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暴的专制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关于苏联亡当亡国的原因研讨
关于苏联亡当亡国的原因研讨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亡国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苏联亡国的原因展开讨论。
经济原因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战后几十年里,苏联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但是,苏联的经济模式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浪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控制压抑了创新和竞争。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
这使得苏联的经济无法继续发展,并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崩溃。
政治因素也对苏联的解体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联的政治体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权,对国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自由进行了严格控制。
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权力滥用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冷战的结束也对苏联产生了冲击。
苏联无法承受与西方国家的竞争,国内的经济破产和社会不稳定也使苏联在旗帜鲜明的反对派的面前无力抵挡。
社会因素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苏联社会的民族矛盾和地区分裂是国家解体的推动力之一、苏联由多个民族组成,他们之间存在着历史上的仇恨和矛盾。
苏联政权试图通过强力统一政策来稳定国家,但这种政策只是暴力的压制,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
随着苏联政权的崩溃,这些民族纷纷要求独立,加剧了国家的解体。
文化方面的问题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社会对于民族和文化的压抑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感非常薄弱。
苏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试图通过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来替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并未成功。
实际上,苏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非俄罗斯民族产生了排斥和歧视,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
总的来说,苏联解体是多个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经济问题以及由之引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共同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苏联的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新一轮国际秩序的建立。
这一事件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了,这个消息让世界都感到震惊。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经济问题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的经济体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状态,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度非常大。
这种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苏联经济的长期停滞和落后,最终使得苏联的经济崩溃。
政治体制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政治体制长期处于集权状态,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这种政治体制虽然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苏联的政治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民主缺失、言论自由受限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苏联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对苏联的解体产生了影响。
比如,国际环境的变化、民族问题的加剧、军事竞赛的压力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注重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建设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解体原因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直接原因: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得解决导致了苏联解体。
拓展:第一,苏共脱离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原因。
斯大林的残暴专制,赫鲁晓夫的全盘否定,勃烈日涅夫的腐败,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制和新思维等,无不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戈氏新思维,完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直接把苏联送上了解体的道路。
第二,搞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是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苏共乐于和北约搞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最终影响和制约了苏联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引发国内各种矛盾和社会混乱,被叶利钦等人利用和煽动,是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
第三,戈氏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总统制从组织上削弱了苏共对国家和军队的领导,破坏了苏共的组织路线,让极端分子叶利钦摇身一变成了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总统,为叶利钦蛊惑民众和反对苏共提供了权利和方便。
同时新思维破坏了苏共的思想路线,搞乱了苏共的思想,给苏联民众提供了反对苏共腐败的机会,成为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
第四,叶利钦倒戈和叛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总统,叶利钦的叛变和倒戈对苏联的解体是致命,在叶利钦煽动和带领下,苏联几个主要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彻底抛弃了苏联和戈尔巴乔夫。
第五,西方的忽悠和插手是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美国及其西方通过叶利钦闹政变,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最终达到了他们解体超级对手苏联的目的。
苏联解体,主要是苏共内部出了问题,政治腐败、个人崇拜、经济困境、政改失败、民怨四起,让叶利钦和西方国家有机可乘,把苏联送上了被解体的道路,教训非常深刻!。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苏东巨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巨变发生在苏联东欧盟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
这些国家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相继发生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
