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报纸专栏评论发展特点及趋势新闻评论

合集下载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

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

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

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

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

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

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做精、做深、做大为主要目的。

在内容上,专业报不仅对新近发生的该领域的新事件、新情况进行报道,更重要的是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和规律性,因此在分析和解释上,表现出综合性报纸所没有的透彻性和思辩性,并且推出大量大篇幅的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加强报道力度,在编辑上,简洁大方而又具有大气,让报纸看起来更为赏心悦目。

而以上这些,都成为与党报和都市报竞争的优势。

一般来说,专业报的运作周期较长,一般为周报,因此在时效性方面还是有些薄弱的。

新闻评论发展演变历程的简略回顾

新闻评论发展演变历程的简略回顾

新闻评论发展演变历程的简略回顾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闻事实基础上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和评价的一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的多样化,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容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历程。

最早的新闻评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报纸时代。

当时的新闻评论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记者通过撰写专栏文章对时事进行解析和评论。

这种形式的新闻评论注重客观传递事实,同时加入个人见解,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视角。

随着电视和广播媒体的出现,新闻评论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或广播听到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

这使得新闻评论更加直观、生动,并且更具有说服力。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评论的格局。

现在,个人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发布出来,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和讨论。

这种形式的新闻评论更加民主、开放,吸引了大量公众参与。

与此同时,新闻评论也开始更加注重触及读者情感,通过犀利的评论和讽刺的语言来吸引眼球。

这一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新闻评论的客观性,一些评论可能更加偏激和情绪化,甚至偏离了事实本身。

总体来说,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经历了较大的演变。

它不仅可以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上找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然而,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依然是提供多维度的观点、促进公众讨论和思考。

只有保持客观性、权威性和理性,新闻评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附加价值,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解读、分析和评价,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新闻评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首先,新闻评论的形式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新闻评论主要以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为主要载体。

读者通过阅读专栏文章或杂志专题来获取新闻评论的信息。

而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媒体迅速崛起,新闻评论的形式也随之改变。

报纸国际新闻评论的特征

报纸国际新闻评论的特征

报纸国际新闻评论的特征一、早期报纸国际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一)早期报纸国际新闻评论的特点中国报纸国际评论分为早期和近期两个阶段,早期指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99年;近期指21世纪至今这十几年。

这个分期主要是根据中国媒体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变化特征进行的。

中国早期的国际评论有著名的新华社的“彭迪国际评论”,但早期的报纸国际新闻评论主要是以中央级党报为主的媒体承载。

最权威、最专业的就是《人民日报》的国际评论,另外《解放日报》《世界新闻报》《中国日报》英文版也是很早就有国际新闻评论的板块的。

早期的以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为代表的报纸国际新闻评论并不仅仅简单的具备对外宣传的特点和功能,而是一个由封闭式的、单一的国际评论立场和形式,到逐渐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多样性风格。

总而言之,有以下几个特点:1.新闻性。

揭示国际事务的复杂变化,表明国家的态度。

包括长远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错综复杂的因素。

比如1988年3月29号人民日报发表了《越南当局出尔反尔的恶劣行径》的评论员文章,揭示“越南当局在我国南沙群岛地区蓄意制造紧张局势,一面加紧侵占我南沙群岛的岛礁,向正在进行科学考察作业和巡逻的我国人员进行武装挑衅”。

指出事态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过渡和其中包含的意义和可能的发展前景。

2.思想性。

透过现象解释本质,对问题的实质加以讨论。

这种类型的评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国际评论的主要类型,比如1973年8月9号由新华社撰稿人民日报发表的转引自西德《斯图加特日报》的评论文章《美苏超级大国“禁试”条约是骗局》,就对“苏联和美国等国在莫斯科签定的所谓‘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十周年”的评论性文章。

3.外交政策性。

严格配合其国际报道的任务的,主要是积极反映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配合国家的外交战线的斗争,如宣传国家独立自主对外政策,表达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揭露霸权主义扩张侵略的冒险性和危险性等。

