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变迁:马徐维邦香港电影生涯探析(PDF X页)
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变革历程研究
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变革历程研究香港电影产业是全球最重要和活跃的电影产业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起,通过20年的黄金时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下半年的顶峰期,再到21世纪的挑战期,香港电影产业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历程,分析其中的变革与转型。
第一部分:黄金时期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香港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被称为“东方好莱坞”,注重创新、快速和集成,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创造了许多不朽的电影艺术。
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叶大鹰、李小龙、周润发、曾志伟等名导演和演员。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产业最特别的一个方面就是快速和集成。
香港电影产业不仅的确比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制作周期短,更是全球电影产业中最为高效率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区之一。
这与香港的特殊位置和制度安排有关,香港电影无需安排长时间的室外外景拍摄和大量的CG特效制作,因此制作周期缩短为数周甚至数天即可轻易完成,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一个让香港电影产业高效的原因,还在于电影中应用了许多各领域的技能和技术,例如音乐、武术、舞蹈、绘画等等,从而丰富了电影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方面,其中音乐和娱乐元素对片中的дramatîsm十分重要。
这样,香港电影产业快速、集成的特点,就让它成为世界电影制作和经营的一种成功模式。
第二部分:顶峰时期上世纪80年代下半年到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产业的顶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产量达到了每年三百多部,创出了1988年的全球票房第三的大红火的业绩,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影产业。
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周星驰、张家辉、刘德华等名导演和演员。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产业持续发展,核心是创新和投资。
香港电影产业获得了大量的国际知名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的参与,加上高度的产业自由竞争环境和国内市场的充足,香港电影产业获得了持续的增长,赢得了巨大的社会认可和国际声誉。
孤单的繁荣与尴尬的求索——从《夜半歌声》到《夜半歌声续集》对
续集 》 等 。这 些影 片恰 恰 是从 1 9 3 7 年的 《 夜 半歌 声 》到 1 9 4 1 年 的 这 样 记 载 : “ 新 华 公 司 自开 办 迄 今 以此 片 所 花 成 本 为 最 大 , 马 《 夜 半 歌声 续 集 》这一 时 间段 。 这期 间 , 电影繁 荣 得到 了极 致 的 徐 维 邦 自开 拍迄 今 会 卧病 四次竟 吐 血三 回 。 ”。 在接 下来 2 月2 8 日 发挥 。然 , 电影 《 夜 半歌 声 》在 当 时还没 能 形成 “ 恐怖 片 ”这样
一
成 为不争 的事 实 。 现 实与影 响的 影片 ’。该 片是 一 部 改编 自德 国表 现 主义 电影
的杰 作 ,影片 前半 小 时的情 节 来 自 《 歌 剧魅 影 》 。” 谈 论 家 国故 影片 《 夜半歌 声》在 1 9 3 7 年2 月2 0 日于 上 海 金 城 大戏 院 上 事却 不 是站 在宏 大 的场 面来 表 现 ,从 一对 恋 人之 间来 展 开 ,大 格
种 类 型范 式 。尤 其是 在 以 1 9 3 7 年的 《 夜 半 歌声 》 到 1 9 4 2 年 结 束 面来 讨论 儿 女感 情 ,体 现 了导 演把 握 全局 的 能力 和悉 心 的构 思 。 的 “ 孤 岛 ”时 期 ,恐怖 片 开始 作 为一 种 新颖 的 “ 类 型片 种 ” 已然 “ 马徐 维邦 的 《 夜 半歌 声 》 ,该片 被 认 为是 中国第 一 部 明显 受
期 的现 实 困境 。这说 明 了马 徐维 邦 面对 趋 向于 追 求市 场 感官 而绝 不 妥协 的 内心 诉 求 与现 实抗 争精 神 。 电影 (《 夜 半歌 声 》 )上 映 第二天 , 《 申报 》 刊 登 大 幅 标 语 : “ 街头巷尾都说 ( 僵 尸 )出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
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香港电影从光辉岁月到后港片时代嬗变周为筠/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年,一部为十周年献礼的《老港正传》在内地上映,这部40天拍完40年的电影,可谓创造香港电影奇迹,也代表了香港电影速度。
