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盘吸虫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前后盘吸虫病

六、前后盘吸虫病
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使小肠、真胃 粘膜水肿,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或粘 膜坏死和纤维素性炎,胆管胆囊发炎膨胀, 病畜临床表现为顽固性拉稀,粪腥臭,消 瘦,贫血,粘膜苍白,肩前(膝壁)淋巴 结肿大,病畜极为虚弱,最后卧地不起死 亡。
(四)病变
(四)诊断
• 生前诊断水洗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检 查虫卵。
六、前后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
• 前后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ramphistomidae) 各属前后盘吸虫(我国约40多种)寄生于家畜 引起的吸虫病。成虫的寄生危害不大,但幼虫 在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移行时,可引起严 重的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
(一)病原特征
• 虫体肥厚,近似圆锥形,横切面接近圆形; 腹吸盘特别发达,位于虫体的后端叫后吸 盘。大小多数在0.4☓1.2厘米左右。
口吸盘 腹吸盘
寄生在网胃的虫体 寄生在瓣胃的虫体
(二)生活史
• 前后盘吸虫在外界的发育与片形吸虫相 似,以锥实螺为中间宿主。囊蚴被吞食 后,首先到达小肠,在小肠童虫从囊内 游离出来,然后在小肠、胆管、胆囊、 真胃等处的组织内移行数十天。最后到 达瘤胃,附着在瘤胃发育为成虫。
(三)致病作用及临床特征
• 诊断性驱虫。 • 剖检在寄生部位找到童虫和成虫。
4.防治
• 可用氯硝柳胺பைடு நூலகம்灭绦灵),该药毒性低, 对童虫有特致,用量牛羊40-50mm/mg吸 收,其他治疗药物与预防措施与片形吸 虫病相同。
谢谢观看! 2020

吸虫ppt课件

吸虫ppt课件

10
3.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豆螺。
11
4.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鳊鱼、鲤鱼、土鲮鱼、 麦穗鱼等
淡水虾
12
5.成虫的寄生部位: 肝胆管
6.感染阶段: 囊蚴
7.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生
食/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
鱼虾) 8. 世代交替
13
三、致病性 (一)致病机理
分泌物与 代谢产物 机械性刺 激与压迫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阻塞性黄疸 细菌感染 胆管上 皮脱落 增生
成虫寄生部位:主要是肺,还可异位寄生。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 童虫体内移行: 肠壁--腹腔---穿膈肌--胸腔--肺

童虫可异位寄生,但多不能发育为成虫 生活史类型:世代交替型
48
肺吸虫囊蚴
49
50
51
思考题: 比较肝吸虫和肺吸虫的生活史差异?
52
【致病性】
卵黄腺 子宫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7
2.虫卵
肩峰
卵盖 卵壳 毛蚴 小疣
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 小的。黄褐色,似芝麻状, 微小,平均为29×17m 。 壳稍厚,前端较窄有小卵盖 ,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 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 。卵内含成熟毛蚴。
8
二、生活史
9
生活史要点
1.终宿主:人 2.保虫宿主:一些哺乳动物(猫、狗)
腹水等。
脑脊髓型:头晕、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癫痫、蛛 网膜下腔出血、瘫痪等。 皮 下 型:皮下结节或包块,多呈游走性大小不等, 压痛明显。
55
脑型肺吸虫病
56
皮肤型肺吸虫病(皮下包块)
57
【诊断】

