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PPT课件 (7)
——《汉书·董仲舒传》
兴办太学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儒家经典《诗》、 《书》、 《易》、 《礼》、《春秋》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结束
Thank you!
小常识:
中国的食 盐分海盐、 池盐、井 盐。
开发边疆
玉门 关
敦煌 郡
酒泉 郡
张掖 武郡威 郡
汉武帝时的长城防线
“河西四郡” 武威郡 酒泉郡
张掖[yè]郡 敦煌郡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
马踏匈奴(霍去病墓石刻)
“赵眜”(汉武帝时南越王)玉印
汉武帝颁布给滇王的金印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他给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 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 …… • 他是谁?
第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 文治 文化教育方面的业绩 武 帝 武功 军事方面的功绩
公元前202年, 刘邦打败项羽,
建立汉朝,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汉 1、思想文大 一
2、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统 3、经济上:
的 措 施
统一货币铸造,盐铁官营。
4、军事上:
击匈奴,平南越,征服西南夷。
历史意义: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 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汉武帝 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 生了 深远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三学习主题《第3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件_川教版
九真郡
知识回顾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思想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2、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3、经济上: 统一铸造货币,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4、军事:开发边疆。
作用:通过以上措施,巩固了统治,实现了思想、政治、
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最鼎盛时期。
1.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 A.今陕西咸阳西 C.今河南洛阳西 A.五岭以南 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3.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怎样才能客观的,科 学的评价汉武帝呢?
汉武帝的武功
历 史 的 证 据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文治 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业绩
汉 武 帝
武功
军事方面的功绩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 202 建立者: 刘邦 年 (汉高祖)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 。
汉高祖刘邦
公元25年,刘秀 建立东汉
长安 洛阳
前202年,刘邦
大一统的思想
核心:
万 物 要 一 统 于 天
)。 B B.今陕西西安西 D.今河南安阳西 B.西南夷地区 D.海南岛
2.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C
)。
A
)。 C.公元前206年 C.刘邦 )。 D.公元206年 D.刘彻
4.西汉的建立者是(
A.陈胜
C B.吴广
)。
5.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A.汉高祖
D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 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 (4)把西南夷纳入统治 (海南岛)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PPT课件 (11)
A.假如你是汉武帝,你需要加强皇权和打击王国势力,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B.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利和弊?
。
8.孔孟的儒学只提到‘仁’、‘德’。而没 有讲到加强皇权和中央权威,实行法治。 自然秦始皇不采纳,而董仲舒发展了儒家 思想,既坚持了儒家思想的‘仁政’、 ‘德治’,又吸取了法家等其他学说,这 很适应汉武帝加强皇权和打击王国维护国 家统一的需要,又能很好地解决在治民中 刚柔相济的策略要求,因此,董仲舒的新
秦朝的灭亡·。 B.汉初崇尚黄老思想。各有得失成败。
C.西汉王朝走上鼎盛时期后,汉初无为而治的 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此时,董仲舒吸取 先秦各家思想,创立了新儒家学派,他所宣扬的
君权神授理论和 “三纲五常”学说,既能适应 加强皇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又能很好地解决 在治民中刚柔相济的策略要求,因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 这完全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对加强中央集权和 巩固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上是起了进步作用的
汉武帝时的长城防线
卫青、霍去病 国画:漠北之战
“河西四郡”之一,甘肃武威城
青铜匈奴 当户跪举灯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为中山靖王刘胜生前使用的灯具,以匈奴官吏下跪举灯的形式,显示了西汉统治者战胜匈奴后的 悦心态。
河仓城遗址(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的戈壁滩中)
汉武帝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 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把“西南夷”地
如何评价历史事件1.产生的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合理性。2. 造成什么样结果。3.有何影响,一般分为好的与坏的,对 本国和对国际的。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完全具备以上三 条,有时候可能只需要从以上三点的某几个方面分析,视 具体问题而定。
初一历史知识点八
初一历史知识点八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汉武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以长安(Xi)为首都的西汉王朝。
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二、稳固大一统的措施:p57 1、北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统帅:卫青和霍去病结果: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使北方得到了安宁,打开了西汉连接中亚各地的通道。
2、河西设郡屯田:汉武帝在河西设郡,筑边塞,筑长城,开辟河西走廊。
3、西南开发:西南夷: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如:夜郎、滇国。
4、东北拓展:东胡人:如东北的乌桓、鲜卑人。
东汉的盛衰一、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因为在原都城长安东面,史称“东汉”。
2、光武帝“柔术”:一)多次下令释放或者禁止杀害奴婢的;2)废除苛税;3)崇尚节俭;4)整顿吏治。
