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政策
[金融学]《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金融学》知识点总结金融学直击考点重点1.啥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如今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操纵、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1)宏观政策(2)调节总需求(3)间接调控(4)延续性政策2.啥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挑选中介指标应该注意啥咨询题?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其功能集中体如今以下三个方面:1.测度功能经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具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依照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幸免经济的急剧波动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1.可测性中央银行可以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举行相应的分析推断。
2.可控性该指标在脚够短的时刻内同意货币政策的妨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经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举行调整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3.相关性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后目标有极为紧密的关系,操纵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挑选1.利率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算是经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经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习惯。
3.超额预备金经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预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直截了当对基础货币举行调节。
第一节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固定充当普通等价物的特别商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淌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浮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一具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第11章货币政策调控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按时期内操纵某些东西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不雅调控目标的核心地点,在国家宏不雅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东西;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东西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确实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东西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不雅经济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①不变币值。
在纸币畅通条件下,不变币值就是不变货币购置力,货币购置力是用单元货币所能购置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不变货币购置力即指单元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
因为单元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不变币值也就等于不变物价。
②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开展速度加快、布局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实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实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罗劳动力的充实就业,还包罗其他出产要素的“充实就业〞即充实操纵。
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实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答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出入。
保持国际出入平衡是包管国民经济持续不变增长和国家安然不变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彼此之间的矛盾与统一①不变币值与充实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不变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实就业与其他出产要素的充实操纵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实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不变提供物质根底。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第14专题 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
如果盯住准备金,市场冲击导致准备金需求曲线移动,导致联邦基金利率波动;
如果盯住利率,在准备金需求曲线变动时,准备金供给曲线必须随之变动,即导致了准备金的波动。
可见无法同时选定数量型和价格型中介指标。
【补充】泰勒规则
准备金的供需曲线如图所示,央行不限制准备金存款存放又无限供给准备金时,套利机制导致,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被控制在贴现贷款利率(
准备金(ier)之间,即所谓“利率走廊”
三大法宝
1,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中非借入准备金(
2,再贴现——直接影响借入准备金部分(BR)
基金利率,特殊情况下有效,此时iff=id
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动货币乘数(r)——货币供给过程表明,法准率变动不会对准备金的量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热点】利率走廊
,传统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21
2024/1/25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可以形成政策合力,提高调控效果。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为货币政策传导提供有力支持。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5
2024/1/25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围绕利率展开对经济和货币均衡过程的研究,其中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最有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
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定义
4
2024/1/25
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进而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从而调控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03
02
01
9
2024/1/25
10
2024/1/25
03
CHAPTER
金融学中的货币政策研究
金融学中的货币政策研究货币政策是金融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金融学中的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讨论,从宏观经济角度、货币供应角度和利率角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角度的货币政策研究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角度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货币供给对经济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增加将导致物价上涨。
因此,宏观经济学家通常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理论建模。
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探索货币供应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理论建模则是基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构建数学模型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对经济的影响。
二、货币供应角度的货币政策研究货币供应是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货币供应包括中央银行创造的流通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货币供应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货币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货币多重存款扩散模型和流量传导机制。
货币多重存款扩散模型通过分析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流动路径,推测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
流量传导机制则是从货币供应的角度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
三、利率角度的货币政策研究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率调控。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短期利率(如政策利率)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从而调节金融市场和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利率平衡模型和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平衡模型是通过分析货币市场供求关系,推测利率调控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则是从利率的角度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家庭消费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结起来,金融学中的货币政策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角度、货币供应角度和利率角度。