盘尾丝虫病的科普知识PPT

盘尾丝虫病的科普知识PPT

盘尾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人与人之间食物、饮水、污染 的物品传播。 海鲜类的食物感染。
盘尾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易感染群体:长期处于地方的人群、经 常食用生、半生海鲜的人群、卫生条件 较差的人群、洗不干净蔬菜或水果的人 群等。
如何预防和控 制盘尾丝虫病
如何预防和控制盘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虫病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制,加强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健康 教育和乡村卫生宣传。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食用未经处理的海产品。
如何预防和控制盘尾丝虫病
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对食品质量的 监督和管理。 定期进行人体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盘 尾丝虫病。
治疗盘尾丝虫 病的方法
治疗盘尾丝虫病的方法
药物治疗是治疗盘尾丝虫病的 主要方式,如甲硝唑等。 手术治疗:治疗盘尾丝虫重症 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盘尾丝虫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木 香、草果等。
治疗盘尾丝虫病需要对症治疗,遵医嘱 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积极配合,痊愈 后进行复查。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什么是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 病症,其症状有时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相 似,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
盘尾丝虫病的 症状
盘尾丝虫病的症状
食欲减退,消瘦,营养不良, 贫血等症状。 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 等肠道症状。
盘尾丝虫病的症状
大便中可观察到白色小颗粒,色泽不正 常。
盘尾丝虫病的 传播途径
盘尾丝虫病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什么是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的症状 盘尾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和控制盘尾丝虫病 治疗盘尾丝虫病的方法
什么是盘尾丝 虫病
什么是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是由盘尾丝虫寄 生于人体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 病。 盘尾丝虫是人体肠道中寄生的 一种蠕虫,多生存在空肠和回 肠。

《吸虫病后睾吸虫》课件

《吸虫病后睾吸虫》课件
详细描述
后睾吸虫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在各种淡水环境中生存。其繁殖方式为雌雄异体,雌虫和雄 虫交配后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睾吸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宿主摄入含有囊蚴的水或 食物而感染。此外,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也能传播后睾吸虫。
03
后睾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后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01 轻度感染
通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粪便检查时发现虫卵。
吸虫病的传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径
通过食物传播
食用含有吸虫囊蚴的水生植物 、鱼、螺等。
通过饮水传播
饮用含有吸虫囊蚴的水。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含有吸虫卵的水或泥土, 如游泳、捕鱼等。
通过媒介传播
某些吸虫的卵或囊蚴可附着在 媒介生物上,如蚊子、蟑螂等 ,通过这些媒介生物的叮咬或
接触传播。
吸虫病的危害
0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虫病后睾吸虫》 PPT课件
目录
• 吸虫病概述 • 后睾吸虫的生物学特性 • 后睾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 预防后睾吸虫病的措施 • 病例分析
01
吸虫病概述
吸虫病的定义
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 触含有吸虫卵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寄生于人体的消化 系统或泌尿系统。
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危害 家畜和野生动物。
吸虫病可引起消化道不适、腹泻、腹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
02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吸虫病对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严重 影响,降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03 对生态平衡的危害
吸虫病可导致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死亡,影响物种 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02
后睾吸虫的生物学特性
后睾吸虫的形态特征

最新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最新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死 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赤褐色果酱样液体。内容 物镜下检查可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虫卵 。囊壁因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形成结节状虫囊。
纤维疤痕期 由于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其他地 方,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囊内 由肉芽组织充填,纤维化,最后形成疤痕。
异位损害:主要损害皮下、脑、肌肉等。
感 染 肺 吸 虫 病 的 狗
肺 吸 虫 病 肺 脏 标 本
临床症状
肝型:以肝肿大、肝痛为特征。Fra bibliotek脑型:以侵犯部位而定,常见有阵发性剧烈头痛、
癫痫发作,运动N障碍如偏瘫、视力障碍等。 皮肤型:皮下出现结节或包块,呈游走现象。 胸肺型:铁锈色血痰, 伴咳嗽、胸痛、消瘦。 亚临床型:症状不明显。
囊蚴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脱囊,发育为童虫,童虫 穿过肠壁进入腹腔,1-3周后穿膈肌进入胸腔,从胸腔 进入肺脏,在肺脏发育为成虫。
童虫也可入侵在皮下、肝脏、脑、脊髓、眼眶等处异 位寄生,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成虫寿命5-6年,有的可达20年之久。
转续宿主(猪、鼠、鸡、鸟等)捕食含囊蚴 的第二中间宿主后也可被感染,终末宿主( 如人)通过生吃或或半生吃转续宿主后也可 被感染。
吡喹酮: 25mg/kg ,每天2次,连用2天。
对症治疗:如咳血用止血剂,癫痫用苯妥因钠等。
预防
不喝生水; 注意餐具卫生; 不生吃、半生吃肉类; 不生吃、半生吃淡水蟹、蝲蛄; 加强粪管,不随地吐痰,防止虫卵污染水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杀灭办法
-50 ℃,3小时; -27 ℃,6小时; -10 ℃,10小时; -5 ℃,24小时;
危害
主要由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所 引起。病变过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 童虫穿过肠壁引起局部出血或脓性窦道,在腹 腔移行时引起出血,侵入腹壁可引起出血和化脓,在 肝脏表面移行或穿过肝脏组织引起局部出血、坏死。

