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一号多卡技术体制
联通“世界风”双模卡实现一号双网
![联通“世界风”双模卡实现一号双网](https://img.taocdn.com/s3/m/f98510e64afe04a1b071ded1.png)
20 0 6年 第 5 期
华 为 Iv P 6技 术 大 规 模 应 用
全球 Iv P 6发 展 的主要 研 究 支持 者 披 Iv P 6产 品
点呼入 ,为 国内持 卡人 出境 旅游 和公 务 活动 带来 便 利 。首 批 开通 的国家 和地 区包括 中国香港 、中 国澳
的Iv P 6下 一 代 互联 网 C GI 目, N 项 中标 所 有 六 家运 营商( 括 中 国教 育 网 、 国电信 、 包 中 中国联 通 、 中国 网
通/ 中科 院 、 国移动 和 中 国铁 通) 建 的核 心 骨干 中 承
SM 卡 和 C MA 手 机 的 UI l D M “ ” 烧 为一 张 卡 , I _ 白
目前 以 Iv P 4技 术 为基 础 的 I P网络 已经 无法 满
东 正式 上 市 ,用 户 凭 借 此 烈 模 卡 可 使 用 同 一 于 个
机 号码 , 自由选 择 使 用 联 通 的 C DMA 网络 和 GS M
网 络 , 现 了“ 号双 l” 广 尔 联 通 称 , 实 一 砝 。 J 双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卡 和
值 服 务 、 刑 支付产 品 合 作 开发 等 领 域 开展 全 面 战 新
海 面漂浮 体上 的基 站 大线 。 在这 样 的网 络结构 卜, 潜
水艇 内的 手机 用户 可使 用从 语 音通话 、 信 、 短 于机 冲
略合 作 。 同时 ,中国电信 展示 了一 种集成 刷 支付 功 能 的新 电话 终端— — 智能 刷卡 电话 ,并 宣布 正式 启 动银行 卡 的 固网电话 支付业 务。此业 务采用安 全 智 能刷 卡电话 系统 ,可 在 同定 电话 机 L使 用银行 卡 实 现 信用 卡还 款 、 询 、 账 、 活交 费 、 查 转 电 电信 卡充 值 、 公共 事业 交 费 、购买 民航 电子 客票 等 多种新 型增 值
联通网络运营体系变革方案
![联通网络运营体系变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a88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a.png)
联通网络运营体系变革方案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运营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之一。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联通面临着旧的网络运营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困境。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联通网络运营体系变革方案,以适应当前环境,并推动联通网络运营业务的持续发展。
一、背景分析1.1行业背景随着5G和云计算技术的推进,电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变革。
网络运营商需要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提供高质量、高速度、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对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需求。
1.2联通的现状分析联通作为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要一员,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网络质量、营销服务等方面。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运营体系进行改革,以提升服务能力,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竞争力。
二、目标和原则2.1目标- 提升网络质量:优化网络架构,加强网络维护和管理,提高用户体验。
- 增加服务种类: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 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2原则- 用户至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 创新引领: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业务创新和发展。
- 开放合作: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发增值服务,提升运营能力。
三、具体方案3.1网络质量提升方案- 增加投入:增加网络设备采购和更新的投入,提高网络质量。
- 加强维护:建立健全的网络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
- 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网络维护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 优化网络架构:重新规划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3.2增值服务方案- 拓展服务种类: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如云存储、游戏直播等,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 引入智能化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更智能、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与知名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增值服务,提升运营能力。
WCDMA技术体制
