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九单元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 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
2. 量与计量:长度的认识,面积的认识,体积的认识,质量的计量,时间的计量。
3.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表示与分析,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新课导入:讲解整理与复习的意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教学内容讲解:按照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互相学习。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四下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整理与复习》一样,分“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等部分编写。
(一)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教材在“数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律,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该领域学习的主要知识,明白期末复习应该抓住的主要内容。
第1~18题为深入、系统复习“数的世界”的有关知识而编排。
复习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主要知识,可以先阅读教科书的目录,找到有关单元,再阅读这些单元里的例题,找到重要的知识点,并整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整理多位数的知识,在回忆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1)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2)按数位和计数单位分析数的组成,按数级分析数的组成;(3)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4)比较数的大小;(5)把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近似数。
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1)几十乘几十、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的口算,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联系表内乘法或两位数乘一位数进行计算;(2)乘数末尾没有0的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3)看成比较接近的几百乘几十,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整理运算律,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第1、2、3、4、5题细化复习多位数的知识,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等内容。
使用这些习题,要突出十进制计数法,尤其是计数法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数位分级,以加强对多位数意义的理解。
要以多位数的组成为抓手,整理并沟通多位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改写成“万”“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体会“按级”分解多位数的组成有利于认识多位数。
第6、7、8、9题着重复习计算知识,包括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和用计数器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 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应用、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应用、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应用。
2.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的分析、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1. 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及应用。
2.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2.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全部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全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与约数的概念、以及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与约数的概念、以及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不深刻、运用不熟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与约数的概念、以及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与约数的概念、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和例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分数卡片、几何图形模型等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与约数的概念、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数学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基本知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规律。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课件: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相关课件。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1《数的世界—多位数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1《数的世界—多位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的世界—多位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掌握万以上的数的读写法,以及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本节课的内容是多位数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运算的前提。
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读写法,对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万以上的多位数,学生可能还存在着读写困难,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万以上的数的读写法,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万以上的数的读写法,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的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组成。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法,引出多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1)讲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万以上的数的读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利用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3)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的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这一单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倍数的意义,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学会使用平均数、中位数等方法来处理数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倍数、图形的对称与旋转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后,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分数的加减法和数据的处理方面。
因此,在复习课时,需要针对这些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计算。
2.理解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3.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或旋转。
4.学会使用平均数、中位数等方法来处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倍数的认识,如何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3.图形的对称与旋转的判断。
4.数据的处理,如何使用平均数、中位数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的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相关内容。
2.练习题,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的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各种题目。
3.学生分组,每组4-5人,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倍数的认识、图形的对称与旋转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四下数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教材分析-教案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整理与复习》一样,分“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等部分编写。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4.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5.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6.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7.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8.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9.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难点:1.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措施1. 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知识。
3.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4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优秀教案,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及应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之前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仍然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及应用,能够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5.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4.估算的方法及应用。
5.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6.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概念。
2.采用示范法,教师进行典型题目的示范性解答,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3.采用练习法,学生进行适量题目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采用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典型题目和练习题。
2.教师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和解题步骤。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教案教材在数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律,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该领域学习的主要知识。
第1~18题为深入、系统的复习数的世界的有关知识而编排。
教材在图形王国提出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习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等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有关知识。
最后教材编排了应用广角,虽然内容不是很多,但问题的现实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是这些习题的特点。
在这里,应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有关经验来解决问题。
第1课时数的世界(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页第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难点】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复习回顾】师: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1. 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3. 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其基本概念,但在应用题中,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仍需进一步指导。