吸虫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吸虫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
子雷蚴
母雷蚴
二 、致病
1、 急性期: 童虫所致机械性损害 2、 慢性期: 脓肿期 囊肿期
纤维疤痕期
三、临床分型
1. 胸肺型 2. 脑型
3. 腹型
4. 皮下包块型
5. 亚临床型
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痰或粪便检查虫卵 免疫学诊断
检测特异性抗体
检测循环抗原
五、流行
• 流行概况 • 溪蟹型流行区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讲授的内容及掌握的重点
• • • • •
1、吸虫概论(成虫外形特征 ;基本生活史 类型;重要虫种)
2、肝吸虫 (生活史、致病及流行)
3、肺吸虫 (生活史、致病及流行) 4、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生活史、致病及流行的比较)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成虫
淡水螺
成虫 卵 (血吸虫)
毛蚴
母胞蚴
子胞蚴
尾蚴
成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一、形态与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

成虫 后尾蚴 囊蚴
虫卵
毛蚴 胞蚴
尾蚴
雷蚴
二、致病与诊断
三、流行与防治
1、流行 流行区类型 平原水网型 山地丘陵型 中间宿主 淡水螺类 淡水鱼虾 感染方式
• 蝲蛄型流行区
斯氏狸殖吸虫与卫氏并殖吸虫的比较
卫氏肺吸虫 斯氏肺吸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 宿 主 人,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石蟹, 蝲蛄 致 诊 病 断 肺,脑 ,肝, 皮肤型 并殖吸虫病 病原学检查 (卵 ) 免疫学检查 皮下包块活检 拟钉螺 石蟹 皮肤或内脏 幼虫移行症 --免疫学检查 皮下包块活检

【医学ppt课件】 第三十八章 吸虫

【医学ppt课件】 第三十八章 吸虫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肺部 保虫宿主:犬、猫 中间宿主:1、川卷螺 2、溪蟹、 蝲蛄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肺部 保虫宿主:犬、猫 中间宿主:1、川卷螺 2、溪蟹、 蝲蛄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
三、致病 肺吸虫病 异位寄生
血 吸虫
在我国分布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肝胆管 保虫宿主:犬、猫 中间宿主:1、豆螺、沼螺
2、淡水鱼、虾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途径: 经口
三、致病 胆管炎、胆囊炎 阻塞性黄疸 可诱发原发性肝癌、胆管上皮癌。
姜片虫
一、形态 1、成虫
外形:扁平肥厚,形似姜片 口吸盘:较小
腹吸盘:漏斗状,紧挨口吸 盘,是口吸盘的4~5倍。
三、致病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肺部炎症 成虫: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虫卵: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人照片
第三十八章 吸虫
教学目的
熟悉四种吸虫的形态、生活 史及所致疾病。
概述
1、形态
吸虫成虫呈叶状或舌状,除血吸 虫外均为雌雄同体,均有口吸盘和腹 吸盘。
2、生活史
所有吸虫生活史中均需要一个或一 个以上中间宿主。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肝胆管 保虫宿主:犬、猫 中间宿主:1、豆螺、沼螺
2、淡水鱼、虾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途径: 经口
雌雄异体,口腹吸盘在虫体前部 雄虫粗短,乳白色;形成抱雌沟 雌虫细长,灰褐色 雌雄合抱
血吸虫成虫
2、虫卵 形状:椭圆形 颜色:淡黄色 大小:中等 卵壳:较薄,亚侧位有一小棘 卵盖:无 内含物:毛蚴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下静脉 中间宿主:钉螺 保虫宿主:多种哺乳动物 感染阶段:分支呈珊瑚状 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2处

