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建议
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建议摘要:国内高龄化趋势逐渐形成,隔代教育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分析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以发挥其优势,克服负面影响,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祖辈父母隔代教育家庭教育一、隔代教育的有利因素1.祖孙由于有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
祖孙关系融洽,情感真挚,祖辈大都非常乐意抚养孩子。
这不仅使父母可以放心将孩子交给老人,自己又能安心工作。
这就为隔代教育的成功带来有利的心理基础,为教育孩子创造有利的条件。
2.由于老人是过来人,一般有较丰富的育儿经验和人生阅历,可以指导和帮助子女教育孩子。
尤其在孩子入幼儿园前,孩子年幼,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不足,祖辈无疑成了年轻父母的好帮手。
3.老人一般都已退休,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抚养和教育孩子,这就为孩子的父母安心从事工作创造了条件,使父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隔代教育的负面问题1.因过分关注而溺爱。
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祖辈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
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们取消了。
过分包办、溺爱是祖辈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孩子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在祖辈看来都是天真可爱的童真童趣。
他们对孙辈宽容有余,约束不足,助长了孙辈的依赖、懒惰、自私、任性。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任性等不良个性。
往往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求自己快乐;不考虑回报家庭或他人,只顾自己享受。
这些性格缺陷会影响人的一生。
其次,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常常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满足孙辈的吃、穿、用、玩,以弥补遗憾和歉疚。
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
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
容易造成孩子的物质欲望过分膨胀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隔代教养是指外祖父母、外祖母、外祖父或其他亲属以教育方式参与抚养、照顾幼儿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双职工等原因,隔代教养在幼儿教育中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虽然隔代教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隔代教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幼儿的家庭情感和身份认同。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其情感依托和认同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果孩子长期由外祖父母教养,可能会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有所脱节,缺乏家庭情感的传递和沟通。
此外,隔代教养环境中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与父母的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孩子易受到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情感上的认同和亲子关系可能会受到挑战。
其次,隔代教养可能会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培养场所,而隔代教养可能使得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减少,缺乏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隔代教养环境中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所处的社交环境可能有所不同,使得孩子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另外,隔代教养可能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了解孩子的人,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而隔代教养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中的学习动力不足,因为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可能没有父母那样了解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
同时,由于家庭条件和环境的差异,幼儿在学习方面可能受到一些限制,无法得到全面的学习支持。
为了解决隔代教养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应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和教育。
父母要与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日常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和执行教育计划。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创造积极和温暖的亲子关系,鼓励和支持孩子在学习和社交方面的成长。
此外,可以适当利用科技手段,例如视频通话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指的是由父母或任何直系亲属无法完成子女合理教育任务,而转交给祖父母一方或更远一代亲属来进行,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普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缺乏共同语言和认知差异首先,隔代教育常常会面临双方缺乏共同语言和认知差异的问题。
由于不同年龄群体成长环境、社会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困难和交流矛盾。
例如,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老年人对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科技可能不太熟悉,而新一代孩子却长时间接触这些东西。
这样的差异可能导致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不匹配,影响到教育质量。
2.传统观念与现代需求的冲突其次,隔代教育中常常存在传统观念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祖辈们往往重视孩子听话、顺从,而未必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现代社会所需的素养。
这可能导致两代人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潜力。
3.过度溺爱与自律能力缺失最后,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过度溺爱与自律能力缺失的问题。
由于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一些老年人对于孩子普遍存在宠溺之态度。
他们常常迁就孩子、满足其各种要求,导致孩子养成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等不良习惯。
三、对策建议1.加强沟通和交流为了解决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共同语言和认知差异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来建立亲密关系。
年轻人应主动了解祖辈们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并与他们聊天、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对方。
同时,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科技学习的机会,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新型科技产品,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
2.尊重传统观念并融合现代需求在处理传统观念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尊重祖辈们的价值观念,并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传统道德和家国情怀。
浅谈隔代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隔代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采取对策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标签:隔代教育现状问题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重要性日益突显,已引起家长们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笔者就当前隔代教育衍生的问题及对策谈谈个人初浅的认识。
一、隔代教育的含义及现状1.什么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又称“祖辈教育”,是指年轻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外出务工,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2.隔代教育的现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隔代教育的时代。
据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农村高达90%以上。
这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与我国特定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首先,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日趋激烈,年青人肩负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年轻父母大多出门在外,东奔西波,一般缺少时间和精力进行亲子教育,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
