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长期以来,关于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运动中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流放多少人,在国内外学界—直争论不清。此前社会上流传较多的是西方的观点,如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八年至少有六百万人被捕,三百万人被处死,二百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败》一书中认为在斯大林时代“有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受迫害的人数“可以绝对有把握地估计不少于两千万,可能高达四千万”。苏联解体前后的苏联俄罗斯学术界更是热衷于这个话题。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德·沃尔戈科诺夫认为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三年总共有—千九百五十万到二千二百万苏联公民成为斯大林镇压的牺牲品。

苏联解体的直接过程与戈尔巴乔夫当政后一九八七年重新评价历史密切相关,重点涉及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体制的评价。重评历史主要是从考证当年大清洗的数字开始。—方面触目惊心的镇反内幕促使人们思考旧体制的弊端;另—方面一些肆意歪曲、夸大的镇反数字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暴政”的证据,导致全盘否定苏联历史,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最终酿成国家的崩溃。

关于大清洗的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整个斯大林执政时期,即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都是“大清洗、大镇压”时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大清洗”特指一九三七年到—九三八年。

在苏联正式场合最早批判斯大林、最早使用“大镇压”这个词的是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他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第—次指出斯大林实行了“大规模镇压”。他似乎不同意“二十年代末就有了镇压行动”的观点,在报告中谈到斯大林—九二八———————九二九年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斗争时说道:“我想特别提请注意这个事实,即在与托洛茨基等人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极端镇压措施,这场斗争始终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只是在过了几年后……才开始了对他们的镇压行动。这是发生在—九三五———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期间”。很明显,赫鲁晓夫没有把“镇压时期”扩散到斯大林执政的其它年份。

长期以来俄罗斯学者也都传承这个说法。近年出版的由俄罗斯著名学者弗·沃洛布耶夫院士领导的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仍把“大镇压”年代划定在“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

从实际情况看,一九三七年被判死刑的人数是一九三六年以前年份的十倍乃至几十倍以上,这也是—九三七年和以前相比具有重大区别的理由。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七日,苏联内务部发出由贝利亚签署的“关于取消—九三七年第00486号令”的第00689号令,要求改变以前“对‘人民的敌人’要连同其妻子和家属一起逮捕”的做法,除非“有确切材料证明他的家属在从事反苏活动”。表明大清洗运动开始改变过去大规模抓捕的行为。统计数字表明,一九三八年—年被处决的所谓“反革命”就高达三十万人以上,而在一九三九———一九四O年两年间就急剧下降到4201人。这说明一九三八年后,镇压的狂潮逐渐减弱。所以大清洗运动应当是在一九三八年底结束。

以往关于大清洗数字的夸大,除材料来源不同外,还由于对一些概念理解错误造成。

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引用的大清洗数字均不是自己的研究结果,他是借用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大恐怖》一书的数据。《大恐怖》一书—九六八年出版后,曾被译为三十一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后来各国学者关于大清洗的数字大多引自该书。该书自称资料主要来源于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官方公布的文件及有关资料、受害者本人资料、苏联叛逃者在国外所写回忆录、—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及“二战”时期被德国人掠走的部分档案资料。但这些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大清洗档案资料。可资证明的是,正如俄罗斯学者阿·杜金指出:“直到一九八五年春天,无论谁都没有可能利用真正的档案资料分析三十———五十年代祖国历史上痛苦的一页。”阿·利特温写道:“一九九一年八月后,随着部分早期秘密档案的解密,才开始真正研究大清洗问题。”

曾经被关押十余年的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认为在监狱关押了二千万到三千万人。但在涉及成千上万人、长达若干年的数据时,仅凭记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尽管是当事人,并非就都能客观、准确反映当时情况。后来他承认“关在监狱里的人容易夸大被关押者的数量”,并在其名著《古拉格群岛》写道:“因为我看不到档案资料,所以没有写古拉格历史的企图。”

德·沃尔戈科诺夫关于—九三七———一九三八年被镇压人数,又说三百五十———四百五十万,又说四百五十———五百五十万,同一内容相差二百万,原因何在?他自己承认:“没有掌握关于一九三七至—九三八年受害者的正式统计资料”,因此他宣布只要把国家统计的数字公布出来,他的“这个估计是可以推翻的”。德·沃尔戈科诺夫的著作出版于一九八九年,他当然不可能掌握有关资料。

