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精选】

2019年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精选】

此次xx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

2. 调查方法:XX年,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

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

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医疗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一、引言1、调查背景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

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调查目的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4、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正文(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

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

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2、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丧偶的有356位,占29.7%;离婚的有15位,占1.3%。

1190位空巢老人(有10个空填)中,无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个,平均有子女2.75个。

3、收入情况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为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继续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过社会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过子女(包括孙子女和亲属)的经济帮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最新8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最新8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最新8篇】随着城市和农村的二级分化,越来越多人去城市发展,造成更多的空巢老人,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整理的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最新8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篇一: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篇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急剧加深,空巢老人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

为了及时了解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与服务需求,建湖县妇联结合社会管理创新,以近湖镇先锋社区为试点,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107户的174名空巢老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1、性别、年龄状况:男81人,占总人数46.6%;女93人,占总人数53.4%。

60-69岁87人,占总人数50%;70-79岁68人,占总人数39.1%;80-89岁17人,占总人数9.8 %;90及以上的2人,占总人数1.1 %。

2、文化程度:文盲2人,占总人数1.1 %;小学文化82人,占总人数47.1 %;初中文化58人,占总人数33.3 %;高中(中专)文化22人,占总人数12.6 %;大专及以上文化10人,占总人数5.8%。

3、婚姻及子女状况:已婚配偶健在的77户,占总户数72 %;丧偶的27户,占总户数25.2 %;离婚的0户,占0 %;未婚的3户,占总户数2.8 %。

无子女的3户,占总户数2.8%;独生子女的25户,占总户数23.4 %;2个子女的29户,占总户数27.1 %;3个及以上子女的50户,占总户数46.7%。

4、居住方式及住房情况:夫妇俩共同居住的77户,占总户数72 %;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0户,占总户数28.1 %,其中男的10户,占总户数9.3%,女的20户,占总户数18.7%。

自有住房的有129人,占总人数74.1%。

无自有住房、借住或租住的有45人,占总人数25.9 %。

5、经济收入状况:有退休养老金或其他收入的144人,占总人数82.8%。

其中1000元以下的22人,占总人数12.6%;1000—2019元的98人,占总人数56.3 %;2019—3000元的8人,占总人数4.6 %;3000元及以上的16人,占总人数9.2 %。

我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2019年文档资料

我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2019年文档资料

我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本世纪以来,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在建立小康经济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

所以,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国家不仅要在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老龄化强国战略与反贫困战略。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解决空巢老人群体问题,关心、关注老人使空巢老人走出困境,使他们能够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环境下健康、温馨的生活。

一、空巢老人的相关含义1、空巢老人所谓对空巢老人,学术界基本是按照空巢家庭来进行定义的。

主要是指 60岁及 60岁以上因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早逝或长大成人后离家而独自居住或仅夫妻二人共同居住的老年人,称作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基础为:第一,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早逝或长大成人后离家。

这说明了老年人身边没有子女陪伴和照顾。

第二,独自居住或仅夫妻二人。

这限定了老年人身边没有其他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照料。

第三,60 岁及60 岁以上。

这是国际上对老年人的通用认定。

符合这些条件的老年人即为空巢老人。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既可以住在自己或亲属的家庭里,在继续得到家人关怀得同时,由社区承担养老照顾服务或由社区组织渠体活动,也能够在社区敬老院或社区托老所,以及比较熟悉的社区环境中,被比较专业工作人员照顾、社区养老足强调在政府的仍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范围内满足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而且通常是低偿或者免货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3、社会支持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总和。

社会支持划分为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种。

二、存在空巢老人的形成因素1、一些老年人自动提出空巢( 1)老年人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部分城市老年人具有很好的经济实力,在经济上他们可以很好的负担自己的养老费用,这是他们选择空巢的基础。

( 2)有些老人不喜欢被约束,他们想要自己独立的空间社会的进步,使得很多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在发生变化,他们更期望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来享受。