其次,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一大批老年人退休或清闲在家,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孙辈,而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
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年轻父母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隔代教育为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工作上,同时也缓解了老年人的孤寂,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然而,由于祖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有差别,成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1.监管看护不力,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及失足犯罪事件孩子由祖辈代为监护,照管孩子的老一辈大都是年龄偏高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大都行动不便,反映迟缓。
隔代教育引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隔代教育引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隔代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竞争之中,抚养孩子的责任势必更多地向祖辈倾斜,这又为隔代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但是,近年来,在对小学生的各项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身心产生的各类不利影响正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正确的审视并提出对策,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隔代教育引发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教师、学校、家长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隔代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措施一、家庭教育现状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年轻的父母双方都要工作,生活生存压力过大,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责任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
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祖辈,没有一个不疼爱孙辈、不想让孙辈发展好的。
但是真能把孙辈教育好的就比较少了。
因此,如何发挥隔代教育优势,避免其劣势,就成为需要父母好好思考的问题。
其中“独生父母(父母皆为独生子女)”的家庭隔代教育比例更高:78.2%的独生父母家庭选择了隔代教育,这类家庭大多都是“421”家庭,也就是四个老人+父母+一个孩子。
在2012年中国老人参与孙辈教育的调查中,其中有66.47%的老人参与了对孙辈的教育,这个占比是十分庞大的。
如图1.1中国老人参与孙辈教育比例图、图1.2出现行为问题的学生中隔代教育比例图所示。
图1.1中国老人参与孙辈教育比例图图1.2出现行为问题的学生中隔代教育比例图而隔代教育这种情况在生活压力更大,经济更发达的地区更为普遍。
可从图1.3北京与上海隔代教育比例图所示。
图1.3北京与上海隔代教育比例图二、隔代教育的定义隔代教育,指家长因工作繁忙,或是离婚等各种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祖父母们,祖父母们被动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由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现象。
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现象逐渐普及。
隔代教育是指父母相对缺席,无法亲自照顾子女的情况下,子女由祖辈或其他亲属来承担教育责任。
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从行为塑造、家庭教育价值观、情绪与认知发展等角度来探讨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行为塑造: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隔代教育可能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在教育子女方面可能会存在教育方式的落后性,例如过度溺爱、纵容等。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小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自私、任性等。
同时,祖辈对小学生的教育也可能存在缺少科学性的问题,例如缺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和方法。
这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
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价值观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隔代教育可能会导致代际差异的出现。
例如,隔代教育中的祖辈可能在某些价值观方面与现代社会观念不符,这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祖辈的教育观念可能会偏向传统或保守,这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出现过分拘谨、顽固等问题。
与此同时,祖辈通过言传身教向小学生灌输其旧观念,使其更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形成。
情绪与认知发展:情绪与认知发展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然而,隔代教育可能会对小学生的情绪与认知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父母不在身边,小学生可能会感到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性,这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出现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维持。
其次,隔代教育可能会使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祖辈的教育方式可能相对传统,缺乏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这将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限制其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措施与建议:为了减轻隔代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建议。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然而,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良影响,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
本文将分析隔代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隔代教育容易导致教育方式不当。
祖辈家长往往会对孙辈过于溺爱,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在孩子犯错时,祖辈家长可能会过于宽容或者忽略孩子的错误,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对错误的认知和反思,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犯错。
祖辈家长和年轻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存在差异。
祖辈家长可能会更加注重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而年轻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这种观念差异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和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关键。
年轻家长应该与祖辈家长就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尊重彼此的观点,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
通过沟通,可以减少教育中的矛盾和冲突,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年轻家长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好公民。
针对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长们应该适当调整教育方式。
在孩子犯错时,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纠正。
同时,家长们也要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因为犯错而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如果家庭在解决隔代教育问题上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例如,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家庭教育专家,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解决隔代教育问题。
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解决对策的有效性。
小王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隔代教育家庭。
小王的父母经常加班,因此他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然而,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小王感到压抑和不自由。
他的祖父母对他过于保护,不让他参加课外活动和与同龄人的交往。
同时,祖辈家长也过于强调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忽略了小王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隔代教育,是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全程照顾孩子,便将孩子送至爷爷奶奶家中或外公外婆家中生活和学习。
隔代教育既有利有弊,因此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1. 隔代教育的普遍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许多夫妻都需要外出务工。
