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
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体验;教学语言;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
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
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
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
1 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
(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
(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
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
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
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
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色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由热衷、盲从,到逐渐归于平静,认真反思,发现我们丢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没有能够做到很好地“扬弃”。
此时,我们仿佛听到一个厚重的声音正渐近渐响:语文教学是该回归本色了。
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重听说读写的整合,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本色语文应是“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从积累、品味、运用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情感,并使之转化为智慧,积淀成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育花样翻新不断,“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
但实际效果怎样呢?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所谓的优质课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讨论游离于文本之外,合作探究更是流于形式。
种种现象说明,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
我以为,其背后的问题和症结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重人文,轻工具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给了语文学科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犹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
尤其是“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尽显“语文味”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然而,在当下的一些语文课堂上,甚至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还是经常会出现少了“语文味”的课。
一、语文课缺乏“语文味”的原因1.学生活动过多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人物角色互动,有时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真切的体验。
但是,我们发现过多的活动表演只是活跃了气氛,并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反而丧失了语文课的本色。
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上演一幕动人的散步图,让学生上台表演,煞有介事地一番动作,搅得底下的学生发出一阵阵笑声。
气氛是活跃了,而严谨而又多变的句式特点,深沉而又浓郁的情感氛围,强烈而又举重若轻的使命感却并未在课堂中进行分析与展开,课堂完全失去了“语文味”。
2.上课讨论过滥讨论本是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钻研精神、口头表达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但有些语文课,教师为了追求活跃,想让所有学生参与互动,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一应俱全,使课堂成了“菜市场”。
最关键的是,有的讨论是为讨论而讨论,使课堂全然失去了“语文味”。
3.非“语文味”过浓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品课、历史课。
有的教师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
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语文味”一词最早是由程少堂先生提出的。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语文味——呼唤教育本色回归
语文味——呼唤教育本色回归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
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1.在“读”中体现“语文味”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读”是学生理解课文、走近作者内心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方式。
要让语文体现“语文味”,大量的“读”必不可少,只有多“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才能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品读?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大声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分角色读等,教师要抓住不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
在开展阅读实践时,对“读”的引导不能孤立进行,教师要结合每个课文类型和蕴含的情感,将课文中的精彩部分展现给学生,或启发学生思考或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就会在内心强烈的需求下自发地进入”读”的状态。
