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微波实验报告——无线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总结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一实验一 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元、了解一般微波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元、器件的作用,器件的作用,初步掌握它们的调整方法。

2. 掌握频率、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晶体校正曲线的绘制方法。

掌握晶体校正曲线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常用的一般微波测试系统如1-1所示(示意图)。

微波信号源隔离器可变衰减器频率计精密衰减器测量线终端负载测量放大器图1-1本实验是由矩形波导(3厘米波段,10TE 模)组成的微波测试系统。

其中,微波信号源(固态源或反射式速调管振荡器)产生一个受到(方波)(固态源或反射式速调管振荡器)产生一个受到(方波)调制的微波高频振荡,其可调频率调制的微波高频振荡,其可调频率范围约为7.5~12.4GHz 。

隔离器的构成是:在一小段波导内放有一个表面涂有吸收材料的铁氧体薄片,并外加一个恒定磁场使之磁化,从而对不同方向传输的微波信号产生了不同的磁导率,导致向正方向(终端负载方向)传播的波衰减很小,而反向(向信号源)传播的波则衰减很大,此即所谓的隔离作用,此即所谓的隔离作用,它使信号源能较稳定地工作。

它使信号源能较稳定地工作。

它使信号源能较稳定地工作。

频率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频率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的圆柱形谐振腔,其底部有孔(或缝隙)的圆柱形谐振腔,其底部有孔(或缝隙)与波导相通。

在失谐状态下它从波导内吸收的能量与波导相通。

在失谐状态下它从波导内吸收的能量很小,对系统影响不大;当调到与微波信号源地频率一致(谐振)时,腔中的场最强,从波导(主传输线)(主传输线)内吸收的能量也较多,内吸收的能量也较多,从而使测量放大器的指示数从某一值突然降到某一最低值,如图1-2(a)所示。

此时即可从频率计的刻度上读出信号源的频率。

从图1-1可知,腔与波导(主传输线)只有一个耦合元件(孔),形成主传输线的分路,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吸收式(或称反应式)连接方法。

通信工程专业微波站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微波站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微波站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在大三暑期选择了在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微波站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微波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深入了解微波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提升自己在通信领域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1. 熟悉微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天线、馈线、收发设备等。

2. 学习使用微波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和工具,如频谱分析仪、天线调试仪等。

3. 参与微波站的布局和安装工作,包括天线的架设和馈线的铺设。

4. 学习进行微波天线的调试和优化,通过信号强度和误码率等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5. 参与微波通信系统的维护工作,如设备故障的排查和修复。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了解了微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 学会了使用微波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和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 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布线的困难、设备故障的排查。

通过与同事的讨论和学习,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在调试和优化微波天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和倾斜角度来优化信号传输质量。

同时,通过频谱分析仪和误码率测试仪等工具,我也学会了如何评估系统的性能。

5. 在维护微波通信系统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例如使用示波器和多用表进行电路故障的定位和维修。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懂得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微波站实习,我对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巧。

通过实践,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对通信工程的理解。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这给了我后续学习和提升的方向。

北邮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微波的基本特性。

2. 学习微波元件和器件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微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微波技术是利用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和接收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微波的基本特性、微波元件和器件的应用以及微波电路的搭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波暗室2. 微波信号源3. 微波功率计4. 微波定向耦合器5. 微波移相器6. 微波衰减器7. 微波测量线8. 信号分析仪9. 示波器四、实验内容1. 微波基本特性实验(1)测量微波传播速度: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实验装置中的传播时间,计算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测量微波衰减:利用微波信号源和功率计,测量微波在传输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衰减值。

(3)测量微波反射系数: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实验装置中的反射强度,计算微波的反射系数。

2. 微波元件和器件应用实验(1)微波移相器:通过调整移相器的相位,观察微波信号在输出端的变化。

(2)微波衰减器:通过调整衰减器的衰减量,观察微波信号在输出端的变化。

(3)微波定向耦合器:通过观察微波信号在定向耦合器两端的输出,验证其功能。

3. 微波电路搭建实验(1)搭建微波滤波器:利用微波元件和器件,搭建一个微波滤波器,并测试其性能。

(2)搭建微波天线:利用微波元件和器件,搭建一个微波天线,并测试其增益。

五、实验步骤1. 微波基本特性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连接正确。

(2)开启微波信号源,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功率。

(3)测量微波传播速度、衰减和反射系数。

2. 微波元件和器件应用实验(1)连接微波移相器、衰减器和定向耦合器。

(2)调整移相器、衰减器和定向耦合器的参数,观察微波信号在输出端的变化。

3. 微波电路搭建实验(1)根据设计要求,搭建微波滤波器和天线。

(2)测试微波滤波器和天线的性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波基本特性实验(1)微波传播速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北邮

