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一、牛顿第二定律:【定义】XXXXX: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比例式:或。

等式:其中k是比例系数。

(公式中的F是合外力,而ma是作用效果,不要看成力,它们只是大小相等)力的单位K是比例常数,那k 应该是多少呢?力的单位是kg*m/s2,后来为了纪念牛顿,把kg*m/s2称做“牛顿”,用N表示。

公式:【牢记】XXXXX:1、F与a的同向性。

2、F与a的瞬时性。

3、力的独立性原理。

4、F可以突变,a可以突变,但v不能突变。

5、牛二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6、牛二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7、是定义式、度量式;是决定式。

两个加速度公式,一个是纯粹从运动学(现象)角度来研究运动;一个从本质内因进行研究。

就像农民看云识天气,掌握天气规律,但并不知道云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同的云代表不同的天气。

就像知道有加速度却不知道为何会有。

8、不能认为牛一是牛二在合外力为0时的特例。

二、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或整体)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意图3、规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合力F合4、列方程求解①物体受两个力:合成法②物体受多个力:正交分解法(沿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运动方向分解)(运动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例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答:没有矛盾,从角度来看,因为提不动,所以静止,则合外力为0,所以加速度也为0;从角度来看,物体受三个力,支持力、重力、向上提的力。

牛顿第二定律 导学案 (8)

牛顿第二定律 导学案 (8)

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含义。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如何定义的。

3.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自主预习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成正比,跟它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

当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k=,公式可写为。

3.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简称,符号为。

课堂探究【情境设问】结合上节实验所得的结论,联系实际比较跑车和普通汽车、空载货车和满载货车的启动快慢,并分析原因。

一、牛顿第二定律【情境设问】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及我们对车辆启动问题的分析,能否用表达式表示出F、m、a的关系?总结:1.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跟它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表达式:,其中k是比例系数。

二、力的单位【思考】阅读课本,思考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k如何取值?总结:1.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1 N=。

2.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力的单位取牛顿时,k=,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思考与讨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F1>F2),方向如图所示,试讨论:(1)物体此时受哪些力作用?(2)每一个力是否都产生加速度?(3)物体实际运动的加速度是由什么力产生的?(4)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所受的力有何关系?(5)已经运动着的物体在同时撤去F1和F2后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①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②瞬时性:加速度和力是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③同一性:a、F、m对应物体,a、F、m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④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各自独立产生加速度,与其他力无关,而物体实际的加速度a是每个力的加速度的;⑤因果性:是产生的原因。

高三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高三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导学案 牛顿第二定律一、基础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改变量也越大B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变(F 合≠0),其运动状态就不改变C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化,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变化D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可能正在增大2、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去其中大小分别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2 m/s 2B .3 m/s 2C .12 m/s 2D .15 m/s 2 二、瞬时性3、力连续变化过程中的瞬时性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至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D ,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B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②经过C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③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④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力突变过程的瞬时性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 ,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当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数值应是下列哪一种情况:( )A.甲是0,乙是gB.甲是g ,乙是gC.甲是0,乙是0D.甲是2g ,乙是g 三、超重、失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6、如图所示滑轮的质量不计,已知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1=m 2十m 3,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T ,若把物体m2从右边移到左边的物体m 1上,弹簧秤的读数T 将( )A. 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四、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7、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 kg ,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开始运动,4 s 末它的速度达到4 m/s ,此时将F 撤去,又经6 s 物体停下来,如果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 的大小.8、如图,木块的质量m =2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拉力F =10 N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5.2 m 后撤去外力F .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1)撤去外力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刚撤去外力时,木块运动的速度;(3)撤去外力后,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9、(往返)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 0=16 m/s 从底端A 点滑上斜面,滑至B 点后又返回到A 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AB 之间的距离;(2)滑块再次回到A 点时的速度;(3)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10、(多个物体)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如下: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五、木块滑板(子弹打木块)类型11、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以=2m/s的水平初速度冲上该木板。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4.2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两类动力学问题【自主学习】一、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相同。

2.公式:3.理解要点:(1)F=ma这种形式只是在国际单位制中才适用一般地说F=kma,k是比例常数,它的数值与F、m、a各量的单位有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即F、m、a分别用N、kg、m/s2作单位,k=1,才能写为F=ma.(2)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四性”①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方向始终相同。

②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的瞬时效应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时变化,所以它适合解决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问题。

③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F x=ma x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 y=ma y④相对性:物体的加速度必须是对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而言的。

4.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件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求解以上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可用如下所示的框图来表示:第一类第二类v0、v1、a、s,一个标量t。

