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葡萄糖定性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葡萄糖定性实验(干化学法)

1. 实验原理

尿液中葡萄糖使尿液单联或多联试带上的特殊试带模块颜色发生变化,呈色深浅与尿液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

2.2 标本种类:新鲜尿液

2.3 标本要求:采集患者尿液标本时,盛尿液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要求留取中段尿。

3. 标本储存:从排出到检测应在2小时内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应置4℃下冷藏保存,但冷藏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经血,白带,精液,粪便污染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MT-R11尿11项分析试纸

6.2 试剂厂家长春瑞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6.3 包装规格:100Test/kit

6.4 试剂盒组成:试纸条:100条

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贮存于2-30℃条件下,可使用至试剂盒所标示有效期。

7. 仪器设备

7.1 仪器名称:迈特尿液分析仪

7.2 仪器厂家:长春迈特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7.3 仪器型号:MT-300

7.4 仪器校准程序:在主屏幕下按下“MENU”键,选择“质控测试”,按“ENTER”键确认,进入质控测试界面。可选择“校准条测试”和“质控液测试”两个选项。

7.4.1 选择“校准条测试”,将校准条放在仪器工作台面检条区内,按下“ENTER”键,推进器将纸条推至测试区,屏幕显示“系统正在测试校准条…”测试结束后,如果通过校准,测量结果为“Calibration OK”。校准通过,尿液分析仪可正常使用;校准未通过,仪器运行异常,及时与供应商或厂家联系。如果校准条有污渍或损坏,不能继续使用,及时与供应商或厂家联系。校准周期为每周一次。

7.4.2 选择“质控液测试”,将粘有尿液分析质控液的试纸条放在仪器工作台面检

条区内,按下“ENTER”键,推进器将纸条推至测试区,屏幕显示“系统正在测试质控液…”测试结束后输出测试结果。质控测试周期为每天一次测试周期为每天一次。同时在更换一筒新试纸、变换操作者及检测结果有疑问时也应复查质控。

8. 操作步骤:

8.1 打开电源,仪器开始自检。自检通过后,推进器处于初始位置。

8.2将试条的试剂区完全浸入新鲜的、充分混匀的、未离心尿样中立即取出,将试纸条的侧边沿尿液容器的管壁刮去多余的尿液。

8.3 将试纸平放在工作台面上,确保试纸前端同工作台的前壁接触。仪器检测试纸存在后,推进器将试纸推至测试区。

8.4 当推进器回到初始位时,放另一条试纸…这样实现连续测试。

8.5 每一个测量完成后将自动打印出结果。

9. 结果判断: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10. 质量控制:阳性质控液的使用,低浓度质控液(葡萄糖3g/L)定性为(+),高浓度质控液(15g/L)定性为(+++)。

11.参考范围:阴性

12.临床意义: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13.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半定量作用。

14. 方法局限性

14.1 试带应避光干燥保存。

14.2 灵敏度受尿比密及温度的影响,浓缩尿灵敏度低,温度高时灵敏度高。

14.3 本法也受VitC等还原性物质的影响,处理方法同班氏法。

15.注意事项

15.1 容器要清洁,不含氧化性物质,最好使用一次性尿杯。

15.2 如气温较高,标本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细菌繁殖消耗尿中葡萄糖,造成假阴性结果。

15.3 VitC对测定有影响,注射大剂量VitC后5天内不做尿糖定性。如确实需要测定,先将尿液煮沸几分钟后再进行测定。

15.4 注意高比密尿或高酮体尿对试带法的影响。必要时可用班氏法辅助确定阳性程度。

15.5 尿糖定性实验只是作为糖尿病的筛检试验,如需确诊或进行动态观察,必须结合血糖定量检查。

16. 当检验系统(仪器)不能工作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当检验系统(仪器)不能工作时,可联系仪器厂家,进行紧急修理,如一时不能修好,如别的实验室

有同类仪器可到别的仪器上先测,如别的实验室无同类仪器,申请厂家送一台能正常工作的仪器代替。

17. 参考文献

17.1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1997,北京:125-126

17.2 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北京:103-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