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11-20
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10篇)
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10篇)《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盲苦有个盲人,路过干涸的小河,不幸从桥上失足坠落。
他两手攀着桥栏干,战战兢兢地紧握不放,自己料想:如果一松手,就必定掉进深渊。
过桥的人告诉他说:“不要害怕,放开手只管往下滑,下面是坚实的地面。
”这个瞎子不相信,还是紧紧地抱着栏杆大哭大叫,时间久了,精疲力尽,便失手掉到地下,却安然无恙,于是讥笑自己说:“咳!早知道下面是坚实的平地,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其实大道(真理)往往很平实,而那些在黑暗中守着迷茫,固执地呆在角落独自守旧的人,看看这(故事该)应该省悟了啊!2、贵天齐桓公问管仲:“君王要重视(贵:重视,崇尚)什么?”(管仲回答)说:“要看重天。
”桓公仰望着(天)。
管仲说:“所说的天,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
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
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百姓非议(政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
” 《诗经》说:有的人们不良善,徒然相怨在一方。
如果百姓埋怨他的官员,最后国家却不灭亡的情况,从来就没有过。
3、陈述古祠钟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
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
”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
”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
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
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
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
4、方子振学弈人们常说方子振小时候喜欢下棋,曾经在晚上月光下见到一位老人,对方说:“你小子你喜欢下棋么?如果真的喜欢,明天在唐昌观中等我。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恐怕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的国人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是百姓的榜样。”任命他做上大夫。
9. 苏秦引锥刺股
苏秦向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连横的主张)未能成功。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所需的钱财费用没有了,只得离开秦回家。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身子又干又瘦,脸色又黑又黄,流露出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停止纺织,嫂子不给作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于是(苏秦)连夜翻出书籍,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太公阴符的兵法书,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复研究它的意义。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说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透了,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经过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肃侯,两人谈得拍起手掌来,情投意合。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百辆兵车,千匹锦绣,双百白壁,二十万两黄金,跟在他的后面,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暴的秦国。所以苏秦做了赵国的国相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各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
高中语文-高中100篇文言文翻译——张益州画像记
高中语文-高中100篇文言文翻译——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说,有敌寇骚扰边境。
边地守军夜里乱哄哄,乡野不见居住的百姓。
谣言流传,京城上下大为震惊。
正要传令选派将帅,皇帝说:不要酿成乱子,不要助成变乱。
大家纷纷传言,我的意志自定。
外乱还没有兴起,乱子却将从内部发生。
对这事,既不能用法令去禁止,又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只需派我手下的一两位大臣去处理就行。
谁能胜任这种既文又武、既不文又不武的事情,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
于是大家推荐:张公方平就是这样的人。
皇帝说;行!张公以侍奉父母为理由推辞,皇帝不同意,他就出发了。
冬十一月,到达蜀地。
到达的那一天,他就命令边防驻军撤回原地,撤除守备的设施,并派人遍告各郡县的长官:敌寇来了有我对付,不用辛劳你们。
第二年正月初一,大家庆贺节日象往常一样,蜀地从此平安无事。
又过了一年,正月,大家互相商量要把张公的画像挂在净众寺。
张公不能禁止。
眉阳人苏洵对大家说:没乱容易治理,已乱也容易治理。
有乱的萌芽,而乱事又还没有发生,这叫做将乱,将乱最难治理。
不能因有乱的萌芽就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乱事还没有发生而放松警惕。
至和元年的秋天,蜀地的形势就象器物已经倾斜,只是还没有掉到地上一样。
唯有你们的张公,安然坐在一旁,神色不变,从容地起来扶正它。
扶正后,又从容地退去,没有一点骄矜的神色。
为皇帝管理百姓不倦怠,只有你们的张公。
你们靠他生存下来,他就是你们的父母。
而且张公曾对我说:百姓没有固定的性情,只看执政者怎样对待他们。
人们都说蜀人常常作乱,于是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管束盗贼的法令去管束他们。
胆小怕事的百姓,却用砍头的刑法去威胁号令他们,于是百姓才忍心抛开依赖自己生活的父母妻子,投身盗贼,所以才常常发生变乱。
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管教他们,蜀人是最容易治理的了。
至于逼人太紧从而发生变乱,即使是最讲礼义的齐鲁人也是这样。
我用对待齐鲁人的态度来对待蜀人,蜀人也把自己作齐鲁人看待。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
(完整)高中课内文言文翻译整理版《鸿门宴》★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来到沛公的军营。
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详细地告诉了张良。