从黄秋生所饰演的电影放映员老左眼里,我们依稀目睹了香港几十年来地沧海桑田地变化。
几十年来,香港电影有过往的辉煌,也有过当下的颓败。
曾经的小马哥只剩下一个穿风衣的剪影;陈家驹与香港皇家警察一起成了历史名词;黄飞鸿变成了哼哼哈哈的霍元甲;如花已撒手人寰,宁采臣随风而逝,聂小倩红颜不在……我们也在渐渐长大,成熟,变老。
我们明知无人禁得起岁月的打磨,却不愿香港电影随我们一起老去。
然而,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碾成了一条永远不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理。
与青春有关的电影香港电影是在昏暗幽深的录像厅里,一段与成长平行的青春故事。
每个70年代生或80年代初出生的人,估计都有段关于光与影的记忆深藏在内心一隅。
李小龙的精武门,小马哥的风衣和牙签,黄飞鸿的无影脚和宝芝灵……那一本本大字典一样的录像带里,包裹着一个个玫瑰色的世界。
为那里的故事,我们曾欢欣曾流泪。
这种挽歌般的抒情一方面让香港电影的过去显得辉煌无比,另一方面也让它香港电影现在的落寞相形下更加凄凉。
香港电影可谓在中原沃野边缘生长出来的一种草根奇葩,带有明显岭南文化特色的异样色彩——缺乏强势的国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其实“名份”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它的香港电影更容易轻装上阵。
香港电影曾雄霸东亚市场,打败了比邻的台湾电影。
这其中除了历史与文化原因,还在于香港电影多元性和民间性,它富余生气与想象力,一直和大众文化有亲密接触,却保存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并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来满足大众口味。
上个世纪在改革开放到来之季,西方思想源源不断的涌入,一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困惑。
长时间只能看样板戏的内地观众,在异彩纷呈的香港电影面前一下沦陷了。
《少林寺》敲开了内地大门,一时万人空巷,创造了观影人数达到5亿人次的神话。
继承、创新与演变2015年以来的香港电影
2020年5月第34卷第3期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May.2020Vol.34No.3继承、创新与演变:2015年以来的香港电影吴涤非(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北京100073)[摘要]2015年以来的香港电影,可以从类型片与文艺片两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前者由各种类型电影所组成,而后者则是广义的艺术电影。
五年来的类型片包含警匪、黑帮、武侠/功夫、喜剧、爱情、奇幻/科幻、青春、鬼怪、体育、歌舞等大大小小的类型,其中的一些作品,在香港本土,尤其是内地,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业绩,并荣获一些重要奖项。
而文艺片方面,除了许鞍华、陈果等资深导演之外,一些新导演开始崛起,其作話颇受好评。
两大类影片均显现出继承与创新并存的特征,而类型电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地化与文艺片在题材与主题方面表现出的高度本土化,更成为近年来港片的标识性特征。
这种趋势的萌发,应该不晚于CEPA的实施,在可见的未来也会继续存在。
[关键词]香港电影;类型片;文艺片;两极化[文章编号]1003-3653(2020)03-0111-10D01:10.13574/ki.artsexp.2020.03.012[收稿时间]2020-02-10[作者简介]吴涤非(1963—),男,吉林德慧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当代华语电影(1979年以来)、电影理论与批评。
[引用格式]吴涤非.继承、创新与演变:2015年以来的香港电影口艺术探索,2020,34(3).在中国内地一香港合流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对香港电影的身份认证也逐渐成为一项棘手的工作。
除了少数低成本的本土影片之外,大量具有市场雄心的作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呈现出跨地区的高度包容的创作格局。
考虑到这种复杂的现状,我们将本文中所讨论的对象一一2015年以来的香港电影,设定为那些由港人执导,香港资金和创作团队参与制作,名列当年香港华语片票房前十,或者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的剧情电影。
中国电影
大卫· 波德威尔称:“香港电影不仅口味新鲜,而且生 动刺激,是70年代以来最富有生气与想象力的大众电 影”。
香港电影前史
如果将观影经验纳入电影史的范畴,那么,香港电影几乎与大陆电影的历史同步 。
从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技师前来香港放映电影并拍摄 一些风光素材 1913年黎民伟自编自导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 1923年5月黎氏兄弟正式创办民新影片公司 1930年10月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在香港成立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华南电影界赈灾会组织的抗战影片拍摄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香港电影的复苏
电懋与邵氏的激烈竞争
