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 公开课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公开课)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列和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做铺垫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具有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较好的注意力,热衷于参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活动。
[目标预设]1.学生结合实例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学生经历由具体的生活场景抽象成用列与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1.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理解数对,并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设计思路与理念]“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要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化静为动,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以及数对的含义,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和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表示物体位置时,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容易将物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名称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数对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数对卡片、小动物图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公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公园里的物体,并提出问题:“如果你要告诉你的朋友小猴子的位置,你会怎么说?”让学生尝试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数对卡片,介绍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相用数对表示对方的位置,并验证是否正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表示位置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猫在哪个位置?”“小狗和小兔子之间有多少个位置?”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玩游戏、找座位等场合都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并学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二是让学生学会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位置的概念,例如上、下、左、右等。
因此,他们对位置的概念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利用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并学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对于这个难点,我将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为后续学习图形变换等知识打下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数对,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数对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的概念。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位置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校内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校内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他们以后学习几何图形、函数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知识。
但是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内容包括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例如,在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3),点B的坐标是(5,7)。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点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每个实例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用数对表示给定的点的位置。
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判断两个点是否重合、求两个点的距离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位置,例如学校里的某个教室、图书馆里的某个书架等。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自己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位词的概念和用法,能正确地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包括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近远等方位的表达。
2.掌握简单的寻找位置方法,如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根据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等。
二、教学重点1. 阅读并理解题目,正确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
2.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教学难点1.根据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
2.灵活使用方位词,辨别正确的方向。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求证、比较、概括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激发思考。
2. 演练法:安排一定量的习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导入问题:在学校,你是如何走到自己的教室的?(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通过学生们的答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
2. 学习环节(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例子,学习方位词的用法并掌握。
(2)教师展示一个由纸片、小球等组成的场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3)授课内容的呈现:学生看一组图,根据图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回答问题:书包放在哪儿?水杯在哪儿?球在哪儿?(见附件1)(4)根据图中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和寻找,明确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5)小组活动:教师布置一组情景绘图,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方位词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并相互核对答案。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成果。
(见附件2)(6)选择性练习。
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并回答问题。
(见附件3)3.巩固环节(15分钟)教师出题,要求学生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让另一名同学根据描述找出该物体。
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如:该物体在较大物体的前面还是后面?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内侧还是外侧?近还是远?四、教学反思1. 通过观察图形等引导学生验收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苏教版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苏教版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一套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和方案。
针对苏教版教材中的确定位置内容,本文将设计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内容,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苏教版教材中确定位置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确定位置”的含义,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2. 教学难点:通过经验和思维逻辑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确定位置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苏教版教材中关于确定位置的教学内容和习题,以及一些实物模型或图片,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和例子,激发学生对确定位置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思考“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讲解。
重点讲解地理坐标、网格坐标以及经纬度等相关概念,通过实例演示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具体应用。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研究和分析。
建议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地点,如学校、家附近等。
要求学生使用地理坐标或经纬度等方式确定该地点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5.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他们选择的地点,以及如何使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定位。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拓展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确定位置的理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材料,如通过GPS进行定位、使用地图和导航仪等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标本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相应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活动中,经历有序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刚刚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1届全国运动会,老师带来了几张运动会上精彩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开幕式及田径比赛的相关图片。
2.引入:开幕式上演员站在指定的位置进行表演,观众坐在确定的位置观看演出;赛场上,田径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上奋力拼搏,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可见,在运动会上确定位置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体会感悟,建构方法做操图——认识第几排第几个1.巧妙设疑,激发认知矛盾谈话:小朋友们来看,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正在排队做操呢。
课件出示。
设疑:在这么多的小动物里有一个是老师最喜欢的,你能一下就猜出它是谁吗?如果老师告诉你,它在第2个,你能一下猜中吗? 师:老师告诉大家,它在第4排第2个。
现在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质疑:我已经告诉大家这个小动物的位置了,你们的意见怎么还不一致呢?小结: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但是要确定这些小动物的位置,还得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
小动物们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一起来听听。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教学反思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主要包括坐标系的认识、坐标的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坐标系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坐标系的应用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认识,学会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能够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的认识,坐标的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坐标系的概念,如:“小明从家出发,沿着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然后向东走了3公里,请问小明现在所在的位置?”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坐标系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坐标轴,讲解坐标系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坐标表示其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坐标系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坐标系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导航、卫星定位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坐标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对的意义,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便快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生活中的实例图片、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示例等。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公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各种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比较麻烦,从而引出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
例如,数对(2,3)表示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数对表示教室中各种物体的位置。
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用到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
