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第一章电子版本

合集下载

1 第一章基础知识.doc

1 第一章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基础知识耶和华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

-诗篇一百零四篇24节•认识菜园植物到乡间的菜地里看一看,你能认得几种蔬菜?•植物的构造地球上的植物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小小的菜园里,每种植物也各不相同。

但是,大部分的植物,尤其是菜园里的植物,都有着相似的构造。

它们都有着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

而每一器官,按着上帝奇妙的安排,都对植物的生存、繁衍起到某种作用。

■植物的根你见过农民在水稻田里插秧吗?那秧苗的根就像老人家的胡须一般。

许多植物,如棕稠、小麦.玉米等,也象水稻一样,长着无数纤细的根,向四面八方伸展。

这种根叫做须根。

长着须根的植物启一些植物的木艮如胡萝2花菜、蒲公英,却不一样。

它们长着一条明显的主木艮直直的往下生长,主根上又分生出许多侧根,倾斜或水平的伸展。

这种根叫直根。

蒲公英的直根每条根都会长出许多支根,支根又生出许多次级支根。

如果把这些根、支根全部连接起来, 你猜一猜会有多长?不是几厘米.几米,而是几十公里、几百公里长!比如,一棵黑麦的支根总共有1300万-1400万条,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可达623公里长!号外,每条根上还长着细小的根毛。

一棵植物的根毛多达140亿条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总长度可达9654 公里呢!根的顶谎部分叫做根冠。

根冠非常坚韧,有钻探能力,能穿透土块,绕过石头,甚至能扎入岩石的缝隙,寻找和吸收水分和养分。

紧接在根冠后面的是生长区,通过根细胞分裂与增大,不断推动根冠向前进。

生长区之后是伸长区。

根的构造根除了能将植物固定在地上,使其不致东倒西歪,还能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而根毛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这一任务的。

什么叫渗透作用呢?我们知道煮菜的时候,如果在锅里撒盐,不一会儿,菜里的水分就会出来,而汤里的盐分也会渗入菜,直到菜和汤一样咸。

这就是渗透作用的缘故,即物质会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直到两边浓度达到平衡。

当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浓度高于根毛细胞内部的浓度时,养分就会穿过根毛细胞壁流入根毛。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1. 第一章: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结构:核和电子层- 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 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及其区别3.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平衡反应和不平衡反应- 化学计算中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比等概念-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4. 第四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变的概念和分类:沸腾、融化、冷凝、凝固和升华等- 温度和气压对物质相变的影响- 固态晶格和液体分子间力的区别5. 第五章:流体的压力和浮力- 流体的定义和分类:液体和气体-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浮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应用- 显微镜、水压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6. 第六章: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介质:真空、空气和透明介质- 反射光的形成和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镜面反射和 diff 反射的区别-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和应用7. 第七章: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光的全反射现象和应用-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8. 第八章:声的传播和反射- 声的传播介质:空气、固体和液体- 声的振动和频率-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声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声的反射在声学设计和建筑中的应用9. 第九章:电能的利用与输送- 电流的概念和方向表示-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和应用- 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10. 第十章:磁场中的电荷- 磁铁和磁场的特性-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力- 磁场中的电荷在导线中的运动规律- 洛伦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的应用以上是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的简要介绍。

