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高职教育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质量指标1.课程设置考察学校是否有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是否有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是否注重实践教学和企业合作项目的设置。
2.师资队伍考察学校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业界知名人士和企业人员。
3.教学方法考察学校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考察学校是否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包括实习实训、科技创新、校外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素质指标1.创新创业能力考察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等。
2.团队合作能力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沟通协作能力、决策协商能力等。
3.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中外文素养等。
三、校企合作指标1.实习实训基地设置考察学校是否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企业合作项目考察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生产实习项目、企业实践项目等。
3.企业导师考察学校是否有与企业合作的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职业生涯规划。
四、就业率指标1.就业率考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评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2.就业质量考察学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平均薪资和职业发展情况,评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求。
以上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校企合作和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高职专业建设的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2.按照五年制高职的学制特点和人才培 养规律,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 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
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
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
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
比例,并有效实施;
3.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
校本专业课程。
1.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标
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配套措施完 善,执行效果好; 2.行业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顶岗实习方案 5-1-2 顶岗 制定,学生实习岗位专业对口,工作学 实习管理★ 习内容与专业能力提升要求相一致; 3.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 生能按时获得合理的实习报酬,学生对 顶岗实习的满意度较高。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五年制高职人才 成长规律,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工作 过程,推行教学做合一,注重学习与思 考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知 5-2-1 教学 行统一; 模式改革★ 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专业 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情境教 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良好; 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科学多元的评价 标准与方式。
1.专业建设规划与区域特色产业、新兴
产业或特种行业的发展规划相对接,专
1-2-1 专业 建设规划与 实施
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 2.本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地 位凸显,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 晰、措施得力;
3.专业建设规划能有效实施,建设成效
明显。
1-2-2 拓展
专业
根据区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 业的发展需求, 不断地拓宽专业口
3.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
置合理高效。
2-2课程管
1.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并严 格执行; 2.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专 2-2-2 教材 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和省荐教
引领建设 提升内涵 提高质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解读
分体 现 了专业建 设与 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 、产 业结构 调 整、 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和科 学技术 进步合拍 . 紧密结 合 了区域重点产业 、新型产 业和地 方特色产业 的发展 需 要。 专业 建设标 准要求针对行业 、 产业变化 。 不断优化调 整专业 、 拓展专业和技能方向 , 形成专业群 ( ) 链 。 3更加 关注社会 和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标准要求经 .
的基本条件 。 是保证 教育教 学质量 的基础 。 特色专业 、 品 牌专业 是同一层级学校 中具有 明显 优势的 、 得到社会认 可并具有广泛 社会需求 的 、 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的专业 , 对同类学校或专业 有着 引领 、 示范作用 。 特色专 业与品牌专业 在标准测度上 为同一层级 . 在专业对象上 对应于不 同类 型专业 。这次专业标准新增 了合格专业 、 特色专业建设 标准 , 得专业建设标准完善 了专业建设 使 评价层级 , 覆盖 了所有专业 。 完善 了专业建设评价体 系。
准采用三级 评价指标体系 , 6 一级指标 、4个二级 设 个 1
指标 、2个三级指标 。 3
《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具有
以下 特 点 :
求跟踪产业发展 。 符合 产业发展趋势 。
要按照《 设标 准》 建 要求 , 加强教 师计算 机及 网络资源运
量核心 、 特色发 展 、 科研 引领 、 成果 示范 。 加强教学 实施
( 者单位 : 作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 学校 )
江苏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
说明:
1.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年发布)的解释,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2.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年发布)的解释,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兼职教师应主要承担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
兼职教师占教学团队比例按承担120学时/年计一人来计算。
3.累积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应届全部学生的比率。
4.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考核和检查实践作业等进行分析、评价。
验收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10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6项。
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1.省级品牌专业验收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
A+B=16,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7;
2.省级特色专业验收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
A+B=16,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3,并指定二级指标中“1.2”=A,“4.1”、“4.4”、“5.2”、“5.3”、“6.1”5个项目中A≥2。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3)不合格:未达到合格标准的。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1.
