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文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合集下载

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研究的论文

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研究的论文

近代史关于鸦⽚战争研究的论⽂ 鸦⽚战争(1840年6⽉~1842年8⽉)的爆发对中国的各个⽅⾯产⽣了深远的影响,更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近代史关于鸦⽚战争研究的论⽂,希望⼤家喜欢! 近代史关于鸦⽚战争研究的论⽂篇⼀ 《从鸦⽚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看中国的失败》 [摘要] 鸦⽚战争(1840年6⽉~1842年8⽉)的爆发对中国的各个⽅⾯产⽣了深远的影响,更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在⾛着不同的道路,最终也决定了战争最后的胜败。

[关键词] ⼯业⾰命⾃然经济鸦⽚战争 鸦⽚战争(1840年6⽉~1842年8⽉),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

⾃乾隆后期中国实⾏“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同时清政府实⾏⾃给⾃⾜的⾃然经济使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时处于优势地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英国,国内的商品打不⼊中国市场,在对华的贸易中处于逆差的地位。

英国想扭转在对华贸易中的逆差地位,于是对华进⾏鸦⽚输出,通过鸦⽚贸易改变英国在对华贸易的逆差地位;⽽英国的鸦⽚贸易却严重的损害了清政府的利益,清政府禁烟以维护其利益,却严重的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发动侵略战争,以图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不积极的应战,致使战事不利,迫于英国的压⼒,道光帝派直⾪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在条约中第⼀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等,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使鸦⽚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中国的清政府战败,英国取得了胜利,⽽当时拥有4万万⼈⼝的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对战争前中英双⽅的现状进⾏⼀下对⽐,从中我们不难找出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战争前的中国:从经济体制上看,当时清政府的经济是以⼟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所有制经济。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范本)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范本)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的资‎源,攫取更大的利‎润。

为此,它们竭‎力维护中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君主专‎制统治,勾结封建‎势力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农业为例,甲午‎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虽然进一步商品‎化,但这主要是由‎西方列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引起的‎,因此,这种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不仅没有导致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相应发展,而且使‎广大农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更重的盘‎剥和压榨。

同样,‎西方列强把大量资‎本输入中国,在中‎国经营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并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样,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外国商品‎和资本的大量输入‎,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个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外国侵略势力又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采用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残酷地统治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

在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和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

领‎事裁判权作为一种‎政治性的侵略,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法制的独立性,同‎时也是外国侵略者‎在华攫取各种经济‎特权和巩固各种既‎得利益的重要手段‎。

享有治外法权的‎在华外国人,可以‎恣意妄为而不受中‎国行政法律的管辖‎和制裁。

尤其是在‎这种治外法权庇护‎下的“租界”,更‎无异于“国中之国‎”。

中国政府的内‎政、外交、财政、‎军事无一不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各大国驻华公使馆‎事实上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者攻陷广州;1858年5月,侵略军攻陷大沽、天津,此时侵略军的炮筒直指紫禁城!1858年6月26、27日,清廷分别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

11月8日,英法又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人性的贪念让他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

近代史论文 鸦片战争

近代史论文 鸦片战争

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范文一: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173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却两度陷入了鸦片战争的泥沼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历史的背后留下的并不是空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原因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

由于这次战争是英殖民主义强行向中国倾销走私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然封建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新的社会因素不断地冒了出来,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

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依然没变。

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

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完全找不到销路,而英国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导致其一直处于贸易入超的地位。

为了改变中英贸易的状况,英国企图变中国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

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

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

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

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

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亘古未有。

主要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篇一《试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论文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亘古未有。

主要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更多的掠夺,广大农民生活更加困苦,中国社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小农经济制度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论文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双重作用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

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军和海军。

他们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的热潮。

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冲破了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风气,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得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个超稳定的社会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并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必然尖锐。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曾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但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商人、地主、官员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剥削农民,农民还需缴纳高额赋税和承担各种徭役,生活极端困苦。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近代史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发展走势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鲜明的特点。

本文将从近代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发展走势,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一、近代史中的中国近代史中的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灾难。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外国侵略、内部动乱、经济落后等。

然而,中国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垮,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逐渐走出了困境。

