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7eaf7bd64783e08122b01.png)
考试加油。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
7
内阻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 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 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
8
内阻课件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2021/4/17
高考物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1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掌握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掌握实物图连接的技巧。
【实验原理】 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3.E和r的求解:
(1)由U=E-Ir,得:
U1
U
2
E E
I1r I2r
,解得:
E r
I U
1U 2 I1
2
U
I I
1
2 2
U
1
I1 I2
(2)作图法处理数据,由U=E-Ir,得:
图像与纵轴交点为E,图线斜率绝对值为r。
【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刻 度尺、铅笔等。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
7
内阻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 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 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
8
内阻课件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2021/4/17
高考物一轮复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1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掌握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掌握实物图连接的技巧。
【实验原理】 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3.E和r的求解:
(1)由U=E-Ir,得:
U1
U
2
E E
I1r I2r
,解得:
E r
I U
1U 2 I1
2
U
I I
1
2 2
U
1
I1 I2
(2)作图法处理数据,由U=E-Ir,得:
图像与纵轴交点为E,图线斜率绝对值为r。
【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刻 度尺、铅笔等。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ppt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07e457ddccda38376baf59.png)
内阻,变化量是 R 和 U,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形得U1 =Er ·R1+E1, 所以用U1 -R1图象,在U1 轴的截距是E1,斜率为Er .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26
1.(潮阳 2012 届高三模拟)某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 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 S10-12.
图 S10-12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24
答案:(1)如图 52 所示. (2)如图 53 所示. (3)如图 53 所示. (4)1.5 0.3
图 52
2019-11-27
图感5谢3你的阅读
25
备考策略: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应用图象处理
实验数据考得比较多,一般是用伏特表和安培表配合测量电动势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3
3.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应大些(选 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势 E 会明显 下降,内阻 r 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 0.3 A,短时
间放电不宜超过 0.5 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 R 调得过小,读电 表示数要快,每次读完应立即断电.
2019-11-27
感谢你的阅读
17
4.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 器材:
A.干电池(电动势 E 约为 1.5 V,内阻 r 约为 1.0 Ω)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3.0 mA,内阻 Rg=10 Ω) C.电流表 A(量程 0~0.6 A,内阻约为 0.5 Ω)
D.滑动变阻器 R(0~20 Ω,10 A)
和内阻,变化量是 U 和 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形得 U=E-Ir, 所以用 U-I 图象,图象与 U 轴截距表示电动势,图象斜率等于内 阻 r.电阻箱与安培表配合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变化量是 R 和 I,由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82779425c52cc58ad6bef8.png)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
(2)接着小组成员按如图(乙)原理图测量电源(diànyuán)电动势E和内阻r.R0=2.5 Ω 为定值保护 电阻,电压表内阻较大,单位长度电阻r0=0.20 Ω/cm的电阻丝ac上标有长度刻度. (3)请根据原理图连接图(丙)中的实物图.
解析:(3)电路(diànlù)接线如图.
答案(dá àn):(1)0.44
2021/12/9
第九页,共四十页。
(2)调节(tiáoji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
U(V)
1.45
1.36
1.27
I(A)
0.12
0.20
0.28
请根据(gēnjù)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I图线.
1.16 0.36
1.06 0.44
2021/12/9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
虑,这样(zhèyàng)的操作不妥,因为
.
解析(jiě xī):(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答案:(3)见解析
2021/12/9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反思总结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及图像处理
(1)由于电流表0.6 A量程(liángchéng)的最小刻度是0.02 A,故不用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下一位.
(2)注意 U-I 图像的 U 坐标轴一般不是从零刻度开始,这样内阻 r 只能用 r=
U 计算,不能由 r= E 计算.
