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温州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城市之一,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化。

本文将对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温州城镇化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温州城镇化的现状1.历史背景:介绍温州市的历史背景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2.城镇化进程:分析温州市城镇化的发展轨迹、速度和水平。

3.城镇化水平与指标:介绍温州市城镇化的触角、户籍人口比例、人口密度等指标,并与国内其他城市进行对比,评估温州市的城镇化水平。

三、温州城镇化的优势1.经济发展:探讨温州市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增加、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

2.社会资源:分析城镇化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提升。

3.城市环境:研究城镇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包括建设城市公园、改善交通状况等方面的效果。

4.人口流动:分析城镇化对人口流动的积极影响,包括流入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转移等方面。

四、温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探讨城镇化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承载能力、土地开发的合理性等。

2.城市规划:分析城镇化对城市规划的挑战,包括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3.社会问题:研究城镇化对社会问题的影响,包括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困难。

4.环境问题:分析城镇化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水、土壤、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五、推进温州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政策支持:提出在城镇化发展中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土地政策、财政支持、产业引导等方面的建议。

2.规划管理:探讨城镇化发展中的规划管理问题和解决办法,例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3.资源调配:研究城镇化发展中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等方面的调节建议。

【精品文档】浅析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word版本 (2页)

【精品文档】浅析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word版本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浅析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实现旅游与区域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的小城镇。

其外延包含建制镇、集镇,也包括旅游风情小镇综合体。

旅游小城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都市旅客前去观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旅游,城市近郊的旅游小城镇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周末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讨论温州旅游城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展温州旅游小城镇的意义(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

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

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

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

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

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供产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成功经验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成功经验

市 建 制镇 从 17 9 8年 的 1 发展 到 目前 8个
的重要讲 话 ,告诫我们要 深刻 把握当前 工业 化 、 城镇 化 、 市场 化 、 国际化深入 发
展 形 势 下 , 临 的 新 课 题 、 矛 盾 , 力 面 新 奋 开 拓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更 为 广 阔 的 发 展
温 州 特 色 的城 镇 化 道 路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温 州 农 村 最 为 重要
设是 由政府 负担的 , 城市居 民的高福利 、
高保 障( 相对农 民而言 ) 也是 由政府负担
的 。农 民 进 城 意 味 着 政 府 财 政 支 出 的扩
大。为 了缓解这个矛盾 , 政府 所作 出的反
维普资讯
温 州 镇 化 道 路 的成 功经 验 城
温 州城镇化道 路 的宝贵经验 , 于深刻地揭 示 了: 在 只有全 面繁 荣农村经 济 , 能加 快 始 城镇化进程 ; 如果农村 经济繁 荣不起 来, 镇化进 程就寸步难行 温 州城 镇化道路 的鲜明 城 特征是 : 以市场化带动农村 工业化城镇化 ; 以专业化 市场为基础的 专业镇模 式 ; 坚持 大 中
居 民人 均 纯 收 入 以及 城 乡居 民 收 入 差 别
城 镇 建 设 之 所 以 取 得 令 人 瞩 目的 成 就 , 关 键 在 于创 造 了有 利 于城 镇 发 展 的新 机
温 州 市 的 城 镇 化 之 所 以 能 够 以 较 快 的 速度 发 展 ,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是 其 就
小城 市和 小城 镇 的 协 调 发展 与 主要 依 靠 外 源性 经 济 的 广 东省 不 同 , 为浙 江 省 缩 影 的 温 作
州, 其城 镇化 建立在 内源性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 , 具有可持 续发展 的空间

个人对温州的评价

个人对温州的评价

个人对温州的评价
温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

以下是我对温州的一些评价:
1. 经济发展迅速: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其经济实力较强,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业为主要支柱,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近年来,温州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2. 文化底蕴深厚:温州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古建筑和文化景观,如楠溪江、江心屿等。

同时,温州也是中国南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独特的戏曲文化和民间艺术。

3. 自然环境优美:温州地处江南水乡,山水相依,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这里有美丽的海滩、壮观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是一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好地方。

