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学)案
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足,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比较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绿色植物进行分类和识别。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绿色植物,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绿色植物,描述其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并尝试进行分类。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2.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同时,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分类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绿色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征,但对具体分类细节和生态价值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可能过于依赖记忆,缺乏主动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异养
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的分裂生殖
释放芽孢
芽 孢
一个芽孢形成一个细菌
形 成 芽 孢 芽 孢 萌 发
细
菌
3、棉花枯萎病、水稻
稻瘟病、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 细菌引起的。
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通过从活的动植物体 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 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 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 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 有机物。 3、动物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纤维素 4、人体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 和K
2、发面馒头和面包为什么总是暄软多孔? 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遇热膨胀使馒头喧软多孔
菌盖 菌褶 菌柄
子 实 体
地下菌丝
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根据生活经验你能简述霉菌的 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吗?
异养(腐生或寄生) 孢子生殖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比较表
比较项目
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种类
病毒 细菌 真菌
第一节 病毒
1、大小 :极其微小 (电子显微镜 ) 2、形态 球形 杆形 蝌蚪形 3、结构 没有细胞结构 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构成 4、生活方式: 寄生 5、生殖方式: 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细菌病毒
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 ----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 界现成的有机物作为食物。 腐生 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如枯草杆菌 腐生细菌 寄生 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酵母菌
小型真菌 霉菌
大型真菌 蘑菇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认识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重点:生物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生物圈的调节作用和生物圈中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教学准备:图书、幻灯片、板书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生物圈的思考。
2. 学习生物圈的概念:讲解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圈等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圈的构成。
3. 探讨生物圈的功能: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圈在地球上的作用,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方面,并总结归纳。
4. 理解生物和生物圈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生存适应和相互依存关系。
5. 复习生物圈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通过举例生物圈中水循环、碳循环等过程,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
6. 拓展延伸:通过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7. 总结反思:回顾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开讨论对生物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资源:课本、生物教材、网络资源等。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形式,评估学生对生物与生物圈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参与活动和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反馈: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教案年级:初中课时:2节课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生物和生物圈。
2. 掌握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1.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
第二节课:1.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回顾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让学生简要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
2. 学习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不同生物在其中的分布。
第二节课:1. 探讨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讨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列举一些例子。
2. 讨论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并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老师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解释生物和生物圈的相关概念。
2. 图片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关系,促进思维交流和合作学习。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是否能理解生物和生物圈的关系。
2.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和生物圈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对生物和生物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保护环境,爱护生物,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生物复习教案(精选8篇)
生物复习教案(精选8篇)生物复习教案篇1㈠.教材分析“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⑵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2、能力目标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㈢.教学重点1.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
3.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2.运用以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本节的教法我选用了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法,对比法。
三、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案教案: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学科:生物学年级:高中时间:2个课时目标:1.复习生物圈中的人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概念。
2.了解人与生物圈其他成员的相互关系。
3.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圈中的人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生物圈中的人的概念和特点。
2.人类的行为对生物圈的影响。
3.生物圈中的人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4.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步骤一: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生物圈中的人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认为生物圈中的人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人类被认为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员?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PPT展示生物圈中的人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人类的行为对生物圈的影响,如过度捕捞、破坏森林等。
3.讲解生物圈中的人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共生关系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相关案例,让他们分组讨论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
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步骤四:学生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其他学生提问和评价。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总结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和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2.强调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3.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资源:1.PPT: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学PPT。
2.案例:生物圈中的人相关案例。
评估:1.小组讨论案例的过程中的思考和贡献。
2.展示的内容准确性和逻辑性。
3.问题解决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生物圈中的人的情况。
2.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志愿活动。
3.安排学生撰写关于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报告,展示给校内外观众。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
1.举例说明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
2.人类能否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空间,为什么?