3、注重文治:1)在洛阳建立皇家图书馆 2)扩大太学的规模 3)在地方兴办郡国学4、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年里,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二、东汉衰败:p66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汉朝的中外交流----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今**天山南北。
2、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
3、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4、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5.东汉治理西域:73年明帝超过西域。
二、两汉时期的外交: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概述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概述在我国古代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87年),名叫刘彻,景帝之子,是汉朝第五个皇帝。
他七岁当太子,十六岁继帝位,七十一岁死去,在位五十多年,占了整个西汉王朝四分之一的时间。
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汉帝国达到了它强盛的顶点。
许多封建史学家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汉武帝个人的“雄才大略”。
我们不否认汉武帝是一个杰出的封建帝王,但是,归根到底,要从西汉社会初期的历史条件中去寻找,才能对汉武帝的作为,找出正确的答案。
汉兴六十余年,实行黄老之治,坚持休养生息,封建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中央集权下统一的局面正在得到巩固和加强。
历史为汉武帝提出了任务,也为他提供了条件,使他在历史舞台上作出了有声有色的演出。
汉武帝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大权集中在封建朝廷,而封建帝王又把一切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汉武帝当小皇帝的时候,是由他的祖母实太后当权。
武帝二十岁,窦太后死去。
武帝母亲王太后的同母弟田蛤做了丞相。
因为有王太后的支持,田蚧也很想专权。
一天,田盼向汉武帝奏事,推荐了一大批重要官员。
武帝沉着脸问田蚧,“你准备任用的官员完了没有?我也打算用几个人!”从此,田蛤只好遇事少管。
汉武帝把朝廷的一切大权,都搅在个人手中。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继续解决藩国问题。
经过“七国之乱”,各地封国受到很大的削弱。
但到武帝时,有些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势力仍然不小。
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建议的“推恩”办法,把原来只由长子袭爵的诸王国,改为可以分封其他子弟做侯国。
按照汉制,这些侯国不再受原王国管辖,而直接由各地的郡来管辖。
这样一来,各个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自然无法割据地方,对抗朝廷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件 川教版
提示:秦朝统一货币后的货币形制——圆形方孔,对后世影响 深远。
第九页,共22页。
5.汉武帝文治武功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善于用人。
()
√
提示:例如:董仲舒、主父偃,在军队中起用(qǐyòng)有才干的将领等。
第十页,共22页。
第十一页,共22页。
在汉初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的基础(jīchǔ)上,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 施巩固国家的大一统。文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 恩令”、整理财政等。武功方面,表现在对边疆的开发与管理。这一系列 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第十八页,共22页。
(4)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财政措施?汉武帝的货币政策和秦始皇 的货币制度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①整顿(zhěngdùn)财政:货币统一铸造,盐铁国家 专营。 ②汉武帝:国家统一经营。秦始皇:统一货币,通用“半两”钱。
第十九页,共22页。
探究主题2 汉武帝的武功 2.阅读下列材料: “汉武帝以汉帝国雄厚的物质经济力量为基础,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开拓, 对中国(zhōnɡ ɡuó)历史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修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ji),
②影响:确立太了学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zhèngzhì)生活中的特殊地
位。
儒学
第三页,共22页。
(2)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
①措施:颁布“推_恩___(_t_u_ī”,ēn取)令消一些王、侯的资格。
②影响:_____________的问题彻底解决。 王国
探究主题1 汉武帝的文治 1.阅读下列(xiàliè)材料: 材料一
第十三页,共22页。
材料(cáiliào)二 材料(cáiliào)三
第3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4.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加强对五岭以南 及西南夷的管辖。
汉武帝时,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西汉建立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高祖刘邦
汉并天下瓦当(西汉,直径17.5厘米)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
称西汉。因连年战争,西汉建立初期,国家很贫穷。通过采
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数十年恢复和发展,国家进入繁荣时 期。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牛 车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少年天子,如何治理国家成为他 日夜考虑的首要问题。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儒家
道家
法家
韩非子
第最3近课比较汉烦,武学帝派太的多文,思治想 武功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课堂小结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汉朝:公元前209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汉武帝刘彻时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 的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
二、汉武帝巩 固国家统一的 措施
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采取措施整理财政。国家统一铸造货币
国家垄断盐、铁经营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古代钱币图片小展览
秦半两钱
汉五铢钱
学习测评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 B)。
A.今陕西咸阳西
B.今陕西西安西
C.今河南洛阳西
D.今河南安阳西
2.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C )。