此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直观层面,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3. 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3.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练习题;4. 几何图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教师展示几何图形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4《空间与图形》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4《空间与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空间与图形》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形知识,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空间图形的认识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不深,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理解空间图形,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空间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用具(如立方体、圆柱、圆锥等模型)、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学习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空间与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实物模型,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立体图形的问题,如“长方体有几个面?有几个顶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等内容。
这一单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等基本运算方法,对于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等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整理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准备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准备好相应的课本和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和提高运算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说课稿-第9单元 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说课稿-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一、引言本次说课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巩固与复习,使其更好地掌握已学过的知识,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这个单元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复(梳)述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数的读法、数的比较、数的排列、数的分解、数量的加减法、乘法的概念等。
2.对学生进行整体综合性的复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将规律总结、归纳和抽象,从而达到对已知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三、教学策略1.帮助学生回忆起前几章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提醒他们梳理思路、分类讨论,找出学习到的知识点2.整理和总结数学规律,归纳抽象的能力训练。
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协助学生感受及掌握相应的规律。
3.引发学生内在动力探究本单元知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和运用,达到用已知知识拓展、深化及巩固的目的。
四、教学步骤1.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复习数的读法、数的比较、数的排列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已学集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完成整理表格。
2.向学生提出重点问题,如怎样快速判断两个数的大小等,放下一些题目,提醒学生掌握掌握技巧和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分析,从而提高体验性,并且同质化分组,让学生有归属感。
4.让学生自由实践,进行数的分解练习,发现数之间的关系。
5.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结合举一反三的思想进行习题解析,间接让学生明白已学知识点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展。
6.最后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当前水平及其自我认识,分析自己的学习缺陷和不足点,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复(梳)述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数的读法、数的比较、数的排列、数的分解、数量的加减法、乘法的概念等通过合作式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理解本单元知识和技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与整理》教案
数的世界。
(教材第106~109页)1.系统整理本学期所学有关数与计算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进一步掌握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重点:系统整理本学期所学有关数与计算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我们的数学课更离不开数,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
1.知识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生1:我们认识了多位数,包括亿以内数的读写和亿以上数的读写,并学会了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生2:我们知道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师: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律?举例说明,用字母该怎样表示?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运算律举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15+18=18+15a+b=b+a加法结合律(28+13)+17=28+(13+17)(a+b)+c=a+(b+c)乘法交换律15×4=4×15a×b=b×a乘法结合律(13×25)×4=13×(25×4)(a×b)×c=a×(b×c)乘法分配律(10+125)×8=10×8+125×8(a+b)×c=a×c+b×c师: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生:用计算器计算省时、高效、准确。
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新的认识?生1:我学会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生2:我学会了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2.应用练习。
师: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7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图形王国》主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丰富,包括图形的识别、分类、计算面积和周长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图形知识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识别和分类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面积、周长的计算。
2.教学难点: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几何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识别出其中的几何图形。
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实物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整理与复习》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整理与复习》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内容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利用这些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对数据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及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实例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利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利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统计图素材和实际问题案例,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海报、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4《空间与图形》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4《空间与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空间与图形》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和运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数学图形知识的一个梳理和巩固,旨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运用。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图形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图形的分类和运用。
2.教学难点:对一些特殊图形的理解和应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提高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问题解决: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2《数的世界—数的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期末复习9-2《数的世界—数的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的世界—数的运算》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运算方法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运算顺序、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选择运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运算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实例中的问题,总结运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例中的问题,交流运算方法。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明确运算方法。
5.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6.案例分析: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8.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与整理》教学反思(分课时)
9.1 数的世界1.突出复习的整体结构。
复习中采用提纲的方式,突出复习内容的整体结构。
这个整体结构不但呈现了复习的全部内容,还沟通了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习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提纲还反映了知识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按照这样的线索进行复习,把每块复习的知识装入提纲这样的知识系统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水平。
2.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通过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来整理“数的世界”的知识,虽然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整理所学知识,但仍可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通过这种整理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基础上,教师再综合学生整理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复习内容,这样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复习效果。
9.2 图形王国1.由于是复习课,所含知识多,范围大,时间有限,复习知识时在知识的运用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可能深度不够,如何突出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今后教学应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用联想方法,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想,把有关知识点串联成线。
2.教师作为热烈讨论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讨论和参与体验,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9.3 应用广角1.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这节课,我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和创造。
当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时,给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各小组给出不同的方案,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生得到鼓励,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2.充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5.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6.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教材
简析
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整理与复习》一样,分“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等部分编写。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难点:
1.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
措施
1.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知识。
3.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4课时
7.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8.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9.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
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难点
重点:
1.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