我国报刊新媒体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报刊新媒体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报刊新媒体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我国报刊新媒体发展特点
1、发展势头强劲,实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发展得非常
迅猛,各类新媒体系统不断发展,其中包括移动技术发展最快,大数据分
析和智能化服务也非常前沿。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媒
体的发展。

2、综合发展,网络报刊类型多样。

网络报刊发展的宏观趋势是报刊
传播与传统报刊传播综合发展,报刊类型多样,包括普通报纸、数字报纸、网络报纸等。

3、信息传播有机结合,新媒体覆盖面大。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既有传
统媒体有机结合,又直接通过网络传达信息,其覆盖面非常大,可以快速
向全国及国际市场传播新闻,从而增强媒体的报道实力。

4、建立了各种交互平台,深入挖掘用户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不仅仅是报刊媒体,而且拥有自己特殊的平台,可以为用户提
供交互服务和新闻报道,大大满足用户的需求,深入挖掘用户价值。

5、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内容增量大。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以及转变探讨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以及转变探讨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以及转变探讨作者:易筱凡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4期摘要:评论专栏作为评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新闻评论从严肃的政治圣坛上走下来。

走进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

本文从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专栏的定义。

评论专栏的一般特点以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报纸评论专栏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报纸评论专栏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字:新闻评论,报纸专栏,网络评论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81-01一、新闻评论和报纸评论专栏的定义新闻评论是新闻四要素之一,在新闻媒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

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活内容发生重要的变化,受众越来越重视表达自己的声音,由受众广泛参与的专栏评论开始复兴。

评论专栏也就是专门发表评论文章的固定栏目。

在这些固定栏目里发表的评论文章被称为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E1发表的评论。

专栏评论是评论的一种,它是有固定栏目名称、定期刊发的、作者个人署名的、短小的新闻评论。

二、报纸评论专栏的一般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功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从严格的政府和党的咽喉变成了政府,人民等各方沟通的桥梁,从一味的代替政府教导大众监督人民转向协调政府和人民关系,向人民阐述政府的各种政策。

报纸评论专栏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方面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它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同时报纸评论专栏是在报纸媒体上刊发的,因此又具有其个性。

其个性和共性相辅相成。

(一)多样性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所关注的事实和话题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前的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国家大事,而如今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娱乐都广泛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

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例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例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例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摘要:2009年下半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纷纷进行改版,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引入新的评论工作机制。

如今,精心打造评论,扩大评论队伍,提高评论素质,扩充评论版面或时间,改革评论生产方式等等,已经成为媒体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样化平民化一、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一)评论的论题更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和评论的话题也越来越丰富。

以国内的话题为例,现在不仅有了对经济建设、经济形势的评论,还有对政府机构设置、精简、转变领导作风,反对腐败的评论文章,还有对人的权力、人的生存环境、人的医疗、保健、锻炼和对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的评论;以国际方面的话题为例,原来内容不多,版面也少,而且对这个领域的报道和评论大都是新华社等几家中央新闻媒体的事,地方媒体几乎没有介入。

现在,不仅专门设立了国际新闻奖,评奖范围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新闻评论,既包括中央媒体,也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方的媒体。

其评论的内容也比以前丰富得多,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同时还包括分析、研究、探索一类的评论。

(二)评论的形式更多样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网络新闻评论也日益勃兴。

按发表评论的主体可以把网络新闻评论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

网站评论主要由代表网站的记者、编辑或专家知名人物所发表的评论,类似于传统媒体的社论;专家评论是由一些业界的知名人物所作的评论,这些评论一般署真名,比如在新浪竞技风暴中一些名记者的评论文章:网民评论就是一般的网络受众所发表的意见看法,一般只署网名。

BBS评论和网络新闻即时评论(跟贴)、博客、微博等大多都是网络评论,这类评论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短的寥寥数字,长的滔滔万言,不乏有真知灼见和很有见地的文字,更多地还是即兴发言,单纯的情绪发泄也到处可见。