建
设
目
标
与
思
路
1.1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一致,并坚持每年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拓展专业面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4000元,其他类≥3000元。其中,近三年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投入理工农医类≥2000元,其他类≥1500元。
2.校内实训基地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教学设施,基本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0%,自开率85%以上。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
3.专业图书数量充足,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图书流通率较高。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有企业文化的氛围。
2.比较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专业学风建设,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较好。
3.专业图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教学经费
具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40%。
3.具有相对稳定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于2个),有协议、有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
2.3专业文化建设
1.有本专业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完整的专业环境布置,教学与实验实训场所具有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讨论稿)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以省教育厅最新发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主动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的专业。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实际,有利于学校专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发展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一致的专业,避免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
第五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时调整不符合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适当限制布点比较集中且近年来就业趋于饱和的专业;严格控制布点过多、招生规模过大、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
第六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
新专业的增长应与学校整体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校年度增设专业一般不超过2个。
第三章设置条件第七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专任专业教师均应获得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一般不少于7人;其中获得与专业相关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并有一支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一、引言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专业建设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二、专业建设目标1. 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设置,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应用能力。
3. 面向产业需求,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专业建设指标1. 课程设置(1)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兴趣,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
(3)设置科研实践项目,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
2. 实践教学环节(1)建立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2)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组织实习和顶岗实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1)教师应具备行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2)通过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和实践经验。
4. 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培养(1)开设实践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
(2)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实战,培养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开展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评估与监管机制1. 审批制度(1)建立专业审批制度,确保专业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需求。
(2)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组织专家评估。
2. 监测体系(1)建立专业建设的监测体系,定期对专业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和调研。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建设方案。
3. 质量控制(1)建立质量控制机制,确保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改善教学质量。
五、结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保障。
(工程建设标准)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分项诠释表精编
“拓展”是指根据相应岗位(群)需求的变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专业充满活力。
资料要求
人才需求调研的原始材料、专业发展情况总结、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及论证报告、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材料及反映实施状况的材料。
条目名称
M1-2-3产学研结合★
内涵及标准
A:有健全的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行业企业双向积极参和的合作机制,教学、科研和生产结合密切,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和应用中有明显成果和效益。
C: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满足教学要求、结构较合理;具有大专及之上学历的达70%;所有实习指导教师都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具有技师或中级技术职称的达40%。
说明
1、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实验指导教师。2、数量是否满足要求,由专家组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认定。
资料要求
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花名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等。
条目名称
M2-1-4专业负责人★
内涵及标准
A:专业负责人具有本科及之上学历,专业对口,具有副教授及之上职称,双师型教师,有较多教学、科研成果,对专业建设及发展的剖析有壹定深度,具有壹定知名度。
C:专业负责人具有本科及之上学历,专业基本对口,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有教学、科研成果,对专业建设及发展的剖析有壹些见解。
说明
在校生数指在册学历教育人数(含同城校区学生,不含校外班、联办班的学生数)。
资料要求
本专业相关年度招生计划、录取花名册、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库。
条目名称
M1-1-2社会培训人数
内涵及标准
A:近3年本专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年培训平均在600人次之上。
C:近3年本专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年培训平均达300人次。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11〕39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两类专业建设标准均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
“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规范化,是所有专业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相适应,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专业。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编制本地、本校专业建设规划,紧紧抓住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
2.人才培养方案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体现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教学进程安排比较合理,基本体现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特色。
3.课程改革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学生实际选修课程占总学分10%以上(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占一半以上)。
2.重视提高教师质量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基本胜任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3.有适应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
一级
指标
2.基础能力建设
二级
指标
2.1师资队伍建设
内涵
说明
1.计算学生数与专业教师数比例时,学生数应按本专业各类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计算(包括中职学生),计算时间按不含评估当学期的上2个学期的平均值(或按1年)计算。
关键
信息
1.本专业教学设备价值清单,近3年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帐册、采购合同或发票,生均设备情况统计表。
2.本专业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
3.近2学期本专业教学设备使用记录资料,实验、实习开出情况统计表。
4.本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协议,近2学期学生在校外合作基地实训的计划、总结、教师指导记录等。
