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3阶段测试题1

管理信息系统第3阶段测试题1
管理信息系统第3阶段测试题1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第19章至第21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系统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使用资源,最终勾划出新系统的( C )。

A.系统评价B.系统设计C.详细设计方案D.系统规划

2、网络设计解决:如何将初步规划中的各个子系统从内部用(B )连接起来,以及今后如何与外部系统相连接。

A.E-R图 B.局域网 C.数据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3、成批处理适用于(C )的数据处理。

A.需要及时响应 B.负荷易产生波动 C.需要累积后再进行 D.收集费用较高

4、将1991年2月13日表示为19910213,这种编码类型属于( B )。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忆码 D.缩写码

5、区间码的优点是(D )。

A.短 B.便于缩写 C.易于维护 D.易于检索操作

6、从用户向系统请求开始,到系统回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A )时间。

A.响应 B.执行 C.回答 D.作业

7、系统设计时应(C )。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 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职能划分子系统

8、程序员编制程序的主要依据是(D )。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决策表 D.模块说明书

9、在企业MIS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时,一般要求达到(C )。

A.第一范式 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 D.第四范式

10、对于处理过程不太复杂,数据不很重要的MIS,宜采用(B )。

A.平行转换 B.直接转换 C.逐步转换 D.试点后直接转换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程序调试的主要步骤包括( ACD )。

A.模块调试B.功能调试C.分调D.联调

2、程序设计原则包括:( ABCD )。

A.可靠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可维护性

3、( BCD )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

A.程序设计 B.代码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数据库设计

4、( CD )属于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 B.代码设计 C.程序设计 D.数据准备与录入

5、MIS系统的维护包括( ACD )。

A.程序的维护 B.操作系统的维护 C.数据的维护 D.代码的维护

6、由原系统向计算机新系统转换时,常用的方法有(ABC )。

A.平行转换 B.直接转换 C.逐步转换 D.试点后直接转换

7、模块结构包括( ABD )。

A.调用B.判断调用C.控制调用D.循环调用

8、下面( ABD )的情况,不易采用联机实时处理。

A.定期数据处理B.没有通信设备C.需要及时响应D.多种应用处理

9、( BCD )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

A.程序设计B.数据库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D.编写模块说明书

10、( ABCD )属于系统维护的工作。

A.程序的维护B.数据的维护C.代码的维护D.设备的维护

三、是非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正确写T,错误写F。每小题分,共5分)

1、系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T

2、在结构化系统中,愈下层的模块功能愈抽象。 F

3、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系统,可以共享网络的各种资源。T

4、在一般信息系统运行中,绝大部分信息错误是产生于程序错误。 F

5、程序设计原则也是衡量编程工作质量的指标。 T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使用资源,最终勾划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2、1NF

1NF是指第一范式,即在关系R中每个数据项都是简单项,不能有重复项。例如:R(验收号,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材料编号,材料名称,单价,数量,金额)。

3、直接转换

确定新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时,立刻启用新系统,终止老系统运行。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程序调试的主要步骤。

①模块调试:对模块进行全面的调试,主要是内部功能、语法。②分调:对子系统有关的各模块实行联调,检查各模块外部功能、接口、模块之间调用关系的正确性。

③联调:各模块、各子系统均调试准确无误后,进行系统联调,检验系统的整体功能。

2、目前MIS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系统运行的一般情况,包括: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用户付出的资源(人力、物力、时间)是否控制在预定界限内,资源的利用率;用户对系统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响应时间、操作方便性、灵活性等)。②系统的使用效果,包括: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的满意程度(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引用率);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③系统的性能,包括: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情况;系统可靠性;系统可扩充性。④系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

六、应用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画出某企业库存量监控处理的判断树:

若库存量≤0,按缺货处理;若库存量≤库存下限,按下限报警处理;若库存量>库存下限,而又≤储备定额,则按订货处理;若库存量>库存下限,≤库存上限,而又>储备定额,则按正常处理;若库存量≥库存上限,又>储备定额,则按上限报警处理。