4. 交通便利:温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出行比较方便。

5. 美食丰富:温州有许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如鱼丸、糯米饭等,口味独特,值得一试。

总的来说,温州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好地方。

如果你想寻找一个既有现代繁华又有传统文化的地方,温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

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

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摘要:一、引言二、温州的经济发展特点1.温州模式2.私营经济繁荣3.创新能力三、温州的文化特色1.温州方言2.温州习俗3.温州艺术四、温州的旅游景点1.雁荡山2.楠溪江3.瑞安玉苍山五、温州的美食1.温州小吃2.特色菜肴六、温州的发展前景1.产业转型升级2.城市规划与发展3.区域合作与交流七、结论正文:【引言】提到温州,人们会想到许多标签: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模式、美食天堂等。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对温州的思考、体会和感想如下。

【温州的经济发展特点】温州模式的兴起,引领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家庭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私营经济体系。

温州的私营经济繁荣,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同时,这也激发了温州人的创新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温州企业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强烈的竞争力。

【温州的文化特色】温州的文化特色鲜明,独具一格。

首先是温州方言,它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但却充满了地方韵味。

其次是温州的习俗,如婚嫁、节庆等,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此外,温州的艺术也颇具影响力,如温州鼓词、泰顺木雕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的旅游景点】温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丰富多样。

首先,雁荡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优美的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其次,楠溪江的山水相依,风光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此外,瑞安的玉苍山也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朴的村落让人流连忘返。

【温州的美食】温州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小吃品种丰富,如瘦肉丸、灯盏糕、胶冻等,都是温州特色的美食。

此外,温州的菜肴也颇具特色,如鲍汁瑶柱、椒盐蹄筋、蒜蓉粉丝蒸虫草花等,都是温州人餐桌上的佳肴。

【温州的发展前景】面对未来,温州将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在城市建设方面,温州将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质。

此外,温州还将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第一章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并且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相互融合的过程。

温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独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本文将对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第二章温州城镇化的历史背景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温州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

一方面,温州作为一个发达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徙到城市。

另一方面,温州也面临着农村人口庞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第三章温州城镇化的特点1.分散型城镇化温州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分散型城镇化。

与其他地区不同,温州的城镇化过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城市聚集现象,而是呈现出城镇分散、村镇互联的特点。

这种分散型城镇化模式有利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优势。

2.产业驱动的城镇化温州城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产业驱动的城镇化。

温州特色产业,如鞋业、电器制造业等,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

这种产业驱动的城镇化模式为温州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

3.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温州城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温州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形式,激发了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温州城镇化的挑战1.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温州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突出。

因此,温州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温州城镇化的另一个挑战是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随着人口迁徙到城市,特别是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需求大幅增加。

温州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温州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的问题。

温州模式对我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启示

温州模式对我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启示

l温州模式对我市“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启示温州经济模式起源于以家庭工厂为主体的“一村一品”经济,我市现有的“一村一品”经济与之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认真研究温州经济模式,借鉴温州发展经验,对发展和壮大我市“一村一品”经济,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启示一:观念突破是发展和壮大我市“一村一品”经济的前提。

温州经济模式和温州经济奇迹,可以说是温州人思维的产物。

我市“一村一品”经济虽然在形式上跳出了“小农经济”的圈子,但人们头脑中“小农意识”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固步自封,满足于家庭的相对富裕,缺乏把企业和产品做大做强的勇气和价值追求,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经济的发展。

发展我市“一村一品”经济,必先从思想观念上突破:一是要突破发展目标上的“自满”。

温州的实践已经证明,“一村一品”经济不仅可实现农村的温饱与小康,同样可实现区域经济的发达。

我市的“一村一品”经济虽然富裕了部份农民,但其发展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认真做好这篇文章仍将大有作为。

二是要突破发展优势上的“自卑”。

温州的区位、资源优势并不很强,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多年形成的产业骤集和市场基础。