![WCDMA技术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282aa5fe9e31433239689361.png)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218—2011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China Unicom GSM/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Technical Specification(V5.0)2011-12-15发布2011-12-15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 V 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2)4总体原则 (4)5业务能力 (5)5.1 业务概述 (5)5.2 电路域业务 (5)5.3 分组域业务 (11)5.4 IMS业务 (11)6系统结构 (11)6.1 系统结构 (11)6.2 电路域核心网 (12)6.3 分组域核心网 (15)6.4 IMS子系统 (16)6.5 2G无线接入子系统 (16)6.6 3G无线接入子系统 (16)6.7 HNB接入子系统 (17)6.8 终端和卡 (18)7网络组织 (18)7.1 电路域网络组织 (18)7.2 分组域网络组织 (21)7.3 承载网络组织 (22)7.4 信令网网络组织 (22)7.5 智能网网络组织 (23)7.6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组织 (23)7.7 无线网络子系统 (23)8GSM与W CDMA互操作要求 (26)8.1 GSM与WCDMA宏网络自动漫游功能 (26)8.2 WCDMA Home NodeB与宏网络及Home NodeB之间互操作 (28)9编号及地址 (28)9.1 编号 (28)9.2 ATM相关数据 (41)9.3 IP地址分配 (41)10互通原则和路由计划 (43)10.1 电路域 (43)10.2 分组域 (47)10.3 信令网互通 (50)10.4 短消息、多媒体消息业务互通 (50)11安全体系 (50)11.1 用户接入GSM/WCDMA网的安全功能 (50)11.2 核心网的安全体系 (51)11.3 HNB安全体系 (51)12频率配置及扰码规划 (52)12.1 GSM/GPRS网络 (52)12.2 WCDMA网络 (52)12.3 扰码规划 (53)13服务质量 (55)13.1 传输服务质量要求 (55)13.2 无线服务质量要求 (55)13.3 CS域接续质量要求 (55)13.4 PS域接续质量要求 (56)13.5 IP承载网服务质量要求 (56)14接口和信令 (57)14.1 概述 (57)14.2 Uu接口 (58)14.3 Iu接口 (58)14.4 Iub接口 (58)14.5 Iur接口 (58)14.6 Gn接口 (58)14.7 Iuh接口 (58)14.8 Gi接口 (58)14.9 Gs接口(可选) (58)14.10 MAP协议接口 (58)14.11 软交换系统特有的接口 (59)14.12 HNB无线子系统特有的接口 (59)14.13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至传统电路交换网的接口 (59)14.14 USIM与终端之间的接口 (59)15同步 (59)15.1 时钟同步要求 (59)15.2 时间同步 (60)16计费系统 (61)16.1 计费网络结构 (61)16.2 电路域计费 (62)16.3 分组域计费 (64)17网络管理 (64)17.1 网络管理功能 (65)17.2 网络管理系统接口与协议 (66)18设备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67)附录 A 中国联通GS M/WCDMA系统中的MSCID 中的M1M2分配表(资料性附录) (68)前言中国联通3G网络已经运营了两年多时间,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建设了WCDMA/HSPA网络,今年又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开始正式商用基于3GPP R7版本的下行64QAM技术,并且基于3GPP R8版本的DC-HSDPA技术也正在试验验证过程中。
联通双模卡实现一号双网G网转C网无须换号
![联通双模卡实现一号双网G网转C网无须换号](https://img.taocdn.com/s3/m/838c440aa6c30c2259019e9e.png)
联通双模卡实现一号双 网
G网转 C网无须换 号
近 日,联通推 出的 “ 界风 ”双模卡 世
的 1013号段 中产 生,也就是说 ,联通两 3 .3
在广 东正式面市 。 凭借这种双模卡 ,用户可 张 网络之 间的号段划 分被 打破 了。13号段 3 以使用 同一个 手机号码,自由地选择使用联 过去一直用 于 C MA 网络放号 ,采用双模 D
这种融合 模式使得双 模卡的应用范 围 比双模手机要大得多 。 它可 以插到任意的单 模或者双模手机 中使用 : 插入 G M 手 机, S 可
两张 网络 如何 取舍 ?
然 而 ,从另一 个 角度说 ,由于双模卡
以使用联通 的 G M 网络 ;插入 C MA手 实现 了号码携带 功能 , S D 联通用户 的内部转 网
通 的 C MA 网络 和 G也 可 以在 G M 手机上使用 ;同 S
事实 上 ,这并 非~项单纯 的新业 务,
样 ,1012 号段 的用户将不再囿于 G M 3 .3 S 网络 ,只要 换张双模卡插入 C MA手机 , D
也可 以享受 C MA 的服 务 。 D
机,就可以使用 C MA网络;如果插入双 变得非常容易, D 这也给联通进行网络之间的
模手机 ,就 可以采用 同一个号码在 G M 和 用户 迁 移作好 了铺垫 。 S
C MA 网络之 间 自由切换 D 随着 C MA 网络的建成 , 网同时运 D 双 营成为令联通头痛 的问题 。 如不 出意料 , G 3
和 双模 手机 同为联通“ 世界风 ” 家族 的成员, 二者最大的不 同在于 , 双模手机是双卡双号 双 网络 ,而 双模 卡是一卡一号 双网络 。
据 了解 ,通 过双模技术 ,双模卡把原
123-2013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送审稿)
![123-2013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送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a4ecd789eb172ded63b79b.png)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123—201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201X-XX-XX发布201X-XX-XX 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I)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3)4总体原则 (9)5业务能力 (10)6系统结构 (11)6.1 无线接入网子系统 (12)6.2 核心网子系统 (13)6.3 IMS子系统 (15)6.4 终端和卡 (15)7编号及地址 (15)7.1 编号 (15)7.2 IP地址分配和VPN分配 (25)8频率配置及扰码规划 (26)8.1 频率配置 (26)8.2 PCI规划 (28)9网络组织 (29)9.1 全网组网 (29)9.2 省内组网 (32)9.3 省间组网 (32)9.4 互通和路由 (32)10与2G/3G互操作要求 (36)10.1 对设备的功能要求 (36)10.2 互操作策略 (36)11Q O S和策略控制 (37)12IP V6过渡 (38)12.1 用户IP地址 (38)12.2 设备和接口IP地址 (38)13承载和传输 (38)13.1 S1、X2接口承载要求 (38)13.2 核心网接口承载要求 (38)13.3 LTE核心网与2G/3G分组域核心网互通 (39)13.4 LTE核心网与2G/3G电路核心网互通 (39)14服务质量 (39)14.1 传输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2 承载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3 