六、前后盘吸虫病

六、前后盘吸虫病

口吸盘
腹吸盘
寄生在网胃的虫体
寄生在瓣胃的虫体
(二)生活史
• 前后盘吸虫在外界的发育与片形吸虫相 似,以锥实螺为中间宿主。囊蚴被吞食 后,首先到达小肠,在小肠童虫从囊内 游离出来,然后在小肠、胆管、胆囊、 真胃等处的组织内移行数十天。最后到 达瘤胃,附着在瘤胃发育为成虫。
(三)致病作用及临床特征
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使小肠、真胃 粘膜水肿,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或粘 膜坏死和纤维素性炎,胆管胆囊发炎膨胀, 病畜临床表现为顽固性拉稀,粪腥臭,消 瘦,贫血,粘膜苍白,肩前(膝壁)淋巴 结肿大,病畜极为虚弱,最后卧地不起死 亡。
(四)病变
(四)诊断
• 生前诊断水洗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检 查虫卵。 • 诊断性驱虫。 • 剖检在寄生部位找到童虫和成虫。
Hale Waihona Puke 4.防治• 可用氯硝柳胺(灭绦灵),该药毒性低, 对童虫有特致,用量牛羊 40-50mm/mg 吸 收,其他治疗药物与预防措施与片形吸 虫病相同。
六、前后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
• 前后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ramphistomidae) 各属前后盘吸虫(我国约40多种)寄生于家畜 引起的吸虫病。成虫的寄生危害不大,但幼虫 在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移行时,可引起严 重的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
(一)病原特征
• 虫体肥厚,近似圆锥形,横切面接近圆形; 腹吸盘特别发达,位于虫体的后端叫后吸 盘。大小多数在0.4☓1.2厘米左右。

【医学ppt课件】吸 虫

【医学ppt课件】吸 虫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一、形态
1、成虫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 端稍窄,后端钝圆,形似 葵花籽。 虫体大小为 17 mm×4 mm。
2020/10/15
口吸盘位于体前端; 腹吸盘位于虫体前l/5 咽 处。
吸虫
Trematoda
2020/10/15
吸虫概述
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 叶片状或长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 大小差别甚大:0.5~75mm • 具口吸盘、腹吸盘 • 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2020/10/15
常见人体吸虫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2020/10/15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三、致病作用
1、致病机理:
化学刺激+机械性阻塞作用
胆管壁增生,管腔狭窄
胆汁淤集
阻塞性黄疸
胆汁流动不畅,易导致细菌感染
胆管炎、胆囊炎
反复、长期发作 胆汁性肝硬化 肿

2020/10/15
门脉高压+脾 大+腹
2、临床表现 决定于感染的轻、重;病人的健康与营养状
况有关。
• 轻度感染: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呕吐、 乏力
内含成熟的毛蚴
有卵盖,肩峰,小棘
2020/10/15
卵盖
卵壳 毛蚴
小棘
胞蚴
2020/10/15
雷蚴
尾蚴
二、生 活 史