我市不仅有初成规模的“一村一品”经济所形成的产业骤集和市场基础,而且在能源供应、生产成本等方面还有比温州更强的优势。

可以说,“一村一品”经济完全有做大做强和快速发展的条件与优势。

三是要突破发展空间上的“自闭”。

一方面在产业链条上,要不断向产品的深度开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接长接强产业链;另一方面在发展区域上,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入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做大现有产业,并勇于走出去寻找市场和资源,捕捉新的发展空间。

四是要突破发展战略上的“自戕”。

“一村一品”经济中的环保问题日益凸现,有的村镇环境污染甚至已危及产业发展。

发展战略上必须把环保观念作为第一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启示二:企业转型是发展和壮大我市“一村一品”经济的关键。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温州民营经济形成了“五个结合”的鲜明特点:一是与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结合在一起。

温州的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经济。

不小市场本身就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市场的经营者主要也是民营企业,而每一个市场的背后,又是成千上万的民营生产企业。

早在改革开放初的家庭工业发展时期,温州就形成了全国闻名的十大专业市场。

当时为家庭企业采购原料和推销产品的农民购销员有10多万人,把温州的商品推向全国各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专业市场与市场网络并举、本地市场与在外市场并存、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重的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

二是与劳动力的大进大出结合在一起。

温州经济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区域经济。

改革初期,温州10万推销大军架通了温州产品与各地市场的桥梁,现在160多万在全国各地、10多万在港澳台地区、30多万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大部分从事营销活动。

全国县以上的地方几乎都有温州人在做生意。

温州市场网络的“节点”多,覆盖面广,运作迅速,触角敏锐,成本低廉,竞争力非常强。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温州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就业和下岗再就业问题。

三是与“块状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温州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规模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把分散的小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块状经济。

目前,柳市电器、桥头纽扣、永中阀门、塘下汽车配件以及市区服装、打火机、灯具、鞋革等产品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形成了块状经济。

这种区域性规模经济,使温州民营企业下仅具有“小”的活力,同时形成“大”的实力,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四是与温州小城镇发展结合在一起。

温州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温州农村小城镇的崛.1978年温州只有18个建造镇,目前已发展到140多个。

1984年苍南县农民在鳌江口几个渔村的基础上建成了“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镇,被誉为改革开放的一大奇迹。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温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区域文化和历史遗迹,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温州的小城镇旅游产品,带动了本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小城镇旅游的角度,探析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1.机遇温州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丰富,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小城镇,例如:桐乡、石帆、南麂岛、东瓯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

2.挑战当前,温州小城镇旅游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旅游开发基础相对薄弱,小城镇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跟上,从而制约了小城镇旅游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本身的文化底蕴不足、品质较低等问题,导致小城镇旅游的品质参差不齐,也限制了小城镇旅游的发展。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在小城镇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旅游体验,从而推动小城镇旅游的发展。

2.优化旅游产品针对温州小城镇旅游的品质参差不齐、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可以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优化上下功夫,注重各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这些底蕴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卖点,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和吸引力。

3.加强品牌推广加强品牌推广是温州小城镇旅游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市场营销方面,应注重将重点城镇和旅游产品宣传和推广。

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平台,增加温州小城镇旅游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从而推动小城镇旅游的发展。

4.构建全域旅游体系要构建全域旅游体系,整合温州城市旅游资源和小城镇旅游资源,注重旅游产品的融合,在不同的小城镇或不同的景区之间搭建旅游交通和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使游客在搭配行程时更加便捷,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小城镇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结语以小城镇旅游为突破口,来促进整个温州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如果能够在小城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建设上下好功夫,温州小城镇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游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小城镇旅游。

温州市是中国著名的商贸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而温州市的许多小城镇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可供游客游览。

本文将从温州小城镇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发展现状1.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

温州市拥有许多小城镇,如瑞安,永嘉,平阳等,在这些小城镇中,每一个城镇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2.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温州市的小城镇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游客接待能力有限,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设施相对落后,游客对小城镇的了解程度不足。

3.旅游业发展潜力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热爱自然,喜欢体验文化,温州市小城镇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或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二、问题1.旅游设施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温州市的小城镇旅游设施相对落后,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来改善。