在数量上,网民评论是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

以人民网的新闻评论为例,其中的“观点频道”栏目设置包括了人民时评、名家演说、学者新论、网友七日谈、观点碰撞、人民观察、人民视点、网友观点集锦、网友新闻热评、《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等,再配以强国社区这样供网友发言的BBS,既传达民众情绪,又有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层次分明的网络新闻评论圈。

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开展趋势摘要本文对新时期报刊专栏评论的开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报刊评论开展趋势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的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栏目中发表的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仅代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

自我国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之日起,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报纸专栏评论的开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中国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专栏评论重新勃兴起来。

以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出台为标志。

新型的现代意义的专栏评论诞生了。

此后,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形式也从单一型向多样化开展。

如?解放军报?有“集思广益〞、“星期日评论〞,?中国青年报?有“求实篇〞、“青年观察家〞、“新语丝〞,?光明日报?有“大家谈〞、“每周评论〞,?南京日报?有“金陵论坛〞、“见闻谭〞等等。

进入历史新时期,评论专栏琳琅满目,专栏评论多姿多彩,象一朵朵绚丽的奇葩开放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

成为我国当今新闻园地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专栏评论顺应时代的需要而茁壮成长。

进入新世纪,专栏评论大致呈现如下走势:一、专门化开展的趋势群众传媒的分众化趋势,将使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

评论专栏的开设将更注重于评析范围和风格化的区别上。

如果说新时期依始,评论专栏的创办与开设有相互“克卤的痕迹,今后评论专栏的生命力那么在于个性。

大浪淘沙,真正能够承受住受众市场考验的那么是那些有个性化的评析范围、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以及个性化的风格的专栏评论。

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与专业化程度上也逐步走向标准。

专家学者、媒介内专职评论员,以及普通百姓的议论,社会性、话题性与专业性话题的划分将日趋明晰,出现越来越多的专门性、对象性的评论专栏。

一方面,法制类、财经类、证券类、体育类、文化类等不同选题领域及受众群体的评论专栏将有所区分和日渐开展;另一方面,同一领域或样式的评论专栏也将以不同的风格使自己拥有各自不同的开展余地和生存空间。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改变,从读报纸转向了网上浏览新闻。

这也给报纸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报纸行业已经慢慢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地位。

事实上,报纸行业还有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报纸发展的新趋势。

一、定位更加精准化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报纸也需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重新规划。

在过去,报纸更多地偏向于广大群众的新闻需求,但是现在,报纸需要对不同人的需求进行更精准和细致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社会精英需要更多的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而年轻人则更喜欢轻松有趣的内容。

二、品牌价值的提升报纸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它也是一种品牌,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

报纸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读者和赢得市场非常关键。

而品牌形象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包括改善版面、提高质量、增加专栏、招聘优秀新闻人才等。

三、数据新闻渐成主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报纸也开始把数据新闻作为自己的一项新业务。

数据新闻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新闻报道的方法。

数据新闻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实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四、多媒体报道的推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报道也成为了报纸行业的一项新趋势。

多媒体报道可以通过照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新闻报道呈现得更加直观、生动。

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报道的实时性和吸引力。

五、新闻客户端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

报纸也开始把新闻客户端作为对传统纸媒的一种补充,通过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将新闻信息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总之,报纸行业也在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跟进时代的发展,把握新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以及转变探讨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以及转变探讨
三 、 媒 体 环 境 下 报 纸 评 论 的 新 变 化 新
种写作形式 , 种传播力量 , 一 一种社 会存在 , 以传播意见性
改 革 开 放 以后 , 着 社 会 生 活 内 容 发 生 重 要 的 变 化 , 众 随 受
信息为主要 目的和手段 。 越来越重视 表达 自己的声 音 ,由受众广泛参与 的专栏评 论开