第一章 电路及基本元器件

第一章 电路及基本元器件

U 0
根据列回路电压方程时,首先设定回路的绕行方向, 并标出各支路或元件的电 流与电压参考方向。当回路中 各段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压取正;与回
路绕行方向相反时该电压取负。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KVL应用于电路
(左)R1I1+R3I3-US1=0 (右)-R3I3-R2I2+US2=0
七、晶闸管
晶闸管是一种可控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耐压高、容量大、效率高、控制灵敏等优点。
晶闸管的外部结构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 极G(也称门极),晶闸管的图形符号如图1-10 所示。
图1-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八、集成电路
• 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
A i + u -
B i
图1-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常见电感器的外型和图形符号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三、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它是反映在电 路中储存电场能量这一物理性能的理想元件。我们常将电
容元件简称为电容,它也是表征材料(或器件)储存电场
能量的一种参数。 电容元件的电容量与电容器上存储的电荷量q和它两 端的电压uC的关系为:
Vb=Vbe=1×(4+1)=5V Vc=Uce=1×1=1V
图1-2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一端通常是接地的,为了作 图简便,习惯上不画电源,而在电源的非接地端标注其 电位的数值。图1-24(a)、图1-24(b)是等价的。
图1-24 电源接地电路
参考方向与数值的正负就可判断出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1-2
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电动势 电动势描述的是在电源中外力做功的能力,它的大小 等于外力在电源内部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 到正极所做的功,用字母来表示。它的实际方向在电源内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电子教材)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电子教材)

目录第一章直流电路 (5)§1—1电学的基本物理量 (5)一、电量 (5)二、电流 (5)三、电压 (6)四、电动势、电源 (7)五、电阻 (8)六、电功、电功率 (9)七、电流的热效应 (10)§1—2电路 (11)一、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1)二、电路图 (12)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2)§1—3欧姆定律 (13)一、一段电阻电路的欧姆定律 (13)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13)§1—4电阻的串联、并联电路 (15)一、电阻的串联电路 (15)二、电阻的并联电路 (17)§1—5电工测量基本知识 (18)一、万用表的外形及基本组成 (19)二、万用表的使用步骤 (21)三、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21)习题 (22)第二章电磁的基本知识 (23)§2—1磁的基本知识 (23)一、磁现象 (23)二、磁场、磁感应线 (24)三、磁通、磁感应强度 (24)四、磁导率 (25)§2—2电流的磁场 (26)一、通电直导线的磁场 (26)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7)三、磁场对载流直导线的作用 (28)四、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29)§2—3电磁感应 (29)一、电磁感应现象 (29)二、法拉第定律 (31)三、楞次定律 (31)四、电磁感应定律 (33)§2—4自感、互感 (33)一、自感 (33)二、互感 (35)习题 (35)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37)§3—1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37)一、正弦交流电的特点种 (37)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38)§3—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40)一、周期、频率、角频率 (40)二、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 (41)三、相位、初相和相位差 (41)§3—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43)一、三角函数式法 (43)一、纯电阻电路 (45)二、纯电感电路 (45)三、纯电容电路 (47)§3—5三相交流电路 (49)一、三相电动势的产生 (49)二、三相电源绕组的联结 (50)三、三相交流电路负载的联结 (51)§3—6常用电气照明电路 (53)一、白炽灯照明电路 (53)二、节能灯照明电路 (54)三、日光灯照明电路 (55)习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计算机第一章知识要点

大学计算机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知识要点1.1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ENIAC。

使用电子管,体积庞大。

冯·诺依曼的贡献。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从第一代的电子管到第四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从第三代开始被广泛使用;第五代计算机:智能化的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科学家们的努力方向。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阶段可以根据微处理器的字长过来划分。

目前:多核、64位。

计算机的特点:6条。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字长、主频、运算速度(用每秒钟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衡量)、内存容量。

计算机的类型:按照计算速度及规模可以划分巨型、中型、微型、智能手机。

按照用途分为专用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OA、CAD、EDI 是什么?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图1-6所示意的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理解图1-7所示意的计算机的5大构成部分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哪些?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直接使用2进制;其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进行转换才能由计算机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有编译和解释两种执行方式。

DBMS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资源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等);提供接口。

操作系统分类:主要了解单用户和网络操作系统两种分类。

主要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Android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令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按照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程序是计算机指令的有序序列。

指令被CPU周期性地执行。

1.4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从功能上划分——5大组成部分。

从结构上划分——CPU、主板、存储器、机箱、输入和输出设备。

CPU:内核数量、运行频率、缓存主板:串行(一个一个地传输数据)和并行接口(多导线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总线结构。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与科学实践的基本概念,包括科学的概念、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科学
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一种寻求真理的理性活动。

