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精选6篇)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篇1《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1. 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一) 认识分米1. 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
(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课桌高7()。
(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 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
(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
)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 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
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3.对儿歌:巩固。
"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
(学生用手势表示)(二) 认识毫米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铅笔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学习测量长度的知识,并理解厘米的基本概念;2.能力: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能力、用厘米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精确、细致、认真、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测量长度和理解厘米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厘米尺和卷尺并合理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支短,问学生两支铅笔谁更长。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测量长度。
2.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厘米的基本概念和用厘米尺进行测量的方法,重点讲解厘米尺刻度的使用方法及读数的基本规则。
3.实践1.基础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多个物品,要求学生估算它们的长度,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厘米尺对物品的长度进行实际测量。
2.提高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分发卷尺,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测量练习,例如测量椅子的高度、宽度等。
4.巩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情况进行练习小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带有错误的同学及时进行纠正。
5.拓展给学生发放量角器、直尺等工具,让学生通过测量量角器的角度和直尺的长度,进行更复杂的数学测量题目。
6.练习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
四、板书设计刻度0123456789读数0123456789五、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也带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教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更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教案-《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长度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对直尺的使用方法不够熟悉。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前增加一个简单的测量练习,让学生熟悉直尺的使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的实效性。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培养学生对物体长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提高量感。
2.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在测量铅笔长度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能用数据表达铅笔长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单位在空间中的表示,培养空间观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直尺测量铅笔长度,并记录数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测量结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4.1《铅笔有多长》,学生可以了解铅笔的长度概念,并掌握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测量技能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铅笔长度的概念2.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3.运用测量结果进行加、减练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铅笔长度的概念、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难点:运用测量结果进行加、减练习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将几支不同长度的铅笔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长度,并设想一下如何比较它们的长度。
2.引导学生探讨铅笔的长度概念,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及运用测量结果进行加、减练习。
(二)学习1. 讲授1.通过铅笔的长度观察联系实例,向学生解释长度的概念。
2.引出测量长度的方法,让学生新的一组学习小组,围绕一支铅笔,讨论并表述测量方法。
2. 练习1.给予练习纸,围绕测量问题和长度计算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并提高技能。
2.设置不同长度的铅笔,让学生运用测量结果进行加、减运算,巩固应用。
(三)归纳总结和拓展1.学生自己绘画长度模型及测量结果,并让学生进行理解、总结并区分测长的不同情况。
2.引导学生对铅笔长度概念有所认识,并对长度的常见误解进行预防。
三、教学策略1.借助观察实例和相关器材的展示,为学生构建新的概念。
2.分配团队活动、研究、交流和表达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3.设置相关习题,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方法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师以多种方法展现铅笔的长度概念,引导学生学习了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通过练习运用相关技能。
然而,教师认为有些学生对长度的概念仍存在一定的认识障碍,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加强规律的交流和加深练习,更好地补充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策略以及习题轻重,以实现更多元化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教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教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长度的单位:厘米和毫米2. 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3. 铅笔的长度测量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如何准确地测量铅笔的长度。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教学PPT2. 学具:学生自带的铅笔,尺子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铅笔的长度是如何测量的,引发他们对长度单位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演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长度的单位:厘米和毫米2. 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3. 铅笔的长度测量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使用尺子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除了尺子,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长度。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铅笔有多长吗?我们该如何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呢?”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长度测量问题的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铅笔有多长》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铅笔长度测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尺子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铅笔长度测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支铅笔,引导学生观察铅笔的长度,并提出问题:“铅笔有多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长度比较活动。
4.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决,如“一张纸有多长?”“教室的桌子有多高?”等。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尺子的使用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说教材1、出处:《铅笔有多长》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2、重难点确立: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由于学生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是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本节内容主要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的实践为主,辅以谈话、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如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练一练等。
三、说学法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练习。
总之,能让学生做的、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最终将所学知识点内化。
2、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说过程数学网搜集整理1、引入阶段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游戏环节是为了缓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过程中的疲劳感。
3、第一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分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
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10厘米左右的铅笔,当学生测量出铅笔有10厘米左右时,顺势引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4、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