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范文资料

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范文资料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导语: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

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

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那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一)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

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

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

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与孙子们同住2001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

(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须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42.46%。

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36.41%。

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

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数。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关注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发挥慈善组织、志愿 者等的作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农村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
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满 足农村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设施建设
建设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如健身器材、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中 心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就业机会
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人就业,提高农村就业率,缓解农村老 年化程度,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和贡献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养老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活条 件差、医疗保障不足、精神慰藉缺失等。
政策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力度,提高养老金水平;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 生活,加强精神慰藉工作。
临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等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医疗关注和照顾。
03
心理问题
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中较为普遍。他们缺乏子女的
陪伴和关爱,容易感到无助和沮丧。
精神慰藉和社会交往
缺乏社会交往
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家庭离散等原因,农村空巢老人往 往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 。
精神慰藉不足
医疗支出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医疗需求增加,医疗支出成为他们的一大负担。许多老人由于经 济困难,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医疗保障和健康状况
01
缺乏医疗保障
许多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缺乏医疗保障的问题。他们往往无法承担高昂
的医疗费用,而且距离医院较远,就医不便。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想了解一下关于农村的养老情况吗?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牧民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85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

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6.2%,预计到2019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据抽样调查统计2019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3.72人。

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

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

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19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发布时间:2019-08-29来源:调查报告导语: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 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 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 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

全县幅员面积275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 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 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 乡3镇。

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 公里,地处丘陵。

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5篇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5篇

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5篇2019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一)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提高为老服务水平,真正掌握全县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现状,我县组成21个工作组(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每个乡镇选定条件各异的2个村)通过进村(社)入户、深入访谈,分别从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社会成因、精神慰籍、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共有老年人6.31万人,占总人口的12.09%,高于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个百分点。

其中空巢老人19435人,占老年人口的30.8%;身体状况较差的有1.4万人,占总数的22.19%;经济状况较困难的有1.2万人,占总数的19.01%;特困的有3827人,占总数的6.06%。

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空巢老人也随之与日俱增,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

基本现状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主要为居家养老。

有些老人目前居家生活但有社会养老意愿;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考虑到将来的身体状况下降、需要别人照顾及自身安全出现问题时,表达了将来的养老意愿为雇佣保姆、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但对机构养老尚存在一些心理顾虑,包括不习惯、受限制、入住难、服务差、费用贵、对家庭的名声影响不好等因素。

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较多。

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难、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会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来应对困难;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原因是认为对其不放心、自己也觉得不大习惯;更不想欠亲戚邻居的人情。

面对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希望村(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等。

在情感方面表现复杂化。

多数空巢老人大都处于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独出独进的生活状态,面对着冷清凄凉的家,老人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之感,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孤独、抑郁、恐病、情感饥饿等特征的空巢综合症。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导语: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

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乡3镇。

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

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

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

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5篇

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5篇

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5篇2019年精选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一)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寒假期间活动地点:黑龙江省绥化市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XX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

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

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

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

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

当然这只是迷信。

世界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

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她)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

