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沙漠旅游景区的开发问题的思考——以宁夏通湖草原为例
![沙漠旅游景区的开发问题的思考——以宁夏通湖草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b6a39cdd88d0d233d46a63.png)
1 沙漠旅 游的概 念
所谓 沙漠旅游, 将旅游者 的猎奇 、 险 、 验 和增长知识 是 探 体
32 资 源 开 发 基 础 和条 件 较 差 . 区域 旅 游 开 发 的成 功 与 否 , 本 地 区 的 旅 游 资 源 、 济 发 达 受 经 程 度 、 础 设 施 状 况 、 通 条 件 等 多 方 面 因素 的制 约 。通 湖 草 原 基 交 景 区 在 以 下 几个 方 面 条 件 较 差 :一是 沙 漠 区 内部 相 关 的 基 础设 施 和 服 务 设 施较 落后 ,必 须 改 善 沙 漠 区 内 的基 础 设 施 和 服 务设 施; 二是 景 区可 进 人 性 还有 待 改 进 , 这些 都 影 响 了通 湖 草 原 沙 漠
遗 弃极 大 地 影 响 了 沙漠 环 境 。
景 区 目前 人 员 闲 置 , 理 松 散 , 有 严 格 的 企业 管 理 和经 营 管 没
硕 助 作者简介 : 范彬彬( 93 , , 1 8 一)女 河南 焦作人 , 士研 究生, 硕 助教 , 主要 从事旅游规划 、 旅游英语研 究; 向明(9 3 ) 女 , 南 澧县 人 , 士 研 究生 , 教 , 18 , 湖
定 的 限 制性 , 为严 重 的 是 基 础 设施 和服 务 设 施 的 滞 后 , 果 更 如
大 量 游 客 涌 入 该 区 , 活 垃 圾 、 水 等 将 对 沙 漠 产 生 较 大 污染 。 生 污 当 其超 过 沙 漠 旅 游 区 的 环 境 承 载力 时 , 自然 生 态 环境 必将 面 临 退 化 和 衰减 , 响 景 区 的长 远 发 展 。 影
技 经 济 市场
沙 漠旅 游 景 区的 开发 问题 的思 考
— —
以 宁夏 通 湖草原 为例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ad3ec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d.png)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沙漠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近年来,沙漠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探讨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沙漠旅游市场的背景沙漠旅游市场是指以沙漠地区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市场。
沙漠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冒险体验而备受游客喜爱。
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能促进沙漠地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1. 活动多样化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表现在活动多样化。
不同沙漠地区根据其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开展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比如,骑骆驼穿越沙漠、沙漠越野车体验、沙漠滑板运动等,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2. 服务质量提升随着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相关的旅游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
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得到加强,旅游设施和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和改善。
这些举措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促进了沙漠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3. 地方经济发展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
沙漠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酒店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提升了地方经济的活力。
4. 研学旅行的兴起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研学旅行的兴起。
学校将沙漠旅游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通过亲身体验沙漠的特色环境和文化,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认知能力。
5. 持续挑战与问题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加强保护措施以防止过度开发和游客影响。
其次,旅游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关注重点,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旅游安全保障措施。
未来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沙漠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多元化体验:游客对沙漠旅游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未来旅游产品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沙漠旅游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模式,确保沙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的沙漠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的沙漠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22cda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b.png)
我国的沙漠产业发展趋势我国沙漠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使用,许多资源已经不可逆转地减少。
沙漠是人们最开始想到的资源荒地之一。
然而,随着沙漠产业的逐渐发展,我们看到了沙漠的潜力和可能性。
本篇文章将探讨我国沙漠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产业发展历程沙漠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当时,人们开始注意到沙漠中的一些独特植物和动物资源,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农业、药物和化妆品等方面。
此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沙漠产业的发展。
这包括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旅游业等多个方面。
二、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沙漠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利用沙漠中的矿产、水资源等,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沙漠中的风能、太阳能等也被广泛开发利用,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沙漠旅游业也日益兴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三、发展趋势分析1. 可持续发展在沙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节约用水、使用环保技术等方式,减少对沙漠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 旅游业的兴盛沙漠旅游业的兴盛将成为沙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沙漠景区。
这些景区的独特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发这些沙漠景区,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促进沙漠产业的发展。