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北邮

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北邮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熟悉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微波器件的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波信号传输、调制和解调等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在微波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微波技术是利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因此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调制和解调等基本过程。

三、实验设备1. 微波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稳定的微波信号。

2. 微波传输线:用于传输微波信号。

3. 微波调制器: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调制,实现信号的传输。

4. 微波解调器: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5. 微波测量仪器:包括功率计、频率计等,用于测量微波信号的参数。

四、实验内容1. 微波信号的产生与测量:通过微波信号发生器产生微波信号,并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

2. 微波信号的传输:利用微波传输线将信号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并观察信号的衰减情况。

3. 微波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使用调制器对微波信号进行调制,然后通过解调器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

4. 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分析:分析不同条件下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如衰减、反射、折射等。

五、实验步骤1. 打开微波信号发生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功率。

2. 将微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微波传输线的输入端。

3. 测量传输线上的信号强度,并记录数据。

4. 将调制器连接到传输线的输出端,对信号进行调制。

5. 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解调器还原,并测量解调后的信号参数。

6. 分析信号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的特性,如衰减系数、反射率等。

六、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产生了稳定的微波信号,并测量了其频率和功率。

在传输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信号的衰减现象,并记录了不同传输条件下的信号强度。

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我们验证了微波信号的可调制性和可解调性。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实验报告一、引言无线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无线电波为媒介,使得信息可以在无线环境中传递。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无线信号传输、信号调制与解调以及信号传输中的噪声。

二、无线信号传输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传输是关键环节。

我们使用了一对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连接到电源,并调整频率使其匹配。

然后,我们通过发射器发送一个特定的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示波器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显示,无线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开放空间中,信号的传输效果最好,而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信号会受到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三、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形式,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通过调频调制,我们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

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到调频信号的频谱特征,发现调频信号的频率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改变。

而调幅调制则是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传输信息。

在解调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相应的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解调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失真,尤其是在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

四、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在无线通信中,噪声是无法避免的。

噪声会对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造成干扰,降低通信质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噪声发生器模拟了不同强度的噪声环境。

实验结果显示,噪声的强度越大,信号的质量越差。

噪声会使得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信息的丢失和失真。

因此,在无线通信中,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噪声的影响,如增加信号的功率或使用编码技术。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了解到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和噪声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通信质量。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北邮微波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卫星通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微波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微波的特性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微波的基本特性和传输原理;2. 掌握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微波的传输线特性及其在微波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

微波的传输线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和微带线两种,其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与频率、材料和结构参数有关。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准备:将微波发生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仪器连接好,确保仪器间的连接正确可靠。

2. 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使用功率计对微波信号的功率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3. 测量微波信号的频谱:使用频谱分析仪对微波信号的频谱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下频谱特性。

4. 测量微波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将微波传输线连接好,通过测量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等参数,计算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5. 测量微波传输线的传输损耗: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传输线中的衰减量,计算出传输线的传输损耗。

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波信号的功率、频谱特性以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微波信号的功率、频谱特性以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损耗等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微波信号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功率计进行测量和调整。

2. 微波信号的频谱特性与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有关,可以通过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分析。

3. 微波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线路结构和材料参数有关,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

4. 微波传输线的传输损耗与线路长度和材料损耗有关,可以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传输线中的衰减量进行计算。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波的特性和应用,并掌握了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无线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环节,提高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无线收发模块、示波器、计算机等。

三、实验原理(一)无线信号的传输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来实现信息传递的。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传播特性和适用场景。

(二)调制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三)编码解码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如纠错编码、压缩编码等。

在接收端,再进行相应的解码操作。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无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1、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2、将该信号输入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3、使用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信号波形。

(二)调制实验1、分别进行 AM、FM 和 PM 调制实验,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变化。

