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合集下载

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刘泉201111232005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然而,仅隔28年,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了全国政权。

分析起来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革命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简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一、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二、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意义。

一、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从此,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执行了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为了镇压人民、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特务系统,并且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制度。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要争取人民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

2.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大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和新老军阀组成的反革命联合阵线,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进行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

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的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革命组织遭到破坏,革命转入低潮。

此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3.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然而,三大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实践证明,在中国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伟大转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上一章的内容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共产国际、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在革命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内局势却风云突变,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夭折。

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内容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中国政局(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一)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二)遵义会议及其历史作用(三)长征的胜利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认识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创建的意义及现实启示史上“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及危害 3.党在历4.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复兴的新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新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探索并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1.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建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经过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上台后,在全国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为了镇压和控制人民,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指在中国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经过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条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核心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有其特定的曲折历程。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并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社会进步。

二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1917年至1937年,毛泽东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中国化、改良形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更新发展成一套科学的思想体系。

三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实践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转轨。

四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领导,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准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上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解放、独立和富强的决心,而且还包括了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首先,推动市场经济改革,中国政府把市场机制作为指导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形成竞争机制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府采取政改、法改、民改等一系列政治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最后,文化体制改革,实行文化现代化战略,实施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社会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根据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正确的历史角度,科学地对中国社会进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将继续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共同进步做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革命先辈们进行了英勇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初期,由于全国上下盲目的热情,没有足够的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也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许多的弯路。

从1958年到1976年,“左”倾错误愈演愈烈,最终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发生长期的“左”倾错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

所谓“左”倾错误是指为思想超越客观阶段,脱离群众,偏离当时的现实性,堕入空想和盲动。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违背规律,超越阶段;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对内搞关门主义,对敌斗争搞冒险主义。

这段历史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58年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在“八大”正确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对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性估计不足,在工作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失误,“左”倾错误不断滋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重大损失,从1966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左”倾错误发展到极致,从1958年到1976年,这期间是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曲折探索的阶段,既有严重失误也有积极的探索。

一、从“大跃进”到“两步走”:对发展战略的探索早在1957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并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简称“四十条”或“农业发展纲要”),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

1957年11月,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典及各国共产党和工厂党代表会议,受苏联的影响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美,通过各种会议的发动,加上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大跃进”的浪潮很快席卷神州大地。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的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数,高指数带来高估产,浮夸风。

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急于向所谓更高级的形式过渡,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盲目大搞“一大二公”。

第五章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五章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
时间 代表人物
错误观点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王明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 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线,将反 帝反封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 中心,搞所谓“总同盟罢工” 。
在军事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 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 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 牺牲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 难与共、艰苦奋斗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代表人物 错误观点
瞿秋白
认为当时不是处于革命 低潮,而是“直接的革命 形势”,主张实行全国武装 暴动的总策略。
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
时间 代表人物 错误观点
1930年6月至9月
李立三
“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 近我们”,“准备一省或几 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政权, 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 针” ,“会师武汉,饮马 长江”。
第五章

对革命新道路
识 的艰苦探索 结



中国革命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 的建立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 起
3、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 展及其挫折
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 转折
3、总结历史经验,迎 接全国性抗日战争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员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7年 1927年8月,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 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总方针,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总方针,毛泽 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 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前进了一大步, 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前进了一大步,开始了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打土豪
红军在漳州写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 土地革命路线: 土地革命路线: 坚定地依靠贫 雇农, 雇农,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限制富农,保 护中小工商业 者,消灭地主阶 级,变封建半封 建土地所有制 为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所有制。
(一)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建设
1 9 3 1 年 的 毛 泽 东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广大 工农兵群众被吸收到各级苏维埃政府中参加政权管 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红 军 在 渡 河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围剿”
1.反 围剿” 1.反”围剿”作战

曲折艰辛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

曲折艰辛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

040史海钩沉曲折艰辛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问题,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一些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为了中国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现代机械化工业的诞生和发展,促进了许多中国现代无产阶级的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据一定的历史材料和文献记载,到1919年现代机械化产业技术工人已经的发展规模达到两百万人左右,这些充足的社会有利条件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无产阶级的基础。

五四运动算是中国新民主革命运动爆发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巴黎和会上,英美等一些反资本主义的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直接操纵了这次会议,在众多的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赤裸裸地将对中国的社会正义诉求全部驳回,还直接做出了无耻的无理抗争决定,将意大利和德国的特别行政权力直接地转交中国给了张 黎(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601)摘 要: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毛泽东为主要思想和领导的人物,借鉴了俄国的1917年十月革命,结合当时实际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开创了出当今中国一条具有特色的新民主革命道路。

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之中,五四运动的发生,国外其他地区革命党人的支持和帮助,也为了中国的新民主革命道路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动力。

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中国的新民主革命道路也日益地呈现出了胜利的迹象和曙光,共产党人凭借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打破了重重困难,过程艰辛,但是仍然最终取得了一次具有绝对性的革命胜利。

本文以时间节点为顺序,按照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发展和探索的主要起因、经过、结果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并重点总结和提出了其中先后产生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技术成果。