★4、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见识浅陋的小人劝我说:“据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打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象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着沛公。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却听小人的话,要杀掉有功劳的人,这种做法是曾经灭亡的秦国(的做法)的继续罢了。
★1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微的中央,讲大礼不必计算细小的礼仪。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它(指郑国)对晋国君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和楚国订立盟约。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跨越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一定很困难啊。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邻国变得强大,就是您的力量变得弱小啊。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时,(郑国)就能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况且您曾经对晋国君有恩惠,他许诺给您焦、瑕两城,(但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秦国)。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晋国,哪里会满足?在把东边的郑国作为它的边疆后,又计划向西面扩张它的领土。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高中文言文翻译段落
《庄子·逍遥游》云:“逍遥游于六虚之间,而无所依。
”夫逍遥者,自得也。
游于六虚之间,若脱缰之马,任其自然,而无所牵绊。
故其游也,逍遥自在,如云之出岫,如风之拂林,无拘无束,任意东西。
译文:《庄子·逍遥游》中说道:“在六虚之间逍遥游历,却无所依托。
”所谓逍遥,即是自我得意的状态。
在六虚之间逍遥游历,就如同脱了缰绳的马,任其自然,不受任何束缚。
因此,他的游历是逍遥自在的,就像云从山峰升起,如同风吹过林间,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往东或往西。
在这段文言文中,庄子通过“逍遥游”这一概念,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的具体翻译和分析:1. “逍遥游于六虚之间,而无所依。
”- 逍遥游: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游历方式。
- 六虚:古代哲学中指宇宙的六个空间维度,这里比喻广阔无垠的世界。
- 无所依:没有依靠,不受任何束缚。
2. “夫逍遥者,自得也。
”- 夫:发语词,用于引出下文。
- 逍遥者:指的是逍遥游的人。
- 自得:自我得意,即自我满足、自在。
3. “游于六虚之间,若脱缰之马,任其自然,而无所牵绊。
”- 若脱缰之马: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 任其自然: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
- 无所牵绊:没有任何束缚。
4. “故其游也,逍遥自在,如云之出岫,如风之拂林,无拘无束,任意东西。
”- 逍遥自在: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如云之出岫:比喻像云彩从山峰升起一样,自然飘逸。
- 如风之拂林:比喻像风吹过林间一样,自由舒展。
- 任意东西:随心所欲地往东或往西。
通过这段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感受到庄子所追求的逍遥境界,即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
这种境界不仅是对个人心灵的解放,也是对整个宇宙自然规律的顺应。
经典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
【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
下⾯是分享的经典⾼中⽂⾔⽂翻译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中⽂⾔⽂翻译精选 登泰⼭记 姚鼐〔清代〕 泰⼭之阳,汶⽔西流;其阴,济⽔东流。
阳⾕皆⼊汶,阴⾕皆⼊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观峰,在长城南⼗五⾥。
余以乾隆三⼗九年⼗⼆⽉,⾃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越长城之限,⾄于泰安。
是⽉丁未,与知府朱孝纯⼦颍由南麓登。
四⼗五⾥,道皆砌⽯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正南⾯有三⾕。
中⾕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也。
余始循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遂⾄其巅。
古时登⼭,循东⾕⼊,道有天门。
东⾕者,古谓之天门溪⽔,余所不⾄也。
今所经中岭及⼭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不可登。
及既上,苍⼭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照城郭,汶⽔、徂徕如画,⽽半⼭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与⼦颍坐⽇观亭,待⽇出。
⼤风扬积雪击⾯。
亭东⾃⾜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若摴蒱数⼗⽴者,⼭也。
极天云⼀线异⾊,须臾成五采。
⽇上,正⾚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此东海也。
回视⽇观以西峰,或得⽇或否,绛皓驳⾊,⽽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观道中⽯刻,⾃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多⽯,少⼟。
⽯苍⿊⾊,多平⽅,少圜。
少杂树,多松,⽣⽯罅,皆平顶。
冰雪,⽆瀑⽔,⽆鸟兽⾳迹。
⾄⽇观数⾥内⽆树,⽽雪与⼈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 泰⼭的南⾯,汶⽔向西流;它的北⾯,济⽔向东流。
南⾯⼭⾕的⽔都流⼊汶⽔,北⾯⼭⾕的⽔都流⼊济⽔。
在那南北⼭⾕分界的地⽅,是古长城。
处的⽇观峰,在古长城南⾯⼗五⾥。
我在乾隆三⼗九年⼗⼆⽉,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西北⾯的⼭⾕,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
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
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合集】(最新)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篇一】《鸿门宴》两汉:司马迁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高中文言文翻译汇总