在 网络 媒 体 和 网 络 评 论 兴 起 之 前 报 纸 的新 闻评 论更 注 重
思想深度 和语 言风格 ,而网络评论的兴起这这 样的传统 报纸 评论造成 了一定 的冲击 。 网络评论 以其轻松搞笑 的语言风格 , 广 阔随意的议题 范嗣打破了授者和受众 的界 限吸引了更 多人 的参与。 因此在这样一 种情 况下 , 报纸评论也 由一味地注重引 导 开始转 向注重交 流 , 尽量 营造轻松 自由 , 有观点正逢 又有思 想 交流 的良好氛 围 ,其 目的就是 为了满足大众 的要求 吸引更 多 的受众参 与和关注 。
墨蔓 璺
易筱 凡
( 武汉大 学 新 闻与传播 学院 , 湖北 武汉 40 7 ) 30 2
摘 要 : 论专栏作为评 论的一种 具体表现形式 , 评 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新 闻评论从 严肃的政 治圣坛
般 特 点 以及 在 新 的 媒 介 环 境 下 报 纸 评 论 专 栏 的 转 变 这 三 个 方 面 对报 纸评 论 专 栏进 行探 讨研 究 。
上走 下来, 走进 普通百姓 生活的一个重要形 式。本文从新 闻评论 与报纸评论 专栏 的定 义, 评论专栏的

关键字 : 闻评论 , 纸专栏 , 新 报 网络 评 论 中 图分 类 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5 5 1 ( 0 0J8 0 8 — 1 G2 6 A 1 0 — 3 2 2 1 — 0 1 0 0

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特点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一、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

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

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③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①面向广大受众。

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引导的作用。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和讯博客纪文波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

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1、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A、更为深刻。

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

B、更为明确。

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C、独特。

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概括性强。

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宏观性。

4、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报道是主体、基础,评论是旗帜、灵魂。

)区别:报导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情感:中立、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深度:表层事实评论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得以引申、升华、引导YU论,弄清本质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思想:立意高、视角奇、观点新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B、作为新闻体裁,二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D、都必须讲求新闻性、真实性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应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的问题-一种正在发生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其意义在于:是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疏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2、强烈的时效性-反映速度快;发表的时机、时宜恰当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面对评论的选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即便需要进行评论的是具体的业务问题、也应跳出事实的禁锢,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选题关心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为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2、吸引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反映不同意见、反映真实声音;和群众形成交流,改善我们的评论工作;吸引受众发表意见,也就是变相吸引受众关心我们的媒体。

信息时代新闻评论的新态势

信息时代新闻评论的新态势

的角色由台前转向了幕后。应该说.这种
趋势冲击着以往较长时间内存在的指令 性较强的单一灌输模式,从而促进了言论

益加剧,当今时代的 信息传播形态较之 以前的社会形态发
去受访者似乎镇定自若.但镜头摇到他的 手上时,观众可以看到他的手在颤抖。这
一细节真实反映了他做贼心虚的内心世 界。这一画面抵得上许许多多的文字所表 达的内容,使观众很直观地明白了域面所 表达的内涵。 网络新闻评论的广泛影响
感.打动观众的心灵。并由情感因素去认
识行为因素.使观众能更好地接受评论信
息.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评论集声画像于一体.其画 面语言是通过形象表达而让人产生理解. 画面和同期声的结合更能唤起人们对现 场的回忆,所以在电视新闻评论中通过画
代。信息下业正以其
技术创造的快速方 式.使得信息媒介从 数苗上呈倍数增长。 信息内容上呈几何 增长.信息形态、媒 介系统都存发生着 前所未有的变化。特
面、同期声、文字等多种形式集中地、有选
择地还原事实,起到了对事实进行强调的
作用,让人一目了然。达到既叙事叉说理 的目的。记者可以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
景深的运用.以及特写镜头的会 信息传播的影响日
物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展现给观众。例如某
台曾播出的一则揭露执法人员徇私枉法 的节目.当记者采访当事人时,表面上看
通过网络就能与传播者进行交流,从这个 意义上说,受众既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
信逗时代薪闻评论曲斯怎剪
独尊、传授分明的模
式.转向以传为主、 传授交互、受传合一 的交流网络关系。 在这样的信息
无论是报刊评论,还是广播评论,都 是单向传输,特别是报刊评论.特约记者、
特约评论员不与读者见面。因此自觉不自 觉地一味单向灌输。电视主持人参与评论 后,不但使电视新闻评论跳出了报刊评论 的套路。而且为电视新闻评论发挥形象性