3. 新能源的应用沙漠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阳光充足,这为新能源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发这些新能源资源,并通过建设沙漠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场等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沙漠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dd8e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d.png)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沙漠旅游调研报告一、引言:沙漠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为了更好地了解沙漠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沙漠旅游的详细信息,以便旅游业从业者和相关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服务。
二、调研目的:1.了解沙漠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2.评估沙漠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情况;3.探讨沙漠旅游的挑战和机遇;4.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针对沙漠旅游的问卷,选择了100名游客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沙漠旅游的兴趣、需求和满意度。
2.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两个著名的沙漠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调研,包括参观当地旅游景点、与游客和当地居民交流等。
四、调研结果:1.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沙漠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尤其是那些喜欢探险和追寻独特体验的游客。
大部分游客对沙漠旅游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2.资源开发:沙漠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开发情况参差不齐。
一些地方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而另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
3.挑战和机遇:沙漠旅游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气候条件、交通不便、保护生态环境等。
然而,沙漠旅游也有很大的机遇,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
4.建议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如加强资源开发和保护、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宣传推广等。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沙漠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资源开发、优化服务质量和提供更好的体验,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推动沙漠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沙漠旅游打造成为一个独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六、参考文献:1. 张明. 沙漠旅游发展现状与研究. 旅游导刊, 2017(10): 45-47.2. 李晓华.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规划. 旅游科技, 2018(6): 57-59.3. 马天宇. 沙漠旅游市场需求及发展策略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 2019(4): 115-117.。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c83c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7.png)
2024年沙漠旅游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沙漠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沙漠旅游市场的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沙漠旅游市场的分析,探讨沙漠旅游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沙漠旅游市场潜力自然环境吸引力沙漠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壮丽的沙丘、广阔的沙漠草原以及奇特的岩石地貌,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沙漠地区的干旱气候、独特的动植物种类也给游客们带来了新鲜的体验。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力成为沙漠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体验需求除了自然环境,沙漠地区也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
沙漠地区的居民常年以游牧民族为主,他们保留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游客们可以通过参与当地的节日庆典、品尝当地美食以及与居民互动,来体验和了解沙漠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文化体验的需求也成为沙漠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沙漠旅游市场现状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沙漠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旅游企业开始开展沙漠旅游项目,投资和发展沙漠旅游。
游客们对于沙漠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产品多样化在沙漠旅游市场中,旅行社和旅游企业推出了各种丰富多样的产品。
除了传统的沙漠徒步、骑骆驼等项目外,还推出了沙漠越野车、滑翔伞、登山等项目,吸引了更多不同需求的游客。
产品多样化为沙漠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沙漠旅游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巨大沙漠旅游市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沙漠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通过提升旅游设施的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优化旅游服务等方面来进一步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沙漠旅游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发展沙漠旅游项目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恢复和保护,确保沙漠旅游业能够健康发展。
优化旅游服务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是沙漠旅游市场的关键。
游客对于沙漠旅游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旅行社和旅游企业需要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研究
![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181b8f83d049649b665811.png)
1 .国外沙漠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沙漠旅游一直是世界探险旅游和体育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埃 及是较早也是知名度较高 的沙漠探 险旅游地 , 2 世 纪 9 从 0 0年
,
5 O
维普资讯
甘肃农业
20 年第 8 06 期
四大沙地边缘 , 只有少数探险旅游者进 入沙漠腹地 。新疆都 善 库 木塔 格沙漠公 园建成 以来 ,每年接 待游 客 5 万人次 以上 ; 20 0 5年 国庆节期间 ,宁夏沙坡头旅游 区接待游客 9 10人次 , 70 仅 门票收入就达到 了 17万元 ;沙湖开发于 18 9 9 9年 ,全国 3 5
注: 资料来源 国家旅游局 、 建设部 统汁资料 ; 景区类型 因由 不同部 门评定故有 重复统计 ; 含正在招商建 设景 区 ; 计时 不 统
间截 至 20 0 5年 底 。
( ) 沙漠旅游产品 多元化 , 旅游项 目注重参与 体验 根据旅游管理体验派学者 的观点 , 旅游 消费是一 种体验性 消费 , 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游客的体验⑤ 体验式” 。“ 旅游就是指 在旅游 目的地伴随着一些主题 , 旅游者并不像 以往那 样只是单 纯 的观光 , 而是积极的参与到被预先设计好 的各 种项 目活动中 来, 通过这种互动将这次旅游变成一段难忘 的经 历可以经常 回 味 。“ 体验旅游” 是旅行社安排 游客亲 自参与 、 自身体验 , 使游客 真正感受 到旅游之 中的乐趣 的一 种形 式 , 验式 旅游成为旅游 体 业 的重要 发展方 向。经 过十多年的发展 , 我国沙漠旅游已 由单