I
I短
2021/12/9
过 Rx 的实际电流,实验中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答案:(3) U1 U2 偏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https://img.taocdn.com/s3/m/e22684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0.png)
电流表内接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 实验原理:将电流表接在电源内部,通过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 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电流表内接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步骤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选择。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
掌握干电池、滑动变 阻器、电流表、电压 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
学习用图线法处理实 验数据,理解并掌握 这种方法处理数据的 优点。
实验原理
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没有接入外 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电源的内阻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与通 过电源的电流的比值。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点连线,根
据图线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定义
电源的电动势
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 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 的功,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 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源的内阻
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的物理量,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与 通过电源的电流的比值。
02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如控制 温度、湿度等,减小环境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规范实验操作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如正 确连接电路、准确读数等,减
小操作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对结果取 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
04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 实验原理:通过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和总电流,利用闭合 电路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0.7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0.7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b3a3ea69dc5022aaea00a6.png)
• 1.某课题研究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测定 某型号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 r.(电动势约为4 V,内阻在几欧到几十欧 之间)
• A.电压表 V(量程6 V,内阻约为6.0 kΩ)
• B.电流表A(量程2 mA,内阻约为50 Ω)
• C.电阻箱R(0~999.9 Ω)
• D.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解析】 (1)当 R=0 时,应该有 R0+r≥5×910-2, 即 R0≥145 Ω 可保证电路中电流大于最大允许电流,R0 应 该选择 C,并且选 C 后 R0 消耗的最大功率小于 1 W.
(2)R0+1 R/U1 =I,即回路中的电流. (3)根据 U=E-Ir ①,I=R0U+R ②,联立得①② 得:U1 =Er R0+1 R+E1,即:E1=0.1;Er =00..6102.得 E=10 V; r=50 Ω.
• (1)某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取了电流表和电 阻箱测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你认为可 行吗?请说明理由:
__(_2)_今_用__上_述__器_材_中__的_电__压_表_和__电_阻__箱_测_锂__电_池__的_电__ 动_势_和__内_阻_,__请_画_出__实_验__电_路_图__._______________
• 2.在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每次读完 U和I的数据后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 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严重,使得E 和r明显变化.
• 3.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 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类似于逐差法, 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组为一
•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 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 分布在直线两侧,不要顾及个别离开直线 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精品PPT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ef976ceff9aef8951e0647.png)
图 7-6-9
图
7-6-10
(1)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R1”或“R2”).
(2)在图 7-6-10 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3)这位同学测量时记录了 5 组数据,并将数据填入了下面表格中.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在 坐标纸上画出 U-I 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E 约为_____________ V,内阻 r 约为 _____________ Ω.
3.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学生采用了如图 7-6-19 所示实验 器材连接,请指出该学生在接线中错误和不规范的做法.
图 7-6-19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错误 (3)电压表 量程选用不当 (4)电压表没有并接在开关和电源串联后的两端
10.某同学要测定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了实验安全,他串联了一只 2 Ω 的保 护电阻 R0,设制成图 7-6-28(甲)所示电路,请回答:
(甲)
(乙)
图 7-6-28 (1)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实物电路图 7-6-28(乙). (2)连好电路后,该同学开始实验,闭合开关 S 后,他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 a、b 和 b、c 及 d、e 时,示数均为零,把两表笔接 c、d 时,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检查各接线 柱均未接错,且接触良好,各接线之间也未发生短路,由此可推断故障原因应是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共15张PPT)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60ea82f61fb7360a4c651a.png)
U:路端电压 I:干路电流
二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原则上先串后并)
R
A V
S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 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 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I值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U/V I/A
r U2 U1 I1 I2
方法二:图象法
E
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 U为纵坐标,用测出几组 的U,I值描点画出U-I图 像.
U轴截距表示E
直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
I短=Er
四注意事项
1、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阻值_最__大__位置处.
2、使用内阻较大一些的旧电池. 在实验中不 要将电流调得太大,每次读完数后 __断__开__开_关___ ,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 化.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_尽__可_能__多___ 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 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下图中的电压表能测电动势么?
V
v
问
图1
图2
R为阻值不大的定值电阻,电池有一定内 阻,电压表示数是否等于电池电动势?
这样能测出电池的内阻么?
欧姆表
S 图三
红 表 笔
黑 表 笔
R
A V
S
图四
一 实验原理: 伏安法:
E=U+Ir
R
A V
S
公式中的U和I代表什 么?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二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原则上先串后并)
R
A V
S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 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 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I值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U/V I/A
r U2 U1 I1 I2
方法二:图象法
E
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 U为纵坐标,用测出几组 的U,I值描点画出U-I图 像.
U轴截距表示E
直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
I短=Er
四注意事项
1、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阻值_最__大__位置处.
2、使用内阻较大一些的旧电池. 在实验中不 要将电流调得太大,每次读完数后 __断__开__开_关___ ,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 化. 3、要测出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4、画U-I图线时应使图线通过_尽__可_能__多___ 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 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下图中的电压表能测电动势么?
V
v
问
图1
图2
R为阻值不大的定值电阻,电池有一定内 阻,电压表示数是否等于电池电动势?