二、中国的发展走势1. 改革开放: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开放了市场,吸引了外资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2. 现代化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注重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中国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了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3. 全球化与区域化:从独立走向合作全球化与区域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区域化合作,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三、原因与意义1. 原因(1) 人民的力量: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奋斗,追求进步和发展。

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2) 政策调整: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调整了政策,开放了市场,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政策调整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中,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变迁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变迁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只变迁摘要: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石碑,数处遗址。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内战结束,人们经历了无数的耻辱和不甘,到了中共建立共和国后,以为从此摆脱了耻辱,却陷入了另一个漩涡,经历十年的文革,总也成就了一个中国。

关键字:原因、主要矛盾、表现、自然经济、性质168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却两度陷入了鸦片战争的泥沼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历史的背后留下的并不是空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原因。

“以史为鉴”,不再因为相同原因犯相似的错误,这就是历史这门科学存在的意义。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

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

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

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

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

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见浙东之战)。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

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

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

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169人后攻陷镇江。

27日,英舰队驶抵南京江面,清军已无力再战,全部接受英国侵略要求。

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但是,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装备落后,终为英军所败。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内容提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有关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史论文

有关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史论文

有关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史论文推荐文章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热度: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热度:关于近代辛亥革命的近代史论文热度:有关近代史战争论文热度:大学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范文热度: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鸦片战争的中国近代史论文篇一《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文旨在阐明,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现代文明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

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

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

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

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史学家们将这一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然而我们要如何写有关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篇一《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叩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同时随着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活动的展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化工厂的建立,农民运动的此起彼伏,对旧社会旧思想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思想被“夷狄”的坚船利炮击碎,有识之士开始了自我反思的道路。

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开眼看世界,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饱学的进步之士的思想逐渐转变,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化等各方面发起了变革。

本文研究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对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分析,了解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鸦片战争的影响造成的转变及原因,并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文化;影响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前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十分繁荣,尤其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在平和的环境下,社会风气逐渐走向奢侈糜乱,光鲜之下矛盾暗长。

清王朝统治者在落后的封建观念统治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清王朝陷入了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状态,国家发展陷入停顿,逐渐由盛转衰。

而当清王朝逐渐走入没落之时,欧洲各国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各国逐渐完成了资本主机原始积累,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具备雄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它们逐渐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文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文

鸦⽚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 鸦⽚战争使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在西⽅列强不断扩⼤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明。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鸦⽚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希望⼤家喜欢! 鸦⽚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篇⼀ 《鸦⽚战争对中国社会⽣活⽅式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历史⾼考以全球史观、⽂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命题已经成为⼀种流⾏符号,随着命题技巧的进步,社会史观也逐渐进⼊了命题专家们的视⾓。

探析鸦⽚战争后中国⼈民⽣活⽅式的变化,可以深⼊了解鸦⽚战争后中国社会⽣活⽅式的西俗化现象及其规律。

关键词:社会⽣活⽅式;鸦⽚战争;变化 近年来,历史⾼考以全球史观、⽂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命题已经成为⼀种流⾏符号,随着命题技巧的进步,社会史观也逐渐进⼊了命题专家们的视⾓。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义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问题的核⼼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常⽣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与环境关系史等。

⼀、鸦⽚战争后中国社会服饰的变化 鸦⽚战争前清朝男⼦的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

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襟,有扣襻,袖适中,摆开衩。

马褂是⼀种对襟、圆领、有开禊带扣襻⼉的外罩⾐,马褂多以绸缎织物为材料,也有⽤兽⽪制作的。

马褂颜⾊有蓝、紫、灰、黄多种,以黄⾊为贵,俗称“黄马褂”。

⼀般平民不准穿,皇帝、巡⾏扈从⼤⾂们可穿明黄⾊马褂。

清朝的汉族妇⼥服装⼀般有披风、袄、裙等。

披风即外套,作⽤与男⼈马褂相似。

披风内依次为⼤袄与贴⾝⼩袄,下装为遮⾜长裙。

满族妇⼥的便装⼀般为长袍。

有些讲究装饰的妇⼥,往往在长袍的⾐襟、领⼝、袖边处镶上绦⼦花边,作为美的点缀。

鸦⽚战争以后,随着西⽅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近代史论文3000字鸦片战争历史

近代史论文3000字鸦片战争历史

近代史论文3000字鸦片战争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3000字论文关于鸦片战争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3000字论文关于鸦片战争范文篇一:《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观念的变迁》论文关键词: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论文摘要: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发生了转变,其总的表现是逐渐抛弃传统观念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转向现实主义。

