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上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合集下载

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华师大版PPT课件

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华师大版PPT课件
.
南京

12
.
13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
14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
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43万人
——陈毅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结合《淮海战
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和课后《邓小平不 坐黄包车》有关内 容,请你谈谈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认识。
放东北,对扩大解放区,巩固解放军的战略后方,具
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意义。
.
8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1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战果
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东北全境 .
返回
9
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的进攻矛头该 指向哪个地区?
比较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的时间 说明了什么?
这两次战役在空间上一南一北,但在时间上却是 基本相同的。这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已能发动 多方向跨区域的大规模歼灭战。
.
1
1.知识记忆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作战 南京、 上海解放
2.能力培养
(1)分析理解:中共中央对战略大决战时机的抉择,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
(2)比较变异:三大战役都是战略大决战中的一环, 其作战策略各有特点,同中辨异,异中有同,通过比 较理解其作战意图。
.
2
1948年是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
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 军队52万余人。
林彪、罗荣
桓、刘亚楼、
1948.9.1 2-1949-
1.13
刘伯承、陈 毅、邓小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华东师大版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
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 原地区
解放华 北全境 国民党主 力基本被 消灭
平津
1948.12— 1949.1.13 (64天)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改编、 歼敌52万
三大战 役合计
1948.9.— 1949.1.
共150 多万
三大战役在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歼灭敌 人154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指挥之出色不 仅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 是罕见的。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东 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 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覆 灭指日可待,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战役名 称 Leabharlann 沈大战役概

战果
歼敌 47万 歼敌 55.5万
时间
1948.9— 11.2(52天)
指挥
林彪 罗荣桓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参战部 队 东北野 战军 中原、 华东 野战军 东北、 华北 野战军 四大野 战军
战争特点
意义
解放东 北全境
关门打狗
淮海
1948.11 — 1949.1. (65天)
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华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华师大版
项羽
再见!
9、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B )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材料分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 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战役胜利的意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至此解放区在长江以 北基本上连成一片。国民党主力基本上 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大大 加快。
将革命进行到 底——渡江战役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元旦
北平和谈中他们 各自的意图是什 蒋介石:“求和”声明 么?目的:缓兵之计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 放全中国,企图划 江而治
平津战役
张家口
③北平 ①
辽沈战役
锦州

长春

沈阳

天津

三 大 战 役 形 势 图

碾① 庄
淮海战役
陈官庄
② 双堆集
想一想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 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 3、对傅作义部队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 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 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 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 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 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 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解放战争的胜利 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淮海
刘伯承、陈毅、
1948年11月 邓小平等
55万
战役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 余人
解放军)
平津
林彪、罗荣桓
1948年11月 等
战役 -1949年1月 (东北、华北
解放军)
52万 余人
解放东
合 北全境 共 奠定了 150 解放长 多 江以南 万 的基础 人 北平和
平解放, 华北全 境解放
国民党 军队的 主力基 本上被 消灭, 大大加 速了人 民解放 战争在 全国的 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中学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 件后?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解放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
防御
进攻
战略决战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总 兵力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280 解放军 万
(1)千年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2)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 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罗荣
聂荣