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1月20日我到外婆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闸我外婆忘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外婆家里也安上了电表。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空巢老人”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会经历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多,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开始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调查问卷调查时间 _______ 调查人_______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是否单身:A、是B、否3、您的年龄是:A、60-65岁B、65-75岁C、75岁以上4、您的文化程度是: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5、您认为您的身体状况是:A、很健康B、一般C、较差D、很差6、您有几个子女:A、0个B、1个C、2个D、3个E、4个及以上7、您是否与子女同住:A、同住B、不同住8、您的子女是否外出:(可多选)A、都在本地B、外出打工C、外出经商D、出国E、其他_____9、您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自己的劳动所得B、子女扶养C、社会救济D、其它来源____10、您的日常生活靠谁照顾:A、自理B、子女照顾C、亲戚、朋友或邻居照顾D、其他:_____11、您享受过或正在享受哪种社会扶持:(可多选)A、五保B、低保C、优抚D、集体帮助E、从没享受过12、您平时的都有哪些娱乐活动:(可多选)A、和邻居打扑克、搓麻将等B、看电视、报纸、听广播C、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等)D、无13、您的子女是否经常与您联系:A、经常B、一般C、较少14、您与子女的关系如何:A、很融洽B、一般C、矛盾较多15、您的子女平均隔多长时间回来一次:A、一周或以下B、一个月~三个月C、三个月~半年D、半年~一年E、一年以上16、您认为影响子女前来探望的原因主要是:A、工作忙B、路途远,交通不方便C、与子女关系不好D、其他_____17、您最担心的是什么:A、无人赡养B、住房问题C、经济困难D、医疗保障E、精神空虚F、其他____18、您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谁支付:A、个人或子女全额支付B、由个人与医保共同支付C、由商业保险支付D、单位和国家报销19.现阶段您最大的感受是A心灵孤独B日常生活无人照顾C安全问题 D老人独自承受体力劳动 E生活贫困 F其他您认为政府和社会针对老人最应该做的事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生活无忧B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C村委会多组织老年人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D其他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篇2一、调研时间:20xx年2月1日—2日二、调研地点:重庆市XX区三、调研目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

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

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如下:1、年龄结构情况:60-79周岁的有36042人;80周岁以上的有1795人。

2、经济收入情况(人均年收入):1500元/年以下的:16985人;1500元-5000元/年的:18717人;5000元/年以上的:2135人。

其中现已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达到3740人。

3、居住状况:老人个人独居的7030户;夫妻独居的10605户;与孙辈同住的6475户。

4、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的26059人;身患疾病的11778人(其中患重病的1469人)。

5、空巢老人中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的)子女人数:44865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生活质量不高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大多数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不高,可支配现金少,其主要经济来源:一是养老保险金80或90元/人二是出售部分自己及配偶力所能及的种、养殖农产品;三是子女给予少量零花钱。

省吃俭用,勉强能维持基本生活。

(二)疾病的困扰据普查反映,患病老人有11778人,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总数的31%。

门诊医疗费用占据了他们每月支出的大部分,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医疗求助只解决了患病老人住院的部分医疗费用,门诊费用自负成份较重。

特别是1469位患重病的老人,连其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根本无钱医治,个别的生病几年来未就诊过。

老人通常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

(三)文化程度不高,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据普查反映,高达80%的农村空巢老人不识字,17%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陋习思想,遇到子女不孝顺、侵占老人个人财产、甚至虐待老人等情况,多数老人宁愿逆来顺受、息事宁人,也不愿意求助于组织和法律途径来解决。

使得有些老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特别艰难。

(四)子女外出导致空巢老人孤独感倍增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务工,不能回家探望老人,这很容易让老人感到孤独,仅靠电话并不能慰藉老人的心灵。

农村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一是希望孩子们进城打工多赚钱改善生活,二是希望子女也能够经常在身边,每逢过年过节,就盼望外出打工子女们能早点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5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那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一)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

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

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

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与孙子们同住2019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

(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须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42.46%。

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36.41%。

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

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与关注,而老年人群体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常常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与父母分开居住,只剩父母单独生活的这类老人喻为“空巢老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这类老年人已超过老年人总数的50%。

伴随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求学的人数愈来愈多,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

“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

如何更加关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最近,我们在江西宜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目前,该县有常住总人口29.1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39127人,占总数的13.42%,其中农村老年人2884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73.7%。

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57%。

为准确了解该县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我们重点调研了这类老人的家庭生活状况,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调研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专指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乡辖区内居住的、只剩老年独自生活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

我们对该县16个乡(镇、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对该县潭山、双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按二个村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抽样,采取点面结合,随机抽样,上户问卷调查等方法,辅以一定的座谈会形式,收集有效样本57个。