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面对有着多年阅读体验的学生,教师如何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品寄托的作者情感,我以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为切入点,并将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心田,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思考她在点火柴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就能抓住作品的感情基调深入品读,从而在品读中体会到作者在借小女孩的命运表现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苦楚和对时代的不满,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我抓住了课文生动有趣的描写,创设情景激发“读”的兴趣,然后抓住课文描写的精彩处设计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并出示“读”的任务:作者是如何抓住“静态”和“动态”进行描写?学生在情景的激发下产生“读”的欲望,在任务的引领下有效地深入“品读”,从而在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表达。
让语文课回归本色
摘要:本色语文课绝非平淡乏味、波澜不惊,通过语文课教学进一步呼唤本色的回归,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同时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获得思想的启迪,以及张扬个性,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从本质上来说,语文的本色就是一种爱。
有了这种爱,人们走进我们的课堂,才会说:“语文课,真美!”关键词:语文回归本色教学改革“什么是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适应实际需要,同时具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逐渐从理论阐述、探讨转变为课堂教学实践,正经历一个困惑、反思到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由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逐步走向了科学、辩证、理性的和谐境界,对于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来说,“和谐”、“回归”成为主旋律。
1近些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中一些现象1.1学生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本我《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近年来的语文课课堂上热闹非凡,师生问答如流,问题都是一些简单的易懂的,没有价值的。
这样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就是流于形式,一言代替了一组人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心灵之窗,学生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本我。
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之类,大多老师追求课堂上的“浓妆艳抹”“有声有色”,不说五颜六色的图片、声情并茂的朗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单就课堂容量大,多媒体包装过度而言,语文课虽变得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模糊,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所获甚少,甚至将对文本的阅读丢至一边,渐渐地成为语文课本的看客。
1.2语文课被“异化”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重点,使得语文课成为历史课……并且语文课被“异化”成音乐、美术等大杂烩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着。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三、 平淡从容 , 勿本求实 1 . 慎用多媒体课件。 难忘7 6岁的贾支敏老 师凭借一 本书 . 一支笔 . 一面黑板带 给我们 的震撼 。反思我们现在 的一些语 文课 , 学生在一张张动 人幻灯 片的牵拉什么。所 以慎用 多媒体课件 . 语文是需要静下心来学 的
◆语 文教 学 O S A N WE N B A I J I A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窦志红
石 家庄 市 第 六 十 一 中学
摘 要 : 所谓 “ 语文味 ” 就是要求语文教 学体现 “ 语文学科” ( 而不是其他 学科 ) 的本质 , 实现“ 人 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 文课
具 有“ 语文味 ” 就 必须 回归本 色, 走“ 简简单单教语文 , 扎扎 实实求发展” 的常态之路 , 追求“ 真、 纯、 实、 活” 的语 文教 学境界 。
关键词 : 语文味 ; 本 色; 大道至简 ; 激 情; 勿本求实 时下 . “ 回归本色 . 让语文课充满浓 浓 的语 文味” 已经成 为 广大专家学者 、 一线教师 的共识 。那 么什 么是语文 味呢? 所谓 “ 语文 味” . 就是要求语文教学 体现 “ 语文学科 ” ( 而 不 是其他学科 ) 的本质 , 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 的同时 , 不断地 提高人文素养 , 实现 “ 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统一” 。要达到这一 目 标 . 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 知识 的拼 盘 . 掩盖语 文本身 的味道 . 回归“ 简简单单教语文 . 扎扎实 实求 发展 ” 的常 态路子 上, 追求“ 真、 纯、 实、 活” 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 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 以下是笔者 在I 3 常教学实践 中的感悟和做法 冗繁削尽 。 大 道 至 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 , 课题是《 老人与鸟》 。内容讲 的是 人 与动物和谐相处 , 最后赢得 动物信任 的故事 。为了让每一个 教 学环节 都精彩纷呈 .上课教师一会儿 用多媒体展 示美丽 的图 片. 一会儿组 织小组讨论 . 一会儿来 一段 内心独 白……教 学环 节繁 复 , 课堂气氛热闹 , 像一场多幕大戏 。这堂课上教师导演 、 主演 及剧务等各种 身份集一身 .而 课堂 的主体学生却成 了观 众。 课后, 我认 真地思考 了这 堂课 的教 学 : 如此文质兼 美的文 章, 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 , 让人有 了支离破碎 , 雾里看花 的感 觉?经过分析 , 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 的 不到位使然 。 这位教师把语文课 弄得太繁杂 、 太花哨了。 语 文学 科 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 言 , 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凭借 简约 的教学 内容 、 简 明的教学 目标 、 简化 的教学环节 、 简便 的教 学方法 , 简简单单 、 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 基 于以上认识 . 我在 自己的课 堂教 学中十分 注意教学环节 设计 的简单化 , 力求 每节课上 都有 大量 的时间让 学生 围绕文本 内容 , 朗朗读书 , 细细品位 , 默默思考 , 交流碰撞 , 读 写结合 。 让 课 堂彰显浓浓 的语文味
