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设计古人暴露于充满危险的自然界中,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积累了对抗和适应自然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理性感觉与玄想,形成了简朴的宇宙观、自然观与人生观,即风水的雏形。

风水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有诸多共生基础,将风水理论视为工具与手段,把握其原则,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利于更好的规划和完善我们的环境。

2.1天人合一理性风水学的灵魂思想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王工认为“合一”就是“和谐”。

风水主张“天”和“人”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之间要相互协调,自然与人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

这条原则是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风景园林景观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的伊始就应具备大局观,以整体思路来贯彻规划设计过程。

理性风水学说的精髓就是现时代被广为传颂的“和谐”理念,主旨即是解说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并进,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理论,以实现古人对安全宜居的环境追求。

风水理论中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一统”的理念以当代生态思想来分析,亦不过时,部分理念不谋而合,与时下倡导的生态园林、节能减排、低碳设计等热点息息相关。

2.2因地制宜原则环境存在客观性特征,人作为居住者,应尽可能少地改变环境而适应之。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气候条件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地园林形式也不尽相同。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风水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

风水学对园林的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人们追逐理想环境的一种表现,无论在园林景观的选址、规划及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应用等方面,都涉及风水学理念,文章便将浅议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水论。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风水学;植物造景1 风水学的概述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学”。

早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风水理念的雏形。

当时虽然没有风水一说,但人们已经开始择地而居,选择温暖、安全的栖息地生活。

随着先秦时期《周易》的出现,风水学说体系初步形成,到了唐宋是风水学说的鼎盛期,而明清则是风水学说的普及期。

而如今的风水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了封建迷信的部分,科学合理的布设景观,使风水学真正成了一种自然美学。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整体的设计与园区的功能与整体的关系,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民俗、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以便创造出既有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又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的较完美的环境空间。

2 风水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1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即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方的气候决定了房屋的顶棚和墙体厚度),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

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

总的风格是开朗大度。

江南风格: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

组群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

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自由灵活。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文化景观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文化景观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文化景观∙简介: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文化景观,介绍了风水理论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关键字:风水,文化景观,传统文化前言在Nassauer(1995)提出的景观生态学中文化现象研究的基本原理中有:文化习俗强烈地影响着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文化习俗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的注意力,影响人们对有趣景观的发现以及对景观的偏爱,习俗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创造景观,尤其是创造本地景观的行为。

人们是按其对自然界的认识、按其美学追求以及各种需求、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来建造或改变景观的,因而,除纯自然景观外,景观的外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准则。

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映,它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的考虑。

可以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景观设计理论和东方的环境科学。

1. 风水理论与文化景观的内涵1.1 风水理论主要内容风水又称堪舆。

风与水是自然界万物的二个代表,堪代表高处,舆代表低处,表明地势的变化与自然环境。

风水用抽象的气来解释自然环境,认为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按自然的秩序,采取自然的行动,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

在地理学中,这阴阳二气交流而生出各种变化。

概括而言,风水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产生和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

风水术是一种有关城市、村镇、住宅、园林等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它集自然地理学、建筑景观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于一体,运用于古代建筑规划之中。

