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及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及发展趋势时间:2006-1-4 10:55:27 来源:中国企业战略网作者:才子阅读2800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企业应连续不断地注视内部及外部的事件与趋势,以便必要时及时做出调整,因此它是研究企业如何动态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人物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的。
它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给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威胁(即SW0T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制定战略。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整套基本的思路和程序,特别是SWO T分析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战略形成的重要性。
此理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多元化的发展的高潮,但经典的战略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其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对未来环境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这一前提与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
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只运用该理论己很难随环境变化及时地做出战略决策。
其次,经典的战略理论只是方向性和框架性的,S WOT法也没有给出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具体方法,因此显得有些空洞、抽象,可操作性不强。
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
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他认为,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由五种力量决定: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的议价力量。
这五种力量的综合作用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随产业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管理理论
1.资源学派与核心能力理论2.学习型组织理论3.有关超越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4.最新趋势1.资源学派(1)进入90年代以后,企业环境变化频繁性和程度增加,行业的利润高低不再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学者们发现,即便是处于利润水平低的行业,也可以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在经营绩效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别。
因此,主张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为战略制定基础的理论迅速兴起。
密西根大学的普莱哈莱德( . Prahald) 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1990年,他们分析了一些世界上的知名公司后,提出,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各种核心能力的集合。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竞争力来自比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设核心能力的能力。
他们还指出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对于顾客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和难以模仿性等特点。
2.资源学派(2)资源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成了战略的基础。
另外,该学派假定各个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公司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战略资源和能力。
这样,资源的差异性和公司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就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此,战略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培植独特的战略资源和对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一).基本概念: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二).观点基本:(1)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过程。
(2)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珍贵、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标准之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2.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1990年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从组织的角度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理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嬗变趋势以及新趋势三个角度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战略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佛吉尼亚.拉塞尔强调了企业顶层管理层需要采取长远规划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引以为豪的著作《企业之间的博弈》基本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的基础。
其主要观点是:企业是在某种博弈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的,顶层管理者需要寻找企业最佳的策略选择。
到了20世纪70年代,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描绘了企业生态环境中的五大力量: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替代品和新进入者,其对企业战略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后,哈姆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发掘自身核心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久竞争优势。
二、嬗变趋势1.战略管理理论由量化分析转向质性分析。
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初期,经济学的理性分析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
乔治塞特仁在其所著《竞争战略》中强调了市场占有率与退出门槛这两个指标极为重要,成为了当时战略管理理论奠基的两个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不仅仅是数字,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如所处行业环境、管理团队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从8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定量考察这些质性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获得的影响。
2.管理并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并购是企业战略选择的一种方式。
在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高科技园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催生了许多并购潮,大量资金充分发挥出了并购的作用。
然而,并购过程中经常忽视企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合并后的企业内部矛盾和管理混乱。
因此,企业战略选择中必须重视企业文化。
3.注重跨界融合创新在当今竞争激烈、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在创新领域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注重跨界融合。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理论。