这场巨变的历史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苏东巨变揭示了一个国家的政权不可持久的真相。
苏联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随后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腐败。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权并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才能保持稳定。
苏东巨变揭示了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在苏东国家,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集体所有制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是苏联政府无法满足的。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与人民的需求相匹配。
苏东巨变揭示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在苏东国家,政府的专制统治和严格控制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满。
人们渴望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而这些都是苏联政府无法提供的。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建立在公正、透明、民主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苏东巨变揭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苏联是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但它的崩溃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他国家紧密相连,我们不能忽视国际关系的重要性,需要保持和谐的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权、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都必须与时俱进,与人民的需求相匹配。
同时,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也需要我们认识到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苏东巨变的覆辙,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牢记并不断努力实现。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分析1985年,迈克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虽然苏联的分裂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历时多年的危机积累导致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政治原因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苏联领导人对集权统治的执着追求导致了国家领导层腐化堕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府失灵和官僚主义。
此外,苏联领导层的指导思想不当,例如斯大林式的左翼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导致苏联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限制了苏联自身的发展,同时,使108个民族取得国家地位的多元化苏联面临了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
1988年1月,加盟共和国明确表示要离开苏联,这是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
二、经济原因苏联解体的后期,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由于中央政府的计划经济模式,决策不善和资源分配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生产,苏联经济退出了世界舞台。
此外,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超额的国防开支,使得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充分的投资与发展。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提到了美苏冷战的斗争,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引发了军备竞赛,直接导致苏联破产。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自由市场和民主理念的蔓延,这加重了苏联的负担,造成了国际社会对苏联的压力。
四、影响分析苏联的解体对世界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苏联解体后,创造了一些新的国家,例如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且,但同时也增加了多种安全和经济风险。
例如,原苏联领土上的武装冲突和难民问题,这些问题都改变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式。
此外,苏联解体后,世界权力范围被西方国家所主导,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带来新的经济和安全挑战。
总之,苏联解体是由内外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在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国际社会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发展合作、增进信任,以帮助解决地区的各种难题。
对历史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化解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未来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苏联的解体及其影响
苏联的解体及其影响在20世纪下半叶,苏联曾是全球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然而,在1991年,苏联突然解体,成为历史上最显著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场解体给世界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影响,也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打开了新的篇章。
苏联解体的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苏联在经济上遭受了很大的困难。
苏联经济计划的官僚主义和不透明性导致了经济的低效率和低生产力。
其次,政治的矛盾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政治制度的集权化和不民主化导致了政治上的腐败和权力滥用,最终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苏联国内民族矛盾的加剧、外部压力的增加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的解体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是对苏联国内的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1.国内社会的影响: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成员国的转型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一些历史久远的国家,例如乌克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就难以构建出持久稳定的政治体系。
2. 资本主义的扩张: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势力大大减弱,资本主义则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扩张,市场经济逐渐在历史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3. 国际关系的变化:苏联解体后,全球平衡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冷战结束后,美国、中国等都成为了世界新的主导国家,这种复杂的國际政治形勢引發了對許多國家的不安,加速了以大國間經濟合作為核心的全球治理。