第十七章 报纸专栏评论发展特点及趋势新闻评论

第十七章  报纸专栏评论发展特点及趋势新闻评论

报纸专栏评论发展特点及趋势专栏评论是一种更加富有个人色彩的新闻评论,它的显著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事民生,小至油盐酱醋,都可以成为专栏评论的议题,因为它贴近生活,面向普通人发言,通过个人性的自由传达,而赢得受众的广泛喜爱。

新时期以来,影响较大的栏目有:《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青年观察家》,《河北日报》的《杨柳青》。

以小型专栏评论见长的有:《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文汇报》的《虚实谈》,《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等。

由此而来也产生了专栏评论的知名评论家,如林放在《新民晚报》上开设的《未晚谈》。

在欧美的报纸中也普遍设有个人的专栏评论,并由此产生了不少知名的专栏作家,最富盛名的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曾经先后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专刊》开设《今日与明日》专栏,长达30年,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新时期的专栏评论1、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一是来自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各种热点、疑点问题。

事实上,一般成功的作品,其选题、理论都是善于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点上借助新闻事件和新闻信息顺势切入,而写出有的放矢、言之凿凿的文章。

然而在一个长时期内,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很多以编辑部名义面世的重头评论往往偏重于上面一头选题立论,而忽略实际生活这一头,也不善于在其结合点上落笔,以致选题范围狭窄,一些评论成为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的翻版,其宣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际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十分活跃,多种疑点、难点甚至引人焦虑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迫切需要新闻媒体特别是新闻评论予以引导、启迪和帮助解决。

在这种形式下,重头评论不得不重视从实际生活中选题立论。

与此同时,类似“今日谈”、“人民论坛”、“焦点访谈”、“集思广益”、“星期话题”、“市场随笔”、“新世说”、“杨柳青”、“巴蜀小议”、“街谈巷议”、“虚实谈”等专栏评论,尤为重视从实际生活选题,贴近生活,由群众直接参与的群言型言论专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传媒开始步入大众化时代,在传媒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成为舆论的热点。

该文主要从新闻评论的主体、种类、舆论引导作用及其新型表达方式四方面浅述报刊新闻评论大众化的表现及其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评论报刊大众化20世纪以来,被称为媒体旗帜与灵魂的新闻评论逐渐成为舆论的焦点,媒体以往的独家评论之争也由于争夺话语权的需要而转变为独家评论之争,最早出现的报刊新闻评论因其主要运用文字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而旁征博引、深刻透彻的特点,掀起了空前的新闻评论热潮,然而这并不仅仅源自于各路报刊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大众也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渴望获知更多的信息,同时又想明悉信息背后的种种背景与因由,因此,新闻评论便成为一种媒体满足大众信息和观点需求的良好途径。

大众在新闻评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评论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发展趋势。

1 新闻评论的大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报刊新闻评论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大众广泛参与到评论者行列中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日趋加强,读者本体论形成共识。

社会舆论气氛和谐、活跃。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众参议热点新闻事实的热情空前高涨。

随着整体世界格局和个人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受众迫切需要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进行阐释与剖析。

这里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受众自己可以对当前的热点与新闻事实进行判断,但无法达到专家和新闻人思考的全面、透彻。

另一种是受众希望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与众多的新闻人、专家、学者包括其它受众一同进行交流。

