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的意思
《望月怀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原文及翻译赏析《望月怀远》原文及翻译赏析1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诗简介《望月怀远》由张九龄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意境雄浑豁达。
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翻译/译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意思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意思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含义,带您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望月怀远》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九龄所作,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下面逐句解析: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诗人通过描绘海上升起的明月,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欣赏到同一轮明月。
这里的“明月”象征着团圆和思念,为接下来的抒情做铺垫。
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诗人描绘了情侣们在漫长的夜晚相互思念,抱怨夜色太长,无法入睡。
这里的“怨遥夜”和“起相思”传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思念亲友,熄灭蜡烛怜惜月光的情景。
同时,夜晚的露水也滋润着诗人的衣襟,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关爱和担忧。
4.“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诗人表示,无法将手中的月光赠送给远方的亲友,只能在梦中期待与他们团聚。
这里的“梦佳期”寓意着美好的期待和祝愿。
总结: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通过描绘明月、夜晚、相思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的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以下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全文及译文: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能回床睡觉,梦中与你相会。
《望月怀远》这首诗是张九龄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诗中以海上生明月开篇,意境雄浑阔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句诗与众多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奇特的字眼和点染的色彩,但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接下来的“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这里的“天涯”不但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心理上的距离。
诗人通过“共此时”表达出与远方亲人心灵相通的情感。
诗人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这两句承接着前面的
“怀远”,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怀念远方亲人而彻夜难眠的情感。
最后两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承接着前面的“相思”,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熄灭蜡烛,留下满屋月光;披上衣服在寒冷的夜晚中徘徊。
因为不能把美好的月光捧赠给你,只能回床睡觉,希望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整首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中秋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一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远离家乡,独自在海上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中秋海上生明月"中的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中秋夜会一起欣赏明月。
"海上生明月"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海上仰望明月的情景,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天涯共此时"中的天涯表示远离故乡,处于异地的意思。
共此时则是指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指中秋之夜,无论身处何地的人们都能共同欣赏到这美丽的明月。
这句诗通过描绘中秋海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和情感。
这句诗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性。
明月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也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之一。
诗人在海上仰望明月,表达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这句诗也常被引用和赋予新的含义。
它不仅仅是表达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分隔两地的时候共同思念的情景。
它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团圆和和谐社会的向往。
"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通过描绘中秋海上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对美好未来和团圆的希望和向往。
这句诗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思念和祝福的象征。
天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天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这是一首描绘月亮、怀念远方亲人的诗。
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情此景让人想起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我们此刻正望着同一轮明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诗,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
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原文: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经典诗句】“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与赏析
【经典诗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与赏析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译文]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我整夜里把你思念。
[出自] 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翻译二: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译文3: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词语解释】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赏析】《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