返璞归真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异彩纷呈,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但透过“热闹”的表面,我们却看到了这背后的另一种浮躁与迷失:许多老师因缺乏对语文课应有的认识,将语文课上成了泛泛之谈的“感悟课”,或是忘却文本的“品德课”,甚至被异化为音乐、美术等的“杂烩课”。
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但让学生感受到的“语文味”却越来越淡了。
许多语文课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那么,何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不脱离“语言”和“言语”之核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紧扣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美读课文,由内及外,逐步积累运用语言,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语文味”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表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在许多公开课上,我们往往看到许多教师重视阅读分析,却往往忽视字词教学,其实,字、词、句、段、篇,是阅读教学体系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在一篇文章中,它们互相依存,整体关联,没有谁可以孤悬于文本之外,成为一个超越文本之外的独立教学体。
字词教学因其特殊的基础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
阅读教学由它始发,并由它贯穿起句段篇的教学。
可以说,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阁、水中花。
如我执教《坐井观天》一课,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有三个:“井沿”、“大话”和“无边无际”。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一口井,让学生帮小鸟落在井沿上——把小鸟的贴图贴上;学生借助图画就理解了“井沿”;再理解“大话”就是“骗人的话”,就是“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话”,最后联系上文的“飞了一百多里”,并和“不过井口那么大”进行比较,认识到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这句话。
在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我是这么做的——谁能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你能用“无边无际”说话吗?然后拓展思维:出示雄鹰在蓝天飞翔、轮船在大海航行、骏马在草原奔驰、骆驼在沙漠行走、杨利伟坐在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遨游等图片,再让学生结合图片的内容,用“无边无际”或“一望无际”来说话,看谁说得精彩;接着又进一步伸延出示:无缘无故、无穷无尽、无影无踪、无依无靠……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词的意思,积累下来。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作者:孙云丽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3期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南苑中心小学( 311100) 孙云丽众所周知,语文课应当姓“语”,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才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是引领语文课改顺利实施的方向标和导航灯。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打造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践行儿童本位的指导思想,使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能得到更有效地贯彻落实,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更加完美的境界。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重新散发出语文味,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呢?一、减负课堂,在内容净化中散发语文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行已将近10年了。
伴随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心中都充满着酸甜与苦辣,我们走得是那么的小心、那么的艰难。
摸索的道路总是几经曲折的。
为体现新课程的思想,以新课程的特有方式去开展课堂教学,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我们的课堂总担负起很多的“使命”。
过多的责任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大量非语文元素涌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鱼目混珠、错综复杂,多媒体技术替代了语文教师的功能,学生的语言训练被淡化,学生的多元活动被突显。
这样的语文课已不再像语文课,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综合课,学生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虽苦犹甜,但最终他们的语文知识积累了多少、语文能力发展了多少、语文素养又提升了多少,我们不禁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此,我们必须为语文课堂减负,净化教学内容,剔除非语文元素,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例如,教学《王二小》这篇课文,一位教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教得很用心,学生学得很投入,不否认确实达到了一定的促情效果。
可是,别忘了这是语文课,语文课该千什么?利用宝贵的语文教学时间做音乐课该做的事,这样值得吗?二、激荡课堂,在情感交融中散发语文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
我们借助教材对儿童施以充满人文性的语文教育,必须要关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回归语文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
语文 、 读语文 、 写语文 、 用语文 。教 师如何 让语 文教学 回归 本
色, 让课堂散发“ 语 文味” ?