双雄对峙的“邵氏”的“电懋”公司,在60年代初期的竞争逐白热化。后果是产生了一系列 的“双胞案”——两大公司的竞争,很快更发展到抢拍成风。电懋在面对“邵氏”的大型歌舞 片攻势,本来要筹备拍摄开拍《武则天》、《杨贵妃》和《红楼梦》等大型古装片作为 对抗,后者更邀得张爱玲担当编剧之职,谁晓得这边剧本还没有水磨出来,那边厢的“邵 氏”得悉后抢先开镜,集中人力物力快马加鞭赶拍推出,
1949年以前的香港电影史划为前史(初创期、孤岛时期、复兴期)
1949年以后的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转型时期、新浪潮时期、及合流时期)
香港电影时间线
初创期:30年代以前的无声片 孤岛时期:抗战电影(1933—1941) 复兴期:(1945—1949) 黄金时期:(5、60年代)
转型期:(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新浪潮时期:(80年代) 合流期(90年代)
香港电影传奇
“华人电影制作中心”,是娱乐电影的东方大本营,有“ 东方好莱坞”之称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电影鲸吞全球市场,香港电影依 然屹立不群 身份尴尬的处境 ——自由创作、娱乐至上 高度商业化 “文化沙漠”正由于视野的狭窄,使香港 电影一向缺少历史感和史诗格局的电影作品。
香港电影的历史变迁
香港电影的历史变迁香港电影自上世纪初逐渐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辉煌而又多变的历程。
本文将对香港电影的历史变迁进行探讨,分析其发展阶段以及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响。
一、早期发展阶段香港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在早期阶段发展相对缓慢。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才真正崛起。
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产业开始通过引进外国电影来吸引观众,同时也开始培养起本土电影制作人才。
这一阶段,香港电影主要以商业片为主,以快节奏、动作、犯罪等题材为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二、黄金时代的崛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认为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影人和电影作品。
香港电影不仅在华语电影界取得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以浪漫爱情、武侠、黑帮等题材为主导,代表作品如《霸王别姬》、《无间道》、《英雄》等,被誉为亚洲电影的经典之作。
三、逆境与新观众群体的兴起然而,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到来,香港电影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由于内地电影的崛起,香港电影市场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盗版问题的严重,也使得香港电影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此外,社会的变革也导致了观众口味的改变,观众对于香港电影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然而,面对逆境,香港电影产业并没有消失,反而开始寻求创新。
一方面,香港电影开始与其他地区的电影产业进行合作,出现了一系列跨地区合拍的电影作品。
另一方面,新的观众群体的兴起也为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机遇。
年轻观众对于不同类型、突破传统的电影更加感兴趣,这使得香港电影产业得以在市场上重新拥有一席之地。
四、国际市场的影响与变革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的观众数量和潜力吸引着众多香港电影人的眼球。
许多香港导演、演员纷纷加入到合拍片的制作中,也使得香港电影更加国际化。
同时,新兴的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香港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外影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
中外影视史中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在中外影视史中,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一直是重要的主题。
通过电影与电视剧,观众们可以了解不同年代和地域中的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过程。
本文将探讨中外影视史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它们如何展现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
首先,我们将回顾中国电影史中的《活着》这部作品。
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
《活着》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为主线,通过其一生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剧变和文化传承。