2.游客接待管理不规范。

温州市小城镇旅游接待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游客服务质量低下,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

3.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温州市的小城镇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新颖的体验式旅游产品。

三、对策1.加大投入,改善旅游设施。

温州市政府应该增加对小城镇旅游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例如基础设施、住宿和餐饮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

2.建立旅游接待规范管理制度。

温州市应该建立完善的旅游接待规范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旅游行业市场秩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

3.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温州市小城镇可以通过开发新颖的旅游体验式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例如,可以发掘小城镇的文化底蕴,推出打造配套活动,设计旅游线路等,让游客从各个角度感受到小城镇的魅力。

综上所述,温州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旅游设施落后,游客接待管理不规范和旅游产品单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温州小城镇旅游的管理和投资,发掘小城镇旅游潜力,推动温州小城镇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温州变化总结

温州变化总结

温州变化总结简介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之一。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温州近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温州近年来的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

经济发展温州以其独特的民营经济模式而闻名于世。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成为了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并推动了大规模的民营经济发展。

近年来,温州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制造业升级曾经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温州如今正经历着制造业升级的阶段。

在国家转型升级的政策引导下,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温州的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日益壮大,为温州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温州的服务业快速发展。

金融、旅游、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领域成为了温州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温州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

众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温州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温州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同时,大量的商业中心、商场和高档住宅区的兴建,使得温州的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此外,温州市政府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温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合作,也为温州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力。

社会变革除了经济和城市建设上的变化,温州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教育水平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温州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温州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同时,温州还引进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更加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社会福利改善温州致力于改善社会福利,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温州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分析心得

温州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分析心得

温州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分析心得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角角落落都活跃着一群群浪迹天涯、不辞劳苦、精明肯干的温州人。

最初,他们十分不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

温州人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灵秀外,就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慢慢地,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

一时间,温州货充斥全国。

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到惊奇钦羡,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多,这么会赚钱。

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

温州人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温州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

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只好两手空空,而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做,他们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温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国。

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的路,他们办起企业来,也不像北京人、广东人追求大气派、大产品,同样是从小处着手,填补全国小商品市场的
空白点。

这里尤以乐清县柳市的五金电器、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苍南县金乡的小商品最为著名,最为典型。

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关于温州经济发展格局及其启示

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关于温州经济发展格局及其启示

时问借贷我们的态度是发挥正面、积极作片|, 防止减少负河影响。具体措施是:投向上引导、
启示之二.要坚持发腱.必须抢抓机遇,敢 为人先,敢闯敢冒。温州改革开煦二十多年,发 展之路伴随着风风雨雨.历经磨难,温州的发 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两期,开始进行 市场鼠瑚改革的时候,为了推销家庭工业2卜产 的小商品,温州10万供销大军在全国各地跑 业务.可谓是千辛万苦、下育万语、千方百}|. 温州人能做老板,也能睡地板。1987审8月,
系的.是符台当代中国,j克思主义——邓小平
理论.即符台社会主义奉质论.符合社会丰义 初级阶段论.符合社会丰义多样化发展论。 什么足从实际出发,我“J说就是扬长避 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路。
距,有利于推动产业订级,增强活力。当然,对
责任编辑:金晓斌
』5
万 方数据
zheiiang finante
圈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要坚持发展.必须坚持实践不 争论,敢于走自己的路,温州经济格局,到底是 姓资.迁是姓社,在改革开放初期.被社会各界 包括一些领导于部猜疑、非议、甚至责难,当年 有的l司志随,什么星走资主义道路,到温州看 看就知道丁。 这个问题实质卜就是咀什么样的态度来 看待马克思主义.如果用一百多年前t{克思对
万 方数据 l塑迤垒壁
!!堕!!|
货币时评
Financial
Industry
货币镰行
当年盈利,各类机构在全国系统考核中名列前 茅。现在全国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有八家落 户温州,固有、股份、地方(城市商行、农村合作 银行)机构体系不断完善。 3金融改革取得实效。改革开放前.由于 我国长期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作为 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弊端不少经营机 制僵化.与改革开放后温州实行的市场取向改