Q≤0 --------------------------------------------------- 缺货处理

Q≤库存下限 ------------------------------------- 下限报警

Q>0 Q≤储备定额 ----------------------- 订货处理

Q>库存下限 Q≤库存上限 --------- 正常处理

Q>储备定额

Q>库存上限 -------- 上限报警

2、根据以下设计思想画出某生产计划优化子系统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图:

该子系统共有两个功能模块。首先是“建立及修改程序”模块,从“生产能力表”和“产品的工艺表”中输入数据,形成“生产能力”文件;然后是“生产计划编制”模块,根据“生产能力”、“指令性产品及产量”和“工艺路线”三个文件,编制“生产计划表”和“设备利用率表”。

操作系统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操作系统》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业余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多道程序设计 2、分时技术 3、操作系统虚拟机 4、程序的顺序执行 5、程序的并发执行 二、存储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 三、为什么在单道程序工作情况下,I/O设备和中央处理机的并行操作是有限度的?(5分) 四、什么是与时间有关的错误?试举一例说明之。(6分) 五、批处理、分时、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各是什么?(6分) 六、什么是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8分) 七、中断和俘获有什么不同?(5) 八、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6) 九、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分) 十、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是什么?(6分) 十一、如图所示,有五个进程合作完成某一任务,试用P、V操作实现同步,要求写出程序描述。(10分) p2

十二、如图所示,get、copy、put三进程共用两个缓冲区s、t(其大小为每次存放一个记录)。 get进程负责不断地把输入记录送入缓冲区s中,copy进程负责从缓冲区s中取出记录复制到缓冲区t中,而put进程负责把记录从缓冲区t中取出打印。试用p、v操作实现这三个进程之间的同步,并写出程序描述。(10分) 十三、选择、填空(12分) 1、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后,可能()。 A、缩短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 B、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缩短了每道程序执行时间 D、延长了每道程序执行时间 2、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称为___________。 3、为避免用户程序中使用特权指令,计算机硬件结构区分两种操作模式,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共享资源称为_______。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运行。 2、分时技术:所谓分时技术,就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等待下一轮继续计算。此时处理机让给另外一个作业使用。这样,每个用户的各次要求都能得到快速响应,给每个用户的印象是:独占一台计算机。 3、操作系统虚拟机:在裸机上配置了操作系统之后就构成了操作系统虚拟机。 4、程序的顺序执行:一个计算由若干个操作组成,而这些操作必须按照某种先后次序来执行,以保证操作的结果是正确的,则这类计算就是程序的顺序执行过程。 5、程序的并发执行:若干个程序段同时在系统中运行,这些程序段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尚未结束,另外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已经开始,即使这种重叠是很小的一部分,也称这几个程序段是并发执行的。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 ,总分值40分 ,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就是( ) (2 分)A A、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B、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C、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D、前述三个都不对 2、下列描述正确的就是 (2 分)C A、点估计比区间估计需要更大的样本容量 B、点估计相对于区间估计更加准确 C、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与误差大小 D、区间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与误差大小 3、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如果要求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边际误 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 (2 分)A A、47 B、48 C、24 D、25 4、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2 分)B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5、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就是( ) (2 分)A A、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6、抽样平均误差(μ)与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就是( ) (2 分)D A、Δ大于或等于μ B、Δ小于μ

统计学第1.2.阶段测试题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0 章至第4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 1、简述统计一词有几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简述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4、什么是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对大量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表现这些事物整体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而个别事件的特征和偶然联系退居次要地位。统计规律是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规律之一。 5、统计数据有哪几种计量类型。 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 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 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 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 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 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 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第一阶段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视图 2.工具箱 3.工具 4.选项 5.编辑器 6.对象的性质,来描述和反映对象特征的参数7.对象的动作、行为 8.Form窗体 9.Font 10.Multilint 11.在运行时设计是无效的 12.Style 13.Style 14.Locked 15.TabIndex 16.0 17.VB98 18.2 19.定义对象属性20.赋值 三、程序填空题 1.①Load ②False ③Change ④Text2 + Text1 2.①(Height - t) ②+ vbCrLf + 四、编程题 1. ⑴操作步骤: ①启动VB6.0 ②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工程”命令,在随后出现“新建工程”对话框中选择“标准EXE”,单击“确定”按钮。 ③单击工具箱的“标签”标准控件,在窗体上建立一个标签。同样操作在窗体上建立三个标签、一个文本框和一个命令按钮。

