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关键字:新闻评论电视焦点访谈

摘要: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负载媒介舆论功能的载体,一种受众实现媒体参与的有效途径,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和传媒科技发展的技术受益者而存在。中央电视台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栏目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路子,并很快成为受众一致认可的名牌节目。因此,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例,来分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正文: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与新闻评论体裁相结合的产物。运用电视传播手段.阐述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看法,藉此反映、影响、引导舆论,是电视传播的优势所在。

评论一直被认为是以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以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话语形式的文体。这种观点,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电视以画面为主要传播手段,在某些人看来,画面所承载的信息往往是浅层次的、客观的,只能纪录现场事件,传播事实性信息,电视与评论是“无缘”的。即使电视中出现了诸如主持人评论、编前和编后话等形式的评论,也被冠以“简单模仿报纸评论”的帽子,而为业内人士所不屑。《焦点访谈》的横空出世,为电视评论开启了一道智慧之门。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办的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模式”很快在各电视台得到推广,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述评大大提升了其在媒体中的地位,并逐渐摸索出一条特色之路。1996年,《焦点访谈》的定位语由“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改为“用事实说话”。这一反评论概念、判断、推理的传统话语模式,寓“述”于“评”,以“述”释“理”,诠释出一种全新的说理理念。本文试图从解读《焦点访谈》入手,对电视评论类节目进行初步探讨。

1 选题原则

选题是电视新闻制作整个流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第一步的工作。《焦点访谈》的成功一半要依托在选题上,一些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个环节。栏目选题通常考虑政治和业务因素。在政治层面的选题原则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这三点的重合意味着选题的十拿九稳,三者的错位意味着选题的先天不足。政治层面的原则决定着一个选题的做与不做。而业务层面的原则则决定了选题做得好与不好。业务层面的选题原则是:政策背景、事实呈现。一期节目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图解政策,而是在政策的背景下寻找生动的事实,用政策思考,用事实说话。另外还要考虑到效益原则即社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视市场的竞争,许多地方台的这类栏目为追逐高收视率,正在弱化其社会功能,节目的价值标准变得模糊了。短时间看,通过离奇的题材,大量的抓拍、偷拍,以及另类的表现手法,收视率是上去了,但从长远计,却是舍本逐末,丢失了栏目的基本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节目形态可以改但是精神实质不能丢。很多东西是因为坚守了,才有特色,才有品质。

从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调查性报道。这类选题的节目由表及里不断追寻新闻事件的缘由,追踪

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挖掘出对社会对受众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它所要表达的对象既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还可以是典型人物。这种形式有利于在一定时期内舆论热点的形成,在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是解释性报道。它是对人们想了解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引证不同的资料、意见,对问题进行说明、解释,从而发挥媒体解疑释惑、沟通情况、引导舆论的作用,而这一切是通过采访、报道的方式来实现的。被解释的对象可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可能是一种社会现象、公共话题、新的思想或理论。

2叙评结合,逐一解剖论证

《焦点访谈》在节目中普遍采用了夹叙夹评的评论方式,这是栏目的又一特色。分析《焦点访谈》的一般结构可以看到:记者议论部分多半是那个节目的观点,即论点部分,而记者同期采访中,被采访者的回答、解释,往往是节目的论据部分,这种由记者、主持人提出问题,穿插画面与口头议论并用,逐一解剖、逐一论证的形式,在电视评论进行热点报道中被频繁采用,这种形式既符合电视特点,又易于操作。

3坚持真理,旗帜鲜明

舆论监督是揭露性报道,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鞭挞什么,应该旗帜鲜明,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词。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记者熟悉政策,吃透政策,特别是一些容易模糊和混淆的问题。报道中一定要敢于亮明观点,坚持真理,给观众以明确的态度才能产生正确的导向。此外,更不能以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公正才能有明确的态度和正确的导向。

4 电视手段丰富,制作精巧

注重节目的可视性,让新闻事实与电视手段完美结合是《焦点访谈》的另一特色。

4.1声画完善结合

《焦点访谈》注重将富有动感和张力的画面展示给观众,引领他们通过多层次的视觉空问,去体察和剖析生活中真实的立体空间,并把理性思考融入其中。在展现声画完善结合方面,非常重视采集现场实况音响的论据作用。《焦点访谈》节目大都采用记者现场采访,、公众现场评述的方式,声音非常丰富,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焦点访淡》在追求声画完美方面,调动了电视的图片剪接和同期声交叉运用的手法,并采用对比以加强表现力度。采访时捕捉到的零散的事实资料通过蒙太奇手法组合、剪接成完整连贯的情节,大量采用跳切的编辑手法,中问不夹杂任何过渡转换的镜头,以增加信息量。通过剪接形成鲜明画面对比、声画对比,深刻论证论点、揭示主题。需要注意的是,多余的繁杂的包装是新闻评论栏目的大忌,节目形式应以质朴、流畅为宜,避免多彩的单调。

4.2字幕

字幕作为电视的可视因素,是对画面和画外音的有力补充。字幕不但给观众传递信息,也补充声画不能表达或不易表达的内涵。尤其是每期标题字幕的反复出现,既加深了观众印象,又突出了主题。在电视评论中,尽管画面的视觉形象占重要地位,而适时的字幕显示仍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尤其像一些数据性的字幕显示,具有强调的作用,并可以诱导观众对问题作深入思考和理解。但是,字幕显示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文字没有必要去重复描绘画面已经表现的事实,相反,画面应保持相对的简洁,应留下必要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另外,字幕的出现要符合视觉美感的要求。

4.3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