因此,罗伯特·康奎斯特,德·沃尔戈科诺夫,罗伊·麦得维杰夫,索尔仁尼琴等这些早期研究大清洗问题的人,在俄罗斯档案材料公布后,其夸大的数据已经遭到很多俄罗斯史学家的批判。

苏联三十年代主管被镇压者的机构是苏联内务部(—九三四年以前称国家政治保安总局,一九三四———一九四六年称内务人民委员部,以后称国家安全局)所辖的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只有他们掌握被逮捕、处死、关押、流放的人的原始档案资料。

让我们引用他们公布的数据。

—九九○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公布的数据:从—九三○———一九五○年,被法庭及非法庭机构判处了所谓“反革命”罪的人总共3778324人,被判死刑786098人。

一九九二年八月三日,俄罗斯联邦安全部公布了从—九—七———一九九○年“由于犯国事罪以及根据刑法典犯类似罪”的总人数,共3853900人,其中死刑827995人。

一九五四年二月苏联总检察长鲁坚科等人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关于镇反人数的统计报告:从一九二一———一九五四年二月,以“反革命罪被判刑的人数,总计是3777380人,其中642980人被判处极刑”,这个材料来自“苏联中央国家十月革命档案馆”。这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联邦安全部公布的死刑人数相差约十余万人,原因是后来对政治犯的解释扩大了。

二○○○年俄罗斯著名学者泽姆斯科夫引用解密后的俄罗斯国家档案馆资料,指出在一九三七—————九三八年因反革命罪被判刑的为1575259人。

至于—九三七———一九三八年被枪杀的政治犯人数,根据俄罗斯一九九二年第二期《国家档案》公布资料为681692人。一九五七年苏共中央七月全会曾经指出在大清洗年代被迫害至死的人数为681692人,这和上面《国家档案》在九十年代重新确认的数字完全吻合。

必须指出,以上数据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为了清算斯大林罪行亲自要求统计的。赫鲁晓夫是苏联官方批判斯大林第一人,戈尔巴乔夫则是发誓要推翻“斯大林集权体制”的人,而叶利钦则公开退出了苏共,甚至颁布禁止苏共存在的法令……这几个人完全不存在粉饰斯大林的“主观故意”。而他们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统计渠道得出的数字竟然基本—样,是不可能缩小被镇压人数的。

罗伯特·康奎斯特曾说,“一九三六—————九三八年二百万人死于集中营”;德·安·沃尔科戈诺夫认为有“七百万人被判处死刑或死于集中营”;布热津斯基说有“—千二百万人死于集中营”……如前所述,这些数据都没有档案资料的支持,同一内容竟然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数字!现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资料,统计集中营的死亡人数。

从一九三四年初———一九四七年底,死于古拉格所辖劳动教养营、感化营和监狱的犯人总共963766人,而且其中包括刑事犯。特别高的死亡率在一九四一———一九四三年卫国战争期间,有51.6万人死亡。这个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和苏联中央国家十月革命档案馆《文件汇编》。

以上我们考证了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被镇压者的情况。由于资料局限,不可能说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今后一些档案材料的披露,或许能更加准确揭示其真相。同时笔者想再次强调,本文绝非为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中滥杀无辜的罪行辩护,但必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而在以往,对此问题充斥太多的是对镇压人数过分的夸大,以至影响到对苏联历史的正确评价。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许加梅 【内容提要】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美国苏联东欧国家冷战 【作者简介】许加梅,1973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广州510630) 近代社会以来,国际关系的运行一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国际政治也主要以强权政治为特征。虽然冷战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是上述的基本原则依然是推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运转的基本动力。战后的国际社会已经摆脱了业已存在了几千年的领土兼并与财富掠夺的血腥状态,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实力竞争为显著特征,扩展力量与影响成为每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苏联人仍然是想要得到同样的基本东西,即扩展其力量与影响。但是他们在改变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1]在以美国与苏联相对抗为特色的冷战时代,美国、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家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寻求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在现实的国际背景下追求从这一首要目标演绎出的各种现实利益,在美、苏、东欧多向度的复杂关系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策向背。

