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共26页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7.2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关史料解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7.2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关史料解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史料解读1.中苏结盟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第三条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四条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是巩固革命胜利的两个基本条件。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

──《毛泽东外交文选》材料三五年来的事实证明,中苏两大国的友好同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苏两国一贯奉行的和平政策,得到了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由于中苏两国和其他爱好和平国家的努力,在朝鲜和印度支那的战争停止了,远东的紧张局势有了一定的和缓。

──《周恩来外交文选》【解读】苏联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年10月2日,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天,苏联政府致电表示决定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宣布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两国正式建交。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

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互助条约》(以下简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pt课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pt课件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2013·广东文综·17)

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解析】这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材料反映的是指出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可知此时我国与美苏关系不好,故排除A、D。中国并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C错。
互不干 涉内政
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修改和适用范围而言,你发现五项原则有何特点? 10
三、突破束缚——五项原则的意义 1. 转变:放松外交的“紧箍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 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 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11
三、突破束缚——五项原则的意义 2.逆袭:改善外交的“大环境”
中国新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
20
15
1955 亚非会议
10
建交国数量 5
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5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
1960年春天毛泽东已经在 内部明确地讲:“和平共处是没 有的”,至少我们和帝国主义没 有和平共处,只有冷战共处。
14
一个永恒的难题! 人类如何寻找更好的相处之道?
漫画:俄罗斯出兵乌克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郑瑞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内容提要】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已经成为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基础。

在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以及在不同时代所显示的伟大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建国前夕,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决策。

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对外交政策做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翻开了新的一页。

掌握了自己国家命运的中国人民,从自己及亚洲人民长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和压迫的痛苦经验中深切地体会到捍卫国家主权,争取和平环境,建设自己国家的重大而迫切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就是为此目的服务的。

首先,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开始。

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1949年12月30日)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4月1日)的国家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友好邻邦。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大国。

两国都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两国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在建立新的国家后,两国又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即在和平环境中建设各自的国家。

因此,中印两国有着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共同基础,但是,两国关系中还有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例如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等。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会议
4、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1955年 )
“这是人类有生以来第一 次召开的有色人种的洲际会 议……新亚洲和新非洲已经 诞生了……”
——印尼总统苏加诺 结合材料和教材,说明这次 会议参加国有什么特点?会 议的议题是什么?
2、对世界: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结合材料说明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 国的外交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 尽管西方大国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采取了敌 视和排斥态度,但它们没有理由完全拒绝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因为这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差别的界限,反映了国际关系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 要求。……周恩来曾经指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 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 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
长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既要“独立自主”又要“一边倒”岂不矛盾?
材料一: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有一个基本的立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 政。”
——《当代中国的外交》 材料二: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 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 批评。” 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有损中 国主权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中苏联合潜艇舰队的主张。
阅读材料,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主要是哪些国家?反映 外交的什么特点?从材料可知中苏结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8、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 军;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 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 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 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 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参加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亚 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同”: A.历史遭遇: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 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B.目标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 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 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 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新中国的四次建交高潮
时间 国家类型 指导方 针 原因 影响
中国坚定地站 20世纪50年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 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主要是苏联、 代 “一边 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 边,从而使新中国 东欧等社会 (新中国成 倒” 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 在保卫胜利果实、 主义国家 立初) 取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维护独立与主权斗 争中不致于孤立 和平共 20世纪50年 处五项 主要是亚非 代 原则、 拉新兴民族 中期至60年 “求同 独立国家 代末 存异” 方针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 中国本着和平 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 共处五项原则与20 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 多个国家建交,大 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 大改善了中国在国 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 际上的处境,提高 立。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欧洲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是推翻帝国主义国家的源动 力,是反抗地区霸权秩序的重要力量。苏维埃向 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民 主的和平进行谈判,停止战争。苏维埃俄国退出 帝国主义战争,宣布废除沙俄时期与帝国主义国 家签订的一切分割弱小国家的不平等条约及秘密 协定。列宁在《和平法令》中对民主和约与兼并 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宣布,公正的或民主的 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 约”。“凡是把一个没有明确而自愿地表示同意 和希望归并的弱民族或小民族并入一个大国或强 国,就是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
会议对新中国外交的意义:
此次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侵 略战争、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 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与会的29个国家中, 新中国除了同一些周边国家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 系外,另有22个国家或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 系,或在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下对中国存在着很大 的误解和疑惧。所以参加这次会议对于争取他们 的信任,使他们逐步理解并支持新中国是十分必 要的。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 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这为会 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和加强 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3.贸易往来,平等互利 在苏维埃俄国与帝国主义列强处于暂时的均势时 期,列宁及时认识到要巩固这个均势,以保持新 生苏维埃的生命力以及战胜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 军事基础,就必须快速发展俄国经济,就必须要 与资本主义开展贸易往来,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发展也离不开俄国的丰富资源及市场但是贸易 的基础必须应当是平等、互利,相互承认。在 1922年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前,俄国同几个资本 主义国家签订的商约已愈来愈多,商务实际成交 的数目日益增加。对于热那亚会议,列宁指示, “我们准备以商人的身份出席会议,我们到那里 去,是为了能够最正确地最有利地讨论这种贸易 的政治上的条件。”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1 人民版必修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1 人民版必修

