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第 6 讲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探索“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做 出了突出的贡献。 • 在实践上: • 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已经从实践中对无产 阶级领导农民斗争、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 性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先带领革命的力 量开始了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
第二,从世界范围上看,它是对比以往各 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言。 • 革命新道路实践和理论具有什么样的国 际意义? • 它是一种“创新”,丰富了人民革命斗 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国 家与革命的学说,是具有国际影响意义 的。 • 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国际意义。
最重要的意义
• 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命实际相结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产 物。 • 创新性主要表现在:这一理论体现了科学 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 • 对于我们今天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仍有启迪意义。
基本认识
• 中国共产党走武装革命的道路是被迫选择的。 • 毛泽东后来说:“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 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 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 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 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 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 革命的结果; • 在新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集 体的勇气和智慧。
革命新道路理论“新”在哪里? • 第一,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 它是对比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革命道路 而言。 • 第二,从世界范围上看,它是对比以 往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言。
第一,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它是 对比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革命道路而言。
• 大革命失败以前,中国共产党党与国 民党合作,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是否 正确? • 了解历史,认识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 义,要科学、理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讲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主讲:北京大学黄南平
四个问题
一、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前提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三、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 四、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
一、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前提
历史背景:
1924—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推进的国民革命、北伐 战争,以与辛亥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规模,打击了帝国 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 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因蒋介石和汪精 卫相继背叛革命,大革命归于失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形势。 “白色恐怖”。 中共“六大”时的材料统计: 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达31万多人。
四、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
• 思考题: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 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美国学者的一个研究材料
• 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项研究: • 1900—1965年,世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62种理论或 发现,确定为社会科学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 政治学领域,确定了11项。 《1929年至1949年,由毛泽东提出的“农民和游击 队组织和政府”》是其中的一项。 这一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成功,使占世界四分之一 人口的中国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独立自主地进 行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前提。
这是邓小平作的 八七会议的记录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19日 秋收起义部队 会师文家市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国画:进军井冈山
湖南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
1927年9月29日 秋收起义部队 “三湾改编”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 在组织上进行改编,将部队从一个师 缩编为一个团。 • 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定 “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设 立士兵委员会。
•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还没有后来那样重视。 • 1924年1月,毛泽东在讨论国民党一大宣言文件时 谈到:我们的组织还不够强大,影响还到不了群 众,恐怕还不适宜马上提出反对大地主的口号。 可以肯定,目前中国农村的阶级分化还远未到开 始为土地而斗争的这一步。 • 当时有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可以在 城市中推进国民革命的条件。
• 主要阅读文献: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选集》第 一卷; • 《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思考题: • 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实践和理论上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的?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927年10月6日 毛泽东与袁文才 在茅坪大仓村会见
井冈山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13日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 怎样坚持革命? 进行武装斗争。 • 道路问题——进攻的方向指向哪里? • 如何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革命形 势变化的革命新道路? • 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 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上 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的。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 的中心问题
毛泽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
先生对于农运富有经验, 盼即回湘,指导一切。
中国佃农生活举例
“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在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内,是毛泽东最先对这一新 道路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总结 说明,提出理论性概括、分析的。 • • • • • • 1928年10月—1930年5月 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 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 发动了百色起义。
井冈山
一九二七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 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 数十人此为一部分
黄洋界哨口
击溃敌军75万;消灭敌军31.6万; 俘获敌军19.6万;缴获武器16.57万
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
从南昌起义到百色起义;从井冈山等革命根 据地的创建到革命的重新复兴、发展, 实践说明:
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 这个名称,而叫它做 “本本主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客观 条件 红色政权 存在发展 的条件 主观 条件
2.良好的群众基础 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
工农武装割据
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 基本内容
•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 统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 • 以城市为中心,先取大城市,以求一举获得革命 胜利的苏俄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 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 据地,扩大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就能够重新复兴、 发展。
•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提出依据“找着新的道路” 的要求,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 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 1928年6月,中共六大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 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 1929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 指示信中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 物。”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发表署名文章,明 确提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 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 命势力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得着胜利。
油画:《南昌起义》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
这是朱德在起义 时用的驳壳枪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 中国共产党以行动对敢不敢坚持 革命作出的第一个回答。
八七会议
•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汉口举行的中 共中央紧急会议。 •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确定了 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总方针。 • 选举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 治局。
武装斗争 主要形式
革命根据地 战略阵地
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
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 需要正确的思想路线, 需要政治上的勇气。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 要靠中国同志了解 中国情况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 • 这一理论的形成,也就标志了毛泽东 思想的初步形成。(有了新的理论概 念和内容) •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理论得到了进 一步系统地总结和阐述。
敢不敢坚持革命?
•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探索革命新道路的 基本前提。 • 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的、明确的:
• • • •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
• 主要领导人: • 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 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 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 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 武装起义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