一苏联和东欧的“唇齿”关系 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尽管苏联号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真正平等”在以强权政治为特征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不过是一种理想和苏联外交的舆论宣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政策依然以自身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准则。 关于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众多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美国学者林肯·戈登的分析比较全面。他认为:(1)东欧作为防御的缓冲区是重要的军事考虑。(2)东欧也被看作潜在的进攻战略跳板。苏联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将这个地区看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和第一成果,是世界其他地区效仿的榜样。(3)苏联也将东欧看作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一个国际上国家集团的核心。(4)莫斯科进一步将东欧视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源泉,认为和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利益紧密相连。(5)最后东欧一度被看作经济财富的来源[2]。 在冷战的气氛下,东欧不仅是苏联维护欧洲均势,与美国“平分天下”的成功标志,不仅对苏联维护安全与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苏联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欧共产党国家实际上是苏联‘另一个自我的缩影’,苏联领导人只有看到东欧适当地反映苏联的影响,他们才会感到满意。”[3]在匈牙利事件后,尼赫鲁问及苏联出兵匈牙利问题,苏联方面的有关回答是:“如果没有对匈牙利的干涉,如果帝国主义势力得逞,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打破欧洲均势,那将直接威胁和平。” [4]

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

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 叶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目前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火遍及欧亚美非及大洋洲。对于谈及这场战争中苏联的作用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积极方面的说法,也有消极一方面的评论。下面是我对苏联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的一些评价。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目前有部分人归咎于苏联与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认为苏联签订的该条约助长了德国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而我认为,该条约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其为苏联赢得了两年的战胜法西斯的准备时间(斯大林认为德国迟早会进攻苏联,就开始着手建立防范德国“东方战线”,签订条约可以认为是苏联人的缓兵之计),并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当时1939年苏联和日军正在进行诺门罕战役)。而对于苏联签订此条约导致二战爆发的说法我认为只能说此条约的签订使二战提前爆发了而已。 虽然说在战争初期(1939-1941)苏联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慨,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苏联入侵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并强行使其并入苏联,之后又爆发苏芬战争(由于苏联国内的大清洗运动,苏联军队的极低的战斗素质让人只能呵呵,在苏芬战争中充分暴露出来了),然后又进驻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此举将利益受到损害的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更快的推向轴心国的阵营,使得轴心国的阵营得到强大。同时在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后,这些国家主动或者被要求对苏联发动攻击,也算是苏联自食其果。 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后,苏联起到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国开始在东线战场投入大量兵力,这为在西线战场作战的同盟国成员减轻了很多压力,苏德战场成为了二战中最主要的陆上战场。整个二战,苏军共歼灭德军607个师,其余盟军只歼灭了德军176个师,80%的德军被苏联歼灭,仅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就无法抹杀苏联在整个二战中的巨大贡献。另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二战中同盟国伤亡达6100万人,仅苏联就有2700万人的伤亡,可想而知,苏联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 战争反攻阶段,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同时苏联军队开始在东线对德军发动全面反攻,两面夹击德军,最后盟军会师进攻柏林。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在远东对日作战方面,虽然苏联为了避免与日本的冲突,避免两线作战,对日政策是中

评价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

评价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 一.危机出现和大清洗的基本状况 1.苏联1930年代大清洗是国内矛盾激化,危机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发生的。 2.1934年基洛夫遇刺事件(导火线) 3.“叛国案件”的审判与大清洗的高潮(主要是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审判以及对“托 洛斯基反苏平行总部”的镇压) 4.对党政军干部的全面清洗和镇压 二.大清洗运动尾声及评价 1.尾声: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处于严重的战争威胁的状态,斯大林才不得不控 制和收缩镇压行动。 2.评价:绝不是一个肃反扩大化的问题,以前对于大清洗运动还有些许积极的声音,如认 为它加强了苏维埃内部的团结,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然而随着大量苏联档案的解密,这多是表面现象甚或是意识形态化的说辞,所以这里的评价可以改为大清洗运动的严重后果。 三.参考书目 (一)书籍: 1.孟迎辉著:《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长江著:《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俄) 德·谢·利哈乔夫著:《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俄)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著:《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 5.尼·伊·雷日科夫著:《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 2008 6.瓦列里·博尔金著:《震憾世界的十年: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昆仑出版社,1998 7.许新:《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1 8.陆南泉:《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4 9.张建华:《俄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 10.周尚文, 叶书宗, 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12.陆南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10 (二)论文: 1.吴恩远:《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场造成大国崩溃的金融战就是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悄无声息的金融战。 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跟美国势当力敌的超级大国。前苏联GDP鼎盛时达到美国的80%。军力不亚于美国,是有着上万件核武器和投送工具,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十几艘航空母舰,上百艘潜艇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 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一个庞大的联盟共和国在一场惨烈的金融战中轰然倒下,而且解体成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国家。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它倒下的真正原因! 到底是什么法宝有这么大的威力? 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毫无声息的金融战,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伟大的、精确的算计。它应该成为金融战役学课堂的伟大典范和不朽战例。我对这些个金融战的指挥者的智慧,天才的头脑和手腕的确是叹为观止! 第一步,布局