2、调整调制参数,如调制深度、频率偏移等,分析其对调制效果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1、采用某种纠错编码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

2、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并计算误码率,评估编码的性能。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一)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记录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情况。

(二)调制实验绘制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图,对比不同调制方式下频谱的特点,以及调制参数对频谱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记录不同编码方式下的误码率数据,分析编码的纠错能力和效率。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信号干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无线信号干扰,导致接收信号不稳定。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通信技术,我们进行了一次无线通信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1. 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学习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步骤:1. 阅读相关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在移动通信、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无线通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邮实验报告微波

北邮实验报告微波

北邮实验报告微波引言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频率范围在0.3GHz到300GHz之间。

在通信、雷达、烹饪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北邮实验中,我们将对微波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包括微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微波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微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 微波的产生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微波产生器作为实验的起点。

首先,将微波产生器连接到电源上,调节频率和功率到所需的数值。

然后,将微波产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实验室的微波传输线上。

2. 微波的传播在传输线的一端,将一根微波天线连接到传输线上。

通过在传输线上调整微波的传播路径、角度和长度,我们可以实现微波的传输和转换。

在传播过程中,我们还观察了微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微波的接收在传播线的另一端,将一个微波接收器连接到传输线上,以接收并测量传输线上的微波信号。

在接收过程中,我们还研究了微波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特性。

4. 微波的应用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们探索了微波在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调整频率和功率,我们成功地传输了一个数字信号,并利用雷达系统测量了一个静止目标的距离和速度。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微波产生器的频率和功率对微波的传播和接收都具有重要影响。

调节频率和功率可以改变微波信号的强度和特性。

2. 微波在传输线上的传播路径、角度和长度都会对微波信号的幅度、相位和频率产生影响。

合理地设计和构造传输线可以提高微波的传输效率和保真度。

3. 微波信号的接收和测量需要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微波接收器和测量仪器。

合理调节接收器的参数可以获得准确的微波信号值。

4. 微波在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利用微波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和精确测量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全面了解了微波的特性和应用。

微波是一种重要的电磁波,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如高速传输、高精度测量和无线通信等。

北理工无线电侧向实习报告

北理工无线电侧向实习报告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向机制作原理2.掌握测向机制作过程3.能够运用测向机寻找信号源4.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二、测向机组成及原理1.组成方框图:电路图:说明:L1为磁棒天线,A为拉杆天线,K1为单、双向转换开关,用于判断电台方向,BG1及外围电路组成高频放大器,将天线接收的高频摩尔斯码信号放大后由B1耦合输出。

BG3、C14、C15、D2、C16、C17及C18组成可调式变形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调节W2可改变变容二极管D2反偏电压,从而改变该管电容量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稳压管D3用于消除因电池电压下降造成振荡频率不稳。

振荡信号与B1输出的高频信号叠加,再由二极管D1混频产生差拍信号,经检波和低通滤波后产生的音频信号由BG2、LM386组成的低频功放电路放大,这里D1起到混频和检波双重作用。

K2为耳机插座控制的电源开关,使用立体声耳机时K3合上。

实物图:2.原理1、电磁波的特性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

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1. 引言微波技术是当今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微波在通信、雷达、卫星导航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微波实验的基本原理。

2. 实验目的- 了解微波实验仪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掌握微波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学习微波实验中的重要参数的测量方法3. 实验装置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主要包括:- 微波信号源- 微波导管- 微波频率计- 微波功率计- 微波衰减器- 波导短路器和电阻负载4. 实验步骤4.1 测量微波信号源频率稳定度使用微波频率计测量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并记录。

4.2 测量不同功率时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固定微波信号源的频率,调整微波功率计上的衰减器,测量不同功率下的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

4.3 测量不同频率时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固定微波功率,调节微波信号源频率,使用微波功率计测量不同频率下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

4.4 测量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将调制信号接入微波信号源的调制输入端口,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并观察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变化。

通过测量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小输出功率的差值,计算调制深度。

4.5 测量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将微波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分析仪,测量不同谐波的振幅,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

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微波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根据频率计测量结果计算微波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5.2 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5.3 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根据频谱分析仪测量结果分析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微波实验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掌握了微波信号源频率稳定度、功率调制深度和谐波水平的测量方法,并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了微波信号源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厂家提供的规格相符,说明我们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北理工微波有源实验报告

