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 540 里面有()个90;325 是()的5 倍。
2.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约重10()。
-一个西瓜约重4()。
-一头大象约重4()。
4. 钟面上分针走1 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5. 35 的4 倍是();128 是4 的()倍。
6. □42÷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 厘米,宽是5 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8. 用两个边长是3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9. 小明早上7:30 从家出发去学校,7:50 到达学校,他路上用了()分钟。
10.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每份是这张纸的()。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 分)1. 下面算式中,积最接近2000 的是()。
A. 49×40B. 50×41C. 38×522. 一只大象重6 吨80 千克,合()。
A. 6080 千克B. 6800 千克C. 60080 千克3.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A. 周长相等B. 正方形周长大C. 长方形周长大4. 一个数除以8,商是23,有余数。
这个数最大是()。
A. 184B. 191C. 1925.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A. 1/8B. 1/6C. 1/3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10 分)1. 1 千克棉花比1 千克铁轻。
()2. 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4.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5. 把一个蛋糕分成5 份,每份是它的1/5。
()四、计算题(共30 分)1. 直接写出得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考试题(打印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考试题一、 直接写得数121✖4= 80✖9= 32✖3= 297✖8≈ 354✖2≈ 802+596≈ 206✖3= 43✖2=二、 竖式计算336✖6= 874✖5= 906-257+482=三、 填空题1.27的5倍是( ),54是6的( )倍。
2.一张桌子76元,李老师买了8张这样的桌子花去( )元。
3.2□84,如果它的积是一个四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它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4.3500克-500克=( )千克。
5.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61看成了216,算得的差是584,那么正确的差是( )。
四、 比较大小,括号里填>、<、=号。
14( )13 17( )18 23✖6( )13813( )16 29✖9( )270 五、 选择题1.要是()94✖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写()。
A.3 B.4 C.52.小红是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她的学号是15,性别是女,那她的编号就是301152。
按规定,最后一位数字为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
那么同年级二班的19号男生小亮的编号就应该是()。
A.302191B.301191C.3021923.250✖4积的末尾有()个0。
A.1B.2C.3六、计算题1.美术课上每人画一幅画,5名同学画了水粉画,25名同学画了彩铅画,画素描画的人数是画水粉画的3倍,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院第一层放映厅有235个座位,比第二层多100个座位。
两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3.学校合唱团中男生有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学校合唱组社团一共多少人?4.小雅看一本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第二天看的和第5一天同样多,两天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单元测试卷(⼀)⼀、填⼀填。
1.有些钟⾯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得最快,它⾛⼀圈是(),()⾛得最慢,它⾛⼀⼤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分更⼩的单位()。
3.秒针⾛⼀⼩格是()秒,⾛⼀圈是()秒,也就是()分。
分针⾛⼀⼩格是()分,⾛⼀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个数⾛到下⼀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节课时长40()。
(2)爸爸每天⼯作8()。
(3)李静跑50⽶的成绩是13()。
(4)做⼀次深呼吸要4()。
6.体育⽼师对第⼀⼩组同学进⾏50⽶跑测试,成绩如下:⼩红9秒,⼩丽11秒,⼩明8秒,⼩军10秒。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辨⼀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6分=600秒()2.分针⾛⼀⼤格,时针就⾛⼀⼩格。
()3.秒针⾛⼀圈,分针⾛⼀⼩格。
()4.⼩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了20分钟。
()5.⼩军早上6:30起床,⼩强早上6:40起床,⼩强⽐⼩军起得早。
()三、单位换算。
1时=()分5分=()秒4时=()分3分=()秒20分+50分=()分24秒+48秒=()秒1时-40分=()分四、在○⾥填上“>”“<”或“=”。
6分○60秒 160分○3时4分○200秒3时○300分250分○5时60秒○60分10分○600秒120分○2时五、我会写。
(写出每个钟⾯所表⽰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1.2.3.六、解决问题。
1.⽕车9:20开,李华从家到⽕车站要35分,李华⾄少要在⼏时⼏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车?2.⼀个钟表显⽰的时间是11:45,它⽐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时⼏分吗?3.⼩军、⼩红和⼩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个⼩区,他们⼀起去公园游玩。
(1)汽车还有5分钟出发,汽车什么时候出发?(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路上⽤了多长时间?4.⼀根长24⽶的⽊棒,每4⽶锯⼀段,锯⼀次⽤4分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题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填空题。