2.“教学经费”的考察要审核学校近2年事业费决算报表,并通过走访考察设施状况来验证。
关键
信息
1.近2年学校事业费决算表,专项资金拨款文件。
2.近2年本专业“教学经费”投入统计表。
3.学校保障专业教学经费投入的有关文件。
一级
指标
3.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
二级
指标
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等级标准
A
1.人才培养方案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充分,审批程序严密。一级 Nhomakorabea指标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机制、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及建设性成果;评学、评教的过程性材料。
3.课程体系建设
3-1体系构建
1.围绕特定的“服务域”,开展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近6年内获得省级及以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誉、奖励或立项;
3.群内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优势互补,促进专业间合作与共享,形成合力,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专业(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
5.重视特色教材的开发工作,形成专业群内各专业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教材体系,开发校本专业课程教材3本以上。
课程开发制度;课程开发过程性资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学习平台、校本资源库,校本教材等。
3-3 课程实施
1.规范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2.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置合理高效;
2.围绕岗位群工作领域,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 形成各专业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3.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置五年一贯制各阶段课程内容;
4.群专业平台课程门数占全部专业课程门数(不含综合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比例50%以上,群选修课程门数占全部选修课程比例50%以上。
1-3建设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4.教学团队建设
4-1团队结构
1.群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数与本专业群在籍学生数比达到1:27以上;
2.每年承担专业群相关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90%以上。
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
6-2培养质量
1.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群相应的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80%以上获得本专业群相应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0%以上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80%以上;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
1.专业群构建
1-1目标定位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
2.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域”;
2.群专任专业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团队成员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
3.群专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高级职称30%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9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80%以上;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doc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一、编制说明1、“十五”期间,从2003年起,历时三年,全省共评定了337个中职、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全省重点建设500个中职、8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2、《标准》是在2002年省教育厅颁发的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标准》、(苏教职[2002]11号文件)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标准》体现了新形势的要求,融入了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简化了部分指标,增加了专业文化建设、特色与创新等内容,增设了核心指标等,力求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
《标准》注意了处理规范与特色的关系,既全面落实办学基本要求,又促进专业特色与创新的彰显;注意了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意了处理评审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二、申报省级示范专业必备条件1、申报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申报专业在校学生不少于240人,或不少于6个班;有两届以上毕业生;未来几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2)申报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含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少于8人,专任专业教师本科达标率85%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50%。
(3)申报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总值一产、三产专业不低于100万,二产专业不低于200万。
三、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说明1、“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标有★为核心指标,共10个。
2、三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
A级、C级指标体系有明确表述;B级部分有明确表述,未明确表示的,介于A级与C级中间即为B级;不达C级即为D级。
A、B、C、D级的得分系数分别为:0.9、0.7、0.5、0。
3、综合评定达到优秀的必备条件:核心指标“★”中A≥8;非核心指标中C≤4,D=0。
4、由专家组集体研究认定具有专业特色或创新的专业,加8分。
江苏参考资料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教职[2010]2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设置原则第二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
第三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适应多样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适合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按照《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苏教职〔2008〕6号)要求,规范专业名称,统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第五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适应全省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与江苏产业发展趋势及各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本匹配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各学校之间专业优势互补、各有特长,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第六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核定学校专业数量。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年度增设专业一般不超过2个,各专业办学点一般不超过1个。
第三章设置基本条件第七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应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定的人才需求,符合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
2.有相对稳定的社会需求。
年招生规模一般不低于40人(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除外)。
3.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专任专业教师均应获得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获得与专业相关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并有一支数量适当、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1 .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地方产业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 发展规 柱产业、战略新兴产戈IJ 、学校 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十三五”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 专业发展 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 规划、学 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 校年度工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 作计划和 划中地位凸显; 总结、专业建设计2 .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划、专业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群设置调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研报告、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论证报告务域”;及过程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1.专业群1-1目标定位 构建3 .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 资料 力,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和专业优势1 .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 或专门化方向组成,其中至 少1个专业连续招生6年以 上,专业组合科学、结构稳 定,适应职业岗位迁移;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 1-2 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 结构 用,近6年内获得省级及以 组成 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 誉、奖励或立项; 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