对温州小城镇建设的理性思考.doc

对温州小城镇建设的理性思考.doc

对温州小城镇建设的理性思考■周杰〔温州〕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要把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进一步推进温州市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根据温州市农村改革二十多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没有小城镇的发展,就没有温州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没有温州特色经济;没有小城镇的发展,就没有温州的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温州的城乡一体化。

下面是我对温州的小城镇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温州城镇分布总体格局优势分析1992年以来,温州市城镇化建设走上了较为健康的发展道路,城镇建设不仅速度加快,而且集镇建设的规模、档次进一步提高。

1999年全市30个建制镇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6%,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已开始向城镇转移。

1999年6月召开的全市推进城市化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小城镇发展战略,制订了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了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目前,沿江、沿104国道集镇优势和潜力正在进一步发挥,山区、半山区集镇正充分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快发展,并起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纽带作用,全市城镇建设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沿江地区城镇发展较快,出现集中趋势。

由于沿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项目布点集中,开发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104国道沿线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建设出现多功能和综合发展的趋势,建镇区的范围越来越大。

城镇人口集中趋势日益明显,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数量随着集镇和城市层次的提高而增多,大集镇有超前发展的强劲势头。

(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密集区逐步增多。

温州市瑞安、乐清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由于交通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城市化的内向性或集聚性因素的作用大大加强。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温州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重镇,也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发展。

本文将对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温州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背景1、温州市的基本情况a:地理位置及辖区范围b: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c: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2、温州的城市化进程a:城市化发展的起始阶段b:主要的城市化政策和措施c: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三、温州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分析1、以工业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模式a: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b:工业城市带动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问题c:工业城市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启示2、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a:温州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历程b:商贸服务业的兴起和影响c:商贸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创新3、以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为引领的城市化模式a:温州市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b:科技创新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和变革c:温州市在现代产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四、温州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挑战1、城市化过程中的推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2、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约束问题3、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及解决思路4、社会问题和居民生活改善的需求分析五、温州城市化发展的启示与建议1、提高城市化质量,注重城市发展可持续性2、创新城市化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竞争力3、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4、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保护环境和资源六、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温州市城市规划布局图、温州市人口统计数据和温州市城市化发展政策文件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随之形成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过程。

2、城市化进程:指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八、全文结束。

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会 总 产 值 中 的 比 重 从 17 9 8年 的 6 . 9 下 降 到 37 % 19 9 8年的 7 8 % , 工 业 总 产 值 比 重 则从 1 7 .1 而 9 8年 的 2 3 %上 升 到 1 9 0.7 9 8年 的 8 .3 。 农 村 工 业 化 15 % 使 得温 州农 村 摆脱 了贫 困 , 进 了农 村 经济 繁荣 , 促 也
户籍 、 住等 方 面 的障 碍 , 居 摆脱 了 原来 唯一 能赖 以生 存 的农 业 生产 经 营 的束 缚 , 利 地 完 成 了 劳 动 力 的 顺
转移 , 而 也 改 变 了 农 村 经 济 比较 单 一 化 的 结 构 。 从
城镇 的 社会经 济 功能 要 求 的迫 切性 提 高 , 镇 得 到 城
国广 大 农村 经济 的发展 具有 重 要 的参考 和 借鉴 意 义 样, 温州 的 小城 镇 建 设 同样 也 为 中 国农 村城 镇 化

1 加 快 了城 乡一 体 化 进 程 。改革开放初 .
期 , 州城 市规 模较 小 , 以吸纳 大量 的农 村 富余 劳 温 难 动力 。而 小城 镇 的 发展 却 较 好 地 起 到补 充 的作 用 。
50 -
维普资讯
农 村 经 济
到 20 0 0年 , 3 8.9万农 村 劳动 力 中 , 在 4 0 工业 从 业 人 员 7 .4万人 , 67 占全 部 劳动力 总 数 的 2 .5 2 0 %。 农村 工 业 的蓬勃 发展 成 为农村 经 济 的 主要增 长