它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从而揭示客观规律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重要手段。

科学是寻求真理的过程,它包括了对现象、规律、机理、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1.2 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
科学实践是验证科学理论的最终标准。

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可验
证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

这些特点是科学实践持续发展和提高科学认识
水平的重要保证。

1.3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实验、观察、模型建立、推理等。

其中,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
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是对自然界进行人为干预的过程,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总之,初一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涉及了科学概念、科学实践的基本特点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
方法等方面,对学生们初步了解科学、认识科学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自觉尊重科学、
学习科学、使用科学,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
好准备。

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电子版

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电子版

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电子版高一第一章是学生们初次接触高中知识的重要章节,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本文将介绍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的电子版资料,旨在为学生们提供清晰、准确的学习材料。

电子版资料将以扁平化设计为主题,采用简洁、直观的表达方式,以增加学习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在电子版资料中,将涵盖以下几个重要的高一第一章知识点。

1.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将通过图表、符号等直观的方式呈现数与代数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比如,我们将提供一个数字的演化图,以展示数的递增和递减规律;同时,还会通过一系列的例题来解释代数运算的规则和原理。

2. 直线与坐标直线和坐标是平面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利用可交互式图表和动画来演示直线的性质和坐标系的构造。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线的斜率、截距以及坐标的表示方法。

3. 函数与图像函数与图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的函数图像,并给出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此外,还会通过实际问题来解释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增加学生们对函数的兴趣和理解。

4. 平方与平方根平方与平方根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法,也是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提供平方数的对应表格,并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示平方根的求解过程。

此外,还会结合实际问题,说明平方与平方根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

5. 二次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也是高一第一章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和公式演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和特征,以及二次方程的求解步骤。

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常见的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通过电子版资料的提供,学生们可以更轻松地学习和理解高一第一章的知识点。

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电子版资料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可视化效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I=0 和ΣU=0 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I U E, Ir0R R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R串 R1R2, R并R1 R2 R1R2KCL、KVL定律I (i )0,U (u)0分流、分压公式I 1R2I,I2R1I;U1R1R2U,U2R2U R1R2R1R2R1R1 R2一段电路的电功率P UabIa b电阻上的电功率P U I I 2R U 2R电能 W P t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 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100Ω ,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为16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4.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来表示,也可用电流源5.电感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6.电容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

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 1.1概述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1、大型计算机时代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以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以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以小规模集成规模电路作为基本元件。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件。

新一代计算机2、微型计算机时代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开始第一代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8。

第二代1982年Intel公司推出了全16位微处理器Intel80286。

第三代1985年Intel公司推出了全32位微处理器Intel80386。

第四代1989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型的32位微处理器Intel80486。

第五代1993年Intel公司推出Pentium(奔腾)芯片。

第六代1997年5月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Ⅱ芯片。

第七代1999年Intel公司推出新一代Pentium Ⅲ芯片。

3、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1.1.2 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可靠性高5、工作全自动6、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1.1.3 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2、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P——计算机辅助出版系统5、现代教育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2)计算机辅助教育CAE3)计算机模拟4)多媒体教室5)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1.1.3 计算机的分类1、依其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1)数字计算机2)模拟计算机3)混合计算机2、依其使用范围分类1)通用计算机2)专用计算机3、依其本身性能分类1)超级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小型计算机4)微型计算机5)工作站1.2 数制与编码1.2.1 数制的基本概念1、十进制计数制0、1、2、3、4、5、6、7、8、92、R进制计数制1)基数十进制(Decimal):0、1、2、3、4、5、6、7、8、9二进制(Binary):0、1八进制(Octal):0、1、2、3、4、5、6、7十六进制(Hexadecimal):0、1、2、3、4、5、6、7、8、9、A、B、C、DE、F、2)位值(权):表示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大小。

第一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对的答案的学问2.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测量是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5.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来决定的。

测量工具的选择:①根据_ 量程②根据___实际需要的准确程度_______6、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等;7、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由物体本身的大小决定,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等.。