3.群内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 优势互补,促进专业间合作 与共享,形成合力,提高专 业群的建设水平,增强服务 能力2.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情况、专业(专业方 向、对应职业(岗 位)、职业资格证书) 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 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2.培养模2-1培养方案式改革1.校企共同制订科学、规范的群内各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业岗位细化新特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2.加强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专业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群建设调研、论证与剖析等过程性材料;人才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组织机构相关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及制度实施建设2.具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情况的有关材料、反映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适应专业实施成效的相关材料。
高职合格专业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涵资料要求1.专业设置1-1 专业调研论证1.建立以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形成规范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有效体现;2.建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和分析,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分析成果在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中充分体现。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及名单,调研报告及过程性资料,专家论证报告,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团队职责及名单,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及过程性资料,相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1.专业建设符合学校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2.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全面反映本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达成情况。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本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
2.课程建设2-1 人才培养方案★1.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调研成果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主动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滚动修订,审批程序规范;2.按照五年制高职学制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比例。
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教学进程表等。
2-2 课程教材管理★1.有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课程标准;3.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并严格执行。
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和省荐教材,专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和省荐教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管理制度,教学进程表、授课计划等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资料,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课程标准及执行的过程性资料,教材选用制度,教材选用和发放清2.有较为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开出率95%以上,自开率85%以上;3.有5个以上、合作协议满2年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并执行。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认定指标【模板】
附件2江苏省五年制高等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申请立项表学校名称(盖章)专业群名称填表日期江苏省教育厅制2021年6月填写要求一、本表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申报学校应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封面加盖学校公章。
二、“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请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已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不得为专业类、“专业(专业方向)”或其他形式。
三、所有申报、建设内容均填入本表,无须另附建设方案。
四、申请立项表中各专业数据应与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中数据一致。
五、申请立项表中有关资金的数据口径按自然年度统计。
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分院填写学校名称,并排填写×××学校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两个校名,并盖章。
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学校名称)对《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申请立项表》及相关佐证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
单位名称(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年月日一、专业群基本情况注:此表中,除特殊标明外,涉及学生的相关数据,如招生、毕业、就业仅填写五年制高职数据。
其它涉及教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据填写本专业群各类学历教育的总数据。
二、专业群内专业基本情况注:此表中,除特殊标明外,涉及学生的相关数据,如招生、毕业、就业仅填写五年制高职数据。
其它涉及教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据填写本专业群各类学历教育的总数据。
三、专业群建设方案综述四、专业群经费预算注:申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选填相应经费来源及预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
五、学校及主管部门承诺书附件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立项汇总表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注:1.专业名称、代码须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一致。
2.请在备注中注明是否为“省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内专业”。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本科专业暂行)
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教材奖≥1项。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使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授课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4号文件”要求。
4.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4.4合作办学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内外合作办学有较好成效。
5.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础理论与综合素质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等级考试成绩优良。
5.2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制度健全、成效显著;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
5.3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高。第一志愿报录比和录取分数线历年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较高;应届生中考研录取率较高;培养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5.4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说明:对艺术、体育专业师资学历要求可适当降低。
验收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9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6项。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附件二: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本科专业暂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0%以上。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及相关统计表等。
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效果良好;
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实施过程记录、典型案例等
5-2-2教学管理创新
1.校系二级管理组织体系健全、职责明确,建立了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服务性、开放性的管理组织和制度,普遍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手段;
诠释办学理念、育人特色、教风学风及其育人过程的场景、图片和文字等。
2.课程建设
2-1课程体系
2-1-1人才培养方案★
1.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调研成果,贯彻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滚动修订,审批严格规范;
2.按照五年制高职的学制特点和人才培训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并有效实施;
2.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市级专业带头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
教师业务档案。
3-2专业教师
3-2-1数量结构★
1.专任专业教师数与本专业在籍学生数比不低于1:27;