让学生测量6厘米多一点的小木棒,当学生对“多一点”都说不出所以然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5、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有的测量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还有的测量硬币的厚度等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得到了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导语】《铅笔有多长》是北师⼤版⼩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第40-41页的内容,实际上是《毫⽶、分⽶的认识》。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和1毫⽶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操作能⼒。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分⽶、厘⽶和毫⽶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估”、“量⼀量”等活动,发展学⽣的估测能⼒。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和1毫⽶的长度,学习⽶、分⽶、厘⽶和毫⽶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分⽶、1毫⽶的认识,“估⼀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尺、1分硬币、10厘⽶铅笔若⼲(按⼩组分)。
学具:学⽣直尺、长约1分⽶、1毫⽶的物品。
教学过程: ⼀、谜语引⼊ ⾝穿花⾐裳,个⼦细⼜长。
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
请同学们快快猜⼀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起测量铅笔有多长。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势⽐⼀⽐,1m、1cm⼤约有多长? ⼆、探索分⽶ 1、估:⽼师给同学们发了1⽀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直尺量⼀量这⽀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说你是怎样量的?(抽⽣⼀边汇报,⼀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
)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的长度还可以⽤1分⽶表⽰,即1分⽶=10厘⽶,分⽶是⽐厘⽶⼤⼀些的长度单位,⽤字母dm表⽰,即1dm=10cm。
4、⽐:在直尺上找出1分⽶的长度,⽤⼿势表⽰出来?我们的⾝体是⼀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掌,到哪⼉长1dm,再⽤⼿⽐⼀⽐。
5、找:找⼀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约是1分⽶? 6、⼩组活动:(1)在⽶尺上找出1分⽶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长1分⽶的铅笔去量1⽶的长度,能量⼏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1⽶=10分⽶ 1m=10dm 7、⽼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算⼀算,每⼈丢⼀分⽶长的铅笔,10⼈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共丢了多长的铅笔?⼤约有⼏个⼩朋友那么⾼?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下数学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铅笔有多长》,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铅笔有多长?二年级的孩子会告诉你,用尺量一量呗。
因为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估测及测量物体的方法,学习了米和厘米。
在这节课,孩子们将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还将认识千米,学习相应的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后知识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分析了三个版本的教材:苏教版是先给出分米、毫米的概念,再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分米、毫米有多长。
人教版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活动发现“毫米”这个新单位,然后给出分米的概念,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1分米的长度。
北师大版则是让孩子们在测量活动中发现分米和毫米。
对比三套教材,我更主张放手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新单位、感受新单位的实际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以此激活孩子们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创造”新的度量单位的愿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我从四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方面: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在“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估测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通过在尺子上寻找1分米、1厘米、1毫米的活动,发现单位之间的关系。
4.情感态度方面: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其中,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测量体验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难点是发现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环节:1、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制造认知冲突);2、欲情故纵,各显神通(放手猜想验证);3、众里寻“它”,而“它”却在生活深处(搭建“生活”桥梁);4、百花齐放,静待花开(巩固拖延延伸)1、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制造认知冲突);“同学们,写过数学日记吗?”“淘气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日记:今天早晨,我从 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 15米长的牙刷开始刷牙。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分米、米,并能够进行长度测量和估算。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铅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进一步学习长度测量和估算。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学生对长度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和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和估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长度测量和估算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尺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支铅笔,引导学生思考:铅笔有多长?怎样才能知道铅笔的长度?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新课教学:介绍长度单位,让学生观察尺子,认识厘米、分米、米;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大小,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测量和估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估测和测量。
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现实情境,安排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对米以内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估测、测量活动以及掌握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在教学前我还为学生准备了10厘米长的纸条,让他们自备一把直尺、一支铅笔,一张光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景,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年级二年级姓名张锋《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即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三、教材分析:我把教材上的内容归纳为主要是四部分:(一)认识分米,毫米,知道用什么字母来表示(二)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表象;(三)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四)练习:(1)单位的填写;(2)长度之间的转化;(3)长度之间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等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并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方法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并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思维目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能够估摸出物体的长度,并发展初步的空间思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经历探索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后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
六、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纸条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米,厘米”T: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2、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3、1米,1厘米有多长呢?(用手势比划一下)4、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米:m 厘米:cm 1米=100厘米)T:你们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解决问题吗?一棵大树高约8()一块橡皮长约3()课桌高约7()质疑:课桌高约7米,还是厘米呢?还是两个都不合适?引导学生思考: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也能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6页例1、做一做,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直尺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铅笔,提问:“你们知道铅笔有多长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例1:在黑板上挂上一把尺子,让学生观察尺子的长度,然后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3. 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铅笔的长度,并填写在练习册上。
4. 讲解答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并解释测量长度的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体,如桌子、椅子等,并记录在纸上。
六、板书设计1. 铅笔有多长米厘米铅笔长度:厘米2. 长度单位的换算1米 = 100厘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家中的桌子、椅子等物体,并记录在纸上。
答案:桌子长度:厘米,椅子长度:厘米。
2. 请思考一下,除了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如果有,请列举出来。