这使得许多孩子与父母分开,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隔代教育现象更加普遍,成为了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2. 隔代教育的优势隔代教育使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关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细心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给予他们更加温暖的情感。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龄较大,他们往往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教育智慧,能够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隔代教育也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3. 隔代教育的劣势与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年龄偏大,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可能与时代潮流脱节,对于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些不良的教育影响。
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体条件有限,他们也无法满足孩子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 隔代教育的社会影响隔代教育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隔代教育缓解了繁忙都市生活带来的家庭矛盾,为父母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负担,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复杂化。
在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隔代教育也可能加剧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
二、隔代教育的策略研究1. 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对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接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培养,了解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隔代教育问题。
隔代教育不仅仅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教育理念,而且还包括注重孩子体魄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它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沟通。
隔代教育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表达情感的渠道,孩子很难倾诉自己的感受,而父母也无力解读孩子的思想。
二是引发矛盾。
隔代教育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观念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父母的观念往往是过时的,而孩子的观念往往跟时代的发展不相符,经常会引发矛盾。
三是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
父母在孩子教育中只采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比如严格的惩罚、溺爱,而缺乏其他更有效的方式,从而导致教育缺乏多样性。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
首先,增强沟通。
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们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想法。
其次,改善教育方式。
家长要努力提高教育观念,不仅要采取严厉的惩罚,而且要有更多的有效的训练,注重发展孩子的能力和智力。
最后,加强监督。
家庭成员应该保持一定的沟通,以便在孩子做
出不良决定时及时介入,纠正孩子的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建议的介绍,希望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积极效果。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加速增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一代对生活的追求和迫于生活的压力,想给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工作,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减少。
而忙于工作的父母一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祖辈们照看,这样他们便可以安心的工作,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育成长,由此产生了“隔代家庭教育”。
[关键词] 幼儿教育隔代家庭教育一、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目前,社会的转型背景下,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年轻一代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时他们不得不将孩子交由祖辈或者长辈照看。
由于祖辈们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对孩子教育可能只注重身体没有重视心理。
对于城市里来说,祖辈一般为退休工人,而家里一个孩子将会视为珍宝,这将会出现溺爱的现象。
由此留守儿童会出现以下一系列问题:(一)学习不良,学习习惯差,学习环境不好孩子生性好动,自制力差,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这时候没有人来督促或者正确的指导,很难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的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需要有能给他们解答问题的人,当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会导致他们以后厌学的情况。
(二)心理发展不健康、人格发展不健全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发展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是非常重要的,人格的发展要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
这个时候孩子大多和祖父母住在一起,祖辈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他们,由于祖辈们的思想方面守旧观念让孩子们不能开阔视野等。
二、隔代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原因(一)家庭方面的原因1.祖辈们的自身条件有限父母外出打工,使得照看孩子的重任交给了长辈们,对于他们的教育方式、思想理念和照看精力的有限使得对孩子只是监管责任,对孩子主要是重养育轻教育,重物质轻精神。
[1]和老人住久了,孩子变得很容易满足。
我国老一辈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时,没有人能给他们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在的为人父母者工作压力赵来越大,很多人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子女,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长大的。
城市里是这样,农村里也是这样。
在农村,许多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因而出现大量“留守儿童”。
在这种情况下,照看、教育孙子女,外孙子女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的肩上。
不良影响一、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少年儿童出现心理障碍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70%的家庭存在隔代教育问题,出现如此庞大的隔代教育人群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
把孩子交给父母去抚养和教育,对于很多年轻夫妻来说实在是无奈之举。
由于“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负面影响,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负,自卑,自控能力差等,都会引起年轻父母的忧虑。
也有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健康,很少得病,他们不知道,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只有身体健康、有爱心、对社会适应和积极向上等要素同时具备,才算是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
然而现在大多数人尤其是老人片面地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这方面往往重视不够。
美国的报刊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说中国有3500万个“小皇帝”,这3500万个“小皇帝”,都是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
将来如果让这些人掌了权,那么中国就完了。
当然这话有些极端,但并不见得没有一点道理。
二、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少年儿童养成不良行为现在每个家庭的老人们都将孙辈视为掌上明珠,格外疼爱,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
这样就容易使孩子陷入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和过分的保护之中。
在许多家庭,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也在某种程度上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
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
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随着社会发展,隔代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现象。
隔代教育指的是祖辈、父母等人提供教育资源,对子辈进行宝贵的传承,通过早期教育、个性塑造、启蒙教育、家庭教育等有计划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
隔代教育在当今时代有着广泛的存在,对于家庭教育的影响非常重要。
但是,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升学压力、转型难度大等等。
下文从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隔代教育受群体范围限制隔代教育只是在一小部分群体中存在,尤其在乡村地区,家长普遍取决于农业,家庭成员多,父母年龄较大,普遍存在过度干涉孩子学习问题,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影响。