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精华】确定位置教案三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确定位置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纸、量角器、直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学生从中逐步发现问题,与旧知产生冲突,引发学习新知的需求,然后再进一步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测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练习中安排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猜字谜(出示)燕子空中上下飞——北贡献大一点——南二、引发需求,探索新知1、设置场景(视频:09年9月,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公开课)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一章节的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位置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2.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实物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在教室中找到一个同学的位置,引入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不仅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还可以表示空间中的位置。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对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位置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数对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讲解新课: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对的定义、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等内容。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c5521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确定位置【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用数学方法表示物体位置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参观,想去吗?(想)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整装待发去小军的班级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军班级图)找到小军了吗?你能说说小军的位置在哪吗?预设:1、小军在第4组第3个;2、小军在第3排第4个;3、小军在从右数第3组第3个......师:同一个座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每个人找位置的标准不同)大家交流的时候会感觉怎样?(乱,麻烦)你有什么建议吗?(把大家的说法统一一下)师:能不能用一种统一的、准确的、简洁的方法来确定小军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二、自主探索1、教学列和行的含义(课件出示例图)师:这样的排列一般用列和行来表示。
(板书:列行)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竖排是列,横排是行)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站在讲台上,你会从哪开始数第1列?(从左往右)这是(生:第1列),依次点击第2列......师:你会从哪开始数第1行呢?(从前往后)依次点击第1行,第2行......师:能不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一下小军的位置?(第4列第3行)2、抽象成平面图师:如果把座位用圆圈表示,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平面图(出示平面图),现在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找的?(生上前指)师: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B、C两位同学的位置吗?师: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描述位置的方法与先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描述位置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二、教学数对1、游戏激趣,引入数对师:我们一起来玩打地鼠的游戏怎么样?(游戏规则:画面上出现一只地鼠,就快速地说出地鼠的位置,看谁反应快)师点击1号地鼠、2号地鼠,生抢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位置是描述物体和现象相对关系的概念。
•掌握使用坐标系描述位置的方法。
•能够准确定位地图上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坐标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地理位置。
教学方式•观察、探究、讨论、演示、练习、评价。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家庭住址、学校地址等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位置。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共性:它们都是通过位置来描述的。
2. 认识位置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各物品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发现位置是描述物体和现象相对关系的概念。
3. 坐标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1 引入坐标系的概念。
通过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例、引导学生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3.2 贴贴纸练习。
引导学生在坐标系图上练习贴贴纸的操作,以巩固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3.3 拼图游戏。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拼图游戏,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4. 地图上的位置4.1 引导学生认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距离等)。
4.2 定位翻译。
给学生发放一张英文地图,并给出一组英文词汇和中文翻译,让学生根据词汇的翻译找到对应的位置,并在地图上做标记。
4.3 实地标定。
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实地标定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体育馆、教学楼等。
5. 练习5.1 站起来找位置。
让学生站起来,根据老师口中给出的位置描述,找到对应的位置并站定。
5.2 填表定位。
发放一张含有多个位置信息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在地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
6. 总结评价通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相互评价。
学生作业完成《确定位置》一课中提出的练习和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观察、探究、讨论、演示、练习和评价等。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带领学生认识地图的基本要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识横、纵、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语,并能正确使用位置词语指示位置。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直观感受位置1.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物品(如书、椅子、笔等)并将其置于教室的不同位置,让学生逐一描述它们所处的位置,如“桌子在左边,椅子在右边”,“书在桌子上面,笔在书的旁边”等。
2.教师随机让学生指出教室内某物的位置,在指示时需用到上述位置词语。
2. 数字空间的位置1.教师出示数字图形并让学生描述数字的位置,如数字“1”在二维平面上的位置为“左上角”。
2.教师画出简单的数字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让学生说出图形每个角落的位置,如“这个三角形的左下角在哪里?”“它在左下角的位置。
”3. 观察图片确定位置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片,如一只小猫、一个风车等,让学生描述它们所处的位置。
2.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图片(如一张城市街景、机场场景等),让学生逐一描述图片内各个物体的位置。
4. 空间想象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简单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该图形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并描述其位置。
2.教师出示一张由多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复杂图形(如建筑物、桥梁等),让学生分析图形内各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并描述其位置。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横、纵、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语的理解和熟练掌握,以及通过观察图形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2.教学难点: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练习: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等方式,考察学生对位置词语的掌握情况和对图形位置的观察能力。
2.作业评价:出一定数目的题目,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位置词语描述所给图形的位置,检查学生对位置词语的应用是否正确。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位置词语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图形内物体位置的观察能力也有所增强。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

苏州市公开课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单元。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坐标系和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坐标系和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学生活动材料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里的电梯、地铁里的车厢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两个信息:方向和距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幅简单的坐标系,讲解坐标系的构成和作用。
然后,通过PPT展示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坐标纸,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确定给定物体的位置,并互相检查。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在一个复杂的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坐标系在确定位置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确定位置》教学设计(通用8篇)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苏教版《确定位置》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方向与位置(一)”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节课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位置确定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能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确定位置的方法,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建立“数对”概念。
(四)教学流程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今天咱们上课的地点由教室移到了这个多媒体教室,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有些同学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谁能用语言描述出你现在的位置?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描述,学生猜测。
通过描述,同学们遇到了说不清、猜不明白的现象。
能不能找到一个既简捷、明快的方式来描述同学们的位置呢?2、在情境中探究数对出示教材里的情境图(1)引导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小青的位置。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第3组第2个。
)(2)学生用同样方法描述小敏、小玲、小亮等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
(3)我们的描述怎样会更简洁呢?引发学生交流展示,比较描述的异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物体位置的相互转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物体位置的相互转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直观展示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3.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图、小动物卡片、数对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动物园或学校操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导游,如何向游客介绍动物园里每个动物的位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动物的位置。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介绍数对的概念,即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同时,展示如何用数对表示动物的位置,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小动物卡片和数对卡片。
学生需要将小动物卡片放在桌面上,并用数对卡片表示它们的位置。
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换卡片,并再次用数对表示新位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物体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用数学方法表示物体位置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参观,想去吗?(想)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整装待发去小军的班级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军班级图)找到小军了吗?你能说说小军的位置在哪吗?预设:1、小军在第4组第3个;2、小军在第3排第4个;3、小军在从右数第3组第3个......