4. 全球反恐战争的爆发: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的一些成员国也时不时成为了恐怖势力的最新目标。
许多国家都不得不动员国内的军队和警察力量,充分展现出反恐作战的必要性。
总结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失败。
解体后,原苏联的成员国经历了长期的转型困难,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新的挑战也如影随形。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2019-09-10摘要:1985年,⼽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1991年8⽉19⽇发⽣的⼋⼀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25⽇,⼽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历史宣告结束。
⽬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了解苏联解体的内外原因,借鉴苏联历史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等⽅⾯的良性发展树⽴⼀⾯旗帜。
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完善民族政策具有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内外因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整个20世纪都为之震惊的⼤事,近些年来,随着⼀系列苏联档案的解密,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也众说纷纭,苏联学者倾向于认为是西⽅国家对苏联实⾏的和平演变政策和国内各个党派的纷争导致的;西⽅的主流媒体则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民族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尔巴乔夫改⾰与苏联解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从内外两个⾓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苏联⾃斯⼤林时期就开始实⾏⾼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发展教条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
苏联强调经济的⽚⾯发展,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重⼯业;国家权⼒⾼度集中,过于忽视民众的切⾝利益。
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的原因,对外关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最重要的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时期的具体相结合,未能认识到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苏联⼤国沙⽂主义的⽂化传统和极端的民族性格。
苏联历史上属于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国沙⽂主义的弊端并没有彻底清除,地理环境、民族信仰等各种因素交互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极端性,做决策时不能坚持湿度原则,没有合理平衡各⽅利益,达到理性的平衡点,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化。
三、主要领导⼈错误的改⾰思想,⼽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大事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论述。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长期实行的单一党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政府官僚层面的腐败以及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经济问题苏联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控制,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苏联的军备竞赛投资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加重了经济负担。
1980年代,世界原油价格的下跌也对苏联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3. 民族矛盾与地区分离主义苏联国内存在大量不同民族,而中央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了矛盾的加深。
一些地区开始提出分离主义要求,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
此外,长期对外扩张的苏联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其的不信任和敌视。
4. 政治局势的变化1985年,苏联政府出现权力更迭,戈尔巴乔夫上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和动荡。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经济重组苏联解体后,原来的苏联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组任务。
许多国家在过渡阶段遭受了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但随后一些国家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增强了经济实力。
2.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共和国独立出来,新的独立国家形成。
这使得原来的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急剧减弱,而其他大国如美国等则开始在这些地区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一些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3. 民族冲突和战争苏联解体后,一些地区爆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克里米亚危机、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4. 国际关系的重构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及教训苏联,这个曾经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叱诧风云的超级大国,最终却以解体收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来一起聊聊它解体的原因,还有那些可以从中吸取的教训。
1. 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的政治体制问题。
这个体制本身就像一个老旧的机器,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了。
1.1 一言堂的极权政治在苏联,最高领导人几乎是一言堂,所有的决策都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里。
像是高层领导一口气决定一切,下面的人只能听命行事。
这种体制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出问题,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最后,整台机器就开始崩溃。
1.2 民主缺失与民意漠视民意在苏联的政治体制里简直是个奢侈品。
没有什么真正的民主,人民的声音很难被听到。
大家就像是被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想说话却没地方说。
长期以来,这种情况积累了不少不满情绪,也让国家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2. 经济危机的积累经济上,苏联也是千疮百孔。
经济问题就像是一个个隐形炸弹,一直在酝酿,最后终于爆炸了。
2.1 计划经济的缺陷苏联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也就是相关部门决定一切。
这听上去很理想,但实际操作中,很多细节都被忽视了。
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反而扼杀了经济的活力,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缓慢。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锅,炖了很多材料,却怎么也煮不出美味的汤。
