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习惯与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习惯与制度
文化、习惯与制度,这是三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即可以用在大至一个国家、民族,小至一个只有3、5人的创业公司,但不管在一个国家民族的层面上,还是在一个小型创业公司的层面上,这三者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并未因适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这一章的标题上,我并没有给这三个概念之前加上定语。当然,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所针对的是我们自己的公司,因此也不妨在这三个概念前有针对性的增加三个定语,把他们变成——企业文化、工作习惯与公司制度。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这个词,被无数的人、无数的媒体讲过无数次,今天在中国职场上混饭吃、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如果没听说过“企业文化”,估计要被当作火星人了。但是,假如随便站在写字楼大门口做个调研,揪住一个人问问他:“什么是企业文化?”能当场把大至意思回答个七七八八的,虽然我不能断定有多少,但是应该不多。每位读者读到此处不妨来个自我测试,看看自己能不能在10分钟内给出个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人觉得这个“应该不多”有些流于武断——你又没真的做调研,凭什么说“应该不多”?呵呵,兄弟惭愧,之所以我敢说“应该不多”,那是因为——我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着实一愣,愣是想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企业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东,而我本人也算是在被业界公认企业文化建设相当有一套的公司工作过一阵子、被该企业久负江湖盛名的“六脉神剑”“砍”过N多遍的人。
关子也卖够了,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笔者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之内大多数人发自内心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这个定义中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个企业内”、“发自内心”、“大多数人共同认可”、“价值取向和价值观”。
“一个企业内”这个不用多说,企业文化不是盗版电影光碟,今天你花5块钱买来看完了,明天我还可以借过来接着看,一个企业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就只能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放到“百度”家里的影碟机上它就是放不出来,弄不好可能还把人家影碟机给搞坏了。
关于“大多数人共同认可”,听着也有点罗嗦。既然是企业,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当然也有一两个人的企业,这种案例我们就不详细讨论了),既然是企业文化,那必定是一种共识,这和企业的所有权无关,即使企业是个人独资所有,但企业文化仍然是一种共识,如果不是共识性的东西,那只能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文化”,是不能被赋予“企业文化”这个尊称的。但考虑到企业里每个员工人生经历、教育及知识背景、个人领悟能力的差异,我们不可能让企业的每个员工共同认可同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因此我们的主语是“大多数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有越多的人认可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一件幸事,但是往往随着公司人数的增加,企业文化被认可的比例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换一种表述就是,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的士气往往极其高涨、凝聚力极强,但是当公司员工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企业往往不再有昔日那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从早期的“大多数人认同”变成后来的“少数人认同”。
“发自内心”这个词似乎有些废话,既然都“认同”了,何必又要画蛇添足
加个“发自内心”?其实也的确如此,加上“发自内心”纯粹是笔者的个人感触外加善意提醒,因为中国阳奉阴违的事儿实在太多了。自秦以降2000多年来,中国始终处于威权体制下,中国人已经牢固形成了威权体制下的思维模式。威权体制下思维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能轻易否定上级领导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是谬误,在公众面前也要当成真理一般去宣扬,因为讲实话的成本收益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但企业文化却容不得半点阳奉阴违,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且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否则企业文化就要改名成“马屁文化”了。
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往直白里说就是大家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以及大家想往什么好的方向去发展、去做。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包括了很多的内容,首先第一条就是成立这个企业要干点什么事?文化点说就是这个企业的使命。看似和价值取向、价值观没什么关系,实则非也,既然干事那肯定就是要干有意义的事,所谓的“有意义”可能是为了钱、可能是为了成就感、可能是为了别人的认可也可能纯粹为了兴趣爱好,但总归是为了点什么,没意义的事一般人儿应该不会干。既然是有意义的事那就包含了价值判断,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有意义也就意味着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第一条是干点什么事,第二条就是要把这事儿干成什么样子?再文化点说就是这个企业的愿景,这同样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是把企业规模往大里做,还是把企业做成个百年老店?是把企业做成最赚钱的,还是把企业做的最受人尊敬?当然这几者也并不矛盾,应该存在那么一些方法把企业做的又大、时间又长、赚钱又多、又受别人尊敬(但“最”字可以免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的企业。那究竟是怎么样的方法呢?这就涉及到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第三条——怎么干?说到怎么干,这个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公司的战略、策略、战术、计划等与公司具体
业务密切相关的“干”的方法;另一个层面则是公司的每个员工、公司内部的每个团队乃至公司作为整个团队干事的习惯、方式、技巧等,可以统一的归为工作习惯一类。前者是在企业文化范畴以外,后者在企业文化范畴以内。就作为企业文化的“工作习惯”,笔者还有些思考,待以后再找时间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笔者把个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说完了,它告诉了我企业文化是什么,但企业文化“不”是什么?我大致列出一些: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标语——如果这口号标语是大多数人经过思考且发自内心的,那么它可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不是领导意志——如果领导的意志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衷心认可,那么领导意志充其量仅是领导个人的“文化”,不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几条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文字表述——这些文字表述应该是对企业文化的凝练、总结,而不是企业文化本身;
企业文化不是规章制度——这个地球人基本都知道,但是有一点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是:规章制度可以反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 ——不是的还很多,等着大家补充吧!
下一部分“作为企业文化的工作习惯”在总结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