2.专任专业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高级职称30%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9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0%以上;或获得有关行业执业资格80%以上;
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
2-2课程管理
2-2-1课程实施
1.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
3.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置合理高效。
课程管理制度,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授课计划等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资料。
6.质量效益
6-1 办学规模
6-1-1学历教育人数★
连续招生6年以上,年招生2个班以上,每班30人以上,在籍学生规模300人以上
在籍学生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学籍管理信息库。
6-1-2非学历教育人数
每年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数达到在籍学生数90%以上(参培学员接受培训满12课时计1人次)。
培训通知、花名册、培训计划、考勤考核资料等。
2-2-3精品课程与示范课
1.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2.有1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3.有1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示范课,或两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研究课,或2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以上奖项。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果,省级“两课”、信息化教学大赛评比的获奖证书和相关资料等。
3.教学团队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基本情况一览表,实训合作协议、管理制度及实施资料等。
4-2信息资源
4-2-1专业图书
生均专业图书10册以上,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每年新购专业图书生均0.5册以上,订阅专业期刊10种以上,图书流通率较高。
专业图书统计表及可供核对的图书信息系统,每年新购专业图书及订阅专业期刊目录等。
4-2-2数字化教学资源
七、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
1.专业开发
1-1专业定位
1-1-1专业调研论证★
1.专业设置具有五年制特质,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关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
2.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
2.教师教学水平高,课堂教学规范、高效;
3.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运行良好;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和名单,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教学管理的过程性资料等。
5-1-2顶岗实习管理★
1.有健全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执行有力,运行规范有效;
2.顶岗实习专业对口,工作学习内容科学合理;
2.适应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需求,整合专业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全时空开放;
3.围绕教学项目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技术服务等,组成2个以上的教师工作团队,形成教师合作发展机制。
教学管理机构、职责和名单,反映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的资料,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及运行情况,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及实施资料,开放教学资源的相关资料,专业教师工作团队建设的有关资料。
4.教学设施
4-1实训基地
4-1-1校内实训基地★
1.设施设备先进,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具备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建有真实(仿真)环境的教学工场,建成本专业大类的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医类8000元以上,其它类6000元以上;
3.有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开出率100%,自开率95%以上,实训基地平均利用率70%以上。
2.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
3.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有本专业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多,事迹汇编入册。
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合同、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基地和项目的相关资料,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反映就业满意度的资料等。
6-2-4社会声誉
3.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3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专任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名册、在籍学生花名册,专任专业教师业务档案,兼职教师聘任资料及相关统计表等。
3-2-2能力素质
1.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强,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1.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积极研发和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本专业主干课程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
2.数字化教学资源普遍进课程、进课堂,利用率高、成效显著。
数字化数字资源建设、使用和反映建设成效的佐证资料等。
5.教学实施
5-1常规管理
5-1-1课堂教学管理
1.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2-2-2教材选用与开发★
1.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并严格执行;
2.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省荐教材,专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省荐教材,使用率70%以上;
3.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活页讲义、学习手册、多媒体课件和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教材选用及发放清单、审批资料,国规省荐教材使用率统计表、开发的活页讲义和学习手册等。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3.除专业负责人外,有教师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或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项,或60%以上教师有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相关教案、课件、软件,课题、论文、获奖证书及相关统计表等。
6-2培养质量
6-2-1双证率★
1.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80%以上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0%以上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个别特殊专业除外);
2.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80%以上。
毕业生名册、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获得情况统计表及证明资料,应用水平等级考试相关资料及统计表等。
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本专业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
1-2-2专业拓展★
1.针对行业、产业的变化,依托本专业形成不少于2个专业组成的专业群(链);
2.针对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专业(技能)方向不少于2个。
专业群(链)和专业(技能)方向一览表,相关专业调研论证材料、专业(技能)方向教学基本要求及实施资料。
3.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校本专业课程。
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教学进程表,校本专业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开发的过程性资料等。
2-1-2课程标准★
1.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2.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已有的专业课程标准,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其它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有机渗透技能大赛标准;
工作团队职责及名单,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及过程性资料,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
1-2专业发展
1-2-1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1.专业建设规划及调整符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2.本专业建设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中地位凸显,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3.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有效指导、充分反映本专业分期建设目标的实施和达成情况。
相应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及名单,调研报告及过程性资料,专家论证报告,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等。
1-1-2岗位能力分析★
1.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2.分析成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效转化,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充分体现。
校内实训基地基本情况一览表及平均利用率统计表,教学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册及生均值统计表,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校内实验实训项目及开出情况统计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