2.2 科技与管理的滞后另外,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也是苏联经济问题的一部分。
尽管苏联在某些领域(比如航天)很强,但整体上的科技进步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管理也很滞后,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缺乏灵活性和创新。
3. 民族问题与分裂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民族问题也成了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3.1 民族矛盾的激化随着苏联的衰退,各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许多民族开始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甚至有的开始寻求独立。
这个过程就像是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引爆,最后,苏联的解体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3.2 与地方的矛盾苏联的相关部门和地方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国家的解体。
苏联解体历史的终结与新的开始
苏联解体历史的终结与新的开始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引发了各种政治、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变革。
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原因和后果,这场历史剧变不仅标志着一个大国的终结,同时也为新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一、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苏联内部存在着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政治上,苏联的一党专政制度导致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民主监督;经济上,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社会上,由于民族、宗教和地区差异,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不稳定。
然而,苏联解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苏联领导层的改革政策,特别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剑桥五点方案”。
这些政策试图通过意识形态上的自由化和经济上的市场改革来解决苏联面临的问题。
然而,这些改革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和动荡,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二、解体的历史进程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这三个国家中的独立运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并于1991年宣布独立。
接下来是明斯克协议的签署,苏联承认了乌克兰的独立,并同意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这一协议为接下来的苏联解体奠定了基础。
然后是俄罗斯联邦的成立,苏联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于1991年12月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标志着苏联的终结。
最后是其他独立国家的成立,包括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
这些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相继宣布独立,并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三、解体的后果与新的开始苏联解体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地缘政治变化和影响。
首先,苏联解体结束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使世界进入了单极时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其次,苏联解体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地区冲突和国家分离。
例如,乌克兰危机和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出现的问题。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苏联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东欧剧变。
本文旨在从东欧剧变角度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政治体制的崩溃:苏联政治体制长期以来一直以集权主义为核心,缺乏政治多元化,并且存在着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
这种政治体制的崩溃导致了人民对苏联政府的不满与抗议。
2. 经济问题的积累:苏联经济模式长期以来过分侧重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而忽视了民生和农业的发展。
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了经济体制的崩溃。
3. 民族矛盾的激化:苏联是由多民族组成的联邦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二、东欧剧变的背景苏联解体对东欧国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1年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崩溃和资本主义复辟的过程。
东欧剧变的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民主与自由的要求: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受到苏联的控制和影响,民众渴望获得民主、自由和人权。
苏联解体为东欧国家提供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机会。
2. 经济转型的需要:东欧国家的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下长期停滞不前,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有机会实施市场经济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 西方的影响力: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有机会与西方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不满,并推动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三、苏联解体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解体对东欧国家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总体来说,苏联解体为东欧国家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1. 经济改革的机遇: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吸纳外资,加强与国际贸易合作。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一个存在了70多年的超级大国为何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改革中瓦解和解体了呢?为什么苏联会解体?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苏联解体的原因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固然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无需讳言,它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
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世界都震惊于一个重大的事件——苏联解体。