历史趣谈:汉武帝一生的功过评说:文治武功出色 瑕不掩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武帝一生的功过评说:文治武功出色瑕不掩瑜导语: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立了刘弗陵为太子,任命了霍光等五个顾命大臣后,终于安心地走了,他七十年的人生尘埃落定。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立了刘弗陵为太子,任命了霍光等五个顾命大臣后,终于安心地走了,他七十年的人生尘埃落定。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重用人才,招贤纳士;他严刑峻法,重用酷吏。
汉武帝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太多让人谈论的话题,关于他本人的历史评价更是莫衷一是。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位神秘而复杂的皇帝时,我们做何评价?司马迁又是怎样评价汉武帝呢?汉武帝走完了他七十年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刚刚去世,对汉武帝的评价和争论就开始了。
誉之者众多,毁之者也众多。
汉武帝去世八年,继位的汉昭帝举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历史上称为盐铁会议,盐铁会议后来集成一个集子叫《盐铁论》,这一部书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部重要典籍。
《盐铁论》详细地记载了在昭帝时期的这一场盐铁会议的论证,这场会议主要争论的就是汉武帝的对内对外政策,而且在这个盐铁会议上,公开地出现了非常强烈的批判汉武帝的政策的意见。
而且会议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对武帝时期的政策继续进行调整。
所以汉武帝一死马上争议就来了。
当然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他很厉害,敢批评他的人不多,他死了以后批评他的人就多了。
到了班固写《汉书》,班固在《汉书·武帝纪》最后的评论中间,对汉武帝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评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雄才大略”。
所以我们今天,一直用到今天都认定班固这个评价很准确。
但是班固的评价有一个特点生活常识分享。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治武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汉武帝的文治和武功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看看汉武帝的文治。
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政策,这些政策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许多机会和改善,从而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进步。
他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例如实行均田制,建设水利工程,减轻民众的税赋等等。
这些措施为当时困苦的百姓带来了一丝温暖,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此外,汉武帝实行了宽松的政策,鼓励人民通过考试升迁,促使社会上层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声望体系,这对于民众的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我们来探讨汉武帝的武功。
汉武帝早年曾经作为一个骑兵参加过长平之战,这使得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战争的本质和军事战术,从而使他在将来的统治中运用自如。
在他的统治期间,他不断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实力,使其成为强大的武力。
他组建了神机营和骑都尉等特种部队来回应不同的战争,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包括匈奴战争、南越战争以及中原大战等等。
这些战争虽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汉武帝的统治仍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再次,我们来看看汉武帝在文治武功方面的综合表现。
首先,他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成功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出了许多风行一时的政策,例如兼并匈奴,均田制,建立学校等等;其次,他通过军事力量保卫了国家的边疆,打击了敌对势力,保障了中原安全;最后,他积极推动学术发展,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深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文治和武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
他的政策和成就,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也为后来的领袖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虽然他的统治期间也有许多问题和负面影响,但整体上,他的贡献和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经验和成就,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PPT课件 (8)
卫青(?~前105),字仲卿,河 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 大将军。
霍去病(前140~前117),平阳 人,官至骠骑[piào qí]将军、大司马, 先后出击匈奴六次,为卫青之甥。
漠北之战(国画)
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元狩[shòu]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奔驰千余里,取 得辉煌战果。同年,匈奴浑邪王降汉。但匈奴的掠夺依旧使北方不得安宁。为解决纠纷,汉 武帝于元狩四年命卫青、霍去病等人率领远征军征伐匈奴。武帝战胜匈奴,打通了到塔里林 盆地及中亚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 西汉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往来不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
玉门 关
敦煌 郡
酒泉 郡
张掖 武郡威 郡
汉武帝时的长城防线
“河西四郡” 武威郡 酒泉郡
张掖[yè]郡 敦煌郡
武威古称凉州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
甘肃武威城
马踏飞燕·东汉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 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东汉时期 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 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 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结束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
青铜匈奴当户跪举灯为中山靖王刘胜生前使用的灯具,以匈奴官吏下跪举灯的形式,显 示了西汉统治者战胜匈奴后的喜悦心态。
河仓城遗址(俗称大方盘城 建于西汉 位于敦煌西北的戈壁滩中)
河仓城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 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河仓城 自汉代到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mò 牲口饲料]的重要军需仓库。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国家统一铸造货币 3.国家垄断盐、铁经营 4.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扩大科举制度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扩大科举制度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与扩大科举制度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以其出色的文治武功和对科举制度的扩大而被后人广泛称赞。