这样能测出电池的内阻么?
欧姆表
S 图三
红 表 笔
黑 表 笔
R
A V
S
图四
一 实验原理: 伏安法:
E=U+Ir
R
A V
S
公式中的U和I代表什 么?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人教版新课标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
![人教版新课标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be3040b6ec3a87c24028c475.png)
(3)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计算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 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图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涉及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箱读数、实物连线等考点,意在考查 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及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并要求考 生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 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由 图示可知电阻箱读数为 20 Ω.开关 S1 闭合,S2 断开,电压表示 数 1.49 V 即为电动势测量值,由于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穷大, 故电动势测量值小于其真实值.闭合 S2,电压示数为 1.16 V.由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UR(R0+r)得 r=0.69 Ω.
3.(2009·安徽理综)用图11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 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 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图11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k1R0,r=bk-R0.
答案
(1)最大值
(2)2
1 (3)kR0
bk-R0
例 2 (2010·广东理综)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 Ω)一个,开 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 5(a). (1)在图(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 电路的连接. (2)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c)所 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 B.将开关 S1 闭合,开关 S2 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1.49 V; C.将开关 S2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 1.16 V;断开开关 S1.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课件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c5d26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4.png)
电动势和内阻.
目 开 关
2.进一步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
律的理解.
3.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使用方法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 】
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本 讲
3.E 和 r 的求解:由 U=E-Ir
栏 目 开 关
得UU21==EE--II21rr ,解得Er==UII121U- -I21--UI21II22U1
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U,I)值所对应
的点,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
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
即是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斜率的
绝对值即为电池的内阻r.即r=
ΔU ΔI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值近似认为是电源的电动势,此时 U=REVR+Vr≈E,需满足 RV≫r.
讲 栏 4.用两个电压表可测得电源的电动势,电路如图 7 所示.测量方法
目
开 为:断开 S,测得 V1、V2 的示数分别为 U1、U2,此时,E=U1+U2 关
+RUV1r,RV 为 V1 的内阻;再闭合 S,V1 的示数为 U1′,此时 E=U1′+
关
序号1234567 Nhomakorabea1/R(Ω-1) 0.1 0.4 0.5 1.0 2.0 2.5 5.0
1/U(V-1) 0.36 0.44 0.43 0.60 0.87 1.00 1.58
回答下列问题:
图9
(1)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原理,你认为第___3___(填序号)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https://img.taocdn.com/s3/m/c955ac6627d3240c8447ef21.png)
二、数据处理 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 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一是联立方程求解 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U/V I/A
法一:取六组对应的 、 数据 数据, 法一:取六组对应的U、I数据,数据满足的关系 让第1 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 - 、 - 、 - 让第 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 式联立方程, 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 式和第 式联立方程, 式联立方程 式和第 式联立方程, 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 第3式和第 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 、r,取 式和第 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 , 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 的大小. 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 和内阻r的大小. 和内阻 的大小
利用,为此, 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 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 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 横坐标 I 必须从零开 始 ),如图乙所示,并且把坐标的比例放大 ,可使 ,如图乙所示,并且把坐标的比例放大, 结果的误差减小.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 结果的误差减小 .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 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动势, 路电流, 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动势 ,要在 ∆U 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 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r= | |计算出 用 计算出 ∆I 电池的内阻 r.
图7-5-2 - -
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电池 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被测电源 、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 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
过程分析导引
一、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 量程, 量程, .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 V量程,按图 量程 电压表用3 量程 7-5-1连接好电路. 连接好电路. - - 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 .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 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方 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 值 并填入表格中. 法测量并记录几组 、U值,并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7-5-3
4.若采用如图7-5-4所示电路,电流是准确的 ,当I很小时,电压表的分流很小,但随电压的增 大,电流I增大,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也逐渐增大. 此种情况如图7-5-5所示,所以E测=E真、r测>r真
图7-5-4
图7-5-5
四、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 应选的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在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I读数 立即断电,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过 重,使得E、r明显变化. 3.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 ,用方程组求解时,类似于逐差法,要将测出的I 、U数据中,第1和第4组为一组,第2和第5组为一 组,第3和第6组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 值.