该片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人民公社时代的艰辛生活,也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从社会主义时期到市场经济的改革,这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与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变革相呼应。
而文化传承方面,影片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艰难时期的坚韧与韧性。
通过主人公的一生,观众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对个体与家庭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国外影视史的案例,关注一部代表性的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
该剧以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主题公园为背景,探讨了科技革命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在《西部世界》中,观众进入一个模拟的西部世界,在这个虚构的环境中,主题公园中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开始产生意识,并试图摆脱人类的控制。
这部剧通过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探索了人类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并反思了科技进步对人类固有价值观念的冲击。
同时,该剧也将美国西部文化作为背景材料,传承并再现了这一片段历史的文化特征。
此外,法国新浪潮运动对于法国电影史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也值得一提。
20世纪60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崛起,其代表人物如让-吕克·戈达尔、法国新浪潮电影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和风格,对法国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这场运动也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变革。
法国新浪潮电影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对常规的打破,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革新,也传递了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
例如,《400击》这部电影通过对青少年反叛的刻画,折射了当时法国年轻一代对主流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马徐维邦电影的“去恐怖性”探析——以《夜半歌声》为例
马徐维邦电影的“去恐怖性”探析——以《夜半歌声》为例陈俊宇【摘要】“恐怖电影”已经成了马徐维邦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1 937年《夜半歌声》上映,在恐怖片极度匮乏的一个年代,该片为中国的类型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直至今日,中国电影已过百年,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再看《夜半歌声》,会发出一种疑问:这部片子到底恐怖在什么地方?作为中国恐怖片的鼻祖,马徐维邦对中国电影史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放在当下的语境中看这部电影以及导演本人的艺术风格,其“恐怖性”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去除了“恐怖性”.【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恐怖电影;“去恐怖性”;《夜半歌声》;多角度叙事【作者】陈俊宇【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930年—1937年,刚刚告别孩童时代的早期中国电影进入了发展期。
这一阶段许多电影公司都进行了重组以及结构上的调整,1930年12月中国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局部发声),当时的电影导演们面临的首先是技术上的问题,其次才考虑到艺术的表现形式。
声音在当时作为一种无形的介质,让电影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很多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声音对电影艺术氛围营造的辅助性,而只是简单的当成一种新技术。
《夜半歌声》利用声音向我们传达了台词所不能表述的情感以及对人物内心呼声的放大。
那时的声音技术对恐怖片而言无异于锦上添花,呼啸的风声,女人的尖叫声,让观众在一开始便有了思想准备。
为了恐怖而去刻意的营造气氛,之后观众也会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停的告诫自己,恐怖的一幕很快就会出现。
然而,纵观全片,俊男靓女再加上夸张的台词和表演,以及曲折紧凑的故事情节,我们很难再把这部片子往“恐怖片”上去靠拢,就像电影里孙小欧第一次见到毁容后的宋丹萍时宋丹萍所说的那句台词“我是人,我是和你一样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