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注重建筑本身的布局安排,从时空的角度考察人体与自然地理环境、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力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1.2 文化景观的概念在地理学中,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由于地理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现象,另一类是人文现象,所以景观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周礼》等先秦文献对地理形势与人文关系也有详述,《周 礼·地官司徒·大司徒》则提出了与风水密切相关的“土宜之法”的相宅说:“以土宜 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 以任土事。
上述所引是古代先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选择和评价生活环境的种种行为及 举止,为后世风水理论及风水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风水思想产生的发 源及先声。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隋唐五代时期: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
僧一行,唐代著名高僧,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唐代著名历法《大衍历》 就是其创造的。他还精通六壬和风水之术,提出的“山 河两界说”,对后世风水理论“界水理论”的形成产生 了重要影响。 唐代风水理论还流播到日本和朝鲜等国家,对这些 国家的都城选址及营建、建房、造园及死人埋葬都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如日本平安朝时代的《作庭记》一书, 是记载平安时代寝殿、庭园建造形式与技术的书,书中 充斥有大量风水内容。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两宋时期:风水理论体系的定型
(一)风水术的泛滥 到了明清时期风水术泛滥于华夏大地,风水活动遍及皇家和民间社会各阶 层,达到极度风靡的程度。 由于过度“迷信”风水,变产生了改风水、迁风水等迟葬、迁葬的社会陋 习。明清时期常因选择坟地争风水,经常引发诉讼、斗殴事件等社会问题。这 种弊端严重地破坏了地方社会的秩序,引发各类冲突。 (二)风水理论的新发展 明清时期地学的发展对风水理论不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也 更加“正规化”,风水分支理论也更加发达。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明清时期:风水术的泛滥和风水理论的再完善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洋务运动、西学传播,晚清思想界开始了对风水的批 判。西方传教士出于在中国传教的需要而批判风水。 但应该承认,风水理论有其合理的内容。 风水注重人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及交互感应,因而注重人与环境种种关系的整体 把握i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体评价,达到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和 谐,选择适宜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特别是风水中有关阳宅选建的理论,与中国古 代的营造学、造园学互为表里,相辅为用,注重地形、地势、地貌,看重山水、土 质、林木植被,追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迥别于他国的独具 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这是风水理论得以长期流传的重要外在原因。 风水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注重吸收中国传统地学、天文学和哲学知识,不 新丰富和充实自身的理论,如传统地学中的四方、九州、高下以及许多地形、地貌 知识,天文学中的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十二舍、七曜,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八 卦等等,均为风水理论所吸收。因此可以说,这三大学问特别是地理学构成了风水 的主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一次科学的发展,如司南的发明、地磁偏角的发 现,不仅未能使风水衰落,反而为其输入了新鲜血液。也正是由于有了科学、哲学 作基础,风水也才有了其独特的环境、建筑美学价值,并深深地影响了传统建筑物 形式和城邑村落的布局。这正是风水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内在原因。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风水思想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风水理论的雏形时期,大规模的宫室营建为风水术的盛 行创造了物质前提,阴阳五行学说和易学理论为风水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出现了与风水有关的理论雏形。 二是汉代风水术开始盛行和早期风水著作的出现。 三是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的盛行。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风水理论的雏形
五行学说以整体思辨及“取类比象”的方法,将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 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相生相克图
事物的五行属性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风水理论的雏形
魏晋六朝时期是风水理论体系的确立期,其重要特点如下: 一是帝王和王公大臣对风水的推崇。晋明帝司马绍、宋明帝刘彧、齐高帝萧道 成、梁武帝萧衍等帝王都很迷信风水。 二是风水术士辈出。这时期涌现出著名的风水宗师管袼、郭璞等,以及大批擅 长风水术的隐逸之士。郭璞被视为风水鼻祖。 三是《葬经》的出现。《葬经》相传为郭璞所著,该书第一次提出了风水之说。
殷周时期人环境选择的理论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盛行通过卜筮活动来决 定人们的行止。周代人们除了注重对具体生活环境的选择与评价外,十分重视对大自然 的勘察与描述。被视为我国第一部《尚书禹贡》,以自然形成的山川、河流。海岸为参 照,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大自然区,即为九州,为后世的“大风水”说提供了理论依 据。《山海经》详细的介绍了山川、河流、海洋、道里、隰原等地理形势,对风水理论 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管子·地员篇》论述了地势、地形、土壤、水文、伸 手“五行”学说的影响,并配以“五土配五音”,后发展为风水“五音配五行”的观念。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读书汇报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作者关传 友从文化学、文化史学、哲学、民俗学、地理 学、生态学、林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 风水林产生、起源、价值、类型和文化意蕴, 填补了风水林理论研究的空白。