答案:其他长度单位有:毫米、千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课堂上,学生们掌握了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对测量长度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请学生们思考一下,除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还可以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什么?例如:测量教室的面积、测量自己的身高等。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整理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整理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力量。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朋友。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1一、说教材1、出处:《铅笔有多长》是学校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2、重难点确立:本节内容是同学在一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结合生活实际,经受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由于同学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让同学实实在在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是重点,让同学初步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本节内容主要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的实践为主,辅以谈话、练习、嬉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既发挥了同学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同学主动参加教学的乐观性。
如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练一练等。
三、说学法1、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笔练习。
总之,能让同学做的、想的尽量让同学自己做、自己想,最终将所学学问点内化。
2、引导同学把所学学问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学问得到连续、扩展和延长,促进同学的探究意识、发觉问题意识,培育同学初步的实践力量和空间观念。
3、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看四周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力量。
四、说过程数学网搜集整理1、引入阶段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详细事物,让同学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嬉戏环节是为了缓解同学在接受新知过程中的疲惫感。
3、第一个教学活动是让同学熟悉1分米有多长这个学问点。
让同学先估量再进行测量那根10厘米左右的铅笔,当同学测量出铅笔有10厘米左右时,顺势引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4、其次个教学活动是让同学熟悉1毫米有多长这个学问点。
让同学测量6厘米多一点的小木棒,当同学对“多一点”都说不出所以然时,我乘机引导同学观看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同学说是10小格时,我给同学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铅笔有多长 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一、说教材《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1米=100厘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填一填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初步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米、厘米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操作活动为主线,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等操作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明明说:“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通过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同时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实验小学张秋媛一、说教材《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
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活动,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估计与测量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充分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提高估测能力。
三、说教法(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依据这一理念,我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操作活动为主线,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找一找等操作感知抽象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四、说学法(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索。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3)学具准备:学生用尺、写字的铅笔。
五、说教学过程本着关注学习起点,突出“实效”、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注重操作感的数学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几步进行。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回忆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并明确它们之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1.分米的认识游戏引入分米,课件出示10厘米铅笔,建立1分米的表象:伸出两个手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一、说教材《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认识。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教材所设计的估计和测量活动,旨在让学生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
2、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换算。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是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二、说教学准备表格,米尺,教学课件。
三、说教法和学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机会。
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谈话,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并辅以相关的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毫米、分米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
然后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做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此环节我先给学生读小淘气写给他们的信,引出小淘气的日记内容,让学生修改,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认识分米(1)让学生估计铅笔的长度,填在表格里,再让学生实际测量,根据学生的回答(10厘米)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并播放课件进行演示,学生观摩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2)学生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出来,真切感受1分米的长度;(3)让学生利用已学到的新知(分米)去估计和测量数学课本的长、铅笔的长、课桌的宽,感知几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内容,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这节课是有关长度测量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生活情境,安排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必要性,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地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估测、测量活动以及掌握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教学重点、难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课设计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究
本课针对学生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无意识感知状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米、厘米等有关知识,运用估计与测量等方法,让学生在两次测量不同长度铅笔的活动中产生内需,萌发探究动机,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注重整体感知。
遵循这一特点,本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捏一捏、等具体操作活动中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分米与毫米的长度观念。
由于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印象深刻。
设计有梯度的课堂练习,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3、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景,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
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然后教师再出示一张光盘大约厚(?),引出问题,揭示学习新课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毫米
用课件出示不是整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有的学生可能懂得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告诉全班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实际测量进一步认识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这样把毫米与这些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毫米这样一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就变得具体了。
活动二、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先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活动三、认识分米
教师拿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请学生也来估一估老师的铅
笔的长度,接着请学生拿出来量一量它的长度,当量出是10厘米后,教师告诉学生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然后感知1分米的长度,要求学生找一找尺子上从哪到哪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最后引导同桌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教师配合课件展示: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米=()分米加以引导。
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
这时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三)运用新知,学以致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三道练习题:有梯度的练习设计,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利用好朋友铅笔学到了哪些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交流)
(五)拓展提升
因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虽然这样设计,但在教学中还会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
附板书: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毫米mm
1米 = 100厘米 1m =100cm
1米=10分米 1m =10 dm
1分米=10厘米 1 dm = 10 cm
1厘米=10毫米 1 cm =1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