宏观经济角度研究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的关系;货币供应角度研究货币供应的特点和对经济的影响;利率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对利率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货币金融学》第九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法》规 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 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4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为什么要选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二、中介目标和操作的选择标准(什么样?) 1、可测性 -可量化 -中央银行可及时得到这些变量的准确数据 2、可控性 3、相关性 -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具有高度相关性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 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就 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又意味着衰 退。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 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过一条“狭窄的通 道”。 ——约翰· 肯尼迪
2
货币政策执行体系
货币政策 工具
货币政策的 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的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21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行 3、优点:①强制性,力度大
②告示效应强
缺点:①可能引起经济震动 ②可能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
22
(二)再贴现机制 1、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干 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 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一种 金融政策。
23
2、运作 (1)再贴现率 (2)合格票据
4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一)稳定物价 (二)充分就业 (三)经济增长 (四)平衡国际收支
矛盾统一
5
(一)稳定物价 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 变化。 衡量指标: GNP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6
(二)充分就业
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 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 但由于存在自愿性失业,所以充分就 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较稳 定的社会就业水平。 衡量指标:失业率
金融学货币政策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货币政策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货币政策目标中没有冲突的是()A.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C.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D.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B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应下列哪一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业务()A.货币发行业务B.证券业务C.贴现及放款业务D.存款业务正确答案:D3、美联储的隐性名义锚指的是()A.货币政策目标制B.经济增速目标制C.联邦基金利率D.通货膨胀目标制正确答案:C4、2022年3月17日,北京推出“史上最严”的楼市新政,其中要求二套普通住宅首付不低于50%,二套非普通住宅首付不低于80%,并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
这个政策属于()A.直接信用控制B.选择性货币政策C.间接信用控制D.一般性货币政策正确答案:B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政策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职能()A.再贴现政策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C.直接信用控制D.道义劝告正确答案:A6、当面对股价暴涨出现泡沫风险时,央行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A.降低贷款利率B.降低最高贷款额度C.降低证券保证金比率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正确答案:B7、货币扩张通过提高资产价格增加企业投资属于()A.财富效应传导机制B.汇率传导机制C.托宾Q传导机制D.利率传导机制正确答案:C8、哪种说法是信贷传导理论的观点?()A.货币扩张引起利率下降和汇率贬值,增加出口,提高产出B.货币扩张提高资产价格,Q上升,企业有更多的投资动机,提高产出C.货币扩张提高资产价格,财富增加,消费上升,提高产出D.货币扩张提高资产价格,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融资能力上升,投资增加,增加产出正确答案:D9、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需要货币政策具有()A.突然性B.前瞻性C.连续性D.滞后性正确答案:B10、凯恩斯效应与实际余额效应的关键区别是()。
A.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否需要通过收入起作用B.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否需要通过物价起作用C.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否需要通过利率起作用D.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否需要通过汇率起作用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当代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可以概括为()A.币值稳定B.金融稳定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A、B、C、D2、市场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主要有()A.可测性B.可控性C.相关性D.抗扰性正确答案:A、C3、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主要有()A.基础货币B.央票利率C.准备金D.市场利率正确答案:A、B、C4、以下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直接干预B.信用配额C.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正确答案:A、B、C5、以下属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手段的是()。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金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铸币税:铸币税是由于铸造金属货币或发行信用货币而获得的收入,它不是一种专门税种,而是因货币特有的管理方式而形成的专门收益,在政府统一了货币铸造和信用货币发行后,这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类似于一种税收,习惯上称铸币税。
2.信用货币:即信用货币形态,是指使用货币符号等信用工具作为货币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的前身是货币符号,或称为代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贵金属重(数)量的价值符号。
3.无限法偿:金属货币分为本位币(主币)和辅币,本位币是用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
是足值货币,它是一种无限法偿货币,即本位币在支付中,无论金额大小都不得拒绝接受。
4.金本位:金本位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金属,确定货币单位,铸造方式和进行管理的货币制度,它经历了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块本位货币制度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的最初及典型形式5.金块本位:亦称金块本位货币制度,是指国内不铸造金币,发行银行券代表一定的黄金量进行流通,银行可以有条件地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6.劣币驱逐良币:是在银本位货币制度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两种本位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通过法令确定两者的固定比价,由于两种货币的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两者的实际比价逐步偏离了政府过去确定的固定比价,而政府又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时,人们都选择使用(放弃)价值被高估的货币(劣币)进行交易,而实际价值低估的货币(良币)被贮藏(退出),在流通中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汤姆斯・格雷欣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被麦克劳德在其中书用了这一结论,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二、简述题 1.货币价值形态的演变过程。
答:货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的物品交换,货币诞生于商品交换,货币从萌芽到稳定于金属货币,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体现。
货币价值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简单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形态 2.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
曹龙骐《金融学》名词解释
【无限法偿】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定支付能力。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流动性】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成现实的购买力而使持有者不遭受损失的能力。
【信用】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的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型态的信用。
【信用工具】即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者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
【一级市场】指通过发行新的融资工具以融资的市场。
【二级市场】通过买卖现有的或已经发行的融资工具以实现流动性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融资市场。
【资本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融资市场。
【同业拆借】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市盈率】股价与每股税后利润之比。
【OTC】over the counter 场外交易。
【贴现】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将票据转让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行为。
【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融资行为。
【回购】即根据回购协议,卖出一种证券,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种证券的交易市场。
【逆回购】买方按协议买入证劵,并承诺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证劵卖给卖方,即买入证劵借出资金的过程。
【分业经营】银行业证劵业保险业的分离经营,严禁交叉开展业务。
【混业经营】金融业的银行证劵和保险的业务可以由一家法人主体或控股公司经营。