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 、企业 目 标 的建 立 、基本 发展方 针和 竞争 战略 的制定 等。学术界关于企业 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狭
企业 里 就不存在 战略管 理。按 照广义 的概 念, 企业 战略管理本质上应视为一种管理思 想 ,即从 战略意义上去管理企业 ,是一种战 略性思维的运用 , 强调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 去认识企业管理问题 , 而不是就事论事的片
断式思路。 ( 二) 企业 战略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程。
二 、企业 战略管 理理论 的研究现状
战略 管理是将 企业 日常业务 决策 同长期 计 划 决策 相结合 而形成 的一 系列经 营管 理业 务。
个层层深化的过程 。 存在奠基、鼎盛 、反 思 、重振等几个清晰的 、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的研究阶段 , 这些阶段共 同构成 了战略管理 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 。 企业战略管理理 论 的发展 , 可 以分为四个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这一 阶段主要形成三种
1 .顾客让 渡价值 中心理论 。菲利普 ・ 科特勒把顾 客价值称为顾客让渡价值。 博诺 认 为传统 的竞争 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 。 以顾 客价值为 中心 的战略逻辑 扩展和超越
了传统战略理论 的内容 , 这时的顾客价值就
正 进行的管理 。 斯坦纳在 1 9 8 2 年 出版 的《 管 理政策与战略》中指出 , 企业战略管理是确
状
企 业战 略管理作 为一 门学科诞 生理理 论 的新发
展。
企业战略理论 的演化及发展趋势
终 目标 是通 过建 立 新 的竞 争优
势 , 股 东 创造 更 多 的财 富 , 为 实
现企 业 价值 的最 大 化 。为 了实 现这 一 目标 , 业 管 理 的 理 论 企
对 大 型企业 的顶层 决 策 与总 体
控 制 的需 要使 得 长期 投 资与 财 务 预算 的协调 与控 制 变得 尤 为 重 要 。正 是 在 这 一 时期 , 个 一
和 实践 工作 者经 过 长期 的研究
和探 索 , 成 了一 系 列 企 业 战 形
略 管 理 的 理 论 。1 6 9 2年 美 国
著 名 的管理 学 家钱 德 勒 出版 的
标, 以资 金 的 时 间 价 值 和 风 险 性 原理 为 基础 , 以资本 预算 、 资 产 分析 、 长短 期融 资 、 利政 策 红
以实 现 股 东 财 富 最 大 化 为 目
出买 方 市场 的特 征 。公 司为 争 夺市 场 的竞 争 日趋 激 烈 , 业 企 的 发展 由主要 受 内部 条件 制 约 转 向受 市 场 环 境 的制 约 , 这 在 种 时代 背景 下 就 产生 了以环 境 为基 础 的 战略 管 理理 论 。 主要
略》 出版 。 他 认 为 企 业 战 略 是
一
机和 8 O年 代 的 技 术 革 命 给 世
业 中的 定 位 , 过 自身 的 战 略 通 对 5种 竞 争 力 量 产 生 影 响 , 并 影响 本 行 业 的 结 构 , 成 本 优 以 势 和差 别 化赢 得 竞争 优势 。在 这种 制 订 竞争 战 略 的模 型 的基 础上 , 特 提 出 了 提 供 成 功 机 波 会 的 3种 基 本 战 略 : 成 本 领 总 先 战略 、 歧 立 异 战 略 和 目标 标 集 聚战 略 , 通 过 具 体 的行 业 并 分析 把 这 3种 战 略具 体化 。 在《 争优势》 书 中, 竞 一 波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
第一作者简介: 刘 忠, 男, 1968 年 6 月生, 1990 年毕业于西北工 业
[ 2] 蒋云.ERP 实施 各 阶 段 的 风 险 分 析 及 对 策[ J] .市 场 周 刊·财 经 论 坛,
大学, 现为燕山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5 级在职硕士研
2004( 4) :66- 67.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 其在 1971 发表的经典著作《公司 战 略 概 念》一 书 中 首 次 提 出 了 公 司 的 战 略 思 想 问 题 , 阐 明 了 制 订 与 实 施 公 司 战 略 的 两 阶 段 战 略 管 理 模 式 。安 德 鲁 斯 的 最 大 贡 献 是 提 出 了 战 略 制 定的 SWTO 分析框架。设计学派认为: 战略制定是一个有意识控制的思 想过程。企业的经理是企业战略的唯一制定者, 其战略制定过程是简单 而又非正式的一次成型过程, 成型之后即付诸实施。另外, 其认为最佳战 略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摘 要: 介绍了企业战略的含义, 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企业战
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企业战略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企 业的发展方向, 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 立 、基 本 发 展 方 针 和 竞 争 战 略 的 制 定 等 。
出组织要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 为 现 代 战 略 分 析 方 法 的 基 础 ; 第 三 种 观 点 是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初 , 安 德 鲁斯对战略进行了 4 个方面的界定, 将战略划分为 4 个构成要素, 即市 场 机 会 、公 司 实 力 、个 人 价 值 观 和 渴 望 、社 会 责 任 。 他 还 主 张 公 司 应 更 好 地配置自己的资源, 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2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主要学派的理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及规律,并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
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战略管理”理论回顾及研究趋势
产业 的竞 争 状况 和竞 争 结 构 。产 业 内部 的竞 争 状态 取决 于五 种 基 本 竞 争力 量 , 进 入 威 胁 、 即 替 代 威 胁 、 有 竞 争 对 手 之 间 的 竞 争 、 方 议 价 能 现 买 力 和 供 方 议 价 能 力 。 这 五 种 竞 争 的 共 同 作 用 力
多 地 被 应 用 到 了 战 略 研 究 , 而 形 成 了 一 个 新 的 从
用 , 忽视 了企 业 自身 的特 质 与能 力 。另 外 , 而 波 特的基 本竞 争 战 略 的成 功 使 他 转 向思 考 多 业 务 公 司 的 战 略 问题 , 据 公 司 对 业 务 单 位 的 影 响 程 根 度 不 同 分 为 四类 战 略 : 合 管 理 、特 认 为 企 业 成 功 是 两 个 因 素 的 函
的 基 础 , 使 一 些 企 业 进 入 一 些 利 润 很 高 但 缺 乏 诱
经 验 或 与 自身 竞 争 优 势 毫 不 相 关 的 产 业 , 行 无 进 关 联 的 多 元 化 经 营 。 R me 1 9 ) 指 出 产 业 u h( 9 1 则 内 利 润 差 异 甚 至 比 产 业 间 差 异 还 大 ,a osn Jcbe
决 定 了 竞 争 的 强 度 和 最 终 利 润 能 力 。 在 一 定 时
出了 “ 略 四要 素 ” , 为 战 略 的构 成 要 素应 战 说 认 包 括产 品与市 场 范 围、 长 向量 、 同效 果 和竞 增 协 争 优 势 。 由 此 , 略 管 理 理 论 的 研 究 逐 渐 由单 纯 战
过多 强调 了 外 部 环 境 , 分 突 出 了 市 场 力 的作 过
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149高等教育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飞跃,产品逐渐丰富,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此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受到关注。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一)战略规划学派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战略规划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主要代表人物为安德鲁斯和安索夫。
该时期的理论可以系统的划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设计学派,设计学派对于战略的结构问题研究比较重视,哈弗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是该学派理论的领军人物。
他认同钱德勒的思想,在1971年第一次发表了设计学院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著作--《公司战略概念》,该著作中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利用单向法构成了企业战略规划基本体系。
还通过分析独特竞争力的概念,着重指出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同时对外部市场环境展开理性和科学的分析,最终找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潜在有利因素,同时尽可能使企业与市场上的环境相适应。
另一个是计划学派,两个学派几乎同时产生,计划学派的领军人物为安索夫,他于1965年发表了计划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公司战略》。
该著作中提出了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四个要素。
而在1972年,安索夫又发表了《企业经营政策》一书,本书中正式对战略管理制定了概念。