无线接入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4 核心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5安全体系 (41)15.1 用户接入安全 (41)15.2 网络域安全 (42)15.3 互操作安全 (42)16同步 (43)16.1 基站同步 (43)16.2核心网同步 (44)17计费系统 (44)17.1 计费网络结构 (44)17.2 计费原则 (46)17.3 计费要求 (46)18网络管理 (47)18.1 网络管理功能 (48)18.2 网络管理系统接口与协议 (49)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2)《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E设备技术要求》(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E设备测试方法》(4)《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erving GW/PDN GW设备技术要求》(5)《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erving GW/PDN GW设备测试方法》(6)《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HSS设备技术要求》(7)《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HSS设备测试方法》(8)《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6a接口技术要求》(9)《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6a接口测试方法》(10)《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络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11)《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络接口测试方法:S5/S8/S10/S11》(12)《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技术要求:LTE FDD分册》(1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技术要求:TD-LTE分册》(14)《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测试方法:LTE FDD分册》(15)《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测试方法:TD-LTE分册》(16)《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技术要求》(17)《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测试方法》(18)《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19)《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测试方法》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联通900及1800体制
![联通900及1800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3ef2da3231126edb6f1a10ff.png)
中国联通900MHz及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方案(提纲)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第一章总则中国联合通信公司(以下简称联通)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以下简称数字蜂窝网)向公众提供全国范围的移动通信业务。
1.1本规定根据联通电信网结构和邮电部《90OMHz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路技术体制》(征求意见稿)编制而成。
1.2本规定主要适用于90OMHz数字蜂窝通信GSM系统,是联通GSM数字蜂窝网的网路规划建设,装备制式,工程设计,网路运行、管理和维护等的技术依据。
1.4联通数字蜂窝网最终向用户提供电信业务、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三大类业务。
在初期首先提供电话、紧急呼叫及一些电话业务的补充业务。
1.5联通蜂窝网首先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地区和各类交通工具中提供服务。
其业务种类和业务范围根据需要逐步扩大。
1.6联通初期数字蜂窝网采用909一915MHz(移动台MS发),954一960MHz(基站BS发)频段,今后根据需要向低端和高端扩展。
1.7数字蜂窝网的设备要求符会邮电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接口技术规范书》,不同厂家的设备应能互连。
1.8联通数字蜂窝网应能与PSTN、ISDN、PSPDN、模拟PLMN等互通。
网路互连时优先采用数字传输系统。
1.9联通数字蜂窝网的网路节点问采用N0.7信号方式,与PSTN网互连时优先采用N0.7信号方式。
1.10联通数字蜂窝网应能向用户提供全国范围的全自动漫游功能,并逐步向用户提供国际自动漫游的功能。
1.11联通数字蜂窝网应能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权,网路能在空间接口对用户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密,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用户采用终端加密方式。
第二章网络结构2.1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2.1.1系统结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下述功能单元组成。
(1)移动台(MS):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
根据应用与服务情况,移动台可由移动终端(MU、终端适配器(TA)和终端单元(TE)或它们的各种组合所构成。
1、中国联通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总技术体制(第二阶段)(Version 0.5)(讨论稿).