【总分行制】指法律上允许在除总行以外的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一种银行制度。
(中国、英国、日本、德国)【单元制】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金融学:货币政策
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既统一又矛盾);
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币值稳定 :(1)通胀率高于 外国,若汇率固定,将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 际收支趋向逆差;(2)外国通胀率高于本国,则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向顺差。(3)国 内外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国际收支 状况不变。若汇率可变,两者关系就很不确定,国 际收支状况取决于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程度 的比较情况。
R↑→MS↑→i↓→I↑→y↑→P↑
托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q 理论)
q = 企业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
当q值很高时(q>1),表明企业可以发行较少 的股票买到较多的投资品从而使投资支出增加。相 反,如果q值很低(q<1),企业不会购买新的投 资品,因此,传导机制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购买需求增加,进而会提高股票 的价格Ps,使q值上升,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 币政策目标的行为。 (2)内容: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 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选取操作机构;确定交 易方式 (3)特点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操作具有弹性 ;具有较 强的可逆性 ;告示作用较弱 ;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领域(部门)的政 策调控工具。
其他中介指标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组成部分,可以 直接观测和调控;与货币政策相关,存款准备金增 加,意味着信贷规模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减少,货 币政策紧缩。局限性 :存款准备金总额中的超额 准备金部分,中央银行是难以准确控制的。
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可直接观测, 并可通过多条渠道进行调控;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 创造信用的基础,央行通过对其的操纵,改变货币 供应总量,影响利率、价格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优点;极易控制、监测和操作。缺点:远离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习题册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一、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 再贴现率4.公开市场操作二、单项选择1.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 ) 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利率D.长期利率2.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利率B.汇率C.货币供应量D.通货膨胀绿3 .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政良的最终目标总( )A.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4. 部分国家在20世纪末采的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以调节( )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货币政策方法被称为奉勒规则:A.货币供应量B.短期利率C.长期利率D.高能货币5.一下属于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范明畴之内的是( )A.周期性失业B. 偶然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6.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7.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 )A.大额可转让存教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8.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货币供应量 D. 基础货币9.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10.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应该(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11.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公开市场操作C.再贴现政策D.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1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3.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磋商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达到信用控制的目的。
货币金融学课件3-货币政策传导
该过程不必通过利率机制,可描述如: 该过程不必通过利率机制,可描述如:
5.财富传导机制 财富传导机制
极其推崇消费的财富效应, 莫迪利安尼 Modigliani(1957) 极其推崇消费的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变动将引起资产价格的变动, 货币政策变动将引起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到财富 持有者资产市场的市场价值,从而给私人消费带来影响。 持有者资产市场的市场价值,从而给私人消费带来影响。 C=(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αW(财富)+cY(收入),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财富) (收入), 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美国股票价格每下降1 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美国股票价格每下降 元,支出消费下降的幅度是美国的5倍 支出消费下降的幅度是美国的5倍
该过程可以表示为: 该过程可以表示为:
托宾Q值 托宾 值
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托宾(Tobin)提出了著名的托宾 年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托宾( ) Q指标,即资本的证券市场价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Tobin发现,股票 指标, 发现, 指标 即资本的证券市场价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发现 价格的上升使托宾Q值大于 值大于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 价格的上升使托宾 值大于 ,即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企业为 了追求价值最大化,企业投资支出将扩张。托宾Q值值越大于 值值越大于1, 了追求价值最大化,企业投资支出将扩张。托宾 值值越大于 ,对企业 投资支出刺激越大;而当托宾Q 小于1时 投资支出刺激越大;而当托宾 小于 时,由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重 置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买进股票来取得生产性资产, 置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买进股票来取得生产性资产,将会比重置新设备 来得便宜。美国证券市场100多年的数据研究显示,近百年来美国股票 多年的数据研究显示, 来得便宜。美国证券市场 多年的数据研究显示 市场的托宾Q 值总体波动幅度值大多数年份在1 以下,从长期来看, 市场的托宾 值总体波动幅度值大多数年份在 以下,从长期来看,企 业的市值将回复至与其资产重置成本相近的水平,托宾 托宾Q比率向均值回归 业的市值将回复至与其资产重置成本相近的水平 托宾 比率向均值回归 成为市场较为普遍的规律。 成为市场较为普遍的规律。 托宾Q 值常用的计算公式为:Tobin Q=(MVE+PS+DEBT)/TA, 托宾 值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 / , 其中: 是公司的流通股市值, 为优先股的价值, 其中:MVE 是公司的流通股市值,PS 为优先股的价值,DEBT 是公司 的负债净值, 是公司的总资产账面值。 的负债净值,TA 是公司的总资产账面值。
金融学宏观货币政策
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对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经济高涨时期,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
首要目标; 在经济紧缩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
就业就是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取
向也应有所变化。 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
多目标论
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 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对各个宏观经济 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能只以其 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 政策目标,应该在总体上兼顾各个目标, 而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标作为相对重 点。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各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国际、国内经济环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选择: n 准备金 n 基础货币。
准备金:
n 从需求方面看,准备金可分为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从供给方面看,可将其分为借入性储 备和非借入性储备。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越 多,其创造信用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n 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 调控效果,并及时调节和控制其方向和力度。 但在选择哪一个准备金指标为操作指标上也有 分歧。货币学派认为应该以准备金总额为控制 对象,美联储在1979到1982年间是以 非借入储备为操作目标的,在1982年之后 ,以借入储备为操作指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 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 币政策中介指标等三大要素。
货币政策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来制定和 实施。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 制定货币政策,并凭借其领导和管理全国 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货币发行特 权,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组织货币政策的实 施。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第19章货币政策19.1 复习笔记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1.货币政策的概念与内容货币政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广义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数量的一切措施。