一、原文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吾与点也,三人行,必有我师。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二、译文1. 各路贤能之人纷纷到来,年轻人和年长者都聚集在一起。
我和颜回,三个人同行,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2.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来得有用。
3.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 君子胸怀坦荡,小人总是忧愁。
5.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6. 人家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7. 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太精明就没有伙伴。
8. 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9. 天行健,君子应该自强不息。
10. 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三、总结以上是高中文言文中的部分经典名句及其译文。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名句的含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将这些名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对这些名句的简要总结: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虚心向他人学习。
2.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思考上。
3. 强调了解他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别人。
4. 强调心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5.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6. 强调宽容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善于理解他人。
7. 强调适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把握好分寸。
8. 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热爱学习。
9. 强调自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不断努力。
10.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总之,高中文言文中的这些名句,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对于我们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中必背⽂⾔⽂及翻译⼤全。
欢迎阅读参考!1.⾼中必背⽂⾔⽂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
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曾不知⽼之将⾄。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云:“死⽣亦⼤矣。
”岂不痛哉!(曾不知⽼之将⾄⼀作:不知⽼之将⾄)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能⼈都汇聚到这⾥,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
兰亭这个地⽅有⾼峻的⼭峰,茂盛⾼密的树林和⽵丛;⼜有清澈激荡的⽔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排列坐在曲⽔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天,天⽓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地上繁多的万物,⽤来舒展眼⼒,开阔胸怀,⾜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与⼈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
有的⼈在室内畅谈⾃⼰的胸怀抱负;有的⼈就着⾃⼰所爱好的事物,寄托⾃⼰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羁的⽣活。
高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我是高阳帝的后代,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之地的摄提贞月,我生于庚寅年。
我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状况,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名叫正则,字叫灵均。
二、《论语》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三、《庄子》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与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儿在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四、《史记》原文: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译文:孔子说:“不进行教育就杀人,叫做虐;不加警告就期望成功,叫做暴;发布命令迟缓而限期紧迫,叫做贼。
”五、《诗经》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闻之,曰:“太子丹者,人臣之礼也。
”译文: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听说后,说:“太子丹,这是人臣的礼节。
”七、《左传》原文:晋侯问于士蒍曰:“吾其济乎?”对曰:“君其知之。
臣闻之,一夫荷戈,足以为天下笑;然而晋国,君之国也,未可量也。
”译文:晋献公问士蒍说:“我们能够成功吗?”士蒍回答说:“您应该知道。
我听说,一个勇士手持戈矛,足以使天下人嘲笑;然而晋国,是您的国家,不可估量。
”八、《后汉书》原文:光武以谦冲自牧,浮沉天下,三十余年,然后乃定。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最新)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篇一】《师说》唐代: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 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 如果不跟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 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我也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 无论年长年幼,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说》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10、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