成虫
(肝胆管)
入 水
卵 毛蚴
淡 水 螺 吞 食
胞蚴 雷蚴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课件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课件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概述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流行病学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预防和治疗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病例分析和研究进 展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影 响
添加章节标题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吸虫病:由吸 虫引起的疾病, 主要影响肝脏
和肠道
病例四:患者 女性,28岁, 因皮肤瘙痒、 皮疹等症状就 诊,经检查确 诊为吸虫病前 后盘吸虫感染。
病例五:患者 男性,65岁, 因腹痛、腹泻、 发热等症状就 诊,经检查确 诊为吸虫病前 后盘吸虫感染。
病例六:患者 女性,42岁, 因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等症 状就诊,经检 查确诊为吸虫 病前后盘吸虫 感染。
预防意识
治疗原则和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和诊断吸虫 病,避免病情恶化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内镜下切 除病灶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使用抗吸虫药物进行 治疗,如吡喹酮、甲苯咪唑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吸虫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源。
发热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粪便 检查、血清学
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X线、CT、 MRI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寄生虫病、 消化道疾病等
相鉴别
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的流行病 学
流行病学特征
宿主:主要宿主 为淡水鱼和淡水 贝类
传播途径:通过 食物或水源传播
感染人群:主要 感染人群为渔民 和食用生鱼或生 贝类者
0
0
0
0
0
0
1
2
3

片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片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片吸虫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爆发片吸虫病,患 者临床表现及诊断过程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三:某农村地区因水源污染导 致村民集体感吸虫病,治疗过程及康复情况
案例四:一名宠物犬感染片吸虫病, 主人如何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病例资料,包 括患者症状、检查结果等
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片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粪便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感染的病例
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 抵抗力
消灭媒介昆虫,减少传播 机会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 防病意识
定期监测:对水体进行监测,及时 发现并处理片吸虫病源
片吸虫病的控制策略
养殖管理: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 理,减少片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片吸虫病的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 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或CT检 查显示肺部炎症或浸润性病灶
临床表现:出现咳嗽、咳痰、 胸痛等症状
诊断性治疗:试用抗片吸虫药 物治疗,若症状缓解则可确诊
片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蠕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的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预防:加强粪便管理和改善环境卫生,减少感染源。
片吸虫病的危害
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长期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免疫力低下。 片吸虫病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肝胆疾病、肠道炎症等。 传播范围广,容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片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粪便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感 染者
改善饲养管理,提 高动物抵抗力
片吸虫病的研究价值
深入了解片吸 虫病的发病机 制和传播途径

《前后盘吸虫病》PPT课件

《前后盘吸虫病》PPT课件

(3)成虫 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 损害,如静脉内膜炎。但代谢产物、 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
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
如肾小球肾炎。或其死后随血流带到
肝脏,会引起肉芽肿。
• (4)虫卵
致病最严重,是血吸
虫病的主要致病起的肉芽肿和肝硬化是血吸虫病
•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从5~10月份
感染流行,北方地区多于6~9月份牛、羊放
牧时,在水中吃草或饮水时经皮肤感染。急
性病例多见于夏秋季,慢性病例多见于冬春 季。 •年龄特点 成年牛、羊的感染率往往比幼龄 的高,黄牛和羊的感染率又比水牛为高。
4.症状 • 本病多取慢性经过,一般表现为贫血消瘦, 生长发育不良,颌下与腹下水肿,长期腹泻, 影响受胎或发生流产。如饲养管理不善,可 因恶病质而死亡。 严重感染的畜群,可引起急性发作,表 现为体温上升到 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 减退,呼吸促迫,腹泻,直至死亡。 人感染主要出现尾蚴性皮炎变化。 5、病理变化 基本与血吸虫病相同。
7. 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症状、粪便检查 可确诊。 (1) 粪便检查虫卵 首选:水洗沉淀法 +毛蚴孵化法。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 (2) 直肠粘膜活检 晚期病人肠壁增厚、 虫卵排出受阻,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 (3) 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查抗原;查 抗体。
8. 治疗 首选治疗药物:吡喹酮,黄牛或水牛按每 千克体重30mg,分两次,上午一次,下 午一次。牛体重以400kg为限,最大剂 量为10g;山羊20mg/kg体重,小牛 25mg/kg体重,一次口服。 其它:敌百虫、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 苯(血防846)等。
雄虫大小为4.39~4.56×0.4~0.5mm。 雌虫较雄虫纤细,略长,大小为3.9~ 5.7× 0.07~0.116mm。子宫内通常只 有一个虫卵。 ②虫卵 椭圆形,无色,无卵盖, 大 小为72~74×22~26μm。两端各有一 个附属物,一端较尖,另一端钝圆。 内含毛蚴。