(二)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传统战略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环境为基础产生的传统战略管理理论。
当时西方的经济市场外部环境变化较快,环境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逐渐增强,以往的战略规划学派逐渐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因此以奎因、明茨伯格等数位学者为首的环境适应学派产生,奎因在1980年发表了《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该书中提出了逻辑改良思想,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不断适应新环境,同时企业战略制定者还需要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既定思维突破。
总之该派系的思想主要是认为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互交融、市场环境在企业战略当中扮演中心角色,且处于何种市场环境是企业本身无法控制的,因此适应环境是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0-70年代的制定阶段,80年代 的变革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综合阶段。初期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的是企业环境 分析和竞争优势的建立,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战略管理理论开始注重 企业变革和创新,以及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流派
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其战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战略目标来看,公司明确提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的战略 愿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方案。在战 略规划方面,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自身产品和服战略,通过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和加大 研发投入,以实现快速发展和盈利。同时,公司也注重风险管理,制定了相应 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结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流派的演变。从设计学派到定位学 派再到创业学派,每个流派都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然而,每个流派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谢谢观看
3、定位学派
定位学派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代表人物包括特劳特、里斯等。该流派强 调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企业的独特位置,提出了定位理论。定位学派认为,在竞 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找到目标客户群体, 并确立独特的市场地位。
4、创业学派
创业学派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的,代表人物包括熊彼特、德鲁克等。该 流派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创业理论。创业学派认为,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该通过创新和创业精神,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实现快速发展和盈利。
2、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是继设计学派之后出现的另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包括肯尼迪、明 茨伯格等。该流派强调战略制定的程序化和计划性,提出了M-C-S(MissionCapital-Strategy)模型,即企业使命决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决定企业资 源配置。计划学派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 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实施。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战略管理理论学派
明茨伯格(2002) 明茨伯格(2002)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书中将战略的发展历程分为10个学派。 书中将战略的发展历程分为10个学派。 10个学派
设计学派
设计学派,象征动物是蜘蛛, 设计学派,象征动物是蜘蛛,象征意义是蜘蛛在专心致志地编 蜘蛛 织着自己的那张网。 织着自己的那张网。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做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做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它重点探讨作 为非正式设计过程的战略形成。设计学派认为,战略形成应该是一 为非正式设计过程的战略形成。设计学派认为, 个有意识、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 个有意识、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才能采取行 动,有效的战略产生于严密控制的人类思维过程。设计学派信奉的 有效的战略产生于严密控制的人类思维过程。 格言: 三思而后行” 关键词是吻合、适合、特色竞争力、 格言:“三思而后行”;关键词是吻合、适合、特色竞争力、竞争 吻合 优势、SWOT、明确阐述、执行。 优势、SWOT、明确阐述、执行。
权力学派
权力学派:象征动物是狮子, 权力学派:象征动物是狮子,象征意义是狮子紧紧地盯着一 狮子 群羚羊,寻找着准备追击的目标;小狮子们也互相打量着, 群羚羊,寻找着准备追击的目标;小狮子们也互相打量着,估摸 着谁能吃到第一口。 着谁能吃到第一口。 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包括组织内部各 个矛盾着的集团之间和互为外部环境的组织之间的协商。 个矛盾着的集团之间和互为外部环境的组织之间的协商。权力学 派信奉的格言: 当心第一” 权力学派的关键词是:契约、 派信奉的格言:“当心第一”。权力学派的关键词是:契约、冲 突、联合、利益相关者、政治游戏、集体战略、网络、联盟。 联合、利益相关者、政治游戏、集体战略、网络、联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涉及到企业的定位、发展方向、经营策略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嬗变,同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本文将从理论的嬗变和新趋势两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1.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而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这种理论主要体现在SWOT分析和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上。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考虑,忽略了竞争对手的影响。
2.资源基础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为重视企业资源的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基础。
企业需要通过内部资源的积累和管理来实现战略目标。
这种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源和能力定位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方面。
3.竞争策略理论竞争策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又一次嬗变。
竞争策略理论强调企业需要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竞争策略理论主要体现在波特的竞争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等方面。
4.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嬗变。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企业需要在外部环境中寻找商机,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企业和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相对于前面的理论来说,更加重视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体现在战略联盟、开放式创新和战略共生等方面。
1.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组织形态,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2.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品牌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