本文将探讨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扩展。
一、文治武功汉武帝时期,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汉武帝在统治者的政策和行为上注重以文治国。
他相信通过文化的推广和教育的发展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在他的统治下,学术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启蒙社会、教育人民。
其次,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他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倡耕者有其田,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农民种植优质作物,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他也注重商品经济的繁荣,加强内外贸易,推动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经济的繁荣。
此外,汉武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管理能力。
他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非常严格,注重选拔贤才,以保证国家的良好运作。
二、扩大科举制度为了选拔人才,汉武帝进一步改革和扩大了科举制度。
他在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选官考试制度,重视选拔人才并让他们在官员中发挥作用。
首先,汉武帝创立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制度。
乡试是在乡级进行的考试,会试则是在州级进行,殿试是在皇宫进行的最终考试。
这种多层次的考试制度不仅能够选拔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也为深入考察考生的表现提供了机会。
其次,汉武帝注重选拔人才的公平与公正。
他减少了世族的影响,注重以德才为标准选拔人才,而不是以出身和背景为依据。
这样做不仅鼓励了人们的积极性,也使得更多的人才有机会为国家服务。
此外,汉武帝还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他设立了官办学校,通过推广儒家经典和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这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总结汉武帝通过自己的文治武功和对科举制度的扩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和国家治理能力
西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和国家治理能力西汉武帝刘彻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国力强大,疆域辽阔,内政外交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他既是一位杰出的征战之君,也是一位杰出的治国能臣,功绩卓著,被后人称为“文武之帝”。
从他的治国能力和成就中,不难看出西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杰出之处。
一、文治武功相得益彰西汉武帝为人豁达开朗,喜欢松松垮垮的理念,他不拘泥于传统,但同时也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
在他的统治时期,政权强劲,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广泛改善。
他通过大力开发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国家掌握了重要的贵金属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努力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西汉武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征战之君,他带领军队不断扩张西汉的疆域,镇压了一系列蛮族叛乱和外族入侵。
他还大力加强军队的组织管理和军事训练,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能够顺利地击败敌人。
西汉武帝本人也经常亲自出征,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这些都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国家治理能力高超西汉武帝不仅是一位征战之君,同时也是一位重视民生的杰出皇帝。
他致力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政治中心的力量,维护民众的权益,提高了民生水平。
西汉武帝的治理思路具有长远的眼光,考虑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国家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他重视律法制度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实现了法制的统一。
他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对政治上的谋害、贪污、贿赂等行为进行严惩,推动了清官政风的形成。
其次,他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增强了官方的凝聚力,有力地改进了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体制。
此外,西汉武帝还积极发掘人才,启用能臣良将,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总体而言,西汉武帝是一位既具有文治武功,又具有国家治理能力的杰出统治者。
他主持国家治理期间,既能面对国内发展挑战,又能应对外部攻击和威胁,取得了极好的治理成效。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重点:1、尊儒术兴太学。
2、开发边疆。
难点:1、“大一统”的含义。
2、“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一、预习回答: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及西汉都城。
2、记住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
3、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
4、理解汉武帝开拓边疆的影响。
5、归纳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措施。
二、课堂学习与讨论:1、导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的暴政农民起义秦灭亡刘邦建立汉朝。
罢黜独尊思想文化上:尊儒术兴太学兴办颁布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取消经济(财政)上:整理财政西北军事上:开发边疆南方西南3、学生讲述与汉武帝相关的故事。
4、根据所学知识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课堂小结: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国家是秦汉时期中国历史的主题。