北理工微波有源实验报告
其中:
:微波系统的通频带(例如中频放大器通频带);
:微波系统输出端允许的最小信噪比;
:环境温度, 。
四、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1.测量VCO的频率,频率覆盖范围,输出功率,线性度/伏,谐波分量,杂散。
a)将压控振荡器模块与电源与频谱仪连接好。
b)调节VCO的调谐电压 至最小,观察AV4062频谱仪上所显示频率、功率、相位噪声(偏移载频1MHz、100KHz)、杂散等并记录。
3.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是用来描述放大器本身产生噪声电平大小的一个参数。
4.增益平坦度( )
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放大器增益变化的范围。增益平坦度由下式表示。
其中:
:增益—频率扫频曲线的幅度最大值;
:增益—频率扫频曲线的幅度最小值。
5. 压缩点输出功率( )
放大器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这种放大器称之为线性放大器,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 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 压缩点,用 表示。
通过测量放大器的频率和功率,我们发现此放大器的工作范围很宽,正常工作下,也就是输入功率比较小的情况下,放大器的增益,大概是37dB左右,并且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放大器的1dB压缩点随频率的升高而上升。100MHz时观察频率杂散,发现增益小于1dB压缩点时是不平坦的。
七、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通过这次自己动手实验,了解到了很多频谱分析仪的使用以及微波频段的VCO的测量和一些主要性能,并且知道了放大器的增益与输入频率和输入增益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当增益很小的时候才可以很好的工作,随着增益的增大,放大器的增益会逐渐下降,到达某一个点时下降趋势发生明显变化;知道了频谱分析仪比示波器来讲更灵敏,更准确。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8 调制与解调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8 调制与解调

实验8 调制与解调(设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 加深理解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 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号幅度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3) 掌握幅度调制和解调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之前通常需要在发送端将信号进行调制,转换成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在接收端则需要进行解调,将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调制方法,最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3种方式,其中幅度调制(AM )属于线性调制,这里重点介绍AM 调制的基本原理。

正弦幅度调制和解调的原理框图如下:x(t)为调制信号,cos(w 0t)为载波,g(t)为已调信号。

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可以得到已调信号,即g(t)=x(t)* cos(w 0t) 载波频谱为00()()()P ωπδωωπδωω=-++ 有频域卷积定理g(t)=x(t)* cos(w 0t)的频谱为0011G()[X()P()][X()()]22X ωωωωωωωπ=*=-++ 在调制过程中信号的所有信息X(w)均被保留了下来,,只是被移到了较高的频率上。

为使G()ω中两个非零部分不重叠,应满足0m ωω>。

解调过程中,将g(t)乘以本振信号cos(w 0t)得r(t),本振信号的频率与调制过程中载波信号频率相同,这种方法称为同步解调。

200011(t)g(t)cos(t)(t)cos (t)(t)(t)cos(2t)22r x x x ωωω=*==+ 从频域上看,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可以求出(t)g(t)p(t)r =的频谱为00()[X(2)]/4X()/2[X(2)]/4R ωωωωωω=-+++将r(t)通过一定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频率为02ω的分量,则可恢复出原始信号。

已调信号g(t)=x(t)* cos(w 0t)的频谱只含上下边带成分,抑制了载波分量,称为抑制载波双边带(DSB-SC )调幅;而具有s(t)=[A+x(t)]cos(w 0t)形式的已调信号频谱中包含载波和上下边带,称为双边带(DSB )调幅2. 低通滤波器的MATLAB 实现解调过程中需要使用低通滤波器恢复原始信号,MATLAB 和Simulink 都提供了强大功能用于滤波器的设计。

无线通信项目实验报告(3篇)

无线通信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2. 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3. 熟悉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的搭建和使用。

4. 分析无线通信系统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内容1. 无线通信原理及常用技术2. 无线通信实验平台搭建3. 无线通信实验方案设计4.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5. 实验结果总结三、实验原理1. 无线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端、传输信道和接收端,其基本原理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通过传输信道传输,再由接收端恢复出原始信息。

2. 常用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等。

四、实验平台1. 实验设备:无线通信实验平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2. 实验软件:MATLAB、LabVIEW等。