⑵窗体属性的设置如表1所示。 ⑶控件属性的设置如表2所示。 控件设置后的界面如图1所示 表1窗体属性列表 控件名称属性属性值 Form1 Caption 基本控件示例 Form1 Font 宋体、小四号 表2控件属性列表 控件名称属性属性值 Label1 Caption VB程序设计和数据库 Label1 AutoSize True Label2 Capti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Label2 AutoSize True Label2 Font 粗斜 Label3 AutoSize True Label3 BoardStyle 1-Fixed Single Text1 Text 空Command1 Caption 单击在标签内显示 图1设计界面 ⑷代码设计: 双击Command1控件,或在“视图”菜单中选择“代码窗口”命令,出现代码窗口,选择Command1控件的Click项,然后Command1_Click( )过程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3 = "欢迎" + Text1 + "同学参加VB学习!" End Sub ⑸运行测试: 在“运行”菜单中选择“启动”命令,或按F5,或单击工具栏上“运行”按钮,进入运行状态,在文本框内输入自己的姓名后,单击命令按钮,出现图2所示的运行界面。 ⑹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复习过程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A )。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 D )。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品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3.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B )。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4.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C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5.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6.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B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B )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 8.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9.根据组(群)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D ) A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A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管理信息系统》(A) 学号: 姓名: 班级: 得分 评卷教师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依次为()。 A.人工管理系统,人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 B.人工管理信息系统,人工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 C.人工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人工管理信息系统 D.人工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人工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网络的管

理信息系统 2的中文意思是()。 A.万维网 B.因特网 C.国际互联网 D.局域网 3.输入设计属于()阶段。 A.系统分析 B.系统运行 C.系统实施 D.系统设计 4.第一人的代码是1,第二人的代码是2,依次类推,第100个人的代码是100,这种代码是典型的()。 A.顺序码 B.系列顺序码 C.层次码 D.矩形码 5.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计划和控制中,()是最常用的图形工具。矩阵表 B.甘特图 C.数据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6.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性最低的是()。 A.内容耦合 B.模块耦合 C.特征耦合 D.公共耦合 7.模块的内聚性是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组合强度的指标。其中内聚性程度最强的是()。 A.顺序内聚 B.过程内聚 C.功能内聚 D.时间内聚 8.采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其过程依次为()。 A.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等阶段 B.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实施、运行等阶段 C.系统规划、设计、分析、实施、运行等阶段 1 / 5 D.系统规划、分析、设计、运行、实施等阶段 9.系统设计的最终结果是()。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逻辑模型 C.系统设计报告 D.可行性

第一阶段练习题

第一阶段练习题 一、填空题 1.BCD码都以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常用的BCD码有码、2421码、余3码等。 2.8421码01000101.1001对应的十进制数为,余3码为。 3.通常将逻辑量在形式上数字化,即用逻辑“”表示逻辑“真”,用逻辑“”表示逻辑“假”。 4.基本的逻辑关系有“”逻辑、“”逻辑及“非”逻辑三种。 5.当决定一事件结果的所有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发生,这种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就称为逻辑“”或者“”运算。 6.“与”运算的含义是:只有输入变量都为1时,输出变量才为;反之,只要输入变量中有一个为0,输出变量便为。 7.在决定一事件结果的所有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满足时结果就发生,这种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就称为逻辑“”或者“”运算。 8.或运算的含义是:只要输入变量中有为1,输出变量就为1;反之,只有输入变量都为时,输出变量才为0。 9.一事件结果的发生,取决于某个条件的否定,即只要条件不成立结果就发生,条件成立结果反而不发生。这种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就称为逻辑“”。 10.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有、真值表和逻辑图三种形式。 11.假定F、G都是具有n个相同变量的逻辑函数,对于这n个变量的种组合中的任意一组输入,若F和G都有相同的输出,便称这两个函数相等。可以看出,两逻辑函数相等的实质是它们的完全相等。 12.逻辑代数表达式都是由“与”、“或”、“非”这三种基本运算组成的,其中“”运算优先级别最高,“”运算优先级别最低。 13.与运算及或运算的分配律分别为:A(B+C)= , A + B C = 。 14.若B= 0 ,则A + B = ,A B = 。 15.若B= 1 ,则A + B = ,A B = 。 16.若B≠A,则A + B = ,A B = 。 17.由吸收律可知,A+A B C= ,A(A+B+C)= 。 18.由吸收律可知,A+A B C= 、A(A+B+C)= 。