全书共分九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对风水、风水林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简述了风水林的类型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概述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主要的风水术语进行了解释。 第三章论述了风水林的产生和价值,认为风水林具有生态、景观、经济等自然价值和 审美、文化、文物、旅游等社会人文价值。 第四章探讨了中国人在培育保护风水林的历史实践中所展示的风水绿化思想、风水生 态伦理思想。 第五章选择构成风水林景观常见的四十余种具有吉祥、辟邪作用的树种。 第六~八章分别考述了村落、墓地、寺院等风水林的起源、形成原因以及历代培育保 护的实践,列举了各地现存的主要风水。 第九章选择简介了各地流传的有关风水林的传说故事。结束语部分对现代风水林的培 育和保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魏晋六朝:风水理论体系的确立
隋唐五代时期是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大量风水著作的面世。
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水理论著作是《宅经》一书,清《四库全书 子部 术数类》 收录此书,是古代流传很广、版本众多的一本书。《隋唐·经籍志》中载有13部相墓之 书,共计245卷。主要有《地形志》、《宅吉凶论》、《相宅图》、《五姓墓图》、《塚 书》、《黄帝葬山图》等,从其书名来看,这时候的风水理论仍然以五行生克理论为主, 不太注重“生气”理论。但隋唐短命,风水理论真正得到完善发展是唐代。《旧唐 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列出了15部风水著作,此外,近代敦煌莫高窟发 现写卷伯三八六五号《宅经》文献,所开列唐代流行于民间的阳宅书有24种。 上述这些风水著作有力的促进发展和丰富了风水理论,使得风水理论体系更为完善。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隋唐五代时期: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
自先秦至宋代,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风水理论体系得到了完全定型。 宋史·艺文志分就列出51种相地书名称,特别是宋室南迁后,南方地区的 灵山秀水为风水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工程朱理学兴起后所强调的“格物致知”、 阴阳太极八卦理论,以及出于礼制需要而倡导的葬说,对两宋时期风水的盛行 和其理论体系的定型,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和影响。两宋时期产生的“形 势派”和“理气派”两大风水流派就是其重要标志。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风水的衰落与兴起
风水林的产生 森林是先于人类而存在于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发展的文明史证明, 森林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代人们的生存意识里存在有的“木”(森林)情结,在情感上就会产生与树木 及树木生长环境进行交流对话的欲望,从而产生了对森林的吉凶观念和意识。 古代人们对林木这种吉凶观念,实际是先民们长期以来在生存环境选择中形成的。 因为我国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型国家,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如何避开冬季寒冷干 燥的偏北风和迎纳夏季暖湿的偏南风,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极为重要。当时人在选 择居住地址的环境时,都选择北面有蜿蜒的群山峻岭,南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东 西两侧有群山环抱。群山环绕之中的应是盆地或谷地,有源于群山之中的河溪流经盆 地或谷地,河溪流出盆地或谷地之处应是两山夹峙。这样的地形环境,北有靠山可挡 寒冷的东北风,朝南可获得较多阳光日照,背靠大山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前方有河流 流淌,是为了有利于生活、生产活动的开展。但在没有靠山的平原地区,人们只有通 过广植林木来阻挡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如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居住的“龙骨洞”, 是靠周围的山体来阻挡寒冷偏北风的。 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遗址和商代的河南小屯的殷坡遗址,均是背靠大山坐北朝 南处的临河边阶地上。反映了远古先民们在利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自 然生态条件来营造适合自身生存和生产环境的杰出智慧。为了使这种有利于人类自身 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先民们就把这些山、林赋予了风水山、风水林的吉祥 名称和令人敬提的神秘意义。
目录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风水思想的发展 2.秦汉时期:风水理论的雏形 3.魏晋六朝:风水理论体系的确立 4.隋唐五代时期: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 5.两宋时期:风水理论体系的定型 6.明清时期:风水术的泛滥和风水理论的再完善 7.近代以来:风水的衰落与兴起
二、风水林的产生与价值
1.风水林的产生 2.风水林的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
二、风水林的产生与价值
风水林的产生
风水林的产生还与我国古代的山林崇拜观念有关,我国古代先民早在先秦时期 就存在着山林的崇拜意识。秦汉以后,随风水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就演化成对风水 林的崇拜和禁忌。 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它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
二、风水林的产生与价值
风水林的产生
风水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人文价值。 风水林的自然价值 (1)风水林的生态价值: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绿色植物的载体,也是人类最忠实 的伙伴。(吸碳放氧、蓄水保土、防风御寒、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改善小气候环境) (2)风水林的保护价值:主要包括风水林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的价值、防卫价 值。 (3)风水林的景观价值:风水林是一类特殊的森林,不同地区的风水林能真实地反映乡 土自然植被的景观特色,代表所在地区的森林植被特征。 (4)风水林的经济价值。 风水林的社会人文价值 (1)风水林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色彩美、形态美、音响美、味觉美、象征美。 (2)风水林的文化价值:风水林因与区域内的民俗风情、文化习惯息息相关,反映了人 们的宗教信仰,和所在地人们的价值观相符,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3)风水林的文物价值。 (4)风水林的旅游价值:风水林是风景资源的典型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