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战胜了纳粹德国,对全球的霸权长达上半个世纪,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土崩瓦解。
那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又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一、制度崩溃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崩溃。
苏联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引入了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但在斯大林时代再度转向计划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模式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造成了浪费和低效。
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对各个领域的过度干预,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现象。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和对体制的质疑,最终推动了苏联制度的崩溃。
二、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就存在。
苏联政权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对这些矛盾进行抑制,但在解体前夕,这些矛盾开始激化。
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曾经被苏联吞并的国家,加剧了对苏联体制的反感。
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解体过程中逐渐加强,这些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是苏联解体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三、经济困局与军费压力苏联在冷战期间为了维持其军事优势地位,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军事建设。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和平时期,苏联面临巨大的军费压力。
此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
经济滞涨、通货膨胀以及供应不足成为苏联社会的普遍问题,造成民众对体制的不满情绪高涨。
四、政治体制的腐败与权力争斗苏联的政治环境也为解体提供了条件。
高层权力争斗、腐败现象的泛滥以及缺乏良好的权力平衡机制等问题,导致了国家机器的瘫痪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和个人权力的垄断让民众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心,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局势。
苏联解体后,世界大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东欧国家纷纷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寻求自主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在解体后开始艰难地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
苏联解体背景介绍
苏联解体背景介绍
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
制都存在深刻问题。
在经济上,俄国遭受了经济崩溃、失业率居高不下、
粮食匮乏等问题,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在政治上,沙皇制度长期
存在,政治权利高度集中,导致民主缺失和良性竞争缺乏。
在社会上,社
会阶层分化严重,政治上也存在严重的压抑和极端主义。
1917年十月革命后,共产党掌握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加剧,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存在显著问题,经济上的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化体制影响了经济发展,导致经济衰退。
在政治上,共产党的专制统治、缺乏民主制度、言论管制和人权侵犯引起
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感。
在社会上,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体制的
崩溃引发了社会不安和民众的不满。
1985年,苏联共产党书记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和开放,
试图解决苏联面临的问题。
但是,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苏联领导层的改革
措施不断受到保守势力和反对派的阻挠和干扰,改革进程十分缓慢和不彻底,有限的改革措施未能解决苏联的根本性问题。
最终,1991年,苏联于8月底正式解体,成为15个独立国家。
苏联
解体的背景不仅包括苏联体制的问题,也包括国际环境的变化,如冷战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崛起等。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苏联解体的发生。
俄罗斯历史中的苏联解体
俄罗斯历史中的苏联解体在20世纪的历史舞台上,苏联解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
苏联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国家,它的解体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俄罗斯及国际社会的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经济问题: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境。
其集中管理和计划经济制度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生产力的低下,导致了经济停滞。
同时,军备竞赛和对外援助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
2.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权力集中和缺乏民主制约的问题。
斯大林时期的集权统治以及后来的领导层腐败和权力滥用,导致了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
3. 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民族。
这些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不平等的关系,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这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加剧了苏联内部的分裂。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1. 列宁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解体问题可以追溯到列宁和斯大林时代的政权建立和经济政策。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允许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但在斯大林时期,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 格拉斯诺斯塔时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总书记后,提出了改革和开放的理念。
格拉斯诺斯塔(言论自由)政策带来了社会和政治变革的风潮,但也暴露出国家对内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3. 共和国独立运动:早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浪潮就开始兴起。
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随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其他共和国纷纷效仿,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4. 八一九事件与叶利钦上台:苏联1991年发生的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关键节点。