因此,大众广泛参与到新闻评论者的行列中。

以南方周末评论版为例,在2010年4月8日的南方周末[1]F30版自由谈栏目中,有高中生发表的《上火车,我不想免票》、浙江某地职员发表的《建议拍摄矿难纪录片》、社会学教授发表的《卖地寻根医疗治本》。

报纸专栏的特点

报纸专栏的特点

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栏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现在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这里仅探讨报纸的专栏评论。

上世纪∀% 年代末,由邹韬奋主编的上海《生活》周刊开设的“小言论”专栏,曾在当时的青年中,有过极为广泛的影响。

喻中国成立以后,专栏评论在党报上虽不多,但在一些非机关报或城市晚报上却很受重视如上海的《新民晚报》的“未晚谈”、《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等,曾轰动一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主,人们的思想禁锢开始解除,专栏评论真正引起了媒体特别是党报的重视,全国新闻界掀起了一次兴办大小言论专栏的热潮。

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文汇报》的“虚实谈”、《解放日报》的“新世语”以及《羊城晚报》的“街巷议”、《新华日报》的“细流集”等,使专栏评论在全国报刊普遍开花,其中以群众直接参与的群言型评论专栏为多。

这些评论立论广泛,贴近实际,敢于面对焦点、热点和疑点,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本文试就专栏评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

一、内容形式日趋多样评论开始兴起之时,就内容而言,多半系综合性专栏,如前述《人民日报》“今日谈”、《文汇报》“虚实谈”、《羊城晚报》“街谈巷议”皆如此。

#& 4 ) 年元旦《经济日报》的创刊,促使经济类评论兴起。

该报创办一个多月后,就开设了# % 个言论专栏 。

之后,各类专栏评论纷纷出场,并向多样化发展。

除了新闻评论外,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化体育评论、法制评论、科技评论日渐兴旺。

表现形式也日趋多种性,如随感、漫笔、絮谈、杂谈、点评等等,使专栏言论充满生机。

这是近一个时期专栏评论的明显特征。

事实上,专栏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体育、时政、科技、法制、商贸、影视等等。

可以说,有什么样读者关注的专业领域,就有什么样的专栏评论。

例如,经济类有《中华工商时报》的“水皮杂谈” 吕平波、《经济日报》的“财富随想”和“二明视线” 徐二明!体育类的有《中国体育报》的“体坛时评”、“燕子点评” 王渝燕以及《北京青年报》的“中场休息”!教育类的有《教育信息报》的“教育时评”、《中国教育报》的“长短录”!文化类的有《南方都市报》的“大话明星” 王小山、《中国文化报》的“文化论衡”、“文化时评”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专栏评论发展特点及趋势专栏评论是一种更加富有个人色彩的新闻评论,它的显著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事民生,小至油盐酱醋,都可以成为专栏评论的议题,因为它贴近生活,面向普通人发言,通过个人性的自由传达,而赢得受众的广泛喜爱。

新时期以来,影响较大的栏目有:《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青年观察家》,《河北日报》的《杨柳青》。

以小型专栏评论见长的有:《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文汇报》的《虚实谈》,《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等。

由此而来也产生了专栏评论的知名评论家,如林放在《新民晚报》上开设的《未晚谈》。

在欧美的报纸中也普遍设有个人的专栏评论,并由此产生了不少知名的专栏作家,最富盛名的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曾经先后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专刊》开设《今日与明日》专栏,长达30年,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新时期的专栏评论1、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一是来自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各种热点、疑点问题。

事实上,一般成功的作品,其选题、理论都是善于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点上借助新闻事件和新闻信息顺势切入,而写出有的放矢、言之凿凿的文章。

然而在一个长时期内,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很多以编辑部名义面世的重头评论往往偏重于上面一头选题立论,而忽略实际生活这一头,也不善于在其结合点上落笔,以致选题范围狭窄,一些评论成为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的翻版,其宣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际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十分活跃,多种疑点、难点甚至引人焦虑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迫切需要新闻媒体特别是新闻评论予以引导、启迪和帮助解决。

