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实验室

合集下载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一课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探索》教材第二章“科学实验方法”,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详细内容包括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实验操作视频、课件。

2. 学具:实验记录本、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

(3)实验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

(2)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指导数据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实验器材,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2. 答案:(1)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观察、假设、实验、验证。

(2)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具体使用方法见教材。

(3)示例: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的光照需求。

实验器材:植物、光源、记录本。

实验步骤:①将植物分为两组,一组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另一组放在阴暗环境中;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酒精灯
外焰
内焰 焰心
四、常见实验操作
1、滴管的使用 注意:1、使用滴 管时,胶头在上, 管口在下;2、滴 管口不能伸入受滴 容器;3、滴管使 用后应立即冲洗,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 禁吸取其他试剂。
四、常见实验操作
2、酒精灯的使用
比较小木棒 在酒精灯火 焰的不同部 位加热时的 现象,判断 火焰三部分 温度的高低。
小木棒所处的 小木棒的颜色 部位 变化
三、常见的实验操作
1、滴管的使用
2、酒精灯的使用
3 、试管的使用
4 、放大镜的使用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分为两种:普通 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 滴管(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同时起到瓶塞的作用)。
胶头滴管的主要用途: 1、用于吸取少量液体。 2、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的方法: 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 滴管中的空气; 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外挤内吸) 2、胶头滴管不能交叉吸取液体。 即吸取一种试剂后,需洗净才能 吸取另一种试剂。
试 管 用途:用于少量的试剂的反应。
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②试管可以加热,但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 ③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使火焰对准药品部 位加热。热烫试管不能骤冷,以免破裂。
试管夹
用途:用于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
①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的中上部)。

走进科学实验室(全)

走进科学实验室(全)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 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 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 圈) 、坩埚钳. 9、过滤分离的仪器: 漏斗、玻璃棒. 10、加热常用的仪器: 酒精灯.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 酒精喷灯、电炉.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 质的反应容器。可在常温或加热 时使用。 试管夹
试管
试管架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 时常用的热源。用于加 热物体。
试管加热后不能 骤冷,防止炸裂; 试管夹用来夹持 试管,防止烧损和腐 蚀。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用途及注意事项
主要用途: ①用作配置溶液 或较大试剂的反应容器;②加 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 均匀。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活动一: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加10滴硫

读图: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守则?
从图中找出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室 安全守则?
进入实验室要避免发生以下危险事项 危险事项 为什么危险? 1、用舌头尝试药品 部分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 2、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和喝水 发生误食现象 3、追逐推挤 撞翻实验器材、药品、酒精 4、在燃烧的酒精灯旁用书本挡风 纸张为易燃物 5、用金属物品玩弄插座 触电 6、鼻孔接近瓶口嗅闻药品 部分药品有刺鼻味和毒性 7、加热时,试管口对准人 加热物质和蒸汽喷出 8、未配戴安全眼镜 酸碱溅出,喷到眼睛 9、湿手触摸插座 触电 10、把书本垫在酒精灯下 酒精灯易翻倒 11、试管平放在桌上 试管易滚动掉落

1.2走进实验室

1.2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中的加热
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 超过试管的1/3。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要擦干。 ③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 住(试管夹离试管口1/3) 。 ④加热时,要先预热,以免破裂。
⑤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别人或自己。
⑥加热时,试管与水平桌面成45°角。
3、放大镜
镜柄
镜片
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走进科学世界
走进科学实验室
【引入】
我们知道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学科,学习了如何去观察实验、如何去 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我堂课我们将走进科学实验室, 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去领略她曾经神秘的风采!
仪器室是存放仪器和试剂的地方
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 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
往试管装入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 倾斜,把装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 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 直立起来。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加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 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取用药品时的安全要求
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 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即煽闻法)
烫伤
用大量冷水 冲洗受伤处
②被化学
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 洗1分钟以上
用湿毛巾盖灭
③酒精灯等小 面积着火,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 务室或医院;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 离并报火警119。
1.了解实验的仪器.
1.了解实验的仪器.
试管架: 摆放试管和试管夹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试管夹:试管加热时夹持用,以免烫伤手。 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实验室的布局、实验室的功能区、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等。