2021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1 人民版必修1【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导入】你有朋友吗?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中国有朋友吗?中国为什么要交朋友?中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中国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外交是什么?…….【新课探讨】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三大基本方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问: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啊?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呢?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三大基本方针是啥意思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三大基本方针有啥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答记者问。

请阅读材料:材料一: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图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外交重大事件: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材料三: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材料四: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请回答: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①决定因素: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③历史因素④国家性质⑤意识形态⑥外交家的智慧与骨气……⑵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看: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从国内外形势看:二战后,不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

有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渴望与诉求,“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中。

我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经历了从“一边倒"“一条线"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原因与目的: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提出: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4)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5)意义:①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②国际: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

2.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以及关系(1)特点: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③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纲重点
• • •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采取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基础落实
3、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 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 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 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 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人民日报》1955年4月21日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特点 2)材料一与会国存在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重点检测
(2010年·福建卷)照片是“看得见”的历 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 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图7 A.睦邻友好 C.另起炉灶
图8 B.战略结盟 D.求同存异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课小结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重点突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 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 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1)材料二中的“原则”是指什么原则?

中考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

中考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

中考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
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最早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共同倡导:1954年,周恩来、尼赫鲁(印度)、吴努(缅甸)。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1)召开时间:1955年
(2)“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者:周恩来
(3)“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的意义: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47年和1949年,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压迫的印度、中国人民通过斗争相继取得独立和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但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1953年9、10月间,中、印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两国政府代表于12月就解决中国西藏地方同印度的关系问题在北京谈判。

12月31日,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以驻华大使赖嘉文为团长的印度政府代表团。

周总理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地会好起来。

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

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国时确立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

”赖嘉文表示完全同意周总理提出的五项原则。

经过4个月的协商,双方于1954年4月29日签订《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

周总理提出的五项原则写进了该协定的前言,成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写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签署的正式文件。

同年6月,周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回国途中访问了印度、缅甸。

6月24日至28日,周总理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访问印度。

其间和尼赫鲁总理进行了6次正式会谈。

会谈中周总理提出:“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尼赫鲁欣然赞同。

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声明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新中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是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故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还处于对抗中,故D 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方针(独立自主)。

2.“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共同着眼点是A.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B.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及特权D.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起炉灶有两层含义: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它们的共同点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因此选择B。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3.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

江苏省2011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1

江苏省2011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1

2009年 胡锦涛主席对非洲国家进行“ 2009年,胡锦涛主席对非洲国家进行“友好 合作之旅”的访问, 合作之旅”的访问,这充分体现我国A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测试内容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 交活动
20世纪 年代中国在 世纪70年代中国在 世纪 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测试要求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认识中美、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 产生的重要影响 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交 了解上海合作组织
②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③ 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④作为发 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 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 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 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 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 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D 反对霸权主义,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 日内瓦会议: 1954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大国 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会议进展, 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会议进展,促成关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的公约达成,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的公约达成,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求同存异 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 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____ 的方针, _”的方针,促使会议成功。 的方针 促使会议成功。 意义:扩大中国的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意义:扩大中国的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更多 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P111图 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识P111图)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
• (4)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超 越差异,得到认可,成为基本准则。
外交部档案 馆保存的周 恩来总理真 迹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 印度 代表团时,首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 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其非凡的领袖风范 折服了在场的外国 人。看这张照片, 那种自信的动作和 走姿就连当今好莱 坞的影帝也模仿不 出来。他的自信、 他的风度,通过外 国人的眼神就能看 出来。
• (1)背景: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 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提出。
• (2)过程: • ①1953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 • ②1954周恩来访印、缅,在联合声明中确定其
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 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 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末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二、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 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⑵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实行扶蒋反 共政策,一方面对新中国从政治、经济和 军事上实行孤立、封锁和包围;另一方面 在国际舞台上打压中国的外交空间,支持 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 不到恢复。
中国为什么可以重返联合国?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范文】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范文】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www.5ykj.com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目标:高考资源网1、知识与能力:(1)识记: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五、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以三个主题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预习、课中质疑答疑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