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就是()。
2、学过得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得时间时,常用比分小得单位()。
3、时针走一大格就是(),分针走一大格就是(),秒针走一大格就是(),走一圈就是()。
4、1时=()分1分=()秒120秒=()分180分=()时5分=()秒4时=()分2时20分=()分75分=()时()分3分13秒=()秒100秒=()分()秒5、填合适得时间单位。
(时、分、秒)(1)、一节课40()。
(2)、李静跑50米得时间就是12()。
(3)、爸爸每天工作8()。
(4)、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7、6分○60秒160分○3时4分○200秒3时○300分250分○5时60秒○60分10分○600秒120分○2时二、判断题。
1、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小格。
()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行驶了2小时45分。
()3、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10,这时就是5:30、()4、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
5、明明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分到校,她路上用了20分钟。
()。
三、选择题。
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①500秒②8时③100分2、小丽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多长时间?列式为()。
①1×4 ② 4×1 ③20÷43、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①3时30分②2时30分③1时30分。
4、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结束。
①7:30 ②6:30 ③8:305、学校早上8:25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40分,中间休息10分,()上第二节。
①9:05 ②8:75 ③9:15四、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2、李明从下午4:40到下午5:10一直在瞧动画片,她一共瞧了多长时间?3、从湛江到南宁得火车经过玉林得时间就是中午11:40分,现在要晚点2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4、一根24米长得木棒,每4米据一段,据一次要4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 23 + 17 =A. 40B. 30C. 20D. 102. 14 - 7 =A. 4B. 7C. 10D. 143. 36 ÷ 6 =A. 6B. 12C. 18D. 364. 8 × 5 =A. 20B. 40C. 50D. 805. 从0、3、5、7中选出两个数字,它们的和是8的是:A. 0和8B. 3和5C. 3和7D. 5和7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12 - __ = 42. 15 ÷ __ = 53. 7 × __ = 424. 36 ÷ 9 = __5. 100 ÷ __ = 10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1)计算:35 + 47 - 27 + 18答案:2. (2)计算:144 ÷ 12 × 6答案:3. (3)小华有20元,买了3个面包,每个面包3元,还剩多少元?答案: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1)小明有18个苹果,他给了小红6个,又给了小亮5个,请问小明还剩几个苹果?答案:2. (2)商店运来36个足球,卖掉了23个,还剩多少个足球?答案:3. (3)一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60公里,从甲地到乙地需要2小时,请问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答案:请根据以上题目,完成后提交答案。
祝你考试顺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 24B. 20C. 16D. 123.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4.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11B. 12C. 14D. 155. 下列哪个数字是100的因数?()A. 10B. 20C. 30D. 40二、判断题1. 5 + 5 = 10()2. 9是3的倍数()3. 1米 = 100厘米()4. 2 × 4 = 8()5. 7是偶数()三、填空题1. 6 + 7 = ____2. 12 ÷ 4 = ____3. 9 5 = ____4. 7 × 8 = ____5. 20 + 5 = ____四、简答题1. 请写出3个3的倍数。
2. 请写出3个2的倍数。
3. 请写出3个10的因数。
4. 请写出3个偶数。
5. 请写出3个奇数。
五、应用题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请计算8 + 7 + 6 + 5 + 4 + 3 + 2 + 1的和。
4. 请计算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的积。
5. 请计算100 1 2 3 4 5 6 7 8 9的差。
六、分析题1. 请分析并解释什么是偶数和奇数。
2. 请分析并解释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用纸和剪刀剪出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2. 请用纸和剪刀剪出一个长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要求游戏能够随机两个一位数,玩家输入它们的和,游戏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免费(8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免费(8篇)学校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免费(8篇)同学们在考试之前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来缓解一下紧急的心情吧!以下是我预备的一些学校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仅供参考。
学校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篇1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2、一根黄瓜长约2()。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5、学校生一步长约4()。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60千米○9千米3200分米○2300米2300克○3千克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根跳绳长5分米。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厘米1米=()分米2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3千米=()米80毫米=()厘米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2000千克的梨,在不超载的状况下,可以吗?2、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3、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