![1、中国联通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总技术体制(第二阶段)(Version 0.5)(讨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322d37a216147917112834.png)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总技术体制(第二阶段)(Version 0.5)(暂行规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2002年3月发布修改记录目录1. 总则 (1)2. CDMA 1X网络业务功能描述 (3)2.1. 话音业务 (3)2.2. 补充业务 (3)2.3. 分组型数据业务 (4)2.4. 智能网业务 (5)2.5. 基于位置的业务 (6)2.6. 短消息业务 (6)2.7. WAP (6)2.8. 其他业务 (7)2.9. 主要的功能 (7)3. 网络结构 (10)3.1. 中国联通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参考模型 (10)3.2. 无线网络结构 (13)3.2.1. 指导原则 (13)3.2.2. 无线网络配置 (14)3.2.3. 切换与漫游的实现方法 (16)3.2.4. 进一步演进 (17)3.3. 中国联通CDMA网的话路网网络结构 (17)3.3.1. 话路网网络结构 (17)3.3.2. 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业务本地网结构 (20)3.3.3. 中国联通CDMA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 (21)3.4. 中国联通CDMA网的信令网网络结构 (22)3.4.1. 网络等级结构 (22)3.4.2. 各级信令点的职能 (22)3.4.3. 中国联通七号信令网和话路网的对应关系 (24)3.4.4. 信令网结构和网路组织 (25)3.4.5. 寻址方式 (27)3.4.6. SSN号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7. 信令点编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8. 信令网的网间互通 (27)4. 编号计划 (29)4.1. 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MDN) (29)4.1.1. 号码组成 (29)4.1.2. H0H1H2H3分配方案 (29)4.1.3. 拨号程序 (35)4.2.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_M和IMSI_T)与移动台识别码(MIN) (36)4.3. 临时本地用户号码(TLDN) (38)4.4. 电子序列号(ESN) (39)4.5. 系统识别码(SID)和网络识别码(NID) (39)4.6. 登记区识别码(REG_ZONE) (41)4.7. 基站识别码(BSID) (41)4.8. 与GT有关的号码 (42)4.8.1. HLR号码 (42)4.8.2. 其他网元 (42)4.9. GT号码的使用 (43)4.10.1. 特服号码格式 (45)4.10.2. 短消息中心 (46)4.11. MSCID和扩展MSCID (46)4.12. UIM ID (46)4.13. U SER Z ONE (47)4.14. TMSI (47)4.15. 分组区域 (47)4.16. IP地址 (48)5. 路由计划及接续要求 (49)5.1. 电路群的设置 (49)5.1.1. 低呼损电路群的设置 (49)5.1.2. 高效直达电路群的设置 (49)5.2. 路由选择 (50)5.2.1. 路由选择原则 (50)5.2.2. 中国联通CDMA网与联通其他通信网之间互连互通细则 (50)5.2.3. 中国联通CDMA网与其他通信网之间互连互通细则 (51)6. 频率配置 (53)6.1. 工作频段 (53)6.2. 频道间隔及中心频率位置 (53)6.3. 技术发展和频率规划 (54)7. 服务质量 (56)7.1. 传输质量 (56)7.1.1. 误帧率(FER) (56)7.1.2. 话音编码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联通推一卡双号
![广东联通推一卡双号](https://img.taocdn.com/s3/m/a5613a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8.png)
广东联通推一卡双号
佚名
【期刊名称】《移动通信》
【年(卷),期】2005(29)4
【摘要】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3月4日宣布推出一卡双号服务,经常往返粤港两地的客户可以一卡在手,省去不少漫游费。
据介绍,所谓“一卡双号”就是一张SIM卡同时写入内地、香港的两个号码。
在过关的时候无须换卡,网络会自行完成切换。
【总页数】1页(P121-121)
【关键词】广东联通;中国联通;SIM卡;公司;客户;粤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32;F626
【相关文献】
1.中国移动即将推长三角异地一卡双号业务 [J],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卡双号业务方案探讨 [J], 许盛宏;李力卡;陈庆年
3.中国电信国内推一卡双号业务:可节省漫游费 [J],
4.广东联通推“微信沃卡”运营商与微信关系首现破冰 [J], 扈邑
5.中国联通在香港推出iCard3G一卡双号业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联通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ICC卡技术规范 v1.0
![中国联通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ICC卡技术规范 v1.0](https://img.taocdn.com/s3/m/6ef582db7f1922791688e8f4.png)
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ICC卡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GSM/WCDMA UICC C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 1.0)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符号、缩略语和编码协定 (2)3.1 定义 (2)3.2 符号 (3)3.3 缩略语 (3)3.4 编码协定 (5)4 物理特性 (5)4.1 ID-1 UICC (5)4.2 Plug-in UICC (5)4.3 卡操作的温度范围 (6)4.4 触点 (6)5 UICC-终端接口的电气特性 (7)5.1 A类操作条件 (7)5.2 B类操作条件 (9)5.3 C类操作条件 (10)6 UICC 特征 (11)6.1 电压级别 (11)6.2 文件控制参数(FCP) (11)6.3 界面协议 (11)7 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11)7.1 UICC激活和去激活 (11)7.2 供电电压的转换 (12)7.3 复位响应的内容 (13)7.4 PPS程序 (13)7.5 复位程序 (14)7.6 时钟停止模式 (14)7.7 比特/字符的持续时间和采样时间 (15)7.8 错误处理 (15)7.9 兼容性 (15)8 传输协议 (15)8.1 物理层 (15)8.2 数据链路层 (15)8.3 传输层 (21)8.4 应用层 (26)9 应用和文件结构 (27)9.1 UICC应用结构 (27)9.2 文件类型 (28)9.3 文件引用 (29)9.4 选择文件的方法 (29)9.5 应用特性 (31)9.6 保留的文件ID (32)9.7 逻辑信道 (33)9.8 共享与非共享文件 (33)10 安全特性 (34)10.1 支持的安全特性 (34)10.2 安全架构 (34)10.3 安全环境 (36)10.4 PIN的定义 (37)10.5 PIN和密钥引用的关系 (38)11 命令和响应的结构 (40)11.1 APDU命令的结构 (40)11.2 APDU响应的结构 (42)11.3 逻辑信道 (45)12 命令 (45)12.1 通用命令 (45)12.2 USAT命令 (67)13 与传输相关的命令 (68)13.1 T=0中特定的命令 (68)14 独立于应用的文件 (69)14.1 EFDIR (69)14.2 EFICCID(ICC标识) (70)14.3 EFPL(优选语言) (71)14.4 EFARR(访问规则引用) (71)15 独立于应用的协议 (72)15.1 与文件相关的程序 (72)15.2 与PIN相关的程序 (72)15.3 应用选择程序 (73)15.4 与应用相关的通用程序 (74)15.5 其他程序 (74)15.6 与USAT相关的程序 (74)附录 A 驻留在UICC文件中Alpha字段的UCS2编码(标准) (76)附录 B UICC的主要状态(参考) (77)附录 C APDU协议传输实例(参考) (77)C.1 使用T=1进行交互 (77)C.1.1 情况1命令 (78)C.1.2 一个{90 00}的R-APDU从UICC返回到终端。
联通五个一运营口诀
![联通五个一运营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181e0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e.png)
联通五个一运营口诀摘要:一、联通五个一运营口诀的背景和意义二、五个一运营口诀的具体内容三、五个一运营口诀的应用范围和作用四、五个一运营口诀的优点和优势五、五个一运营口诀的推广和普及正文:中国联通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中国联通形成了一套被誉为“五个一”的运营口诀,即“一网通、一路通、一视通、一心通、一掌通”。
一、联通五个一运营口诀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联通提出了“五个一”的运营口诀,旨在通过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二、五个一运营口诀的具体内容1.一网通:通过构建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无缝连接,让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通信服务。
2.一路通:提供端到端的全程服务,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和优化。
3.一视通:通过视频通信、远程协作等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让用户在不同地点之间实现高效协同。
4.一心通: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支持,帮助用户解决通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一掌通: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对业务的随时随地管理和控制,让用户更加便捷地享受通信服务。
三、五个一运营口诀的应用范围和作用“五个一”运营口诀在中国联通的各个业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云计算、大数据等。
通过实施“五个一”战略,中国联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能帮助用户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四、五个一运营口诀的优点和优势“五个一”运营口诀的优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资源:通过“五个一”战略,中国联通能够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95-2011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V2.0
![195-2011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V2.0](https://img.taocdn.com/s3/m/a878b1350912a21614792922.png)
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中国联通启动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改革
![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中国联通启动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bc851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7.png)
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中国联通启动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改革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联通的核心理念。
为了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中国联通近日启动了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改革。
作为中国领先的信息通信服务运营商,中国联通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
然而,在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组织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因此,中国联通决定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提升运营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大市场统筹运营组织体系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中国联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运营效能。