汉武帝的作为从总体上适合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促动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三、检测与练习:1.汉武帝增强中央集权统治()A.直接任免地方官员 B.让地方举荐人才选用官员C.以人为镜重用官员 D.采用科学制度选拔官员2.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大兴文字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3.小华同学出生于1994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4.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5.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以下史实与汉武帝相关的是()C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②颁布“推恩令”③强化监察制度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D.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件 川教版(
长安
前202年,刘邦
大一统的思想
核心:
万国 物家 要要 一一 统统 于于 天皇
帝
董仲舒
1、思想文化上:
汉 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帝
的 文 治
2、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措施ຫໍສະໝຸດ 3、经济上:统一铸造货币,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的 文治武功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的第11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统一 国家的建立》,本课既和前面第9课 《秦朝的统一》一起构成了统一国家的 完整体系,也为后面第12课《张骞通西 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作了很好的铺垫。
—《汉书·董仲舒传》
“武帝施 主父之册。 下推恩之 令。使诸 侯王得分 户邑,以 封子弟。”
—《汉书》
二、武功(军事上):开发边疆 西北------ 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 南方------ 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辖。 西南------ 征服西南夷,开发西南。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汉
1、思想文化上:
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帝 大 一
2、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统 的 措
3、经济上: 统一铸造货币,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施
4、军事上:开发边疆
怎样才能客观的,科 学的评价汉武帝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确立重难点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书中的一段话:“武帝施主父之 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 邑,以封子弟。” ——《汉书· 诸侯王表》
推恩令
实行推恩令前 诸侯国(父) 实行推恩令后 诸侯国(父)
诸侯国 (嫡长子)
长 子
次 子
三 子
至此,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汉武帝还采取措施整理财政。他 规定 ____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 货币 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 意义:
平定“七国之乱”后,把 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请同学们帮汉武帝出谋划策: 面对如此严重的王国问题,汉武帝可以用哪 些办法去解决王国问题? 1、派军队入驻; 2、派官吏控制王国的实权;
3、宣布取消王国;
4、挑拔王国之间相互仇杀;
5、收买笼络王国;
6、分期分批取消:
7、放任不管……
董仲舒《春秋繁露》书影
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 不变,道亦不变”,把封建统治秩 序神圣化、绝对化。提出“大一统” 的思想
什么是“大一统”?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 于皇帝”。
思想上“一统”于儒家学说,政 治上、经济上“一统”于皇帝。
思想上“一统”于 儒家学说,禁止其他 学说与儒学齐驱并 进,汉武帝采纳了 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他重视儒 学,重用儒生,确 立了儒学在思想文 化领域和政治生活 中的特殊地位。
罢 黜 百 家 独 尊 儒 术
汉武帝还采纳 董仲舒 等人的建议, ______ 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 学,招收“弟子员”。
中央政权和王国实力对比图
单位:个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央 王国
单位:万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课件
课后:1、(1)依靠血缘关系和亲情来巩固汉王 朝的统治。
(2)势力膨胀,不听从中央出现武力对抗中央 的七国叛乱。
(3)颁布“推恩令”,使王国力量削弱;后采 取措施, 取消王侯资格
(4)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国家垄断经营 2、建议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允许诸侯国建
2、此人给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有什么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 中的独尊地位
3、在这条建议下,采取的具体行动是在哪里创办了什 么,有哪些人,学哪家的经典? 长安兴办太学 博士 弟子员 儒家
1、图片描述了哪里的情形? 长安太学 2、你知道他们分别叫什么? 博士 弟子员
立侯 国,使其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 建议二:削去诸侯国,建立直辖于朝廷的特 别行政区。 建议三: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建议四:在思想统一前提下,允许学术争鸣
三、经济上:整理财政
1、汉武帝是怎样整理财政的?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圆形方孔五铢钱) 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2、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文治武功 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四、军事上:开发边疆
结合此图与课本谈谈汉武帝是怎样开发边疆的。
西北: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南方:打败南越,重设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海南岛) 西南:征服 “西南夷”,设郡县管理开发(夜郎自大、滇王之印)
3、体现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经
二、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
1、西汉初,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什么? 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2、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七年级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大 一 统
一、汉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朝代
汉朝(西汉)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
洛阳
二、文治
(1)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董仲舒 本质:高度 中央集权 观点:为了实现大一统,应当独尊儒术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考:为什么汉武帝要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政策?