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摘要: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并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演进;规律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
目前,管理学对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会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出现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前瞻性地把握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为更好地把握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其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 世纪60 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
从时间跨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 60 、70 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
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
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他被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在此基础上,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认为,首先,在制订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
其次,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订的设计师,并且还必须督导战略的实施。
再者,战略构造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关键在于指导原则,优良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设计学派”以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
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其新发展
四、结论
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 场环境和竞争压力。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人才 资本、敏捷性和生态等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适合的 战略以实现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自那时以来,战略 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本次演示将简要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的演变过程及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
谢谢观看
3、90年代:动态战略理论
90年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动态 和复杂。这个阶段的代表理论包括明茨伯格的动态战略理论、资源基础观和核心 能力理论。这些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培育。
4、21世纪:网络化战略理论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格 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阶段的代表理论包括平台战略、网络效应战略和社交 媒体营销战略等。这些理论为企业利用新兴技术进行市场拓展提供了指导。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1、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战略 管理理论
在这个阶段,战略管理理论尚处于萌芽期。学者们开始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的 概念、方法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战略管理理念,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 等。这些理念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80年代:竞争战略理论
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学者们开始竞争战 略。这个阶段的代表理论包括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和竞争定位理论。这些理 论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其 新发展
01 一、引言
目录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趋势,并分析其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一、战略定位与差异化竞争在过去,企业的战略定位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状况的分析。
然而,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环境。
因此,新兴的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应该不断创新与变革,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差异化竞争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新趋势之一。
企业通过独特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形象,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差异化。
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客户,还能够提高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份额。
二、数字化和科技应用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和科技应用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正在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战略决策。
数字化战略管理理论的新趋势是将数字化技术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战略计划。
三、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议题。
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要求企业在战略管理中考虑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
新发展趋势表明,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
例如,企业可以制定环保政策和减少碳排放目标,以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同时,社会责任也包括了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和社区发展等方面。
四、战略创新与学习型组织随着市场变化的加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和学习,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会。
新兴的战略管理理论强调创新和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