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海上生明月全诗解释
海上生明月全诗解释
《海上生明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描绘了海上的月光景象。
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以海上的明月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与远方的情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表达了海上的月亮明亮照耀,而天涯各地的人都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第二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描绘了主人公与情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和夜晚的思念之情。
情人们在夜晚相思不已,彼此怨恨长夜漫漫。
第三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通过灭掉蜡烛,主人公将光亮让给明月,表示自己怜惜这满天的明月光辉。
主人公感觉到了夜露的滋润,意味着他已经待在露水中了。
第四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主人公表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即使是一满手的明月光也无法尽情赠予。
他只能在梦中与情人相见,以期待着美好的相聚。
整首诗通过描述海上明月的美景,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夜晚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与情人相见的期
待和渴望。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导读:《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
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翻译二: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词语解释】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写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友——当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的时候,我和亲人天各一方,相隔遥远,各自在天涯的一地,共看这一轮明月。
前句写景,点明“望月”,后句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意境雄浑阔大,风格浑成自然,乃有名的佳句。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①怜:爱怜。
②满:满屋月光。
③披衣:披衣出屋。
④觉露滋:露生觉湿。
有露浓湿衣之意。
这两句是说,月夜怀远,思绪萦绕,灭烛沉思,只见月光十分可爱。
诲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诲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蕴与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一、衍生注释“海”点明了空间的广阔无垠,大海的浩瀚使得明月的升起更具一种雄浑壮阔之感。
“生”字用得极为精妙,仿佛明月是从大海中孕育而生,赋予了明月一种动态的美,比“升”字更具生命力。
“天涯”表示极远的地方,强调距离的遥远。
而“共此时”则将空间上相隔甚远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尽管大家可能天各一方,但面对同一轮明月,都能共享这一刻的美好。
二、赏析这句诗意境雄浑阔大而又情感细腻。
从写景的角度看,海上明月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明月与大海这两个宏大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浩渺、空灵而又神秘的氛围。
从抒情的角度而言,它深刻地表达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类情感——思念。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恋人,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在看到同一轮明月的时候,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思念之情,并且意识到彼此在这一刻共享着这份对明月的感怀,有一种心灵相通的奇妙感觉。
三、作者介绍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任唐朝宰相,在政治上有不少建树,比如他主张选贤任能,积极发展农业等。
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运用片段例子1:我站在海边的礁石上,海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庞。
看着那大海,突然就想起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海可真是大啊,感觉能装下整个世界。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月亮慢慢升起来了。
那明月就像是从海里面冒出来的一个大玉盘,散发着柔和的光。
我想,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我思念的人也在看着这月亮呢。
就像我现在这样,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哎,朋友啊,你是不是也在对着月亮发呆呢?这月亮就像是我们之间的纽带,即使我们相隔那么远,它也能让我们在这一刻心灵相通。
这大海和明月,就像一幅巨大的画,而我和远方的朋友,就成了画里思念的符号。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虽然相隔遥远,明月的光辉我们却在此时共同拥有。
赏析:《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
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
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诗歌一开始就用“海上”、“天涯”,给人以无限广阔的空间联想,加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更渲染了宁静、空灵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阔大、静谧的境界,漾溢着浓浓的抒情氛围。
“望月”往往伴随。
“怀远”之意,南朝宋人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宋代苏轼“千里共婢娟”(《水调歌头》),都是望月怀远的名句。
此处作者用一个“共”字,纵概古今,横括地域,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
首联紧扣题目下笔,意境美丽深远,为下面委婉深沉的相思,在情境上作了铺垫映衬。
颔联承首联意思而下,并由各种怀远之情浓缩集中到“情人”“相思”上。
对这种相思之情,作者下一个“怨”字,可谓情致深婉。
由相思而怨,乃相思之深、相思之极、相思而不能如愿所致。
诗中那个“遥”字,语意双关,是怨的根源。
既指长夜漫漫,孤单凄凉,令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怨;又可理解为情人远隔天涯,难以相见,只能望月长嗟,也是怨。
怨,还在”竟夕起相思”上,相思之情甘苦难言、悲喜莫辨,挥之不去,拂之又来,惹人恼人,乃至通宵,怎能不怨?从全诗来看,一个“怨”字,暗示着相思之苦、相思之痛、相思之深,既承首联“望月怀远”而来,又开启了颈联和尾联的曲折内容。
唐诗名句赏析之六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名句赏析之六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者张九龄,字子寿,唐玄宗时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取自谢庄的《月赋》,诗云:“隔千里兮共明月”。
翻译过来意思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吧。
上句意境雄浑阔大,千古流传,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有一种浑然出奇的气象。