温 州农 村 工业 无论 在温 州农 村 经济 中还 是 在全 市 工 业经 济 中都 具有 相 当重 要 的地 位 。随着 农村 工业 化
道路 。到 19 9 8年 , 州 农 村 工 业 总 产 值 占 农 村 社 会 温 总 产 值 的 比 重 已 高 达 8 .3 , 农 村 工 业 总 产 值 15 % 而 占全 市 工 业 总 产 值 的 比重 也 达 到 了 6 . % 。 可 见 , 99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回忆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抓住历史机遇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化路径,其直接表征为城市日新月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温州城镇化的做法和经验,是浙江模式和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系统回忆温州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市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一条更优的、符合地方特色的城镇化路径。

1 温州城镇化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第一阶段:市域强镇涌现和中心城市恢复建设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前受对台前线的限制,温州接受国家投资较少,城市发展较为缓慢。

改革开放后,温州人凭借精明能干的市场开拓精神,迅速完成了经济总量的原始积累。

在旺盛的初始市场化和初始工业化的强劲推动下,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以后,小城镇建设推开了温州城镇化的新局面,如涌现了“中国农民第一城”龙港镇、“东方第一钮扣市场”桥头镇、“全国最大低压电器城”柳市镇等。

至1991年温州建制镇已发展到121个,人口到达2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7%,建制镇个数和人口到达1978年的7倍左右。

温州的城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自发性和地方特色。

由于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温州模式”发挥了巨大成效。

新的所有制经济成分和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相辅相成,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不断增强,并且随着改革目标模式确实定和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加速,原先在体制外生成的经济成分,成为区域经济中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的内在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镇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温州中心城市建设仍处于逐步恢复与探索阶段。

1979年温州着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于1986年获得省政府批准。

此版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要立足对外开放,以港口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温州建成浙江南部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在空间上,城市主要按组团式的沿江、跨江向下游发展。

在城市建设项目上,中心城市主要完成了瓯江一桥、温州机场、温州港龙湾码头2个万吨级泊位等区域型基础设施,建成了一系列给排水设施、城市道路以及16个居住小区等。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

■ 文/ 许经 勇
2 世纪 8 代 , O O年 在我国曾经 引发 了

在评价温州城 镇化道路 时指 } : 城镇化 { “ J
不 能 作 为 城 市 化 道 路 ”, 展 小 城 镇 “ 发 实
的 8%以 L=全 市 建 制 镇 已形 成 以 柳 市 0 镇 、 港 镇 等 3 经 济 强 镇 为 龙 头 骨 干 龙 O个
议 :即 在 强 调 发 展 大 中城 市 重 要性 的 同 时 ,否 认 小 城 镇 在 我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际上是走了一 条弯路 ” ≮ ( 经济社会 体制
比较 研 究}0 1 第 4期 ) 就 很 有 必 要 20 年 这 对 这 个 问题 进 行再 思 考 、 认识 。 再 改 革 开放 2 8年来 , 州 农 村 发 乍 了 温
场关于 “ 温州模式 ”和 “ 南模式”的 苏
“ 南模 式 ” 已经 难 以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发 苏
争论 。2 O多年过去 了, 实践表 明, 传统的
展的要求 , “ 而 温州模式 ” 却相对保持 旺 盛 的生命 力 。尽管如此 ,问题并没有结 束。 最近几年 与 “ 温州模式” 相辅相成的 温州城镇化道路 ,又引发 了新 一轮的争
的城镇化群体 。据国家统计 局 20 0 4年的 测评 , 州市共有 3 温 2个镇跻 身全 国 “ 千 强 镇 ”行 列 , 中柳 市镇 在 全 周 “ 强 其 千
镇 ”巾排 名 2 位 。 随 着 农 村 丁业 化 、 l 伴 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列深刻的变化 。其 中最为重要 的变
镇化步伐 的加快 ,农村产业 结构 已发生 根本性 的变 化 ,04年非农 产值 占农林 20 牧渔产值 的比重提高到 5 . 97 %:20 0 4年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一:前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温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镇化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温州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1. 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1.1 国家城镇化政策导向1.2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3 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 温州城镇化发展的意义2.1 经济发展增长点2.2 社会生活质量改善2.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三: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1.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状1.1 城市扩张型发展模式1.2 产业引导型发展模式1.3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模式2.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点2.1 突出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2.2 强调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发展2.3 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共享四: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优势与不足1.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优势1.1 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1.2 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1.3 创业氛围的营造2. 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不足2.1 城市功能单一的问题2.2 城乡差距的拉大2.3 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五:温州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与展望1.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1.1 加强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发展1.2 完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管控2.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2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3.1 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3.2 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六:附件1. 温州城镇化发展规划文件2. 相关数据统计报表3. 相关调研问卷调查附录一: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的相关发展,包括人口变动、城市化指标、城市规划等。