这四个方面的转变在当时是相对徽小的,但是它们开始了中国传统观念的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思想家们面临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不得不改变传统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迁。

我们试图从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这四个方面来讨论鸦片战争前后传统观念的转变,以求教于方家。

一、夷夏观念的转变和学习西方思潮的渐起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

他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抱盲目鄙视的眼光,视之为“奇技淫巧”,甚至连比较开明的梁廷榕也认为:“天朝全胜之时,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大率因中国地雷飞炮之旧而推广之。

夹板船,亦郑和所图而与之者。

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

但能实事求是,先为不可胜,夷将如我何!不然而反求胜夷之道夷者,古今无是理也。

”梁廷榕的观点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没有必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因为西方先进科技都是源于中国,而且向西方“蛮夷小国”学习有损中华国威,于理不通。

在英军的坚船利炮面前,“天朝上国”被远隔重洋的“蛮夷小国”轻松击败,这对时人特别是亲历了鸦片战争的部分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撼。

中国近代史论文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中国近代史论文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题目: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所在院系:数学科学学院所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姓名:明*学生学号:********所在年级:2010级日期:2011年6月2日得分: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内容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化。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精品文档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论文2000字篇一《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摘要]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同时,它既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促进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鸦片战争;近代化;关系【中图分类号】 K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6)02-213-1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寻求着强国之梦。

中国的近代化,也随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1 / 11精品文档建中诞生了。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奕诉、曾国藩等人为代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社会结构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封建等级结构,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等级结构发生了动摇。

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名义上权力如前,实际上大不如前。

政令难以完全贯彻,八国联军侵华,皇太后和皇帝逃难。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近代史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论文题目: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近代史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任课老师: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历史之变迁内容提要:鸦片战争的第一炮打响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的进程,这是曲折的进程,也是屈辱的进程。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反帝反封建,任重而道远。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透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改革走上了那条道路?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同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大英帝国殖民地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的版图。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再加上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曾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殖民主义者愤怒了,1840年2月英国正式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而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统治阶级的妥协,林则徐等提倡御敌的大臣相继被革职查办,各大海关关口相继失守、各大沿海城市被攻陷,船坚炮利的侵略者让战火在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历史的论文

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历史的论文

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历史的论文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让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篇一:《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摘要]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同时,它既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促进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关系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寻求着强国之梦。

中国的近代化,也随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中诞生了。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奕诉、曾国藩等人为代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社会结构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封建等级结构,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等级结构发生了动摇。

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名义上权力如前,实际上大不如前。

政令难以完全贯彻,八国联军侵华,皇太后和皇帝逃难。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让武官失去了社会地位,文官在洋人面前也唯唯诺诺,使广大民众对官员失去了信任。

这时下层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百姓开始追求平等、自由和人道。

如浙江的“堕民”、“丐户”在雍正年间被允许开豁除籍,但多数人没有能够实现,光绪末年他们再兴抗争,得到平民的支持。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近代史论文(1)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近代史论文(1)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近代史论文(1)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爆发式增长,中国快速追赶国际发达水平。

然而,中国近代史毫无疑问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进程。

其中,两次鸦片战争变革了中国的命运与前途,建立了半殖民地政治体系,并让中国走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现代化之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政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中国逐步失去了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的领袖人物开始意识到接受现代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弥补其在军事实力、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劣势。

鸦片战争后,中国也开启了争取民主和人权的历程。

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读过西方思想的中国人,回到中国并接受了改革思想的影响,他们改革教育与文化,提出了“民主”“科学”“发展”“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中国在这一时期看到了一股激烈的思想启蒙浪潮。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革。

对于工业化、金融改革和交通建设的关注加深,以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也更具趋势性。

但是,这个进程被暂停并最终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向世人证明了西方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力量的超强优势。

清政府经常被半殖民地和亚殖民地国家所威胁。

中国国内开始出现了一些激烈的政治运动和反对外国势力的民族主义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现代化进程加速。