一
如在学 习人教 版三年级上册 《 富饶 的西沙群 岛》 时, 课文
语言优 美 , 是 引导学生 积累语 言的重 要素材 , 教师 如何让 学
生结合课文 品词 析句 ?如 文中有这样一段 : “ 海参到处 都是 , 在海底懒洋 洋地蠕动 。大 龙虾全身披 甲 , 划过来 , 划 过去 , 样
三、 在 务 实 训 练 中体 现 “ 语文昧”
、
在“ 读” 中体现“ 语 文昧”
语 文是一 门语言 学科 , “ 读” 是学 生理解 课文 、 走 近作 者 内心世界最 重要 的途径 , 同时也是 学生积 累语 言 、 培养语 感 最 主要 的方式。要让语文体 现 “ 语 文味” , 大量的“ 读” 必不可 少, 只有 多“ 读” 才 能加深 学生对 语言文 字 的理 解和感 悟 ; 只
件, 但这 位教 师没有抓 住语 文学科 的本 色 , 课 件展 示 的内容
回归语文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
回归语文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作者:柯万年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第01期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
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一、在“读”中体现“语文味”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读”是学生理解课文、走近作者内心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最主要的方式。
要让语文体现“语文味”,大量的“读”必不可少,只有多“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才能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品读?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大声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分角色读等,教师要抓住不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
在开展阅读实践时,对“读”的引导不能孤立进行,教师要结合每个课文类型和蕴含的情感,将课文中的精彩部分展现给学生,或启发学生思考或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就会在内心强烈的需求下自发地进入“读”的状态。
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面对有着多年阅读体验的学生,教师如何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品寄托的作者情感,我以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为切入点,并将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心田,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思考她在点火柴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就能抓住作品的感情基调深入品读,从而在品读中体会到作者在借小女孩的命运表现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苦楚和对时代的不满,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我抓住了课文生动有趣的描写,创设情景激发“读”的兴趣,然后抓住课文描写的精彩处设计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并出示“读”的任务:作者是如何抓住“静态”和“动态”进行描写?学生在情景的激发下产生“读”的欲望,在任务的引领下有效地深入“品读”,从而在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表达。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近几年来,《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老师的教法持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
但热闹背后,语文课堂教学却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
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使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从而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
凡此种种,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在课改实施中,究竟该如何去教语文?怎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成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
本色语文就是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体验的一种教学活动。
看来语文教学应该还原本色,复归本位。
何谓“本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小学阶段是基础中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
我想,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本色呢?我觉得有位老师说得好:“在恰当使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品词赏句,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使用。
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
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那么,如何读书呢?(1)读准确,读流利。
读准确,读流利,这是语文课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
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但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认为读书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仅仅要多读多颂,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回归本色,让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
龙源期刊网 回归本色,让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作者:郑向华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03期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语文教师纷纷投入“课改”的浪潮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形式新颖的学习方式。
由此,凡是教学就必定会展现多媒体课件和合作互动环节。
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全力阐释新课改理念,却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师对教学形式的刻意追求逐渐冲淡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满语文味,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静心默读”“咬文嚼字”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能够在扎实的语言实践中获取语文专业知识,提高其语文能力,使其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一、通篇诵读,入境悟情阅读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将文章通篇诵读。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如果能够专心沉浸于文章描述的情景当中,很容易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想之所想,急之所急。
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是阅读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以《范进中举》一文教学为例,课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以及周围人群的态度展开阐述。
学生对此并不能完全理解,无法入情体会。
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家人对我们学习的期待,想想我们考试后对成绩的渴盼,再结合文中当时范进作为一家之主,生活困难之时,考中进士是全家人的希望,屡次考试不中,突然得到中举消息,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周围人对范进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展开想象,随着范进进入家门,引导学生走进范进的家,感受其中举前后的整个过程,学生情不自禁的用或绝望、或悲观、或惊讶、或癫狂、或鄙视、或羡慕的情感品读出范进的内心感受及周围人的态度,也看到了作者对古代科考制度以及对当时读书人追求名利的讽刺。
让学生走进文字所描述的场景中去,感悟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入境悟情。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味用词之精妙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潜心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学生才能加深对文章情感的认知,感受语言的魅力。
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论文
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
由此便有了拓展延伸的环节。
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师在实践语文课堂时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一、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偏失。
比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