摘 要 : 漠旅 游在 国 内外 都 是 一 种 新 兴 的旅 游产 品 :本 文 沙 在 分 析我 国沙 漠 旅 游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总 结 了沙 漠 旅 游 的 特 点 , 针 对 沙 漠 旅 游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 出 了发 展 沙漠 生 态旅 游 , 施 提 实
沙漠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沙漠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690c8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e.png)
沙漠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沙漠是大自然中独特的地貌类型,拥有着独特的生态和地质特征。
尽管沙漠地区天气干燥、植被稀疏,但正因为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许多国家将沙漠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然而,随着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旅游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对旅游业造成了环境破坏。
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属于脆弱的生态系统,而沙漠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脆弱性。
沙漠化导致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贫瘠,地表脱水,这些都使得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无法维持正常的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当游客踏足沙漠地区时,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地表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加速土壤的风化和侵蚀。
这不仅对沙漠自身的生物和景观构成威胁,也对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沙漠化对旅游设施的依赖性增加了风险。
为了吸引游客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许多沙漠旅游项目兴建了大量的旅游设施,如酒店、度假村、游客中心等。
然而,由于沙漠化和沙丘活动的不断蔓延,这些设施常常面临着被沙尘覆盖、被破坏的情况。
除此之外,由于沙漠地区气候极端、降水不足,供水问题也成为了一大困扰。
一旦供水不稳定,游客的驻留体验将受到影响,同时也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另外,沙漠化还带来了旅游业经济的下滑。
沙漠地区通常是贫困地区,依赖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沙漠化的加剧导致景区的吸引力减弱,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旅游业收入急剧减少。
这不仅会导致当地经济衰退,也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不景气还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何应对沙漠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呢?首先,要加强沙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通过建立保护区、严控人类活动、推动环境教育,可以减缓沙漠化的进程并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要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沙漠环境的破坏,做好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游客的舒适和安全。
此外,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拓展旅游项目的类型和范围,引入更多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方式,减少对沙漠地区的侵蚀和破坏,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d9d82aaf45b307e87197b8.png)
维普资讯
Q 至0 ( 半 月版 ) 总第2 3 /9上 5 期
文章编 号 : 10 —4 x2 0 )9 0 3 —2 0 1 1 8 (0 20 t一 1 80
商 业研 究
我 国 沙 漠 旅 游 资 源 其 开 发 利 用 的 研 究
郑 坚 强 , 李 森 , 黄 耀 丽
(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佛 山 佛 5 80) 2 0 0
摘 要 : 在 西部 大开 发进 程 中, 在 条件 适 宜 的 大部 分 西部 地 区, 应 该 全 面实 施 “ 游 带 动 发 展 战 略 ’ 旅 ’和
“ 游 兴 西 富 民战 略 ” 开 发我 国沙 漠 旅 游 资 源 , 可 根 据 “ 发 与 治理 相 结 合 、 旅 游 产 业 与沙 产 业 同 步、 旅 。 开
保 护 性 开 发” 三 点 发展 策略 , 使 沙 漠 旅 游 这 一 原 始 自然 的旅 游 资 源尽 早 产 生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关 键 词 : 沙 漠旅 游 资 源 ; 现 代 沙 产 业 ; 开 发利 用 中图分类号: F 9 . 5 2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沙漠 旅游的 内涵与基本 特征
与 其 它 类 型 的旅 游 资 源 相 比 , 又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特 性 , 从 而 可 以开 发 出 众 多 别 具 意 境 的 特 殊 旅 游 活 动 项 目, 使 沙 漠 旅 游 产 生 出意 想 不 到 的 旅游 附 加 值 和 令 人 留 恋 忘 返 的迷 人 魅 力 。 2 ,强 烈 地 域 性 和 明 显 季 节 性 我 国 北 方 沙 漠 、 沙 地 在 纬 向范 围 内 属 于 极 端 干 旱 荒 漠 、干 旱荒 漠 、干 旱 荒 漠 草 原 、 半 干 旱 草 原 、半 湿 润 森 林 等 五 个 生 物 气 候 亚 带 , 经 向 范 围分 属 于 高 原 亚 寒 带 、暖 温 带 、 中温 带 和 寒 温 等 四 个 气 候 带 , 加 上 地 处暖温带 、亚热带及 热带 的东部平原沙 地和海岸沙地 , 使 我 国沙 漠 、 沙 地 所 处 的 生物 气 候 带 复 杂 多 样 。 随 着 地 域 的不 同 , 各 生物 气 候 带 的 沙 漠 、 沙 地 的 风 沙 地 貌 各 具 特 色 , 具 有 明 显 的 地 域 性 和 季 节 性 。 同 时 , 由于 人 类 社 会 活 动 多 受制 于 自然 环 境 , 又使 沙 漠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同样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 如 北 方 沙 漠 的 旅 游 旺 季 在 59 , 沙 漠 地 区 少 数 民 族 的 赛 马 活 动 和 民俗 风 —月 情 表 演 也 集 中于 此时 ; 而 南 方 海 岸 沙 地 的 旅 游 季 节 持 续 全 年 , 文 化 歌 舞表 演 活 动 则 是 常 年 不 衰 。 3 .自然 性 和 诱人 神 秘 性 沙 漠 是 未 受 到 或 较 少 受 到 人 为干 扰 的 自然 环 境 。 连 绵 起伏 的 沙 丘 如 同 黄 色 的 浪 头 , 冲 向 远 方 , 给 人 一 种 畅 旷 而 神 秘 的 感 觉 ,沙 丘 流 畅 的 线 条 与 柔 和 的色 彩 以及 沙 海 日出 、 晚 霞 夕照 的 壮 观 景 观 是 大 自然 的 杰 作 , 具 有很 高 的 美 学 欣 赏 价 值 , 吸 引久 居 城 市 的 人 回 归 大 自然 。 4 .自然 与 人 文 的融 合 性 和 空 问 组 合 性 由于 沙 漠 迁 徒 和 其 它 历 史 原 因 , 枉 沙 漠 自然 景 现 中往 往 矗 立 许 多 人 文 胜 迹 , 或 沙 漠 与 其 它 自 然 景 观 在 空 间 上 的 组 合 , 使 其 交 辉 相 映 , 相得 益 彰 , 构 成 很 好 的 地 域 组 合 , 形 成 一 系列 或 文 化 内 涵 t分 丰 富 、 或 与 沙 漠 景 观 为 主 的 景 观 群 的 沙 漠 旅 游 胜 地 。 如 位 于 库 姆 塔 格 沙 漠 东 缘 的 敦 煌 鸣 沙 山和 月 牙 泉 与 世 级 文 化 宝 窟 莫 高 窟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东 缘 与 楼 兰古 城 、 吐 鲁 番 戈 壁 与 高 昌 古 城 ; 浑 善 达 克沙 地 北 缘 的 固 定 、 半 蝴 定 沙 丘 群 、草 地 与 达 来 诺 湖 周 围 的 锡 林 郭 勒 河 曲 、 曼 陀 山 ( 岗 岩 山 地 ) 火 山 锥 、 元 庭 占 城 、 金 边 墙 、 榛 花 、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8dc4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a.png)