创新不仅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包括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文化,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发展,以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全球化和战略联盟随着全球贸易和竞争的增加,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战略管理论文题目一、最新战略管理论文选题参考1、战略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前沿2、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3、战略管理理论的沿革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4、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5、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6、大学校长与战略——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7、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战略--论我国高技求企业的战略管理基本模式8、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战略——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战略管理基本模式9、试论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10、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11、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1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流派述评13、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14、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思维比较15、论创业研究与战略管理研究的相互关系16、浅议企业多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17、SWOT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18、战略管理: 利益相关者方法19、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20、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方向二、战略管理论文题目大全1、我院药剂科发展的战略管理与思考2、论现代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3、动态环境下战略管理研究的新趋势4、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5、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6、我院药剂科发展的战略管理与思考7、战略管理和作业基础预算研究8、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剖析9、医院战略管理新思维(续)10、医院战略管理新思维11、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12、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13、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研究14、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1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管理框架16、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的发展述评17、企业信息化中IS/IT战略管理研究剖析18、战略管理的实施与公共价值的创造——评穆尔的《创造公共价值:政府中的战略管理》19、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与战略风险思想探析20、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述评三、热门战略管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基于BSC和EVA整合战略管理的应用研究2、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战略管理研究3、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4、危机管理与战略管理——把危机意识融入战略管理过程5、西方学者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战略管理角色及其启示6、在图书馆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探析7、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8、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9、基于战略管理的图书馆战略研究10、论突发性企业危机及其战略管理11、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12、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13、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14、企业战略管理模型:战略—文化—结构15、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16、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17、大型工程的战略管理18、图书馆战略、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研究19、学校“战略管理”论20、平衡计分卡和关键成功要素在战略管理中的运用与整合四、关于战略管理毕业论文题目1、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2、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4、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5、战略管理研究现状与未来我国研究重要领域6、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7、试论企业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战略管理8、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9、从系统论看企业战略管理10、情境理论化:基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探讨11、企业战略管理若干问题试析12、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13、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14、平衡计分卡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5、中国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的情景嵌入式研究16、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与展望17、平衡计分卡(BSC)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8、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管理范式研究19、价值链管理: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管理模式20、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五、比较好写的战略管理论文题目1、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本质是动态竞争管理2、大型工程的战略管理3、基于整合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思想与基本框架4、战略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创新:平衡计分法5、知识战略选择——战略管理的新命题6、战略管理:危机与挑战7、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述评8、企业战略管理范式的转型9、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10、案例研究方法和战略管理研究11、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分析12、战略管理理论综述13、柔性战略思想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14、绘制战略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作者共被引分析15、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16、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初探17、从操作管理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18、浅议企业多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19、突破性创新的战略管理:框架、主题与问题20、波特竞争战略与现代医院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
1、战略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 用
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五力模型可以帮助企 业分析行业竞争格局,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SWOT分析可以协助企业明确 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可以 帮助企业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从而更好地衡量和管理战略实施 效果。