短短的一句台词表述了这部影片的纯粹性。
香港电影——终稿
•
•
•
产量3200部,仅次于印度、美国和日本,排 名世界第四。 制片机构:国联影业公司、邵氏兄弟公司、长 城影业公司,及其他中小影片公司数百家。
•
•
《一板之隔》《阿Q正传》入选《世界电影辞典》 50年代港片; 《孽海花》入选爱丁堡电影节; 《四千金》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 《貂蝉》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剪辑/音乐/ 导演/女主角奖 《江山美人》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
1971年《唐山大兄》标志着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开始。 促使香港武侠片由导演时代进化成为明星时代。 1972年《精武门》《猛龙过江》弘扬民族气节,征服了无数观众。 1973年《龙争虎斗》与好莱坞合拍,标志着香港武侠片正 式国际化;
故事情节简单,颇具劝善惩恶的意义。徒手搏斗、快准狠的旋腿和飞踢, 绝无替身,为李小龙独有。
构图
电影 内容
宗教
圣母-乌托邦理想 白鸽-圣灵圣洁
中西碰撞·吴宇森
1·扬善惩恶、伸张正义是其电影的总主题。 2·惊心动魄的武打世界。 3·乐观的喜剧世界
成龙的电影世界
三、香港电影的个例分析
铁三角:杜琪峰 韦家辉 游达志
银河法宝:全明星阵容:刘青云 郑秀文 类型片路线:迎合观众“看故事” 宿命末世的人生命题
东方传奇:李小龙
李小龙电影以其更加直接的民族性在1970年 代初引起了极为强烈的观众认同,而电影内 外的李小龙更代表了一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抬 头和对于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肯定,这些都 是同时期的张彻电影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 面,李小龙风靡全球的“传奇”经历也再次 证实了香港电影在走向国际时的身份尴尬。 ——《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
香港电影
中国电影史系列专题研究
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_陈墨
胡金铨、李小龙。 3.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 香港武侠电影的转
型期, 代表人物有袁和平、成龙等。 4. 90 年代初, 香港武侠电影的再度辉煌与 / 异
化0, 代表人物是徐克。
一
我们将从 1949 年胡鹏导演的粤语片 5黄飞鸿 传6谈 起。
需要说明的是, 5黄飞鸿传6 并非香港第一部武 侠电影。比它早的, 还有 1948 年香港大中华影业公 司出品、王元龙导 演的5儿女英雄6、5大侠 复仇记6等 多部武侠片。更早的, 则有 1938 年黄漪磋导演的5儿 女英雄6 ( 粤语片, 香港星光影片公司出品, 林丽华、 冯峰主演) 。或许还有 更早的。
# 46#
/ 虎爪对鹤爪0、/ 棍对棍0、/ 棍对单刀0、/ 棍对枪0、 / 单扫子 ( 类似两截棍) 对藤牌单刀0 ,,等, 其它兵 器 还有大关刀 、长缨 枪、山 西大扒、钢鞭、双钩等 。这 对 于宏扬传统 武术文化 、重新建立 中国武术的 价值 与信念,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它不但开了武侠 电影实打实拍的先河, 而且培养了一代新的武侠电 影 的观众。
当然, 将胡金铨的5龙门客栈6 之后的作品列入 台湾电影名下, 也有道理。虽说胡氏是由香港起家, 但 毕竟大部分 事业是在台 湾成就的 。在商业电 影的 环境中, 胡氏能够不受制片公司的限制, 拍摄自己想 拍的题材, 而且能充实于自己的风格追求, 我行我 素、精益求精, 出片周期既长, 票房效益( 后来) 又未 必太好, 这虽不能说是奇迹, 至少也令人惊讶。在台 湾, 这样做的可能性、可行性相对较大, 而在香港恐 怕就要困难得多了。所以, 胡金铨的电影归属台湾 电影较为合理。若归香港电影, 那只能是一个例外。
长期以来, 人们对香港粤语电影、尤其是粤语武 侠 电影轻视、乃至忽 视。原因 是它的水准 较低、技术 上粗制滥造。如著名武侠片导演张彻先生所言: / 市 场和水准的循环, 越来越成恶性循环, 以至当时的粤 语片有-七日鲜. 之说, 就是七天拍完一部戏! 其水准 低至惨不忍睹, 自是势所必然。当然, 每一行一业都 会有具理想抱负的人, 也有人想力争上游, 那时也有 少数粤语片从业人员, 不肯甘于-七日鲜. , 花多点时 间, 用多点心思和金钱, 希望拍出较好的影片, 但终 限于市场规律, 不能形成主流。另一个原因, 正如保 守社会常见的现象, 认为艺术作品的提高水准, 只要 加进主题意识, 而这又流于说教。清末和民国初年 的文明戏 ( 话剧前身) 如此, 那时的粤语片也如此。 说教自与提高艺术水准无关, 且常背道而驰, 结果当 然是白费一番努力。0 ½ 具体到/ 黄飞鸿片集0, 则如 著名影评家石琪先生所说: / 50 年代的 5黄飞鸿6 只 是粗具规模, 它拍片呆板, 制作简陋, 故事草率等等, 当时已被人诟病, 其电影技术水平在粤语片中也是 较原始的。那些武打场面大都靠演员表演, 镜头只 作纪录, 有时还纪录得不清不楚, 而演员受落后的片 场条件限制, 往往不能尽展所长, 我们不妨说, 这片 集的人物已有动感, 但电影本身的动感仍然贫乏。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 电源基础 课程论文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生平简介:马徐维邦(1901-1961),生于浙江杭县,本姓徐,因入赘马家,改姓马徐。
奇名之人行奇特之事,以奇特之事成传奇之作。