沙漠旅游调研报告1. 简介沙漠旅游是指游客以参观、探险、休闲为目的,前往沙漠地区进行旅行的行为。
沙漠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具有独特的风情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沙漠旅游的市场现状、旅游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沙漠旅游的发展潜力。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具有一定沙漠旅游经验的游客,以了解他们对于沙漠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项目偏好和满意度的看法。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沙漠旅游从业者,包括旅行社、导游和饭店经营者,以了解他们对于沙漠旅游市场的认知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3. 调研结果3.1 市场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沙漠旅游目前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都市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沙漠旅游来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开展独特刺激的户外沙漠旅行更受欢迎。
3.2 旅游者偏好和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旅游者在选择沙漠旅游目的地时,更加偏好有着独特文化和风景的地方。
他们期望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沙漠生活,并与当地居民交流。
此外,旅游者对于沙漠旅游项目的多样性和刺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骑骆驼、沙漠冲浪和沙漠露营等。
3.3 沙漠旅游的发展潜力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分析,沙漠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适度规划和管理下,沙漠地区可以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更多元化和精品化的旅游项目。
同时,沙漠旅游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投入。
4. 结论沙漠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为了持续发展沙漠旅游,应加强沙漠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多样化和创意的旅游项目,同时注重保护沙漠生态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于沙漠旅游的支持和投资,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5. 参考资料1. "沙漠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旅游研究导刊》。
论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面临的问题
![论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1b314451e79b896902264f.png)
论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和GATS的签署,中国旅游业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将日趋国际化。
中国独特的资源景观、庞大的市场空间、较低的投资本钱和日趋完善的制度保障使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下,旅游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有利于中国旅游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但是,当前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庞大压力。
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加倍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致使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加与僵化陈腐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早在70年代初,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就引发了旅游界的注意,可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别传入我国并逐渐被动接受的。
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域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取得确认,在政策的操作面上取得了支持。
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一路组织的,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与会专家也只是就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安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整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上的研讨,虽然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并被誉为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
可是并无被专家和生态旅游景区所接受,恰恰相反,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概念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概念还引发了普遍的关注乃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口纷纭。
对于中国实际的生态旅游的开展并无多大的帮忙。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07008fd0d233d4b14e699e.png)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沙漠的新奇性、刺激性、惊险性、挑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的趋势;沙漠景观与环境,相比城市生活的喧嚣,存在巨大的反差,也由此吸引了人们对浩瀚沙漠的兴趣。
沙漠旅游正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鉴赏、求知、探险、考察和娱乐等目的,巧妙地与沙漠景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自然审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联系和组合,使沙漠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也使沙漠之旅发展成为一项富有很高情趣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
(热依汗古丽·依马木,2007)沙漠旅游堪称目前特色旅游的典型代表,加之所在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因此沙漠旅游既富有神秘刺激性,又具有凝重深厚性。
其次,沙漠旅游的参与性日益加强,符合沙漠旅游的高端市场定位。
总的来说,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沙漠文化不断拓展,沙漠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让沙漠旅游在西部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势头,并一跃成为我国众多旅游产品中的后起之秀。
(一)沙漠旅游发展现状格局1、沙漠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沙漠面积有71万多平方公里,现有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7.6%(何雨、王玲,2007)。
我国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库姆达格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另外,还有4个面积较大的沙地,分别是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李先锋等,2007)。