下句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此时的张九龄在朝中遭受奸相李林甫排挤,被迫罢相。
这首诗就是在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之后所写,诗人从高位遽然跌落,心中的落寞伤怀是无与言表的,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而言是漠不相关的,但对于诗人来讲,却苦涩参半,对于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
这长夜漫漫,诗人披衣出庭,对着这撩人的明月,悠悠托出不尽的情思。
望月怀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月怀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月怀远[唐]张九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多情的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译文2: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译文3: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虽然相隔遥远,明月的光辉我们却在此时共同拥有。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我整夜里把你思念。
灭掉灯烛后,我爱明月皎洁的光芒,披衣去户外久久地望着明月,不觉得露水沾湿了衣裳。
月光多么地美好,我却无法掬一捧清辉送予你,倒不如回屋睡觉,或许睡梦中我们能够相会。
赏析:《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
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
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诗歌一开始就用“海上”、“天涯”,给人以无限广阔的空间联想,加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更渲染了宁静、空灵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阔大、静谧的境界,漾溢着浓浓的抒情氛围。
“望月”往往伴随。
“怀远”之意,南朝宋人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宋代苏轼“千里共婢娟”(《水调歌头》),都是望月怀远的名句。
此处作者用一个“共”字,纵概古今,横括地域,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一句出自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在海上观赏明月的时刻,与天涯(指远方)的人们共享同一时间的美好景象。
这句诗语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诗句中的“海上生明月”意指明月在海上升起的美景。
海上的波光粼粼,月光如水,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美景。
海洋辽阔无垠,与明月相映成趣,使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使人产生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诗句中的“天涯共此时”表达了作者在观赏明月时的情感与思绪。
天涯是指遥远的地方,在时间上与作者此刻观赏明月的时刻完全一致。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下,却能够通过共同的时间感受到同样的美景,感受到同样的情感。
这样的意境让人感叹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同时也使人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和多元。
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句诗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描述。
1. 自然美景的赞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句首先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和无限魅力。
明月在海上升起,海洋波光粼粼,与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
海风拂面,海浪拍岸,人们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这样的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2. 广阔的海洋与独特的视角海洋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它的辽阔与无限令人惊叹。
海上观赏明月,不仅可以欣赏到月亮的美景,还能感受到海洋的浩渺和壮丽。
站在海上,人们可以拥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俯瞰整个海洋和周围的大自然。
这种视角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也使人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存在意义。
3. 时间的意义与情感的共鸣诗句中的“天涯共此时”表达了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下,却能够通过共同的时间感受到同样的美景,感受到同样的情感。
这样的意境使人们产生共鸣,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身处何方,无论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都可以通过观赏明月这一共同的活动,共享同一片美景,感受到同样的情感。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意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意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这句诗描绘了海上升起的明月和远离家乡的亲人同享一片明媚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解释诗句的意思。
诗句中的“海上升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从海面上升起,这一景象往往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而“天涯共此时”则表达了诗人与远离家乡的亲人在同一个时刻欣赏到这一景象,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灵上却产生了共鸣,增加了亲情的联系和思念之情。
这句诗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家乡的亲人和远方的美景。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句诗与标题中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进行联系,进一步展开描述。
我们来谈谈“海上升明月”。
海上升起的明月是一幅美丽的景象,尤其是在夜晚,月光洒在海面上,形成一条银色的光带,宛如一条银河横亘于海面之上。
海上升起的明月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当我们站在海边,仰望着这个海上升起的明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宏大、壮丽的感觉,仿佛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接下来谈谈“天涯共此时”。
天涯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而“共此时”则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在同一时间欣赏到这一景象。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人们很难迅速地相聚,更不用说在同一时间欣赏到同样的景象了。
因此,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在同一片明媚的夜晚,诗人与亲人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增加了彼此间的联系与亲情。