2.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显微镜、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等。

3. 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用火安全、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安全知识等。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实验室的图片、仪器设备图示等张贴在教室墙上,营造实验室氛围。

2. 准备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等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3. 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

4. 准备实验药品和化学品,确保实验安全。

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

2. 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室纪律,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3. 学生能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实施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科学实验室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用仪器和设备、安全知识等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技巧,解释实验原理。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实验室的乐趣。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思考与讨论: 学校实验室里的仪 器是怎样分类摆放 的?
一、科学实验室
以上设备叫什么名称?
下列器材,叫什么名称?有什么用途?
长度测量仪器
温度测量仪器
体积测量仪器
二、实验室安全
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我们必须严格 遵守实验室安全?
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识, 下列警告标志各表示什么涵义?
防止试剂腐蚀胶头或沾污试剂。
使用方法:
1、取下灯帽正放。以防止
滚动和便于取用。
酒精灯
2、用火柴点燃。
使用方法:
活动:观察酒精灯的火焰 探究:三部分火焰温度的高低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 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 过多水分,不易点燃。
注意事项:
1、酒精灯里酒精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1/4 , 少于2/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 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 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4.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 嘴去吹.
5.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用湿抹布扑盖.
补充内容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①瓶塞倒放在实验台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注意事顶: (1)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不要 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 (3)加热时试管外壁必须干燥。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 即用冷水冲洗 (4)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 度角。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当夕阳西下时,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满天星斗与哈雷彗星交相辉映 20 世纪发生在美国的一次龙卷风 为什么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反思科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中,通过走进科学实验室,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验室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

科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在实验室教学前,学生对实验装置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可能并不了解,这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我在教学前会提前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对实验装置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这可能引发他们的困惑和迷茫。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验结果,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改进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实验室教学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实验室中,一些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学生在实验中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在教学前会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要求,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我也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实验室教学的安全进行。

在实验室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些学生可能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设计不合理或数据处理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的目的出发,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推理能力。

在实验室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不高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科学知识缺乏实际应用的认识,导致他们对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能够深刻理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将实验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应用前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走进科学实验室 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  教案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实验安全知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2)学会使用科学仪器和实验器材进行实验;(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科学实验室简介1. 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3. 实验安全知识第二课时:基本实验操作1. 称量与量取2. 溶解与混合3. 加热与冷却4. 观察与记录第三课时:实验设计与实践1. 设计实验方案2. 实施实验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1.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3. 实验报告的修改与完善第五课时:实验器材的使用与维护1. 常见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2. 实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3. 实验器材的存放与管理三、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施和器材;2.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3. 教学多媒体课件;4. 实验报告模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4.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3.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激发对科学的兴趣;5. 定期检查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六、教学进程第一课时:科学实验室简介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器材;2. 讲解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实验安全知识;3. 学生观看实验操作演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课时:基本实验操作1. 教师讲解称量、量取、溶解、混合、加热、冷却等基本实验操作;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练习,记录实验结果;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2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3.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 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就不能考虑安全,要有大无畏精神
B.电流表可以用来测电压
C.实验室里很危险的,能不去就千万不去。

D.不小心被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5.使用滴管时,胶头在(),管口在()。

A.上;上。

B.上;下。

C.下;下。

D.下;上
6.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A. 只移动放大镜。

B. 同时移动头部和放大镜。

C. 只移动头部。

D.不能。

7.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进实验室前一定要对即将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充分预习
B.通过品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一些不太容易被肉眼看清的物体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要先预热。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D.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二、填空题
9.各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温度最低的是();温度居中的()。

10.用胶头滴管在上述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时,胶头滴管应垂立于试管的________。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11.试管可以(),加热时要用()夹持住
三、解答题
12.(1)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会发生什么情况?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会发生什么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