1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新编高中文言文100篇译文及原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3篇)
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文言文翻译(精选3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
【高中文言文阅读】《淮北蜂与江南蟹》“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文言文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淮北蜂与江南蟹》“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文言文翻译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
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蜜蜂洞在泥土或木头和石头里。
如果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路,他会在晚上手握一把强大的火炬。
空蜂群会走向火焰,点燃所有的火,然后甚至从房间里拿走。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但如果你知道你不能满足于炎症,你应该死。
注释:1.空组:倒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
刳,剖开刮取。
3.郭锁:描述螃蟹如何爬。
4.殪(yì):死亡。
5.洞穴:筑巢。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夜间手握火把”的“直”:它取代了“蜜蜂”。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
悉,全。
9.临时性:方法。
10.血:使……流血,使动用法。
11.理论:需要。
12.江淮之蜂蟹,之: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3.地点:你居住的地方,单词结构。
14.固宜:原来应当如此。
15.死亡:死亡。
16.血指:是手指流血。
17.炎症:跑到光线充足的地方。
18.蜂儿:蜂的幼儿,即蜂蛹,是人的营养食品。
19.不管战斗:你不必与有毒蜜蜂战斗。
20.水浒:水边。
浒:边参考译文淮河的毒蜂,它的尾部能蛰死人;江南一带有一种蟹很厉害,(它的)螯可以跟老虎相敌。
但是拿取蜂蛹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捕捉螃蟹的人从不伤指。
蜜蛹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们跟踪寻找到它所在之处,就在夜晚拿着燃烧的火把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扑向火焰,全部烧死了。
然后(人们)把蜂巢整个割下来。
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人们)在水边上放一盏灯,(没有一只螃蟹)不急速爬行过来的,(人们)都可以捡起来抓住它们。
(蜜蜂和螃蟹)只知道奔向火焰,却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本该如此。
知觉趋炎附势者死,其愤世嫉俗的立意虽好,可现实情况并不尽然啊!就成功率而言,那些追随潮流的人的成功率应该高吗?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问纪晓岚:“贪官多还是清官多?”纪晓岚也不得不承认:贪官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良桐为琴
工之侨得到了一根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砍削成琴,又安上弦弹奏,发出像金一样的声音,像玉一样的回应。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美妙的乐器。
工之侨把琴献给太常。
太常让高级乐器师来鉴别,乐器师说:“(这琴)不古老。
”把它丢还给工之侨,工之侨把琴带回家,跟油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纹路;又跟刻字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器皿上的文字;然后用匣子装着把它埋到土里。
过了一年再挖出它来,抱往街市上去。
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看到了这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再献给朝廷。
管理音乐的官员们,一个传一个地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
”工之侨听说了,感叹说:“这个世界真可悲啊!难道是一张琴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
12.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楚国郢都有个人,要写封信送给燕国宰相。
在晚上写信,灯火不明,于是对拿烛的人说:“把烛举高些”,在信上误写了“举烛”二字。
“举烛”,不是信上(要表达)的意思。
燕国宰相收到信看到“举烛”很高兴,说:“举烛嘛,以明察为贵的意思。
以明察为贵,推举贤能的人担任官职。
”燕国宰相告诉了燕王,燕王很高兴,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
太平是太平了,却不是郢人写信的原意。
现在求学的人,很多和这解说郢书的燕相是相类似的。
13.物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到齐国去,(坐船)横渡大河。
船夫说:“河水隔开罢了您不能自己渡过去,还能成为国君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你不了解啊。
事物各有各的短处和长处。
诚实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却不能带兵打仗。
宝马一天能够跑千里,但把它放在房子里,让它捕捉老鼠,连一只小猫都不如。
宝剑干将的锋利,天下闻名,木匠拿它去砍木头,还比不上斧头。
现在,拿起船桨划船,上下行驶,我比不上您;但是,游说大小国家的君主,您也比不上我呀。
”
14.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
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
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
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
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
用跑了五十步的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
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