吸虫病-前殖吸虫PPT课件

吸虫病-前殖吸虫PPT课件

-
12
治疗
丙硫咪唑:120mg/kg体重,口服。 四氯化碳:2-3ml加等量石蜡油混合,嗉囊注射。
-
13
预防
1、定期驱虫。 2、灭螺,消灭第一中间宿主。 3、防止鸡群啄食蜻蜓。
-
14
பைடு நூலகம்
-
6
虫卵深褐色,大小为26-32╳10-15μm, 具卵盖,另一端有小刺。
-
7
生活史
成虫在寄生部位产卵,卵随粪便和排泄物排出体 外,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发育为毛 蚴、胞蚴和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钻入第二中 间宿主(蜻蜓),发育为囊蚴。家禽通过啄食含 囊蚴的蜻蜓(稚虫或成虫)而被感染。囊蚴在家 禽消化道发育为童虫,经肠、泄殖腔移行至输卵 管和法氏囊发育为成虫。
输卵管炎畸形蛋腹膜炎病原体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变症状诊断治疗预防pelluciduseovatus透明前殖吸虫呈梨形大小为65822542mm
第八节 前殖吸虫病
-
1
病原体: 宿主:家禽、野禽 寄生部位:输卵管、法氏囊、泻殖腔、
直肠及蛋内 危害:输卵管炎、畸形蛋、腹膜炎
-
2
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 流行病学 病变
-
10
症状
1、前殖吸虫主要危害鸡,特别是产蛋鸡;对鸭的致病性 不明显。
2、初期患鸡症状不明显,有时产薄壳蛋,易破。病情进一 步发展可造成产蛋率下降,产畸形蛋或排出石灰样液 体。食欲减退,消瘦,羽毛蓬乱、脱落。腹部膨大、下 垂、压痛。泄殖腔突出,肛门潮红。严重者可致死。
-
11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所见病变,发现虫 体或粪便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
8
流行病学
1、分布:家禽常见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域广泛,世 界各地均有报道。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方各省。

中华双腔吸虫病ppt课件

中华双腔吸虫病ppt课件

• 动物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也逐渐增加,感染的虫体数可达数千条,甚 至上万条, • 虫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在土 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仍具感染性。对低 温的抵抗力更强,虫卵和在第一、二中间宿 主体内的各期幼虫均可越冬,且不丧失感染 性。
4.致病作用和症状
• 歧腔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可引起胆管炎和
第一中间宿主
陆地螺
第一中间宿主
螺蛳
第二间宿主为蚂蚁
母子
从囊蚴进入终末宿主到发育为成虫约需72~85d,成虫在 宿主体内可存活6年以上。
3.流行病学
• 本病多呈地方流行。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西北 各省、区和内蒙古较为严重。 • 宿主范围广,现已记录的哺乳动物达 70 余种,除 牛、羊、鹿、骆驼、马、兔等家畜外,许多野生的 偶蹄类动物均可感染。 • 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第一、二中间宿主蜗牛和 蚂蚁可全年活动,因此,动物几乎全年都可感染; 而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中间宿主要冬眠,动物 的感染明显具有春秋两季的特点,但动物发病多在 冬、春季节。
中华双腔吸虫 病
一、歧腔吸虫病
1.病原体 ①矛形歧腔吸虫 虫体窄长,呈矛形。虫体 扁平而透明呈棕红色,可 见到内部器官,表皮光滑, 虫体大小为6.7~8.34mm。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两睾 丸前后排列或斜列在腹吸 盘后方成四块状,边缘不 整齐或分叶。
②中华歧腔吸虫
体较宽扁,腹吸盘前 方部分呈头锥状,其 后两侧作肩样突起。 虫 体 大 小 为 3.54 ~ 8.96mm, 两个睾丸呈 圆形,边缘不整齐或 稍分叶,并列于腹吸 盘之后。卵巢在一睾 丸之后略靠体中线。
60mg/kg体重,配成2%的悬混液,经口灌
服有特效。
(2)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羊前后盘吸虫病