2. 隔代教育效果存有不确定性很多老年人缺乏教育背景,并且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可能无法很好地传授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知识,这会影响孩子学习效果。
3. 隔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并存隔代教育讲究的是亲情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注重学习成果、提高创造力和培养技能,两者有时不会很好地进行衔接。
如果隔代教育只是简单地老人教孩子知识,没有和现代教育有效融合,可能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1. 针对地方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针对乡村家庭的情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如组织老年人学习互联网、普及家庭教育常识等等,让老年人理解隔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让这种教育方式更加敏捷和适应。
在考虑隔代教育的时候,应该从孩子的需求、学习倾向和年龄段进行考虑,对于孩子的学业有所协调和辅助,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加强与现代教育的联系在隔代教育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和现代教育的联系,将以往的教育经验注入到现代教育理念中,从而使之产生更好的效果。
以上三个对策是针对隔代教育现状的一些地方性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在实施中应该注重相互衔接和融合,将隔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最好保证孩子全面发展,使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有益家庭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隔代教育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辈与子女辈之间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代沟和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减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隔代教育的现象。
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中,祖父母通常会承担着照顾孙辈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念来教育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祖辈与子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不少差异,这就导致了隔代教育问题的产生。
隔代教育的背景介绍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隔代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为今后的策略研究和应对措施提供基础和参考。
通过对隔代教育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现象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探讨如何应对隔代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促进家庭代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1.2 问题意识隔代教育是指由于不同代际之间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而导致的教育问题。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传统观念的淡化,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盛行的现象。
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隔代教育导致了代沟的加深。
由于不同代之间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
父母往往无法理解子女的需求和想法,子女也往往无法理解父母的期望和做法,造成矛盾和隔阂。
隔代教育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开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父母往往无法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而子女则受到网络、同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多,家庭教育的渗透力减弱。
隔代教育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代际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和问题。
隔代教育问题的存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2. 正文2.1 隔代教育的定义隔代教育是指由祖父母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祖父母往往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他们传承着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
农村学校在隔代教育问题中的对策与思考
农村学校在隔代教育问题中的对策与思考【文章摘要】隔代教育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种教育现象。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这种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而且,农村隔代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和矛盾。
本文立于学校的角度,就当前农村学校如何转化和消除由隔代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及思考。
一、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
以案例和调查数据为背景,描述了由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隔代教育的弊端,并进行了产生原因的分析。
二、农村学校在隔代教育问题中的对策。
从学校角度出发,分学校→家长、学校→教师、学校→学生三方面阐述了相关对策。
三、有关隔代教育的思考。
分利弊思考、教育合力思考、隔代教育与新课程思考三方面。
【关键词】隔代教育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或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当中有的将子女带在身边,而更多的是将自己子女留在家里,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或者寄托在亲戚家里。
于是,这些隔代长辈便成为孩子的监护人,挑起了教育孙辈的担子。
这种教育现象,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
目前,隔代教育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据悉,去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就开展了一项有关“隔代教育”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以下每10个孩子中就有五六个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而农村的这种现象尤为普遍,特别是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它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非常不利。
从我校情况来看,我做过调查。
我校是一所乡镇级农村中心小学,有914名在校学生,其中243名是隔代教育子女,占26.6%。
而一些村小隔代教育的比例更大,达到40%——50%。
这表明,目前在农村,隔代教育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而令人堪忧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隔代教育的孩子在品德、个性、心理、成绩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其他的同龄孩子。
我们都知道,农村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学生是教育的弱势群体。
基于隔代教育背景,矫正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
基于隔代教育背景,矫正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隔代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通常是指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来照顾和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接由父母来完成。
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出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长期离开家,留守在老家或他乡,这就使得隔代教育成为他们的主要教育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隔代教育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需要及时加以矫正。
一、隔代教育中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1. 缺乏学习规划和目标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系统的学习规划和目标,他们的学习行为往往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
2. 缺乏学习动力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中,留守儿童可能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容易产生懒惰、消极的学习态度。
3.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通常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容易被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所左右,学习效率低下。
4. 缺乏合理的学习习惯在隔代教育中,留守儿童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偏爱刷手机、看电视,对于学习课业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分心。