一群保守派政治家试图发动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但最终失败,导致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受到严重削弱。
此后,鲍里斯·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苏联逐渐走向瓦解。
三、苏联解体对俄罗斯及国际社会的影响1. 经济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了困难的转型期。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在20世纪末,东欧发生了一系列剧变,这些剧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一、东欧剧变的起因东欧剧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当时苏联经济衰退,社会主义模式面临巨大困境。
东欧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民众不满情绪。
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模式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使得东欧国家的人民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二、波兰的剧变与苏联解体波兰是东欧剧变的先驱,1980年代末期,波兰爆发了一系列工人抗议活动。
这些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波兰政府与工人团体之间的谈判,波兰成立了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
这一事件鼓舞了其他东欧国家的人民,他们开始要求更大的自由和民主。
随着波兰的剧变,其他东欧国家也开始出现动荡。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等国纷纷爆发示威活动,要求政治改革和自由选举。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意识到,苏联无法继续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他采取了不干涉的政策,这进一步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
三、东欧剧变的影响东欧剧变对苏联的解体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作为东欧国家的主导力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东欧国家的剧变使苏联内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加剧。
保守派认为苏联应该维持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而改革派则主张放弃对这些国家的干涉。
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资本主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东欧国家纷纷摒弃社会主义制度,转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这一时期的变革对于东欧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东欧剧变的启示东欧剧变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了人民对于自由和民主的渴望是无法抑制的。
东欧国家的人民通过示威和抗议,成功推翻了专制政权,实现了政治改革。
其次,东欧剧变也暴露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
东欧国家的经济问题和民众不满情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结果。
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
苏联解体,也称为苏联解体,是指1991年12月25日,苏联联邦宣布解体,苏联联邦政府解散,原苏联15个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联邦政府实际上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政治思想原因:1、苏联政治体制的崩溃:苏联政治体制是一种独裁政治,它把党的政治力量放在政府的最高位置,把政治权力放在党的手中,把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权力放在党的政治控制之下。
由于党的政治控制过于严格,导致政治体制的崩溃,政治环境变得混乱,苏联解体成为必然。
2、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的集权制度,政府控制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也都是政府控制的,这种制度的崩溃导致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崩溃,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经济原因:1、苏联经济体制的崩溃:苏联经济体制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的集权制度,政府控制经济,经济结构和社会体系也都是政府控制的,这种制度的崩溃导致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崩溃,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分布不均衡,苏联内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比东部地区稍好;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苏联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苏联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
三、外部原因:1、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西方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不断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压力,把苏联经济推向绝境,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2、苏联内部的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内部存在着多种民族矛盾,特别是苏联东部地区的民族问题,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总之,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思想原因、经济原因和外部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作为一个只有73年历史的国家,是历史中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次短暂并且失败的实践。
苏联在建立和统治的过程中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实际上歪曲和异化了其思想,违反了人道和民主的执政理念,从建立初就使用独裁、专制无情地对待国内民众和其他民族,用高压和暴力吞并蚕食其他主权国家,在这样专权残暴的统治下,苏联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而1991年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原因纷繁错杂,有来自国外的华沙势力的影响,还有来自本国的沙皇俄国历史遗留问题,但其剧变和解体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苏联共产党内部,首先是在它的领导层,在它执行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党的作风。
苏联共产党在苏维埃联盟国家的社会生活中的领导作用,是历史形成的必然选择,是苏联宪法明文确定了的。
苏共是一个有90多年历史的老党,在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巨大宝库。
遗憾的是,那些“不肖子孙”没有能正确地科学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把它们运用于继续前进中新的实践,反倒逐步走上了一条蜕变、丧权、亡党亡国之路。
1938年,联共(布)中央审定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结束语”,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40年走过的历史途程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六条。