关键词:国民党;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日本。

这个会议,将广大的中国人心中的共产主义怒火彻底地爆发了,他们还高喊着外争国家主权,内惩国贼的共产主义口号,上街游行抗议罢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两条道路的名称和含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二、领导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两条道路探索的过程:1.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背景:①国内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赶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走以大城市为目标地革命道路遭到失败。

②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得以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着一战后的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

(2)过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支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中民城市的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4)走自己路的原因:①从党成立后领导的城市工人罢工斗争及在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的结果看,走“别人的路”是行不通的。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的。

③大革命时期,在广大的农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中国的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5)取得成果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有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④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壮大。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保障。

⑦国民党政权的腐朽。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背景:①国内背景:文革结束,国内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和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局面;思想理论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段全面建设、曲折发展、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

是一段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的艰难过程。

在这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上,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遭遇过严重的曲折,这些挫折为我们提供了沉痛而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对这段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进行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认识正文:20世纪中国的历史,是纳入整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的历史,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肩负起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高举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崭新的探索和实践的历程。

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进一步向前推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完成了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

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宣告结束,开始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新时期。

建国初期,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新中国基础还不牢固。

在这种形势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了国民经济,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相继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场涉及几亿人的大规模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这场社会主义变革中,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不仅避免了生产力的下降,而且还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后中共八大召开,它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准确的认清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史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党史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党史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

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

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

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

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这使得红军和依照地损失90%,国民党 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100%。
• 八七会议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左倾的缘故: • 第一,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
“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共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
和瞎指挥。 • 第三,半殖民地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胡锦涛在庆祝红军长征 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 “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 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 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 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 是罕见的。”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 第一,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
主义差不多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新篇章。 • 长征途中,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把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与中国实际 相结合。
•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 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 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 挫折。
• 最大的恶果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 失败,不得不推出南方依照地实行战略 转移——长征。
• 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 使其满怀信心地去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 解放战争。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学习思考: • 1.以毛泽东为要紧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 2.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
中国共产党内什么原因连续出现“左”倾错 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这一节中,我们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第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第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问题,就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这个建设包涵了很多方面,我们先看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临时中央政府。

毛泽东选为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广大工农兵群众被吸收到各级苏维埃政府中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二方面,就是经济建设方面。

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发展重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

一个方面是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是要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因为这个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

第三是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苏维埃政府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在根据地时期呢,不仅仅只注重军事斗争,只注重政治建设,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也是齐头并进的。

在根据地各方面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土地革命开展的过程也遭受了一系列不少的大的挫折,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当时这样一个时期,在土地革命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土地革命在不同时期遇到的一些困难、挫折和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这是当时党的总负责人瞿秋白的领导下所出现的错误,他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由此盲目“创造总暴动的局面”,反而使革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与历史意义学号:B16040925姓名:周一凡一、走上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在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开始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严厉镇压。

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被拘捕甚至被杀害。

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到处被查禁或解散。

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吸取惨痛的教训,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此后进行了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上百次武装起义。

然而由于其指导思想基本上依旧是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起义的方式,故而这些起义和暴动,都以失败告终了。

革命到底该走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曲折探索1,理论基础的建立: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这代表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渐渐明白: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和条件不同,所走的革命道路是不同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武装夺取政权,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领导路线的正确:1934年,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其最大的恶果,就是导致了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推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象征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但也是充满着希望和勇气的。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示和感悟。

第一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艰辛中国的革命道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当时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了许多不公正的贸易和文化侵略。

这使得一些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始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摆脱列强的压迫。

然而,中国的革命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政府,但新旧政权的更迭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改变。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共两党在中国境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尊严,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

第二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启示中国革命的历程告诉我们,推翻一个强大的政权并不容易。

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但是,在击败旧制度的背后,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体制,才能确保人民真正享有权利和自由。

另外,中国革命的历程也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只有我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推进事业。

而且,在团结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第三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感悟中国革命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反省。

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地摸索实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新的知识和思想,反思可以让我们洞察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借助他们的智慧,我们可以推进我们的事业,并取得胜利。

总体来说,中国的革命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历程和经验,加油推进我们的工作,并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教案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过程,了解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了解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主要内容:一、中国革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及其曲折过程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四、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授课时间:6学时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当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踏上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征途时,也开始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毛泽东曾经提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我们走俄国人的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以苏联革命为模式,屡屡在全国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武装暴动,却屡屡遭受失败。

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动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的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结果又遭到失败。

▲走俄国人的路,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要遵循城市起义的模式?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最早也是最清醒的探索者,他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勇敢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确定,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灵魂的具体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开辟了有别于俄国革命中心城市起义的另一条道路,而且开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多样性选择的先河,●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开辟了更广泛的前景。

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论中国特⾊⾰命道路论中国特⾊⾰命道路题记:从1940年鸦⽚战争开始,中国⼈民饱受压迫,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到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在此期间,中国⼈民也不⽢压迫、不⽢剥削,进⾏了⽆数次的反抗与改良,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数的仁⼈义⼠为探索中国⾰命道路献出了⽣命,直到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有了真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命道路。