2.政治上:
材料:汉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 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诸侯王表》
颁布推恩令
采取其他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
想一想: 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有什么作用?
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 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最终王 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讲经图
思考汉景帝时中央统治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七国之乱
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分封了一大批“同姓 王”,想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 治。到汉景帝时,王国对抗中央问题已经非 常严重,汉景帝采取了晁[cháo]错的建议,
着手削弱王国势力。七个国王以“清君侧”
为借口诛杀晁错发动叛乱战争,虽然最后被 镇压,但王国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儒家倡导君权独尊思想,而汉 武帝刚继位不久,正需要这么 一种思想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 控制,巩固他的统治。
(2)兴办太学
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 “弟子员”
作用:重视儒学,重用儒生,儒家学说从此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 控制。
文翁在成都设置 学官,创建官学, 开创了西汉一代 的官学制度。
3.经济:整理财政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首都长安;记住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太学;列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措施;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拓边疆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列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措施,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学生在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基础上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评价汉武帝,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现通过对汉武帝文治武功的评价,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武帝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还应认识到国家统一是汉朝强盛的重要原因。
通过讲述卫青、霍去病的生平故事。
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懂得一个人要建功立业必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到的作用。
四、课型:新课。
五、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课外收集有关汉武帝、霍去病等的资料。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给合。
七、教学时间:1课时(或2课时)。
八、教具(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多媒体软件、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或节选片断。
九、教学过程: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片段,提问:①这部电视剧你看过吗?②请同学们说说歌里唱的是哪一个皇帝?你对这个皇帝有什么印象?③你记住了剧中哪些重要人物的名字?(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印象中的汉武帝)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评价,然后补充简单的几句话,介绍汉朝建立的情况: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后,刘邦又和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结果刘邦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
3、介绍:汉武帝刘彻是汉朝达到鼎盛时期的皇帝,在位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
汉武帝的确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大胆任用开拓性人才,进行改革,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继秦始皇以后,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后世往往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既然同学们对汉武帝那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请翻开教材。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1、征求学生意见:同学们想先了解汉武帝的“文治”还是“武功”呢?(这里假设更多的同学选择先了解汉武帝的“武功”,则先学习这部分内容)2、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第64页,用三分钟阅读课文,然后归纳一下汉武帝在“武功”方而有哪些成绩?西北——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开发边疆西南——征服西南夷,开发西南南方——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师生再一起探讨下列内容(不分先后):(1)西北: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打败匈奴是汉武帝在位期间的一项重要而漫长的任务,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
在这场战争中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大家欣赏视频。
(播放视频)从卫青、霍去病两位大将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树立为维护国家统一、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并懂得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出示《西汉疆域图》,看河西四个郡的位置,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你最熟悉哪一的个地方?(敦煌是今天的旅游胜地;酒泉是卫星发射基地,名称沿用至今;讲到武威郡时,请学生看书上插图《甘肃武威雕城》,顶部的奔马造型来自于一件青铜文物“马踏飞燕”。
此铜马的侧视图像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并展示另一张幻灯片“中国旅游标志图”。
(2)南方: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师生观看地图,教师强调一句,今天的另一个旅游胜地海南岛(地图上闪烁)在汉朝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归中央政府管辖了。
(3)西南:征服西南夷,开发西南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文小字内容思考:①“西南夷”指的是什么地方?②请一位同学讲述“夜郎自大”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对学生进行谦虚品质的教育)(4)东北:打败朝鲜,设置乐浪等郡这一点学生也许没有讲到,教师可结合地图作简单补充:汉武帝曾对朝鲜大规模作战,胜利后设置乐浪等郡,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及鸭绿江两岸地区。
3、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西汉疆域图》及秦、汉的疆域对比图)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开发了西北、东北、西南、南方边疆,管辖范围大大扩张,使西汉成为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西汉王朝鼎盛时版图和势力范围达到了六百万平方公里。