这个时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形成了多个学派和多种理论体 系,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需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思考 和应对各种问题,战略管理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趋势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将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可以通过研究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发掘更为普 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同时,可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经济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战略管理理论。 此外,将有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实践者共同参与到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 来,推动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 20世纪80年代):成熟期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 心内容。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 今):完善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和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烈的影响 ,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 。波特认为 ,在 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 ,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 用 ,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 ( Posi2 tion) ,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 。根据这一观点 ,波特提 出如下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 :首先 ,分析有吸引力 的行业区割的各种竞争力量 ,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 争力量模型 ;然后识别 、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区 割的竞争战略 :低成本战略 、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 战略 ;最后 ,实施所选定的战略 。上述过程是以这样的 认识为基础的 ,即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 素 ,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②。但是 80 年代末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 ,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 定性的增大 ,产业边界日益模糊 ,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 益下降 ,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 以持续 ,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 的过程中落伍 。事实也表明 ( Rumelt ,1991) ,行业内公 司之间的利润水平就象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那样 ,存 在着很大差异 。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 ,企业战略管 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 : 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 开始转 向 以 资 源 为 基 础 的 竞 争 优 势 观 ( Resource \ |
表的专著《铸造永存 : 愿景型企业的成功特性》为主进 行讨论 。在这本书里 ,作者认为 ,保持核心价值和核心 使命不变 ,同时又使经营目标 、战略与行动适应变化的 环境是企 业 不 断 自 我 革 新 并 取 得 长 期 优 秀 业 绩 的 原 因 ,而构建与贯彻有效的企业愿景 ( Company’s Vision) 则是成功的关键 。具体来说 ,该理论的要点如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的专著《铸造永存 : 愿景型企业的成功特性》为主进 行讨论 。在这本书里 ,作者认为 ,保持核心价值和核心 使命不变 ,同时又使经营目标 、战略与行动适应变化的 环境是企 业 不 断 自 我 革 新 并 取 得 长 期 优 秀 业 绩 的 原 因 ,而构建与贯彻有效的企业愿景 ( Company’s Vision) 则是成功的关键 。具体来说 ,该理论的要点如下 :
这一范式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 , 隐含的前提是通过分析 、经验和洞察力 的结合 , 高层管理者可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 , 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 执行 。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 , 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分离 , 战略 形成是内容导向的 。这些特点与六 、七十年代的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
4
《南开管理评论》1999 年第 2 期
从理论本身看 ,该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把核心价值 、 使命 、宏大远景目标等要素的不同特点和对企业长期 发展的作用纳入了企业愿景的统一概念框架中 ,并突
Nankai Business Review No. 2 , 1999
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主题文章
适应 。从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 ,企业战略管理得到 进一步发展与丰富 ,出现了多种理论学派 ,但其主流如 70 年代的经营组合管理理论 (Business Portfolio Man2 agement) 、80 年的竞争定位理论 ( Porter ,1980 ,1985) 等 基本属于该范式 。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 理论发展 研究趋势 Key Words Strategic Mae Theory Research Trend
一 、引言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五 、六十年代 , 其中 , 60 年代企业 战略 管 理 研 究 的 成 就 主 要 有 两 个 : 一 是 钱 得 勒 的 “结 构 跟 随 战 略”假 说 (Chandler , 1962) , 二是安东尼 - 安索夫 - 安德鲁斯范式 (Ant hony2Ansoff2 Andrews Paradigm) 。钱得勒从案例研究入手 , 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 , 分 析了企业成长方式与结构变革的关系 , 得出了 “结构跟随战略”假说 , 为以 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安东尼 (Ant hony , 1965) 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的 基础上 , 将计划和控制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 、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 , 并分 别对应于组织的高 、中 、低三个层次 。安东尼认为 , 战略规划是组织高层管 理的一项独特而重要的活动 ———这一重要认识在安索夫 (Ansoff , 1965) 和 安德鲁斯 (Andrews , 1970) 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 并在有关的概念发 展和过程细化方面得到深化 , 从而形成所谓的安东尼 - 安索夫 - 安德鲁斯范 式 。这一范式认为 , 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 、制定 、实施和控制组织 的长期目标 、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 。到 70 年代末这一范式被广泛传 播和接受 , 至今仍然是接受程度和实施最广泛的一种观点 。
主题文章
出了愿景驱动式管理 ( Vision2Driven Management ) 在企 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 而言 ,它比 90 年代前的理论更强调确定使命 、组织层 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创新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 用 ,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的“战略意图”、圣吉的 “共同愿景”等概念一样 ,它突破了传统的宗旨说明书 较局限于中短期眼光 、激励性不足等弊端 ,同时克服了 传统的战略规划过于强调分析竞争者优劣势与公司资 源等 ,却无法培育出长程的行动所需要的一种哈梅尔 与普拉哈拉德所说的“值得全心追求的目标”的缺点 。 与“战略意图”“ 、共同愿景”等概念相比 ,其框架更加完 整统一 ,便于操作 。从理论倾向上看 ,它与 80 年代日 本企业管理方法对美国企业管理影响的一种表现 。从 学说发展史角度看 ,它继承了 80 年代中期麦肯锡 7S 模型强调企业共享价值观的特点和管理实证主义的研 究方法 ,但在研究中采用更细致的实际公司分对比较 的方法 ,因而结论更有说服力 。