五、实验方案设计1. 调制与解调实验:设计一个调制解调系统,采用QAM调制和QAM解调,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

2. 编码与解码实验:设计一个编码解码系统,采用Huffman编码和Huffman解码,实现信息压缩与恢复。

3. 信道传输实验:搭建一个模拟信道传输实验系统,研究不同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六、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1. 调制与解调实验:通过改变调制指数和信号功率,观察QAM调制解调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2. 编码与解码实验:通过改变信息序列长度,观察Huffman编码解码系统的压缩效果。

3. 信道传输实验:通过改变信道衰减系数,观察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七、实验结果总结1. 调制与解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QAM调制解调系统在低误码率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

2. 编码与解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uffman编码解码系统在信息压缩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 信道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信道衰减对信号传输性能有较大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信道补偿措施。

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了解无线通信原理及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测量参数,深入理解其性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 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步骤及参数测量方法;3. 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三、实验设备与原理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有手机、基站、信道模拟器等。

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基站用于建立通信连接,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不同的信道环境。

2. 实验原理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分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

发送端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发送,接收端经过解调、解码等处理得到原始信息。

在信道模拟器的作用下,可以模拟不同的信道环境,如多径效应、损耗等,以观察通信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根据实验需求,搭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包括手机、基站和信道模拟器的连接与设置。

2. 参数测量设置实验参数,如信噪比、码率、调制方式等,并进行相应的参数测量。

通过改变信道环境的参数,如多径效应强度、衰落模型等,观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变化。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并比较不同参数下的误码率、比特误差率等性能指标,以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绘制性能曲线图,分析不同参数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结果分析,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与搭建步骤,掌握了参数测量方法以及性能分析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显著。

本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基础。

七、参考文献[1] 无线通信技术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 无线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注:本报告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报告,采用报告的格式进行撰写,内容包括引言、实验目的、实验设备与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总结和参考文献。

微波通讯的实验报告

微波通讯的实验报告

1. 了解微波通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2. 掌握微波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的方法;3. 熟悉微波通讯实验仪器的使用;4. 分析微波通讯系统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微波通讯是利用微波频段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微波频段指的是300MHz 到300GHz的频率范围,其波长在1m到1mm之间。

微波通讯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微波通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发射端: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功率放大器、天线等;2. 传播介质:包括大气、空间等;3. 接收端:包括天线、低噪声放大器、解调器、负载等。

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过程。

三、实验装置1. 微波通讯实验仪;2. 信号发生器;3. 调制器;4. 功率放大器;5. 天线;6. 低噪声放大器;7. 解调器;8. 负载;9. 测量仪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调制器的输入端;2. 将调制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3. 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天线的输入端;4. 将天线发射的微波信号接收下来,通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5. 将放大后的信号连接到解调器的输入端;6. 将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负载的输入端;7. 使用测量仪器测量系统各个部分的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为2.4GHz,调制方式为QPSK;2. 调制器将信号源输出的基带信号调制到微波频段;3. 功率放大器将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到所需功率;4. 天线将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发射出去;5. 接收端天线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6. 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出基带信号;7. 负载接收到解调后的信号。

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以下性能指标:1. 信号源输出信号的频率;2. 调制器的调制质量;3. 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4. 天线的增益;5. 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6. 解调器的解调质量;7. 负载的输出功率。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

北邮微波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二微带分支线匹配器实验目的1.熟悉支节匹配器的匹配原理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3.掌握Smith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实验原理1.支节匹配器支节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上并联适当的电纳(或者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单支节匹配器:调谐时,主要有两个可调参量:距离d和分支线的长度l。

匹配的基本思想是选择d,使其在距离负载d处向主线看去的导纳Y是0+B形式,即=0+B,其中0=1/0 。

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的作用是抵消Y的电纳部分,使总电纳为0 ,实现匹配,因此,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提供的电纳为−B,根据该电纳值确定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的长度l,这样就达到匹配条件。

双支节匹配器:通过增加一支节,改进了单支节匹配器需要调节支节位置的不足,只需调节两个分支线长度,就能够达到匹配(注意双支节匹配不是对任意负载阻抗都能匹配的,即存在一个不能得到匹配的禁区)。