从类型上讲,干旱区的沙质荒漠约60万平方公里,占84.5%,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及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区的沙地为11万多平方公里,占15.5%,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西北部,以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西部等地。
从区位上讲,我国沙漠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间的北方内陆盆地和高原,横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形成断续弧形沙漠带,如下图1所示。
沙漠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沙漠旅游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7fae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3.png)
沙漠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沙漠旅游市场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风景的追求,沙漠旅游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本报告旨在对沙漠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趋势和潜在发展方向,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将对沙漠旅游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和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解析,通过对市场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总结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沙漠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沙漠旅游市场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报告的文章结构和目的,最后对报告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主要分析沙漠旅游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在结论部分,将对沙漠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潜在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整个报告将以客观、全面的分析方式呈现沙漠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前景,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沙漠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探讨沙漠旅游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市场参考,帮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业务发展计划。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沙漠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沙漠旅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概述了沙漠旅游市场的概况,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介绍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沙漠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潜在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沙漠旅游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同时规避可能的风险,为沙漠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e9d0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c.png)
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思考与建议
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取得实效。
以下是对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对荒漠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同时加大对荒漠化防治的投入,提高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程度。
2.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应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荒漠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4. 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为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5.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7.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对荒漠化防治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总之,我国北方沙区荒漠化防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荒漠化防治的目标,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eba2dc3186bceb19e8bb3d.png)
中 图 分 类 号 : 00 G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2 8 20 )20 0 —2 1 7 —6 rdsot o r m id s yi otw s r irc i hn MA Z iu 。HI o g ee me t sr faue p r tui ut nrh et nds i C iaf h— n S n o od - s n r n e t tn f j H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2期
v0 . 4.NO 2 12 .
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
J un l fS o t Ad l Ed c t n o r a o p rs ut u ai o
20 0 8年 4月
Ap .20 r. 08
Frta to ’ a d es S o tS in e Is. Js o i ,i o 1 0 0, ia is-uh rS d rs p r ce c n t ,ih u Unv.Js u4 6 0 Chn h
沙 漠 是 西北 地 区 重 要 的 地 质 资 源 。 所 谓 沙 漠 , 指 干 旱 是 地 区 地 表 为 大 片 沙 丘 覆 盖 的 沙 质 荒 漠 , 包 括 了 沙 漠 化 土 地 也 和 半 干 旱 地 区 的 沙 地 … 。沙 漠 自 身 所 具 有 独 特 的 自然 景 观 、 人 类 赋 予 其 中的 历 史 遗 存 和 文 化 内 涵 、 游 主 体 的 审 美 倾 向 旅 及 地 域 空 间 的 极 大 差 异 性 , 沙 漠 中 的 许 多 景 观 类 型 以 及 与 使 沙 漠 密 不 可 分 的 沙 漠 体 育 成 为 极 具 吸 引 力 的 旅 游 资 源 , 足 满
我 国西北地 区沙漠体 育旅游 产业 的发展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0ac7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5.png)
沙漠旅游专题研究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为景点和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挑战性,但同时也能带来强烈的冒险和探险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沙漠旅游,但对于沙漠旅游的认识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对沙漠旅游进行深入探讨。
一、沙漠旅游资源1.自然景观:沙漠具有宽广辽阔、遥远神秘的自然风貌,还有唯美的沙漠日出和日落美景,以及奇特的沙丘、沙漠岩石等自然奇观。