中国建立了一个政治、科技、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代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中央政府追求改革开放、勇于尝试新鲜事务的态度也在不断增强。

历史的经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保持领导力、创新力和适应性。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正在加速,只有把握住时代的机遇,脚踏实地,共同努力,方能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确保中国现代化走向成功并健康发展。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我国的近代史既是让人印象深刻,又是一段让人心痛不已的屈辱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篇一:《中国近代史论文——论中国近代革》[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民族奋斗史。

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题,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的内容。

回顾中国近代史,探索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历程。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欺压与凌辱,深受国弱民贫的危害。

鸦片战争的屈辱、联军侵华的无奈、日本扩张的悲惨遭遇„„但同时,就其本质与主流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民族民主革命、艰苦探索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世界知名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矛盾也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也拉开了中国革命的序幕。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革命的目标是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革命性质是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因为前后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 林志远学号:1105616014从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摘要]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强权发展的结果,其爆发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将战争制造者的帽子扣在林则徐头上是荒谬的。

作为一名近代人物,不可否认,林则徐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决不能因此否定他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锋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也不能否定面对殖民侵略,边抵抗、边学习的历史发展思路的价值。

[关键词]鸦片战争;林则徐;学习西方;抵抗侵略;近代化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

100多年来,人们对这场战争及其对中国影响的认识,对于鸦片战争时期的代表人物林则徐的认识和评价,既曾有过共识,又时有异议。

近一段时间,一些文章大肆指责林则徐不明世界形势,采取激进和扩大化的禁烟政策,激发鸦片战争。

有人甚至断言,林则徐被后世尊为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神话”。

林则徐的“思想并未脱离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华夷之辩’的范畴”,他对待在他眼里和怪物没有多少差别的英夷,不可能采用平等的视角,必然是将鸦片和中外贸易混为一谈,最终将矛盾不断激化,激起战争。

这些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英军作战计划的真相我们知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英国走私、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并赚取大量白银。

清政府在1839年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而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贸易而打起来的战争”。

[1]但在因为中国禁烟而起的战争背后,却牵涉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

西方学者在强调近代中西冲突的文化因素的同时,亦强调鸦片战争中海军的战略决不能与外交、政治、政府、政府代表等因素分离。

因此,中西之间不仅在文化上,在政治、外交、商业贸易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隔膜和误解。

中西逐渐发生接触的几百年中,在文化、政治、外交、商业贸易、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误解、矛盾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题目: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所在院系:数学科学学院所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姓名:明*学生学号:********所在年级:2010级日期:2011年6月2日得分: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内容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化。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亚罗号”上逮捕了12名海盗,英国侵略者借口此事件进行干涉并伴以武装挑衅;同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Baron.J.B.L.Gros)率军来华,暗中与英国侵略者结盟并联合美俄构建了四国联合战线。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者攻陷广州;1858年5月,侵略军攻陷大沽、天津,此时侵略军的炮筒直指紫禁城!腐朽的清王朝急忙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去天津向侵略者求和。

1858年6月26、27日,清廷分别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

11月8日,英法又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如此顺利而不加条件反对的签订条约,让英法侵略者的贪欲无限的膨胀,1859年6月20日,英法联合发动大沽战役,这场突如其来的没来由的战役,让清军措手不及,只能被迫还击,马克思在论述这场战役是指出:“中国当局不是发对英国使节前往北京,而是反对英国武装船只上驶白河。

……难道法国公使留驻伦敦的权利就能赋予他率领一支法国武装远征队强行驶入泰晤士河的权利吗?……就算是中国人必须接纳英国的和平公使入京,他们抵抗英国人的武装远征队也是完全有理的。

中国人这样,并不是违背条约,而是挫败入侵。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人性的贪念让他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万园之园”化为一堆堆败瓦颓垣。

参与焚烧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4] 1860年10月,无力抵抗的清廷由奕出面与英法侵略者签订《北京条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迅速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古老的东方国度——中国,在清朝统治者的带领下,驶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千千万万中国人民都面临着一种命运——用枪炮和鲜血来换取国家的主权独立与民族自由!二、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两场久远的战争,中国耻辱的近代史序幕就在一阵阵枪炮声,一声声呐喊声中拉开了。