8、温度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9、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 表示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摄氏度10、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时刻是一个瞬间点,时间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段持续的过程。

11、任何有周期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1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 建立猜测和假设3制定计划4获取事实与证据5 检验与评价6合作与交流刻度尺使用规则:使用前1. 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观察零刻度是否磨损2. 观察量程3. 观察最小刻度值使用时1.放准确: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 刻度线紧靠被测物.2.看准确: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所读刻度.3.读准确: 应当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写准确: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量筒使用注意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3、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4、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5、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第一篇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篇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篇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绪论一、知识架构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责任的基本含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二、重点知识梳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5)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2.学习和实践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

(3)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

(4)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

(5)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责任的基本含义:责任就是份内应该做的事。

使命被喻为重大的责任。

人生的责任就是作为人应该做的事情。

主要是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人,要对社会、他人和自身做所应做的事,承担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

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 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5.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表现在:(1) 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2)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二章原料和产品第三章催化剂第四章加氢裂化的加工方案和工艺过程第五章加氢裂化操作调整第六章加氢裂化设备第七章加氢裂化开停工第八章安全生产和事故处理第九章仪表与自动化第一章基础知识1.1基础知识1.什么是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就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间有双键或三键的开链烃和脂环烃。

与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烃相比,分子中氢原子要少。

烯烃(如烯烃、丙烯)、炔烃(如乙炔)、环烯烃(如环戊烯)都属于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几乎不存在于原油和天然气中,而存在于石油二次加工产品中。

2.原料油特性因数K值的含义?K值的高低说明什么?特性因数K常用以划分石油和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在评价原料的质量上被普遍使用。

它是由密度和平均沸点计算得到,也可以从计算特性因数的诺谟图求出。

K值有UOP K值和Watson K 值两种。

特性因数是一种说明原料石蜡烃含量的指标。

K值高,原料的石蜡烃含量高;K值低,原料的石蜡烃含量低。

但它在芳香烃和环烷烃之间则不能区分开。

K的平均值,烷烃约为13,环烷烃约为11.5,芳烃约为10.5。

特性因数K大于12.1为石蜡基原油,K为11.5~12.1为中间基原油,K为10.5~11.5为环烷基原油。

另外非通用的分类法还有沥青基原油,K小于11.5;含芳香烃较多的芳香烃基原油。

后两种原油在通用方法中均属于环烷基原油。

原料特性因素K值的高低,最能说明该原料的生焦倾向和裂化性能。

原料的K值越高,它就越易于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小;反之,原料的K值越低,它就难以进行裂化反应,而且生焦倾向也越大。

3.什么是油品的比重和密度?有何意义?物质的密度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千克/米3。

液体油品的比重为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无因次单位,常以d表示。

我国以油品在20℃时的单位体积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作为油品的标准比重,以d420表示。

由于油品的实际温度并不正好是20℃,所以需将任意温度下测定的比重换算成20℃的标准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第一章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
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
(1)血浆
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
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
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
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
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2、内环境
(1)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
括、
、等。

(2)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3)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
A.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
种、、等。

B.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
相同点:
①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
②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③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组织细胞主要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中。

③所含的化学成分含量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营养成分: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转氨酶等各种胞内酶
只要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都不属于体液,如:消化道、生殖道、输尿管、膀胱等结构中的液体(泪液、胃液、尿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4、组织水肿
原因:
实例:、、、
5、等渗溶液
注射分类: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
静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
三、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
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对水的吸引力
越,溶液渗透压越。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于和。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pH):正常人的血浆近,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缓冲物质对(主要)、
血浆PH的相对稳定的原因: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L (肾脏排出体外) +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
2CO
3
])
Na2CO3 + ——→2NaHCO3(由肾脏排出)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的。

细胞不仅依赖于,也参与了的形成和维持。

尿液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囊内的液体为原尿。


除都被过滤进入进入肾小管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
重吸收的物质有:所有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
统:、、、 .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2) 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