2.微带线微带线是有介质(>1) 和空气混合填充,基片上方是空气,导体带条和接地板之间是介质,可以近似等效为均匀介质填充的传输线,等效介质电常数为,介于1和之间,依赖于基片厚度H和导体宽度W。

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质电常数为、基片厚度H和导体宽度W有关。

实验内容已知:输入阻抗 Zin=75Ω负载阻抗 Zl=(64+j35)Ω特性阻抗 Z0=75Ω介质基片εr=2.55,H=1mm假定负载在2GHz时实现匹配,利用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单支节和双支节匹配网络,假设双支节网络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d1=1/4λ,两分支线之间的距离为d2=1/8λ。

画出几种可能的电路图并且比较输入端反射系数幅度从1.8GHz至2.2GHz的变化。

实验步骤1.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确定项目频率。

3.设计单枝节匹配网络,在图上确定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以及分支线的长度,根据给定的介质基片、特性阻抗和频率用TXLINE计算微带线物理长度和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线通信(图像传输)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
2、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a)测试发射机的工作状态;
b)测试接收机的工作状态;
c)测试图像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
d)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连接方式造成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来了解各电路模块的作用。

三、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将已调波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给天馈系统,发向对方或转发中继站;接收系统再将空间传播的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进来,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行解调、编码等。

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用户终端。

为了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时工作,并且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实验箱中的天线模块和摄像头及显示器,使得发射和接收系统自闭环,通过图像质量来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作用和连接变化时对通信或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原理框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入调制器进频率调制,再经过一次变频后、滤波(滤去变频产生的谐波、杂波等)、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经过空间传播,接收天线将信号接收进来,再经过低噪声放大、滤波(滤去空间同时接收到的其它杂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后输出到显示器还原图像信号。

四、实验仪器
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

五.测试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发射机测试
图1原理框图
基带信号送入调制器,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等调制),调制后根据频率要求进行上变频,变换到所需微波频率,并应有一定带宽,然后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发射或其它方式传播。

每次变频后,会相应产生谐波和杂波,一般变频后加响应频段的滤波器,以滤除谐波和杂波。

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或频率稳定度。

另外调制器或变频器本振信号的稳定度也直接影响发射信号的好坏,因而,对本振信号的
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频率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频率准确度变化的最大值。

变频器所需的本振源根据需要可选用VCO、DRO、PLL等。

a)测试发射系统功率:按照图2连接电路。

图 2 发射机框图
设信号源频率为480MHz,信号源输出功率为0dBm。

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再逐渐增加信号输入功率,观察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达到饱和。

b) 测试发射频率稳定度:以上连接不变,设定信号源频率为480MHz,信号源输出功率仍为0dBm。

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 2.2GHz射频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分别设置频谱分析仪SPAN为1MHz和100KHz,可分别观察到偏离载频100KHz和10KHz的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判断发射信号的短期频率稳定度。

图3 测试方框图
c)测试发射信号的带外谐波、杂波抑制。

以上连接不变,设定信号源频率为480MHz,信号源输出功率仍为0dBm,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2.2GHz射频输出信号的频谱,设置频谱分析仪SPAN为5GHz,此时观察频谱输出的谐波、杂波等,与主频相比较,其差值为抑制度。

(二)接收机测试
接收系统或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天线接收通信对方或经中继转发的射频信号,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行解调、编码等,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用户终端。

现代无线接收系统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结构。

超外差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在电路构成上具有变频器和中频放大器。

图4接收机方框图
a)测试接收系统增益:按照图4连接电路,在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连接信号源,中频放大器输出端接频谱分析仪。