以上种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将会成为一个困扰,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及时矫正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矫正隔代教育中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1. 加强教育意识对于父母和长辈来说,加强教育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有重要影响,应该努力引导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建立规范的学习环境为了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学习环境。
这不仅包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还需要规定学习的时间和任务,让孩子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
3.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作为父母和长辈,需要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亲自示范、给予奖励等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留守儿童在隔代教育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摘要] 隔代教育中祖辈应转变溺爱、专制等教养方式,注重两辈人之间的协调,提高祖辈家长自身的素质,密切女性祖辈与男性祖辈在孙辈教育上的合作,加强社会、学校、社区等机构对隔代教育的重视等。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的涵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的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两种主要的形态,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的教养活动和方式。
尽管现代家庭规模正在趋向小型化,但据统计,目前我国三代同堂的数量仍占家庭总数的37%。
儿童的年龄越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的比率越大。
在我国当代的社会中,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教育中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95%和73.45%。
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
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73%,有祖辈参与教育的更是占84.6%。
隔代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再度兴盛,既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去了解隔代教育的利弊,并逐步的去完善它,使它为幼儿家庭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往往太溺爱孙辈,不利于孙辈良好品质的养成。
2、在隔代教育中,有些祖辈一味的满足孙辈的物质要求,忽视他们的精神需求。
3、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弱的祖辈,由于自身运动能力的限制,往往求静,从而限制孙辈的活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4、在有两代人参与的隔代教育中,祖辈在教育要求的把握上,容易与父辈产生不一致。
5、隔代教育中,有的祖辈自认为经验丰富,对孙辈的教育采取权威和专制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完整版)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隔代教育的含义及存在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青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年青人肩负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提高生活水平,于是出现了诸于“丁克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而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时,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隔代教育的出现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很多,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忙于赚更多的钱,疲于奔命时,照顾子女的重担自然落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自然形成。
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又使得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对子女的教育不客忽视而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父母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二、隔代教育的类型有专家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时,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中国的家长对教育子女自认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个孩子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问题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隔代教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过分关注型。
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隔代教育现象日益普遍。
隔代教育,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替父母抚养、教育孩子。
虽然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压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陈旧隔代家长的教育观念普遍陈旧,他们往往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种观念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教育方法不当隔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用严厉的管教方式,缺乏耐心和关爱。
这种教育方法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逆反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沟通障碍隔代家长与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较大,沟通存在障碍。
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祖父母的教育意图,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4.自我成长受限隔代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难以辅导孩子的学习。
同时,他们过于关注孩子的生活,忽视孩子的自我成长,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5.社会适应能力差隔代家长往往将孩子保护得很好,不让孩子接触外界。
这使得孩子在社交、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
二、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对策1.提高隔代家长的教育素质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隔代家长的教育素质。
让他们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2.加强幼儿园与隔代家长的沟通幼儿园应加强与隔代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鼓励隔代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3.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为隔代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问题,共同为隔代家长提供支持。
4.培养孩子自我成长能力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成长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农村幼儿园隔代教育问题,营造一个关爱、尊重、支持隔代家长和孩子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建议隔代教育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与祖辈或其他长辈分隔开来,由父母或其他更年轻的一代负责照顾和教育幼儿。
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方面探讨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认知发展:1. 积极影响:隔代教育有助于幼儿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建议:家长可以加强与祖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消极影响: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幼儿在认知发展上存在知识的不连贯性,缺乏系统性思维。
建议:家长应与祖辈合作,确保幼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帮助他们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情感发展:1. 积极影响:隔代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情商,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关心不同年龄段的人。
建议:家长可以鼓励幼儿与祖辈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促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互动。
2. 消极影响: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疏离,缺乏安全感和依恋。
建议:家长应加强与幼儿的亲子互动,营造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依恋。
三、社交发展:1. 积极影响:隔代教育有助于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建议: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参加各类社交活动,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 消极影响: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幼儿在社交交往中存在适应性不足,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