2.人文景观:沙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如草原牧民、游牧民族等。
3.生态景观:沙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结构和群落结构独特,有众多的特有种和濒危物种,如戈壁栖鸟、独头蒲公英等特种植物和野生动物。
二、沙漠旅游的形式1.越野车探险:沙漠越野车探险是一种新颖的旅游活动形式,通过驾驶越野车在沙漠中穿行,体验沙漠的狂风暴雨、险峻山岭等自然景观,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驾驶技术和探险精神。
2.骆驼徒步旅游:骆驼徒步旅游是一种相对于越野车探险要原始和古老得多的旅游模式,沿着沙漠的姿态山峰、波浪山脉和沙漠岩石等景观游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3.沙漠包车旅游:沙漠包车旅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旅游形式,可以通过租赁专业的旅游包车来游览沙漠中的风景和景观,不需要过多的体力和体验探险的伤害。
三、沙漠旅游的风险1.天气不稳定:沙漠地区气候变化突然常常导致出现风沙暴、雷雨强风等恶劣天气,对游客的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2.地貌条件复杂:沙漠地貌复杂,沙爬下坡,沙漠地之陡,满地沙石,游客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坚韧的结束精神。
3.人员伤亡:沙漠旅游是一种较为危险的旅游活动,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和措施,很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四、沙漠旅游的安全保护1.选择正规旅游公司:选择正规旅游公司,遵循安全的操作规程,确保旅游活动的安全。
2.带好必需物资:如随身携带足够的饮用水、防晒用品、背包、手电筒、照相机、GPS定位系统、通信工具等必要的物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自然资源知识:沙漠开发与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知识:沙漠开发与资源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d9928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c.png)
自然资源知识:沙漠开发与资源保护沙漠是地球上最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一,其环境特点主要包括干旱、高温、强风等,因此沙漠的资源开发一直是人类存在以来的一个难题。
在沙漠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其环境资源呢?本文将从沙漠开发与资源保护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沙漠开发1.沙漠种植沙漠环境中的资源非常有限,唯一的自然资源就是阳光和土壤。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沙漠种植来开发沙漠资源。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耐旱树和植物,如沙漠松、沙漠柳、龙舌兰、仙人掌等,这些植物的根部可以在干旱的条件下生长,将其根系埋进沙土深处,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水分的保持性。
另一种沙漠种植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溉,通过人工水源,包括深层地下水,雨水收集和蒸发冷却,可以在沙漠环境中种植庄稼,如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来维持灌溉设备的工作,但是也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2.沙漠能源沙漠中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可以用于发电。
在沙漠地区建设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站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风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它们可以为当地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
3.旅游开发沙漠的环境和气候使它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在沙漠地区,我们可以建造一些文化遗址,如陶文化、古代水利工程等,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与此同时,沙漠中的沙漠景观和特色文化,如沙漠风情、庆祝节日等,也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沙漠资源保护1.植树造林大规模种植树木是保护沙漠环境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固定沙丘、吸收水分和保护土壤。
在沙漠地区,在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冬季,我们需要为树木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然后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逐步提高种植和管理技术,实现长期保护沙漠环境的目标。
2.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在沙漠地区,水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需要控制水资源的消耗。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如通过水的消耗预算来控制用水。
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研究
![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2235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e.png)
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研究一、引言沙漠是一种特殊的地形环境,因为它的干旱、高温等特点,被誉为“禁区”。
但是,对于资源极度匮乏的人们而言,沙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还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成为了人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沙漠中的资源沙漠地区虽然干旱、高温、土地贫瘠,但是却不乏一些特殊的资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沙漠水资源:虽然沙漠地区干旱,但是却存有零星的水源。
人们可以通过开采和利用地下水、河流水源、降雨水等方式获取水资源。
2.矿产资源:沙漠地区一般富含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盐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沙漠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太阳能资源:沙漠地区阳光充足,是发展太阳能资源的理想地区。
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等方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清洁的能源。
4.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也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意义沙漠地区的资源虽然有限,但是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点:1.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利用沙漠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2.减少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沙漠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提高区域经济的自给自足能力。
3.改善人民生活:沙漠环境的资源开发利用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能够缓解水资源、能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四、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措施为了实现沙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科技投入:应该注重科技创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水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2.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为沙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于沙漠资源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
