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穿插其中

朗读训练穿插进句子赏析中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开篇词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得破产得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时,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得泥土。当时背井离乡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段关于土地的誓言。

二、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端木蕻良(1912年—1996年),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端木蕻良是复姓,“红梁”取字于东北红高粱,本叫端木红梁,但因他深处白色恐怖之中,为避免迫害,将“红梁”二字改名“蕻良”。

三、解题

请大家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点拨】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耻辱”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是作者发出的,因此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点拨】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背景介绍】作者为什么会对自己故乡的土地发出如此的誓言?细心的同学可以在文章末尾处看到:本文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时候写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境沦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东北境内肆意蹂躏践踏,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端木蕻良也是这流亡人群中的一个。19岁的端木蕻良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事变,流亡海外。而10年后,29岁的端木蕻良仍然流亡海外,东北三省仍然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凌辱,面对着抗日战争的艰难处境,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所以文题中的“土地”其实象征着什么?

【点拨】故乡、祖国

3、从这篇散文中,你读出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点拨】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挚痛的热爱,同时愿意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四、感受一种表达

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作者的情感在他的笔触之下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土地强烈的、喷薄而出的眷恋之情?

(屏显)

活动一:感受一种表达

话题:这个(些)句子的抒情性很强……

1)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点拨】“无时无刻不听见”,双重否定句,加上词语的反复,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读出悲伤的思念)

(故乡在呼唤我,意味着故乡需要我,故乡在召唤我,我也在思念故乡,我和故乡,仿佛是被硬生生地分开,这种思念是多么强烈啊!)

(将故乡拟人化,不用“它”而用“她”,说明在作者心目中,故乡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证明在作者心目中,她是多么重要啊!)2)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

候,……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沉浸在回忆中的美好,这里读出温柔的语气)

【点拨】一系列故乡美丽的景物在“我”的眼前掠过,那些白桦树、马群、蒙古狗,东北特有的景物、动物,在异乡的我眼里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时隔多年,我仍然能够清晰地“看见”那些画面,“听到”那些声音。这里有静有动,一组排比句让感情更加的充沛,多种颜色的组合绘出色彩明艳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感。

3)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

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读出痛苦)

【点拨】“缠绕”这个词化抽象为具体,赋予声音以有形,更让人觉得作者的思念绵延不绝。

4)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低沉、坚定)

【点拨】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说明自己与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自己离不开土地。

5)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高昂,激情)

【点拨】这里的“她”变成了“你”,变成直接向故乡呼喊,直接与故乡对话。人称的变化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作者的情感随着行文逐步高涨,到这里用了呼告的手法抒发情感。

(屏显)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呼告是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叙述某人或某物时,由于感情过于激动,突然撇开听众或者读者,而直接和所涉及的人或物说话的一种修辞格。请同

学们做批注。

这里作者想起了美丽的家乡,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和平安定、自由富足地生活,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作者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难以遏制地向故乡发出呼喊。

6)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悲愤,铿锵有力,读出誓言的味道)

【点拨】作者的悲愤与思念交加,化成铿锵有力的誓言,下定决心为故乡的解放而奋斗,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小结】请同学们来看:

(屏显)

人称饱含情感

反复渲染情感

排比强化情感

词语倾吐情感

【解释】人称中包含情感:除了刚才说到的“她”“你”,文中还有大量的“我”,作者在可以省略的情形中也毫不含蓄地写出“我”,表白“我”的心迹,表明我的情感,非常直白。

文章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甚至两个段落也构成了反复,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语意基本一致。

反复手法的使用渲染了情感,排比句式的运用强化了情感,形成排山倒海、一浪接一浪的阵势,奔腾的情感汹涌而来。

其中“挚痛”“缠绕”“翻滚”“喷涌”“燃烧”等词语的运用非常恰当,让作者的情感得以具体化,变成可感知的东西。

1、请大家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语调要高昂郑重,语气要坚定庄严。可以在每一个“我”的后面做短暂的停顿,“我”的读音要圆满。大家自由试读。(生自由读)

2、大家来共读,情感要饱满。

(屏显:我……我……我……)

3、作者所挚爱的不仅仅是东北那片黑土地,更是正在经受欺凌的祖国。他的铮铮誓言,代表着祖国所有儿女的心声:“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请大家再读后三句。(生激情澎湃读)

五、品析一种写法

大家的朗读让我觉得作者的满腔深情如洪水般倾泻而出,这就是直接抒情的特点,强烈而鲜明。但是,这篇散文最有情味、使人产生心灵共鸣的地方,却在寓情于景的句段。咱们先来读一读,感受间接抒情的妙处。

(屏显)

(男女生分读两景物描写段,老师适时加入诵读)

男:

女:

这两段文字其实表达的意思,两句话就概括完了:我想起美丽丰饶的家乡,家乡一年四季都是馨香、幸福的。可是作者却用了这么些词句反复叙说。这种手法叫做铺陈。请大家看课文第一个旁批,勾画出“铺陈”两字,做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