货币政策包括:(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汇政策、支付清算政策,与证券市场及保险市场等运行和发展相联系的所有政策及法规,以及各种金融子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协调政策等。
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的核心部分。
【例19.1】货币政策[厦门大学2013金融硕士;武汉理工2007研]答: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
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
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③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详尽版:第十章货币政策
第十章货币政策-、填空1•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稳左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_。
(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菲利普斯曲线)4.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启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_。
(保持币值的稳泄,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 ,三是_______ 。
(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6. _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7.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 (公开市场业务)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9. 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_______ 和__________ 之间的变呈:。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0•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___ 和 _____ o(窗口指导,道义劝告)11. 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教案 《金融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吴小勇【教学目的】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及设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效应。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性质、职能与业务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㈠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㈡清算的需要㈢最后贷款人的需要——提供流动性㈣金融监管的需要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㈠单一型全国只设一家专门的中央银行。
如:中国、美国等。
⒈一元式;⒉二元式(中央级、地方级)㈡复合型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
如:计划体制下的人民银行。
㈢跨国型如:欧洲中央银行。
㈣准中央银行型如:新加坡、香港的金管局。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㈠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㈡中央银行的职能⒈发行的银行⒉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的清算⒊国家的银行①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②代理国库;③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概略表注:中央银行的三大业务是—负债、资产与清算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㈠含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实际拥有的或法律赋予的自由程度。
㈡独立性问题的焦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集中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⒈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独立性;⒉中央银行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一产生就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体现政府的意图,从来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呈强化趋势。
体现在: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制定新的银行法。
六、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⒈不以盈利为目的⒉不经营普通金融业务⒊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⒋定期公布业务状况⒌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通常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货币供给、利率方面所采取的调控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普遍影响的工具,也称
货币总量调节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
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 法定存款准备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缴存法定 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标准,在数量上表现 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表现: (1)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剧烈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率变动后,货币乘数会随之 变动,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会随之 发生变动,也就等于对基础货币被放大或收缩的 倍数做了调整。所以,即使法定存款准备率只做 微小调整,也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变动。 (2) 宣示效果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意味着信用规模将收 缩,利率会随之上升,公众会自动紧缩对信用的 需求;反之则相反。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局限性
(1) 法定存款准备率影响面大,没有针对 性,作用又过于猛烈,还会引起大众心理预期 的强烈变化,不宜随时调整,不能作为中央银 行的日常操作工具。
(2) 法定存款准备率频繁调整会扰乱存款 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 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 公开市场操作和短期利率的控制。
(1)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2) 货币政策是调节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 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
(4) 货币政策是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
7.1.2货币政策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系统包括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实现最终目标所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从政策最终目 标的确定到政策实施效果中间存在着一些环 节和时滞,因此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还必须包 括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包括中间目标和操作目 标) 的选择和传导机制的内容。
(5)操作迅速,且见效快。
公开市场业务缺点: (1) 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 用较弱; (2) 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不然将 使其运作缺少载体,直接制约其操作及效果。
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必须具备的条件: (1) 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 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 (2) 要有一个发达的、完善的全国性金融市 场,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
证券市场的放款,抑制证券交易中的过度
投机。
2. 消费信用控制
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 其他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3. 不动产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 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 及其他不动产交易的投机。 4. 优惠利率 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扶植的产 业规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 门和产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以实现 产业结构和调整和优化。
2. 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 率和规定再贴现票据的资格等方法,影 响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 再贴现贷款的能力,进而达到调节货币 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的政策措施。
(1) 再贴现政策的政策意图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 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 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 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 求,调节货币供应量。 ② 再贴现票据资格的规定。 通过对再贴现票据资格的规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 金投向。主要着眼于长期,对申请再贴现票据的签 发行业和机构规定条件,区别对待,引导改变资金 流向,可起到行业抑制或扶持的作用,使货币供给 结构与货币政策意图相符合。
①经济变量传导主线: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货 币政策最终目标;
②机构传导主线:
中央银行 —— 金融机构 ( 金融市场 ) —— 投 资者 ( 消费者 ) —— 国民收入。必须将这两条 主线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勾画出货币政策传导的 全过程。
3.