1959年,由鲍?尼?波诺马辽夫主编的新的《苏联共产党历史》的“结束语”,将苏共的基本经验的概括扩展为十一条。
这两个“结束语”比较全面地、科学地揭示了苏联共产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苏共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理应为苏共的后人继承发扬,也值得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研究、学习和借鉴。
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必须建立一个新型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工人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解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任务。
第二,共产党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一切活动,善于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对待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党内民主与纪律不可分,要保持党的高度组织性,要实行集体领导原则,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苏联为什么解体演讲稿原文
苏联为什么解体演讲稿原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最终解体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政治体制的弊端。
苏联长期实行的一党专制制度导致了政治体系的僵化和腐败。
领导层的权力垄断、官僚主义的泛滥、腐败现象的蔓延,使得国家治理效率低下,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
同时,苏联的民族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各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和摩擦,也给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经济问题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出质量低劣等问题。
同时,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巨大投入,也加剧了国家财政的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对苏联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苏联的经济困境更加严重,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的赤字,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最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革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长期实行的意识形态控制,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长期受到限制和束缚。
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的追求日益强烈,这也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问题、文化意识形态的变革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苏联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的解体。
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也需要从苏联解体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强文化建设,使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暴的专制导致苏联最终解体苏联解体原因探秘残暴的专制导致最终解体作者:周有光来源:摘自《拾贝集》来源日期:2011-4-6本站发布时间:2011-4-6 21:26:01阅读量:3996次苏联解体已经十多年。
苏联既有成功的记录,也有失败的教训。
苏联历史是当代知识分子不能不读的必修课。
我阅读苏联历史十多种,包括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2002)、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2002)、曾严修《半杯水集》(2001)、约翰·根瑟《今日俄罗斯内幕》(1958,英文)、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中译本,1996)、纽约时报通信集《苏联帝国的衰亡》(1992,英文)等。
下面的读书札记是苏联的一幅素描。
俄罗斯历史素描俄罗斯历史分期:(1)基辅罗斯:公元862年北欧瓦朗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政权,882年成立大公国基辅罗斯。
(2)金帐汗国(1243-1502):1237年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占领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16世纪初斯拉夫人摆脱蒙古统治。
(3)沙皇帝国(1547-1917):1547年伊凡雷帝(1533-1584在位)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1689-1725在位)改称帝国,实行西化,扩张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帝国覆灭。
(4)苏联(1917-1990:1917年成立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苏俄),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
(5)俄罗斯联邦,1991年独立,放弃专制,改行民主。
苏联领导人:列宁(在职7年),斯大林(29年),赫鲁晓夫(11年,政变下台),勃列日涅夫(18年),安德罗波夫(2年),契尔年科(1年),戈尔巴乔夫(6年,政变下台)。
共74年,7任领导,5人死后卸任,2人政变下台。
斯大林在职最长,有29年,树立苏联模式,被称斯大林主义。
苏联历史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惨败,沙皇退位,杜马(国会)组织民主临时政府。
1917年俄历十月,列宁党人杀死沙皇及其家属,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军事共产主义。
1918年3月3日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退出对外战争,割让给德国土地100万平方公里,赔款60亿马克。
内战结束后,改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8),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1928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短期内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6年斯大林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1928-1937,实行农业集体化,消灭地主和富农,由中农和贫农组织农业公社,后改集体农庄。
发生大饥荒。
30年代,斯大林强化独裁,排斥党政军内异己,发动大清洗。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附有密约,瓜分波兰。
德国在1939年9月1日侵入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在1939-1940年间侵占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大片土地,吞并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国家。
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
1941年6月22日德军侵苏,1941-1945年间苏联进行卫国战争。
1944年6月6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同盟军从英国渡海,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4月25日苏联和美国军队在德国易北河会师,德国投降。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德意宣战。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14日日本正式投降。