现根据调查情况和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全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江西宜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调研基础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县“空巢老人”总户数2554户,总人数3538人。

按年龄分类:60—69周岁1567人,70—79周岁1088人,80—89周岁728人,90周岁以上155人;按性别分类:男2235人,女1303人;按有无子女分类:无子女老人1287户,子女未住一起1267户;按经济状况分类:低保户363户,低保边缘户659户,非困难家庭1532户;按居住形式分类:独居1288户,与老伴同住1266户。

(二)经济状况在上户调查的57户中,独居26户(其中无子女者8户)、与老伴同住28户、与智障儿子同住1户、与孙子女同住1户、与年迈母亲同住1户。

总体看来,这些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耕种养殖收入。

有21户(年龄60—73岁之间)自己种了田,还有养了猪、牛、羊等。

占上户调查总户数的36.8%,说明农村“空巢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必须靠自己劳动来维持生存。

二是子女给付赡养费。

有29户子女每年能按时付给老人赡养费,给付金额每年1000—6000元不等,占上户调查总户数中有子女户数的59.2%。

尚有40.8%的户数子女不能按期给付赡养费,究其原因,90%为自身经济条件差,无赡养能力,并非不孝顺。

数字说明,农村有能力赡养父母的子女基本上能尽赡养义务。

三是来自政策性收入。

有43户领取了国家发给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占75.5%,有14户享受了农村低保待遇,占24.5%。

上户调查的57户,认为家庭总收入能够保障自己基本生活的有50户,占87.7%。

总体看来,除少数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户外,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尚可。

(三)医疗保障一是身体状况。

上户调查的57户中,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身体健康的21人,占37%;经常有点病的20人,占35%;体弱多病如身体较差或患有慢性病等的16人,占28%。

总体看来,57户老人虽然生活能自理,但部分老人身体状况偏差,其劳动能力、自理能力的延续性令人担忧。

二是医疗保障。

上户调查的57户中,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而认为就医比较方便的有49户,占86%;认为就医不太方便的有8户,占14%。

而认为生病了有人护理的有38户,占66.7%;生病了无人护理的有19户,占33.3%。

数字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生病就医和护理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四)精神生活一是子女关心程度。

在49户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由于子女在外工作生活,经常回家探望老人不大现实,一般除传统的年节外,子女都很少回家,而子女对父母的关怀大都通过电话问候。

保持一个月内问候一次的有35户,占71.4%;一季度内问候一次的有4户,占8.2%;半年问候一次的有5户,占10.2%;一年问候一次的有4户,占8.2%;从不问候的有1户,占2%。

数字说明,绝大多数子女都关心家中的老人。

二是文体活动情况。

村级老年活动设施情况,调查的5个乡镇场10个村都有老年协会,并有规模不等的老年活动场所,但老年协会开展活动不经常,大都一年开展1-2次活动。

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参加活动不积极,组织活动不容易;老年人参加活动情况,调查的57户中,喜欢并参加文体活动的仅12人,占21%。

同时,询问57户空巢老人,认为有孤独、寂寞感觉的有27户,占47.4%;认为没有孤独、寂寞感觉的有30户,占52.6%。

由此可见,一方面受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制约,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普遍较贫乏,感到孤独,寂寞的占比过半,与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相距较远,也表明农村文体娱乐设施亟待加强。

(五)权益保障上户调查的49户有子女空巢老人中,与子女关系好的有40户占82%,关系一般的有8户占16%,关系不好的有1户,占2%;而57户空巢老人中,与邻里关系好的有50户占87.7%,与邻里关系一般的有7户占12.3%,与邻里关系不好的没有。

调查的57户空巢老人中,没有一例因与子女、邻里关系不好发生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0户有子女的空巢家庭子女不能履行赡养义务、不能按期给付赡养费,据老人自己评价,都是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差的原因,不属于侵权行为。