首先,制造“星球大战”的假象拖垮苏联经济。 其次,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贸易出口,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那些领域。 经过分析后美国人认为,苏联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三思而后行。苏联利用西欧的贷款下降,它用以改造技术的能力就会下降,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苏联倾全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会耗尽它的实力。 于是美国与沙特勾结,打压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一跌,苏联出口的能源换回的外汇大幅缩水。1983年春天,美国官员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残暴的专制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残暴的专制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苏联解体原因探秘残暴的专制导致最终解体 作者:周有光 来源:摘自《拾贝集》 来源日期:2011-4-6 本站发布时间:2011-4-6 21:26:01 阅读量:3996次 苏联解体已经十多年。苏联既有成功的记录,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历史是当代知识分子不能不读的必修课。我阅读苏联历史十多种,包括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2002)、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2002)、曾严修《半杯水集》(2001)、约翰·根瑟《今日俄罗斯内幕》(1958,英文)、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中译本,1996)、纽约时报通信集《苏联帝国的衰亡》(1992,英文)等。下面的读书札记是苏联的一幅素描。 俄罗斯历史素描 俄罗斯历史分期:(1)基辅罗斯:公元862年北欧瓦朗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政权,882年成立大公国基辅罗斯。(2)金帐汗国(1243-1502):1237年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占领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16世纪初斯拉夫人摆脱蒙古统治。(3)沙皇帝国 (1547-1917):1547年伊凡雷帝(1533-1584在位)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1689-1725在位)改称帝国,实行西化,扩张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帝国覆灭。(4)苏联(1917-1990:1917年成立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苏俄),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5)俄罗斯联邦,1991年独立,放弃专制,改行民主。 苏联领导人:列宁(在职7年),斯大林(29年),赫鲁晓夫(11年,政变下台),勃列日涅夫(18年),安德罗波夫(2年),契尔年科(1年),戈尔巴乔夫(6年,政变下台)。共74年,7任领导,5人死后卸任,2人政变下台。斯大林在职最长,有29年,树立苏联模式,被称斯大林主义。 苏联历史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惨败,沙皇退位,杜马(国会)组织民主临时政府。1917年俄历十月,列宁党人杀死沙皇及其家属,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军事共产主义。1918年3月3日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退出对外战争,割让给德国土地100万平方公里,赔款60亿马克。内战结束后,改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8),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1928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短期内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6年斯大林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1928-1937,实行农业集体化,消灭地主和富农,由中农和贫农组织农业公社,后改集体农庄。发生大饥荒。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作业论文 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 研究生姓名徐鸿 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 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2010232058 日期2010年12 月20 日

摘要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 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 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旱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最早屠宰牲畜的是富农,……为了不让集体化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牲口赶到公共的牲口圈中,他们宰杀了牲畜,把自己的仓房装满肉,以便饿死自己的敌人。”为阻止富农“糟蹋”粮食,苏联政府加快了集体化的步伐,1930年春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同时对富农进行惩罚。一些富农被枪决,多数被举家流放。被流放的富农成了“特殊移民”,他们有的死在流放的路上,有的因不适应流放地的气候而客死他乡。“特殊移民”的死亡成为苏联1932—1933年饥荒死亡者的一部分。而那些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没有完全顺从,在放弃单干的同时,为给新建立的集体农庄以打击,他们“无度地挥霍”自己的财产,大量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消极怠工”,用这些方式同苏维埃政权展开“无声的较量”。农民与政府对抗的结果,是农民面临“……长期可怕的饥饿:集体农庄没有马匹,没有种子。乌克兰和俄国欧洲部分的集体农庄庄