师:同一个座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每个人找位置的标准不同)
大家交流的时候会感觉怎样?(乱,麻烦)你有什么建议吗?(把大家的说法统一一下)
师:能不能用一种统一的、准确的、简洁的方法来确定小军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列和行的含义
(课件出示例图)师:这样的排列一般用列和行来表示。
(板书:列行)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竖排是列,横排是行)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站在讲台上,你会从哪开始数第1列?(从左往右)这是(生:第1列),依次点击第2列......
师:你会从哪开始数第1行呢?(从前往后)依次点击第1行,第2行......
师:能不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一下小军的位置?(第4列第3行)
2、抽象成平面图
师:如果把座位用圆圈表示,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平面图(出示平面图),现在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找的?(生上前指)
师: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B、C两位同学的位置吗?
师: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描述位置的方法与先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描述位置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二、教学数对
1、游戏激趣,引入数对
师:我们一起来玩打地鼠的游戏怎么样?(游戏规则:画面上出现一只地鼠,就快速地说出地鼠的位置,看谁反应快)师点击1号地鼠、2号地鼠,生抢答。
师:现在提高要求,把接下来要出现的地鼠的位置记录在本子上,
师由慢到快点击3号地鼠,4号地鼠……
师:写完了吗?(生:来不及写)
师:看来写第几列第几行来不及记录,以1号地鼠为例(第4列第3行),你能创造出一种比第4列第3行这种记录方法更加简洁准确的记录方法吗?(生在本子上写)
汇报:(预设)(1)4列3行;(2) 4 3;(3) 4.3;(4) 4、3; (5) (4,3)……交流,师生一起评价。
师:仔细观察,这些记录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有4和3。
师:看来4和3这两个数字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生:4和3之间都有符号。
师:是的,要用符号把列和行区分开来。
2、介绍数对
师:其实同学们的写法已经和数学家的写法非常接近了,(课件出示介绍数对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师:这里的4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能用数对的形式把剩下地鼠的位置写出来吗?(生在本子上写,汇报。
)师: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这种方法和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的方法比一比,你
更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三、数对的应用
1、用数对说说自己在教室里位置。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站在讲台上来观察班级里的同学们,哪里是第1列?哪里是第1行?(第1列的同学起立,第1行的同学起立)
师:你能用数对的形式表示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吗?写在本子上。
(生汇报)
师让第1行第1列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1,1),师:两个数字都是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前面的1表示第1列,后面的1表示第1行)
2、用数对介绍好朋友的位置。
要求:在本子上用数对形式写出好朋友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师:我也来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
(生说数对)师故意找错,如(2,4),找(4,2)。
师:数字不是一样吗?怎么找错了?(生说理由)
小结:一个数对只对应这一个座位,一个座位也只对应着一个数对,数对与座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板书:一一对应)
3、相同列的数对与相同行的数对。
师:我也来说一些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课件出示:(6,1)、(6,2)、(6,3)、(6,4)、(6,5)、(6,6))。
师:怎么齐刷刷站起来一对人呢?(第一个数字都是6)
小结:数对中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他们在同一列。
师:你能不能也像我这样写一些数对,让一队的同学都站起来?(重点交流第二个数字相同的情况)。
小结:数对中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他们在同一行。
4、练习十五第三题。
(出示题)1、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
2、你能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什么好处?
2、生活中的数对。
(欣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