统计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0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_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统计一词有几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简述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 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 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 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统计量: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4、什么是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对大量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表现这些事物整体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带答案(本科班)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数据( A ) A、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 B、就是信息 C、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D、不经过加工也可以称作信息 2.管理信息是( A ) 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 C、数据处理的基础 D、管理者的指令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指的是( C ) A、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B、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C、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D、管理信息系统中各部分的关系 4.生命周期法适用于( A ) A、开发大的管理信息系统或缺乏开发经验的情况 B、要求系统很快开发出来的情况 C、可行性好的情况 D、可省略技术文档的情况 5.U/C矩阵的作用是( D ) A、确定数据类 B、确定数据结构 C、确定功能类 D、划分子系统 6.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的(C ) A、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 B、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 C、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D、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 7.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 D ) A、数据流、内部实体、处理功能、数据存储 B、数据流、内部实体、外部实体、信息流 C、数据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D、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8.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 B )是外部实体 A、仓库 B、计划科 C、供应科 D、销售科 9.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D ) A、尽量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 B、正确评价当前系统 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D、弄清用户要求 10.系统设计阶段中进行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C ) A、为了确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人员之间的分工 B、为了划分子系统 C、为了确定系统的人机接口 D、为了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 11.输出设计应由( B ) 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 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

第一阶段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测温方法通常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仪表的一般分为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温度计、()温度计; 2、热电偶回路中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于组成热电偶的()的性质和()的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丝的直径、长度及延程温度分布无关。 3、为了克服外界电源的干扰电压对热电偶测温回路的干扰,提高测温回路的抗干扰能力,一般采用()屏蔽,()屏蔽,()、热电偶浮空等防范措施。 4、选择弹簧管压力表测量波动较大压力时,仪表的示值应经常处于量程范围的()附近,测量压力较动教小的()左右。 5、测量流量、水位的差压式变送器一般投入时需要先打开平衡门,主要是由于管道或系统静压很大,为了防止()而损坏。 6、氧化锆氧量计一般分为探头传感器和变送单元两部分,两者之间的联络信号回路有()、()、()信号等; 7、常用调节阀有四种典型的流量特性,分别是()流量特性、()流量特性、()流量特性、()流量特性。 8、气动调节阀的三断保护是指()保护、()保护、()保护。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对于具有线性刻度关系的仪表,灵敏度K是一个常数,对于非线性刻度的仪表其灵敏度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2.通常把温度测量仪表按其在量值传递中的地位从高到低分为标准器、基准器、实验室和工厂用仪表。() 3.采用热电阻测量温度时,由于两线制测量回路线路电阻最小所以较三线制、四线制测量方式更为准确。() 4.仪表的回程误差也称变差,其数值等于正反行程在同一示值上的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 ()5.在选用气动执行机构时,通常在低静压、低压差和小口径的场合应选择单座阀,而在高静压、高压差和大口径的场合应选用双座阀。()6.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时,当压力表安装位置低于取样口时,应对压力表采用负修正来进行高度差的修正。() 7.气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生产工艺的安全来考虑。() 8.流量节流装置安装时方向不能装反,如果装反可能造成流量指示偏大或偏小。() 9.电-气阀门定位器是气动执行器的一个主要部件,它一般是按力矩平衡原理工作,它与气动执行器配合使用组成一个不具有负反馈的比例调节系统。() 10.某物体长度经测量为0.06870m,其有效数字为四位。() 三、选择题:10小题,共计1分。 1.表征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是()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引用误差;(D)基本误差。 2. 工业用热电阻检定时,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对,检定时油槽温度变化不得超过()。 (A)±0.1℃;(B)±0.2℃;(C)±0.5℃;(D)±1℃。 3.测量气体流量时,为防止被测气体中存在的凝结水进入并积存在信号管路中,取压口和信号管路应符合()。 (A)取样口应在节流装置取压室上方,信号管路向下倾斜; (B)取样口应在节流装置取压室下方,信号管路向下倾斜;