二、数据处理 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一是联立方程求解 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U/V I/A
法一:取六组对应的U、I数据,数据满足的关系
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1
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
图7-5-1
3.E 和 r 的求解:由 U=E-Ir U1=E-I1r 得: , U2=E-I2r
解得: U -U r= I -I
2 1 2
I1U2-I2U1 E= I1-I2
1
4.作图法数据处理,如图 7-5-2 所示: (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 E. E (2)图线与横轴交点为 I 短= . r ΔU (3)图线的斜率表示 r=| |. ΔI
【答案】 (1)0~0.6 A 0~3 V R1 (2)图线如图7-5-11所示 1.5 0.5
图7-5-11
实验创新
例2 (2010年高考江苏卷)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
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7-5-12所示的 实物电路.
图7-5-12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__.(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10 Ω 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 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填选“1”或 “2”)
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
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大小.
法二:以路端电压 U 为纵轴、干路电流 I 为横 轴建立 U- 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U, I I)值所对应的点, 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 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 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即是电池电 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 直线的斜率 ΔU 大小即为电池的内阻,即 r=| |. ΔI
【答案】
(1)最大值
(2)2
1 (3) kR0
-R0 k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
例1
图7-5-9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 ________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 “R1”或“R2”). (2)如图7-5-10所示U-I图上是根据实验测得的 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画出图线,并由图线求 出E=________V,r=________Ω.
图7-5-8
实验典例精析
器材选择和数据处理 (2011年长沙市一中月考)用如图7-5-9所 示电路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 的器材有: A.电压表V:0~3 V和0~15 V两个量程 B.电流表A:0~0.6 A和0~3 A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为20 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为100 Ω) E.开关S和导线若干
三、误差分析 1.由读数误差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 2.用图象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 差. 3.本实验采用的图7-5-1所示的测量电路是存 在系统误差的,这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IV引起的, 使电流表的示数I测小于电池的输出电流I真.因为I真 =I测+IV,而IV=U/RV,U越大,IV越大,U趋近 于零时,IV也趋近于零.所以此种情况下图线与横 轴的交点为真实的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交 点为电动势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修正后的 图线如图7-5-3所示,显然,E、r的测量值都比 真实值偏小,r测<r真、E测<E真.
图7-5-6
五、实验创新 1.安—阻法 用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7-5-7 ,测量原理为:E=I1(R1+r),E=I2(R2+r),由 此可求出E和r,此种方法使测得的电动势无偏差 ,但内阻偏大.
图7-5-7
2.伏—阻法 用一个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 7-5-8,测 U1 U2 量原理为:E=U1+ r,E=U2+ r,由此可求出 R1 R2 r 和 E,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
【解析】 (1)电阻箱接入回路中的电阻越大,回路 电流就越小,起保护电源、防止烧坏电压表的作用. (2)方案 1 中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太大,电压表示 数太小,误差太大.因此采用方案 2. E U 1 1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 , = R0+R+r R0 U R0E R0+r R0+r 1 1 R+ ,所以 =k, =b,解得 E= , ER0 ER0 ER0 kR0 b r= -R0. k
图7-5-2
实验器材
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
过程分析导引
一、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 7-5-1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 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方 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U值,并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 验 十 测 定 电 源 的 电 动 势 和 内 阻
知识要点归纳
过程分析导引
实验典例精析
知能优化演练
知识要点归纳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 内阻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掌握用图象法求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实验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电路:如图7-5-1所示.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 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而不要顾 及个别离开直线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的变化较小,此时,坐 标图中数据点将呈现如图7-5-6甲所示的状况 ,使下部大面积空间得不到
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 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 I 必须从零开 始),如图乙所示,并且把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 结果的误差减小.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 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仍为电动势,要在 ΔU 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r=| |计算出 用 ΔI 电池的内阻 r.
图7-5-10
【解析】 (1)因为电源的电动势接近1.5 V,则电 压表应该选择0~3 V量程,电池的内阻一般为几 欧,则电流表应该选择0~0.6 A量程;同时为了 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阻值较小的,故 选R1. (2)将实验过程中描出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连接 时要使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尽 量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由得到的直线可知,电源 电动势为1.5 V,在直线上取一点,代入E=U+Ir ,可以求出电源的内阻为0.5 Ω.
方案编号 1 2 400.0 80.0
电阻箱的阻值R/Ω 350.0 70.0 300.0 60.0 250.0 50.0 200.0 40.0
1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 -R 图象是一条直 U 1 线.若直线的斜率为 k,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b, U 则 该 电 源 的 电 动 势 E = ________ , 内 阻 r = ________.(用 k、b 和 R0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