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本人根椐在教学中的个人体会认为: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渗透意识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样当好这个工程师?怎样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这是每个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列宁也曾经说过:“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完全只有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因此,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存亡,只有具备极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很难想象,一个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观念模糊,职业道德低下且无敬业心和进取心的教师,怎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师应做到表率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

“以身立教”
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如何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师只有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教风端正,行为高尚,谈吐文雅,爱护学生,严于律已,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反之,如果教师忽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在教学工作中,不负责任,作风浮夸,行为散漫,其后果必然误人子弟,害人害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结合室内理论课进行教育
(1)、上好引导课。

上课时,在总结上学期或上学年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本学期体育教学任务、要求、教学内容、考核项目与标准,以及本学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安排等。

对待新生还要向他们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成绩,宣布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上课的常规要求等。

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重视理论课讲授。

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把所讲的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讲课质量。

如通过讲授我国的体育发展史可以唤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激励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而奋发不息。

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而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
烈的责任感。

(二)结合实践教材内容进行教育
体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拨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教材,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的练习,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等,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韵律操教材教育,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通过体操教学的相互帮助、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三)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常规是对师生提出基本要求,内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种种常规。

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

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的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

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里,更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

(四)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重点,它与教育方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课的任务,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

例如通过对课的任务、要求的下达,以及讲解动作,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整队、队形变换与调动,培养迅速整齐、集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作风;采用分组练习时,要求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练习中互相帮助,骨干分子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及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各种竞赛,培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革命英雄主义;通过投掷地盘学练习,培养遵守纪律、加强安全教育和积极主动收拾器材、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通过结束部分小结讲评,从教育、教养任务加以分析,结合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念,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育
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作出好评,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及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进行适当的批评。

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是在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只有坚持正面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此外,教师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不良歪风。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干部的潜能,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以建立一
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六)结合学校德育中心工作进行教育
作为德育系统工程,要从多种途径来实施。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德育系列活动,通过重大节日活动、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各项评比竞赛等到形式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学校每年一次的体育节、球类比赛、一二?九大队接力等活动,不仅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而且还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加强了组织建设性并树立为祖国锻炼身体的决心。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具体的要求,可操作性强,但并无先后轻重之分。

教师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根椐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思想状况,有条不紊地重点实施,要深入分析结合对象,努力把握结合时机,有效掌握结合程度,不断改进结合方法,保持学生共性特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发挥学生一技之长,树立校园文明之风。

“教之重,德为先”。

通过多种渠道,营造健康和谐、充满激情、富有创造的体育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
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