统计学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0章至第13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方差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A ) A 各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B 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是否显著 2.组间误差是衡量因素的不同水平(不同总体)下各样本之间的误差,它( C ) A 只包含随机误差 B 只包含系统误差 C 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 D 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 3.组内误差( C ) A、只包含随机误差 B、只包含系统误差 C、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 D、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 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次实验观察值应(A ) A、相互关联 B、相互独立 C、计量逐步精确 D、方法逐步改进 5.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因子的水平个数为k,全部观察值的个数为n,那么( A ) A SST的自由度为n B SSA的自由度为k C SSE的自由度为n-k-1 D SST的自由度等于SSE的自由度与SSA的自由度之和。 6.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 之间存在着( A )

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 7.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D ) 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 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 8.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B ) A--∞ < r < + ∞B--1 ≤r ≤+1 C--1 < r < +1 D0 ≤r ≤+1 9.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B ) Ar = 0 Br = 1 Cr = --1 D│r│= 1 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 )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D两者都勿需确定 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B ) A一个B两个C三个D三个以上 12.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 D ) A完全相关B微弱相关C无线性相关D高度相关 13.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B )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 14.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D ) A.y=40+1.6x r=0.89 B.y=-5-3.8x r=-0.94 C.y=36-2.4x r=0.96 D.y=-36+3.8x r=0.98 15.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C )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题目及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判断题 1.【T】由于电子商务系统基于互联网,使得交易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2.【T】业务过程的规范化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3.【T】可行性报告主要目的之一是评价新的信息系统是否值得去做。 4.【T】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 5.【F】TCP/IP是一套为电子邮件能够正常发送与接收的协议。 6.【F】通信子网由主机和终端设备组成,负责数据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供选用的硬件资源、 7.【T】关系型数据库以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形式存储数据。 8.【T】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9.【T】管理信息系统中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与输出是系统的反馈功能。 10.【F】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存储量大。 11.【T】TCP/IP协议是用于实现同构或异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 12.【F】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存储和输出。 13.【T】ER图的三要素是实体、属性和关系。 14.【F】采用原型法开发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完善的过程,灵活性好,但整体性差。 15.【T】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提供决策方案。 二、选择题 1.【C】决策的基础是: A)管理者 B)客户

C)信息 D)规章制度 2.【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输入、处理、存储 B)输入、存储、传递 C)输入、处理、传递 D)输入、处理、输出 3.【D】在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最主要的特点是: A)存储量大 B)存取速度快 C)操作方便 D)数据共享 4.【C】实体关系图中,一张CD可以存放多首歌曲,一首歌曲可以存放在多个CD中,则CD实体与歌曲实体之间存在()的关系 A)1对1 B)1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1 5.【D】系统实施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A)可行性解决方案 B)分析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 C)网络解决方案

第一阶段测试题2011

第一阶段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锤式粉碎机的粉碎比取决于( )。 A. 锤刀的尺寸 B. 筛网的孔径 C. 锤刀旋转速度 D. 锤刀的质量2.啤酒厂麦芽汁制备过程的主要设备有( )。 A.糊化锅、糖化锅、过滤槽、煮沸锅 B. 调浆罐、糊化锅、水解锅、过滤槽 C. 糊化锅、糖化锅、维持罐、储存罐 D.调浆罐、糖化锅、过滤槽、维持罐 3.培养基连续灭菌流程的主要设备有( )。 A. 调浆罐、水解锅、冷却器 B. 蒸煮罐、后熟 器、糖化锅 C. 蒸煮罐、后熟器、冷却器 D. 连消塔、维持罐、冷却器 4.工业生产中,培养基分批灭菌通常是在( )中进行。 A. 发酵罐 B.糖化罐 C. 蒸煮罐 D.维 持罐 5.培养基连续灭菌流程中,维持罐的主要作用是( )。 A. 加热升温 B.维持压强 C. 保证灭菌时间 D.冷却降 温 6.啤酒厂糊化锅和糖化锅均装设搅拌器,其作用是( )。 A. 使醪液翻动,排出CO2 B.把麦芽打碎