建议: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同龄人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适应社交环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四、身体发展:1. 积极影响:隔代教育可以减轻父母的育儿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建议:家长应积极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 消极影响:隔代教育可能导致幼儿在身体发展上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指导,容易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惯。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作者:阙攀出处:时间:2011-05-31【摘要】隔代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
这种教育方式,使已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很周到,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对儿童的成长、发育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
由于工作压力、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
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
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
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
这种形式以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
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待享受即可,导致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作者:阙攀出处:论文网时间:2011-05-31【摘要】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
这种教育方式,使已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很周到,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对儿童的成长、发育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
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
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
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
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
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
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待享受即可,导致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2.能力方面:一方面,孩子受挫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于祖辈家长凡事都听从自己的意见,走出家门后,当面对他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会去动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溺爱导致儿童独立性差,儿童的所有事情由祖辈承包,自己无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一旦需要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为中心。
由于在家庭中,儿童就是中心,祖辈围绕他转,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之后,容易导致情绪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爱导致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顾,根本就没有关心照顾他人的概念,所以,虽然老人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二)阻滞儿童智能的开发。
对于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小一些。
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
因为他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凭陈旧思想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导致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为突出的是,儿童此时正是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如生活常识还好解决,但当孩子问及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的时候(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些问题),老人有可能由于知识面狭窄而回答不出来,而此时如果他们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这么多问题,又或者自己编造一些答案来敷衍、误导孩子,很有可能就导致孩子的积极性降低,不再对知识有渴求欲,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对事物有创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滞了儿童智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将来也是有很深远的影响的,而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期,孩子所呈现的很多问题就较难解决了。
(三)易养成儿童不良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这就说明了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但这年龄段儿童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长不重视培养,极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对其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缺憾。
而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喜忧参半。
很多祖辈家长们,尤其是没有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是令人担忧。
例如有些老人个人卫生做不好,有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很有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而孩子的模仿意识正是最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了,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仅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终生。
(四)易引起家庭教育冲突。
祖辈家长由于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以及大量的教育子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要高,思想观念更为现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祖辈和父辈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上文所提到的不同,这就使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易导致家庭教育冲突,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事、各自为政,不能有统一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解决对策。
由于儿童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较好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及行为,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隔代教养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祖辈这一方面。
对此,笔者就祖辈应该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二)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
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三)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五)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
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
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参考文献】[1]黄姗,陈小萍。
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63-65.[2]李妍。
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7): 121-122.[3]李晴霞。
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 2001(3): 16-17.[4]刘虹。
幼儿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甘肃教育, 2008(5): 11.[5]李赐平。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4(8): 137-139.[6]陈芸,路世丽。
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J].网络科技时代, 2008(16): 26-27.[7]刘薇。
合力打造新式“隔代教育”[ J].教学与管理,2005(12): 29-31.[8]夏为菊,王邦虎。
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隔代教育”的初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3):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