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高考历史考点-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 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 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 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
A.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 正常化
B.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
C.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 展
A.我代表团是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乔冠华率领
B.会议主题是保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发展经济等
C.周恩来在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会议重点讨论了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问题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解析】参加亚非会议的代表团是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 恩来率领的,故A项错误;会议主题是亚非国家求团结,共同保 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发展经济等,故B项正确;周恩来在全体会 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故C项错误;讨论在印度支那停 止敌对行动的问题,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主题,故D项错误。
【答案】D
1973年1月5日,国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 报告》,建议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 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 )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倾错误
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 针
C.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外交形势 D.为开拓与西方大国外 交奠定基础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新中国的不结盟外交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故 A项错误;题干中只体现了中国的周边部分国家接受了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并不是广泛接受,故B项错误;题干中中国与部分周
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政策史料梳理
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政策史料梳理机械六班张超王廷振韩晓亮闫旭巫振兴李晨蕊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最本质的概括。
新中国奉行这一政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
首先,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通过革命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后,对独立自主十分珍视。
其次,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不能输出”的基本原理,明确以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为基本指导思想。
第三,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本性。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2、一边倒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领域的“三大决策”之一。
该决策的核心含义是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中,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阐释了“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必然性:“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
三大方针:1949年夏天,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大方针,即“开新炉子”,“请客前收拾房间”和“向一侧倾斜”。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开始研究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开新火炉”和“请客收拾房间”的内容如下:(1)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旧中国的外国使节将流失。
外交代表身份,只能作为普通华侨;(二)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和协定的复议办公室,应当废除一切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三)消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同时,应妥善处理外国人拥有的企业和房地产,以及外国政府,个人或组织在中国设立的文化教育事业;(四)废除一切破坏中国主权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以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采取友好态度。
迫切需要解决帝国主义承认中国的问题。
“站在一边”是指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一边,但这绝对不是全部依赖,更不用说独立了。
根据上述原则,新中国首先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原则上,与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谈判的。
1950年,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军事控制委员会分别夺回了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兵营。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
1951年4月和5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海关法》和新的关税。
同时,对外贸易由国家控制,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统一运输管理的指示。
通常不允许外国船只进入中国的内河。
从那时起,中国帝国主义者创造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侵略特权都被废除了。
一个独立的新中国诞生了。
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
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
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是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国际社会尊重的原则以及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方针。
下面是对这三条外交方针的理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在外交
事务中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独立自主意味着中国坚决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拒绝任何国家干涉内政的行为。
和平
外交政策意味着中国坚定追求和平,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
决争端和冲突,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和平稳定的局面。
2.争取国际社会尊重的原则:这一方针强调了中国争取国际
社会尊重和平等地位的原则。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
国际舞台上倡导和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坚持平等对话、
相互尊重,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合作,以达到获
得国际社会尊重和平等地位的目标。
3.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
共同发展的承诺。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主张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平和包容发展,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机构和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
做出贡献,努力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
这三条外交方针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
通过奉行这些方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权益,推动多
边合作,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国际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倡导和平外交、坚持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并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进步与发展。
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是
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三大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这是随着人民革命的节节胜利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会承认和继承南京国民府的外交关系,与外国的国家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重新建立。
从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主要有:第一,保护外侨及其国家代表机关。
第二,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
“凡属被国民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
”第三,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共同纲领》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说与外国(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就是清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特权和影响后,再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1949年1、2月间,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的谈话中首先提出这个主张。
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
”“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的格局,美帝国主义坚持与中国共产党为敌,在解放战争时期扶蒋,也由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决定了未来的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
三大决策:
三大决策是1949年夏,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即三大政策。
新中国建立前夕,党中央着手研究和制订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容是:(1)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旧中国的外国使节将失去外交代表的身份,只能作为普通外国侨民;(2)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凡有损中国主权的条约一律废除;(3)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同时处理好外国人拥有的企业和房地产以及外国政府、私人或团体在中国兴办的文教事业;(4)凡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关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问题,不急于去解决。
“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向苏联,但绝对不是一切依赖、更不是不要独立自主。
根据上述原则,新中国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原则上是先谈判后建交。
1950年北京、天津、上海军管会分别收回了美、英、法、荷等国的兵营。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
1951年4月和5月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和新的海关税则。
同时外贸由国家统制,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统一航运管理的指示。
外轮一般不得驶入
中国内河。
从此,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所制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侵略特权,统统予以废除。
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了。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政策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2010年05月29日09:07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靳言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内容摘要: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周恩来总理说:“一边倒”方针宣布了我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的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
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毛泽东;苏联;周恩来;三大决策作者简介:资料图片:1964年,周恩来从苏联回国后在机场受到毛泽东等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欢迎。
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三大决策”的酝酿其实由来颇久。
早在1947年3月,毛主席即与外事工作人员谈及今后外交上应“另起炉灶”的设想。
他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砌起自己的炉灶。
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
嗣后,毛主席又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強调,要“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毛主席还在西柏坡对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干净后,再请客人进来。