假如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4、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把它锯成5分米的木桩,可以锯成多少段?需要锯几次?学校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篇21、填空(1)6970892的商是()位数,位是()位。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3)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4)在下面的()里能填几.24()<250147()<85035()<235283()<1590(5)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题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题人教版一、填空题(1 - 5题)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鸡蛋约重50(克)。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计量一个鸡蛋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千克”对于一个鸡蛋来说太重了。
2. 3时 =(180)分。
解析:因为1时 = 60分,所以3时就是3×60 = 180分。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900)。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它们的积是100×9 = 900。
4. 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边长是(8)分米。
解析: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所以边长 = 周长÷4,即32÷4 = 8(分米)。
5. 56是7的(8)倍。
解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56÷7 = 8。
二、判断题(6 - 10题)6. 0乘任何数都得0。
(√)解析:这是乘法运算中的一个基本性质,0乘以任何数结果都是0。
7. 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4。
(×)解析:只有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时,每份才是这个苹果的1/4。
8. 307×5的积中间有1个0。
(×)解析:307×5 = 1535,积中间没有0。
9.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15分钟。
(√)解析: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从数字3走到数字6走了3大格,5×3 = 15分钟。
10. 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解析:例如1×2 = 2,1+2 = 3,积比和小,所以该说法错误。
三、选择题(11 - 15题)11. 下面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的是(C)。
A. 10瓶矿泉水B. 25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C. 1000枚1元硬币。
解析:1吨=1000千克,25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10瓶矿泉水质量远远小于1吨,1000枚1元硬币质量也远小于1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姓名;
一、填空。
①小朋友每天至少要睡10()。
②做一次深呼吸要4(),吃一顿饭用20()。
③星期一上午8()40(),我们到操场升旗用了40(),然后休息10(),
接着马上开始上第一节课,一节课40(),到()时()分第一节下课。
④小云用15()做完了数学作业。
绕操场跑道跑一圈要2(),系红领巾约20()。
⑤时钟先生说:我身上有()根针,最短最粗的是()针,时针数()格,
一()格()时,1圈()时。
比时针稍微细一些的针是(),
分针数()格,一()格1分,一()格5分,1圈()分。
走得最快的是()针,
秒针数()格,一()格1秒,一()格5秒,1圈()秒,也就是()分。
⑥时针指在()和()之间,分针指向(),这时是()时()分。
⑦时针指在()和()之间,分针指向()还多()小格,这时是()时()分。
⑧时针指在()和()之间,分针指向()还差()小格,这时是()时()分。
⑨、超市早上(:)时开始营业,晚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⑩.一辆汽车上午()时出发,下午()时到达目的地,路上行了()小时。
⑾.一节课40分钟,10时35分开始上课,到()下课。
⑿.小红从晚上(:)开始做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小红睡了()
⒀.超市营业时间是从早上(:)到晚上(:),超市每天营业()时()分。
⒁()分=()秒()分=()秒()分=()秒
()时=()分()分=()时()时=()分
二、填一填,算一算
之后之后之后
︰︰︰︰
时分时分时分时分
1.1分=( )秒1时=( )分1吨=( )千克
180分=()时()分=240秒()时=120分
4小时=()分钟3米=()厘米7分钟=()秒
35秒+25秒=()秒=()分1分-40秒=()秒
80分+40分=()分=()小时2时-30分=()分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跑60米大约用了14()②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③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④飞机从广州飞到上海大约用2()。
3.填上“>””<”或“=”。
3时()300分250分()5小时60秒()60分
11分()110秒120分()2时70分()7时
4.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小时。
5.妈妈早上8:30上班,下午17:20分下班,妈妈早上在公司的时间是()时()分。
6.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
小兰用了17秒。
冠军是(),亚军是(),季军是()。
四、判断题:(对的打“口”,错的打“×”)
1.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2、钟面上最短的针是秒针。
()
3、秒针走1圈是1分。
()
4、一个数除以6商3余4,这个数是27。
()
5、小明用60秒写完了一篇作文。
()
6.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7。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五、
()()() 在方框里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在括号里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