马徐维邦不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编导,但他是任何中国电影史述都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马徐维邦总是与恐怖片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特征鲜明的电影作者,马徐维邦以其严谨认真的创作姿态、精巧幽美的光影色调与冷峻悲凉的入世情怀,精心打造了一种不可多得的电影类型,进而成就了一段令人追怀的电影传奇。
其实,早在马徐维邦以“东方郎却乃”之称与“恐怖导演”身份驰名上海影坛之时,沉默坚执的“马徐特性”及其“颇具异味”的代表作品,便已获得舆论与业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
诚如当时方家所言,人如其名,艺如其名,马徐维邦可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导演。
马徐维邦十八岁时就已经考入上海美专,在上海滩生活、学习了三年,上海美专毕业后他便受聘去了浙江美专教书。
浙江美专所在的杭州离上海不远,当时一些最新的好莱坞电影总能在这里及时上演,而不安心绘画的马徐维邦也成了杭州影院里的常客——当时,这些地方主要是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杭州大世界游艺场、杭州西湖舞台等地。
显然,那个光怪陆离的银幕世界在马徐维邦眼里要比单纯的架上绘画有魅力得多,马徐维邦很快在这些地方流连忘返。
由于专业使然,马徐维邦首先注意到了大银幕上那些诡异奇绝的化妆术,他不仅对每一个有创意的电影化妆造型暗自揣摩,更是亲身实践,回到家里拿自己当模特直接开练了。
这一练不打紧,马徐维邦陡然发现自己对电影的热情已经不可遏制了——1924年,马徐维邦索性直接写信给明星影片公司毛遂自荐,由于他出众的美术功底,没多久便收到回复,同意他在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美工。
这一年,马徐维邦二十岁,重返上海滩的他,已不再是三年前那个为生活所迫、懵懵懂懂的毛头小伙,虽然姓氏已改,但此时马徐维邦心中的信念却无比的坚定——为了一圆那个魂牵梦寄的电影梦。
从六部_警察故事_系列看香港身份认同的变迁
切与香港中心地位的逐渐变迁显然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结语香港社会制度五十年不变的时间概念被王家卫嵌进他的《2046》,片名醒目地传递着香港人的内心诉求。
从归属焦虑到中心焦虑,这是香港在新时代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香港和内地融合的伴生产物,香港和内地已经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对立了,而是一个国家下从区域到全局的多层次融合,新的香港精神将诞生,中华民族主义的内核也将富有新的内涵。
这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香港需要在融合中寻求新区域化与新全球化双重语境下新的功能定位,因而香港社会的中心焦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震荡调整,或许在两地融合到一定程度才能消解,这其中还离不开全球大气候因素的影响。
电影在形塑国族共同体时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在两地融合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合拍片对两地电影业的融合已经有着显著效果。
在两地的文化融合方面,电影的积极功能应该有意识地被借用和强化,或许会加速推进两地的融合进程,而香港的“中心焦虑”或将如“归属焦虑”一样,在某时烟消云散。
(谭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部副编审,100875)(1)参见陈清伟《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香港:电影双周刊出版社2000年版。
(2)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61页。
从六部《警察故事》系列看香港身份认同的变迁张隽隽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将于1997年作为特别行政区域回归祖国。
自此,香港的身份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之下变得敏感起来。
电影这一最为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往往是一个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外化表露。
从1985—2013年,共有六部以“警察故事”为名的电影上映。
这六部电影都是成龙主演,从情节、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既有延续的地方,也有因社会语境的变迁和成龙的年岁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相比于其他社会角色,“警察在身份上有着双重性,不仅有着中下层都市市民平凡生活的共同经济状况,同时又有着个人奋斗、成为英雄的可能路径”。
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
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自20世纪初,香港武侠电影便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衍变后,成为了中国电影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香港武侠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叙事手法,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以及衍变趋势等方面来探讨香港武侠电影的演变。