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带着资本主义的各类成果来到了中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海关行政管理制度及政策变化两次战争用武力叩开了中国的国门,在此便不得不先谈一下清代海关的变化。

早期,清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当英皇派遣使团出使中国,试图与清政府建立相对开放自由的贸易关系是,当时执政的乾隆皇帝一口回绝,理由倒也简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5]可是现在,西方殖民主义者不仅用武力口开中国国门,而且用凶残的暴力将中国的海关自主权硬生生地剥离,更有一些殖民主义者敏锐地察觉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列强共同争夺的国家中建立一个完全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机构,事实上是很难行得通的。

”[6]咸丰九年(1859),在海关司税李泰国的紧逼下,清廷将总税务司升格为中国海关行政的最高首脑,并委任李泰国为近代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关代表,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还在其任期内将司税改为税务司,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之最高长官。

此外清廷的海关系统还包括:海政局、同文馆和邮政局。

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武力、利诱官员等手段进一步控制了清廷海关大权,为其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及初级产品提供了便利。

(二)、清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侵略势力在北京直接控制了中国封建政权。

英、美、俄、法等国的公使联合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此时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速相适应是封建政权的显著地买办化。

从清朝封建统治集团本身的变化上说,一批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关系更密切的买办化官僚产生了,即所谓的洋务派。

他们为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扩大本集团的势力,开展各种洋务活动。

前期,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官僚军阀,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建立了一批新式的军事工业,所谓的“自强新政”。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上海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高昌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由因国人马格里督办的金陵制造局。

但这些企业大都工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

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还训练新式陆军和建立新式海军(即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

后期,从70年代初期开始,洋务派从军事工业转而举办一系列民用企业,以供应军用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以“求富”。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72年在上海创立的轮船招商局,1876年筹办的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洋务派所办新式企业均为官僚商办企业,也是北洋系买办官僚所凭借的经济体系。

洋务派兴办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东西来维护封建统治,并增强本集团的实力和财富。

这些资本主义企业实际上就包含着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初形式。

”[7]中国的资本主义在这些企业中缓慢的成长。

(三)、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的自然经济自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到清朝也延续了两千多年,并在国家的整个经济部门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农业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衰落的状况;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国资本入侵的冲击下,逐步走上半殖民地化的道路。

”[8]1840年后频繁的国内国外战争,不仅耗空了国库,而且让各省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依赖着大量土地的小农经济发展迟缓,而耕种技术长期的落后,更加速了其衰落。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曾在最初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侵略有过顽强的抵抗,但时间短收效差。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各国的权益扩大和侵略活动的加强,陈旧的封建经济难以抵抗强大的新兴的的资本主义,开始了普遍解体的过程。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是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9]其解体的具体表现为:1、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从鸦片战争,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中国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由于外国廉价机制纺织品的轻笑开始广泛解体。

(小生产与机器大生产难以竞争)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以耕织结合为主的自然经济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引起的重大变化就是堵死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正常道路,是解体后的农村经济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

”[10]2、农产品商品化的增长。

农业产品商品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茶、桑、烟草、豆类和罂粟等种植的扩大和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商品率的提高。

以罂粟为例: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合法化,腐朽的清政府完全丧失了禁烟能力,却鼓动农民种植罂粟以增加税收。

1856年,罂粟在云、贵、川三省已经“连畦接畛”了;苏皖浙省,年产烟量达73万担,烟田2303亩;山西几乎“无县无之”;东三省“种罂粟者不下十之六七。

”[11]粮食商品化程度,是考察自然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志。

鸦片战争后,地区经济作物的广泛扩种占用了原有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导致该地区对于外地粮食的需求大量增加;并且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和商埠经济的发展,粮食的需求量也同时大增,“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40-1894),全国粮食商品率友10%增长至16%;然而这一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的增长却是外国资本主义破坏城乡手工业和加紧掠夺农产片,尤其是所需要经济作物原料的结果。

”[12]从鸦片战争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到甲午战争之前的时期内,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倾销下,与农业结合的手工业尤其是棉纺织手工业开始解体,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不得不依赖于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购买者;另一方面,在外国资本主义原料掠夺下,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也迅速扩大,广大农民又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供给者,中国农业经济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