2. 基础设施:指城市或乡村的基础设备、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等。

3. 农民收入水平: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水平,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副业经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谢 健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农村经济[中图分类号]F29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2)—08—0050(03) [作者]谢 健 副教授 温州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

在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城乡隔离政策,使得小城镇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这一点,在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鉴于多方面的原因,温州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弱点在当前温州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正如温州模式的成功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一样,温州的小城镇建设同样也为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带来重要的启示。

一、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温州农村经济突出的变化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迅速向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经济转变。

家庭工业的崛起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克服了户籍、居住等方面的障碍,摆脱了原来唯一能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经营的束缚,顺利地完成了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也改变了农村经济比较单一化的结构。

改革开放20年来,温州农村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会总产值从1978年的1211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187亿元;同时,农林渔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63179%下降到1998年的7181%,而工业总产值比重则从1978年的20137%上升到1998年的81153%。

农村工业化使得温州农村摆脱了贫困,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也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到2000年,在348109万农村劳动力中,工业从业人员76174万人,占全部劳动力总数的22105%。

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也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建设。

从1983年恢复乡镇组织以来,全市建制镇从1983年的23个迅速增加到1985年的83个,到1998年已有146个建制镇。

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小城镇。

2000年,在全市130个建制镇中,共有86个镇的工业总产值超亿元,有42个乡镇超10亿元,其中塘下镇、柳市镇、龙港镇的工业总产值均在80亿元以上。

二、小城镇发展在温州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城市规模较小,难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而小城镇的发展却较好地起到补充的作用。

小城镇的发展,减少了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性,减轻了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使城市、城镇和农村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增进城乡之间的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温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量的农民进入城镇,城镇居民对城镇的社会经济功能要求的迫切性提高,城镇得到了迅速的改建和扩建,为繁荣城镇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保证。

21缓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的矛盾。

农村工业化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农村工业的发展对温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温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温州走的是一条相当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到1998年,温州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高达81153%,而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达到了6919%。

可见,温州农村工业无论在温州农村经济中还是在全市工业经济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农村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工业对城市化的内在的依托性要求必须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但由于在我国尤其在温州,城市化的进程受多方面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矛盾的唯一途径。

31小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

温州人多地少,农村富裕劳动力相当庞大,如何转移这样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使其充分就业,发展农村小城镇无疑是一重要的途径。

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的短短几年中,温州农村小城镇就由1983年的23个发展到1985年的87个,自理口粮入镇定居的农民逐渐成为城镇人口的主体。

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使得城镇的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如龙港镇,10多年前还是几个破败的渔村和一片杂草丛生的滩涂,总人口只有7812人。

依靠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和集资建设城镇的方式,迅速建立起一座颇具现代化规模的城镇,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

如今,龙港镇已拥有14万人口,其中镇区人口就多达8万人。

41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发展,对农村工业起到了集聚的作用。

温州农村工业发展初期,主要是量的增加和面的扩展,家家办作坊,村村办工厂,这种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同农村工业起始阶段的资金积累、技术积累的状况是相适应的。

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愈加剧烈,分散在乡村的农村家庭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在加大,从而有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迫切要求。