通过整合、优化各业务线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并通过精细化的服务管理、个性化的产品创新以及灵活的营销策略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改革还将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的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执行力的团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联通将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力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中国联通将不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中国联通还将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中国联通的改革和创新精神在行业内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一直以来都以其稳健的经营风格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联通正加大力度推进改革,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和改革,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通过建立更加开放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中国联通还将加大与政府和各行业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联通公司管理及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联通公司管理及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c2119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46.png)
联通公司管理及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信息为传统运营商带来的新型发展途径。
现如今,可以明显看到我国三大运营商之间基于价格战、免流量策略等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增量不增收现象凸显,这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负面的影响。
中国联通为了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结合5G发展机遇及由此引发的深刻行业变革,将重点放在企业及其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与创新上,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综合竞争力。
一、中国联通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作为我国基础电信行业的运营商,中国联通相较于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来说存在的弱势较为明显。
2019年五月份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三大运营商所属用户相关的数据如下:移动4G用户达7.27亿、有线宽带用户达1.72亿;电信4G用户达2.63亿、有线宽带用户达1.49亿;而联通4G用户仅有2.35亿、有线宽带用户8316.7万。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中国联通运营数据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运营数据还存在一定差距。
近些年,中国电信的4G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中国联通,跻身行业第二的位置。
但从大数据角度进行分析,目前中国联通仍旧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早在2010年联通就提出數据大集中的策略,2013年联通尤其重视大数据业务,并适时推出了与市场相应的品牌,获得了大众认可。
此后几年大数据业务也在逐渐展开网状延伸与拓展,现如今面对5G 时代更是抢占先机,与多个企业进行了全面的合作,进一步实现了共赢与发展。
此外,中国联通在大视频、物联网等多个新型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发展潜力。
二、中国联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措施(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运营效益的主要职能手段,要想实现体制的转型,就必须先要展开组织结构优化的工作。
相关人员需要依照相关的规定,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职能重新调整与构建,同时重点将服务职责有效加强,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标准,全面完善运营成本、效益、会计审核,财务报表、资金核算等多方面的工作。
广东联通一卡两号(一卡双号)业务介绍
![广东联通一卡两号(一卡双号)业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5333cc8bb4cf7ec4afed008.png)
一卡两号业务一、业务介绍:一卡两号(又称一卡双号)业务(SIMM-R)是指在同一张SIM卡上配置一个合作运营商提供的号码,在SIM 卡归属网上对应的MSISDN号称为主号码,在出访的情况下合作方运营商的号码为副号码,中国联通的MSISDN号称为主号码。
该业务需要SIM卡归属方网络与合作方共同协作,通过一卡多号业务支撑平台,实现对应的业务特征。
一卡两号分预付费一卡两号和后付费一卡两号,两者开通的合作运营商不同,具体开通运营商以国际漫游开通列表为准。
该业务目前支持后付费客户开通香港、澳门、台湾(注意:台湾一卡两号仍在测试阶段,广东暂未对外开放。
)三家运营商的副号码,预付费用户开通香港、澳门两家运营商的副号码。
(一定要登录到合作运营商网络,才可以享受优惠资费套餐)用户开通一卡两号业务以后只需在现有的号码上增加一个副号码即可使用。
本功能具有使用方便,节省漫游费用的特点。
注:后付费用户需要开通国际漫游权限方可开通业务;预付费用户可以直接办理一卡两号业务。
二、资费标准:后付费一卡两号资费:预付费一卡两号资费:1、业务功能:预付费一卡两号客户缺省打开数据漫游功能,无需再BSS上进行控制。
用户出访漫游之后,可以接听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可以使用GPRS数据业务。
预付费用户,不管是否打开预付费国际数据漫游业务,叠加一卡两号后,缺省打开业务预付费国际数据漫游业务,具体开通国家和运营商以已开通预付费一卡两号开通国际漫游的运营商为准,具体见第三项业务资费部分。
取消一卡两号后,恢复叠加前状态。
2、业务资费:(1)预付费一卡两号功能费按月或日收取,月功能费各12元(每月16日0:00以后开通折半,即6元),日功能费按2.8元/天收取(2)香港、澳门预付费一卡两号用户漫游至香港、澳门使用主号码,执行中国联通已备案的香港、澳门预付费用户漫游资费标准和计费规定。