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地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教师本意在于想提高学生素质,或者为了丰富课堂内容,于是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等等,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
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回归“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回归本色彰显“语文味”
回归本色彰显“语文味”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就必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其本来的味道,特别是读得有“味”。
在课题研究中,我结合我校情况,创出自己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学习是实践的过程,学生没有对文本接触,没有对文本独立的理解,课堂没有独立的参与、体验、思考,他们学习的记忆就不深刻,而“读”,充分地“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也是彰显语文课的语文味的重要手段。
一、保障课堂的读书时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创设阅读的空间、氛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主动地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就要求学生用15分钟时间认真实行完成“预习三步曲”——(一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二读文,准确、流利读课文,注意停顿;三读文,赏析句段、试结合注释理解。
)在学生自由读、大声读后,我再指导学生按节奏美美地读,让学生努力把课文读准确,并对文本有大致的理解。
指导理解文本时,我再结合重点句子,难读的句子,细致地指导学生断句,美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
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并展示读的效果。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读,对课文的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
课外拓展了相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学生读后,课堂上再给时间让学生交流读后感,学生的学习求知欲非常强烈,阅读的效果显著。
国外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在小学阶段,学生获取的知识中80%来自课堂教学。
教师必须把预习、指导、训练、评价、拓展与“读”把握好,这样才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课上要读,若一读到底,且书声琅琅地一读到底,学生会乏味,会感到阅读的枯燥。
若灵活改变阅读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学生有了读的兴趣、读的欲望,有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方式,他们会很乐于阅读,并会阅读,这样学生会很好地在读中感悟文本。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
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
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
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
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有位语文名家曾说过:“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
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语文课究竟应该如何上?前不久,听了几位教师的课,上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感受颇深。
一、让学生写好中国字——感受祖国汉字的神奇片段一:(教师甲)直接出示宋庆龄的图片,简介后板书“宋庆龄”,当写到“龄”字时,说:“‘龄’是这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下。
注意框里面的是个‘人’,不能写成‘×’。
”师生共写“龄”。
……在学习别的生字(这一课还有“繁、搬、稠、瞻”这四个字)时,教师甲让学生观察一下哪个生字要注意,学生一下就说中了“繁”,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这个字,并用红色标出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让学生描红。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要问:都已经是四年级下学期了,生字有必要这样讲吗?课堂上有必要让他写吗?我的答案是:很有必要。
时下很多的公开课,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直令我很纠结,语文课的学生只要带着一张嘴巴,以“对话”“交流”“讨论”的名义,竟然一节课上不用写一个字。
一节课下来,鸟儿已经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
这个教师关注了这两个生字易写错的地方,如果能指导一下这两个字如何写美观,怎样去记忆,那就更好了。
因为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把字写正确,还要写美观。
二、让学生说好中国话——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片段二:(教师乙)在学习樟树的特点时,出示句子: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们总是那么蓬勃。
师: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生1:我认为第一个句子好。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论文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摘要: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呢?首先让我们弄懂“语文”二字的含义。
“语”即语言,“文”文字也,“语文”乃“说话与写作”。
只有真正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才能上出语文课的底蕴,上出语文课的性情,上出语文课的本色,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关键词:脱离文本;扬弃;听、说、读、写;回归本色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00-02在新课改的滚滚大潮中,涌现出一批热衷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优秀语文老师,他们收获了成功与喜悦。
在这些名师引领下,更有许多老师盲目跟从,使学校常态教研活动中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老师为了让公开课具有观赏性而制作了很多精彩课件,几乎整节课老师和学生都是看着课件进行教与学,严重脱离文本,以至于教学完一篇课文后,一些学生竟连课文都读得不流畅;更有一些老师为了让公开能够上得流畅,在课前竟借班一遍又一遍地试上,有的甚至直接用开课班级学生进行公开课“排练”,课前安排某些学生“提问”一些能够体现开课老师教育机智的问题或环节,使得课堂或充满欢声笑语,或让学生声泪俱下,整节课灯彩纷呈,极具观赏性,彰显老师很强的教学能力。
所谓“上课时,不成熟的老师心里装的是教案,成熟的老师心中装的是学生”,强调的是老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适时进行引导学习,而不是让老师引着学生去钻一个又一个事先设好的“局”。
这样的语文课太假了,作秀成份太多,让语文教学严重偏离语文学科的本色。
我发现我们丢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没能很好地“扬弃”。
面对这一现象,我想大声呼吁:语文教学是该回归本色了。
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呢?首先让我们弄懂“语文”二字的含义。
“语”即语言,“文”文字也,“语文”乃“说话与写作”。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文学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文学味”作者:贾丽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年第06期20世纪60年代,语文界曾有过一次要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大讨论。
其中有一位叫洛寒的作者发表了一篇名为《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文章,文章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内涵,在当时影响很大。
几十年过去了,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得到了社会实践的进一步验证,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让课堂飘散文学味让课堂飘散文学味,就要以“文学的方式”把握教材。
用分析的方式研究教材,容易走向支离破碎,强调“文学的方式”,是要教师帮助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要始终感受到浓浓的文学味道,教师可紧紧抓住“冷”这条线,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具体的语言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并体会到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文字写出这种感觉的。
领着学生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美,在诵读与描述中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感受小女孩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冷,还有亲人的冷漠,世人的冷酷。
让课堂飘散语文味儿,还要讲究课堂对话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内心。