社会主义工业化1 (1)

社会主义工业化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程静 张家口市宣化二中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张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学的程静,今天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分享对教材的感悟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所讲的课题是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题的把握和处理。 一、课程标准 这部分内容在2011版新课标中是这样要求的:“了解一五计划”。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初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知识目标:①知道什么是一五计划及其时间;②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和背景;③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④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重点)⑤知道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⑥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难点) ②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阅读《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建设成就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通过使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学习的习惯,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图表、资料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性。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五计划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状况,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工业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表明了新中国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篇章。 三、教学建议 根据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的要求,我来具体阐释每一部分的教学建议。 1、知道什么是一五计划及其时间。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而制定和执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他的编制工作从1951年就开始着手进行,编制工作前后历时4年五易其稿。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学生毫不知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什么是一五计划及时间。让学生先从概念上初步了解什么是一五计划。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和背景。 一五计划提出时抗美援朝的战局已经稳定,和谈在主要问题上已达成协议,新中国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久渴望结束;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的比较顺利,我国已获得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因此,一五计划的目的是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教学建议】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资料,要求学生通过材料概括一五计划的背景,这样学生很轻松的能够概括出一五计划的背景,从而得出一五计划的目的。 3、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的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教学建议】对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处理,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在学生知道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一五计划中我国为何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并给出斯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

苏联大清洗死亡人数不足百万西方夸张到千万长期以来,关于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运动中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流放多少人,在国内外学界—直争论不清。此前社会上流传较多的是西方的观点,如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在一九三六至一九三八年至少有六百万人被捕,三百万人被处死,二百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败》一书中认为在斯大林时代“有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受迫害的人数“可以绝对有把握地估计不少于两千万,可能高达四千万”。苏联解体前后的苏联俄罗斯学术界更是热衷于这个话题。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所长德·沃尔戈科诺夫认为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三年总共有—千九百五十万到二千二百万苏联公民成为斯大林镇压的牺牲品。 苏联解体的直接过程与戈尔巴乔夫当政后一九八七年重新评价历史密切相关,重点涉及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体制的评价。重评历史主要是从考证当年大清洗的数字开始。—方面触目惊心的镇反内幕促使人们思考旧体制的弊端;另—方面一些肆意歪曲、夸大的镇反数字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暴政”的证据,导致全盘否定苏联历史,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最终酿成国家的崩溃。 关于大清洗的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整个斯大林执政时期,即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都是“大清洗、大镇压”时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大清洗”特指一九三七年到—九三八年。 在苏联正式场合最早批判斯大林、最早使用“大镇压”这个词的是赫鲁晓夫。一九五六年二月他在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第—次指出斯大林实行了“大规模镇压”。他似乎不同意“二十年代末就有了镇压行动”的观点,在报告中谈到斯大林—九二八———————九二九年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斗争时说道:“我想特别提请注意这个事实,即在与托洛茨基等人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极端镇压措施,这场斗争始终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只是在过了几年后……才开始了对他们的镇压行动。这是发生在—九三五———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期间”。很明显,赫鲁晓夫没有把“镇压时期”扩散到斯大林执政的其它年份。 长期以来俄罗斯学者也都传承这个说法。近年出版的由俄罗斯著名学者弗·沃洛布耶夫院士领导的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仍把“大镇压”年代划定在“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 从实际情况看,一九三七年被判死刑的人数是一九三六年以前年份的十倍乃至几十倍以上,这也是—九三七年和以前相比具有重大区别的理由。