苏联在8月8日对日宣战,占领中国东北。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夺得政权;1967年宣布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总统,提出透明性和民主化,准备进行大规模改革。
1991年,副总统和部长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反对苏联政变。
政变领袖派去逮捕叶利钦的军人不服从命令。
政变失败。
总统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辞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宣布独立。
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的经济高速工业化,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斯大林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1)1926-1928,改建和扩建多个原有工业,三年内投资33亿卢布。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工业1500多个,投资248亿卢布,重工业占86%.1932年宣布四年三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工业4500多个,实行机械化技术改造,投资538忆卢布,重工业占83%,轻工业占17%。
十来年间,改建和新建工业9000多个。
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世界第二工业国。
农业国能够高速变成工业国,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认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境界。
失败的教训(一):计划经济70年的实践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弊大于利:1僵硬。
上面指令,下面听命。
只可竞赛,不许竞争。
效率低下,创新无能。
2挥霍。
私营浪费,公营挥霍。
官办企业,无不亏损。
产品粗劣,废品惊人。
3贫穷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能使国家强大,不能使人民富裕。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业越多,人民越穷。
欧洲有一条贫穷倾斜线,从西欧到中欧到东欧,越往东越穷,到苏联最穷。
消灭大小资本家的结果是,消灭了发展经济的一代管理人员。
管理技术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苏联统治集团消灭剥削阶级,自己变成新的剥削阶级。
学者对比:苏联的剥削率高出于资本主义国家。
东德西德原来相差无几,分为一社一资之后,西德参加六国共同市场,经济突飞猛进,东德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生产停滞,东西两边高低不平。
东德工人经柏林逃往西德,十年间走了六百万人。
东德建筑一道挡不住自由的柏林墙。
失败的教训(二):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工业化取得资金的重要来源。
农民贡赋分实物上缴和余粮征购。
实物上缴多达400I。
余粮征购,定价低于成本。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自农民的资金占工业投资的33.4%。
这就是工农联盟。
另外从一般人民节约取得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税2.3倍,增发公债4.4倍,两项资金在1929年占苏联预算20.2%。
裤带太紧,民怨沸腾。
1929年强迫2500万农户加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1937年有93%农户加人集体农庄。
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耕地达到全部耕地的99.1%。
消灭地主之后,实行消灭富农。
1930年消灭的富农分三等:第一等,6万多户,处死;第二等,15万户,流放;第三等,80万户,扫地出门。
三等共100多万户,平均每户7.3人,合计730多万人。
发生大饥荒,饿死人数以千万计。
著名粮仓乌克兰饿死六百万人。
失败的教训(三):大清洗工业化,集体化,工农骚动,干部愤懑,政权发生危机。
为了稳定政权,实行大清洗。
1934年12月1日,苏联领导人之一基洛夫被暗杀。
斯大林认为国外敌人勾结国内异己进行颠覆,“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1934年12月到1938年12月,处死140万人。
仅1938年11月12日一天,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批准枪决的就有3167人。
第17次党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71人,有5.1人被处死,2人自杀;候补中央委员68人,有47人被处死。
列宁建立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连列宁自己共15人,有8人被处死,1人被驱逐出苏联。
大清洗前有6位元帅,4位被处死;有195位师长,110位被处死;有220位旅长,186位被处死。
海军舰队司令员只留1人。
航空国防委员会和化学国防委员会的领导人全部清洗。
列宁遗嘱提到的六人,除斯大林自己外,五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都被处死。
1929年斯大林放逐托洛茨基,1940年派人到墨西哥把他刺死。
苏联早期来华的重要人物,除一二例外,都被杀害。
越飞,苏联驻华代表,1923年签订国共合作的《孙文越飞宣言》,被迫自杀。
达夫强,接替越飞任驻华代表,1938年被处死。
杨明斋,山东人,十月革命加人俄共,1925年带领第一批留学生赴苏,1938年被处死。
加拉罕,1923年苏联驻华大使,1937年被处死。
鲍罗廷,苏联驻国民党总代表,1951年死于流放。
加伦将军,苏联元帅,任孙中山顾问,1938年被处死。
罗明那则,1927年共产国际驻华代表,被处死(一说自杀)。
拉狄克,1925年任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1939年被处死。
米夫,继拉狄克任校长,1939年被处死。
鲍格莫洛夫,1933年任驻华大使,1937年被处死。
布勒洛夫,十月革命人物,1927年前在中国,1940年被处死。
斯大林的第二个妻子劝说斯大林无效而在1932年自杀,他们的女儿在斯大林死后移居国外,在回忆录中透露了这个惨剧。
斯大林死后,1956年赫鲁晓夫作斯大林暴行秘密报告,暗示正是斯大林自己暗杀基洛夫,作为发动大清洗的借口。
历史学家估计,劳动营、强迫集体化、饥荒和处决而死亡的有2000万人,此外有2000万人成为监禁、流放和强迫迁移的牺牲品。
俄罗斯独立后为苏联冤案平反。
《消息报》(2003年2月18日)说:军事总监察院对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镇压案件重审,已审16万件人民公敌案,为9.3万人平反,有6万人维持原判,其中有贝利亚、叶若夫及其亲信;全部30万个卷宗将移交联邦档案馆。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重新埋葬沙皇及其家属的骨灰,申言“革命不等于残暴”,后来在处死沙皇的遗址上修建“鲜血教堂”。
苏联的政治成功的记录(一):苏联大帝国历史惯例,大帝国的建立,都被看作历史的重大事件和成功的记录,不论建立过程是残暴的,还是仁慈的。
苏联内层有15个同盟国,外层有7个卫星国,遥控亚非拉美几个飞地国。
从中欧到东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横跨两大洲,威震全世界。
不入于美,即入于苏。
这是人类历史上诸多大帝国中非常突出的一个。
苏联帮助国外被压迫民族起来革命。
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一再失败之后说,“欲达此(革命)目的,必须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苏联)。
”成功的记录(二):卫国战争苏联抵抗希特勒侵略的卫国战争规模之大,牺牲之惨,史无前例。
斯大林信守1939年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相信希特勒会同样信守这个条约。
德军攻苏前一周的1941年6月14日,塔斯社奉命辟谣,否定德军可能攻苏,申明这是帝国主义离间德苏的谣言(延安《解放日报》)。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宽广1500公里,闪电侵苏。
头五个月,苏军伤亡700万人,全线崩溃。
斯大林惊惶失措,躲进别墅,避不见人。
一些回忆录说,他垂头丧气,不知所措,左右请他担任最高统帅,他拒不接受,后经再三劝驾,方才勉强担任。
德军一举深人苏联腹地,老百姓为生存而拼死搏斗,以血肉抵抗炮火,靠严冬困扰敌寇,经过无法形容的悲惨牺牲,扭转了局面。
后期,苏军集结兵力550万人,德军调集217个师和20个旅共600万人,以斯大林格勒为中心,从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两军殊死决战。
德军大败。
1944年6月5日,美英盟军288万人,从英国渡海,在诺曼底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