我国沙漠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沙漠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7c69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0.png)
我国沙漠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中国沙漠景区发展历程及定义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广布的国家,沙漠面积80.89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4%,仅次于澳大利亚(113.60万km2)和沙特阿拉伯(86.22万km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漠旅游也成为旅游的新热点。
沙漠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又是旅游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其范围内的湖泊、生物、建筑、民俗等自然文化事项共同构成了沙漠旅游资源。
沙漠地区一般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生存条件恶劣,发展旅游产业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是否有必要对这样的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中国最早的沙漠型旅游景区是20世纪中叶开发建设的敦煌沙鸣山-月牙泉景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沙漠型旅游景区逐渐增多。
初建于1986年的武威沙漠公园是中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1994年宁夏沙坡头景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沙漠型旅游景区数量逐年增加。
学术界对沙漠旅游的概念界定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沙漠旅游指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旅游活动;广义的沙漠旅游把沙漠旅游资源和沙漠邻近地区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考虑,把沙漠毗邻地区的资源也纳入沙漠旅游范畴。
目前国外学者大多将沙漠旅游界定为广义的沙漠旅游,而国内正好相反。
二、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19年我国旅游总人次达到6亿人次,而沙漠型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沙漠型旅游景区游客量超过了2000万人,其中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石嘴山沙湖景区的年游客接待量超过百万人,特别在国家一些法定节假日中,这两家景区的单日游客接待量均突破5万人次。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旅游总花费逐年增长,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居民旅游总花费57250.9亿元,同比增长11.65%,人均旅游花费944.7元,同比增长2.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 694X(2006)05 0739 06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收稿日期:2005 10 15;改回日期:2005 12 20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4B 0102076)资助作者简介:黄耀丽(1959 ),女(汉族),四川绵阳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E mail:fs hyl @黄耀丽1,魏兴琥2,李凡1,3(1.佛山大学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2.佛山大学资源环境系,广东佛山 528000;3.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摘 要: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三亚类、五个基本类型。
沙漠旅游资源的区域独有性和景观异质性显著,且东、西沙区分别形成景观组合式与沙漠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
沙漠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与旅游适宜性。
通过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四种开发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把北方沙漠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国家沙漠治理的框架下,东部沙地及城镇边缘限制开发沙漠度假、娱乐类旅游,中部沙漠适度开发沙漠生态观光类旅游,西部沙漠大力开发沙漠原生态类旅游的战略,并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组织体验式旅游项目等为对策,发展我国北方沙漠旅游。
关键词:中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中图分类号:F 590.3文献标识码:A我国北方沙漠的主体是从里海开始的中亚温带沙漠的东延部分。
沙漠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形成一条位于35 ~50 N 、75 ~125 E,横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东西长达4500km ,南北宽约600km 的断续弧形沙漠带[1]。
其中,新疆、内蒙古与陕、甘、宁、青等省区是我国北方沙漠的主要分布区域。
沙漠自身所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类赋予其中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旅游主体的审美倾向及地域空间的极大差异性,使沙漠中的许多景观类型以及与沙漠密不可分的伴生景观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满足了人们求美、猎奇、探险、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也使沙漠之旅发展成为最具体验色彩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回归大自然、返璞原生态的欲求的增长,沙漠旅游资源已对异域空间的旅游者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潜在的沙漠旅游市场正在悄然形成。
关于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2~4];如通过对个体的深度研究提出将沙坡头建成!中国沙漠旅游基地∀的构想[5],根据沙漠旅游的特殊要求和开发难度提出!纳入丝绸之路游的系列产品之中∀的设想[6],从保护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出发提出应将沙漠化地区定位于生态旅游的观点等[7]。
这些研究对于开发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都不失为独到见解,但其中一些研究或从沙漠旅游资源个体角度出发,或从某个局部、行政区域考虑,较少将沙漠旅游开发置于北方沙漠区划下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地实施开发。
鉴于此,本文在对北方沙漠区域旅游资源分析基础上,拟通过对各沙漠区的景观特征、生态环境及其与旅游功能适宜性的分析,对现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与对策,旨在为我国北方一流的沙漠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树立沙漠旅游品牌、吸引远程游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类型、分区及旅游适宜性分析1.1 类型依据国家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GB/T 18972 2003),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可划分为三个自然大类(含两个伴生类型)、三个亚类、五个基本类型(表1)。
1.2 分区及主要景区分布沙漠旅游资源分区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