在这种形式下,重头评论不得不重视从实际生活中选题立论。

与此同时,类似“今日谈”、“人民论坛”、“焦点访谈”、“集思广益”、“星期话题”、“市场随笔”、“新世说”、“杨柳青”、“巴蜀小议”、“街谈巷议”、“虚实谈”等专栏评论,尤为重视从实际生活选题,贴近生活,由群众直接参与的群言型言论专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它们的选题立论范围广阔,又偏重于贴近实际生活,特别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焦点、热点、冷点、疑点等问题,进行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因而深受读者欢迎。

专栏评论贴近生活选题立论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贴近生活才能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针对性;二是贴近生活才能实实在在指导生活、变革生活、推动生活,才能将上面的重要精神结合实际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三是贴近生活能推动作者深入生活,有助于增强言论的质量,生发清新独到之见。

2、呈现由大趋小、由长趋短的良性态势新闻评论以往长时间内都以大型为重,人们习惯以篇幅大小来衡量评论的价值。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评论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也就是小型化趋势。

这一趋势的突出表现是小言论专栏的兴起和普遍开花。

1980年1月,随着《人民日报》创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纷纷效仿,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有人称之为“豆腐干”言论。

它们一般长则五六百字,短则两三百字,有的放矢,事理融合,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魔力,深受读者的广泛重视和喜爱。

除了新闻性小言论外,思想性和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

诸如随感、漫笔、絮谈、杂谈、琐谈、点评等小型化言论,也都生机盎然地走俏各报,使言论园地充满活力,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其原因不外乎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理,各种隐显的难点、热点、疑点等实际矛盾甚至风险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尤其是数以千计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并存,其相互争夺受众有限业余时间的严峻现实,使得我们的新闻评论顺应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并促使多种小型化评论栏目兴起,各种新闻评论问题积极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3、拓宽了评论与新闻结合的途径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作为新闻媒介最基本的新闻手段,有各自的写作特点、要求和任务,两者缺一不可,且无法替代。

不过从新闻宣传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看,两者正由彼此独立相互分离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的趋势。

这种结合的关系和途径正在不断拓展。

(一)相互配合。

在发表较为重要的报道时,常常需要配写言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短评等,以强化新闻宣传的导向效应。

这种关系较为常见,即言论是依托新闻报道而发表的。

(二)相互融合。

具体表现为评论与新闻事实或信息有机融为一体,于新闻评论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和信息,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并展开议论,使之有理有据,叙议结合,增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可信度。

这一融合的趋向目前正突出表现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以及各种论坛专栏上发表的言论作品。

(三)相互糅合。

突出表现在夹叙夹议的说理艺术,使并非单一的新闻事实和多层次的评论分析相互糅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是融合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延伸和多层次展现,有助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

这种写法便于展现新闻与评论的综合功能,便于在点与面的结合上开掘深度,便于体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和升华。

实践表明,评论与新闻相互结合的优势是明显的,加大新闻评论的信息含量并提高信息质量,进而增强评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有助于克服空泛的说教;同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深化宣传报道思想,提高受众的认知水平;另外还强化思想和舆论的引导力度,增强媒体的社会功能。

4、逐渐形成了受众直接参与评说的氛围新闻评论历来由主笔、编辑部资深编辑和评论员执笔者居多。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民主法制的逐步健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日趋加强,人民群众乐于参与评说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情况的出现,开始呈现专业评论工作者与受众相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评说的开放搞活的发展趋向等,五花八门的言论专栏的兴起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它冲击着以往较长时间内存在的指令性较强的单一灌输模式。