优秀的文本总是呵护着内心的梦想,丰富着想象、温暖着感受,让我们成为有趣味、有气质、有梦想、有道义的人,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亲近文学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安徒生精妙的语言,情节生动的故事以及意蕴深长的情感无不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巧妙的以一个“小”字读出了无边的大:大大的鞋,大大的马车,高大的奶奶。
透过文字,读出的是小女孩无尽的寒冷、饥饿、恐惧。
二、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情味1.创情境,善激情入境始觉亲。
教师创造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画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共同诵读现代诗《寒冷的夜晚》时,当哀婉的音乐响起,酝酿起学生心中蓄积的情感,为学生的朗读奠定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基础,教师用情感营造了动情的氛围,感染着自己,感染着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
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
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
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
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
如,浙江省罗才军老师上《伯牙绝弦》一文时,虽然全文只有77字,5句话。
但在初读课文时还是非常舍得花时间,从指导读准课题着手,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句子,细致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扎扎实实把课文读正确。
最后让学生分组齐读全文,展示初读的效果。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课文,在顺利落实初读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
又如湖南的贾封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国花之多、花之美,他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到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灵活运用,防止出现乏味阅读。
有些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要读,那就一读到底吧!大半个课堂就让全体学生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
显然,这样的课堂能做到书声琅琅,但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在无休止的朗读中渐渐乏味、枯燥。
所以,学生在读时,教师也要注意灵活改变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文本。
如青海的彭娟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对同一首诗截然不同的评价;浙江的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巧妙运用引读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安徽的张文花上《数星星的孩子》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二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第三,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阅读才有效果。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
所谓外部技巧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
比如,我们听安徽省代表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出示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
然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
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
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
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
谁读这句话。
”生练读后,老师点评道:“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
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
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
”学生读罢,老师又说:“读得多好啊,孩子们,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就是这样,老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品词赏句——品有“味”如果说“读味”是语文课的主要“味道”,那这种味道一般也是针对整体阅读而言。
语文课单单有整体性的“读味”够吗?显然是不够的。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
而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
更何况,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词一句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咬文嚼字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大智慧,去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物情感,使文本、形象、情感和价值和谐共振。
这样,“品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课亦可缺少的滋味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同什么途径来品出语文课堂之味呢?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
“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想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了言外之音,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和情感震撼。
”特级教师盛新凤这一番话可谓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品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品”这么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法、联系法、想象法、拓展法等方法去实现。
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
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
如在品读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
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课堂练笔——写有“味”写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是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一个方面。
语文课的“写味”,应该体现三个方面:摘抄积累、模仿练笔、人文创作。
第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
让学生积累词句,是为了以后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多彩。
“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
课文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点圈或摘抄起来,弄清词义句意,必要时做一定的批注。
如《特殊的葬礼》中,书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
”教学中,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回顾文中积累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
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
”……这样积极的积累、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益。
第二,引导学生模仿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
如福州市代表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后,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学生仿写过程中熟悉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修辞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匆匆”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入文创作。
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揣摩想象的空间;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
老师们要深刻理解文本,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学生在练笔时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如山西省代表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播放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的景象,情深款款地说:“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此时此刻,海鸥相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待会读给老人听听。
”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
这样,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