设定信号源频率为2.2GHz;输出功率为-60dBm。

中频放大器输出频率为480MHz,此时频谱分析仪显示幅度与-60dBm差值为接收链路总增益。

b)测试接收机灵敏度:图4连接不变。

改变信号源输出功率大小,可从-60dBm继续往小变化,在频谱分析仪上观察输出信号频谱。

当频谱分析仪RBW设为10MHz,频谱分析仪显示的频谱与频谱分析
仪基底噪声差值为10dB时,这时信号源输出功率幅度为接收机最小接收灵敏度。

c)测试接收机动态范围:图4连接不变。

设定信号源输出功率为接收机最小接收灵敏度,改变信号源输出功率大小,不断增加信号源输出功率,观察输出幅度变化。

当输入幅度增加,输出幅度也增加,但增加量小于1 dB时,为接收机线性动态范围;当输入幅度变化,输出幅度不变化时,为接收机动态范围。

d)测试接收机噪声系数:在微波滤波器输入端连接噪声系数测试仪的噪声源,视频放大器输出端接噪声系数测试仪。

见图5。

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被测系统的测试。

图5 接收机噪声测试
(三)系统测试
发射机和接收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接入微波发射、接收天线,再外加摄像头和显示器,即将发射和接收系统通过天线、摄像头、显示器自闭环来测试收/发系统的工作状态。

a)传输图像实验。

通过摄像头和显示器验证接收和发射系统的工作状态。

发射系统的衰减器的输入端接摄像头;接收系统中频放大器输出端接解调器输入端,解调器输出端接显示器。

连接好后,给各电路模块及显示器、摄像头加电,两天线距离40公分左右,并且两只天线的极化方式要一致。

这时显示器上应显示有摄像头摄到的图像。

b)收发天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极化状态发生变化,观察图像质量的好坏。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非常
直观地了解发射和接收的工作状态。

c)调整发射机的系统参数如降低输出功率等,观察图像质量的变化;
d)调整接收机的系统参数如在低噪声电路前加衰减器,观察图像质量的变化,。

六、实验结果
1.发射机测试
(1)输入信号:480MHz,0dBm
(2)输出信号:0.6dBm
图像:
(4)相位噪声
①100KHz的时候
N-A=38dB,C=2.5dB,B=30KHz
N0=N-A+C-10lgB=38+2.5-10lg(3×104)=-4.27dB
②1MHz的时候
N-A=-40dB,C=2.5dB,B=300KHz
N0=N-A+C-10lgB=-40+2.5-10lg(3×105)=-92.27dB
(5)中央滤波器,衰减为2dB
上变频器损耗6dB
射频带通滤波器5~7dB衰减
射频放大器15~16dB递增
求整个电路的增益
-2-6-5+16=3dB
2. 系统测试
E面发射,接收E面清晰,H面模糊。

七、思考题
1、详细描述图像传输系统中发射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入调制器进行频率调制,经过一次变频后,滤波,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经过空间传播接受天线将信号接受进来,经过低噪放大,滤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输出到显示器还原图像信号。

2、该发射机的输入功率、接收机增益与接收机灵敏度?
3、若在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前加入衰减器,会明显改变图像质量,而在中频放大器前加入衰减器,图像质量变差程度有限,为什么?
答:低噪声放大器位于放大链路输入端,针对给定的增益要求,引入尽可能小的内部噪声,并在输出端获得最大可能的信噪比而设计的放大器。

而减小其前端输入功率会出现门限效应使得信号被淹没在噪声中,所以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而中频放大器前的图像信号已经经过了射频、中频两级滤波,这时加入衰减器只是对其功率发生改变,其质量变差程度有限。

4、说明有哪些内部因素会影响本系统的图像质量?
答:1)内部电路存在着传输损耗。

2)各端口之前非理想匹配,对信号有衰减和一些不可预期的叠加。

3)滤波器非理想,其特性将对信号产生影响。

4)输入信号超出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

5)系统内部存在噪声。

6)解调器能否充分解调。

7)发射器的输出功率、衰减器的衰减比。

5、举例说明有哪些外部因素会影响本系统的图像质量?可能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解决。

答:1)无线通信中最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制约,例如传播过程中信号损耗,以及多径效应和衰减也会引起接收机接收错误图像数据。

传播损耗包括自由空间损耗和其他损耗,其他主要的损耗包括:大气、降雨、云、雾损耗;树木遮挡损耗;建筑物等遮挡物的损耗。

解决方法:设计一些纠错方法,如汉明码,循环码一类的,总而言之应用一个无线通信协议应该能够有效检出并纠正数据的错误。

2)可能接收到其他实验产生的射频信号干扰测试,比如测试点旁边有类似的试验进行,而两者之间有没有有效的屏障。

解决方法:搭载不同的载频,或者采取不同的调制方式。

3)改变了天线发射接收的相对位置,极化状态变化,甚至正交。

解决方法:旋转天线使正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