中国特⾊⾰命道路内容:⼯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古以来就是⼀个历史悠久的⼤国,有着三千年的⽂明史,从盘古开天地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命道路,从武王伐纣开始,陆陆续续的⾰命不断涌现,每条⾰命道路都显⽰着当时的不同理念。

⼀、中国近代曲折的⾰命道路1840年随着鸦⽚战争炮声的响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个阶级也纷纷涌现出来,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进⾏⽃争,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阶级。

农民阶级随封建社会产⽣⽽产⽣,他们虽然贫穷、保守、落后,但却拥有⼀颗朴素的爱国⼼。

鸦⽚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民,激起了⼈民的强烈不满,于1851年掀起了⼀场⼤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战争席卷⼤半个中国,延续14年,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的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发⽣于1898年秋的⼀场农民⾃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可最终也失败了。

这两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产者,不代表先进的⽣产⼒,这就决定了农民阶级具有狭隘性、保守性、⾃私性和分散性等⾃⾝⽆法克服的弱点,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没有实际的⾰命纲领等,因此,在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命取得成功。

地主阶级同样是在封建社会的孕育下产⽣的,在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和民族危机出现的情况下,林则徐、魏源等开明的地主阶级的代表⾸先提出了“向西⽅学习”的思想,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开阔⼈们的眼界,引导⼈们注意世界形势,起到了积极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际合作实现后,党开始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

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国民党形成了对农民问题只有政策而无行动的局面。

也正是由于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人才,使得下层民众运动方面工作就由中共党员承担。

这样大革命时期党虽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但是毛泽东、彭湃等人不畏艰险、深入乡村、开展农运,为日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积累了经验。

在合作破裂后,全国掀起了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在共产党员由六万锐减到一万人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绝境中奋起,开始了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在大革命悲惨失败之后的关键时刻,党做出了正确抉择,结束了陈独秀右倾中央的工作,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开始了从进攻城市向农村进军的艰难转变。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毛泽东在发言中讲了领导权,农民和军事的三大问题,提出了争取农民支持、独立领导革命的思想,而具体的途径则是把民众运动和军事运动结合起来。

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即“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在此精神指导下,党先后组织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

在发起的起义的武装占领城市的探索中,各地起义夺取城市的目标几乎都没有实现。

各地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伟大转折。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退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

毛泽东又经过一番实地调查,了解到井冈山地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

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慢慢做通了袁文才,王佐二人的工作,毛泽东才将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

各地起义军撤到农村后,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在农村怎么生存,怎么发展。

为争取农民的支持,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战胜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最初探索出了打土豪的简单办法来扫清革命障碍并鼓励农民起来革命。

但土豪的存粮和资财也是有一个积累的周期,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就要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毛泽东抓住了土地这个核心问题,开始组织领导起了边界各县轰轰烈烈的分田高潮。

分地也是个很复杂的事,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协调分配,都需要有人牵头,都需要组织来领导,这样在广大
农民热烈拥护下,宁冈等县的基层党组织逐步恢复了起来,并且相应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分了地后农民最怕再次失去土地,这就需要红军的武装保护,由此支前拥军成为了农民的自觉行动,红军的基本生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在领导红军反围剿的过程中,毛泽东等人又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这样就形成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循环,工农武装割据在井冈山地区就蓬勃开展起来。

至此,通过几年的摸索,中国共产党终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在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中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基础。

虽然说在井冈山上,党组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雏形,但是党在探索革命新路上仍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难在没有经验,二是难在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的束缚。

可以说,教条主义成了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八七会议后实现了斗争形式的转变,伴随着党内的“左”倾领导分子的情绪滋长,毛泽东被批评为“右倾逃跑主义”,“枪杆子主义”,同时他领导的引兵井冈山,保存实力的做法也遭不满,导致当时毛泽东被开除中央临时候补委员的严重后果。

同时在六大上,共产国际批评了乡村包围城市的提法。

毛泽东建立巩固根据地的思想,与共产国际“走州过府”式的“流动游击”思想是相违背的,这引起了红四军内部分人对他的质疑。

庆幸的是,随着闽浙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和东江根据地等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中央对割据农村和夺取城市的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展。

1930年一月,
一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表明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
到乡村,在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路。

这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功开辟出来了。

毛泽东历经艰难探索出来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严厉批评。

由于一些党内领导人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照搬共产国际的指示而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拿回共产国际的公式和教条,继续推行“左”倾教条,导致了从1931年11月赣南会议开始直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后的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毛泽东被排除在了中央苏区红军领导之外,此时尽管他仍然担任着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但是遭受到了接连不断的批判和不公正对待,当时他的处境是相当艰难的。

同时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瞎参谋、乱指挥之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土地革命战争失败了,党和中国革命再次陷入绝境。

实践证明照抄马列本本、共产国际决议,照搬俄国革命经验行不通,而毛泽东等人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胜利和失败,经历了革命的大风大浪,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他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吸取了抗日战争的新鲜经验,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一系列著作,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