(3)用户漫游至香港、澳门以外国家和的确使用主号码,执行中国已备案的预付费用户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资费标准和计费规定。
北京联通一卡多号业务
![北京联通一卡多号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dc91b73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4.png)
北京联通⼀卡多号业务北京联通⼀卡多号业务⼀、业务介绍多号通产品是⼀个包含多业务功能的产品集,包含多号通双号、多号通来话转接、多号通短信转发等3种业务功能,可以单独订购其中⼀种业务,也可以根据需求订购全部业务。
⼆、适⽤范围北京联通固定电话后付费公众号码、移动电话后付费及预付费公众号码三、功能介绍多号通产品功能包含:多号通双号、多号通来话转接、多号通短信转发3种业务功能,具体为:1.多号通双号业务,是指在不改变联通号码原有电话号码(主号码)及通讯终端的基础上,根据⾃⾝需求,设置1个联通2G/3G⼿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作为副号码,只需通过主号码电话终端即可轻松实现使⽤副号码接打电话、收发短信。
2.多号通来话转接业务,是指将原有电话号码的来话,转接⾄设置的其他联通号码(北京本地⾮漫游号码)上,如未设置绑定号码,则为原号码提供漏话提醒短信服务(短信服务仅针对移⽹号码)。
3.多号通短信转发业务,是指将移动、固话号码接收的短信转发到设置的其它联通号码(北京本地⾮漫游号码)上,发送⽅需为北京本地号码。
四、资费标准多号通双号服务费10元/⽉,通话费按照标准资费收取(含套餐内)。
移动客户:服务费3元/⽉多号通来话转接固话客户:服务费0元/⽉多号通短信转发 1.服务费3元/⽉,免短信转发费。
2.服务费0元/⽉,短信转发费:移动客户:0.1元/条;固话客户:0.08元/条注:1.多号通双号业务的服务费和通话费均在业务办理号码(主号码)上收取;通话费按照主号的资费标准收取(有套餐的,扣减套餐时长,超出部分按套餐超出标准计费,⽆套餐的按标准通话费收取);2.免收来话转接通信费;3.短信转发费⽤在业务办理号码上收取。
4.⾸末⽉计费规则:后付费:业务当⽉申请当⽉⽣效,如不满整⽉则按天收取服务费;次⽉正常收取服务费,短信费、通话费照常收取;预付费:业务当⽉申请当⽉⽣效,如不满整⽉则按订购⽇期分上下半⽉两类收取,上半⽉订购业务收取整⽉服务费,下半⽉订购业务收取50%⽉服务费;次⽉正常收取服务费,短信费、通话费照常收取;5.当⽉取消次⽉⽣效,当⽉服务费、短信费、通话费照常收取。
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管理规范 主副卡分册V1.0
![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管理规范 主副卡分册V1.0](https://img.taocdn.com/s3/m/f301e0eac8d376eeaeaa314e.png)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5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管理规范主副卡分册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1.定义中国联通主副卡业务是指106元及以上4G全国套餐客户,为其名下的主卡申请开通1-4个副卡,副卡可共享主卡套餐内的免费资源(包括语音、数据流量、短彩信),并可共享主卡订购的流量叠加包。
2.业务规则※产品相关(1)副卡可分为2种,一种为普通副卡(业务开通范围与普通手机卡相同),一种为数据副卡(使用145号码,只开通上网和点对点短信业务,并开放统一短信端口号码10010,其他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一律关闭)。
(2)普通副卡赠送来电显示、炫铃和10G版wo邮箱(可根据分公司需求,分省配置)。
数据副卡不赠送上述业务。
(3)主卡、副卡均由cBSS系统统一支撑,副卡必须与主卡属于同一归属地(本地网)。
※开通(1)开通主副卡业务的主卡号码时必须符合实名制登记要求,系统须按照相关业务规定为客户打上“实名-二代”或“实名-公安”标识,具体要求如下:a.具有“实名-二代”或“实名-公安”标识的主卡客户开通新卡作为副卡时,无须对客户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
所有新开的副卡均缺省继承主卡的客户资料及“实名-二代”或“实名-公安”标识。
对于客户要求新开副卡与主卡为不同客户的,如新开副卡的客户资料已具“实名-二代”或“实名-公安”标识,则无须对新开副卡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
否则,须对新开的副卡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
(2)副卡无须与主卡属归于同一客户名称及身份证件号码。
具有“实名-二代”或“实名-公安”标识的主卡客户添加老卡作为副卡时,无须对客户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
老卡的客户名称和/或身份证件号码可与主卡不一致,且不对老卡进行实名制身份认证。
(注:i.客户添加老卡作为副卡时,系统须向老卡发送验证码(验证码有效期15分钟,失效后客户可申请重发),客户须凭该验证码为主卡增加副卡。
客户也可以通过老卡的服务密码将其添加为副卡。
ii.对于不符合实名制要求的副卡号码,系统须在用户级为其打上“准实名”标识以区别于普通非实名制手机号码。
中国联通后付费一卡多号技术方案
![中国联通后付费一卡多号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96caeb910ef12d2af9e72f.png)
SG平台MT流程中短信中心GT
分配SMSC GT,并将路由指向SG
分配GT,并将此GT SCCP路由到真实SMSC
短信MO流程中短信中心GT 需要将此GT SCCP路由指向SG平台
副号码MSISDN range 主号码MSISDN 主号码IMSI range 预付费用用户MSISDN range 提供主号码MSISDN 提供主号码IMSI范围 提供主号码MSISDN,并为预付费用户指定交换 机 在广州国际局交换机上实现主、副号码转换和 为被叫号码加前缀功能 预付费用户呼叫流程
virtual MSRN
分 配 MSRN 并 设 置 相 关 路 由 , 并在广州国际局DDF上对语音中继进行环回
分配SMSC GT,并将路由指向SG
SG平台MT流程中短信中心GT 分配GT,并将此GT SCCP路由到真实SMSC
短信MO流程中短信中心GT 需要将此GT SCCP路由指向SG平台
副号码MSISDN range
广州国际局与合作方ISTP的信令链路
提供直连信令链路,并提供相应的TS、SLC参数
广东HSTP信令链路
提供到广东HSTP的直连信令链路,并提供相应 的TS、SLC参数
广州国际局信令链路
提供到广州国际局的直连信令链路,并提供相 应的TS、SLC参数
virtual MSRN
分 配 MSRN 并 设 置 相 关 路 由 , 并在广州国际局DDF上对语音中继进行环回
STP - H UP. LOC Change VLR to F - SG and MSC to SG
SG
STP - H
HLR - H
Location
Mod. UP.LOC
Mod. UP.L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N、ICCID)
在归属BSS查 询用户是否可