面对报刊等媒体本身来说,为了办好这些言论专栏,需要广泛组织和征求媒体内部专业人员和外部广大读者的来稿,有的为此大搞有奖征文,将专栏的大门敞开。

其结果必然是促使言论大众化的日益发展,促进群众性言论作品登堂入室,繁荣昌盛。

5、日趋重视说理的平易与生动新闻评论的改革和趋向,还表现在说理方式上向平易与生动的谈心式方面转化,由以往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向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读者本位的思想逐步引起重视,上上下下都开始重视言论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特殊功能,开始强调加强言论的可读性,而且多年的新闻评奖活动激发和强化了作者的认识,逐步强化评论自身的平易性和形象感。

一些有影响的作者形成共识,新闻评论不宜端起发布指示的架势,而只有把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地位上,才能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才能让读者乐于接受,乐于从中获益。

所以,作为好的言论还应在哲理、感情和文采上,在生动形象方面显示出它的魅力。

二、专栏评论的突出特色专栏仅仅是报刊上的一块方寸之地,但它对于活跃报纸版面、丰富报纸内容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专栏评论作为评论的一种独特的形式,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专栏评论的生命力在于一个“专”字,专即特色。

专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栏的定位,而这种定位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媒体优势、读者需求等诸多因素。

社会需求是专栏产生的大背景,媒体优势则是专栏的立足点。

专栏评论只有体现媒体优势,才能找到自己满足社会需求的独特切入口,形成特色。

比如人民日报要闻版推出的“今日谈”专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与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定位分不开。

因为报纸的至高地位与该栏目主要由普通作者发言的平民色彩形成了引人瞩目的“落差”。

这就是人民日报“今日谈”的独特之处所在,许多地方报纸的群众性言论专栏,效果就远远不如它。

可见在报纸定位上寻找独家优势,是办专栏言论突出特色的思路之一。

读者认可是专栏存在的基础,专栏只有满足读者需求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满足读者需求已不是“我办你看”式的卖方市场了,调动读者的参与热情成为言论专栏办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现在许多报纸的专栏评论,不仅评论的内容是读者所感兴趣的,其稿源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读者的来稿,因此满足读者需求,办出特色是专栏评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全国性的大报,地方报纸的专栏评论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地方特色。

也就是说,突出评论的乡土韵味,是强化地方报纸言论的有力有效手段。

特别是当前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地方报言论要能立足,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

其实,各级党报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一个事情的宣传重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谈问题的角度更应该有区别。

人民日报需要从全国的角度看问题、谈问题,进行宏观指导,相对而言,地方报纸的“宏观”则相对小一些,所发的评论应该更具体更贴切。

地方特色,是全国性大报的专栏评论所无法达到的一个优势。

专栏评论的地方特色,一方面是指它内容上的地方特色,评论中提到的新闻事实,如果发生在当地,为群众所熟悉和了解,那么以此为“由头”展开的评论,正是读者需要、盼望、想说的“热门”话题,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作者与读者思想上有共识,感情上有共鸣,事理交融,这样的言论就会在读者中引起反响,起到干预生活的作用。

开辟具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评论,也易于广大读者接受,从而发挥地方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势。

所谓地方特色,是指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历史,它所积淀而成的人文景观,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往往为老百姓所熟知,感到比较亲切。

许多专栏评论在编排上突出了地方人文特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地方报纸的名牌专栏。

比较典型的如湖北日报的“三楚放谈”,河北日报的“杨柳青”等等。

三、专栏评论品牌化特征日益明显一个名牌专栏评论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报纸的重要“卖点”。

名牌专栏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

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支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心培养品牌。

因此创办名专栏,成了很多专栏评论的目标。

名专栏不是自封的,是得到受众的许可的,比如“人民论坛”、“求实篇”、“冰点时评”等之所以是名专栏,主要因为他们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其内容是同受众密切相关的,是受众所关心的,能帮助读者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排忧解难的。

读者的需求和认可,是专栏出名的最重要条件。

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名专栏的重要招牌。

一个著名作者对专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南方周末》的评论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有一批全国有名的少壮派评论作者的加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