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

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初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英国开始工业化进程,或称工业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完成工业化,200多年的时间,各国走过的路,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早期工业化,以英国为代表。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随即推动了工业化,到19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100多年时间。 其特点:一是大力推广蒸汽技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冶金、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由手工作坊进入大机器时代。二是造成殖民地环境破坏。英国依赖掠夺殖民地的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破坏。三是国内工厂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很差。四是残酷掠夺农民。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为了发展工业,圈农民地养羊,使得农民无法生存,成为工人后备军,这就是有名的“羊吃人运动”。 第二种类型,中期工业化,以美国为代表。同期工业化的还有法、德、俄等国家。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大体用了50多年。 其特点: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把工业从蒸汽技术化推向电气化。这时,发明了发电机、电灯、无线通讯技术、内燃机等,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和内燃机时代,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二是大肆掠夺殖民地能源和原材料,给这些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三是南北战争扫清了发展工业的体制障碍。同时解放了黑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第三种类型,晚期工业化,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开始的,到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但农村人口仍占82%。日本真正进入工业化过程还是在二战以后。t947年开始复苏,1953年达到战前水平,大体用了8年时间。随后近20年,高速增长,最低为8%左右,最高为11%左右。单就工业而言,增长更快。到1973年,13本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水平,人均接近他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历经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期工业化的还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 其特点:一是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工业技术比欧美落后20~30年,到70年代,用20年时间,掌握了全世界用了半个世纪研发的科技成果,缩短了30年时间。同时,着重研发能与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获得大量专利。那时,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注重环境保护。把推进工业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治理污染,同时,注意节约利用资源。三是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惠条件。四是经济效益好。由于注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企业管理,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五是对工人残酷剥削。50年代日本工人工资为美国的1/8,英国的1/3,德国的1/2。女工比男工收入还要低得多。现在,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与欧美差不多,但工人的收入还有相当差距。 第四种类型,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业占据优势,工业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工业产值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同时,农村也实现了机械化。但人均GDP仍落后于西方世界。1940年苏联人均GDP为540多美元,与日本550多美元差不多,但比美国1886美元,英国1234美元要差很多。 其特点:一是注意引进技术。“一五”期间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引进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三个钢铁厂,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兹克、扎波罗日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都是引进的。同时,

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考点: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建立“经互会”:1949年1月,苏联同5个东欧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建立“华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形成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例题1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军事组织“北约”,赫鲁晓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组成三国联盟 B.组成三国协约 C.成立华约组织 D.加入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冷战中,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北约”军事组织,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答案C。 例题2右边表格适合的题目应该是() A.冷战局面的形成 B.美苏争霸的历程 C.美苏两国的外交 D.两级格局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表格的内容是美国、苏联在冷战中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答案A。 1. 苏联成立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组织是() A.欧共体 B.经互会 领域 政策措施 美国苏联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C.东欧联盟 D.社会主义经济同盟 2.为了对付美国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建立欧洲联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美苏冷战中,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由此,形成的国家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 4.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局势日益缓和 C.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 第二种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 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特点就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 第三种就是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与日本为代表,其特 点就是民间与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 所谓前苏联模式,即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

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与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就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

量来学习、引进与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与工业组织。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与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与斗争,她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指导方针。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 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周有光《苏联大清洗70年祭》

《苏联大清洗70年祭》摘评 独角兽资讯发表于 2010-2-28 13:35:00 (《凤凰周刊》2008年第1期,主笔黄章晋)摘要略评 作者:周有光 国家自戕:1937-1938年,苏联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自戕?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后世称?大清洗?。 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原为步兵训练基地)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整整70年了! 普京曾负责的?联邦安全局?,其前身便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克格勃?(KGB),它正是大清洗的最重要执行者。 历史谜案:基洛夫,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他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1934年12月1日,夜间,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枪杀了基洛夫。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广泛传播的说法是,斯大林自己的阴谋,因为基洛夫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基洛夫原来是

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盟友;他担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之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甩石头?的安排。 基洛夫并非手软之辈,他清洗季诺维也夫、消灭富农,一点不含糊。他用25万劳改犯完成?白海-波罗的海远河?工程,当时被称为?白骨与鲜血?的运河。 斯大林亲自为办理基洛夫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 示方向:?政治谋杀?。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枪决了一些人。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判处有期徒刑。 但是,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不久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 9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掌声太久:1934年1月,苏共举行十七大,基洛夫给斯大林捧上许多响亮的头衔:伟大的?掌舵人?、伟大的?战略家?,?斯大林的结论就是党的法律。?但是,斯大林没有糊涂,他敏感地意识到,长久的掌声,潜伏着正在发生的阴谋。 在苏联,掌声时间有规定。按规定,斯大林上台时,掌声应当为10分钟,政治局委员应当控制在2分钟以内。可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苏联的缔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他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幻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略)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制度不同。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完成社会变革的任务,更多的是制订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幻灯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先后建立起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等三个主要钢铁厂;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扩建了高尔基和莫斯科两个汽车制造厂;等等。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它取得了哪些成就?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927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