C. 使醪液浓度和温度均匀 D.增加溶解氧 7. 连续灭菌要求培养基尽量按顺序流动,是为了( )。 A.提高处理能力 B.减少加热蒸汽用量 C.降低有效成份损失 D.保证灭菌效果 8. 在气流输送的垂直输料管中,颗粒的悬浮速度( )其气流输送速度。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不能确定 二.问答题: 1. 组成一个气流输送系统至少应具有哪些设备?若工作中出现中途 掉料,甚至堵塞管路的故障,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培养基连续灭菌需要几个过程?对各过程所用设备都有什么要求? 3. 气流输送系统的空气除尘器的作用是什么?试述常用的两种空气除尘器的除尘机理。(选自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考研复试题) 三.计算题: 每批配制温度25℃的培养基30m3,采用处理量6m3/h的连消塔加热、维持罐保温进行连续灭菌。若原始微生物污染程度为105个/ml, 灭菌温度为125℃,要求灭菌程度达到10-3个/批,已知灭菌速率常数k=11min-1,试设计连消塔和维持罐。 (培养基密度、比热与水相同,加热蒸汽压力0.3MPa(表压))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 1. 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是()(2 分)A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B.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D. 前述三个都不对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2 分)C A. 点估计比区间估计需要更大的样本容量 B. 点估计相对于区间估计更加准确 C. 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D. 区间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 3. 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如果要求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边际误 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2 分)A A. 47 B. 48 C. 24 D. 25 4. 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2 分)B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两者相等 D. 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 5. 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分)A

A. 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 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 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 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6. 抽样平均误差(μ)和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是()(2 分)D A. Δ大于或等于μ B. Δ小于μ C. Δ大于μ D. 两者不存在必然关系 ) 7. 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1/2,其他要求保持不变,则样本容量必 须( ) (2 分)B A. 增加2倍 B. 增加到4倍 C. 减少2倍 D. 减少3倍 8. 对于正态分布变量X,若为(2 分)A A. B. C. D. % 9. 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2 分)D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10. 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2 分)C A. B. C. D. 。 11. 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2 分)A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12. 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2 分)B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工程结构第1阶段测试题

8.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1第一阶段测试 卷 考试科目:《工程结构》第一章至第四章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层次: 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每个1分,共计15分〗 1.减小构件裂缝宽度的最有效措施 () A.配筋面积不变,减小钢筋直径; B. C.增大混凝土截面面积; D.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2. A. C. 3. 设计剪扭构件时,当 V/(bh 增加尺寸; 增加受扭箍筋; 大、小偏压破坏的根本区别是 o +T/ (0.8W B. t ) > 0.25 c D. B. f c ,可采取的措施( ) 增加受扭纵筋; 增加纵筋和箍筋配筋强 度比Z A.偏心距的大小; C.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间距主要与 混凝土抗拉强度有关; 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有关; 提高梁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增大截面高度; 改善梁截面的曲率延性的措施之 D. 受压一侧砼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 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4. A. C. 5. A. C. D. 6. B. B. D. 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有关; 混凝土回缩及钢筋伸长量有关。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增大截面宽度。 增大As ' C.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提高梁的配箍率可以 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 显著提高抗剪承载力; 超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 混凝土强度有关; 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有关; A. B. D. 增大As ; 以上措施均无效. 7. A. C. A. C. B. D. 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 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 ( B. D. 配筋强度? 4有关; 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无关。

应用统计学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图表展示以及运用数据的特征值来反映统计数据的分布规律属于:A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 2.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 3.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作:B 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 4.根据从无锡市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组成的样本,得到订阅报纸的家庭数位868个,那么样本比例86.8%被称为?C 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 5.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D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6.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D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8.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B 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9.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B 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0.出于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广东省出台一个税种。现在想了解居民对于税收政策的反应,那种数据搜集方式比较合适:C A设计一个实验B通过查阅出版刊物C随机抽样D观测数据 11.下面哪一项属于离散型数据:D A上证综合指数B大坝排出水的体积C一辆汽车的行驶里程D某保险公司的雇员人数 1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4.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C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5.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D ) 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 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 16.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D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