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班级:姓名:4.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知识与技能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学习重点】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难点】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复习巩固】1、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我们知道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当物体所受的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当物体所受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和其所受合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①m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比;即:②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比;即:③由此可得,加速度与作用力和质量的关系表达为;注意: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这时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跟其所受的作用力成,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或F∝或F=.三、力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为,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2、比例系数k的意义①在F=kma中,k的选取有一定的。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k=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F、m、a的单位分别为、、。

四、问题自主探究1、交流讨论: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力的关系A、因果关系:公式F=ma表明,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就产生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精品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精品导学案

4.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并能准确表述(2)理解并会书写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分量式。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并能用六个性质解决物理问题。

(4)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所受的作用力F成,跟物体的质量m成,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

2、力的单位定义:使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的力,叫做1个力的单位。

为纪念科学家牛顿,我们把1个力的单位叫做1牛顿。

即:1牛=1千克·米/秒2 3、数学表达式分量式(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a A = a B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探究2----学以致用一个物体,质量是2㎏,受到互成120o 角的两个力F 1和F 2的作用,此外没有其他的力.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探究3----聚焦生活、建立模型 如图所示,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直至小球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试分析小球的F 合和a 、v 如何发生变化。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探究3----学以致用、还原生活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

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 球加速度为____;B 球加速度_____.(三)课后思考1、请观察彩虹圈的实验,试着利用本节的内容解释一下2、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什么关系?3、公式a=ΔvΔt和 a=Fm的区别(四)课堂小结三、课后巩固、配套练习1要点辨析(1)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

( )(2)我们用较小的力推一个很重的箱子,箱子不动,可见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较小的力。

( )(3)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没必然联系。

( )(4)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第1课时)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这样定义的;3.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个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矢量性的确切理解;三、知识回顾:问题 1.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以 a-F 图象和 a-1/m 图象,根据图象,加速度与力和质量有什么定量关系?四、新课学习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2)表达式:问题 2.请写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并说说1N 力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2.对牛顿第二定律及表达式的理解问题 3.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加速度是用来定义和度量的,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到底取决于什么?问题 4.如下图,人站在车厢外能推动车厢,但站在车厢内还能推动车厢吗?公式中的 F 是外界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外力),还是内部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内力)?问题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外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问题 6.抛出一个篮球,球在出手前和出手后受到的合外力和加速度方向分别是怎么样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说一说: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重力不一样,它们下落的加速度却是一样的。

你怎么解释?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 m = F/a ,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B.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小 C.水平射出的子弹加速度的方向沿着水平方向 D.一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当只有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3.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试一试:你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个测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质量的方案吗?你可以获得的信息由:神舟十号推进器的平均推力;神舟十号的质量;地面雷达实时传送飞船的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导学案

《牛顿第二定律》 导学案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3、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二、知识回顾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 =\frac{\Delta v}{\Delta t}$。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ma$ ,其中$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四、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同体性$F$、$m$、$a$ 都是针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始终相同。

当合力的方向变化时,加速度的方向也随之变化。

3、瞬时性当物体所受合力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也立即发生变化;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合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4、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能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实际的加速度是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五、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二定律才成立。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对于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牛顿第二定律不再适用。

六、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合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求出加速度。

(5)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确定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求出合力。

(4)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5)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各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第1课时)
班级:姓名: .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的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这样定义的;
3.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个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矢量性的确切理解;
三、知识回顾:
问题1.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以a-F图象和a-1/m图象,根据图象,加速度与力和质量有什么定量关系?
四、新课学习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问题2.请写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并说说1N力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2.对牛顿第二定律及表达式的理解
问题3.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加速度是用来定义和度量的,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到底取决于什么?
问题4.如下图,人站在车厢外能推动车厢,但站在车厢内还能推动车厢吗?公式中的F是外界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外力),还是内部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内力)?
问题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外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可是我们用
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问题6.抛出一个篮球,球在出手前和出手后受到的合外力和加速度方向分别是怎么样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说一说: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重力不一样,它们下落的加速度却是一样的。

你怎么解释?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m = F/a ,物体的质量跟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小
C.水平射出的子弹加速度的方向沿着水平方向
D.一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当只有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加速度可能不变
3.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试一试:你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个测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质量的方案吗?你可以获得的信息由:神舟十号推进器的平均推力;神舟十号的质量;地面雷达实时传送飞船的速度。

(短时间内可认为飞船做直线运动)
五、当堂检测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2.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微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N和3N的共点力作用,则这个物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最小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 m 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D.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
六、反思提升(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与方法,赶紧写下了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