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1) 中央银行的地位应具有超然性,以保证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具有超前性、长远性 和正确性; (2)市场机制要健全;
7.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应
7.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 策工具,引发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中某些 变量的一系列变化,并最终对宏观经济活动发 挥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途径和过程。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成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的要素完整。 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 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规范。包括经济 变量传导和机构传导。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
务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
物质保障,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综合反映。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 1年 ) 一国与其 他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引起的全 部货币收支。这种收入和支出不可能正好完全相等, 要么收大于支 (即顺差 ) ,要么支大于收 (即逆差 ) 。 所以,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略有 顺差或略有逆差。
货币政策 目标体系
最终目标
操作目标
中间目标
7.2.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 稳定物价 所谓稳定物价就是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 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急剧的波动,实际上就是 使物价在短期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稳定物价并不意味着冻结物价。价格波动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让物价静止 不动反倒是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因此,稳定物 价是把物价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控制在 不危害经济增长,社会大众心理又能承受的范 围之内。
(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7.3.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 加以调节,它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 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主要包括证券市
场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等。
1.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 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在 不紧缩其他经济部门需求的情况下控制对
5.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是通过发挥它的最后
贷 款人 作用,帮助防止金融恐慌来实
现的。中央银行通过
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
节社会信用规模、抑制金融泡 沫的形成,避
免金融泡沫对国家经济的冲击,为经济发展创
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7.2.3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变 动后,在短期内首先受到影响的金融变量指标。 它是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 中介或桥梁,是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在货 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
(3)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
① 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
在再贴现政策实施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 位,虽然中央银行可以规定再贴现的各种条件,但 究竟是否申请再贴现,再贴现多少,何时申请再贴 现都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中央银行不能强 迫商业银行再贴现。 ② 政策缺乏弹性 再贴现率的经常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 会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无所适从,如果不随时调整再 贴现率,又不利于中央银行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
2. 充分就业 从广义上讲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 有生产要素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通常 所说的充分就业是侠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有 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 找到合适的工作。
充分就业不是劳动力100%就业,有些失业现象 是难以避免的,被称为自然失业。因此,充分 就业应当允许一个不为零的自然失业率的存在,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是有益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1. 3货币政策的功能
1.
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2. 促进经济稳定
3. 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4. 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5. 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7.2
货币政策目标
7.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间目 标和操作目标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第7章
7.1 7.2 7.3 7.4 7.5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货币政策构成,货币政策的作用原 理及政策效应,介绍我国的货币政策。
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 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效应
(2) 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① 影响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 行的借款成本,从而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而影 响货币供应量和其他经济变量。
② 调节经济结构。 中央银行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商 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和社会资金运动方向,从而 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短线” 部门发展,抑制经济“长线”部门扩张,促进 社会资金的高效流动,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 ③ 引导利率走向。 再贴现利率的调整是根据国家的信贷政策 规定,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代表了中央银行 的政策意向,对市场利率起着导向作用。
3.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 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 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 种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优点 : (1)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掌握和控制; (2)可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操作,能灵活精巧 地进行,所以能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 (3)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 强的弹性和伸缩性; (4)有极强的逆转性,即发现操作中的错误, 即可及时纠正;
3. 中介指标的种类 (1)近期指标
也叫操作目标,它是政策工具能够直接控制 的变量,但对最终目标的影响较小,主要包括超 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