毛主席此言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毛主席还明确地向米高扬表示,中共将“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置于中心位置”。
“三大决策”,互为表里。
先说“另起炉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不承认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一切对外关系,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建交需通过谈判来实现,对方须断绝同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
第三个阶段联美
第三个阶段联美祖国外交历史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为联美遏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10年的屈辱历史,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为了打开我国外交的困境,赢得中立国家的支持,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此外,在朝鲜战场上,我国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卫了我国的独立和安全。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
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
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
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是“联美遏苏”,即“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3)“一边倒”: 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意义:它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也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 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1950.01.18 越南
1950.04.01 印度
1950.04.13 印度尼西亚 1950.05.09 瑞典
1950.05.11 丹麦
1950.06.08 缅甸
1950.09.14 列支敦士登 1950.09.14 瑞士
最早于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关 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来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 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 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 定的坚定力量。
三大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含义: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意义: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 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 原因: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20大起,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
简述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外交方针。
答案是:“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实质含义是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一边倒”,新中国和社会主义苏联站在一条战线上。
提出外交工作三大方针。
早在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就根据他对国际局势的冷静观察和精辟分析,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1949年春夏之间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为确定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提供了战略指导。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加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的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
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完全独立的根本利益。
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政策原则,新中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这是一种坚定不移地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同苏联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等一批人民民主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同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其他一些外国政府陆续通过谈判,相继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以及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一.50年代的外交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 1950年12月2日,美国商 务部宣布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实施全面禁运;1954年 12月,美国同蒋介石集团 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 进行军事骚扰。 美国遏止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材料一 1970年 美苏实力对比
材料三 60年代美国反对越南 战争的游行
材料四 1969年3月,中苏在黑龙江省珍 宝岛地区发生的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
材料五 1964年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此后第一颗氢 弹也成功爆炸 材料六 1961年,第一届不结 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背景: 1.苏美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2.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 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3.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4.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5.中国国力增强 6.亚非拉国家作用大大加强,成为反帝、反殖 和反霸的主力军 外交策略: 一条线,一大片
B
6.(2009广东文基,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 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 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 政策是 A.一边倒 C.不结盟 B.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三.70年代的外交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 当局的代表,恢 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 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图一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二 1972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即苏联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美国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中共在美苏之间的选择。
当然,最关键的无疑是中共自己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苏联在中国的选择。
影响其决策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二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需要。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该政策旨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相处、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中国认为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这些原则,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2.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该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不说服别国效仿中国模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开放的对外政策
该政策旨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正在推进一系列国际合作,以促进文化、科技、教育和贸易等领域的交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
一、50年代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
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2010年05月29日09:07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靳言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
内容摘要: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周恩来总理说:“一边倒”方针宣布了我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的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
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毛泽东;苏联;周恩来;三大决策
作者简介:
资料图片:1964年,周恩来从苏联回国后在机场受到毛泽东等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欢迎。
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三大决策”的酝酿其实由来颇久。
早在1947年3月,毛主席即与外事工作人员谈及今后外交上应“另起炉灶”的设想。
他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砌起自己的炉灶。
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
嗣后,毛主席又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強调,要“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毛主席还在西柏坡对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干净后,再请客人进来。
毛主席此言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毛主席还明确地向米高扬表示,中共将“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置于中心位置”。
“三大决策”,互为表里。
先说“另起炉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不承认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一切对外关系,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建交需通过谈判来实现,对方须断绝同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
对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是通过来往照会,迅速实现了相互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新中国宣告成立后的次日,苏方即致电中方,宣布苏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11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建了交并互派大使。
对一些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我们的做法有别,但也只是一般地要求通过谈判实现建交,程序比较简单。
印度尼西亚因未曾同国民党政府建过交,没经过谈判也即同我建交。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欲与我建交,则必须“通过谈判”,概莫能外。
谈判是为满足我两条件:断绝与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接受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
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急于求成,甚至还有意选择“等一等再说”,以便“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另起炉灶”其实不只是限于同外国建交。
毛主席还说:“外交队伍要另起炉灶”。
再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旧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长期备受帝国主义控制和蹂躏的历史。
自19世纪中叶起,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各种侵略手段,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的特权无数。
他们在中国享有内河航行权、海关管理权、司法权、自由经营权、甚至驻军权,中国已是主权丧尽,实际已沦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自1950年1月始,我们先后收回了美、法、荷、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鉴于美国宣布管制中国在美国的公私财产和英国对中国采取不友好行动,发布了“关于管制、清查美国财产和冻结美国公私存款的命令”,并征用一些英商在中国的财产;同时,还有步骤和有区别地处理了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各种文教卫生机构,实现了中国基督教会和天主教会的自治自养自传。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最后是“一边倒”的决策。
此事早已酝酿,但瓜熟蒂落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的访苏之时。
周恩来总理说:“一边倒”方针宣布了我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邓小平同志也说,帝国主义对我实施封锁,“其目的在于迫我就范,我们的斗争也在于迫使帝国主义就范”。
而“打破封锁之道”即是“我们提出的外交政策一边倒”。
“毛主席说,这样是主动的倒,免得将来被动的倒”。
“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的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
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