当然,我们认为,这里面或许存在家丑不外扬等因素,或许侵权行为这其间就存在,但调查情况显示,侵权行为应该是几乎没有,或者说有也是极个别。

由此表明该县民风淳朴,尊老敬老风气良好。

二、江西宜丰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仍然是农村老年人当前普遍的养老模式,但随着农村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不但需要衣食住行,还需要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

因此,随着“空巢老人”队伍不断扩大,带来了一系列养老困难和问题,在该县的主要表现:(一)经济收入低下,生活质量普遍较差人过中年后,人的体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衰退,这是自然规律。

在城镇,老年人一般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退休费或社保金,不需承担重体力劳动。

而农村则不同,目前该县农村“空巢老人”除了五保户、低保户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外,绝大部分没有养老保障,还必须通过承担重体力劳动赚取生活费。

从上户调查的57户来看,有21户还种了田,而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有73岁。

且种田的经济效益偏低,一年下来赚不到几个钱,仅能维持日常低消费。

因此,在农村“空巢老人”中,子女不能定期给付赡养费,则老人的生活质量就比较困难。

(二)年老体弱多病,健康与医疗问题还很明显从上户调查情况看,57户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有16人,占28%。

虽然该县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就医条件有较大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仍靠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的“空巢老人”来说,普遍存在“生不起病,买不起药”的情况,“小病抗、大病拖”已成为这些老人的一种无奈。

(三)精神慰藉缺乏,多数感觉较孤单寂寞老年人面对“空巢”会觉得在感情上失去支撑和依靠。

古有“天伦之乐”一说,所为“天伦之乐”就是儿女常在身边,儿女不在身边就无所谓“乐”。

从上户调查的49户有子女的“空巢老人”看,有27户认为经常有孤独感,寂寞感,占55%。

同时,由于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比较欠缺,加上山区老年人居住分散,老年人想聚集活动也确实不易,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为此而普遍存在。

(四)饮食起居无人照料,安全隐患比较多空巢老人不仅要忍受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和寂寞,生活上的照料也是一大问题。

我们在该县双峰林场库前村了解到有一孤寡老人,且有残疾,她有时一天就吃两顿饭,还常常是做一顿饭要吃几天。

据了解,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特别是老人在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时,更为常有。

同时,由于老人身体状况差,安全意识淡薄,冬天用火、用电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灾害。

(五)老人处于弱势,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上户调查的57户老人中,大都与子女邻里关系较好,仅一户认为不好。

在询问是否发生过子女、邻里的侵权行为时,回答却都是“没有”。

但在其中49户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有20户不能按期给付赡养费,原因是子女也没有经济能力,为此我们不能排除这里面有的子女有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如果有,就该属侵权行为。

对于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通过各级组织对其子女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应进行法律援助。

三、加快和完善宜丰县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几点建议(一)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基本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高龄、病残、独居的困难“空巢老人”的救助力度,对困难“空巢老人”做到“应保尽保”,且做到“定期定量”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帮助他们解决突发性困难问题。

(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落实相关医疗优待政策。

一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二是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困难“空巢老人”患大病住院时实行“病中介入”,让他们“生了病,看得起”。

三是落实相关医疗“惠老”政策,如医疗机构要以村为单位建立老人健康档案;经常组织医疗人员到村巡回体检与诊疗;对高龄、困难“空巢老人”实行免除门诊普通挂号费、门诊注射手续费、门诊换药费和对床位费、x光片费、三大常规检查费、三级护理费实行减半收取的“三免四减半”等。

(三)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难问题,最重要的当属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而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XX〕35号)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求“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人;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对该县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一要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农村老年协会,按“有班子、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的省定标准建设好协会这个老年人自己的组织,既要组织经常性活动,又要组织老人间互相关心和帮助,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二要逐步改善农村敬老院的功能和设施条件,除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外,向辖区内的社会老人开放,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三要加大县乡村三级的财政投入,充分利用闲置的村部、村小、祠堂等场所,改造成为村落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