根据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分布区域的自然特色及旅游资源富集状况,参照朱震达的沙漠分区[8],将我国北方旅游资源分为8个区域论述(图1)。
1.2.1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塔里木盆地具典型的山地戈壁沙漠环状自然景观分布特征。
塔克拉玛干沙漠构成盆地的核心,是我国流动沙丘分布最广的地区,沙丘高大,一般都在50m 以上。
沙丘形态极为复杂,有复合型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鱼鳞状沙丘群、巨大复合型沙丘第26卷 第5期2006年9月中 国 沙 漠JO U RN A L O F DESERT R ESEA RCHV ol.26 No.5S ep.2006表1 北方地区沙漠旅游资源分类及主要景区、景点Tab.1 The major scape and sor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in the four northern provinces类亚类基本类型及主要旅游资源举例ACJ 雅丹:敦煌雅丹地貌、罗布泊雅丹地貌、新疆奇台魔鬼城、新疆乌尔禾魔鬼城、哈密雅丹地貌A 地文景观类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M 沙丘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达瓦昆、沙漠公路沿线、轮南油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驼铃梦坡)、库姆塔格沙漠(新疆鄯善、哈密鸣沙山、敦煌鸣沙山)、腾格里沙漠(沙坡头、金沙鸣钟、月亮湖、天鹅湖);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三湖)、宁夏河东沙地(沙湖)、库布齐沙漠(银肯响沙湾、恩格贝)、科尔沁沙地(其甘、布日敦、勃隆克);浑善达克沙地(达来诺尔湖、南沙梁)等C 生物景观CA 树木CAA 林地: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蒙额济纳河胡杨林、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和田河、克里雅河下游胡杨林公园、新疆木垒原始胡杨林景区、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内蒙乌拉特梭梭林D 天象景观DA 光现象DAA 日月观察地:各沙漠均有适宜的观日出日落点。
DAC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无固定的观察点,随机而遇F 建筑与设施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A A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中国科学院沙波头、吐鲁番、莫索湾、策勒、临泽、锡林郭勒、奈曼、乌兰敖都等沙漠实验站。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伊犁沙漠疗养院、吐鲁番沙漠疗养院。
FAF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固沙工程;达坂城风力发电站。
FAH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武威沙漠生态公园、吐鲁番沙漠公园等图1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分区及主要景区(点)分布图F ig.1 D istributio n o f desert to urism scape in the four no rthern prov inces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的沙丘,千姿百态,堪称我国风沙地貌!博物馆∀[9]。
从视觉美感角度,没有那个沙漠再能比得上塔克拉玛干沙漠,浩瀚沙海,蔚为壮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
沙漠河流两岸郁郁葱葱的胡杨林和红柳灌丛,成为沙漠中的天然绿洲,每当秋季塔里木河、和田河、克里雅河两岸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游人为之惊叹。
目前已开发景区主要有塔里木沙漠胡杨生态旅游区、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区,沙漠公路风景区等。
1.2.2 准格尔盆地的沙漠由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边缘小沙漠构成,是以固定、半固定线性沙丘为主的沙漠,生物种群较为丰富,荒漠植物生长良好。
沙漠中的特色景观:一是沙漠内部平行、密集分布的线性沙垄,一般延伸很远,局部受气流转向影响,又形成树枝状沙垄和蜂窝状沙丘;二是沙漠西北部的玛纳斯湖,是一个在古大湖盆中位置多变的游移湖,湖面碧波荡漾,自然风景优美;三是沙漠边缘克拉玛依乌尔禾和奇台的将军戈壁等地砂岩与泥岩互层的水平地层,由于长期的风蚀作用形成了奇异的雅丹地貌,形成了似城廓拟宫阙的!魔鬼城∀。
玛纳斯湖和!魔鬼城∀现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1.2.3 新疆东部地区的沙漠本区以戈壁、风蚀地、沙丘、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
其中,库姆达格沙漠以形态极其特殊的羽毛状沙丘和排列在梁状山的金字塔型沙丘而闻名于世;沙漠南部遗留了积水面积曾!纵横三百里∀的罗布泊洼地和数道古湖滨堤遗迹;沙漠北部和疏勒河下游则分布有面积达2600km 2的!雅丹∀土丘,土丘一般高10~20m,延伸很长且弯曲,长达200~500m,因其发育在灰白色砂泥岩地层上,又有!白龙堆∀之称[10]。
本区广泛分布的!黑戈壁∀也颇具特色,常常有!海市蜃楼∀奇景出现。
吐鲁番西北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风口∀,为利用风力资源,达坂城建成了亚洲第一大风力发电厂,152台银白色!风车∀组成740中 国 沙 漠26卷的方阵又成为乌市吐鲁番公路沿线的一道风景线。
鄯善库姆塔格沙漠旅游区已建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
1.2.4 柴达木盆地的沙漠沙丘分布零散,且集中于盆地中央。
西北部风蚀地广泛发育,由第三系砂岩、泥岩地层,软硬相间,强烈的风蚀作用使之与风向和构造线大致相同的风蚀长丘和风蚀劣地,形态多样,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1.2.5 河西走廊地区的沙漠包括零星分布在河西走廊各内陆河中下游沿岸的绿洲附近和绿洲中的沙漠。
如黑河中游张掖、党河下游敦煌绿洲附近的沙丘等,流动沙丘占绝对优势,高度多在3~10m之间。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鸣沙山,山形美观,整个山体由细沙积聚而成,峰如刀刃,沙具红、黄、白、黑、橙五色,而且沙能!鸣∀,与深藏于沙漠之中的月牙泉沙水共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风沙地貌景观,二者与莫高窟的完美组合成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医疗健身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安西一带还发育有形如船舰方阵的风蚀雅丹地貌。
1.2.6 阿拉善地区沙漠主要有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等沙漠。
自然景观上为干旱荒漠,植被稀疏,流动沙漠广布。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流动沙漠,沙丘形态主要是复合型沙丘链(沙山),其次是金字塔沙丘,尤以高度达200~300m、最高达500m的高大沙山密集分布为特征,沙峰陡峭,世界罕见,其成因还是未解之秘[11]。
高大沙山与144个大小咸水湖泊(海子)交错排列,海子周围草滩是优良的牧场。
有多处可供人蓄饮用的泉水,为各类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沙漠西北额济纳河沿岸的天然胡杨林,面积达2 2万hm2,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
河流的尾闾湖-居延海象一面明镜镶嵌在戈壁之中,水天一色,湖岸芦苇繁茂,大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之感。
腾格里沙漠中70%以上为流动沙丘,多为新月形沙丘链和格状沙丘,沙丘形态优美,连绵起伏,适合观赏。
沙漠中有400多个大小湖盆,一些淡水湖盆周围植物生长茂盛,是治理和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沙漠之一。
沙漠东南缘坐落有世界沙都 沙坡头,不仅沙丘密叠高大,景观奇特,而且也是国际上沙漠治理的样板。
目前本区旅游开发主要是围绕沙漠中的湖盆地休闲度假、探险营地和治沙工程开展。
已开发的景区有沙坡头、月亮湖、天鹅湖等沙漠观光度假旅游区。
乌兰布和沙漠以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复合型沙丘链、新月形沙垄、梁窝状沙丘等多种形态沙丘富集于此为特色。
沙漠西部古湖积平原上分布有一片片白色的盐田;沙漠南边和东边黄河自南向北穿流而过,沙、水、天相连,构成一幅!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塞上风景画。
磴口县已开发三湖沙漠生态旅游区。
1.2.7 鄂尔多斯地区沙地由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和宁夏河东沙区构成,呈现流沙和固定半固定沙丘相互交错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