祖国的辽阔疆域,大体上是汉武帝时期对西北、东南、南方和西南地区开拓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而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基础。
4、师生谈话过渡:汉武帝能够实现这些“武功”成就,还需要些什么支持呢?引导学生答出还需要国家的安定和足够的财力支持等等。
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汉武帝的“文治”功劳,看他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国家,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5、汉武帝要治理好国家仅凭他一人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他的大臣们的辅佐。
好的,今天我们全班同学都来当一当汉武帝的大臣,成为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囊团成员。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政治大臣”、“思想文化大臣”、“经济大臣”三个大组,每四个同学为一小组。
要求学生先分析国家存在什么问题,然后为汉武帝出谋划策,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根据课文和所查资料总结归纳。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到讨论中去,不能放任自流,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
五分钟后三个组同学可依次发言,也可不分先后发言。
)(1)政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分封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王国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的一段小字能够发现这是汉武帝上台时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由学生发表自己讨论出的见解或方法,言之有理的教师应给予肯定。
如果有同学提出镇压或杀戮的办法,可联系秦始皇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突出汉武帝的杰出才能。
然后请学生答出汉武帝是如何做的。
学生可能很快找到答案是颁布了“推恩令”。
但是“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根据书上几句话的介绍来理解这个政策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用谈话法引导学生理解:①“推”和“恩”是什么意思,推就是推广、扩散的意思;恩,就是恩惠,皇帝的恩泽;那么“推恩”就是推广皇帝的恩泽,使更多的皇族子孙享受到皇帝的恩泽。
②是什么样的恩泽呢?是金钱?高官?爵位还是土地?是要求诸侯王把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候国。
③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这样经过层层分封,原来强大的诸侯国力且就分散了、削弱了,当然再难以同中央相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出示分封前后示意图)这一招相当高明,相当巧妙,形软实硬,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就解决了王国同题没有引起对抗,体现出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④那么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辅栏的“读读”,认识主父偃,认识到这也是汉武帝善于用人的一个表现。
(2)经济上存在的问题是西汉初年国家对货币的管理比较宽松,私人可以铸造。
私人还垄断了盐和铁这两种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经营。
汉武帝整理财政的措施是统一由国家来铸造货币,并且实行盐铁官营。
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假设每位同学都可以铸造货币,那流通时会是什么局面呢?肯定会发现货币轻重不一、质量不一、形状不一等等。
这不仅影响生产和交换,也不利于统一。
今天我们的人民币就只能由国家统一印制和发行。
学生回答完后,请同学们看图片:(秦半两钱、汉五铢钱、现代人民币一元硬币),要求说出三种钱币的异同。
前两种形制一样,都是圆形方孔,人民币硬币也是圆的但没有孔,教师再简介一点货币知识给学生:五铢钱名称来历实际就是因为重量为五铢,大约为3.33克,这种货币在中国从汉武帝到唐高祖流行了七百多年。
关于盐铁官营这项措施也是初中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盐的生产经营为例作补充介绍: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最后提出问题:这两项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规模巨大、资金雄厚的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越厚的财力支持这一点。
(3)思想上国家存在的问题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时存在,有些人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不利于思想上实现“大一统”。
老师解释“大一统”的含义:董仲舒认为上天是万物的主宰——万物要一统于上天;皇帝是天的儿子——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因此,“国家在思想上要一统于儒家思想,政治上、经济上要一统于皇帝”。
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办太学。
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千多年。
学生回答后,可引导学生回忆秦始皇的文化专制制度,可以把汉武帝的这项措施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做个比铰。
这些措施的采取都是为了在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还必须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兴办太学的目的就是这个。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讲经图》,这是我们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面像砖,据说此图是反映文翁在成都兴学后的讲经情况。
文翁第一个在全国创办地方官学,学校就是今天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
请同学们想象他们上课的情况,比较一下和我们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提示学生从古人的坐具、坐姿、座位、学习内容、还有对教师的称呼“博士“等等来思考,提高他们了解历史的兴趣。
6、以上是本课介绍的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学习完后可以提问:同学们还了解汉武帝的哪些功绩呢,如果同学能够答出汉武帝治理黄河、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的措施,汉武帝巩固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西汉王朝也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多媒休投影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一系列措施:文治:1、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大学.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3、经济上:统一铸造货币,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武功:军事上:开发边疆西北——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西南——征服西南夷,开发西南南方——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四、学习活动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它的“大一统”之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请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和所查阅的资料分小组讨论,谈谈汉武帝给你留下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查阅、收集资料,自理题目,写一篇评价汉武帝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