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探索》教材第二章“科学实验方法”,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实验操作视频、课件。
2. 学具:实验记录本、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
(3)实验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
(2)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指导数据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实验器材,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2. 答案:(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观察、假设、实验、验证。
(2)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具体使用方法见教材。
(3)示例: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光照需求。
实验器材:植物、光源、记录本。
实验步骤:①将植物分为两组,一组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另一组放在阴暗环境中;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酒精灯
外焰
内焰 焰心
四、常见实验操作
1、滴管的使用 注意:1、使用滴 管时,胶头在上, 管口在下;2、滴 管口不能伸入受滴 容器;3、滴管使 用后应立即冲洗,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 禁吸取其他试剂。
四、常见实验操作
2、酒精灯的使用
比较小木棒 在酒精灯火 焰的不同部 位加热时的 现象,判断 火焰三部分 温度的高低。
小木棒所处的 小木棒的颜色 部位 变化
三、常见的实验操作
1、滴管的使用
2、酒精灯的使用
3 、试管的使用
4 、放大镜的使用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分为两种:普通 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 滴管(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同时起到瓶塞的作用)。
胶头滴管的主要用途: 1、用于吸取少量液体。 2、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的方法: 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 滴管中的空气; 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外挤内吸) 2、胶头滴管不能交叉吸取液体。 即吸取一种试剂后,需洗净才能 吸取另一种试剂。
试 管 用途:用于少量的试剂的反应。
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②试管可以加热,但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 ③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使火焰对准药品部 位加热。热烫试管不能骤冷,以免破裂。
试管夹
用途:用于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
①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的中上部)。
走进科学实验室(全)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 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 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 圈) 、坩埚钳. 9、过滤分离的仪器: 漏斗、玻璃棒. 10、加热常用的仪器: 酒精灯.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 酒精喷灯、电炉.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 质的反应容器。可在常温或加热 时使用。 试管夹
试管
试管架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 时常用的热源。用于加 热物体。
试管加热后不能 骤冷,防止炸裂; 试管夹用来夹持 试管,防止烧损和腐 蚀。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用途及注意事项
主要用途: ①用作配置溶液 或较大试剂的反应容器;②加 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 均匀。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活动一: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加10滴硫
读图: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守则?
从图中找出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室 安全守则?
进入实验室要避免发生以下危险事项 危险事项 为什么危险? 1、用舌头尝试药品 部分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 2、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和喝水 发生误食现象 3、追逐推挤 撞翻实验器材、药品、酒精 4、在燃烧的酒精灯旁用书本挡风 纸张为易燃物 5、用金属物品玩弄插座 触电 6、鼻孔接近瓶口嗅闻药品 部分药品有刺鼻味和毒性 7、加热时,试管口对准人 加热物质和蒸汽喷出 8、未配戴安全眼镜 酸碱溅出,喷到眼睛 9、湿手触摸插座 触电 10、把书本垫在酒精灯下 酒精灯易翻倒 11、试管平放在桌上 试管易滚动掉落
1.2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中的加热
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 超过试管的1/3。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要擦干。 ③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 住(试管夹离试管口1/3) 。 ④加热时,要先预热,以免破裂。
⑤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别人或自己。
⑥加热时,试管与水平桌面成45°角。
3、放大镜
镜柄
镜片
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走进科学世界
走进科学实验室
【引入】
我们知道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学科,学习了如何去观察实验、如何去 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我堂课我们将走进科学实验室, 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去领略她曾经神秘的风采!
仪器室是存放仪器和试剂的地方
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 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
往试管装入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 倾斜,把装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 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 直立起来。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加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 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取用药品时的安全要求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 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即煽闻法)
烫伤
用大量冷水 冲洗受伤处
②被化学
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 洗1分钟以上
用湿毛巾盖灭
③酒精灯等小 面积着火,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 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 离并报火警119。
1.了解实验的仪器.
1.了解实验的仪器.
试管架: 摆放试管和试管夹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试管夹:试管加热时夹持用,以免烫伤手。 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实验室的布局、实验室的功能区、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等。
2.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等。
3. 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用火安全、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安全知识等。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实验室的图片、仪器设备图示等张贴在教室墙上,营造实验室氛围。
2. 准备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等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3. 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
4. 准备实验药品和化学品,确保实验安全。
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
2. 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室纪律,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3. 学生能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实施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科学实验室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安全知识等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技巧,解释实验原理。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实验室的乐趣。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思考与讨论: 学校实验室里的仪 器是怎样分类摆放 的?
一、科学实验室
以上设备叫什么名称?
下列器材,叫什么名称?有什么用途?
长度测量仪器
温度测量仪器
体积测量仪器
二、实验室安全
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我们必须严格 遵守实验室安全?
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识, 下列警告标志各表示什么涵义?
防止试剂腐蚀胶头或沾污试剂。
使用方法:
1、取下灯帽正放。以防止
滚动和便于取用。
酒精灯
2、用火柴点燃。
使用方法:
活动:观察酒精灯的火焰 探究:三部分火焰温度的高低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 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 过多水分,不易点燃。
注意事项:
1、酒精灯里酒精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1/4 , 少于2/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 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 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4.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 嘴去吹.
5.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用湿抹布扑盖.
补充内容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①瓶塞倒放在实验台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注意事顶: (1)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不要 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 (3)加热时试管外壁必须干燥。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 即用冷水冲洗 (4)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 度角。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满天星斗与哈雷彗星交相辉映 20 世纪发生在美国的一次龙卷风 为什么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反思科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中,通过走进科学实验室,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验室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
科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在实验室教学前,学生对实验装置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可能并不了解,这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我在教学前会提前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对实验装置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这可能引发他们的困惑和迷茫。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验结果,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改进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实验室教学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实验室中,一些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学生在实验中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在教学前会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要求,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我也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实验室教学的安全进行。
在实验室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些学生可能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设计不合理或数据处理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的目的出发,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推理能力。
在实验室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不高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科学知识缺乏实际应用的认识,导致他们对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能够深刻理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将实验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应用前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走进科学实验室 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实验安全知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2)学会使用科学仪器和实验器材进行实验;(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科学实验室简介1. 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3. 实验安全知识第二课时:基本实验操作1. 称量与量取2. 溶解与混合3. 加热与冷却4. 观察与记录第三课时:实验设计与实践1. 设计实验方案2. 实施实验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1.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3. 实验报告的修改与完善第五课时:实验器材的使用与维护1. 常见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2. 实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3. 实验器材的存放与管理三、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施和器材;2.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3. 教学多媒体课件;4. 实验报告模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4.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3.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激发对科学的兴趣;5. 定期检查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六、教学进程第一课时:科学实验室简介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 讲解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实验安全知识;3. 学生观看实验操作演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课时:基本实验操作1. 教师讲解称量、量取、溶解、混合、加热、冷却等基本实验操作;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练习,记录实验结果;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2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3.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 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就不能考虑安全,要有大无畏精神
B.电流表可以用来测电压
C.实验室里很危险的,能不去就千万不去。
D.不小心被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5.使用滴管时,胶头在(),管口在()。
A.上;上。
B.上;下。
C.下;下。
D.下;上
6.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A. 只移动放大镜。
B. 同时移动头部和放大镜。
C. 只移动头部。
D.不能。
7.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进实验室前一定要对即将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充分预习
B.通过品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一些不太容易被肉眼看清的物体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要先预热。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D.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二、填空题
9.各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温度最低的是();温度居中的()。
10.用胶头滴管在上述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时,胶头滴管应垂立于试管的________。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11.试管可以(),加热时要用()夹持住
三、解答题
12.(1)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会发生什么情况?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会发生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