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
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
15.晏子之御者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做相国的车夫,撑起大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
(车夫)回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去。
车夫问他离开的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
声名在诸侯中显扬。
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的神色。
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只做人家驾车的奴仆,但是你的神态,自己把这当作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开。
”这以后,车夫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
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话告诉了他,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16.季文子论妾马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
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
你的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恐怕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
”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的国人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
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
”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
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是百姓的榜样。
”任命他做上大夫。
17.永某氏之鼠
永州地方有一个人,怕犯日忌(忌日),对禁忌拘泥得特别厉害(迷信得特别厉害),(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逢农历子年,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他家里不养猫和鼠,又禁止仆人打老鼠。
粮仓、厨房都让老鼠放纵横行,不加干涉。
因此老鼠们互相转告,都搬到这一家来,吃得饱饱的,却没有任何灾难。
这一家呢,没有一件完好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喝的吃的大都是老鼠吃了剩下来的。
(那些老鼠)白天一个接一个地与人同行,晚上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发出种种怪声,吵得人无法睡觉。
(但是那个人)始终不讨厌它们。
几年后,这一家迁往别州去了;后来的人搬来居住,老鼠的所作所为像以前一样。
那新主人说;“老鼠这个在阴暗角落活动的东西,是坏家伙,(这里的老鼠)偷嘴吵闹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揭开瓦片,用水灌洞,(还)奖赏仆人四面围捕老鼠。
杀死的老鼠堆起来像座小山。
把它们的尸体扔到偏远的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失。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又没有灾祸是能够长久下去的啊!
18.季梁谏魏王
魏王想攻打邯郸。
季梁听说了,从半路上返回;衣服皱缩不伸展,连头上灰尘都来不及除去,就(急忙忙)地去见魏王说:“现在我返回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大路上,正面朝北而手把持着马缰绳,驾着车子,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你要到楚国去,怎么是面朝北呢?他说:…我的马精良!‟我说:…马虽然精良,这不是到楚国的路啊。
‟那人说:…我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
‟那人又说:…我驾车的本领高!‟这几件事情越好,而离楚国就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成为霸王,做一件事就想在天下成善;依仗
着王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去攻打邯郸,扩充土地,提高声望。
你这样的举动越多,而离称王的距离就越远。
就跟要到楚国去却向北走一样。
19.为人不党
赵宣子在晋侯前推荐韩献子说:“他为人不偏私,治理众人不紊乱,面临死亡不恐慌。
”晋侯任命他做了中军尉。
在河曲之战中,赵宣子的车冲犯了军队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仆人。
人们都说:“韩献子(这下)必死(无疑)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他,而晚上就杀了主子的仆人,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争结束后,赵宣子宴请大夫,请三支步兵喝酒,说:“你们可以祝贺我。
”手下人回答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
”宣子说:“我在晋侯面前推荐韩厥,说得不恰当,一定要受刑罚。
现在我的车子乱了次序而韩厥杀了我的仆人,可以说是不偏私,这说明我推荐得很恰当啊!”手下人拜了两拜,屈膝下跪叩头至地说:“不但晋国能安享这个福分,就是先祖唐叔也要依仗这样的人,我们敢不再屈膝下跪、叩头至地吗?”
20.买椟还珠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学者。
他身体力行还可以,但他的话多不讲究辞令,为什么呢?”田鸠说:“过去秦王把他女儿嫁给晋公子,要晋国为她修饰服饰,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子跟着陪嫁。
到了晋国,晋国人喜爱陪嫁的妾却看不起秦王的女儿。
这可说是善于嫁妾,却不能说是善于嫁女。
楚国有一个到郑国卖珠宝的人,做了一个用木兰做成的匣子,用桂椒之类香料熏木匣子,用珠玉点缀它,用玫瑰珠片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编集。
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把珠宝退还给他。
这可算是善于卖匣子,却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宝。
现今世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漂亮的话,君主只看到它的华美文辞,却忘记他是否有用。
墨子的言论,传达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学说,来向人民解说宣扬;如果要修饰他的文辞巧辩,我恐怕人们只爱它的文辞却忘记它的用处,简直因文辞的讲究而妨害他的内容所该起的作用了。
这和楚人卖珠宝、秦王嫁女是同样的,所以他的话多不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