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5.你是怎样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
6.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
要求:1、组长组织、每位组员都要参与讨论; 2、读书找到相应的部分,经讨论形成答案; 3、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三、总结本单元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发现生物学中有很多概念,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是生物课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找出重要概念理解记忆。
四、课堂练习(内容见课件)
五、作业 :
优化练习17页1—9题;第10题选做。
梳理知识点
巩固练习
过程与
方法
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1掌握和区别生物的共同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
难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生物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物和生物圈
年级
七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2课时)
授课类型
复习课
课依据
1、认识生物;2、了解生物圈;
教学目标
第三节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知识解读与基础训练知识点1: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⑴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⑵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⑶生物圈能为其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
其组成成分与分布生物种类如右表: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D.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2.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2: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特点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比如下:类型分布环境特点主要作用(功能)森林生态系统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有“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由和海洋生物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海洋植物制造70%的氧气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饮用、灌溉、调节气候湿地生态系统多水和过湿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教案
学
目
标
基础性
目标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能举例说明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解释生物和环境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现象;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关系;学会该单元中介绍的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实验以及资料分析,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学会整理单元知识的方法。
发展性
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本单元作为开篇之作,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单元将对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学、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燃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课程
标准
要求
本单元的的教学不应以获得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而应该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了解生物学基本探究方法为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从宏观而不从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食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中切勿空洞说教,要让学生多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热情。
单
元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生物的特征及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节能力、食物链的组成和书写方法;生物圈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生物特征的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实验探究过程;生态系统的知识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决措施
1、认识生物:
对于生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列表比较法进行教学
2、了解生物圈:
(1)以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实例或图片为载体,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通过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初中生物_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教学设计一德育教育: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二[导入新课]师:在我们的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万余种,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三[讲授新课]一、探究藻类植物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多么美的意境啊。
生:这描述的是什么植物?师:藻类植物春天来了。
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生: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师:我家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长出绿色的毛茸茸的东西。
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吗?生:藻类植物师:对。
看一下藻类植物的复习目标。
(出示目标)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回忆相关知识点。
师: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举例说明。
生: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水绵,紫菜海带等是多细胞的,衣藻是单细胞的师: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生: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有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师:能不能举例说明那些是淡水藻类?那些是海洋藻类?生:海洋藻类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等,淡水藻类如衣藻,水绵。
师:大藻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吗?生: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师: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藻类植物比陆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围大,数量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二、探究苔藓植物师:有这样一句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哪种植物?生:苔藓植物师:春夏时节,在阴湿的墙角或者清澈的溪流边,都会发现这些植物的身影。
看一下苔藓植物的复习目标。
(出示目标)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回忆相关知识点。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生物圈,并理解生物圈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了解生物圈中各个生物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生物圈?
2. 生物圈的组成和层次结构;
3. 生物圈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生物圈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探究:与学生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生物圈,以及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生物圈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总结:对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生物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科书相关内容;
3.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
2. 可以设计简单的问答题或填空题,检查学生对于生物圈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生物圈模型,或者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了解生物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病毒、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典型体例例1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例2 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例3 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较小 B。
表面光滑、湿润 C.菌落呈绒毛状D。
易挑取例4 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B。
都是单细胞的C.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D。
营养方式为异养三、中考题1、(2009济南)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2、(2009届锦州)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EV71病毒B.痢疾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3、( 2009潍坊)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蘑菇4、(2009福州)(4分)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今年3月上旬,我国政府为0-15岁的儿童免费接种了麻疹疫苗。
现在,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1)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免疫的特征。
(3)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来说,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积极锻炼身体B.从此不再吃猪肉C.室内保持通风D.及时洗手(4)面对传染病不必恐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③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④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前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影碟、照片、题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方案一:1.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学生回忆每一节所学过的内容,掌握各节知识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并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点,将学生总结的知识框架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力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等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教师启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获得许多知识外,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有利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呢?3.情感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启发:这一单元我们先告一段落了,那么学完这一单元之后。
你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吗?方案二:知识竞赛学生先把本单元的内容复习一下,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再对每一部分内容出题,用来难住对手。
学生在热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本单元的内容,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教师帮助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事先制作四个标签:a.认识生物 b.生物圈 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生态系统内容:由第一组同学抽签,抽到哪部分,就由第二组同学出题,第一组同学回答。
最后是加时赛:教师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出题,由两组同学抢答,最后根据分数评出获胜队。
方案三: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学生身处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呼吸着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本单元主题: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 生物的概念和特征;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分类介绍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的特点;3. 分类整理不同种类生物的特征和示例。
二、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 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 介绍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3.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三、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 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组成;2. 分析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3. 探讨食物网中食物链的互相联系和影响。
四、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作业1. 总结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总结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总结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生物教材和课件;2. 生物圈的图片和实例;3. 练习题和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物的概念和特征有所了解;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别生物的基本特征;3. 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4. 学生能够分析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以生物和生物圈为主题,通过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试卷习题
考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约达20千米厚,它的围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考点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
________环境,又能_________环境。
中考
2010)(2012)(2014)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
2.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201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
3.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
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A.水分 B.土壤 C. D.温度
4.荒漠植物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种现象说明了()(2014)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改造生物
考点4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非生物部分:、空气、、温度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不断积累。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5、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它还有“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之称。
中考
1.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
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A.水分 B.土壤 C. D.温度
2.池塘中有一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
若池塘被农药污染,体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2011)
A.浮游植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2010中考试题:29(4分)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构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___ _部分。
(2)写出图中所示的一条食物链。
(3)该池塘被有霉物质污染,从图中看出大鱼体有毒物质积累最
多,说明有毒物质会沿着
不断积累。
(4)图鱼小鱼属于生态系统的__ __者
2014中考试题.(4分)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简图。
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
(2)该食物网包含条食物链。
(3)图中螟虫与田鼠之间是关系。
(4)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
到破坏,这是因为稻田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麻雀
水稻
螟虫田鼠
蛇
青蛙
考点5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体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构成。
▲注意(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3)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
说明了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4)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
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考点6 认识生物的方法
▲1、观察: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人口普查也是。
▲3、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中考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2010)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2.茜茜同学在海边游玩时捡到下列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2013)
A.彩石 B.贝壳 C.螃蟹 D.珊瑚
3.今年4月底以来,我省多地出现强降雨,为掌握洪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采用的方法()(2013)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分析法
4.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