香港武侠电影起源于上个世纪初,一开始主要受到上海武侠小说的影响。
1913年,由陆荣廷执导的《紫微星君》被公认为香港武侠电影的先驱作品。
这部电影以江湖英雄传奇为题材,描写了一个崇尚侠义和武艺高强的主人公的故事。
当时的香港武侠电影注重英雄主义精神的宣扬,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武术和剑术的影响。
与此同时,香港武侠电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迎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电影创作者,如袁家康、李小龙、李仁港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香港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
其中,袁家康执导的《黄飞鸿》系列电影是香港武侠电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该系列电影以传奇武术家黄飞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表现他在战胜邪教和不公正之势力时所展示的英勇和正义感,传递了弘扬侠义精神和推崇社会正义的价值观。
而李小龙代表作《死亡的面具》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武侠电影。
这部电影采用了真实的格斗技巧和无厘头的黑色幽默手法,使观众们对传统武侠电影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李小龙的死亡,也使得观众们对香港武侠电影角色命运的走向进行了深思。
随着时代的变迁,香港武侠电影也逐渐发生了衍变。
在80年代以后,香港武侠电影开始融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和现代社会背景。
例如,由无线电视台(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以及张曼玉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东邪西毒》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与此同时,少年武侠题材也开始兴起。
该题材强调着青年人面对困境时所展现的勇气与责任感,尤其体现了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的期望。
这一趋势在电影《东邪西毒之风云再起》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64):陪伴人们成长的香港电影
• • • • 1897年电影开始传入香港。 1898年开始有商业性电影放映 。 1901年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 1909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了影片《偷烧 鸭》。 • 1913年,黎民伟和美国人合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 华美影片公司,摄制了故事短片《庄子试妻》。 1923年, 黎民伟又和他的兄弟等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 资的制片机构──民新影片公司, • 1925年上映了它拍摄的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
二十一世纪
• 人们期待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香港电影走向更高的 巅峰,但实际上却预示着香港电影的跌下神坛。香港影坛 的老人逐渐步入中老年,新人却无法挑起这支大旗了。 • 一部部新电影的放映,留下的已不再是以往对香港电影的 赞叹,而是深深的叹息。随着大陆电影的崛起和欧美电影 的持久辉煌,新人再无力拯救每况愈下的香港电影事业了。 能让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仍旧是影坛老人的演出,无论是 新电影、旧电影,我们深爱的还是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老 人和他们的本色演出。
香港精神
• 虽然香港电影是以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模式,但是,在娱乐的内核, 却散发着社会阅读的模式,而使得香港电影在影像中或多或少的对社 会现实获得一点的认识与了解(更何况,寓教于乐是中华文化中的优 良传统,而香港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跟内地电影几乎是相互融贯 的)。如香港的多年以来的住房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的李晓导演的 《危楼春晓》,到60年代的秦剑的《难兄难弟》,再到70年代楚原的 《七十二家房客》、方育平的《狮子山下》系列,甚至是80年代成龙 的《警察故事》、90年代张之亮的《笼民》等,都多多少少的反射出 香港社会的住房紧张的问题;又如香港的治安与黑社会问题的严重, 也在不少的电影中出现,甚至警匪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如《英雄本色》、《黑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