羊前后盘吸虫病

羊前后盘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又名同端吸盘虫病、胃吸虫病或瘤胃吸虫病(rumen flukeinfestation),是指由前后盘科的吸虫寄生于瘤胃引起的疾病,因而称为瘤胃吸虫病。

成虫寄生在羊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为害不大;幼虫则因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可造成较严重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更为多见。

这是绵羊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早期以十二指肠炎与腹泻为特征。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病原为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本科中的种类很多,其代表种是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cervi)和在我国最常见的长菲策吸虫(fischoederiuselongatus)。

其成虫主要寄生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壁上,有时在网胃和重瓣胃也可发现。

大多数羊均有大量虫体寄生,危害一般不严重。

如果有很多童虫寄生在真胃、胆管、胆囊和小肠时,可以引起严重的寄生虫病。

虫体形态因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

有的长数mm,有的达20余mm;有的灰白色,有的深红色.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虫体肥厚,呈圆锥状或圆柱状。

口吸盘在虫体前端,另一吸盘较大,在虫体后端,故不称双口吸虫,而称前后盘吸虫。

鹿前后盘吸虫:为淡红色,圆锥形,长5~11mm,宽2~4mm.背面稍拱起,腹面略凹陷,有口吸盘和后吸盘各一。

后吸盘位于虫体后端,吸附在羊的胃壁上。

口吸盘内有口孔,直通食道,无咽。

有盲肠两条,弯曲伸达虫体后部。

有两个椭圆形略分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部。

睾丸后部有圆形卵巢。

子宫弯曲,内充满虫卵。

卵黄腺呈颗粒状,散布于虫体两侧,从口吸盘延伸到后吸盘。

虫卵的形状与肝片吸虫很相似,灰白色,椭圆形,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只在一方面集结成群。

长菲策吸虫:为深红色,长圆筒形,前端稍尖,长为10~23mm,宽3~5mm。

体腹面具有楔状大腹袋。

两分叉的盲管仅达体中部。

有分叶状的两个睾丸,斜列在后吸盘前方。

圆形的卵巢位于两侧睾丸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四)病变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17
(四)诊断
• 生前诊断水洗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检 查虫卵。
• 诊断性驱虫。 • 剖检在寄生部位找到童虫和成虫。
编辑版ppt
18
4.防治
六、前后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
• 前后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paramphistomidae) 各属前后盘吸虫(我国约40多种)寄生于家畜 引起的吸虫病。成虫的寄生危害不大,但幼虫 在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移行时,可引起严 重的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
编辑版ppt
1
(一)病原特征
• 虫体肥厚,近似圆锥形,横切面接近圆形; 腹吸盘特别发达,位于虫体的后端叫后吸 盘。大小多数在0.4☓1.2厘米左右。
编辑版ppt
2
口吸盘
腹吸盘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寄生在网胃的虫体
寄生在瓣胃的虫体
编辑版ppt
5
(二)生活史
• 前后盘吸虫在外界的发育与片形吸虫相 似,以锥实螺为中间宿主。囊蚴被吞食 后,首先到达小肠,在小肠童虫从囊内 游离出来,然后在小肠、胆管、胆囊、 真胃等处的组织内移行数十天。最后到 达瘤胃,附着在瘤胃发育为成虫。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三)致病作用及临床特征
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使小肠、真胃 粘膜水肿,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或粘 膜坏死和纤维素性炎,胆管胆囊发炎膨胀, 病畜临床表现为顽固性拉稀,粪腥臭,消 瘦,贫血,粘膜苍白,肩前(膝壁)淋巴 结肿大,病畜极为虚弱,最后卧地不起死 亡。
• 可用氯硝柳胺(灭绦灵),该药毒性低, 对童虫有特致,用量牛羊40-50mm/mg吸 收,其他治疗药物与预防措施与片形吸 虫病相同。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