签约
获取附设备IMSI(ICCID)
选占附卡 MSISDN
根据选占附卡 ICCID查询返
回IMSI
发起下载 profile 下载profile
完成
激活指令
激活无线功能
通知终端
获取
是
Profile
是否成功 否 结束
JS调用(页面关闭,doneSelec ted)
(HSS、 ENUM) AS附卡数据 更新或删除
附件3:主卡销户(用户销户、欠费停机销户)
营业厅/网厅/手厅/客 服坐席
Entitlement Server
网络
支撑系统(BSS/cBSS)
申请主卡销户
销户
更新主附卡绑 定关系
更新主附卡数 据(HSS、
AS)-停机/销 户
主附卡停机、 销户
更新主卡 HSS AS数 据,更新 主附卡管
更新主附卡数 据(HSS、 AS)
主卡数据更新
更新主卡 HSS AS数 据,更新 主附卡管
理
主卡iccid,副卡iccid(全业务平 台)
判断是否配对
主副卡配 对列表
营业厅/网厅/手厅/客 服坐席
附卡终端
用户申请注销副 卡
用户选择副卡
用户根据设备型号选 择副卡,如同一型号 有多个,则需用户提
供副卡iccid
获取副卡列表
主卡解绑副卡
主卡 msisdn,副 卡msisdn
(IOM)
主卡iccid,副卡iccid(AOP)
副卡
msisdn (IOM)
释放副卡资源
营业厅/网厅/手厅/客 服坐席
附卡终端
用户申请附卡紧 急停机
用户选择附卡
用户根据设备型号选 择附卡,如同一型号 有多个,则需用户提 供副卡iccid
用户
点击附设备激活 “无线功能”
附设备
开机 配对
主设备
附件1:4.1.1
授权服务器(ES)
开通(包括成功流程、网络开通失败、用户终止、开通第二个附卡)
签约服务器(ECS)
AOP
全业务平台
eSIM服务器
支撑系统(BSS/cBSS)
总部CRM
开机
配对
网络鉴 权
网络鉴权 保持 Token
获取主卡授权 及业务状态
(CSN、ProfileURL、 PIN)下载profile
附卡 选占符合要求的 附卡号码(带4 等散号)
实占MSISDN
下发网元开通 实占附卡号
通知授权服务 器开通结果
是 更新附卡 CSN、 ICCID, Profile绑定关
系
下载成功
获取附设备IMSI(ICCID)
更新附卡IMSI、 ICCID绑定关系
通过IMSI查询 归属本地网向 BSS查询用户
签约情况
授权 返回已签约附卡信息列表
获取用户签约 状态和用户是 否可开通Rio
是否可签 约
是否已签 约
否 返回不可签约 是
返回可签约
返回查询结果
否
是,返回
已签约附卡列表
(CSN、ICCID)
在归属BSS查 询用户是否可
签约
取消
确认 用户确认 办理业务
状态更新
是否 已签约
是 发送签约请求 signUpForSI
MService
发送签约请求 否 signUpForSI
MService
访问签约服务 器签约
主卡IC CID 、IMS I
网络鉴 权
Token
主设备IC CID ,CS N
获取签约状态 和用户是否可
开通Rio
返回 查询结果
手机号、主卡IC CID 、IMS I
获取副卡列表
附卡紧急停机
主卡 msisdn,副 卡msisdn
(IOM)
主卡iccid,副卡iccid(AOP)
副卡
msisdn (IOM)
开机
卡商 eSIM Server
卡商 生产系统
附件7:eSIM 数据订单
兴业
CRM
确认输 入数据
受理订单向卡 IMSI,ICCID 商发起订单
(号段)
数据回传
否,返回无法查询
手机号、主卡IC CID 、IMS I
3GPP AKA
主通过主卡信息 获取签约状态
查询是否有手机号/归 属地信息
是 通过主卡手机 号,确定归属
BSS及号段 校验失败
签约服务器地址 Signup-url
(Post:主卡信息 地市信息)
处理签 约请求
S ignup-url:主卡终端IC CID ,IMS I,MSI SDN ,附卡终端CS N
登录页面
否
否,绑新卡 (第二个设备)
是否
已签约
是
列出所有附 卡
是否替换 现有附卡 (换卡)
主设备ICCID 签约状态 (附设备ICCID CSN)
判断主卡是 否可以签约 添加新附卡
获取附卡 eICCID
获取附卡 IMSI
是,替换现有
附卡换卡 (换终端)
CSN, 地市代码
(ICCID,PIN,ProfileID, ProfileURL)
附件5 附卡注销
主卡终端
Entitlement Server
主卡msisdn
网络
副卡列表[设备型号,iccid] 主卡msisdn,副卡iccid
解除主副卡绑 定关系
解除主副卡同 号绑定
去激活eSIM
开机/轮询
查询签约状态
getSIMStatus
判断是否配对
主副卡配 对列表
删除卡号
支撑系统(BSS/cBSS)
返回查询结 果
通过IMSI查询 归属本地网向 BSS查询用户 是否可签约
授权
选占profile
CSN, 地市代码
选占profile 获取ICCID
获取附卡IMSI
如办新卡获 取附卡号码 MSISDN
选占附卡 MSISDN
合约选择 页面
签约确认
开通一号多 卡
取消
取消占号 Unreserve
CSN, eICCID 开通订单
业务受理 In-
Progress
签约结果
通知开户完成
失败
通知ES业务已受理
取消绑定
超时
获取SIM Status &Entitlemen
t
通过(APNS)
签约状态 变更通知
下载Profile 成功
开通一号多终 端业务(添加
新卡)
取消占号 Unbind/ Unreserve
取消占号 Unbind/ Unreserve
是
管理
返回 查询结果
management-url
主设备IC CID 、IMS I
主设备ICCID 签约状态 (附设备ICCID CSN)
登录页面Biblioteka 列出所有附 卡是选择附卡
关停 关停附卡
选择操作 暂停
暂停附卡
恢复 恢复附卡
3GPP AKA
通过ICCID获 取手机号, 确定归属 BSS及号段
返回查询结 果
附件6:附卡紧急停开机
主卡终端
Entitlement Server
网络
主卡msisdn
附卡列表[设备型号,iccid] 主卡msisdn,附卡iccid
用户申请开机
更新附卡状态
附卡紧急停机
开机/轮询
查询签约状态
getSIMStatus
显示更新状态
主副卡配 对列表
附卡紧急开机
支撑系统(BSS/cBSS)
理
更新主附卡信息(删除主附卡绑 定关系)
营业厅/网厅/手厅/客 服坐席
申请主卡补卡
附卡终端
激活附卡 ICCID
附件4:主卡补卡
主卡终端
Entitlement Server
主卡msisdn
网络
支撑系统(BSS/cBSS)
补卡
使用新卡 绑定
查询签约状态
更新主附卡绑 定关系
getSIMStatus
新卡交付用户
主设备
Entitlement Server
网络
eSIM Server A
eSIM Server B
eSIM Server 地址更新
停止服务 离线配置
开始服务
GetSIMStatus
主设备Iccid,CSN
获取签约状态 和用户是否可
开通Rio
更新eSIM Server地址
更新eSI M Server地址
网络
3GPP AAA 鉴权
IMS主卡数据 升级(HSS、
ENUM) IMS附卡开通
(HSS、 ENUM) AS开通一号 多终端
用户
附设备
开机 配对
点击附设备“无线 功能”菜单
更新profile状 态
主设备
附件2:开通后自管理(附卡锁定/暂停服务、解锁/恢复服务、关停注销)
授权服务器(ES)
签约服务器(ECS)
AOP
全业务平台
eSIM服务器
支撑系统(BSS/cBSS)
总部CRM
配对
开机
网络鉴 权
网络鉴权 保持 Token
主卡IC CID 、IMS I
网络鉴 权
Token
获取主卡授权 及业务状态
主设备IC CID ,CS N
获取签约状态 和用户是否可
开通Rio
已签约,返回management-url
是否 已签约
是
是否成功 否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