由于小城镇拥有较好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一大批工业园区迅速形成,吸引了星星点点的农村工业相对向城镇集中,形成规模经济。

据测算,乡镇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可以节约土地20%—30%,节约电讯线路30%—40%,缩短交通运输线路20%—30%。

三、温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11城镇数量多、布局密、规模小。

到1998年,温州小城镇总数达到146个,主要分布在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区)。

在这些小城镇中,不乏有综合经济实力相当强的小城镇,如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镇等经济强镇。

但总体上说,温州的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许多城镇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

其功能也不可能完善,基础设施达不到适度的规模,就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城镇布局过密,如104国道沿线的温州龙湾区状元镇至瑞安市城关镇国道线不到50公里,就分布了近20个小城镇,平均间距只有3公里。

由于小城镇的过密分布,导致城镇集聚效能不足,辐射半径过小。

21行政区划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有不少小城镇彼此相连或相距仅几公里,但产业结构没有太大差别,镇与镇之间恶性降价竞争、相互拆台的事情经常发生,结果两败俱伤;这些密不可分的区域又分属不同的镇政府管理,于是出现机构臃肿和“小而全”;大家都各自为政建设嫡属的医院、学校、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但大多吃不饱;由于城镇规模偏小,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在中央三令五申废除众多的收费项目之后,镇的财政来源减少,许多经济不是很发达的镇财政往往成了吃饭财政,严重影响了镇区建设和城镇的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实现。

31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管理的需要。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行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许多颇具规模的小城镇来说则是越来越不适应了。

如温州的许多工业强镇的工业总产值已上几十个亿,比一些不发达的县甚至地市还要多,但运作这些小城镇的却还是一套乡镇体制,这显然无法适应一个经济强镇发展的要求。

如按区划设置的金融机构信贷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的贷款需要;镇政府的行政职能狭窄、审批权利有限,无法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四、走出小城镇发展局限: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几点启示温州的小城镇发展是与富有特色的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同时起步的,温州的小城镇发展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鉴于多方面的原因,温州的小城镇建设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结温州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11合理归并小城镇,发展有地方特色、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

合理归并小城镇是由小城镇的特点来决定的。

从温州的小城镇发展过程看,经济强镇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因此,温州市政府针对目前小城镇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开始了合理的调整,将小城镇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强经济建设强镇。

一些相距较近、产业同构性较强的小城镇进行了归并的尝试,从而突出小城镇的支柱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小城镇数量从1999年的146个下降到2000年的130个,减少了16个。

21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赋予小城镇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小城镇按建制镇的设置规格限制了小城镇的拓展空间,使得许多经济强镇在向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镇级行政管理体制的不相适应性、镇级经济管理权限的不相协调性。

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根据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类型的小城镇,赋予其不同的行政管理职能权限。

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农民城,随着城镇的规模扩大,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级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1995年6月,经国务院11个部委批准,将龙港镇列为全国57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并被温州市列为市级财政单列城镇,赋予其行使县级计划项目的审批权和管理权,还建立起省内第一个镇级金库。

改革后的龙港镇焕发了新的生机,经济发展开始提速,到2000年,其工业总产值达82亿元,成为浙东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31小城镇建设应以市场为依托。

从温州的小城镇建设来看,小商品市场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温州小商品市场几乎是与农村家庭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起步的,小商品专业市场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小商品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对农村家庭工业起到了积聚的作用。

如闻名全国的金乡镇标牌徽章市场、桥头镇钮扣市场、宜山镇再生晴纶市场、柳市镇低压电器市场等全国性的专业市场的繁荣,不仅吸引了分散在乡村的家庭企业开始向城镇积聚,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中心、专业化分工协作为生产方式的块状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小城镇的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扩展。

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注意重视商品市场的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这样建设起来的小城镇就可避免有城无市的情况出现,使小城镇真正发挥用处,起到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这些商品市场的发展,将通过拉长产业链和扩大企业规模,带动千家万户增收,增强地区经济实力,而且还能吸纳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41小城镇建设应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依托。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促进农村经济的非农化和现代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