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的出现表明 ,90 年代的战略管 理理论更加注重强调核心价值 、使命 、组织层次的宏大远 景目标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 ,更加注重 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 ,这应被视作 90 年代以至下 世纪初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
三 、资源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模型
11 一个好的公司愿景应包括两个部分 : 核心信仰 (Core Ideology) 与未来显像 ( Envisionde Fut ure) 。前者 包 括 核 心 价 值 ( Core Value ) 和 核 心 使 命 ( Core Pur2 pose) ,用以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存在的原因 ,是 企业长久不变的东西 ; 后者包括要 10 到 30 年努力来 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 (Big , Hairy ,Audacious Goals ,记作 B HA G) 和对它的鲜活描述 (Vivid Descriptions) ,它们是 企业期望去变成 、创造 、并需要重大改变和进步才能获 取的东西 ,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 。
80 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 ,企业经营环 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从外部环境看 ,技术创新加剧 ,国 际竞争激烈 ,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 ,不确定性对企业管 理的挑战越来越大 ; 从内部环境看 ,员工素质普遍提 高 、自我发展意识日渐增强 ,组织趋向扁平化和弹性化 等 ,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 。这些 挑战使得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 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 ,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 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 战略形成观 ,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 ,由 高层管理 者 承 担 全 部 战 略 管 理 责 任 转 向 激 发 员 工 努 力 、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 。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 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 、强调从实践中学习 、各学派进一 步整合等特点 。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 90 年代以来上 述各方面的理论进展 ,评述其特征与意义 ,并揭示企业 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 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
在整个 80 年代 ,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 1980) 、 《竞争优势》(1985) 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强
烈的影响 ,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 。波特认为 ,在 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 ,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 用 ,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 ( Posi2 tion) ,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 。根据这一观点 ,波特提 出如下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 :首先 ,分析有吸引力 的行业区割的各种竞争力量 ,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 争力量模型 ;然后识别 、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区 割的竞争战略 :低成本战略 、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 战略 ;最后 ,实施所选定的战略 。上述过程是以这样的 认识为基础的 ,即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 素 ,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②。但是 80 年代末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 ,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 定性的增大 ,产业边界日益模糊 ,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 益下降 ,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 以持续 ,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 的过程中落伍 。事实也表明 ( Rumelt ,1991) ,行业内公 司之间的利润水平就象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那样 ,存 在着很大差异 。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 ,企业战略管 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 : 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 开始转 向 以 资 源 为 基 础 的 竞 争 优 势 观 ( Resource \ |
21 核心信仰规定了组织的耐久性 ,它如同把组织 黏结起来穿越时间的粘合剂 。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的 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 ,它具有内在性 ,被组织内的成员 所看重 ,独立于环境 、竞争要求或管理时尚 ,一般 3 —5 条 。核心使命规定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它是组织努力 的指明星 ,可以通过连续追问来理清 。核心信仰必须 被组织成员共享 ,它的设定是一个组织自我发现的过 程 ,是员工自我看重的价值而非别人强加 。
41 愿景驱动式管理不仅要求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 愿景 ,而且要求创造各种有形的机制配合核心信仰的 保持和激发实现未来显像的各种变革 。这些机制包括 更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 、适合企业特性的员工遴选 与培训 、企业内部成长的领导人选择机制 ,以及永不满 足的自我改善 (自我超越) 等 。这些机制相互配合并且 紧密围绕企业愿景 ,这是愿景型企业持久而有活力的 机制保障 。
二 、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
在 70 年代 ,管理学者就认识到企业使命 ( Purpos2 es) 或宗旨 ( Mission) 的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部分 ,如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曾认为 ,提出 “企业的业务是什么”就等价于提出了“企业的使命是 什么”;管理学家阿贝尔提出用顾客需求 、顾客群体和 技术来定义业务 。到 80 年代 ,大部分战略管理著作都 把定义企业使命或宗旨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首 要任务 ,并且认为 , 企业的宗旨说明书 ( Mission State2 ment) 应包括更多的内容 ,比如有的管理学者认为应包 括九个基本部分 :顾客 ,产品或服务 ,市场 ,技术 ,生存 , 增长与盈利水平 ,经营哲学 ,自我概念 ,公众形象 ,对雇 员的考虑等 (David ,1989) ;有的管理学者还把经营哲学 和其他要素明确分开 ,并探讨其不同特点与作用 。进 入 90 年代以后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 ,企业宗旨或使 命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出现了所谓的愿 景驱动式管理 。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哈梅尔与 普拉哈拉德 ( Hamel , Prahalad ,1989) 提出的“战略意图” ( St rategic Intent) 概念 、彼得圣吉 ( Senge ,1990) 提出的 共同 愿 景 ( Shared Vision ) ①、柯 林 斯 和 珀 斯 ( Collins , Porras ,1994) 提出的“愿景型企业”( Visionary Compa2 ny) 。为简便计 ,本文主要以柯林斯和珀斯 1994 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