进一步扩展描述,我们可以将这句诗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相联系。
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分隔两地,无法与家人团聚。
有的人因为工作的需要,被派往他乡或海外工作,与家人分隔千里。
有的人因为求学、旅游等原因,暂时离开了家乡。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怀念家乡的亲人和美好的回忆。
然而,尽管身处异地,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亲人保持联系。
比如,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缓解思乡之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就是说大海上升起那明亮的月亮的时候,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们都在同一时刻看到它呢。
就好比我在海边度假,晚上看到那又大又圆的月亮慢慢升起来,我就会想,在远方的朋友说不定也正抬头看着这同一轮明月。
这时候月亮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线,把我和远方的人连接起来了。
2. 这句诗的意思呀,你看那大海之上,明月缓缓升起,不管相隔多远的人,在这个时刻都共享着这美丽的景色。
这就像在一个盛大的音乐会,舞台上的灯光亮起(把明月比作灯光),不管是坐在前排的,还是在遥远角落里的观众,都在同一时刻感受着这个美妙的氛围。
我和老同学很久没见了,当看到明月的时候,就感觉我们虽然距离远,可还是有这种共同的时刻。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简单说呢,就是当海上明月出现的时候,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间都能看到它。
这就像一家人分散在不同城市工作,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同一时刻抬头看天上的烟花(把明月类比烟花)。
有一次我在国外旅行,看到那轮明月,就想起国内的家人,我知道他们也能看到这同一轮明月,心里就暖暖的。
4. 你知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啥意思不?就是大海上升起明月的瞬间,天涯海角的人都在同一时刻见证着。
这多像一场全球直播的美景啊,月亮就是那个超级明星,世界各地的人(比作观众)不管距离多远,都在同一时间看到它的风采。
我跟网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晚上的月亮,都觉得很神奇,虽然我们在不同地方,可月亮是共同的。
5. 这句诗的含义其实很美好。
海上明月升起,天涯的人们此时共享这一景象。
这就好比不同地方的鸟儿,不管飞得多远,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将明月类比阳光)出现的时候,它们都能同时感受到。
我曾经在海边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看月亮,大家虽然互不相识,但那一刻,就好像因为这轮明月有了一种默契,都知道远方也有人在看。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说的是大海上明月出现时,天南海北的人共同处于这个时刻。
天涯共此时诗句的整首诗
天涯共此时诗句的整首诗“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整首诗是这样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哎呀,你想想看,那茫茫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这画面多美呀!就好像在说,不管你我相隔多远,在这一刻,我们都能共同看到这同一轮月亮。
这多浪漫呀!就好比你和你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当你们抬头看到那明亮的月亮时,是不是会感觉彼此的心好像也拉近了呢?“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这句啊,把那种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情人之间埋怨这夜晚太漫长,一整晚都沉浸在思念之中。
这就像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呀,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难熬!“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这描写得多细腻呀,把那种小心翼翼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
就好像你在一个安静的夜晚,熄灭了蜡烛,只为了更好地感受那满室的月光,然后又披上衣服,突然发现身上都被露水打湿了。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多无奈呀,想把这月光捧在手心送给远方的人,却又做不到,只能回去睡觉,在梦里与那人相见。
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吗?有时候想念一个人,却没办法立刻见到,只能在梦里与他们相会。
我觉得这首诗真的太绝了!它把那种望月时的思念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这些读者都能感同身受。
它让我们明白,就算相隔天涯海角,只要我们抬头看着同一轮月亮,我们的情感就能跨越时空,连接在一起。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呀,它能把那些微妙的情感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在千百年后依然能为之感动。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美好的诗句,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让我们一起在这些诗句中感受古人的情感,领略那诗意的世界吧!。
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的意思
军威 国威
正因为志愿军战士们的浴血奋战 才得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安全, 同时,这场战争也打出了我国的 国威和军威,提高了国际声誉, 使敌对国家再不敢对新中国发起 挑衅。
PART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于1950年10月25日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 犯的南朝鲜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此役后,志愿军第118师、120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
TEXT
1951年7月10日
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
朝鲜战争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军事
斗争与外交斗争交织进行的边打边谈的局面,抗美 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军事斗争
外交斗争
01-抗美援朝大事记
ENTER
TITLE
TEXT
1952年10月
上甘岭战役
• 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出动3千架飞机和 170多辆坦克,动用18个炮兵营,进攻不到4平方公 里的上甘岭阵地。
• 在40多天的激战中,美军向上甘岭发射了200万发 炮弹和5千枚炸弹,发动了900多次冲锋。使上甘岭 化为焦土,山头高度被削低2米。
6万多人
3千架飞机
40多天的激战 200万发炮
弹
18个炮兵营 170多辆坦克 900多次冲锋
5千枚炸弹
01-抗美援朝大事记
ENTER
TITLE
TEXT
1953年7月27日
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01-抗美援朝大事记
ENTER
TITLE
TEXT
一首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的意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望月怀远》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海上生明月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
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
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