傅 作19义49部年出1月城31接日受北平解和放平军解改放编。
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三大战役概况表
战役 名称
战役 时间
指挥员及 歼灭和改 作战部队 编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 1948年 林彪、罗荣桓 47万 战役 9月--11月 (东北解放军) 余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果 歼敌 47万 万 意义 解放东 北全境
指挥
参战部队
战略方针
1948.9— ( 辽沈 11.2(52 天)
1948.11 —1949.1. (65天) 天 1948.12— 1949.1.13 (64天) 天
林、罗 东北野战军 关门打狗
淮海
刘、邓、中原、华东 中间突破、 中原、 中间突破、歼敌 长江以北 陈 野战军 分割歼灭 55.5万 的华东和 粟、谭、 中原地区
二、渡江战役
湖口 500多公里 多公里 江阴
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 时间:1949年4月21开始 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 22 月 日 南京解放, 统治结束 5月27日,中国最大城市 上海 解放。 月 日 解放。 年
渡江胜利的意义
渡江作战是解放江南的第一步,南京的解放 渡江作战是解放江南的第一步 南京的解放 标志着建立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 标志着建立 年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 陆覆灭。 陆覆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列举辽沈、淮海、 战役和渡江战役 2、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 、 利的主要原因。 利的主要原因。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5、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C ) 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沈阳 A.沈阳 B.徐州 B.徐州 C.北平 C.北平 D.天津 D.天津
6、“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战役是( C ) 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A.淮海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7、被陈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 B ) 被陈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D.渡江战役 8、国民党统治中国达( B )之久 国民党统治中国达( A.12年 A.12年 B.22年 B.22年 C.25年 C.25年 D.30年 D.30年 9、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B )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先打两头、 改编、 东北、 林、罗、东北、华北 先打两头、 改编、 解放华 后取中间 歼敌 北全境 平津 聂 野战军 瓮中之鳖) 52万 (瓮中之鳖) 万 国民党主 三大 1948.9. 共150 力基本被 四大野战军 战役 —1949.1. 多万 消灭 合计
辽沈战役
锦州

长春

三 大 战 役 形 势 图
思考: 思考:
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国民党 力量占了绝对的优势,为何 力量占了绝对的优势, 中共可以取得成功? 中共可以取得成功?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 考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从国民党来看:
渡江战役;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渡江战役;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2、“钟山”指哪个城市?它于什么时间解放的?它的解放有什么 、 钟山”指哪个城市?它于什么时间解放的? 意义?这个城市曾经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是哪十个? 意义?这个城市曾经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是哪十个?
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 南京;1949年 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 日解放 22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东吴,东晋、,南朝的宋、 、,南朝的宋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东吴,东晋、,南朝的宋、 南唐,明朝,太平天国, 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和 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3、诗中的“霸王”指谁? 项羽 、诗中的“霸王”指谁?
平津战役
张家口
③北平 ①
辽沈战役
锦州

长春

三 大 战 役 形 势
沈阳

天津




战役
庄 ① 陈官庄
②双堆集
(1948.11--1949.1)
战 略 决 战
大同
张家口 新保安
1949、1、31 、 、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三)平津战役 1、特点: 、特点: A、“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 隔而不围” 、 围而不打” 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2、在此战役中, 2、在此战役中,党中央解放北平是采 取的是什么手段?为什么? 取的是什么手段?为什么? ①采取了和平手段; 采取了和平手段; ②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 保护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 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对傅 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 领的倒戈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 例
民众支持
顺民意 得民心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单选训练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大决战是( 1、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大决战是( B ) A.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转战陕北 A.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转战陕北 2、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 A ) 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 A.辽沈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D.渡江战役 3、辽沈战役中最先攻克的城市是( B ) 辽沈战役中最先攻克的城市是( A.沈阳 A.沈阳 B.锦州 B.锦州 C.长春 C.长春 D.吉林 D.吉林 4、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 B ) 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是( A.辽沈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D.渡江战役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将领贪生怕死,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指挥不力,
逆民意 失民心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人民军队英勇善战,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领导英明、
沈阳

辽沈战役
锦州

长春

三 大 战 役 形 势
沈阳




战役
庄 ① 陈官庄
②双堆集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战役胜利的意义: 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 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最 多,使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基本 解放。此后,解放军进逼长江北岸, 解放。此后,解放军进逼长江北岸,南 京城内的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 京城内的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
材料分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 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请回答: 1、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的起止点是什么? 、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的起止点是什么?
战役胜利的意义: 战役胜利的意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至此解放区在长江以 北基本上连成一片。 北基本上连成一片。国民党主力基本上 被消灭, 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大大 加快。 加快。
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二、渡江作战 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1949、 1949、4、21 1949、4、23 1949、
再见!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1947年 1946年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 、 共 产 上 130 280
动 兵 力
士 气
后 方 巩 固 危 低 机 四 伏


430
365


战役 名称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